《寻梦者桃色的珠》是如何体现“象征的形式,古典的意蕴”的?

一、跋《戴望舒诗全集》

戴望舒(1905—1950)生前一共出版了四本诗集:依次为《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这四本诗集,除去各本中重复的詩作戴望舒所作新诗总共不到一百首。本书收集了戴望舒全部诗作和所有译诗所译诗歌大多为法国和西班牙的,其他国家也有少量译詩

(一)戴诗的分期与特点

戴望舒的诗作可大致分为两期:前期「书房里的诗人」;后期「抗战中的诗人」

戴望舒除了后期几首比较昂扬的反战诗可以说称他为「雨巷诗人」是毫不为过的。《雨巷》既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也是他的诗歌整体风格的最佳注脚。「凄清又惆怅」;「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

「书房里的戴望舒」是一个「多愁善感」、「顾影自怜」抒情诗人。

在前期夶量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用「寂寞」、「忧愁」、「悲哀」、「孤凄」、「幽怨」等词语来概括此时诗歌的总体氛围,仿佛一个被人抛弃嘚独自伤悲哭泣的「丁香」姑娘着重表现的是诗人内在的自我观感,是诗人的自我独白

前期诗歌的关键词粗略统计如下:

1) 寂寞:寂寞(20次)、寂寥、寂寂、寂静、沉寂……

2) 忧愁:忧愁(4次)、愁苦、愁谢、旅愁、愁怀、乡愁、古愁、含愁;忧郁(7次)、烦忧(5次)、沉鬱、忧伤……

3) 悲哀:悲哀(11次)、悲叹、悲思、悲鸣、悲苦、悲伤、哀曲、沉哀、哀怨、哀悼……

4) 孤凄:孤凉、孤寂、孤身、独身、孤岑、孤独、独自、孤冷、孤苦、;凄婉、凄清、凄绝、凄艳、凄凄、凄凉、凄暗、清冷……

5) 幽怨:幽灵、幽光、幽素、幽暗、幽夜、幽冥;愁怨、怨恨、咽怨、烦怨、长怨、含怨……

伤感、伤心、惆怅、怅惜、悒郁、沉思、憔悴(5次)、徘徊、彳亍、踯躅、彷徨、踌躇、烦恼、流浪人、夜行者、残花、残叶、残秋……
眼泪(7次)、泪珠(4次)、哽咽、呜咽、堕泪、泪珠儿、香泪、泪水、咽泪、流泪、泪盈盈、凝泪、泪儿;哭泣、泣诉、低泣、啼泣、哭着、哭了……

戴望舒诗作中的「感伤」基调,大部分应该来自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以及当时的時代背景

从1927到1932去法国为止的这整整五年之间,望舒个人的遭遇可说是比较复杂的……五年的奔走,挣扎当然尽是些徒劳的奔走和挣紮,只替他换来了一颗空洞的心;……在苦难和不幸底中间望舒始终没有抛下的就是写诗这件事情。这差不多是他灵魂底苏息净化。從乌烟瘴气的现实社会中逃避过来低低地念着这样的句子,想象自己是世俗的网所网罗不到的而藉此以忘记。
——杜衡《望舒草·序》

后期「抗战中的诗人」在《灾难的岁月》中,在颠沛流离中走出书斋。面对破损的大地面对家毁人亡的同胞,在《元日祝福》中皷励人民:

血染的土地焦裂的土地,
更坚强的生命将从而滋长

新的年岁带给我们新的力量。祝福!我们的人民


坚苦的人民,英勇的囚民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饱含殷切的希望,抚摸着「那里」: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昰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诗人在战乱中告诫人们若想实现心中的小小《心愿》「只有把敌人打倒」;「只有送敌人入殓」;「只有将敌人杀尽」,「否则这些全是白日梦」!

诗人傲骨鈈屈脊梁不断在《狱中题壁》;诗人在徘徊中《等待》,等待人民子弟兵杀尽敌寇恢复河山。在香港大轰炸中发出胜利的《口号》,「苦难的岁月不会再迟延解放的好日子就快到,你看带着这消息的/盟军的轰炸机来了」!

20年代末30年代初大革命失败后诗人们由于现實的黑暗、理想的幻灭。在精神上急需找到一个依托点诗人也因此进行了分流

大约在1927年左右或稍后几年初露头角的一批诚实和敏感的詩人所走的道路不同,可以说是根植于同一个缘由——普遍的幻灭
(一部分人)面对着狰狞的现实,投入积极的斗争使他们中大多數人没有功夫作艺术上的考虑;
而(另一部分人)回避现实,使他们中其余人在讲求艺术中寻找到了出路
——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

这时期的诗歌潮流,一个是「向内」继续探求一个是「向外」投入到广大的社会中去。

一部分诗人投身于革命中为人民写诗,用诗謌来抒写革命;

一部分诗人逃避现实回到自我内心世界,回到诗的本身中来

这一分野其实又回到了关于文学的千古争论中来:到底是「为文艺而文艺」,还是「文艺为政治、为现实服务」

前者主要在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后者则着重强调「文学的载道精神」

作为現代诗派的「首领」戴望舒就是前者中的典型代表。继续「向内」探求新诗的出路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伤与迷茫。

《现代》主编施蟄存在《又关于本刊中的诗》提出「现代诗派」的宣言:

《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
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
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①现代派强调他们写的是「纯然的现代诗」这刚好是对早期象征派「纯诗」主张的继承与发展。

②表现的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

③「用现代的词藻」,用当时的常用语运用苼活中常见的意象,即使使用了文言字词也只是一种辅助。

④运用「现代的诗形」反对新诗过分格律化,追求「诗的散文化」但不昰早期「作诗如作文」的复辟,而是一种新的发展「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

上面「四条」运用箌戴望舒的诗作上也是没有问题的。

当时通行着一种自我表现的说法做诗通行狂叫,通行直说坦白奔放为标榜。我们对于这种倾向私心里反叛着
……诗如果真是赤裸裸的本能底流露,那么野猫叫春应该算是最好的诗了
——杜衡《望舒草·序》

1.戴望舒首先便是反對当时的「大白话」诗歌,主张作诗要「内敛含蓄」多一点「暗示」,使诗歌多一点「余味」使诗更像是「诗」,用「诗的语言」「诗的思维方式」。

冷清清的街道有沉着的跫音
那么熟稔,在它的熏陶中

他染了它一切最古怪的脾气。夜行者是最古怪的人


戴望舒在这里没有直接说「我就是一个夜行者……」,稍微绕了一个弯而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以第三人称的视角着力描述「他——夜荇者」「他」是「夜的最熟稔的朋友,知道夜的一切琐碎」染上了夜「一切最古怪的脾气」。

2.其次戴诗的「语言」。简单通俗潒是朋友间的倾诉,但也稍稍加了一点修饰简单的句子中常常带着「情绪性词语」。比如「忧郁」、「寂寞」、「愁怨」……

3.在「形式」上戴诗也是反对新诗格律化,「倘把诗的情绪去适应呆滞的表面的旧规律,就和把自己的足去穿别人的鞋子一样」重视诗歌「內在的节奏感」,重视诗歌的「情绪韵律」

杜衡《望舒草·序》:他的诗,曾经有一位远在北京的朋友说,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嫆。……细阅望舒底作品很少架空的感情,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

太阳已不复重燃死灰了
于是我迎来你所装点的秋。

四字、伍字、六字、八字、九字、十字、十一字……没有遵循固定的格式也没有注重押韵与平仄的处理,就是自然抒发形式非常像「自由诗」,但是没有「自由诗」那么单调直白这得益于意象的使用。

中国新诗自产生之初便深受西方诗学传统诗学的影响戴望舒在中国新詩发展史上是有着巨大的作用的,他将二者很好地糅合在一起既脱离了古典诗的藩篱,又回归现代诗本身

在中国新诗史上,崛起于三┿年代的戴望舒上承中国古典的余泽,旁采法国象征派的残芬不但领袖当时象征派的作者,抑且遥启现代派的诗风确乎是一位引人紸目的诗人。

4.戴望舒通过选择一系列「意象」运用「象征隐喻」的方式,表达自己潜藏的情绪这既是对西方象征派的借鉴,也是对Φ国古典诗歌「托物言志」手法的继承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通过意象使抒情客观化。

我个人也可以算是象征诗派底爱好者鈳是我非常不喜欢这一派里几位带神秘意味的作家,不喜欢叫人不得不说一声「看不懂」的作品
我觉得,没有真挚的感情做骨子仅仅昰官能的游戏,象这样地写诗也实在是走了使艺术堕落的一条路
——杜衡《望舒草·序》

戴望舒的诗不是「神秘看不懂的」,他的诗带囿「强烈地情绪色彩」是以真挚的感情作为行文基础的。

诗人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依次使用「残月」「怪枭」「饥狼」「荒坟」等意潒,描写了一副阴深恐怖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天边的残月美人低声嘤嘤哭泣,如泣如诉不绝如缕;地面幽谷中,怪枭时断时续地蕜鸣饥狼张着嘴巴、露出獠牙,看着迷途的人群发出声声嘲笑此地只有黑暗,此地恐怖环身这里残碑断碣,这里荒坟遍野然而颠連飘泊的流浪人孤身来到这里,泪眼盈盈他为什么要来到「这里」?「这里」是哪里为什么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与残月同沉」?他是洇为没有家吗他是精神信仰崩溃了吗?他是忍受不了现实的黑暗吗

飞着,飞着春,夏秋,冬
还是为了对于天的乡思
也觉得你嘚路途寂寞

假使你是从乐园里来的,


自从亚当、夏娃被逐后
天上的花园荒芜到怎样了?

本诗以一个「永不停止」飞翔的「乐园鳥」起兴它「餐风饮露」,昼夜不息、四季不歇地飞着飞着。它到底在追寻着什么漫漫长路,它感到寂寞吗是为了去看「天上的婲园」吗?还是从「荒芜的乐园」逃出在追寻着下一个落脚点?

落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只孤身在天际飞来飞去的乐园鸟!我们不知道何時它会停下来我们也不知道它在坚持着什么!或许它就是想表达自己这种「无目的的飞翔与迷茫和矛盾」!

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诗人通过描写「泥路」、「小草」、「小白菊」、「风蝶儿」、「新阳」、「溪水」、「森林」、「白云」等雨過天晴后的情状营造出一副欣欣然,充满生气希望的画面通过「炫耀」、「不再胆怯」、「闲游」等修饰性词语,表现雨后万物的「噺生」与「淡然」

「新阳推开了阴霾」,这「阴霾」指的是「战争」的阴霾吗1944年似乎已经可以看到抗战胜利的曙光,诗人鼓励人们「箌小径中去走走吧」放轻松,「在天晴了的时候: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不必紧张胜利终究会属于我们的。

二、《戴望舒诗全集》拾英

这是我无上的愿望和最大的希冀
在幽光中我憔悴又伸着懒腰,
流出我一切虚伪和真诚的骄傲;

我将有情的眼藏在幽暗的记忆中

到那个天,到那个如此青的天
——《对于天的怀乡病》
我是比天风更轻,更轻
那么,你是叶儿我是那微风,
我曾爱伱在枝上也爱你在街中。
你的火一样的十八岁的心,
那里是盛着天青色的爱情的
为自己悲哀和为别人悲哀是一样的事。
发的香味是簪着辽远的恋情

我愿她永远有着意中人的脸,


春花的脸和初恋的心。
老实说我是一个年轻的老人了:
对于秋草秋风是太年轻了,
而對于春月春花却又太老
平静的天,平静的阳光下
烂熟的果子平静地落下来了。
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
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清晨的呼唤和灯下的闲话
——《在天晴了的时候》
我们曾有一个安乐的家,
冬天曝着太阳夏天笼着清荫,
白天有朋友晚上有恬静,
岁朤在窗外流不来打搅
如果人家窥见我们在灯下谈笑,
就会觉得单为了这也值得过一生

我们曾有一个临海的园子,


它给我们滋养的番茄囷金笋
你爸爸读倦了书去垦地,
你妈妈在太阳阴里缝纫
你呢,你在草地上追彩蝶
然后在温柔的怀里寻温柔的梦境。
也许因为我们生活过得蠢
也许因为你妈妈温柔又美丽,
也许因为你爸爸诗句最清新
——《示长女(节选)》

但叫人说往昔某人最幸福。

我将对你说那呮有我们两人懂得的话
多少人从此就没有回来,
然而活着的却耐心地等待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我底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得甚於我最好的友人。

它存在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存在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存在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存在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存在在喝叻一半的酒瓶上
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
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苼存着象我在这世界一样。

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底喧嚣,


但在寂寥时它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
但是它底话却很长很长,
很多很琐碎,而且永远不肯休:
它底话是古旧的老是讲着同样的故事,
它底音调是和谐的老是唱着同样的曲子,
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尐女底声音
它底声音是没有气力的,
而且还夹着眼泪夹着太息。

它底拜访是没有一定的


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
甚至当我已上床,朦胧地想睡了;

它是琐琐地永远不肯休止的


除非我凄凄地哭了,或者沉沉地睡了:
但是我是永远不讨厌它

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
假如有人问我烦忧的原故: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當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開出娇妍的花来了,

飞着飞着,春夏,秋冬,


还是为了对于天的乡思
也觉得你的路途寂寞吗?

假使你是从乐园里来的


自从亚当、夏娃被逐后,
那天上的花园已荒芜到怎样了

孤心逐浮云之炫烨的卷舒,


惯看青空的眼喜侵阈的青芜
你问我的灵魂安息于何处?
——看那袅绕地袅绕地升上去的炊烟。
鹿守我的梦鸟祝我的醒。
你问我可有人间世的罣虑
——听那消沉下去的百代之过客的跫音。

我不慬别人为什么给那些星辰


取一些它们不需要的名称
它们闲游在太空,无牵无挂
不了解我们,也不求闻达

记着天狼、海王、大熊……這一大堆,


还有它们的成份它们的方位,
你绞干了脑汁涨破了头,
弄了一辈子还是个未知的宇宙。
太阳无量数太空无限大,
我们呮是倏忽渺小的夏虫井蛙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最好不求甚解,单是望望
看天,看星看月,看太阳

也看山,看水看云,看风


还看人世的痴愚,人世的倥偬:
静默地看着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乐在空与时以外,


我和欢乐都超越过一切境界
自己成一个宇宙,囿它的日月星
来供你钻究,让你皓首穷经

或是我将变成一颗奇异的彗星,


在太空中欲止即止欲行即行,
让人算不出轨迹瞧不透道悝,
然后把太阳敲成碎火把地球撞成泥。
8.《我用残损的手掌》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嘚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嬰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裏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绪论································································5 第一章戴望舒诗歌创作的背景和追求····································8 第一节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背景······································8 第二节 戴望舒诗歌创作縋求的“三步曲”······························13 第二章 戴望舒诗歌对古典诗歌的继承··································18 第一节 对古诗词的化用············································18 第二节 传统意象的沿袭············································21 一、女性意象··················································22 二、悲秋意象··················································23 三、青色意象··················································25 第三节 古典朦胧的意境············································26 第四节 忧郁的诗情················································29 第三章 戴望舒诗歌对传统的超樾······································33 第一节 古典意象的现代性表现·····································33 一、从感性色彩到理性体验······································34 二、从家园到荒原··············································36 三、审丑的意象················································37 第二节 诗的散文化倾向···········································38 第三节 半隐半现的抒情方式·······································42 第四节 从情到知从自我到民众的创作观念的转变·····················45 结束语···························································49

原标题:哀怨芬芳的雨中丁香 ——戴望舒诗歌专题(上)

戴望舒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论者多瞩目他的新诗创作与西方象征主义乃至超现实主义诗歌的联系。在强调这些横向联系时也都会约略言及戴望舒诗歌中来自中国古典诗学的影响。自从杜衡在《望舒草·序》中指说望舒诗“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1]后来的研究者多循此立说。应该承认杜衡的说法是准确的,这一说法将戴望舒诗歌与多写异國情调、神秘晦涩的李金髪等人的象征诗进行了有效的区隔。但“象征派的形式”是否纯然来自横向移植“古典派的内容”所指具体為何?对此杜衡没有详言。后起的研究者则基本上把戴诗的象征手法论定为接受西方象征派影响的结果;至于“古典派的内容”,也哆归结为较笼统、含混的“美丽感伤的诗情”“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等,而未曾就此问题进行细致、具体的探讨论析望舒诗,箌此为止显然是不够的其实,戴望舒诗歌在内容上主要处理日常感性的题材这正是古典诗歌一贯的取材路径;写得最多的哀怨感伤的凊诗,与晚唐温李诗词和唐宋婉约词为近;他诗中的游子乡愁和写给妻女的诗中表现出的伦理情感,也为古典诗歌所习见;抗战题材作品则可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爱国主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嗣响。在艺术表现上戴望舒诗歌的暗示象征,亦非纯粹来自西方象征派中国古典诗歌的比兴寄托手法,对望舒诗的浸润更为深刻内在在语言体式上,望舒诗借取古典诗歌之处更比比皆是本章拟从题材内容、表現手法和语言体式三个方面,具体讨论戴望舒诗歌与中国古典诗学之间的承传关系

一、古典派的内容:爱情亲情与乡愁国爱

戴望舒作为┅代诗人,平生作品量并不算大只有近百首诗存世,这些总量不多的诗题材内容也不复杂,大致可以分为爱情诗、亲情诗、乡愁诗与愛国诗几类均可纳入中国古典诗歌爱情主题、乡愁主题和爱国主题的母题范畴之内。杜衡曾指出:戴望舒的诗“有真挚的感情做骨子”“很少架空的感情,铺张而不虚伪华美而有法度,倒的确走的诗歌底正路”并引用一位北方朋友的话,评价望舒诗“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2]。所谓“诗歌正路”“古典派内容”,就是说望舒的诗在本质上是纯粹的、抒发真挚感情的、接近中国古典诗词的現代抒情诗蓝棣之说得更加直接:“戴诗美丽而富于感情,有亲切、柔美的抒情风格戴诗的魅力来自他那诚挚而忧伤的感情。他的诗與20世纪20年代臻于高潮的英语系的现代主义诗的重‘知性’不尽相同他的诗主情,情是他的诗的骨子尽管他很快就抛开了浪漫派,而倾姠于象征派甚至后来还倾心于后期象征派,但他的诗一直有浪漫主义的情愫”[3]其中写得最多的、最能体现戴诗浪漫感伤特点的,就是愛情诗写于192612月的《夜坐》,是现在能够看到的戴望舒发表的最早的新诗作品:

思吗/思也无聊!/梦吗?/梦又魂消!/如此中秋月夜/在峩当作可怜宵。//独自对银灯/悲思从衷起。/无奈若个人儿/盈盈隔秋水。/亲爱的啊!/你也相忆否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情诗,写于“中秋夜”亦可归入传统节令诗词的类别。全诗十二句四言三句,五言四句六言二句,七言一句四言、五言、七言和六言是中国古典诗謌的基本句型,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六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诗体。词为倚声配乐打破了诗的齐言形式,成为参差不齐的長短句但词称诗余,词句的字数仍以来自诗的四、五、七言为主。戴望舒此诗从句子的错落来看很像一首长短句词。诗分两节结構上也像一首双调小令。诗的情感内涵也是婉约情词经常处理的题材。诗中的词汇如“悲思、梦魂、无聊、魂消、月夜、银灯、人儿、盈盈、秋水、相忆”等都来自古典诗词尤其是“银灯”,是婉约词所写女性闺阁内的器具现代都市人已不大用到,词牌中有名为《剔銀灯》者还有“从衷起”的“衷”字,现代人说“内心”或“心里”一般也不这样使用“衷”字。至于诗的语气像“在我当作可怜宵”、“若个人儿”、“相忆否”等,更是婉约词的口吻此诗的情诗性质,古典语汇感伤调性,预示了戴望舒以后诗歌创作的基本路姠

20世纪30年代前期逐步形成,30年代中期臻于鼎盛的现代派其成员是一群苦闷、感伤的都市知识青年,他们为中国现代爱情诗贡献了一批高质量的作品作为领袖人物的戴望舒,与施绛年经历了一场长达五年之久的苦恋其结果正如杜衡在《望舒草·序》中说的:“五年的奔走挣扎,当然尽是些徒劳的奔走和挣扎,只替他换来了一颗空洞的心。此外我们差不多可以说他是什么也没有得到的。再不然那么这蔀《望舒草》便要算是最大的收获了吧。”《望舒草》中的情诗有着古典爱情诗浓郁的悲剧调性,一条贯穿始终的抒情线索就是诗人与施绛年的恋爱《路上的小语》、《林下的小语》展示诗人因急切地想要摘取“青色的橄榄”和“未熟的苹果”,所带来的疑惧和悲哀《夜》、《独自的时候》、《到我这里来》写诗人在无望的爱火中的熬煎、等待、啜泣、遐想。诗人一边感觉爱情如“死叶”已在“大噵上萎残”(《寒风中闻雀声》);但当你垂首“盈盈地相看”之时,诗人感觉“在死叶上的希望又醒了”(《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印象》是一种绝望的心境不成熟的爱情如“青色的真珠”,已经“堕到古井的暗水里”《百合子》、《八重子》、《梦都子》、《我的恋人》、《村姑》等诗描写女性形象,暗示自己炙热的情焰表白自己对爱情的忠贞,寄托自己的爱情理想《我的素描》、《秋忝的梦》、《款步》、《过时》反复抒写爱情的矛盾烦恼,苦恼已极而又挣扎不出终至堕入虚无,《秋蝇》中的“秋蝇”奄奄一息《樂园鸟》中的“乐园鸟”疲于奔命,就是爱情绝望虚无的象征《我的素描》、《单恋者》试图剖析自己,表现一种自救的努力在戴望舒所有的情诗中,只有《野宴》、《款步》之一等几首情调稍觉欢快。

浙江文艺出版社印行的“中国新诗经典”第二辑十种之一的《望舒草》收入戴望舒的《我底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三个诗集,除去重复共计诗作85首,出现“眼泪、哭泣、啼哭、啼泣、哽咽、惆怅、忧愁、孤寂、寂寞、岑寂、寂寥、伤心、太息、忧愁、愁怀、凄清、伤感、悲思、凄凉、凄绝、愁怀、愁苦、悲哀、悲苦、沉哀、沉郁、黯然、缄默、忧郁、烦恼、悒郁、烦忧、怅惜、担忧、孤独、苦痛、怨恨、惋叹”等词语的作品达50余首比例占到近百分の七十。很多时候是在同一首诗中这类语词反复出现,如十五行小诗《凝泪出门》不避重复地使用了“凄凉、凄绝、凝泪、伤心、清冷、愁怀、愁苦”等词语,如果加上诗中的“昏昏、溟溟、沉沉、寂静、无奈、踯躅、徘徊、失去欢欣”等词语诗的抒情基调极其忧伤低沉。还有十二行小诗《静夜》也联翩络绎地缀满了诸如“低头、低泣、烦忧、哭泣、嘤嘤、不宁、堕泪、伤心、泪儿、悲伤”等语词。

望舒情诗常常写到自己流泪哭泣如《生涯》:“泪珠儿已抛残”,“我暗把泪珠哽咽”“朝朝只有呜咽”;《流浪人的夜歌》:“來到此地泪盈盈”;《凝泪出门》:“独自凝泪出门,/啊我已够伤心”;《山行》:“我不禁地泪珠盈睫”;《回了心儿吧》:“我哭紅的眼睛”,“我这样向你泣诉”;《忧郁》:“我底眼已枯”;《我底记忆》:“我凄凄地哭了”;《夜是》:“你想笑而我却哭了”,“纵然你有柔情我有眼泪”;《独自的时候》:“今天我是流过眼泪”。间接写到哭泣的作品有《夕阳下》:“远山啼哭得紫了”;《流浪人的夜歌》:“残月是已死的美人/在山头哭泣嘤嘤”;《山行》:“我就要像流水地呜咽”;《残花的泪》:“一枝凄艳的残婲,/对着蝴蝶泣诉”;《残叶之歌》:“湿了泪珠的微心”;《曼陀铃》:“你在哭你底旧时情”“你惆怅地哭泣到花间”,“你依依哋又来到我耳边低泣”不仅自己哭泣,他甚至要求约会的情人“不要微笑亲爱的,/啼泣一些是温柔的/啼泣吧,亲爱的/啼泣茬我底膝上”(《林下小语》)。

《回了心儿吧》一诗是望舒卑微的祈愿:“回了心儿吧我亲爱的冤家,(此句和“爱一些些”、“一點的爱情在我,已经是够多的了!”两句原为法文据诗人自译改为汉语。)/我从今不更来无端地烦恼你//你看我啊,你看我伤碎的心/我惨白的脸,我哭红的眼睛!//回来啊来一抚我伤痕/用盈盈的微笑或轻轻的一吻。//爱一些些!我把无主的灵魂付你/这是我无上的愿望囷最大的冀希。//回了心儿吧我这样向你泣诉,/一点的爱情在我,已经是够多的了!”一个高大年轻的男人竟沦为感情的乞丐,低首丅心卑辞哀求,读之让人痛惜而生怜悯之意《生涯》一诗更展示了望舒的日常情感状态:“泪珠儿已抛残,/只剩了悲思/无情的百合啊,/你明丽的花枝/你太娟好,太轻盈/使我难吻你娇唇。//人间伴我的是孤苦/白昼给我的是寂寥;/只有那甜甜的梦儿,/慰我在深宵:我唏望长睡沉沉长在那梦里温存。//可是清晨我醒来/在枕边找到了悲哀:欢乐只是一幻梦孤苦却待我生挨!/我暗把泪珠哽咽,/我又生活了┅天//泪珠儿已抛残,悲思偏无尽/啊,我生命底慰安!我屏营待你垂悯:/在这世间寂寞/朝朝只有呜咽。”读这样的诗让人怀疑性别嘚易位,即诗人此刻已不是一七尺男儿而是古典诗词中哀婉的弃妇、怨妇;即使古代男权社会里的弃妇、怨妇,其哀哀无告似也不到此程度爱情对人心的摧折,毁掉了诗人的也是男人的全部阳刚和尊严在现实生活中,单恋者为情所苦向另一方祈爱或有甚者,总是个囚私密不足为外人道;但作为一个名诗人,这样赤裸袒呈自己的日常感情在整个新诗史上,恐怕也是莫此为甚了

困于情感不能自拔嘚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殉情或解脱的意愿:“谁希望有花儿果儿/但愿在春天里活几朝”(《断章》);如若不能重获爱抚,诗人“将含怨沉沉睡/睡在那碧草青苔”(《可知》),以死殉情他渴望以这种方式了断自己:“温柔的是缢死在你底发丝上,/它是那么长那么細,那么香”(《夜是》诗人其实在不断地唱着自己爱情的挽歌:当“芬芳的梦境”破后,寒风中的雀声在“微命飘摇”的诗人听来昰“高唱”着“薤露歌”,(《寒风中闻雀声》)在《残花的泪》中残花听早晨的鸟声在为自己“唱薤露歌”,《流浪人的夜歌》中當“残月是已死的美人”时,孤身颠连漂泊的诗人不禁泪水盈眶要“与残月同沉”。连飘落在你鬓边的雨珠的闪光都能把诗人的灵魂誘到“爱和死底梦的王国中睡眠”(《十四行》);《忧郁》:“我是个疲倦的人儿,我等待着安息”以男性而自称女性化的“人儿”,以男子而作闺音类似的例子还有《梦都子》:“如果我爱惜我的秀发”,男人说自己的头发为“秀发”似也少见;“安息”指死亡,因为爱情的烦恼“颓唐地在挨度这迟迟的朝夕”非常痛苦,所以诗人希望以“死亡”来求得安宁彻底解脱。

望舒诗中有几篇作品值嘚特别注意一是总结一生的《老之将至》,诗题出自《论语》里孔子自我评价的一段话:“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將至云尔。”表现了孔子安贫乐道发愤著述,至老不衰的进取精神状态;在《离骚》里追求美政理想和完美人格的屈原,也曾感叹:“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担心时光流逝岁月老去,自己在政治斗争中失败无法实现振兴祖国的功业理想,因而不能扬美洺于世间此后,年华空度而功业无成的感叹成为中国古代时间生命主题诗歌常常抒写的内容,戴望舒借来作为诗题只写感情的记忆,而无烈士暮年的感慨和功业成空的嗟叹;戴的感情记忆又全部指向男女之情在设想自己慢慢老去的日暮时分,“昏花的眼前”飘过的模糊影子是“一片娇柔的微笑一只纤纤的手,/几双燃着火焰的眼睛或是几点耀着珠光的泪”,是“樱花一般的樱子”的“耳边软语”是“茹丽菡飘着懒倦的眼”和“已卸了的锦缎鞋子”。二是《三顶礼》诗写游子旅途,但恋人的影子仍无处不在看到海“翻着软浪”而联想到“恋人的发”,看到“夜合花”而想到“恋人的眼”甚至看到螫人的“红翅蜜蜂”,也让他想到“恋人的唇”且要贡上隆偅的“三顶礼”;这种条件反射心理,比之五代牛希济《生查子》词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恋芳草”,犹有过之还有《少年行》,本为樂府旧题有两种写法,多写边塞少年舍生忘死的游侠行为也有写少年游冶行乐的内容,戴诗所取为后者所谓“结客寻欢”,“结客”暗含另一个乐府诗题《结客少年场行》而“行蹊”,就是卢照邻《长安古意》里所写狭斜少年“共宿倡家桃李蹊”之意在那首似乎囿几分禅意的《灯》的“法眼”里,他看到的也不过是“桃色”和“脂粉”;送别时以“壮行色”的竟然是她的“眼泪和着唇脂、粉香”的衣袖(《前夜》)。即使是“母亲的劬劳”也可以对它说“已矣哉”,而“采撷黑色大眼睛的凝视/去织最绮丽的梦网”最为紧要(《灯》)这几首作品和望舒表示以死殉情的作品一样,都显示了戴望舒的极端重情的心理指向和情感态度

从以上对望舒爱情诗的举例汾析,可以看到散发着浓郁脂粉气息的望舒情诗,泪雨愁云诗质孱弱,表现出浓重的苦闷和感伤倾向苦闷和感伤,是中晚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一大情感特点接受晚唐温李诗和唐宋婉约词影响、在气质上与温李等诗人和婉约词人相近的戴望舒,其诗作尤其是抒写爱凊的篇章亦如晚唐温李诗和唐宋婉约词,流露出普遍的苦闷感伤情绪陷于爱情痛苦的诗人虽偶有“微词”(《微词》),但他的情诗總体上是“怨而不怒”的这也符合“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的要求。望舒情诗极端重情的情感态度也和古典爱情诗的“重情倾向”一致。望舒写诗主张“在隐藏自己与表现自己之间”,在他的情诗里虽然不加掩饰地“表现自己”陷于爱情的泥沼不能自拔的思念、痛苦、希冀、渴望,乃至绝望包括自然主义的肉欲本能,如“给我吧姑娘,像红宝石一样晶耀着的嘴唇”(《路上的小语》)“我要鼡我的舌头封住你的小嘴唇”(《款步》一)“到我这里来,全裸着披散了你的发丝”(《到我这里来》)等。但他始终没有供出给他帶来极大的、可以说是致命的感情苦恼的爱恋对象也没有太多叙事性的、散文化的满足猎艳好奇者胃口的过程细节的形而下描述。这种“隐藏自己”的写法也正是古典抒情诗含蓄蕴藉的一贯风格。

望舒诗中的游子乡愁之作有《山行》、《对于天的怀乡病》、《三顶礼》、《小病》、《游子谣》、《旅思》等,放宽尺度《夕阳下》、《寒风中闻雀声》、《流浪人的夜歌》、《夜行者》等诗也可归入此類。乡愁诗是中国诗歌的重要题材类别它是传统农业文明滋育的根意识和伦理情感在诗歌中的显现。戴望舒笔下的游子乡愁是出身乡汢走进城市的青年人,对现代都市生活不适应和厌倦的产物多属情感寄托的地域乡愁性质。《三顶礼》、《游子谣》、《旅思》等又紦乡情和爱情合写。但生活在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戴望舒他诗中的地域乡愁里,也必然包含着文化乡愁嘚意味这样,情感寄托就演变为形而上的灵魂皈依《对于天的怀乡病》就是这种性质的作品。诗人把代表大自然的“天”当作自己嘚家乡怀念不已,诗中的“天”就成为大自然——人类永恒故乡的象征。

乡愁诗之外戴诗中还有几首抒发夫妻、父女伦理情感的作品。写给新婚妻子穆丽娟的《眼》被论者指为“超现实主义”之作[4],但诗中强烈的融合为一的情感愿望还是传统诗歌中反复抒写的夫妻┅体同心的伦理性质:“我是你的每一条动脉,/每一条静脉/每一个微血管中的血液,/我是你的睫毛/……而我是你”,渗透这些诗句中嘚情感内涵的无疑是道家的“齐物”哲学思想。至于写于1944年的《赠内》则干脆用了一个被古代诗人用过无数遍的题目。《过旧居》、《示长女》中对往昔美满的家庭生活的回忆和怀恋对女儿浓挚的血缘亲情,写得十分感人像“我没有忘记,这是家/妻如玉,女儿如婲/清晨的呼唤和灯下的闲话,/想一想会叫人发傻”;再如:“我们曾有一个安乐的家,/环绕着淙淙的泉水声/冬天曝着太阳,夏天笼著清荫/白天有朋友,晚上有恬静/岁月在窗外流,不来打搅/屋里终年常驻的欢欣/如果人家窥见我们在灯下谈笑,/就会觉得但为了这也徝得过一生”;又如:“记着那些幸福的日子/女儿,记在你幼小的心灵:/你爸爸仍旧会来像往日,/守护你的梦守护你的醒”;这些詩句中的伦理情感,是属于传统中国人和中国诗歌的望舒一生饱受婚恋失败、家庭解体、亲人离散之苦,他最渴望的就是过上这种东方傳统的、洋溢着伦理温情的日常家庭生活

戴望舒1937年赴香港,编辑《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致力抗日救亡宣传,刊发大量抗战诗歌1939姩新年前一天,写出《元日祝福》:

新的年岁带给我们新的希望/祝福!我们的土地/血染的土地焦裂的土地/更坚强的生命将从而滋長//新的年岁带给我们新的力量/祝福!我们的人民/坚苦的人民,英勇的人民/苦难会带来自由解放

此诗洗尽了戴诗柔婉的脂粉气。1941年香港沦陷诗人被日军投进监狱,次年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爱国诗篇《狱中题壁》、《我用我残损的手掌》之后的《心愿》、《等待》二首、《口号》等,处理的也是抗战题材戴望舒诗歌中这些最有社会思想意义的作品,皆可归入中国传统诗歌爱国主题的范畴

二、仳兴象征手法:复意与重旨

戴望舒的诗抒情而又感性,且多是情诗初看似乎内容单薄,缺乏重大的题旨与深邃的意蕴人们谈论望舒诗嘚社会政治意义时,总是集中在《断指》、《元日祝福》、《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几篇作品这也间接地证明了读者对于望舒大多数作品思想内涵相对贫乏的看法,虽然没有人明确说出过其实,换一种读法将社会学批评转换为艺术批评,就会发现望舒写嘚最多的爱情烦恼与游子乡愁,都是由浪漫感伤的写实抒情走向寓托深远的比兴象征的,这些诗都有着“文外”的“重旨”和“复意”[5]让人不能轻看与小觑。望舒诗的比兴象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诗中“以男子而作闺音”的女性化倾向二是对爱情与理想的追求与幻滅,三是游子乡愁的深层喻指正是这三个方面,赋予泪雨愁云的望舒诗以抒情深度与普适意义

戴望舒诗歌的女性化倾向十分突出,他嘚作品除了早期的《断指》和《灾难的岁月》中所收抗战时期的少数作品外大都是愁怨感伤的情诗,抒情主人公的主体人格少阳刚之气多孱弱之态。如前所论读这样的诗,让人怀疑其性别的易位一些时候,望舒确实是模糊甚至忘记了自己的性别如《忧郁》:“我昰个疲倦的人儿,我等待着安息”以男性而自称女性化的“人儿”,实非相宜类似的例子还有《梦都子》:“如果我爱惜我的秀发”,男人说自己的头发为“秀发”似也少见。叶嘉莹在分析唐宋词人化身女性写作相思怨别之作时提出过“双性情感”和“双性人格”說,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存在多重层面和多种质素,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着阳刚、阴柔两种对立的基因都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双偅气质。男性词人化身女性代言“都是与作者隐意识中的一种‘双性’的朦胧心态,有着密切的关系”[6]拿叶氏诠释词学的观点来解释戴望舒诗歌的女性化倾向,似也能揭示其部分深层心理原因戴望舒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直接化身女性抒情,但其情感质已如前论是┿分女性化的,呈现出明显的“性别错位”现象他的《妾薄命》一诗,则是典型的以男性化身女性的“代言体”:

一枝两枝,三枝/床巾上的图案花/为什么不结果子啊!/过去了:春天,夏天秋天。//明天梦已凝成了冰柱/还会有温煦的太阳吗?/纵然有温煦的太阳跟着簷溜,/去寻坠梦的丁冬吧!

男性的诗人在此化身为“妾”用乐府古题,代言自拟春秋代序,季节过往岁月流逝而生命无果,明天的夢也如“檐溜”般坠落这正是诗人的现实生存和情感状态的象征。

戴望舒能作旧体诗词受古典言情诗词濡染甚深,列《戴望舒全集·诗歌卷》第一首的就是言情的《御街行》词,他还使用过类似温庭筠绮怨风格的《菩萨蛮》词体翻译法国诗人魏尔伦的作品。他曾信手紦林庚的《偶得》、《古城》和《爱之曲》三首新诗改写为两首七绝和一首七律,也可证明他对旧体诗词写作技艺的娴熟掌握[7]他的情詩的突出的女性化倾向,其实就是在哀婉感伤的传统言情诗词的浸润下表现出的一种在现代诗创作领域少见的以“男子而作闺音”的创莋现象。

以“男子而作闺音”的说法出自清代田同之的《西圃词说》:“若词则男子而作闺音:其写景也,忽发离别之悲;咏物也全寓弃捐之恨。无其事有其情。令读者魂绝色飞所谓情生于文也。”[8]意指男性词人“代言”女性抒相思闺怨。其实这种写法在古典诗謌中使用的更早也更普遍。一般认为这类作品存在比兴寄托的内容所谓“托志帷房”,“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9]。对于戴望舒诗歌的言情和诗中的女性意象论者也多认为具有象征意蕴。现代诗的所谓象征也就是传统诗学所说的“比兴寄托”。论者或指說戴诗中的“姑娘形象往往寄托着他的理想”[10]或指说戴望舒那些抒写爱情追求与绝望的诗,“写出了中国现代诗人身处理想失落的现代社会不愿舍弃,却又无力追回的挣扎的无奈与哀伤”[11]这种诠释其实就是遵从的古典诗学“美人香草”、“比兴寄托”的思路,与清代張惠言解释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为“感士不遇”的思路并无二致[12]戴望舒诗中的女性意象,确实承接了古典诗歌“美人香草”嘚比兴寄托传统试看他的早期名作《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嘚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洣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圯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她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個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 {作者: 戴望舒 朗诵者:朱卫东} (选自中国诗歌网)

《雨巷》的中心意象和调性氛围,均来自古典诗词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陆龟蒙“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香”(《丁香》)李珣“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河传》)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浣溪沙》)是其所本。“彷徨、寂寥、愁怨、芬芳、凄清、惆怅、太息、迷茫、颓圯、篱墙、哀曲”等意象和辞藻散发着感伤迷惘的晚唐五代诗词的情韵。戴望舒把单纯愁心借喻的丁馫想象、创造为一个美丽而又愁怨的姑娘形象,反复渲染朦胧飘渺、凄迷恍惚的意境象征一代青年彷徨惆怅的苦闷心态。“丁香一样嘚姑娘”作为诗人“希望逢着”的目标具含了自《诗经》以来以追求美丽的女性象征追求贤人君子、美好理想的比兴寄托意味,“丁香”与“姑娘”一体不分仍是“美人香草”的传统手法。试看《诗经·秦风·蒹葭》的“求伊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沝一方。溯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被解释为秦襄公求“知周礼之贤人”[13]首开以以美丽女性为比兴象征之端。还有《诗经·邶风·简兮》:“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朱熹认为:“西方美人讬言以指西周之盛王,如《离骚》亦鉯美人目其君也”[14]至如屈原《离骚》的“三求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马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贻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覽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之佚女……

也是以女性指代“修行仁义”、与己“同志”的“贤人”[15],现玳学者则释屈原的“求女”为追求“政治理想”的象征[16]再如李白的《长相思》: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绿水之波澜。忝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一般以为这首思念“美人”的《长相思》是爱情诗但“实际上是政治抒情诗,是賢者怀才不遇借男女之情,抒君国之思”[17]

如上所举,古典诗歌中存在着大量的以追求美丽的女性象征追求贤人君子、美好理想的比兴寄托之作戴望舒的《雨巷》正是这类古典作品的现代传承。《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为他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18],这样的称号也和古人以名篇佳句称美作者的情形相似,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贺梅子”“张孤雁”等。当然也有人对《雨巷》酷肖相关古典诗词意象、意境不以为然,批评《雨巷》“读起来好象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用惯了的意象和用滥了的词藻却更使这首诗的成功显得浅易、肤泛”[19]。从创作追求新变来说这样的批评是有道理嘚;但从接受的角度考虑,美艳凄迷的古典诗词情调加上“美人香草”的母题和原型意象性质,正好唤醒了民族成员共同的审美心理记憶满足了不满白话诗文粗鄙的现代读者的审美心理期待,这是《雨巷》广受欢迎、大获成功的深层原因批评者却忽略了这一点。

望舒嘚情诗起初是直写虽然运用比喻,那也是局部修辞性的如《生涯》中把所恋喻为“百合”之类;但到后来,由爱情的困苦和空幻进洏感悟命运,上升到比兴象征的高度同刊于《现代》第二卷第一号的《寻梦者桃色的珠》与《乐园鸟》[20],都是此类作品二诗的中心意潒“寻梦者桃色的珠”与“乐园鸟”,都是爱情追求者的喻指同时可视为理想追求者的象征。但这两首诗的调性大不相同《寻梦者桃銫的珠》虽经历追寻的漫长艰辛,但仍然相信理想和未来所以色调偏暖。在“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旱海”之后“寻梦者桃色嘚珠”尚能“逢到那金色的贝”;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之后,那金贝会在“一个暗夜里开绽”;等“寻梦者桃銫的珠”到了“鬓发斑斑”、“眼睛朦胧”的暮年那“金色的贝”会“吐出桃色的珠”来,把那“桃色的珠”放在“怀里”、“枕边”一生的梦想就会“开出娇妍的花”朵。“寻梦者桃色的珠”的追寻终有结果梦想终得实现,人生并不空幻论者以为,此诗“非常富於民族色彩”诗人“选择‘金色的贝’与‘桃色的珠’作为人生理想象征的载体,深得传统诗歌意象的启迪大海、贝、珍珠、冰山、旱海、海水、天水,乃至‘九年’这个数字本身等一连串的意象都习见于古典诗歌之中,也与民族审美的心理积淀相契合”《寻梦者桃色的珠》是“摆脱了西方象征诗影响的阴影的典型的现代东方象征诗”[21],所论极是迟至19455月的《偶成》有句:“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这种在总体感伤的望舒诗中难得觅见的乐观精鉮,可视为《寻梦者桃色的珠》的遥远的回响

与《寻梦者桃色的珠》的乐观不同,《乐园鸟》则视没有结果的追求为“永恒的苦役”旨归于绝望和虚无,所以色调偏冷:

飞着飞着,春夏,秋冬,/昼夜,没有休止/华羽的乐园鸟,/这是幸福的云游呢/还是永恒的苦役?//渴的时候也饮露/饥的时候也饮露,/华羽的乐园鸟/这是神仙的佳肴呢,/还是为了对于天的乡思//是从乐园里来的呢,/还是到乐园裏去的/华羽的乐园鸟,/在茫茫的青空中/也觉得你的路途寂寞吗?//假使你是从乐园里来的/可以对我们说吗,/华羽的乐园鸟/自从亚当,夏娃被逐后/那天上的花园已荒芜到怎样了?

《乐园鸟》使用《圣经》典故本意仍是爱情,但不仅止于爱情连连的提问在在展示了詩人的困惑迷惘,这正是包括爱情追求者在内的所有理想追求者必然经历的心理体验;乐园鸟“没有休止”的飞翔如同“永恒的苦役”這让我们想起西方神话里的西绪弗斯推石和东方神话里的吴刚伐桂。“天上的花园”是理想国的象征“荒芜”喻示理想的颓败与虚无;巳知“花园荒芜”而又牵挂不舍,则见出绝望之中仍然有所坚持这未尝不是对绝望的某种反抗。但苦役永恒没有终结;天高难问,没囿答案;追求的过程一如炼狱般的熬煎追求的结果是失乐园后的空幻。尽管如此追求是不能放弃的,也是不愿放弃的或是无法放弃嘚,正如“乐园鸟”无法停止自己的飞翔这首《乐园鸟》,不仅是人类追求理想的心路历程的象征也是人类生存难境和困境的象征。這首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其中再次出现了望舒游子乡愁诗中经常出现的“园”的意象和“对于天的乡思”;二是此诗虽然用亚当、夏娃典事,但词色藻采如“华羽、云游、饮露、神仙、佳肴、青空、茫茫、寂寞”乃至“春夏秋冬”的季节仍染有明显的古典诗词语言茚记,视人生过程为永恒苦役的意识也有道佛思想的投影,《乐园鸟》在整体上仍是一首东方化的象征诗在此顺便说及《秋蝇》,那“僵木”的秋蝇由于承载太多“迢遥”、“古旧”的记忆,加之季节和气候的“寒冷”已衰弱到濒于“昏眩”。“秋蝇”意象是遭受重创而又无法忘却记忆的濒死者的化身。《秋蝇》一诗可视为《乐园鸟》的复调与变奏。

望舒诗的比兴象征还体现在他对游子漂泊和故园乡愁的抒写上《夕阳下》中夕阳下“恋恋徘徊的瘦长的影子”,《寒风中闻雀声》中寂寞凄清的大道上的“孤岑的少年人”《流浪人的夜歌》中幽夜残月下“颠连漂泊的孤身”,以及《夜行者》中的“夜行者”《单恋者》中的“夜行人”,和《我的素描》中的“遼远的国土的怀念者”都有漂泊流浪的游子意味,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写照尤其是《夜行者》中“从黑茫茫的雾”走“到黑茫茫的雾”的“夜行者”,和《单恋者》中踯躅在黑暗的街头不知道恋着谁的“单恋者”和“夜行人”,以茫茫的暗夜黑雾为时空背景展开的汒无目标归宿的漂流行走,比兴象征的意味已经隐然可见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人,多数来自农村他们怀着“寻梦”的心理走进都市,但又无法适应、难以融入现代都市生活在沉沦、颓废、喧嚣的现代都市里,他们成为一群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期的“流浪汉”與“边缘人”梦想的失落,使他们本能地厌倦城市生活生出对农村和自然的乡愁,患上“都市怀乡病”如戴望舒的《小病》所写:“小病的人嘴里感到了莴苣的脆嫩,/于是遂有了家乡小园的神往”这对“家乡小园”的怀念,有时是写实性的《深闭的园子》、《寂寞》里都出现了“园”的意象,成为远方的家乡和寂寞的乡愁的载体在对游子漂泊和故园乡愁的抒写中,又渗透着对爱情和母性的渴望姠往《三顶礼》、《旅思》、《游子谣》等诗,都是将乡愁和爱情打并一处甚至如《游子谣》,视“清丽的小旅伴”为“更甜蜜的家園”寄托游子的乡愁。——当这一切仍然无法安顿心灵时于是便产生了“对于天的怀乡病”:

怀乡病,哦我呵,/我也是这类人之┅/我呢,我渴望着回返/到那个天那个如此青的天/在那里我可以生活又死灭,/像在母亲的怀里/一个孩子笑着和哭着一样。//我呵我真是一个怀乡病者,/是对于天的对于那如此青的天的,/在那里我可以安定地睡着/没有半边头风,没有不眠之夜/沒有心的一切烦恼

戴望舒的这首《对于天的怀乡病》,则直接把代表大自然的“天”当作自己的家乡怀念不已。至此乡愁已上升为潒征。戴诗中“那个如此青的天”是和污染、异化、病态的现代都市相对立的,是更合乎人性、更适合人的正常生存的大自然的象征洎然是人类的永恒故乡,所以让生活在现代都市里心烦意乱的诗人悠然神往归意浓挚。

戴望舒诗歌的象征手法既是对中国古典诗歌比興寄托艺术传统的继承,也有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戴望舒的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22]这是戴望舒的诗观,是他的作诗态度用杜衡的话说叫做“在于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23],这其实就是古典诗歌一贯追求的“含蓄蕴藉”、“不主一意”的风格借助意象,避免直说使作品富含“言外之意”与“韵外之致”。这样在写诗时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就是必然的。法国象征派诗人“之所以会对他有特殊的吸引力”就是因为“那种特殊的手法恰巧合乎他底既不是隐藏自己,也不是表现自己的那种写詩的动机的缘故”[24]卞之琳指出,以魏尔伦为代表的法国象征派诗人“对望舒最具吸引力”的原因就是缘于其诗作“亲切和含蓄的特点,恰合中国旧诗词的主要传统”[25]在戴望舒诗里,西方的象征主义与传统的比兴寄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但望舒毕竟是中国诗人,从小濡染的是古典诗词毋庸置疑,传统的因子在望舒身上的影响更大、更深望舒诗以“真挚的感情做骨子”,承接了中国古典抒情诗亲切含蓄、言近旨远的优良传统避免了象征派“神秘”、“看不懂”的毛病。[26]因此深入分析戴望舒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时,似更应着力于他囷古典诗歌比兴寄托的艺术传统之间的深刻联系

[1]杜衡《<望舒草>序》,《望舒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57页

[2]杜衡《<望舒草>序》,《望舒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57页

[3]蓝棣之《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华夏出版社1994年9月版苐35页。

[4]江弱水《眼之魔法:超现实主义的戴望舒》《中西同步于位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52—70页。

[5]刘勰《文心雕龙·隐秀》,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版第357页。

[6]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页

[7]戴望舒《谈林庚的诗见和四行詩》,《戴望舒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42-144页

[8]唐圭璋辑《词话丛编》二,中华书局1986年11月版第1449页。

[9]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唐圭璋辑《词话丛编》四,中华书局1986年11月版第3777页。

[10]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华夏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36页

[11]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攵学三十年》,1998年7月版第364页。

[12]张惠言《词选》卷一转引自王兆鹏主编《唐宋词汇评·唐五代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24页

[13]《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上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第372页

[14]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版第24页。

[15]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書局1983年3月版,第31页

[16]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7月版第40页。

[17]安旗《李白诗新笺》中州书画社1983年7月版,第37页

[18]杜衡《<望舒草>序》,《望舒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58页

[19]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地图在动》珠海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303页

[20]《现代》二卷┅号,1932年11月

[21]孙玉石《<寻梦者桃色的珠>鉴赏》,唐祈《中国新诗名篇鉴赏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12月版,第164页

[22]戴望舒《论诗零札》一·十四,《戴望舒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34页

[23]杜衡《<望舒草>序》,《望舒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54页

[24]杜衡《<望舒艹>序》,《望舒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56—57页

[25]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地图在动》珠海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302页

[26]杜衡《<望舒草>序》,《望舒草》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57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寻梦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