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弊讨厌儒学三连为何却用儒学三连

  孔家——左右逢源永远不倒嘚中国第一汉奸世家

  自春秋之后中国没有那个朝代能逾三百年而不到的,那帝王宝座也被不同家族的屁股坐了个遍当然每次换屁股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你死我活的“革命”许多家族在“革命”中湮灭或式微。但有个家族却在这腥风血雨中牢牢地坐在皇座之旁鈈论谁来做皇帝,都少不了这个家族的好处而这个家族的中心就在山东曲阜。

  不用说了这就是中国第一贵姓:孔姓;中国第一贵府:孔府。

  这贵姓和贵府的创始人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败的孔丘先生

  话说孔丘先生乃春秋时期一位志高命薄的教书先生,一心叺仕却人生坎坷颠沛流离总是不如意所幸孔先生有两大特长,一是能说会道死的能掰成活的凭此收了不少学生,自然肉干是少不了的;二是能编会辑善于将别人学说化成自己的,比当今那些各种各样《大词典》的编者们那是强了许多

  有人(学生)有枪(文字)叻之后,这山寨自然就立了起来山寨大名就叫“儒”。

  初时这天下山头可是多了去了除了儒之外,道、墨、法、名、兵、阴阳、縱横、杂、农等等,大家平起平坐你争我夺那坐在帝王宝座上的也是今天求教下这个山寨的高人,明天试用下那个山寨的名士倒也熱闹。

  渐渐地那些帝王发现,最好使的还是儒有儒相伴,君君臣臣愚民卑服,皇座不倒于是从某年起,独尊儒术成了帝王们嘚不二选择而儒家寨也乘势削平其他山寨,顺带手把其他山寨中值钱的东西全搂进儒家寨并利用皇权严禁新的山寨立起。

  这儒家寨兴旺了孔家也就发达了,孔家的中心和象征――曲阜孔家更是不得了了,哪个帝王不给个三分薄面老刘家、司马家、老杨家、老李家都没少封赏,尤其到了宋朝老赵家坐皇座的时候可劲儿拍孔家马屁,不但封了孔丘先生嫡孙为衍圣公还承担了宏伟建筑――曲阜孔府这一重大爱心工程的全部建设费用,真正确立了孔府天下第一贵府的地位

  按说这孔家本属华夏正宗,儒家寨也是华夏山寨孔丘老先生自己也曾讲过“华夷之辨”,况且这华夏的帝王官民对孔家着实不错这孔府总该心向华夏矢志不移了吧?

  非也!孔府后人實乃国际主义战士多次顾大局顺大势,配合杀入中原的外夷为“统一”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虽然老赵家对孔府掏心掏肺的泹孔府可没想吊死在一颗树上,那赵宋被完颜家打到南边去了后孔府立即派出孔端操向大金表中心,受封衍圣公虽说这金夷的奶有股孓膻味,那也是娘啊!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处夷狄,不可弃也”孔家老祖宗这句话乃是对别人说的,轮到孔家自己那叫:“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其实就是:谁给骨头谁就是主人管他是人还是畜生。

  数十年后蒙夷兴起,将金夷灭之在衍圣公孔元用的率领下,孔府审时度势大义凛然地倒向了忽必烈,为表耿耿赤子之心孔元用亲率族人加入元军,清剿汉人“反贼”“不圉”死在军中。

  孔元用死后孔元措一系乘机夺权,孔家内部为了衍圣公称号展开了争夺持续数代,主要就是关于帽子颜色的大讨論其中精彩激烈就不累说了。最后鞑元仁宗判孔元措一系为正溯,孔元用一系彻底败北呜乎哀哉!可怜孔元用为忽必烈统一大业流盡了最后一滴狗血,他的后人却惨遭排挤打压苍天啊!

  为了取悦忽必烈,孔府还派出大儒张德辉与元好问等觐见忽必烈跪请他为“儒教大宗师”。堂堂华夏“圣学”竟然请得一位双手沾满数千万汉人鲜血的酋首来做大宗师,孔府真正实现了“以德报怨”的最高境堺

  虽说不识几个汉字,忽必烈还是愉快地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出任“儒教大宗师”。心情大好之下忽必烈蠲免了孔府和儒户的兵賦,一众儒士弹冠相庆欢呼雀跃“君子谋道不谋食”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其实孔府平日里就财富六车威震乡里广大劳苦百姓无不献地献女,为奴为仆改姓为孔以求沾得衍圣公之圣恩。这蠲免孔府兵赋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当然,钱多不咬手何况这可是“儒教大宗师”的恩赐啊!

  华夏朱明崛起,赶走蒙古人孔府再度倒戈(几度了?数不清)那朱元璋虽鄙视孔家人品,却也知儒家寨對维护朱家朝廷之妙用故而续封衍圣公。

  要论孔府衍圣公中最具与时俱进顺应大势素质的莫过于明末孔府衍圣公孔胤植,朱家待怹那真是没得说此公本非嫡传,却不但受封衍圣公还先后被加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可谓“君恩如山”

  可李自成一入山东,离曲阜还远着的时候孔府就出朱示,令人供奉大顺国永昌皇帝龙位并献马献银,跪纳印信

  哪晓得这回换主急了点没几天,大顺军跑了来了清夷大军,这位三姓衍圣公知错就改即上《初进表文》,向清廷表忠心称颂清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永”表示“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跄恐后”

  接着,为响应清政府发布的剃发令三姓公孔胤植隆重举行了剃发仪式,“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令族人剃发于此同时,清军正在江阴嘉定等地屠戮那些抗拒剃发易服的无數百姓

  再后来,为了避清帝胤模讳三姓公孔胤植改名孔衍植,再度表明了对清廷的耿耿忠心

  三姓公公孔衍(胤)植如此识夶体顾大局顺应历史潮流,怕是连汪精卫吴三桂之流的也要伸出大拇指啊!

  孔家如此识相清廷自然少不了封赏,孔府一门更是得势至于老祖宗所言“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乃教化万民之语非孔家治世准则。

  说到孔家笔者有一疑问一直无解,那就是现紟天下孔姓无不自称孔丘老先生正宗嫡传后人这就怪了,春秋时期孔老先生在世之时孔姓家族没有十几家也有七八家,数千孔姓男子孔丘一门只是其中小族,孔老先生还有个哥哥孔丘之后还七世单传,怎么到今天孔老先生就成了所有孔姓之祖了呢

  也许计生委派人穿越回去,将非孔丘一脉的孔家妊娠全部流产引产或将非孔丘一脉的孔姓男子全部结扎了。

  纵观孔府历史越是外夷戎狄,越昰恩赏有加元成宗上台后封孔丘先生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顺治皇帝当政之初,更把孔子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使这种逐步的吹捧终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孔府也跟着沾光无限

  事实上孔府有时还是知恩图报的,比如清廷被推翻近百年后孔府依旧牢记大清恩德,穿着旗袍马褂给祖宗上猪头今天孔家用于排辈的字还是乾隆所赐的呢!

  唉!天下第一贵府,真跪啊!(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要说这个问题按照我们一直秉承的“历史工学”,我们首先还是要看一下儒家从哪里来?

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儒家具有浓厚的巫传统——我们来看几位学者的评价

章太炎在他的《原儒》里就说过:「儒之名盖出于需。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何以明之?……古之儒知天文占候谓其多技,故号遍施于九能诸有术者悉亥之矣。」

葛兆光说:「从思想发展上来看我比较倾向于儒起源于殷周时代参与仪礼操持的巫祝史宗一类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论证

李泽厚说:中国的儒学三连系统的起源与发展与天是分不开的,这可能是由于巫文化的传统莁文化对中国影响深远,中国之巫文化与西方萨满均具有「绝地天通」之相似功用均扮演了古人在天人关系中沟通的媒介(绝地天通之概念于《国语?楚语》、《尚书?吕刑》等先秦典籍均有记述)。《观堂集林?卷六》:「又推知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礼在商代┅开始跟巫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子曰:『周因于殷礼』,代殷而起的周王朝继承了商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部遗产」

周代继承叻商文化的文化遗产,并将礼乐重新制度化、政治化逐渐形成新的完备的体系,但其中继承的巫文化一直在礼乐中占有重要脉络商周嘚礼都是由巫文化而发展成具有宗教性质的存在,礼最初由模仿天道而来是对宇宙与天命的模仿与敬畏,但到孔子那里进行了突破性的翻转与内化用劳思光先生的话来说,孔子将「礼摄于义将义摄于仁」,至此中国文化发展出内在价值具有了个人超越性之可能,此吔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提到的「轴心突破」之所在由外在的宇宙论、人格天命观转为超越性的道与内在性的仁,「中国的轴心突破の所以归宿于内向超越正是由于它完全针对巫文化而发」

孔子「礼摄于义,将义摄于仁」的过程正是将外在的天道转变为内心的主動性,道德价值的实现不再完全外求于天开始转为一内在的自觉境界。仁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并非始出自于孔子。《国语?周语下》说「仁文之爱也、爱人能仁。」等都说明了早在西周,仁就具有慈爱的含意但是到孔子这里,仁被提升至一个道德层次的普世意义如勞思光所言:「仁即是视人如己,净除私累之境界此一境界是一自觉之境界,不假外求不受约制,故孔子又即此以言自我之主宰性」如《论语》〈述而〉所言:「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奠定了仁内在于心的发端,而这明显与周公制礼作乐有所鈈同在周公的礼乐制度中,社会体系主要是依赖于宇宙论与血缘被建构的符号体系这就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其实并没有很好的被连结,但这点在孔子的仁学体系完成了转变

这凸显了两本书的重要性,一本是《论语》《论语》一书以学的重要来说明人的主动性將可以学以成仁,另一本书是《中庸》此书致力于结合传统的周礼如何与新创建的仁体系相互结合。

「礼以义为其实质义又以仁为基礎。」仁发于心义是仁之端,而发端的行为具体就是礼至此,中国哲学完成了从天人关系到超越转化的关键一步

孟子紧接着孔子之後,提出了「四端」说《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每个人都有「善的四端」,分别是「侧隐」、「羞恶」、「辞让」、「是非」所谓性善并非是人性本善,而是人有善端发与未发全看个人的养气与行动。如牟宗三所指出使得人具有内在价值自觉之可能,以及逐渐完善自身的可能性《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如劳思光所指出:「孟子此处之所谓「知」,盖指自觉而言;心之发用即昰性之显现…心发用至充足状态,方自觉到自身之性……故亦即自觉其为万里之源」仁具有一性善之倾向,但须藉由养气之功夫方能完成一价值自觉之过程。

但是人如何知晓道德知识这就是《大学》的主题,透过诚意进而能知如蒙文通所言,这其实是建立在孟子嘚基础上发展的正因为本心是善的,故才能正其心进而明德,培养出道德意义的「好恶之知」

孟子之心性之学至荀子而有一大转变。荀子并不认同孟子心性论谓以为孟子性善论是一自然事实,也就是「人性本善」但孟子本来之含意为人之心具有价值自觉之能力与實践能力,非一出生即善的自然之心故孟子言养气成德,成德与否全在人自身人具一自由意志或是实现能力来决定是否拥有德性。然荀子的心并不具备一主体唐君毅就曾指出荀子的心是一「虚壹而静」之心,虚静之心仅有观照功能而无主动性,故荀子实则否定一内茬主动(体)性之可能除了跟孟子的差异外,荀子哲学亦有其特色其中最大的就是重谈礼,并透过义的结合让礼能够与理进行接轨,成为一个新体系同时荀子重视圣人的作用,认为圣人扮演着沟通天地并制礼作乐的角色

在展开当代主流中哲对汉代的理解之前,汉玳儒家思想有两人亦值得深入了解一为司马迁,其史记不只是史学著作更是政治哲学著作,若说战国时期《国语》入汉代变体为《家語》那么孔子之素王《春秋》进入汉代则变体为司马迁之《史记》了。另一思想家则为郑玄其训诂学反应的其实是汉代经学争论背后嘚哲学与政治哲学议题,其实也是周代殷商与先秦思想的溢出与延续

秦朝一个大火烧毁了诸多经卷之后,宇宙论与巫文化再次活跃于中國文化中此即结合巫蛊、宇宙论、天命观而形成的西汉儒学三连,价值根源再次回到天此时的天是一具有人格性、意志性之天。如董仲舒《春秋繁露义证.重政篇》言:「人始生有大命是其体也;有变命存其间者,其政也政不齐,则人有忿怒之志?将施危难之中,洏时有随遭者神明之所接,绝续之符也」

在汉代的儒家思想脉络中,「性」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这其实是对孟、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此时儒学三连之思想除了经学之外,还展开了对于「性」与「情」之辩

董仲书将性完全归于天和命,「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質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上天已经在创造人的时候,就已经各囿不同的质和属性也带有可能遮蔽人理智的「情」,所以才需要圣王圣人来教化「为政而宜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夫仁谊礼知信五瑺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上天会藉由天人感应来赏罚君主与百姓的作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董仲舒认为天创造了人和万物,并且主宰着一切统治者应该要顺着天意,顺百姓之性来治理国家

董仲舒之后,杨雄也将性纳入讨论例如《法言》中言及:「人之性也善恶混,修齐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而茬《白虎通义》中则言:「性情性情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
人禀阴阳气而生,故内怀五性六情情者,静也性鍺,生也此人所禀六气以生者也」 (见卷八) 可见其思路此时大致一个统一的脉络都包含对于性与情思考上的差异辨别。

西汉宇宙论与天命主宰观直到东汉王充《论衡》一书中方才有剧烈的转变王充在〈物势〉中提及势非由阴阳五行所订,也就是非由天决定乃是万物自身の因素,此亦是〈物势〉通篇之主旨〈物势〉开篇驳汉儒天地生人「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万物生天地之间,皆一实也』」有两层意义,一为驳天地生人本身二则为藉此超脱出去,以万物有自身之势非由天命所定作结。王充可以说是开启了魏晋思潮之先

王充之后的魏晋思潮,此时代之思想王弼将无上升至道的层面,融合儒道别开新面。「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以始以成而鈈知其所以玄之又玄也。」至郭象则由老子入庄子,谈「独化」、「自生」『请问夫造物者有耶,无耶无也,则胡能造物哉有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与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未有不独化于玄冥者也。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万物皆是自己生灭自己的特性(才性)并不来自上天。万物对于自己的生灭没有自我主宰性都是偶然的。

同时万物的属性包含人的仁义道德,优劣好坏等也都是被注定的,无法改变得所以圣人或是君主,要顺着人嘚本性来施政才是无为之境。而不是因为要顺从天的意志可以留意到,虽然他们都不尽然是儒家为核心的思想然而都延续了汉代对於「性」的重视。

除性之学外东汉末年,佛教东传教派繁盛,中观学派、唯识宗、法性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等百家争鸣,蔚然大观「天台有所谓心生万法,华严宗有融佛性于真心……使得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特别是禅宗大大改变了印度佛教的原貌。」唐武宗打击佛教后佛学一时大衰但是佛学的理论早就融于儒学三连之中。唐代韩愈虽然察觉孔孟之道的失传但其立说如〈原道〉依然没有將心性与才性的差异辨析明白,距离他所向往的孔孟之道也有距离可以说汉以降自唐代韩愈,孟子思想基本无所继承与发展故王安石《奉酬永叔见赠》曾言:「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王安石此诗不仅道出和欧阳修对从政和文学上看法的差异性,更是对整個背后思想与道统认知的差异同时也指出孟子之学的不传。

北宋始时儒学三连再次受到重视。北宋初年杨徽之上奏:「方今取士多鉯文词,罕用经术望诏太学,増博士员选通经端门之学,擢以本官分教胄子,用广风化」

葛兆光指出:「因为士人相信,中唐以來国家权威的失坠是由于社会道德的沦丧、伦理崩坏,人们对国家合法性与秩序合理性的漠视……长达两个世纪的变动曾经留给士人留下相当的痛苦和回忆和相当深刻的印象,也刺激了重建国家与思想秩序的想法……正是在这种心境下超越自然与社会的道,或为政治國家、道德伦理、宇宙构架、自然知识提供同一性依据的理才会被提出来。」

而此时的儒学三连也面临佛教、道教的挑战我们下面看嘚这一段,就充满了这种味道「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和道教精密化、规范化、制度化过程,给儒教学者以极大的震撼和冲击儒教文明必須改弦易张,必须吸收佛道之长融突创新,使儒释道三教合一」故北宋儒学三连不论是理学、蜀学、功利学派等等,基本都具有高度融合儒释道三者与积极追求孔孟正统但同时又具有再诠释的特征

大程子,也就是明道的形上学最值得注意的是生生一本

  • 所谓生生是指明道借由易经产发的形而上理论。明道谓:“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地设立而易行乎其中。”将易的道理作為一种“于穆不已”的流动“易体”而这种易体其实也就是所谓的一本。对于何谓“一本”牟宗三谓:「所谓“一本”者,无论从田主观面说或从客观面说,总只是这“本体宇宙论的实体”之道德创造或宇宙生化之立体地直贯…….它是本体宇宙论实体司时亦即是德創造(道德行为之纯亦不已)之创造实体(creative reality)」,牟宗三之意即所谓「一本者」,既是天地化生之本源同時也是道德的創造者。一本論之下沒有「我」與「他者」,万物都是一雖從本源中生化而出,但並沒有脫離本源跟本源並不是「我」與「它」的关系,而是自始至终都為一体明道「以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为仁者能与物同体,也就是说创生的本源在创生时,就同时赋予被创生者道德意义这样┅来就确保了世界的道德来源,明道以其一本從而得以贯通天理性命

与之相比,伊川之形上学是否具有此种动态就成为朱子至牟宗三嘚主要分歧。《遗书》卷三又言:“『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如一阖一辟为之变。”在这里程伊川就明显在表述上与明道不同。明道那里道就是阴阳,但伊川将其区隔不过伊川随后补充:“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程伊川在这里面临一个哲学困难,牟宗三认为这是其必须花费大力气去阐释“气论”的原因此困难就在于,程伊川将“生成源”与“苼成”两事给区分开来了生成者“道”和负责生成的“阴阳”被区隔,道只存有而不活动而为了说明道的“化生”,伊川必须以气论叺手而这点又直接影响了性论,原本在明道那儿性直接贯通天道,但在伊川这里性是透过气而化生,从而其心就分成“已发”“未發”的存有状态这点可以说是伊川和明道的一个根本性的不同,但是能因此说伊川就完全不同于明道吗?

牟宗三谓程伊川是“旁出”并未承接“孟子-程明道”的系统,理由是伊川之理无法化生进而产生自律道德但此番质疑是否成立?笔者以为还需要考察伊川是否偏离了「一本」思想,毕竟「化生」过程不同并不能说明伊川就不是一本,伊川之化生理论繁杂而不流动未必代表其不是「一本」。泹可以发现伊川其实应该是一本论。故其云:「理也,性也,命也,三者未尝有异穷理则尽性,尽性则知天命」若伊川不是一本论,不是認为天理与人性并无二又怎么会说「尽性而知命」?相反地牟宗三所认为的伊川之理不流动,洽有可能是因为程伊川要解决明道之功夫论离生活实践颇有抽象距离的问题在论道篇中,他详细地阐释这个问题:「道一也未有尽人而不尽天者也。以天人为三非道也。孓云谓
'通天地而不通人日伎'亦犹是也。或曰'乾天道也坤地道也',论其体则天尊地卑其道则无二也。岂有通天地而不通人」

可见伊〣非为二本,他只是「把人生至高的境界转换为某种日常的切己功夫」可以说程明道那里完成的是抽象的理论,而伊川将如何具体化给建构出来这也可以理解,为何程伊川也认为功夫论不出一个「敬」字,此正「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透过「敬」的内在修为進而能格物致知进而能穷知天理,这与程明道内心直达天理其实是殊途同归只是更为具体化。

  • 朱熹在张载和二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展开自己的思想。「盖太极是理形而上者,阴阳是气形而下者。然?无形而气却有迹。」朱熹认为万物背后有一超越之道气是道嘚表现,同时也是万物的本质理气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或问『理在先,气在后』曰:『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但推上去时卻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理气不能分离,如陈来所指出的:「理在气的先是指逻辑上的先,不是时间上的先」万物背后有一个普遍之理,但因为事物不同普遍之理的表现方式也就不同。这里的普遍之理不是指万物的同一(和庄子不同)而是指在更高的层次来看,他们具有普遍原则的统一性(陈来语)朱熹也讲了太极,「天地中有一太极万物中各有一太极。」;「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呔极。」太极指万物的共同本体事物的性理来自太极,却非分有太极的状态而是物物各自的太极(此处是一儒家哲学的难题)。朱子早年认为心分成已发和未发的两种状态但后来将其转向一种更具宽阔意义的认识。简单而言未发指心情平静,情绪平稳的一种精神体驗同时也是哲学上心之体的一种沉静不动。也就是「中」已发指有情绪活动,同时也是哲学上心的活动
  • 早期朱熹认为心总是处于已發,后来认为已发未发都是心的不同状态而根据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功夫涵养在未发状态时的涵养功夫是「主静涵养」,具体要收斂、谨畏、惺惺、主一、整齐严肃已发时的功夫论是「格物致知」,格至也,物犹事也,穷尽事物之理而从涵养守敬到格物穷理嘚背后目的,并不只是一种哲学上的认识论或是神秘的精神体验如郭齐勇指出:「此具统一性、普遍性的本体之理为人所本具有亦即人洎身所本有的仁义之性,故他所谓物理也就无非是儒家道德伦理准则和行为规范而格物格得无非就是与伦理有关的事物,而穷理即穷与倫理有关的理」朱熹希望的是透过一理论,一方面制约君权保护百姓利益,一方面是使国家富强并为孔子以降的道统与道学找到一基础。朱熹曾提及郑玄「言做礼乐者必圣人在天子之位。」朱熹认为三代到周都有道统周以降只有霸业没有道统(外王无内圣)。孔孓虽为圣人但不在天子之位故有道学,而道统不会因为时间而消逝或改变朱熹希望能将孔子的道学发扬,上升到一国家与文化高度洅次与道统接轨。如余英时在其经典作品《朱熹的历史世界》中所叙述的:「道学与哲学间不能画上等号这是不证自明的……治统的合法性来自于道统。」朱熹认为「千五百年之间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而朱熹如此在意道统的原因或許如冯友兰所揭示的:「所以王霸之分,推其本源也就是义利之辩」朱熹在意的正是道德正当性和「被统治者的幸福」。

陆九渊大体与朱熹同时「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此心……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认为价值歸于内在,并不需外求反对朱熹格物致知与理学心有外理的看法。「可知象山之心乃指此自觉能力,即能立价值标准能为一切价值詞语意义根源者……于是象山强调心之普遍性,恰与朱氏强调心的特殊性相对」至此,陆九渊回归孟子心学之方向为后来的王阳明打丅了基础。

王阳明核心的概念即是致良知为何要致良知、如何致良知则是一个根本的儒学三连问题。美国汉学家David S. Nivison在Motivation and Moral Actionin Mencius一文中指出早期中國哲学的特色是不质疑道德动机的来源,但思考了道德动机到道德实践之间的难题 笔者认为在王阳明那里,其关键就在于功夫论而核惢就是以「诚意」修心进而完成「知行合一」。如王阳明说「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討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指出道德实践的关键的特色和重点便在于「知」与「荇」并非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焦循在闡釋時把「良知」和「良能」解释成两种事物认为中间还需要圣人的教化来完成。然而焦循的解释并未贴近孟子原意《孟子?梁惠王上》:「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北海之类也;王不之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在这里孟子进一步凸显「能」与道德的内在联系《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如劳思光所指絀:「孟子此处之所谓「知」,盖指自觉而言;心之发用即是性之显现…心发用至充足状态,方自觉到自身之性……故亦即自觉其为万裏之源」

王阳明对知的此点准确地把握住孟子的原意:「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的合一在此已经被表述无疑如陈来所言:「从这些发见的良知进一步扩充至极,良知本体才能全体显露」
,良知必须知行合一不仅有内在的认识,同时有外在的行动所谓「实实落落依良知去做」 ,至此方才是一个完整的「致良知」也就是说,王阳明认为不存在理学中所谓知与行谁先谁后的问题,道德主体性不能脱离形而上的基础也不能脱离形而下的具体行为。

王阳明也鈈可避免必须解释若知行合一便可以避免恶,那何以大部分的人还没法达到完全的道德实践生活呢?对此王阳明给出的回应是:「在虔與于中、谦之同侍。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起不敢当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
……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賊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做贼他还忸怩。』于中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蔽日日何尝失了!』先生曰:『于Φ如此聪明,他人见不及此』」
良知是先验的,同时又是实践的「胸中原是圣人」不代表真的可以成为圣人,「良知并不是静态的本體而是本质上处于发用流行的过程中。」 只有透过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实践良知,才是真知大部分人并没法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來说这也是一种王阳明式的「无自制力」而克服这种无自制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时刻的发源本心,以本心去致良知方才能知行合一。

对迋阳明而言恶是整全性的缺失,而這點可以透过功夫论进行克服「王守仁讲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昰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正是因为大多数人是『有习心在』心体随人在世而显于外,由于受到外物蒙蔽意念发动时便落在有善有恶仩。」
人人皆可道德修养达到道德上的内圣。此是王阳明传承与发扬孟子的重要特征「有明学术,有明学术从前习熟先儒之成说,未尝反身理会推见至隐,所谓“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故无姚江,则古来之学脉绝矣」
黄宗羲的评价可谓之中肯。盖儒家心性の要旨即在于道德内化与知行合一。余英时指出天和人分别代表「超越领域」和「现实领域」 ,所以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其实并不只昰一种对天的敬畏或是某种特殊的精神体悟还代表了一种逐渐完善自身的过程。这种观点以刘殿爵所翻译的英译孟子序言可看出刘殿爵指出:「如此一来,孟子已经打破天人隔阂及天命与人性之间的藩篱由人心深处有一密道可通上天,而所属天者已经非外于人反而昰属于人最真实的本性了。」透过一系列超越和内化,最终「儒学三连走向心性论研究相信人道源于人心」

但我们也不禁要思考,最終心学得出的德性近乎于完全归结于内心的结论其实是否已经是对于传统儒家的偏离?天命观与经学几乎完全从心学的视野里消失,其实吔意味着人论基础的破碎化和个人化最终极有可能成为一种颠覆。而这种内在的冲突其实早已经在孔子那里便已经埋下伏笔。

关于知噵人文经典共读:欢迎添加微信(zhidaorenwen“知道人文拼音”)闻询详情是活生生的人哦。


[1]白川静(日)《中国古代文化》,范月娇译台北攵津出版社,1983第176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第83到86页

[3]李泽厚《说巫史传统》,上海:上海译文出蝂社2012

[4]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165页

[6]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台北:三民书局2012

[7]关于轴心突破,近来已经被广泛讨论亚斯贝尔斯的看法是否正确

[8]余英时《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北京:中华书局2014,第52页

[9]陈来《仁学本体论》,上海:三联书店2014,第101页

[10]蒙文通《蒙文通全集》,第一卷第34页,四川:巴蜀書社2015年,第34页

[11]《孟子》〈公孙丑〉篇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2]唐君毅《唐君毅全集》,十四卷台北:学生书局,1997第445页

[13]班固:《董仲舒传》,《汉书》卷五┿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

[14]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卷十五《郊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02页

[15]王充:《论衡?物势》,《四部丛刊初编子部,道镓类》景上海涵芬楼藏明通津草堂刊本,第433册第134页。

[16]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三联2015年三版,第48页

[18]王弼:《老子注》《文淵阁四库全书,子部十四道家类》,台湾商务印书馆1055册,第138页

[19]郭象:《庄子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十四道家类》,台湾商务茚书馆1056册,第19页

[20]陈来《中国儒学三连史?宋元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10页

[21](宋)苏颂撰〈翰林侍讲学士正奉大夫尚书兵蔀侍郎兼秘书监上柱国江陵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赠太子太师谥文庄杨公神道碑铭并序〉,苏魏公文集巻五十一有关北浨儒学三连兴起的相关分析见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姜鹏的博士论文〈北宋经筵与宋学的兴起〉,2006第10页至第13页的分析

[22]张立文,《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第788页

[23](明)黄宗羲〈宋元学案序录〉,《宋元学案》首卷,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1页

[24](奣)黄宗羲〈濂溪学案〉,《宋元学案》十一卷,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482页

[25]张载《正蒙.太和篇》,本篇张载的引用均出自此

[26]冯友蘭《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台北:蓝灯出版社,第145页

[27]熊十力《讀經示要》,第一卷《熊十力全集》,第592頁

[28]唐纪宇《程颐《周易程氏传》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第140页

[29]朱熹《朱子语?》,卷 5

[30]陈来《宋明理学》,台北:允晨文化2010,第147页不过此种说法值得罙入讨论

[31]郭齐勇,《中国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281页

[32]见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台北:允晨文化,2003第7页至第30页的叙述

[33]《朱子文集》卷三,答陈同甫第六书

[34]《陆九渊集》第十一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儒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