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工作扶贫工作的‘三有’‘四上墙’都是啥

欢迎访问卢氏县人民政府网站,如果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来电或留言反馈!
发布机构:卢氏县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时间: 09:45:13&
卢氏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5 lushi.
技术支持:
建议使用:分辨率IE6及以上浏览器
卢氏县人民政府地址:龙山路中段您的当前位置: >
精准扶贫的“卢氏四部曲”
人气:发表于:
& & 河南西部的卢氏县在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战略中,被确定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河南省“三山一滩”扶贫工作重点县。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卢氏把脱贫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打造产业扶贫,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城乡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扶贫对象有针对性& & 如何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脱贫的基础和关键。卢氏县先后对贫困人口进行了“回头看”和再复核。“在识别中严格遵循‘坚持标准、综合考量、民主评议、群众认可’精准识别原则,依据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超过2855元的认定标准等要求,务求精准。”卢氏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扶贫办主任郭军文说。& & 在精准识贫范围上,卢氏县做到了“横到边、纵到底”。从今年2月开始,全县2300余名县乡村组干部进村入户,对全县352个行政村贫困人口进行摸底调查。4月中旬以来,组织了精准识贫再复核,村村进、户户到,用四看(看房、看粮、看劳动力强不强、看有无读书郎)、三问(问农户、问邻居、问村组干部)、两算(算准收入账、算好支出账)、两会(贫困户初评会议和终评会议)、两公示(对初定贫困户名单和正式名单分两次进行公示)的“43222”精准识别工作法,让进入名单的贫困户名副其实,退出的贫困户心服口服。&&&& &郭军文介绍,全县通过“四卡”(入户算账明白卡、精准脱贫明白卡、脱贫攻坚公示卡、易地搬迁政策宣传卡)发放给农户和干部入户政策宣讲,实现了精准识别工作的具体化、可操作,使全县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回头看再核实”工作更扎实,识别更精准,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多想法子让农户致富& & 为做好扶贫,卢氏县形成了县脱贫领导小组总协调、乡镇主战主攻、部门“双到双包”(即单位到村、干部到户,包项目落地、包按时脱贫),不脱贫、不脱钩、不撤离,督导组拧紧螺丝的联动体系,督导与暗访相结合,通报和问责同步进行,确保扶贫责任到人、脱贫压力上肩。& & 在瓦窑沟乡观沟村,卢氏县国税局驻村工作队队员徐建怀正在给村里的贫困户杨树春指导养猪。57岁的杨书春腿部残疾,原本在家种植食用菌,后因市场不稳定,就想着养猪增加收入。当徐建怀得知杨树春的想法后,主动掏出5000元,资助其发展养猪业。“建怀的鼓励给了我勇气,让我把猪养好,带动大家一起搞养殖业,靠自己的双手奔向小康。”杨书春说。& & 在卢氏县扶贫的道路上,像徐建怀一样积极为农户致富想法子、提点子、引路子的干部还有很多。郭军文介绍,全县110个省定贫困村和36个县定贫困村都派驻扶贫工作队;对驻村工作队实行派出单位和所驻乡镇党委双重管理,形成“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对非贫困村的7204户贫困户安排3368名公职人员结对帮扶,实现了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公职人员帮扶全覆盖。以产业支持为脱贫利器& & 卢氏县地处山区,“果、牧、烟、菌、药”五大特色产业开始凸显优势。“我们研究制定了发展核桃、连翘产业具体的奖补政策,采取免费发放苗木、以奖代补等形式,引导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00元的非建档立卡群众人均至少种植30棵核桃或300株连翘,实现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元。”郭军文说。& & 卢氏县五里川镇雷家坪村桦树坪村民组的贫困户张忠田,从2014年开始琢磨如何种好连翘树。“清理连翘树周边的杂草和灌木可以让连翘多结果。”当年他清理林地3亩多,2015年上半年,他带上家人又完成“清坡”100余亩。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他整理的3亩多林地共采连翘90多斤,收入近千元。初见成效后,张忠田干劲更足,村民见势也跟随他“清坡”,桦树坪2000多亩的林地开始充满生机。& & 时下,桦树坪已经完成“清坡”700多亩,对于有些连翘树比较少的林地,张忠田让村民从自家连翘树上砍枝条插种。“插种的连翘树需要三四年才见效益,但连翘树的生长寿命可达80年,而且只要按时采收,不需要田间管理。”凭借着一股干劲,60岁张忠田为村民中蹚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 卢氏县还倡导能人大户帮带10户以上贫困户,让贫困群众依靠种养、经销林产品增收脱贫。卢氏县文峪乡核桃种植大户张卢峰一马当先。“今年带动112户农户发展核桃嫁接育苗500亩,辐射带动1123户农民发展育苗近2000亩。”作为卢氏县香盛轩核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卢峰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高涨。脱贫征途不落一人& & 为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卢氏县人社局、扶贫办、农牧局等多个部门协同对全县贫困家庭劳动力底数、就业与培训状况、培训意愿等进行摸底调查,依托“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进行劳务用工技能培训,打造出了卢氏滑模工、卢氏月嫂等劳务品牌。据介绍,今年已组织培训122期、9414人(次),组织劳务输出5.9万人,为626名创业者发放政府贴息创业担保贷款4934万元,其中贫困户387户3036万元。& & 卢氏县还注重用好生态补偿政策,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育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争取让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家安排一个护林员,实现稳定脱贫。同时引导林区群众发展林下经济,提升群众在天然林保护中的经济收入。& & “十二五”期间,卢氏县共有1.28万户、2.47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采取对贫困户实行销账不销号跟踪观察,确保脱贫一个、验收一个、销帐一个,返贫的重新录入,做到脱贫到人、有进有出、动态管理。& & “我们按照先易后难、分批分步的原则,将脱贫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到年度,确保2018年大头落地,努力实现2019年贫困户如期脱贫、贫困县摘帽的脱贫攻坚目标,确保同步小康征途中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郭军文介绍。&(作者:张培奇 范亚旭)&雷章有:卢氏深山扶贫攻坚的好书记
来源:映象网
  畜牧村党支部书记雷章有
  介绍扶贫攻坚工作
  组织卫生院工作人员给村民宣讲医疗知识
  映象网三门峡讯(王俊生 兀占斌 卢盼盼 田小伟) 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的道路上,习总书记发出号召,全社会打响扶贫攻坚战,而广大青年才俊也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站立在扶贫攻坚的最前沿,带领群众摆脱贫亏走向富裕的道路。今天,在这里记者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在扶贫攻坚战中涌现出来的青年才俊,他就是卢氏县横涧乡畜牧村党支部书记雷章有。
  横涧乡畜牧村位于卢氏县城南16公里,全村8个组,14个自然村,517人,人均耕地0.5亩。该村群众居住十分分散,自然条件恶劣,不通四级公路和班车,还有几个村组不通水泥路和宽带,3个组群众饮水困难,基础设施落后。
  雷章有现年43岁,在08年当选畜牧村村委会主任,同年入党,2009年起至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立志带领村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通过近年来不谢的努力,使全村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该村先后被上级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横涧乡副乡长贾润楞向映象网记者说:“雷章有作为畜牧村党支部书记,他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其中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日晚上,卢氏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畜牧村在此次洪灾中受灾严重,山洪灾害将村民的大面积耕地、道路冲毁,10多栋房屋也被雨水和山洪冲塌,给整个畜牧村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全村8个组自来水全部被冲毁,5.37公里水泥路冲断15处,其中有2处被直接冲断,连自行车都过不去,群众只能在石板上行走,全村274亩耕地被冲毁一多半。当时,刚担任畜牧村党支部书记的他,放下在县城开办多年的饭店,回到畜牧村,看到村里严重受灾的情况下,自己找了一台大型挖掘机干了七天,花费21800元,这只是解决了基础,后半年年底又找了一台挖掘机第二次修复路面,花费13700元,最终将路面修复彻底,修通了群众出行的便道,也使一些农户得到及时的救助。”
  记者了解到,那次洪灾过后,面对村十分薄弱的基础设施条件,雷章有积极向市、县有关部门争取救助财政扶贫资金53万元,带领村民修复村村通水泥路水毁路段15处共2500米、新架12米长3.5宽的桥梁一座,解决了全村群众出行难问题。2009年畜牧村人畜饮水十分困难,他又向卢氏县水利局争取到灾后埋设引水管道7万余元,并自筹资金4万余元,带领村民挖沟埋管,解决了全村五个居民组的人畜饮水问题。2010年,又向上级争取到一事一议扶助项目,实施了畜牧村办公及文化大院工程。同年4月,又向林业部门申报荒山造林项目,使畜牧村一组和二组的荒坡实现造林2800亩,即造林又绿化了荒山,美化环境,又实现了水土保持。
  畜牧村山大沟深,耕地少,林木产业又不丰富,为解决村民脱贫致富问题,他积极组织年青村民外出打工,在家出不去门的老年农户,仍然坚持发展实用菌生产,使每户村民都能得到生活保障,实现安居乐业,使全村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户达到70%,每户平均生产香菇3000-袋以上,每户利润突破万元以上。”
  横涧乡党政办主任田小伟向记者介绍:“畜牧村从2011年到2014年共确定贫困户83户,通过县扶贫政策到户增收项目,他和村委班子多次到扶贫办和县药办积极争取83户群众落实了丹参种植项目,其中83户有32户享受移民搬迁政策,有9 户搬迁在县城居住,现在还有41户贫困户,按脱贫政策,按每家每户的贫困原因状况解决脱贫。按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2014年为了鼓励群众种植丹参脱贫致富,雷章有为群众垫资39840元购买丹参种子,按农户需求量一一分配,并出义务工一个月到每家每户户田间地头指导、教授丹参种植技术。大力发展中药材,其中,为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他个人投资17万元,种植丹参80余亩,也为群众开辟一个脱贫致富的门路。”
  “我是1995到县城经营了一家牛肉汤店,现在我干村里的事,生意是妻子在经营,每年拿出四分之一的收入贡献在村里,也是想尽一切办法为村民解决困难。刚开始把钱用到村里,媳妇有点儿怨言,看到生我养我的地方慢慢起了变化后,她也开始支持我,更坚定了我为村各项事业发展的信心。2015年年底,我又花费个人积蓄8000余元,为全村127户群众,每家每户,送去食用油和面粉及自己书写的春联,得到了困难群众的赞扬,让他们也感受到温暖。”雷章有对记者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雷章有虽然个人在经济上走上了富裕之路,但面对全村41户群众还没脱贫的巨大压力,他将立足该村自然条件,继续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大力发展核桃种植,壮大基地规模,使更多群众早日走上产业致富之路。通过不懈努力,真正发挥“领头羊”作用,早日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这是他最大的心愿。
责编:孟丽
进入3月份了,天气也渐渐回暖,厚厚的棉衣已经不能...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一个很好的养生季节,来和小编一...(记者葛洋&通讯员赵迎春)2016年,卢氏县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名县、特色农业强县”总体定位,坚持四个“持续推进”,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精准扶贫、民生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一业三化”,提升发展质量。大力发展旅游业,着力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游客留恋地和旅游产品淘宝地;大力发展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特色新型工业化,全力推动延链强链补链,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重点打造“烟、菌、药、牧、果”五大特色产业链,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推进卢氏与周边地区实现高效互联互通;全面构建现代水利支撑体系,提升水资源节约配置支撑能力;推进“智慧卢氏”战略,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凝聚发展动力。围绕行政体制、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和金融改革等重点任务,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着眼延链强链补链,突出开放招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拓宽发展载体。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市“十三五”发展战略、宏观经济政策、重点产业布局的研究对接,全力实施好“十三五”时期初步确定的总投资1356.8亿元的七大类189个重大项目。(本文来源:三门峡日报)
来源:三门峡日报 作者:葛洋 赵迎春  编辑:李园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卢氏县范里镇旅游扶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