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龙川县县骨伤科医生办公室的走道上被人谋杀了

刘卫明,骨伤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院引进人才,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广东省中西结合骨科特色疗法专业...

原标题:龙川350余名基层医生获专家培训,群众家门口看名医!

9月15日,2018“名医广东行”健康公益活动走进龙川,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团队为当地百姓义诊,面向350余名基层医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普及常见病诊疗规范。龙川站是今年活动的第四场,由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方农村报社、龙川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龙川县中医院联合举办。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省县医疗技术水平差距大,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更好地满足百姓的就医需求?关键还在于强基层。“名医广东行”公益活动将送医与送技术并举,帮助缓解民众“看病难”问题。

本次“名医广东行”龙川站义诊活动于龙川县中医院举办,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肝病科、风湿病科、针推康复科等10位专家,联合龙川县中医院多学科医师,接受群众咨询、问诊,现场诊疗400余人次。记者在现场留意到,关节骨病、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就医者较为集中。

“最近我家孩子不爱吃饭,总觉得累,心慌气喘,朋友说可能是心脏问题。”家住老隆镇的杨女士得知有广州专家来义诊,当天一早就带着12岁的孩子过来排队。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薛进平检查发现,患儿没有其他特殊症状,心音、体格检查正常,排除心脏疾病,考虑是消化不良,建议到消化内科就诊。

“听到专家这么说,我松了一口气。”杨大姐说,她们以前在深圳打工,前两年回来,发现老家的医疗水平和城市还是有较大差距。“省城专家水平高,开药也准,我们都盼着专家多来基层走走。”

25岁的小伙子阿伟(化名)今年以来感觉腰痛,脚趾上长了不少突起的结节,由亲戚陪同着找专家咨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病科主任肖长虹仔细询问了他的情况,发现他弯腰困难,判断是典型的强直性脊柱炎,建议马上到广州的专科就诊。

肖长虹主任表示,像阿伟这种情况,如果未予及时治疗,很可能会致残。当天早上,他陆续接诊了好几名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银屑病的患者,有些症状不太典型,一直误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关节劳损等。“风湿是常见病,但基层没有专门的风湿免疫科,多数只能做简单的炎症处理。建议疑似患者尽快到大医院就诊,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68岁的刘阿姨目标明确,一到现场就直奔中医专家而去。她说,自己患有胃窦炎多年,胃口不好,胀气,吃西药感觉效果不好,觉得“还是中医治本”,一直在龙川县中医院开中药吃。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康复科主任周国平为刘阿姨辨证开具处方后,将她转介至护士长宣亚男处,进行中医特色治疗。宣亚男给刘阿姨做了内关、足三里按压,穴位贴敷,仔细教导日常脾胃护养的方法。

据了解,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团队外出义诊,每一次都会配一名护士长,开展相关中医特色治疗。护士掌握中医基础理论,辩证施护,与医生的治疗互为补充。现在,该院常规开设有中医特色护理门诊,由高职称的护士长出诊。

“老百姓看病,最关心的就是疗效、费用。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简单,疗效好,病人接受度高,便于临床推广。”宣亚男介绍,以麦粒肿为例,一般耳尖放血治疗3天就能消退,比西医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宣亚男在为病人治疗的同时,也吸引了龙川县中医院多名临床护师围观学习。该院护理部主任谢丽琼表示,中医特色护理给了她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准备加强培训,尽快将这项业务做起来。”

据龙川县中医院院长黄国栋介绍,为满足群众看名中医的需求,医院积极与省级中医院协作,邀请了骨伤科、脾胃科等6位名中医轮流来院坐诊。名中医坐诊半年多来,民众反响热烈,名中医也在临床带教、手术,帮助培养年轻医生,带动了医院品牌的提升。

“现在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58岁的吴先生对此深有感触,“看病当然还是在本地医院方便,希望县医院能够更快发展起来。”

“基层医疗建设,最缺的还是人才。”这是大多数县域卫计负责人的共同心声。

名医下基层,不仅是为服务百姓健康,也是为薪火传承,培训基层医生是一种方式。本次“名医广东行”龙川站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肖长虹教授、周国平教授通过主题授课,向龙川350余名基层医生介绍炎性关节病的辨别诊断、中风后遗症治疗经验。

肖长虹教授表示,关节痛可能是风湿性关节炎、致密性骨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十多种炎性关节病的初期表现,很容易误诊误治。他通过临床病例,结合CT、关节超声、针刀镜等检查手段的分析,重点培训基层医生对炎症性关节病的诊断能力。

上坪镇上坪村卫生站的李姓医生夫妇表示,“中风”和“关节炎”都是农村地区比较常见且治疗较为棘手的疾病,这次有机会跟省城专家面对面学习临床实用技术,开拓了临床思维,对经营好卫生站有了更大的信心。

来自车田镇叶塘村卫生站的李医生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村里常住人口不到以往的五分之一,加上交通方便了,许多患者生病了都习惯跑到镇里、县里看,卫生站病人急剧减少,给他们带来不少压力。

“我每年都会找机会‘充电’,偶尔还会自费到省城学习。加强基层卫生建设,提高我们自身的服务能力,相信能把更多患者留下来,村民看病也不需要跑那么远了。”李医生说。

据介绍,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近年来,龙川加大高层次和紧缺卫生人才引进、培训力度,落实对边远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补助政策,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定期派出医疗骨干到镇卫生院坐诊,推进城乡、区域医疗卫生均衡发展。

龙川县副县长黄勇花认为,“名医广东行”专家团队到龙川坐诊、带教和授课,让乡镇群众能够就近看名医,并带动乡镇医务人员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对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源龙川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