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作为老民兵代表受邀参加了开国大典参加人员。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开国大典 (2)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开国大典 (2)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3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开国大典_百度知道
开国大典资料 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 开国大典前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务院尚未成立,筹备工作主要由刚成立的北平市人民政府承担。事亦凑巧,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叶剑英8月就被内定调华南工作,准备解放广东,9月初就到江西赣州去了。中央任命时任副总参谋长、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司令员的聂荣臻接任。当中央决定在开国大典上要进行阅兵时,中央军委又任命他担任阅兵总指挥。虽然北平市各机关团体、各民主党派共25个单位到9月21日才正式集会成立筹委会,并公推聂荣臻为主任委员,但实际筹备工作早已开始。从整修天安门会场、树立旗杆、组织群众、准备鸣放礼炮焰火,特别是训练受阅部队,以及布置保卫会场安全等,都要在一个多月时间中完成。 开国大典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北平解放不久,城内潜伏特务难以一下肃清,而且国民党飞机还会来袭扰。当年5月4日,国民党就从青岛派出6架B-24型轰炸机轰炸南苑,投弹30枚,毁伤我飞机4架,房屋196间,死伤24人,因此聂荣臻一直十分重视防空问题。我们空军还未正式组建。军委有一个航空局,专门在南苑机场组建了一个飞行中队,担任北平防空。聂荣臻考虑很细,下令万一敌机前来,在场人员一定要原地不动,不能乱跑,听从指挥;对受阅的1978匹战马也都作了安排。当然这一切是在中央领导之下进行的,周恩来常常具体过问。如10月1日中央领导人的车队如何从中南海开到天安门下,周恩来带罗瑞卿都曾亲去检查。 庆典前中央人民政府举行首次会议 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是9月30日由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选出的。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委员有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等56人。当日下午6时,全体代表利用统计选票时间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尔后回到会场才宣布上述结果。简短隆重的闭幕式,由毛泽东主持,朱德致闭幕词,奏义勇军进行曲。主席台上第一次悬挂了五星红旗。散会时天已经很晚了。 习惯晚上办公批阅文件的毛泽东,这一天夜以继日一直工作到10月1日凌晨6点多(见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于10月1日下午二时在勤政殿召开。全体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随即,选林伯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并责成他们从速组成各项政府机关。会议还宣布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并通知各外国政府只有这个政府才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并愿与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会议开完,全体领导人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到天安门后下车登楼,下午三时庆典准时开始。 开国大典时的天安门会场 举行开国大典时天安门修葺一新,城楼上横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中悬挂毛主席的巨幅画像(40年代着冠照)。两旁的标语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万岁”,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没有国徽,因为9月25日、26日政协的座谈会及审查委员会上认为还要修改,所以27日全体会议上只通过了国旗、国歌、国都、纪年4个决议。 那时,东西三座门(正式名称为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及南面长长的甬道,甬道两边长长的红墙,正南门即砖石结构的中华门都还存在,形成了一个丁字形的封闭的会场。与8个月前北平刚解放时的天安门前比较,可说是焕然一新,宽广平坦得多了。此外在现在国旗旗杆的地方已竖了一根当时看来已很高的旗杆,旗杆上有一个金色的顶。中华门外正阳门、前门箭楼两旁的许多建筑物上都张灯挂旗。“北平东站”、“北平西站”的大字一夜间都改成“北京东站”、“北京西站”了。会场里的工人、学生、干部、市民、城防部队都举了临时赶制的五星红旗及其他红旗、红灯和彩色小旗,特别是用红绢糊的大小不同的五角星灯,真是成了红旗红灯的海洋,只有市民中戴了小白帽的回民同胞举着绿底白色的星月旗,显得分外不同。会场上的群众共达30万人,分区席地而坐,很有秩序。金水桥北没有现在的观礼台,但搭了两个简单的台子,一个供大会指挥用,一个给惟一的外宾观礼团,这就是前一天刚到的以法捷耶夫为首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受检阅部队则站在东长安街。 那时交通工具少,群众近则列队步行来,远的坐火车来。我当时所在的单位,临时编为华北革大第四部,住在西苑大院。华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队伍迤逦一里许要步行到清华园车站。天未亮起床,到车站已7点,乘装煤的黑敞篷车,走了两小时才到前门车站。经过西直门车站时还见到门头沟工人也坐火车来。虽然“旅途”这样艰苦,但大家情绪高涨。在前门席地而坐等到下午两点才安排进入会场,午饭是馒头凉水,每人领到三块糖、两个梨,是节日优待。 毛主席在天安门上讲话 庄严隆重的开国大典终于在10月1日下午3时开始。那天早晨是阴天,上午和中午还下了一点小雨,但下午却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万民同庆。典礼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员就位;奏义勇军进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升国旗(同时鸣礼炮,礼炮毕);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游行。毛泽东主席宣读的公告,约九百字,虽未收入新出的八卷本《毛泽东文集》,但收入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及《共和国档案》。 提到开国大典,人们很容易想到毛泽东主席那句震古铄今的名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然而这句话,并不是毛泽东在天安门楼上讲的,而是在此之前的9月21日的政协开幕词中讲的。原文是“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篇文章已收入《毛泽东文集》。 还可提及的是升国旗、鸣礼炮。鸣礼炮从北平解放后已是第三次。第一次是7月7日晚天安门20万群众纪念抗战12周年及政协筹委会召开时放的。第二次是9月21日新政协开幕时鸣了礼炮54响。这次开国大典则以54门礼炮鸣28响,54门礼炮象征全国54个民族(当时还未有现在56个民族之说),28响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奋斗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正在礼炮轰鸣时,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场群众都把红旗红灯高高举起,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 朱总司令下达总部命令 毛主席宣读完公告后,阅兵开始。检阅司令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阅兵总指挥是聂荣臻。 首先由聂荣臻陪同朱总司令坐敞篷车开始检阅。检阅毕,朱总司令回到城楼主席台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的最重要内容为“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因为当时华南的两广海南、华东的福建一部分、西南全部(四川、西康、贵州、云南、西藏)均未解放,新疆虽宣布和平起义,解放军尚未到达迪化(乌鲁木齐),更不要说还有台湾,所以朱总司令的命令是有针对性的。命令宣布后,进行分列式。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前导,接着是一个步兵师、一个炮兵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空军包括战斗机、蚊式机、教练机共14架在全场上空自东向西飞行受阅。前后历时3小时。 难忘的群众大游行 整个阅兵结束后,群众游行开始。一批批群众队伍,无不迫切希望走到城楼前,看到衷心敬爱的毛主席。天很快黑了下来,天安门楼上的灯光突然照亮,上面是一串红橙色的灯,下面好像是三道粉青色电虹灯,再加上巨大的探照灯光射向全场,灯光闪闪,好似波浪。焰火在天安门附近三处施放,五彩缤纷,此起彼落。群众手里举的纸灯、纱灯也都点亮了,广场上是灯的海洋。 等到八点多钟,华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队伍才在华北大学之后行动。队伍慢慢走近金水桥,只听见城楼上扩音器传出“万岁”、“万岁”的声音,才知道是毛主席在回应华大同学的欢呼。我们紧跟着走过金水桥,大声高呼“毛主席万岁”,这时才见到城楼上大宫灯前毛主席那魁梧的身躯,他不戴帽子,挥动着手用湖南口音高呼“万岁”,有时还喊“同志们万岁”,这时我们都感到毛主席看见我们了,口号喊得更为起劲,血都要沸腾了。我们还看到少奇同志,看到他身旁的女同志,我们猜一定是宋庆龄副主席。我们把手举到头顶鼓掌,主席台的领导人也鼓掌,人民的领袖们真是和我们心连心。参考资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今天,在升国旗的时候,我想起了我学过的一篇课文《开国大典》。这篇文章讲述了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的那一天,在******广场上举行的大型的开国庆典时的盛况,也让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在******广场的主席台上,在嘹亮的国歌的伴奏下,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全场的人民欢呼雀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到了大江南北,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了全世界。
这一刻是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忘怀的,因为从这一刻起,我们——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中国,我们的国家也成为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了,我们终于站起来了!
这一刻怎能不使人欢呼?这一刻怎能不使人雀跃?因为迎接我们的将是光明与富足,迎接我们的将是...
[编辑本段]开国大典记录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著名画家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油画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
日下午3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估计总数有30万人。观礼的还有国际友人。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挺立着一根22米高的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开国大典资料
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
开国大典前中央人民政府及政务院尚未成立,筹备工作主要由刚成立的北平市人民政府承担。事亦凑巧,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叶剑英8月就被内定调华南工作,准备解放广东,9月初就到江西赣州去了。中央任命时任副总参谋长、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司令员的聂荣臻接任。当中央决定在开国大典上要进行阅兵时,中央军委又任命他担任阅兵总指挥。虽然北平市各机关团体、各民主党派共25个单位到9月21日才正式集会成立筹委会,并公推聂荣臻为主任委员,但实际筹备工作早已开始。从整修天安门会场、树立旗杆、组织群众、准备鸣放礼炮焰火,特别是训练受阅部队,以及布置保卫会场安全等,都要在一个多月时间中完成。
开国大典的安全工作十分重要。北平解放不久,城内...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天,这个日子,是每个中国人灵魂上的烙印,它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崛起,它代表着一个文明的再次复兴!
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全体出席并宣布就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下午3时,首都30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大会司仪、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开会。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他在义勇军进行曲声中亲自揿下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看到这里,我的热血沸腾了。
那个时候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可以说那个时候的新中国是在炮火中建...
庆典前中央人民政府举行首次会议
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是9月30日由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选出的。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委员有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等56人。当日下午6时,全体代表利用统计选票时间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尔后回到会场才宣布上述结果。简短隆重的闭幕式,由毛泽东主持,朱德致闭幕词,奏义勇军进行曲。主席台上第一次悬挂了五星红旗。散会时天已经很晚了。
习惯晚上办公批阅文件的毛泽东,这一天夜以继日一直工作到10月1日凌晨6点多(见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于10月1日下午二时在勤政殿召开。全体宣布就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随即,选林伯渠为秘书长,任命周恩...
开国大典记录
日下午3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估计总数有30万人。观礼的还有国际友人。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挺立着一根22米高的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
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节日下午3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市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估计总数有30万人。观...
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节。
开国大典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开国大典,我就站在毛主席身后(上)
  日,李讷(右)在郏县与曹铁夫妇合影
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连日来,记者一直在寻访参加开国大典的河南人,经多方了解,郏县堂街镇曹庄村有位老人曾参加过开国大典。几经周折,9月24日,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名叫曹铁的87岁老人,他向记者讲述了参加开国大典的前前后后……62年前的金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日改为北京)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共有来自46个单位的662名代表。曹铁,是其中的解放区农民代表……  小山村里  找到参加开国大典的老人  郏县堂街镇曹庄村依山傍水,环境幽雅,是一个静谧的小山村。广袤的田野里,人影绰绰,秋收正烈。一大群雪白的鸭子在河边“嘎、嘎”地叫着……深秋小山村真是一幅五彩的画……  时已过午,曹铁正在屋前拾掇刚从地里掰回来的玉米棒子。记者说明来意后,已是耄耋之年的曹铁热情好客,让座、递烟、倒茶,一阵寒暄。就是这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他亲历了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坎坷风雨,见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地的春意盎然。但最让他难以忘怀的,依然是62年前的那次北京之行。“那年才25岁,我被党组织推选上北京开会,见了大世面,开国大典那天,我就站在毛主席身后的第三排。”尽管几十年过去了,说起此事,老人仍按捺司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尽管已经87岁高龄,但曹铁老人依然身板硬朗,神采奕奕,双目炯炯有神,说话声如洪钟,思路清晰,反应敏捷,看上去像五六十岁的人。可以想象他在20多岁时的战争年代的英雄模样。“一个小山村的农民,你怎么能参加开国大典?”在记者的追问下,老人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几十年前。正兴高采烈的老人的脸上突然阴云密布,他顿了顿说:“这要从我的穷苦身说起……”  十五岁那年,他枪击日本兵,人送绰号“曹大胆”  1924年8月,曹铁生于曹庄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6岁便开始逃荒要饭。他说穷人命不主贵,生来就天不怕地不怕,日本鬼子那么厉害都敢同他们干。  15岁那年,日本鬼子打进了曹庄,烧杀掠抢,奸淫掳掠。曹铁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有一次,3个日本兵想吃鸡蛋,见一老汉,他们就对老汉叽里咕噜地说着,然后又用手直抠屁股,老汉以为他们要屙屎,就把他们领到厕所。鬼子兵一看可恼火了,当即用刺刀将老汉扎得遍体鳞伤。曹铁一看怒发冲冠,跑到他扛长工的东家,拿出一杆土枪,对准鬼子兵“轰”地一下就是一枪。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周围的几十个鬼子兵一齐向他围了过来。凭着对地形的熟悉,曹铁一溜烟儿地逃进了山里。  又过了几天,7个鬼子兵又进山横行,曹铁和附近的几十名村民把山谷的两头一堵,他第一个开枪放倒了一个鬼子兵,众人一齐开火,将7个鬼子兵全部歼灭。“后来,鬼子再没敢进这个山谷。从此以后,我就落了个‘曹大胆’的绰号。”老人很兴奋地说。  剿匪中,枪林弹雨,他总是冲在最前  194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9纵26旅某部参加平汉线破击战,途经堂街遭到国民党地方武装的阻击。时年23岁的曹铁奋不顾身,冒着枪林弹雨为解放军引路、扛梯子。攻破堂街寨后,解放军又攻打曹庄寨,曹铁只身入寨,打开寨门,引路捉拿土匪。  解放后,曹铁踊跃参加民兵组织,工作更加积极。“刚解放那阵子,流窜在郏县的土匪就有二三十股,他们攻打新成立的区政府,袭击工作队,残害干部和革命群众,欺男霸女,谁家有个闺女,谁家有头牛,天天提心吊胆。哪像今天的社会治安这样好,晚上开着大门睡觉。”  为了响应新政权的号召,曹铁欣然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剿匪大队,并被指定为带十几个人的小队长。1949年初,剿匪大队得到情报:有一股土匪在县城西北10多公里的莲花山老爷顶的“上清宫”集会。剿匪大队连夜组织兵力,包围了莲花山,由曹铁带领20多人趁夜色摸  了上去。“当时,为了不惊动土匪,我们都是赤脚,悄悄地往上爬,大家的脚、腿都被荆棘和石尖刺破,鲜血直流,但没一人装孬。经过一场激战,我们把土匪全收拾了。”说到这里,老人眼里闪动着犀利的目光。战斗中,冲在最前面的曹铁右腿被子弹打穿。  后来,又经过大小几十场战斗,郏县的土匪基本被歼灭。曹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战斗洗礼,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了区农会主席。  剿匪胜利后,曹铁因成绩突出,成了县里的英雄。“县上表扬说他思想好,跟毛主席跟得紧,跟共产党跟得紧。”1949年开国大典,中央给了许昌专署农民代表名额,郏县去了一个,13个县的代表到了许昌专署,再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拔,只能去一个。最后曹铁幸运地被选上了。9月17日,接到通知的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高兴得彻夜未眠。从没有出过远门的他,要去全国各族人民心驰神往的首都,而且就要见到日思夜想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心情激动极了!  扒上火车追赶代表,躲过飞机轰炸提前来到北京  1949年9月18日,曹铁赶到许昌,谁知,其他代表已经出发。这下可把他急坏了,看见一辆北上的火车,他不管三七二十一飞身跃上,立在车外,很有点像电影《铁道游击队》里的刘洪。在郑州火车站,他赶上了北上的火车。当时,全国没有全部解放,部分地区仍有国民党的飞机来回盘旋,不时进行轰炸,企图炸毁列车。火车走得很慢,时走时停,一遇敌机就停车疏散人员隐蔽防空。19日凌晨火车才缓缓地驶进了首都。当曹铁走下列车车厢,工作人员马上将他引领上车。他从没见过更没坐过这么豪华的小轿车,他坐在舒适的轿车里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  轿车径直开到了中南海。在人群中,曹铁忽然看到一个很熟悉的面孔。这位浓眉大眼、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不住地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逐一握手。当他温暖的大手伸到曹铁面前时,曹铁突然想起来了,这不是周恩来总理吗?!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曹铁此刻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有泪花在眼眶里打转。“一个给地主扛长工、打短工、要饭出身的穷娃子,能在京城里和总理握手,那简直是在梦里,那是几千年来都不会有的事。在共产党的天下,穷人翻身成了主人,地位高低,官职大小,一律都是平等的同志!”老人边说边抹眼泪。  日下午6时,曹铁穿着妻子朱翠英亲手缝制的新衣服,胸前佩戴者大会统一发放的会徽纪念章,与另外17名解放区农民代表健步走进了中南海怀仁堂会场。  周恩来总理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礼炮声响过之后,毛泽东同志箭步走到话筒前致辞。他亲切地注视了一下台下的代表们,然后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即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他的话音没落,曹铁和台下很多代表已是热泪盈眶。随之,全场欢声雷动!  “去了没几天,代表们一人给发了一身呢子军装,跟毛主席穿的一模一样。”曹铁老人指着堂屋中间的毛主席像说,“蓝色的呢子军装,还有大皮带,穿上可神气。参加会议的代表还发有别在胸前的徽章,背面是座号。”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平顶山曹铁曾当选农民代表 参加“开国大典”
来源:大河报
  15岁,看不过日本兵烧杀抢掠,他用土枪“轰”死第一个日本兵;25岁,新中国成立,作为全国少有的农民代表之一,他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开国大典”……在平顶山郏县紫云山下的堂街镇曹庄村,有这样一位传奇抗日英雄。
  曹铁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时佩戴的徽章
  曹铁至今还珍藏着当年用过的10连发弹夹
  15岁,看不过日本兵烧杀抢掠,他用土枪&轰&死第一个日本兵;25岁,新中国成立,作为全国少有的农民代表之一,他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开国大典&&&在平顶山郏县紫云山下的堂街镇曹庄村,有这样一位传奇抗日英雄。他叫曹铁,现年91岁,人称&曹大胆&,在当地远近闻名。昨天,记者慕名来到曹庄村,见到了这位精瘦、硬朗的世纪老人。
  &放牛娃&带头打死日本兵,人送绰号&曹大胆&
  1924年,曹铁出生于曹庄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长大后放牛为生。
  1939年5月,日本鬼子攻陷郏县后打进了曹庄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正值血气方刚的曹铁看在眼里,恨在心上。
  有一次,他亲眼目睹了日本兵的残酷暴行&&3个日本兵想吃鸡蛋,在村上遇到和他同住一条街的张大娘。他们一边对张大娘叽里咕噜地说着什么,一边蹲下身子用手比划着抠屁股。张大娘领会错了,就把他们领到了厕所。没想到,几个鬼子恼羞成怒,当即用刺刀将张大娘背部、胸部、大腿、胳膊扎得鲜血直流。最后又用枪托砸断了张大娘的双腿。
  &当时恨不得冲过去和鬼子们拼了!&曹铁想起当年的场景依然气愤得咬牙切齿。
  过了几天,曹铁碰到3个日本鬼子正要进山,判断他们应该是抄近路翻越紫云山到襄城县方向去。对于紫云山的地形、道路,曹铁了如指掌。陡峭的山坡紫云崖是鬼子们出山的必经之地,这里荆棘丛生,易于隐藏,便于攻击。
  于是,曹铁便叫上张大娘的儿子张得等两个人,带上土枪,埋伏在丛林里,等待着鬼子的到来。曹铁第一个开枪放倒了一个鬼子。随后大家用土枪一齐射向鬼子们,其他两个鬼子也全部被歼灭。从此以后,曹铁就落下了&曹大胆&的绰号,在当地名声大起。
  剿匪立功,成了远近闻名的英雄
  时间来到1947年12月,&那时候,流窜在郏县、宝丰、鲁山、汝州的土匪就有二三十股。他们无恶不作,经常寻找机会杀害干部和革命群众,谁家有个姑娘,有头牲口,天天都得担惊受怕!&提起那段往事,曹铁仍记忆犹新。
  因此,他自告奋勇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剿匪大队,并被组织上任命为小队长。
  1949年初,县剿匪大队得到情报:汝郏交界有一股土匪在县城西北20多公里的莲花山老爷顶的上清宫集会,密谋袭击当地人民政权。剿匪大队连夜组织兵力,决定包围莲花山。曹铁率领16个民兵带上武器,趁着夜色往山顶上攀爬。战斗打响了,勇猛的曹铁始终冲在最前沿,几乎打光了自身携带的全部弹药,他的右腿也被敌人的一颗子弹打穿,最终把土匪全部歼灭。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战斗洗礼后,曹铁成长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了区农会主席,同时成了县内外远近闻名的英雄。
  当选农民代表,参加&开国大典&
  1949年开国大典前,中央分配给许昌专署一名出席全国政协一次会议的农民代表名额,郏县和其他12个县(区)分别产生一个候选人。13个县(区)的代表候选人报到了许昌专署后再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拔,最终确定曹铁为农民代表,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
  说话间,曹铁的儿子曹建功拿出了封存完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刊》,这里面有曹铁当时进京的照片。&见到了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那是我这辈子最辉煌的时候!&曹铁告诉记者,开国大典那天,我就站在毛主席身后第三排。
  10月3日,毛主席派工作人员到北京饭店代表驻地,逐一询问农民代表需要什么。有人说想把用过的枕头拿走,有人说想把被子拿走&&轮到曹铁时,他却憨厚地说:&俺啥都不缺,就是打土匪缺子弹。&
  他没想到,毛主席次日就派人把600发子弹送给了他,用剩下的几发子弹壳,曹铁至今还当做宝贝保存完好。
  子女眼中,&曹大胆&性情耿直且形象高大
  曹铁共育有5个儿子、1个女儿,没有一人摆脱过农民身份。1980年离休时,他硬是没有让子女接班。1985年,当时的县委书记曾经征求他的意见,想帮助他解决两个孩子的户口和工作问题,又被他一口回绝。
  小儿子曹建功,便是其中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本来在平顶山市里做些小生意,结果硬被父亲喊回老家当起了电工。&曹建功说。
  在曹铁看来,在外面做生意不算啥工作,回到村里把电管好了,就等于造福群众。&从小到大,父亲在我眼里就很高大,拗不过,就只好回来了。&如今,曹建功已经在郏县供电公司当了十几年农电工。
扫一扫,关注大公中原公众号
关键词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国大典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