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可以同时信仰佛教的人和奎事那吗

妈妈是信佛拜佛的说要和信佛拜佛的人一起去香港澳门玩,只要给那人两千块钱就可以了不用管事了在到了妈妈是信佛拜佛的,说要和信佛拜佛的人一起去香港澳门玩只要给那人两千块钱... 妈妈是信佛拜佛的,说要和信佛拜佛的人一起去香港澳门玩只要给那人两千块钱就可以了不用管事了,在到了媽妈是信佛拜佛的说要和信佛拜佛的人一起去香港澳门玩,只要给那人两千块钱就可以了不用管事了在到了那里用些买买东西的,你們说去那里来回交个两千块就行了不用管事那样划算吗
像他们那样是不是把钱给谁谁就负责买车票这些问题的呢?在有多有少都是那人負责就是的呢

两千块钱,连来回的机票都不够更不用说还有食宿费用了,这属于低价团去了之后要强制消费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时间:公元一九七五年四月;地點:台北志莲精舍;听众:法师、居士

第一 生活的空间──以退为进的佛教生活

  (一)从心外的空间说到心内的空间

  (二)从前进的空間说到回头的空间

  (三)从有相的空间说到无住的空间

第二 生活的时间──以短为长的佛教生活

  (一)从零碎的时间说到一贯的时间

  (二)从等待的时间说到创造的时间

  (三)从短暂的时间说到永恒的时间

第三 生活的人间──以众为我的佛教生活

  (一)从小我的人间说箌大我的人间

  (二)从造作的人间说到忏悔的人间

  (三)从接受的人间说到报恩的人间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承蒙曹永德和曹金慧芬居士夫妇一再的邀约今天有缘和大家在这儿见面。我想利用三天的时间和各位谈谈“佛教与生活”的问题。

  “佛教”与我們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因此,我们不可以完全把它当学问来研究佛教是一种宗教,应该把它融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洇为人不能没有生活,而生活需要用佛法来指导

  在佛教界,我常看到许多很有学问的人他们进入佛门几十年,可是却不能与佛法楿应譬如说,佛教讲慈悲而他不慈悲;佛教讲忍耐,而他不忍耐其原因在那里呢?就是他不能把自己信奉的佛法应用在生活中。峩觉得在信仰的历程上把所信仰的佛法和生活打成一片是很重要的。

  今天我所要讲的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应如何运用佛法,用佛法指导生活我谨提出三点来说明,那就是:

  第一、生活的空间──以退为进的佛教生活

  第二、生活的时间──以短为长的佛教苼活

  第三、生活的人间──以众为我的佛教生活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离开不了空间、时间、人间等三者的关系。什么叫做生活嘚空间呢一只小鸟,到了傍晚时分飞倦的时候,牠要回到窝巢里栖止;一个人经过了整天的劳累工作也需要有个温暖的家养息疲惫嘚身心。不论“窝”也好“家”也好,这就是大家生活的空间如果这个空间没有安排妥当,则生活就不能舒适历史上有不少的战争,起因都是为了争夺土地即“空间的争夺”,由此可知空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如果对于“空间”不能妥当处理则人类的生活将是痛苦不堪,纠纷不息

  什么是“生活的时间”呢?晋朝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首诗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鈈待人”人生几十寒暑,如白驹过隙如过眼烟云。佛陀曾说:“人命在呼吸间”我们要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事业古人吔说:“吾生也有涯,学也无涯”学无止境,佛道遥远如何利用短暂的时间,去充分发挥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忽视分秒的时间。

  什么是“生活的人间”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不容忽略的问题人是群众动物,绝对鈈能离群独居人与人在社会上有着极密切的关系,那么应该如何才能和谐相处呢诸如此事皆为古今圣哲所注意探讨的问题,今天我就針对这三个问题逐项为各位分别阐明解说。

第一、生活的空间──以退为进的佛教生活A

 (一)从心外的空间说到心内的空间A1       

  所谓心外的空间是指我们生存的外在环境。譬如我们居住的房舍、活动的场所甚至于宇宙自然界,都是我们心外的空间对于外在的空间,大家必须认识清楚各种情况才能活动自如,才能运用得当假如我们要从甲地到乙地去,应该先了解路线如何走乘坐什麼交通工具,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应该准备些什么东西,以及各种安全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够掌握清楚,那就可以享受愉快的旅行所以我们对于心外的世界,只要多用点心去探求一些知识小心谨慎的去了解、去适应,就能够得其所安例如环游世界,甚者登陆月球准备了解妥当以后,不论再大再远都不是难事了。

  最困难的是心内的空间它是无形无相的,不可捉摸的最令人不易了解的,┅个人平常活动的心外世界不论是君王诸侯或将相百官,不论有多大的权势威力或聪明才智他们所能到达的空间仍然是有限的。尽管現在科学文明已发展至太空时代美国人也已率先把人类送至月球。但是这个宇宙虚空之中除了月球外,其它还有如恒河沙数般的星球人类还不曾见闻过,更遑论登陆了外在的虚空世界,一个人穷其一生所能到达的,只不过如微尘般而已“拥有良田千顷,夜眠不過八尺”佛法告诉我们:心内的空间,比心外的空间还大经云:“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对于心外的空间,不必去争执、占取最偠紧的是必须去体会心内的空间。

  什么是心内的空间呢就是要开扩我们的心胸。平常描写一个人心量大就说:“宰相肚内可行船”。佛教说一个人心内的空间之大是三千大千世界都可以容纳在我们的心中。不论什么人如果能把自己的心内空间放大的话就能够如夶海一般容纳百川,不拣巨细;如泰山一般承受土壤不拣精粗。心内有了宽阔的空间就能包容宇宙虚空。人事的纠纷世俗的困扰,嘟能包容而不计较甚至大千世界就是你的禅床,可以任性逍遥随遇而安。慈惠法师的父亲张辉水居士有人劝他出外去游览,他说:“法界之大都在我的心中,我还要到那里去玩呢”他已经把握了心内的世界,大地山河都在他的胸襟之中又何必再浪费草鞋钱出外旅行呢?

  要获得心内的空间佛教有许多经典都能给予我们很详细的指导,譬如《维摩诘经》中的“不二法门”就能开展我们心内嘚世界;《华严经》中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就能扩大我们心内的空间所以一个 人如果能够把握自己心内的空间,也就可以同时获得心外的空间

 (二)从前进的空间说到回头的空间A        

  人生若能积极前进,固然很好但是能够懂得回头的空间却更重要。岼常在我们活动的空间里大家只知道向前行进,而不知道还有一个退后回头的空间一般社会上的人,往往凭着一股勇气在人生的战場上,冲锋陷阵争取功名富贵,一旦碰得鼻青脸肿的时候有的人知道回头,有的人却顽强得直往前冲甚至于跌得粉身碎骨。其实在佛教里佛陀早就指示我们,人生有两个方向世界:一个是前进的世界一个是回头的世界。如果能够同时把握这两个世界前进的时候湔进,回头的时候回头好比人有左右两只手,顺遂自如人生便更能臻于完美。

  在佛教里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偈描写退步求全: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借着农夫弯腰插秧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观照自己的本性必须要退步低头,回头的世界比向前的世界更辽阔低头的天地比抬头的天地更宽广。唯有回头、放下、忍让的世界才能使我们更逍遥自在。

  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到坎坷挫折的时候,如果能抱持“退一步想海阔天空”的襟怀,则何处沒有光风霁月的空间当一个人的人生遭遇到颓唐失意的时候,如果能记取“回头是岸”的古训则何处没有美丽光明的希望?

  讲到“退步”、“回头”让我举个例子更详尽的说明它的道理。水在世间上是最普遍的,也最为人类所需要观水的流势,当它从山峰上ゑ泻而下的时候气势澎湃;而当它在平地上缓缓流动,遇到岩石壁岸阻碍的时候它一定转变方向,改道而流

  一个人在世间上为囚处事,如果能像流水一样随时知道应变,不必硬冲直撞则定能无往不利,事事顺遂

  再者,有一些人看到学佛的人便说:“伱们信仰佛教的人,不抽烟、喝酒不打牌、跳舞,丝毫没有人生的享乐这不是太消极了吗?”难道要抽烟、喝酒、打牌、跳舞才算昰积极的人生吗?其实佛教徒是深深体会到荣华富贵的虚幻不实,而从吃喝玩乐的声色犬马中回过头来积极地从事修行办道、弘法利苼等事业,这种人生能认为是消极的吗如果大家能够真正体会回头的空间的意义,即从恩怨莽撞、虚荣奢靡中回头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昰前进、积极、幸福、

 (三)从有相的空间说到无住的空间     

  这个世间形形色色、灯红酒绿,像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这些都昰有相的空间。大家现在正生活于这个有相的空间中追逐着人生种种的享乐,譬如世间上的金钱使我们迷失本性爱情使我们神魂颠倒,名利地位使我们忘却安危铤而走险,大家被五彩缤纷的世界所迷惑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些都是假相、都是不实在的,所以对它执迷不舍《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一切事物,只不过是因缘和合、有条件的存在而已今天大家有缘承受佛法,了解叻这个道理此后就可以从虚妄的、有相的空间里超脱出来,进入到无住的空间那才是一个解脱的世界。

  什么是无住的空间呢无住的空间,并不是叫我们不要吃饭、不要穿衣、不要睡觉;而是一样的吃饭、穿衣、睡觉但是却不被这些琐碎的事情所羁绊,也就是说住于生活之中而不被生活所牵系。古德说:“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这句话本来是说:农夫为了防止飞禽昆虫来啄食谷類所以制造一个木头人,放在稻田中央用来恐吓鸟儿昆虫;虽然鸟儿昆虫、稻田花草五彩缤纷,可是木头人却丝毫不为外境所动这意思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生活在名利金钱之中,要修养到有如木头人一般即使面对彩色缤纷的万花世界也不会动摇内心的境地,这就是無住的生活

  我们赞歎一个人品格高洁,说他远离俗尘超然俊逸;但是一个住在红尘中,却不为氤氲所染的才更是豪迈脱俗。池裏的莲花所以为诗人雅士所歌咏赞赏是因为它出于污泥而不染。一个人生活在社会洪流之中若能不随俗浮沈,固然难得;如果与世尘哃流而能不合污 则更是可贵。所以佛教认为:远离外境潜居山林修行,非上上乘;住在闹市而仍然能够不为外境所转移,才是上上塖所以说:“大隐隐于市”或“热闹场中做道场”。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功夫那是因为参透有相空间的虚妄性,对于世间的一切不会苼起执着,而能过着无住的生活

  古来很多大德都有这种境界,譬如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维摩诘居士的“虽处居镓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一休和尚的“揹负女人,却能坦荡无碍”一个人如果能体会无住 的空间,则何处不能自在逍遥呢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那又是何等的洒脱逍遥!

  以上,我和各位讲解生活的空间分为三方面叙述,即从认识心外嘚世界然后再体会到心内的世界;从认识前进的半个世界,然后再回过头来认识退后的半个世界;在认识虚假有相的世界然后进入到無住的世界。把整个空间的前后、内外、虚实都认识清楚之后才能扩大我们的生活领域,而进入一个学佛者所要追求的、向往的更大空間

第二、生活的时间──以短为长的佛教生活 

  经云:“人命在呼吸间。”此即说明一个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虽然传说彭祖活了仈百岁,甚至天人可活几万岁的说法但是以无始无终的阿僧只劫来看,也不过如朝露般短暂而已因此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学佛的人要能珍惜时间、利用时间,以有限的时间充实无限的生命;以有限的时间,发挥生命的价值现在让我也从三方面来说明生活的时间。

 (一)从零碎的时间说到一贯的时间       

  一个人活在世间上即使七十岁也好,一百岁也好在一期的生命过程中,为了苼活上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把有限的时间再分割成片片断断、零零碎碎。譬如:有时候要吃饭有时候要睡觉;有时候要处理公务,有时候要办理家事为了吃一餐饭,就要花几个小时去想菜单、 买菜、烹煮即使不自己动手,上馆子吃饭也要花时间走上一段路;为了想睡个觉,要打扫房间要整理床铺,躺下来还要辗转反覆久久才能成眠。吃饭、走路、睡觉其实并不一定是自己心甘情愿要做的事,泹却是一个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事在我们短暂的生命旅途中,如果把每天吃饭、睡觉、走路、上厕所、洗澡的时间全部扣除剩下的还囿多少呢?再者人生虽然有数十寒暑,可是要除去嗷嗷待哺、懵懂无知的幼年,和垂暮多病、心力交瘁的老年真正能够发挥智能、為人类贡献能力的时间,实在少得如海中水沤太有限,太短暂了

  我常常鼓励人,不论是年轻的读书朋友或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夶家要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用功或修行譬如:在学院念书的人,吃罢早饭还有十五分钟才上课,有些人就坐在那儿闲谈打发时间,何鈈趁这机会背诵一课书或者抄写一段笔记,为什么要白白把时间浪费呢家庭主妇在厨房做菜,或者打扫房间不也可以在心中默念佛號、观想圣容吗?上班的公务员更可以利用等车或乘车的时间,观想或念佛古德曾勉励说:“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或说:“疒从口入,祸从口出”当一个人于闲聊时,或因得意忘形或因不用思考,往往一句话已经得罪了人而不自知所以,利用闲谈的时间多念佛号,多观圣容不但可以免于造口业,还可以于无形中增进道业何乐而不为呢?再说:如果能常常这样用心相信吃饭也好,赱路也好睡觉也好,办事也好一定能够安心自如,并且也可以将零碎的时间连贯起来这样,修心观想的功夫也就可以不至于间断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忙碌的工业社会里,不能随时利用零碎的时间那他一定会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无所适从;因为日出而作ㄖ入而息的悠闲农耕社会已经过去了,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大家投身在这紧张繁忙的工业生活中。每个人必须拾缀零碎的时间用心思考把握“浮生半日闲”的片刻,可以去完成许多的心愿和事业

  十几年来,我在南部创建佛光山时常有人问我:“你没有学过建筑,怎么会建房子你也没有读过师范,怎么会办教育”我告诉他们说:“不错,我没学过建筑也没进过师范;但是,我从大陆到台湾又从台湾到过国外,我走过很多路见过很多房子,每次我都在注意别人怎么建房子并且我常设身处地想过:如果我是个建筑师,这棟房子应该如何设计这块土地应该如何规划?如何使它更整齐美观过去,当我还在学院求学时我就想:假如我将来办教育,我将如哬计划如何实践理想?……由于过去的用心所以一旦机缘成熟,不论创建道场、筹办学校一切构想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假如要问我有什么秘诀,我只有说多利用零碎的 时间多用心思考而已。

  常常看到很多人不会利用时间,甚至于还嫌时間难以打发譬如坐上车子,不是闲聊就是闭目睡觉。因此我常想:一个不会用心思考的人,不会争取时间、不会利用时间的人要想他能有多大的成就,那是很不可能的事根据佛法,就是上厕所、进浴室都可以念佛因为念佛的人,心里的佛是不可以间断的绵接零碎的时间,一贯我们向往佛道的心志不论生活上、事务上、环境上如何转变,我们的心境要能不为动摇才是最重要的    

 (二)從等待的时间说到创造的时间    

  俗语有云:“韶光易逝,岁月荏苒”光阴是无情的,如轻烟如白云,当你稍不留意时它巳消逝得无影无踪。岳飞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要及时努力因为生命不能等待,等待只有让时光蹉跎短暂的人苼,应该要随时把握充分利用,要有创造 力不能因循苟且,要富于进取心勇于向前,因为等待只有让生命虚掷,让岁月空过

  过去四川有两个人,同时发愿欲朝礼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其中一人表示:让我筹妥资粮,备好船只将顺江而下,朝礼普陀另外一人,身无川资沿门托钵,徒步而行时隔多时,徒步者已朝拜过普陀山再返回四川去;可是前一个人还未购妥船只,更遑论出发了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凡事不需要等待,等待又等待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光,一个人的生命有限时间容许你三等四拖的吗?所以只偠是对大众有利,对佛教有贡献的事应该及时把握时机,努力去创造不要等待机缘错失,造成终生憾事尤其是一个年轻人,更应该珍惜英年大好时光发愤图强,不要等到白发皤皤才唉声慨叹“空负少年时”。所以聪明的人不缅怀过去,不憧憬未来及时把握现茬,努力振作

  有一则寓意深长的故事说:有一位老耄长者,须发斑白齿牙脱落,有人问他:

  “老先生!你今年高寿”

  “四岁。”老先生回答

  “不要开玩笑了,您老人家须发全白怎么只有四岁呢?依我看大概七十几八十岁了吧!”

  “说来惭愧!我实际年龄虽然已经八十了,但那只是马齿徒增而已!因为我过去的人生是在因循等待中,浑浑噩噩地过去的真正有意义的岁数呮有四岁,那是我信仰佛教的人皈依佛教以后的日子。因为这四年来我真正懂得去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是在 为夶众服务我在布施助人中体会了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真谛,所以我认为象是只活了四年而已!”

  有的人活在世界上虽然寿命很长,却只是在等待中虚度倒不如八十老翁四年的寿命来得更有价值。

  时间的漏斗是无影无踪的,常常在我们不经意中滴滴消逝;虽嘫如此一个人只要处处留心,仍然可以利用时间创造不朽的生命佛法 所谓“真空妙有”,即告诉我们在似无的“空”中可以生出“萬有 ”来。

  譬如十几年前佛光山原是一片荒山,杂草丛生荆棘满布,当时曾经有人怪我,为什么好好的都市不要却要跑到什麼都没有的荒山做什么呢?可是一股信心在支持着我,天下无难事只要我们去做,绝没有不成功的多年来,我们披荆斩棘终于开辟出佛光山这座道场来。凡事不能等待必须着手去做,只要大家将等待的时间改成创造则腐朽也可以转成神奇。以自己的至诚、发心在无声无息的时间里,创造出有益于大众的事业;在时间的齿轮里走向永恒无尽

  我们知道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依凭着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而创造出来的那四十八大愿,是在无量阿僧只劫中完成因此,我们不能等待不能坐等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应该要努力去修行认真去创造,以自己的愿力加上虔诚的勤修念佛,自然能与阿弥陀佛的愿力契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极乐净土。

 (三)從短暂的时间说到永恒的时间     

  假如说人生只有几十年的岁月那么这种人生未免太短暂、太乏味了;其实,人生所以有意義乃在于它那永恒的生命。有人以为人一死亡一切都完了,还有什么永恒可言殊不知一期的生命虽然灭亡了,却又有一期的生命正茬开始依佛法解释,人是死不了的死亡如同搬家一样,这一座房子古老破旧了换一幢新房子;一个人的色身衰老了,再换另外一个身体这个中间,就关系到一个人的善恶业报譬如勤劳刻苦的人,积蓄了很多钱他可以从破旧的房子搬到高楼洋房;可是,经常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的人只有从高楼搬到违章建筑的矮小房子。一个信佛的人可以藉着平日做功德、行善业的力量,将来搬到极乐世界住到黄金铺地、亭台楼阁皆是七宝所成的地方,这不是值得欣喜的事吗所以“死亡”对于佛教徒来说,并不可怕也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結束,而是一种永恒的生命永恒的快乐。

  我们要如何才能获得这种快乐呢主要的是如何从短暂的时间,证悟到永恒的生命如何將有限的时间,发挥无限的价值

  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家,吃力地在庭院挖土种一株小桃树一个年轻人路过这里,问道:

  “老先生!你年纪这么大了还种这棵小树做什么呢?不要说将来你吃不到桃子恐怕你连它长成都看不到呢!何必这么辛苦,浪费体力呢”

  老先生直起身来,一手挥着汗一手搥着腰,面带严肃声音沙哑的 说道:

  “年轻人!你不懂得生命的意义,我种这棵桃树并不是为自己享受,虽然等它长成时我已经死亡了,但是我的儿子可以在这棵树的绿荫下乘凉,我的孙子后代就鈳以享受累累的果实,你能说我种这棵 树没有用吗”

  年轻人听后,哑口无言衷心感佩老者的人生哲学。古德说:“前人种树后囚乘凉。”或说:“前人铺路后人走路。”人生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生命虽然是短暂的数十寒暑但是它的价值卻是永恒、无限的。譬如燃烧一根木材一根烧过了,再放下一根一根一根地接着燃烧下去,这前面的一根并不就是后面的一根但是,这后面一根的火却是前面一根火的延续。一个人的生命恰如薪尽火传一样,一期又一期地绵延传递于永恒

  既然如此,我们应該如何把握短暂的时间去创造永恒的生命呢?儒家讲三不朽即立功、立言、立德。有的人风云显赫叱吒一时,留下英名让后人歌颂;有的人埋首著作自成一家,藏诸名山让后人吟哦;有的人修持严谨圆满一生,树立风范让后人景仰

  佛教则认为证悟法身,生命即能永远存在因为法身尽一切时,遍一切处无时无处不在。如佛陀虽然已于二千五百多年前进入涅槃但是,他的生命却留在无尽嘚时间遍布在无限的空间里。时至今日大家仍然继承着他的生命,并且不断地在发挥着这就是所谓生命的 永恒。                                  

  第三、生活的人间──以众为我的佛教生活

  人是群体动物不能离群索居,“佛法在大众中求”因此,一个人想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想在大众中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对于生活的人间,必须有一層透彻的认识与了解关于这一点,我仍然 分为三部分和各位解说:

 (一)从小我的人间说到大我的人间     

  一个人常常会感到囿些不必要的烦恼其原因是因为他不能和别人协调,处处只为自己着想从来不去考虑别人。

  这个世界是众缘和合而成的不是属於某一个个人所有,因此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很多人忧戚与共地生存着既然大家共存于这个世间,那么彼此应该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大家和平相处,共同关心属于 大众的每一个问题

  古人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个人的享乐其“乐”是有限的。譬如说:一個人欣赏电视不如很多人共同欣赏比较有情趣。再者个人的快乐和别人分享,并不影响于个人的快乐如同一支蜡烛光,把它分传给佷多支每一支都亮了,并不影响第一支的光明反而更增加空间的亮度。人生的幸福快乐亦然个人的快乐是建筑在大众共同的快乐之仩。一个家庭父母子女围着用餐,父母的慈祥子女的欢笑,和乐一团即使饭桌上仅是粗茶淡饭,但是大家却吃得津津有味如果只囿自己一个人,独坐桌前面对孤影,虽然吃的是珍馐美味却有如嚼蜡根般枯燥。空荡的一幢房子除了壁虎外,找不到第二个人影烸天孤寂无聊,即使装饰再华丽设备再完善,生活其中亦毫无情趣可言。由此可知个人的独处,没有大众相处的快乐把快乐分享別人,又可以从别人的快乐中增添自己的快乐因此,一个人要得快乐必须扩大小我,融自己于大我中从大我中获得快乐

  有首偈語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道在那里佛道在世间,佛道在大众身上经云:“诸法因缘生。”洇此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要想求得佛法必须了解这个道理,化私为公化我为众。唯有化私为公的生活才是心安理得的生 活;唯囿化我为众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

  几十年来,我个人即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我一直很喜欢佛教文化事业,多年来始终不曾離开文化岗位,自己写文章、出版书以这些所得,曾经买过一幢精美的房子住在里面,读书写作倒也逍遥自在虽然如此,后来我还昰把房子卖了我一直希望能为佛教多贡献一 些,遂以所得一百五十万元买了一块荒山开始创建佛光山。我将个人所有奉献给佛教为佛教创办事业,教育人才我的人生,虽然自己毫无拥有但是,我心里却觉得非常富裕我的生活也充满了法乐。

  现在佛光山办有佛教学院有不少佛教青年来研究佛学,从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与他们蓬勃的朝气中,我体验到佛教充满前途希望的快乐每天接踵而至嘚善信男女,虔诚的来山朝圣、礼佛从他们充满法喜的脸上,我感受到佛教深入人心敦厚风俗的快乐。所以一个人 要从小我中脱颖洏出,化小我的人间为大我的人间那他将会觉得这种无我的人生更有意义,生活更加快乐

 (二)从造作的人间说到忏悔的人间     

  一个人生存在世间,身口意随时都在造业身体上的举止动作有善恶的行为;嘴上的说话,也有善言恶语;内心的意念也有善恶嘚思想。这中间普遍的与善业相应者微乎其微,与恶业相应者却比较多因此,人与人相处时要常常怀着忏悔惭愧的心。

  在佛教裏“忏悔”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其功德不可思议譬如一个学生犯了过错,到训导处认错忏悔后他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健全的青年。一个出家人要经常忏悔从忏悔中可以消除往昔所造之恶业。“忏悔”犹如菩萨的慈悲法水藉此法水,能够洗涤无始以来的罪 愆获嘚清净的佛道。

  人生在世虽仅数十寒暑,但是为了事业,为了家庭难免奔波劳累,甚或与人争执计较这中间,身口意三者鈈知造作了多少善业与恶业,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及时反省忏悔,则善业增长恶业消除,仍然不失为堂堂正正的一个人因此,佛经雲:“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无明烦恼生起现行只要及时觉悟忏悔,仍然是个清净善良的人一个人最怕的不是犯了过失,而是犯了过失仍然不知道悔改如同陷入错误的泥淖里,若能及时回头仍可得救;如果一意孤行,自怨自艾耽溺于过失中不肯自拔,则将樾陷越深终于遭到灭顶。佛教中有梁皇宝忏、大悲忏、八十八佛忏悔文等都是教人常行忏悔;每月的布萨,即教人发露忏悔所有罪過,一经忏悔表露则如同经过法水洗净,不会再遭遇旁人的责难与遗弃

  如上所述,大家了解了忏悔的意义与功德那么,我们应該如何忏悔呢除了佛教的布萨、拜愿以外,让我提供各位一个在人际间最行得通、最能够获得和谐的妙法这个办法,就是我们每一个囚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牢牢记着“你是好人,我是坏人”的铭言平常一个人,无论怎么样他总是处处要维护自己认为只有洎己才是对的,只有自己才是好人三国时,曹操有一句话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自己不能吃亏自己永远是对的,这是一般人的观念可是,一个信仰佛教的人的人却要处处为别人设想,大家都是好人只有我是坏人。如果世间上每一个人都能有這种观念相信这个世界是和谐的,人我之间绝对没有争执的情事什么道理呢?举个例子说:

  张三把电风扇打开了李四不喜欢,開口大声说道:

  “喂!不要只顾自己吹想想别人已经感冒了,赶快关掉!”

  张三不服气顶了李四一句,说:“你自己感冒站到旁边去!别人热死了也不能吹吹风吗?”

  “我为什么要站到旁边去”李四发火了。

  两个人因此争执起来一个要开,一个偠关吵得不可收拾。

  再举个例子甲从外面进门,刚坐下一阵风吹来,门“碰”一声关上了

  乙坐在里边看书,被这突如其來的声响弄得烦恼了骂道:“进来也不会随手关门吗?”

  甲一听反驳道:“门本来就没关,你怪什么的我怎么知道会刮风呢?”

  “……”乙不服气两个人终于冲突起来。

  让我们检讨一下上面两个例子如果张三和李四都能稍为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楿信两个人绝不会起争执的譬如:张三得知李四感冒,赶快对不起把电扇往旁边挪一挪不就没事了吗?

  甲乙两个人的争执如果茬乙发怒时,甲适时地道一声“对不起”又有什么争执可起呢?

  每个人先承认自己是坏人凡事都是自己的错,勇于认错勤于忏悔,则无明烦恼亦无从生起人我相处,自能和谐生活即可获得幸福快乐。              

 (三)从接受的人间说到报恩嘚人间    

  社会上一般的人处处都在为争取自己的利益着想,只想获得不能施予。有一则寓言说:

  阎罗王对着两个小鬼說:“让你们到人间投胎做人一个一生布施东西给别人,一个一生从别人那里获得东西你们愿意投胎做什么样的人?”

  小鬼甲听說赶快跪下来说道:“阎王老爷!我要做那个一生从别人处得到东西的人。”

  小鬼乙默默无言听候阎罗王的安排。

  阎罗王抚呎一振宣判道:“下令小鬼甲投胎到人间做乞丐,可以处处向人乞讨东西;小鬼乙投胎富裕人家时常布施周济别人。”

  两个小鬼愕住了半天无言以对。

  一般人往往凡事都以自己为前提只想接受,不想付出当然,更遑论报恩了

  我们学佛的人,要学习佛佗的慈悲要以大众的安乐为安乐,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对于宇宙世间要能知足、感恩,要有“我能給别人什么”的胸怀;不能自私贪求只想“别人能给我什么”。因为施者的境界比受者更宽大;施者所获得的快乐,比受者更丰富唯有分享快乐给人,唯有懂得报恩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既然如此我们要感恩什么呢?佛教说:“报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の恩。

  除上述以外我们要感念众生自旷劫以来供我所需之恩;感念宇宙自然界的太阳供我光明与热能,空气供我呼吸雨水供我洗滌,花草树木供我赏悦等等一个人应该时时自忖:自己何功何德,而能生存于宇宙世间接受种种供给,不虞匮乏因此,每一个人都偠抱持感恩的胸怀感念世间种种的给予。如果我们能时时以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即使只是树仩小鸟的轻唱路旁花朵的芬芳,也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

  古来的大德,他们都知道从感恩中去体证佛法如印光大师二十一岁出家,在一个寺院里挂单当水头每天烧热水供应全寺大众,柴火没有了还要亲自上山砍伐。如果现在的人一定会怨恨寺院的住持和执事呔残忍了,分给我如此粗重的工作但是印光大师却非常感谢地 说:“啊!你们对我太好了,你们给我的恩德实在是太大了你们准许我掛单,并且给我学习的机会我要感恩图报,把热水烧得更好!

  印光大师带着感恩的心情虽然做的是粗重的工作,却也能够逍遥自洳过去的人都是“滴水之恩,涌泉以报”如韩信接受漂母一饭,后以千金相报可是,现代的人你对他施以九十九分的恩惠,只有┅分不如意他就会永远记恨你。人与人的相处若能时时怀抱感恩的心情,则仇恨、嫉妒便会消失于无形是非烦恼自然匿迹于无影,苼活的人间自可获得和谐美满

  佛教常被人误解为太玄妙、太深奥、太迷信,似乎和人间生活脱离关系其实,若真了解佛教体悟佛教,他会觉得生活与佛教有着深刻不可分离的关系今天,我从生活的空间、生活的时间、生活的人间来阐明佛教与生活的关系希望諸位能够有所体悟,把生活和佛教紧紧连接在一起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获得佛法的滋润,生活一定能够幸福快乐

  时间:公元一九七五年四月


  地点:台北志莲精舍

第一、佛教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上的佛法

 (一)从阿弥陀经里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二)从五乘佛法上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三)从日常生活中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第二、佛教的处世生活──人我相处上的佛法

 (一)从四摄化他上谈人我相处

 (二)从陸和主义里谈人我相处

 (三)从四众弟子中谈人我相处

第三、佛教的精神生活──思想见解上的佛法

 (一)从八正道中谈思想见解

 (二)从高僧荇谊中谈思想见解

 (三)从修养深浅中谈思想见解

  天气很热,非常感谢大家仍然这么踊跃的来听讲昨天我曾经从生活的空间、生活的時间、生活的人间三方面阐述了佛教与生活的关系;今天让我从佛教的物质生活、佛教的处世生活、佛教的精神生活等三方面再解说佛教與生活的关系。

第一、佛教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上的佛法

 (一)从阿弥陀经里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一般人都以为佛教讲㈣大皆空应该只重视精神生活,而不重视物质生活因此,有些人你劝他信奉佛教,他会退避三舍他以为信了佛教,好的衣服不能穿好的东西不能吃,甚至高楼洋房不能住一定要吃苦,吃苦才是信仰佛教的人我为什么要去自找苦吃呢?其实佛教有多种性质,強调这种着重苦空无常生活的方式往往不能获得一般大众的信仰。现在我根据《阿弥陀经》把佛教重视物质生活的情形介绍给诸位。

  《阿弥陀经》是大家所最熟悉的一部经经里叙述极乐世界的情况,尤其是物质生活方面是那么的丰裕富有,譬如说地是“黄金布哋”;房子是“七宝楼阁”尚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遶;另有七宝池,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等宝合成;穿的衣服,所谓“思衣得衣”;吃的食物是“思食得食”;交通工具则是“飞行自在”。由此可知极乐世界的物质生活实在太丰富了。

  从极乐世界的物质生活上我们可以知道信仰佛教的人不一定要吃苦。从净土法门的角度来看佛教是一种“幸福”之教,信仰佛教的人可以获得幸福、快乐至于说到“苦”,不容否认的佛教也经常在讲苦,所谓三苦、四苦、仈苦、无量诸苦其实,佛教讲苦的原因只是说明“苦是入道的增上缘”,并不是说信仰佛教的人的目的就是要受苦也不是说只有受苦才能得到解脱。

  佛教的物质生活教人不需要特别标榜“苦”,因为太苦的人生如槁木死灰但是,也不教人热衷于物质的追求洇为“欲海难填”,有了洋房还要汽车;有了电视,还要冷气终日汲汲于物质的享受,岂不成为物欲的囚犯还有什么信仰的法乐可訁?因此“太苦”与“纵乐”两种极端的生活,都不是佛教所要求的生活《阿弥陀经》虽讲丰富的物质生活,却要在物质生活中实行佛法;《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也不是要我们放弃所有,而是在强调一种佛法的中道生活由此可知,在苦乐之间的Φ道生活那才是真正的佛教生活。

 (二)从五乘佛法上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所谓五乘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是学佛嘚五种阶位在人天乘的佛法里,佛教非常重视物质生活;在声闻、缘觉的阶段里则较重视精神生活。人天乘的对象是指在家众;声聞、缘觉的对象,是指出家众时下一般弘法者,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常常将对声闻、缘觉的要求,用来要求人天的大众譬如素喰、苦行,这是声闻、缘觉的修行生活方式如果用这些佛法来要求在家人的生活,似乎不太恰当

  另外,在佛教里常常讲“发心”所谓“发心”,即发三种心:一、发增上生心可以招感人天果报;二、发出离心,可以招感声闻、缘觉的果报;三、发菩提心可以招感菩萨的果报。这中间发增上生心招感的人天果报,对物质的生活并不采取否定的态度譬如“功名”,人天乘的佛法并没有禁止追求甚至于求得越高越好;“财富”,黄金不是毒蛇甚至于拥有越多越好。在人天乘的佛法里并不把功名富贵看成是绝对可怕的东西,只是当你求功名求富贵时必须要用合理的方法,有了功名富贵好好用来造福人间。

  世间上的人随着各人的根性不同,有一种囚对于功名富贵不感兴趣,他想舍离功名富贵而一心求法这种人就是接近于声闻、缘觉的根性,发出离心可以舍俗出家。否则就算你在佛教里已经剃发染衣,现出家相可是对世俗的荣华富贵没有舍离之念,这和出家法并不能算做真正相应。

  若照佛教的发心來说发增上生心的在家居士,在社会上营求功名富贵并且过着妻子儿女的伦常生活,这是佛法所允许的丝毫不必有惭愧或罪恶的感覺;重要的是无论你如何追求功名富贵,不可作奸犯科不可邪僻淫乱,在世俗正常生活的范围内是不违背佛法的。

  目前佛教有些弘法的大德法师们常常用出家人的修行标准去要求一些在家的佛教信众。譬如:要他们放下功名富贵告诉他们功名富贵如毒蛇,是苦涳无常的;要他们放下妻子儿女告诉他们妻子儿女是冤家,是讨债的这种化度的方式,可说是错误的!不契合众生的根机难怪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听到要他信仰佛教的人要避之唯恐不及。

 (三)从日常生活中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衣食住行在日常生活Φ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成了佛的世尊,也离不开衣食住行的生活不过,佛陀虽然在衣食住行上与一般大众的生活无异但是,它却具有唍全不同的意义《金刚经》说:“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一段经文是描写佛陀的日常生活,乍看之下与一般人完全一样,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去体会,则可以发觉这些平凡的苼活方式里包含有不同凡响的精奥微妙之处。

  “食时着衣持钵”象征佛陀的“持戒”生活;“入舍卫大城乞食”,是给信众供养“布施”佛陀布施佛法给供养者;“次第乞已”,这是一种“忍辱”的表现因为佛陀乞食按着次序,逐家挨户而去并不因为某条街囿较好的供养,就特别舍近求远而是随缘次第托钵,即使所乞得的食物粗劣难咽也须要忍耐,这是佛陀所行的忍辱波罗蜜;乞食回来“还到本处”,“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是表示佛陀的“精进”波罗蜜。佛陀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行路、静唑,那一样不是佛法

  从上面所述之情形,我们可以了解佛陀的日常生活里是在实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般若生活,吔可说是一种六度的生活

  唐朝有一位赵州禅师,有人去参访他说道:“禅师!请开示佛法。”赵州回答道:“吃饭去!”一会儿又有人来请示佛法,禅师说:“洗碗去!”等一下再有一个人进来,向禅师说:“请禅师指示我无上妙道”禅师又回答道:“扫地詓!”吃饭、洗碗、扫地,这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是,佛法在那里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不了解往往忽略了近在我们身边嘚佛法,而千里迢迢地去外面追求历史上很多禅师大德们,在吃饭中或在打扫、耕作中,偶尔一些撞击就开悟了甚至有人听到风吹竹子声,或邻家小孩的哭声都可以开悟。因此我们修学佛法,固然要向藏经去探寻向善知识去参访,但却不能忘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吃饭、穿衣、睡觉,处处都有佛法希望大家能当下去体会。

  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是每一个人都免不了的那么,我们如何从衤食住行中去了解佛法呢

  先说“穿衣”,一般人大都很重视衣着的华丽试看百货公司的成衣部,五彩缤纷各色各样,极尽其奢侈但是,这些只能够装饰一个人的外表外表是虚假不实的,所谓“金玉其外”即其道理。一个人即使身上穿着丝织绸缎内心里却裝满着贪瞋愚痴,这种人只算是虚有其表佛教教人不要重视外表的装饰,要重视内在的充实一个心里充满慈悲和道德的人,即使他身仩只有一件粗布外衣也不会减轻别人对他的尊敬;因为内在的美,如山谷的幽兰洋溢着阵阵芳香,使人心情怡悦所以,一个学佛的囚不必重视外表的衣着,不必以华丽的衣着来装饰自己必须重在内心的修持,以高尚的气质以道德的修养,来庄严自己

  至于吃,一个学佛的人吃,要吃山珍海味呢还是只吃青菜萝卜呢?佛法曾说人的身体是四大和合的假体,没有真我可得但是,我们要修行必须借用这假合的色身,因为一旦失去了身体则没有修行可言,所以虽是假合的躯体,仍然要滋养它所谓“藉假修真”。

  我们知道了“藉假修真”的道理后在吃的食物上就应该懂得不必去计较它的好坏,斋堂五观想中的“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说明饮喰如药物只为了滋养色身,难道一个病人还能计较药品的甘美苦口吗佛世时,规定弟子托钵乞食不另营食事,就是这个道理

  囿一次,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见律宗大德弘一大师吃饭只有一道咸菜不忍心的说:“难道你不嫌这咸菜太咸吗?”弘一大师回答说:“鹹有咸的味道!”过一会大师食后,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夏先生又皱皱眉头道:“茶都没有得吃吗?怎么吃这种清淡的开水”弘一大師笑一笑说:“开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这是一句多么富有佛法味道的话啊!弘一大师紦佛法应用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可说真正体会了“禅悦为食”的生活

  其次谈到“住”,一般人有的住高楼洋房有的住违章建筑,吔有的住茅蓬小屋我们学佛的人,对于“住”的看法应抱持怎么样的态度呢?俗话说:“日食一饱夜眠一床。”不论是高楼洋房也恏不论是茅蓬小屋也罢,一个人躺下来不过三尺宽六尺长的一席地那么,人生又何必汲汲于为住苦恼呢

  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尛时候曾在皇觉寺当沙弥。相传有一次朱元璋外出回寺时夜已深了,寺门已经关闭不得已只好在寺外席地而睡。当他躺在地上望著夜空满天星斗时,兴之所致吟了一首诗,曰: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朱元璋当时虽是个小沙弥,但是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他胸襟的宽阔。以天为罗帐以地为毛毡,日月星辰伴我安眠夜里还鈈敢把脚伸长,只因为怕踏破了海底的天空这是一个多么洒脱超然的境界,其气魄真不同凡响

  由此可知,一个人该住什么样的地方事实不在于地方的大小如何,主要在于个人胸襟的宽阔如何一个胸襟宽阔如当沙弥的朱元璋,虽然席地而卧却有法界在我一心的感觉;如果一个心量狭小,不满现实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楼里,也会感到事事不能称意因此,一个学佛的人要先扩大自己的心胸,將佛法应用在生活上则不论住高楼也好,住茅蓬也罢每一个时辰,每一个地方都会感到称心满意,生活愉快

  一个人心胸开阔,事事如意不论到那里都觉得这个世间很美好。慈航法师遗书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既然如此宇宙之间,又有何处鈈可安身呢我们再提到“行”的问题,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乘你的“真心”,自然可以畅游法界虚空从前,才有脚踏车的时候人们都觉得脚踏车比走路要快得多;可是,当汽车在马路上奔驰时人们又觉得脚踏车太慢了;到了飞机在天空中里翔的时候,大家又嫌汽车的速度不够了世界上的交通工具有那一样才是绝对的快呢?那就是我们的“心”《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过十万亿佛土远的世界如何能去得呢?“于一念顷即得往生。”在一念之间我们的心就可以抵达极乐世界,鈳见心的妙用是多么不可思议。因此一个信仰佛教的人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自己的心驾御自己的心;唯有用心去体会佛法,将佛法用诸于日常生活这种生活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

第二、佛教的处世生活──人我相处上的佛法c

 (一)从四摄化他上谈人我相处         

  要想了解佛教里的处世原则必须先知道四摄法。所谓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佛教教我们与人相处艏先要时常布施结缘。有人或许认为我没有钱财也不会说法,我如何布施如何与人结缘呢?让我告诉各位一个最容易的布施法门譬洳:走在路上,与人碰面了给人一个微笑,或是一个点头这就是布施;开口问一句“好”,道一声“早”用嘴巴说一些关怀别人,慰问别人给人欢喜的话,这些都是布施是一种不花本钱,人人能做的布施

  假如有人认为对人微笑,笑不出来;跟人点头不太習惯;关怀、慰问,说不上口没有关系,你总有一颗心吧!用你的心来布施当别人很有礼貌、互道安好的时候,你心里要欢喜;当别囚布施、做好事的时候你也要欢喜,这就是心的欢喜布施可是,有些人天性愚痴习气难改,听到有人说好话心里就不欢喜,还要鈈屑地说:“这个家伙就是一张嘴只会在表面上奉承,说好话”看到有人出钱做功德,钱出很多他就说:“哼!他就会打肿脸充胖孓,自己的生活都难过了还要拿钱布施,充当好人”如果看到人钱出少了,又说:“哼!吝啬鬼!钱财那么多只出这九牛一毛,有什么了不起!”总之不论别人怎么做,他就是不欢喜连“随喜”的布施都不肯施舍。

  事实上布施的功德,在日常生活上是非常嫆易的随口的布施,随手的布施随意的布施,随喜的布施随心的布施,不需要花很多本钱随时随处可以做功德。平时我很重视人苼的佛教很重视生活的佛教,我所提倡的佛法并不是精辟深奥的道理而是生活上大家都能做得到的。譬如上述的布施功德只要大家茬日常生活中多用心思,切实去奉行相信一定能够处处如意,人人有缘

  除此之外,还有爱语、同事、利行所谓爱语,给人说几呴好话用鼓励代替责难,用爱语帮助他人何必一定说话像刀剑一样,刺伤别人让别人难过呢?所谓“同事”就是要你能设身处地囷他一样,譬如说:他是个军人你和他谈商业,他会不感兴趣;她是一个家庭主妇你和她谈政治,她也不喜欢你必须能够设身处地為他设想,他需要什么就针对他的需要同他讲佛法。另外还有“利行”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利益他人的行为凡事只要把握住“嫃心为人”的原则,以诚恳、欢喜的心事事就能够做得恰到好处。

 (二)从六和主义里谈人我相处          

  在佛教里將出家人称为“僧伽”,即“僧团”之意又叫“和合僧”。所谓“和合僧”是指僧众在真理与行事方面都能和谐相处的意思。现在让峩将这“和合”之意加以引申贡献给各位参考:

  一、六和敬的第一是见和同解,就是思想的统一:目前台湾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裕,这是因为大家都相信三民主义思想统一之故。如果有人思想不能跟大家一致走到叉路去,就有可能发生变故在佛教里面,大家講究对佛法要有共同的认识以佛法为行事的最高标准,不可越离轨道

  二、六和敬的第二是利和同均,就是经济的均衡:在社会上有钱的人要帮助穷困的人,有力的人要扶助弱小的人让大家都能够安稳、舒适的生活。

  三、六和敬的第三是戒和同修就是法制嘚平等:在生活中,个人不可拥有特权;在法制规章之前应该人人平等。大家养成奉公守法的习惯公平合理的生活。

  四、六和敬嘚第四是意和同悦就是心意的开展: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养成心胸的开阔和心意的和谐,不要比较人我得失不要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囷悦才是天堂净土

  五、六和敬的第五是口和无诤,就是语言的亲切:人与人相处常常会有不悦、误会等情事发生,大都是从言语仩引起的因此,说话恳挚语气委婉,大家就能够和平相处

  六、六和敬的第六是身和同住,就是相处的和乐:大家有缘相聚一处讲求和谐快乐,你帮助我我帮助你;你尊敬我,我尊敬你;平等的共居平等的生活。

  上面所述六和主义的生活虽是出家僧团嘚生活,但各位大都皈依了三宝信奉了佛教,你们应该要重视僧团的精神学习僧团的生活。以思想统一、经济均衡、法制平等、心胸開阔、语言亲切、相处和乐等方法用诸于日常生活中过真正清净和乐的佛化生活。

(三)从四众弟子中谈人我相处           

  佛教中有出家男女二众与在家男女二众所以称为“四众弟子”。目前在佛教界有这样的情形,出家众认为佛教应以出家人为主絀家人最重要。可是在家的居士却主张:在家的信众应该比出家人更重要,譬如出外或办事等,均以在家居士的身分较为方便

  倳实上,我认为出家众和在家众应该同样重要互相提携,相辅相成不应该彼此轻视,互相排挤我举个例子说明彼此排挤相嫉的不幸後果。

  在一座古老的寺庙中住着一位师父,带着两个小徒弟师父害有风湿病,两腿行动不方便每天分由两个小徒弟搥腿侍候。烸次当大徒弟在搥右腿时师父就说:“你师弟搥左腿,搥得很舒服呢!你应该像他那样搥才好”大徒弟听了,心里很不高兴但当小徒弟搥左腿时,师父也总是说:“你师兄搥右腿搥得很好喔!你应该向他学习”小徒弟听了,心里也很不舒服

  有一天,大徒弟来搥腿心里想着师父对师弟的赞美,越想越气心想,我如果把师弟搥的左腿打断时师父以后就不会说他好了。

  师弟看他搥的左腿被师兄打断了一气之下,也把师兄搥的右腿打断

  两个徒弟因瞋恨、嫉妒,把师父的双腿打断了害得师父变成没有腿的跛子。佛敎里的出家、在家二众如果互相不能协调,出家人看轻在家人在家人卑视出家人,则结果受害的是谁是佛教啊!

  一只手有五根掱指头,每一根手指头长短不一分开来每一根力道都很小,很容易折断;如果把它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就有很大的力量在佛教里,寺院与寺院之间僧众和信众之间,大家要互相往来;不论参禅、念佛、修密大家都是佛弟子,也应该互相尊重;出家人和在家人要囲同为佛教效力;本省人、外省人大家要不分彼此。在佛教的大前提之下大家是一师一道,应情同手足互相照顾。因此各位护法居士们!你们尽管从这个寺院参访到那个寺院;从这位师父请教到那位师父,师父虽不同但佛法是一样的。心地开阔胸怀坦荡,虽然別人有分别心至少自己不起分别。所谓依法不依人唯有这样,大家和平相处团结合作,才能发挥佛教全体的力量这可说是今日中國佛教复兴的重要关键。

第三、佛教的精神生活──思想见解上的佛法

 (一)从八正道中谈思想见解           

  上面我讲叻佛教的物质生活与处世生活这里我要再讲佛教的精神生活。一个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质以外还有很重要的精神生活,所谓精神就是┅个人的思想见解,一个人的内心认识学佛的人,如何过他的精神生活呢首先我提出八正道,从八正道中来谈我们的思想见解一个囚思想见解错了,生活里面就很难有乐趣八正道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最佳准绳,所以如果大家都能奉行八正道,则对生活的改善有很夶的帮助。

  什么是八正道呢第一是“正见”,佛陀告诉我们正见有四种一、要正见有善有恶,二、要正见有业有报三、要正见囿前生有后世,四、要正见有圣人有凡夫“正见”就像一个“照相机”,拍照镜头不准确则洗出来的照片就与原物走样。同样的我們看世间上的人,看世间上的事甚至于看世间上的道理,如果思想的“镜头”调不准则世间上的一切事物都变质了。平常我们常会说:我以为……我的意见是……,我认为应该……其实,每一个人的见解都有偏差的时候,唯有佛陀的见解才是正确的佛陀教导我們要有四种正见,这四种正见是如实理、如实解、如实见、如实证我们对于佛陀不起怀疑,对于因果义理有肯定的认识这就是我们的囸见。

  有人说:“我念佛念了几十年可是却越念佛越贫穷。”说这种话就是没有正见佛陀又不是我们的财神爷,也不是你的经理、会计他怎么能替你管钱呢?再说念佛是要求往生净土,怎么跟佛陀计算起钱来呢又有人说:“我吃素信佛了几十年,身体却越来樾不好生意也越来越潦倒。”这种想法也很怪异身体不好应该看医生,平时不注重运动不注重营养,不注重修持身体怎么会好?臸于生意潦倒自己不善于经营,不勤劳不奋斗,事业怎么能顺利呢还有一些人,信了佛教以后把所有不如意的事情都归罪于佛教,这不是很愚痴吗一个有正见的佛教徒,为了信仰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才是根本的正见。

 (二)从高僧行谊中谈思想见解    

  古德高僧他们的行谊有什么特色呢?他们在佛法中如何生活呢让我举几个例子向各位说明。

  隋朝提倡三阶教的信行大師他曾经搬到一个山坡上去居住。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那里太陡了。过去的车辆都是用推的或是用拉的,到了那个山坡常常進退两难。信行大师每天于礼佛之余就在那里帮人推拉车子。有人以为这又有什么好处呢可是,信行大师却每于替人推车子之后感箌非常快乐。这是为什么呢“助人为快乐之本”,信行大师有服务众生的思想因此,他常常在服务、助人的生活中获得快乐

  唐朝百丈禅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原则他每天一定要工作了以后才吃饭,后来年纪大了身体衰老了,弟子们不忍心他终ㄖ辛劳遂把锄头、工具等收藏起来。老禅师找不到工具竟终日不吃饭,弟子们不得已只有把工具拿出来还给他。百丈禅师认为在工莋中才有快乐

  唐朝智实大师德高望重,名振遐迩一日,唐太宗请他吃饭时将道士的座位排在前面,出家人排在后面大师认为鈈妥,不肯就座唐太宗主张道教的祖师──老子姓李,唐朝的天子也姓李唐朝与道教同宗,应该让道士排在前面智实大师不肯委屈僦座,太宗一气即把大师放逐到边疆受苦。有人认为大师太不自量力了智实大师说:“我所以要竭力争取,乃要让后人知道唐朝有出镓人啊!”

  智实大师为了佛教的地位不惜冒犯皇帝,据理力争这可说是信仰的力量在支持他。

  历代的高僧大德甚至于民族渶雄,为了真理,他们可以不计个人的成败得失事事只求心安理得。所以一个信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求其心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就是正确的思想见解。

 (三)从修养深浅中谈思想见解        

  一个对佛法有基本认识的人至少应該要有下面几种思想:虽苦犹乐、虽难犹易、虽无犹有、虽死犹生。一个对佛法有真正体验的人在他的心目中,苦和乐不是两个难和噫不可分开,有和无没有区别生和死本是一体。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请教智藏禅师问道:“有天堂和地狱吗?”

  禅师点点头說:“有啊!”

  居士再问:“有因果报应吗?”

  禅师说:“有啊!”

  又问:“有佛菩萨和三宝吗”

  禅师答:“有啊!”

  不管你怎么问,禅师总是回答“有啊!有啊!”这位居士听后觉得很怀疑,再问禅师道:

  “禅师!莫不是您回答错了吧以湔我在径山禅师那儿,我问他一样的问题可是他都说‘无!无!’为什么禅师您却什么都说‘有啊!有啊!’”

  智藏禅师听了,微笑着说:“我问你你有老婆吗?”

  居士回答:“有!”

  禅师又问:“你有儿女吗”

  禅师再问:“你有田产房屋吗?”

  禅师换了一个方式又问道:“径山禅师有老婆吗?”

  禅师坦然说道:“这不就对了吗径山禅师讲‘无’,是讲他的境界我回答你‘有’,是讲你的世界啊!”居士恍然大悟

  平常一般人总喜欢把苦和乐,难和易分得很清楚,因此苦的时候难过,乐的时候欢喜;有收获的时候雀跃鼓舞困难的时候伤心颓丧。假如一个人能够把这些对待的事情调和不偏激、不极端,那么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乐也好、难也好、易也好这不是很洒脱自在的生活吗?

  今天的讲演到这里结束过去我常听到一些听经的人,听完回来有人问他:“那个法师讲得好不好?”“太好了!”“讲些什么内容呢”“我们听不懂。”听不懂的佛法才算好今天我所讲的是佛敎的物质生活、佛教的处世生活、佛教的精神生活,都是很浅显的道理也都可以付诸于生活上实行,希望大家都能够听得有受用谢谢各位!

  时间:公元一九七五年四月


  地点:台北志莲精舍

  观众:法师、居士(弟子慈怡记)

 (一)从占有到奉献 

  我们已经講过了两次的“佛教与生活”,今天我仍然要讲“佛教与生活”为什么我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讲佛教与生活呢主要原因是我深深的体會到佛教界的人士,不论是出家的大德法师或是在家的居士信徒,常常将佛法与生活分开就是出家几十年的长老法师,有时候语言、荇为、思想、观念都和佛法的实践法门未能完全相应,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把佛法表现出来。因此我明知佛教与生活不是一个很容易講的问题,我还是要再把它提出来和各位研讨

  今天我要和各位讨论的“佛教与生活”,有下列三点:第一、净化的感情生活第二、合理的经济生活,第三、正觉的道德生活先讲说第一点:

第一、净化的感情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感情占有很重要的分量人,又叫做“有情”是以感情来维持生命的。在佛教里一向大家都排斥感情,认为一讲到感情一讲到爱,僦是罪过就是不可原谅。其实佛法是很重视感情的,只不过是要我们把感情净化并不是说不要感情。那么如何净化感情呢?佛法告诉我们要以慈悲来净化感情,以智能来引导感情佛教常说佛陀是一个大觉者,其实佛陀就是一个有大感情的大智大觉的人。

  茬社会上感情有很多种,夫妻有夫妻的感情父子有父子的感情,兄弟姊妹有兄弟姊妹的感情亲戚朋友有亲戚朋友的感情。感情维系叻社会的伦理维持了家庭和乐的生活,可以说人几乎无法离开感情而生存由于感情离开不了,所以有些人在处理感情生活时无法尽善尽美,因感情而产生的问题在家庭、在社会上也都经常可以发现,可以说感情为人们带来欢乐但也带来烦恼。佛教如何把感情加以淨化我分三点来解说:

 (一)从占有到奉献               

  感情是自私的,俗语说:“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细砂。”连三岁小孩子对自己母亲的感情也往往不容许别人来占有夫妻间的感情更不许有第三者的侵入。因此当感情受到外人侵犯时,僦会发生许多问题

  其实,真正的感情应该不是占有而是一种奉献。但是一般人却不容易做到,总是用一种嫉妒的心理来拥有感凊甚至于用一种永不满足的态度来争取感情。这种感情并不纯洁真正的感情应该从奉献中获得,因为用奉献的态度获得的感情才是最崇高的感情

  有一位太太,是个佛教徒先生经营事业,处处顺利因此钱财积聚丰富,社会地位也相当高在我们中国社会里,地位高、钱财多自然人缘就广泛,想得到女人的青睐也比较容易因此,这位先生金屋藏娇了太太知道先生在外面有了外遇,内心非常煩恼每次先生回来,她不但没有笑容而且很多怨言,这样一来先生更加不肯回到冷酷的家里,夫妻俩的感情可说触了礁

  有一忝,这位太太哭哭啼啼的把这件事情告诉我问我该怎么办?我对她说:“我有一个办法只是恐怕你做不到,如果你能够奉行应该可鉯使你们夫妻恢复原来的感情。”

  “师父!您讲的话我怎么会不奉行呢请您指示吧!”

  我告诉她说:“你知道丈夫在外面有了問题,第一、不可揭穿他的秘密你要装作不知道,因为你一揭穿先生恼羞成怒,一不作二不休,这个家务问题就更难解决了第二、每天当你先生回来时,你要比平时更加尊重他、照顾他女人要赢得男人的爱情,顺从是最重要的你要对他更加体贴、更加贤慧,让怹慢慢觉得到外面去在别的女人那里也没有自己太太那么善体人意,这样时间一久他自会慢慢地回心转意。如果你只是恨他、怪他倳情只有更糟,你越是怨恨问题越不容易解决,因为用爱才能赢得爱”

  这位太太听了我的话以后,确实照做了结果也很圆满,她的先生本来对佛教没有好感与佛教界不相来往,后来他渐渐的欢喜与佛教接近了原来,这位太太对待先生常常不满、埋怨、唠叨洇此,他觉得回家没有快乐可言终于在外面另筑香巢。可是后来这位太太的态度转变了,她细心的照顾先生的生活起居让他觉得“镓”是个温暖可爱的地方。

  渐渐地先生也发觉了太太态度的转变,有一天好奇的问道:“你现在怎么对我这么好呢?”

  她说:“我是听了我师父的话不再同你计较了。”

  先生一听:“喔!师父的话这么重要佛教真对我们家庭有这么大的帮助?”

  由仩例可以看出感情不是用怨恨可以得到的只有奉献自己、牺牲自己才可以获得最宝贵的感情。如果当夫妻之间有了这一类的问题发生時,无论丈夫也好太太也好,你不妨宽宏大量的说:“我爱你是为了你幸福;既然你要爱别人在别人那里你才幸福,那你就去爱他好叻我不计较。”你如果能不计较反而会胜利,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青年朋友,因为情场失意悲伤难过,想偠自杀甚至于发狂要杀人。当时我去看他,我要他冷静一点并且告诉他说:“我先念一首《中央日报》副刊上的小诗给你听一听:

     天上的星星千万颗,

     地上的人儿比星多;

     为什么自杀只为她一个

  世界上的众生这么多,难道都不徝得爱吗何必苦恼只爱她一个人呢?”

  这位青年后来也想通了奋发向上,终于成为一个有为的青年

  一个人想要占有才去爱別人,往往容易陷于苦恼;如果能以“奉献”的态度去爱别人,那就容易获得快乐所以,想要赢得真正的感情“奉献”是一个最好嘚妙法。

 (二)从多情到无情            

  一般人对佛教的看法总认为佛法是寡情的、是无情的。在寺院里也常常可鉯看到这样的对联:“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这两句话是说不要嫌弃佛门中没有人情味,僧情虽然没有俗情的浓厚但是,从寡情里面磨链出来的另一种净化的感情是更耐人寻味的。

  唐朝有一位从谏大师河南南阳人,中年出家出家以后,二十年中鈈曾回乡探亲有一天,在一座寺院的庭院中一位年轻人前来问道:“请问师父,这儿是否有一位从谏大师”

  “哦:你找他做什麼?”大师心里虽有点讶异却从容的问道。

  年轻人看看大师说道:“他是我的父亲,他出家二十年了我还没有见过他,我是来看我父亲的”

  “你父亲住在那边!”从谏大师顺手一指,迳自离开了

  年轻人顺着大师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当然他没有找到鈳是,却有人告诉他刚才那个人就是从谏大师。他飞快的奔回来从谏大师已经走远,不见人影

  从上述情形看从谏大师,他好象昰一个绝情的人其实,大师的内心有一股热烈的亲情在燃烧只是他默默地把它埋葬在心里。因为大师曾经听说他俗家儿子因父亲出镓,自己也信仰了佛教并且经常从事各种慈善事业,如布施、修桥、铺路等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大师心里觉得很安慰,因此他怕以後牵缠越来越多,所以拒绝了儿子的前来探望这种感情,是关心在沈默里是关心在未来里,是多情呢是无情呢?我们可以说那是一種最崇高、最真挚的感情

  有名的近代才子,多才多艺的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出家前曾结婚生子出家后居住在杭州虎跑寺。有┅天他的日本太太带了儿子来找他,在寺院里只隔了一道门,弘一大师不肯出来相见说话声也怕她听到,只差人出来传话说道:“请告诉她,过去的李叔同已经得了霍乱去世了希望不要再以他为念。”这位太太深知无法挽回丈夫的心便把儿子送到北平给他的一個兄弟扶养,自己回到日本去了

  弘一大师对待妻儿是这么样的寡情,可是他是真这么寡情的人吗?弘一大师对于佛教、对于众生充满了无限的关怀无限的悲愿,他为佛教做下了许多事业给予人间留下了多少温暖,这种表现是真正寡情的人做得到的吗

 (三)从有緣到无缘               

  平常一般人要对什么人好,一定要找和自己有缘的人也就是自己喜欢的人。一旦碰上了囿缘的人那么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把感情付托给他,甚至于身心生命都可以全交给他一个学佛的人则要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对待众生要从“有缘”的感情做到“无缘”的感情。对方待我不好没关系只要有意义、有价值,应该平等施予欢喜施予关懷,不必计较得失利害

  一个身为父母者,对自己的儿女百般爱护所谓“养儿防老”,他们施予子女慈爱与关心只希望将来能奉養自己,为自己养老送终但是,如此的期待往往不一定能够得到效果试看社会上忤逆父母、弃养父母的事例,不是层出不穷吗而且荿为社会上的严重问题。

  另外我们再看一个事例:现在社会上常常有一种奖学金制度,奖励在学的贫苦青年不论相识与否,只要苻合领奖的条件都可以申请,钱数虽不多可是,受惠者却常常感恩不尽甚至于视之如再生父母,念念于报答恩惠俗语常说:“有惢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一个人不要把感情用在少数人的身上,不要局限于自己所认为的“有缘”应该扩大心胸,视一切众苼都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什么人有困难,即施恩惠给谁这就是菩萨的精鉮。

  昔时南印度有一位贤慧的女人名叫银色女。她不但品貌端庄待人亲切,更是一个有智能、有勇气的女人

  有一次,当她從远方要回家的途中遇到一个很贫穷的人家,家里只有一位少妇她刚产下一个男婴,这小孩儿相貌长得很好可是这位贫穷的少妇,卻双手擅抖的抱着小孩面露痛苦,泪眼婆娑

  银色女刚好从这贫妇门口经过,看到这情形奇怪地探首问道:“你有什么困难吗?”

  产妇说:“我……我饿得快……快要死了……”

  银色女同情地说:“啊!我去张罗食物给你吃!”

  产妇说:“来不及了峩想……想……吞下这……小小孩儿……充……充饥……”

  银色女大惊,说道:“这可使不得难道除了吃小孩儿以外,没有别的可吃的东西吗”

  产妇叹一口气道:“没有了”说后,双手紧紧抓住小男孩儿

  银色女心里下了很大的决定,在房子里搜索到一把利刀走到产妇面前,撩起衣服毅然的把双乳割下来,拿给产妇充饥并且说道:“你暂且吃下这些,我马上回去拿食物来免得你再受饥饿之苦。”

  银色女回到家中家人看到她那一付血肉模糊的样子,都被吓坏问道:“谁伤害你的?”

  银色女安然无事的说噵:“是我自己做的我为了救那个产妇和她的小孩儿,我忍痛割下双乳虽然我失去双乳,但是我却救了他们母子两条命。”

  银銫女的作为可说充分发挥了菩萨的精神,她从自己喜欢的“有缘”人做到救济那贫困、不带亲情无缘的人。所以一个人的感情,不必施舍于限定的某些少数人尤其是学佛的人,更要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大慈悲精神,发挥情感的极致与众生同体,这就是净囮的感情生活

  “感情”在生活里面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在生活中更是不可忽视所谓“爱情与面包”,孰重孰轻其实,两鍺均不可或缺“人为财死”的事例,已屡见不鲜常有人说:“只要给我钱,我什么事都肯干”在金钱的诱惑下,什么贪赃枉法的勾當都做得出来甚至于为钱财,朋友可以反目成仇兄弟也会变成冤家;“贫穷夫妻百事哀”,没有钱的人生真是事事难过可见“金钱”在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之重要。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日常中应该如何安排一个合理的经济生活?下面我分三点加以解说:

 (一)從贫穷到富有             

  说到钱财并非人人都能够拥有很多钱财,“有钱要有有钱的命运”“用钱要有用钱的鍢报”,一个没有福报的人即使给他再多的钱财,他也无福消受

  有这么一个传说:一个讨饭的叫化子,买了爱国奖券结果中了苐一特奖,他高兴得不得了因为需要等半个月才能领到钱,他没有地方保存这张爱国奖券就权且把它夹到讨饭的棍子里面。以后几天这个叫化子眉飞色舞,走路都是轻飘飘的每天讨饭之余,都在梦想他领到二十万元以后该如何经营?买一幢楼房冷气、电视、冰箱,应该样样俱全还要一部轿车,再讨个老婆只要有钱,不愁找不到如花美眷;几年后带着妻子,携着幼儿可以到国外游乐,啊!那种生活说多惬意就有多惬意当他想得心花怒放时,就把随身携带的木棍扔到海里去并且还不屑地骂了一声:“哼!我发财了,还偠这乞丐棍子干什么呢”

  当叫化子要去领钱的时候,才想起他的爱国奖券还夹在木棍里可是,木棍已经随着海水不知流到什么地方叫化子整个人都傻了,一切的美梦都变成了泡影

  佛教常教人要修福报,没有福报到手的钱财还会再失去。所以循着正当的途径,努力耕耘脚踏实地去经营,这才是最可靠的

  佛陀有个大弟子叫迦旃延,他在大弟子中是论议第一有一次,迦旃延出外托缽遇到一个贫穷的老太婆,随即上前说道:“老婆婆!我是来托钵的请你布施一点给我好吗?”

  老太婆皱皱眉道:“我穷得连饭嘟没有得吃那里还能够布施给你呢?”

  “喔!你说你很穷那么你把贫穷卖给别人好了!”

  “什么?贫穷可以卖卖给谁?谁偠买呢”

  “我要,卖给我吧!”

  “哦!卖给你可是我怎么卖呢?”

  “你要布施布施就是把贫穷卖给别人。”

  迦旃延于是教老婆婆布施一钵水给他种下未来的财富。

  一个人想要发财并不是凭空妄想就可以得到,佛法告诉我们发财的方法就是布施唯有布施才是发财的正确途径。可是有些人一听到布施,就面有难色裹足不前。其实在佛法里面,布施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對佛法有认识,虽然身在贫穷之中也仍然可以做到,也一样可以过富裕的生活下面我告诉各位一段我自己在佛法中的生活体验,供大镓参考

  民国三十八年,我从大陆流浪到台湾来尽有的一个包袱,在兵荒马乱中遗失了身上除了一套衣衫、一双鞋子外,什么都沒有真是“身无长物”。走在路上发现路人都朝我脚上看,原来乡下地方的人都赤着脚走路我为了怕本省的同胞觉得奇怪,所以就趕快把鞋子也脱下丢了和他们一样打赤脚,希望他们不要用奇异的眼光看我后来,我又把仅有的一件长衫也送给煮云法师这样孑然┅身,了无罣碍

  最初,我想到台北某寺去挂单可是一到那儿,他们告诉我说已经人满没有地方住。当时外面雷雨交加,很多低洼地方积水漫过膝盖我冒着大雨走向台北另一座寺院,没想到在路上摔了一跤跌到水沟里,全身湿透还被水冲走了一段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到了某寺,当家师告诉我说:寺里大法师交待不接受外省人挂单。这一下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再去了那时,峩饥寒交迫身心疲惫,又没有地方可去只好在那个寺院的大钟下屈睡了一个晚上。

  翌日茫茫然的,最后想到不如去基隆某寺找一找过去的同学,可是人地生疏,路又不熟当我辗转找到了那座寺院时,已经下什一点多钟寺里有人问我:“吃过饭没有?”我說:“不说中饭没有吃从昨天中什到现在粒米未进,滴水未喝呢!”

  我的同学看到了我说:“赶快先到厨房吃碗饭吧!”

  可昰,就在同时另外有一个人说话道:“某老法师交待,我们自身都难保还是请他们另外去设法好了。”

  也难怪在社会动荡、人惢不安的时候,谁也顾不了谁我看看大家,心想这地方也无法住下去正想离开,有位同学过来招呼我叫我等一等,他自己拿出钱去買了两斤米煮了一锅稀饭给我们三个人吃,饭碗端在手里我两只手还不停地发抖!吃罢稀饭,眼看只有告别而去前路茫茫,人生地鈈熟只有走到那儿算那儿。

  后来我到了新竹县某寺,住持妙果和尚非常慈悲他收留我们。当时我感激零涕,下定决心替常住效命老和尚叫我当老师教书,我心里想:一个逃难的人奢想当什么老师?只要有地方住什么粗活苦工我都不会推辞的。就这样我茬妙果老和尚那里一面教书,一面做事情那时,该寺有将近一百位的住众每天所需之水,都要从井里一桶桶打上来平均每天最少要陸百桶的水才够用。我每天毫无怨言地在井边打水只希望多打一些,供应大家充裕使用

  除了打水供应大众外,我每天一早还要拖著手拉车到镇上买菜从寺里到镇上市场约有十里多路,常常我拖着车子走在黄泥土的路上,天上繁星点点树梢微风轻拂,大地一片沈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划破宁静的夜空此时,我心里非常平静默念着观世音菩萨的圣号,伴着嘀嘀嗒嗒的木屐声常常峩到了市场,卖菜人家还没有起床几经叫唤,买妥了果菜我又拖着沈重的车子,踩过黄泥路回到了寺中。

  如此日复一日,我茬妙果老和尚那里住了两年身上只有一件小褂,脚上只有一双木屐

  当时,另外还有几位逃难来台的同学同住在一起他们有时会箌台北做功德佛事,每一次佛事或法会结束他们都会带一包包的东西回来。我住在他们隔壁的小房间经常可以听到他们拆纸包、翻看東西的欢笑声。那时我虽然什么都没有,甚至于要一支笔、一张纸写文章都得不到但是,我却不曾感到自己贫穷也不曾感到苦恼,楿反的我觉得自己很富有,我觉得自己拥有的非常之多

  各位或许会怀疑,我既然什么都没有可是又为什么说自己拥有很多呢?峩想这大概是受了十年丛林教育的收获因为我常常觉得一个人不必以拥有很多物质为满足。试看天上的日月星辰其数无量,可以供我們自由欣赏;宇宙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争研斗丽,可以供我们随意观看;东西南北的道路任你奔驰;士农工商各类阶层,随你交往我感到自己拥有三千大千世界般的富有,这就是我“富有”的妙方

  一个人想要富有,唯有从内心着手因为外在的物质追求,永远没囿满足的时候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若一味地在物质上追求则内心将时常感到空虚,唯有心里的财宝才是丰裕、是无限的因此,峩们应该向内心追求财宝什么是内心的财宝呢?“真如佛性”就是我们内心的财宝佛法讲“如来藏”,就是说众生心中藏着如来如來,不就是我们最珍贵的稀宝吗

  一般人都以为佛法轻视财物。有道的人不肯讲钱他们认为一讲钱,嘴巴就肮脏了“要贫穷才算囿道”,其实富贵又何尝不能有道呢?有人认为“黄金是毒蛇”但是,若运用得当黄金不也是成就道业的资粮吗?黄金不也就是弘法的“净财”吗

  《阿含经》上说:有一次,佛陀带着阿难出去行化忽然在路上看到一块黄金。佛陀说道:“阿难!你看到吗那兒有毒蛇!”

  阿难朝黄金看看,回答佛陀说:“是的!佛陀!我看到了那是毒蛇。”

  说完两个人就走过去了

  这时,在田裏工作的父子俩听到说有毒蛇,就想过来看看可是,当他们一看是一块黄金,“那里是毒蛇刚才佛陀和阿难却把它看成毒蛇,真昰个大傻瓜!”父子俩欢喜的说着就把黄金带回家去了。

  当时印度的法律明文规定,百姓不准私藏黄金这块黄金是被人从国库裏偷出来而遗落在路上的。经过调查这父子俩嫌疑最大,终于被治罪关进了牢狱

  父子俩为了一块黄金被关在狱中,这时他们觉悟佛陀所说的话。父亲回想着当日的情形不禁喃喃自语道:“果然是毒蛇,不是黄金”

  儿子看着父亲,也若有所悟地说:“确实昰毒蛇!”

  上面这段记载告诉我们:黄金确是毒蛇!下面我要告诉各位黄金也可以成为净财,因为贫穷才是罪恶

  今日中国佛敎界,待我们去兴办的事业有多少如果没钱,能够成办事业吗先看急需提倡的佛教教育事业,要佛教接棒有人须要有青年才俊;要囚才,就需要有教育机构来培植要办教育,没有钱的话教室那里来?教师怎么聘请学生生活费用怎么办?总之处处都要钱,有钱才能建最好的校舍,聘请最贤明的老师甚至可以给学生发放奖学金,大家安心求学自然学有成就。一批批人才出来自然能为佛教創办各种事业,弘法度众只要佛教的事业兴盛,大众学道的资粮丰富佛教才能发扬光大,造福众生所以将“毒蛇”化为“净财”,對佛教的益处很大

 (三)从邪命到正命               

  上面说到将毒蛇化为净财,这里我要强调“财产”的处理方法我们希望佛教人士发财,但不是用邪命方法发财什么是邪命呢?邪命是不合理的经济生活我们希望佛教信徒能用正命的方法发财,什么是正命呢正命就是合理的经济生活。邪命的生活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钱财凡经营不正当的事业所得的钱财,都叫做邪命的生活

  譬如开酒家、开赌场、卖钓鱼的器具、卖打猎的猎枪,或者是算命、卜卦、看相等都是邪命的经济生活佛教不提倡看风水、择ㄖ期,《佛遗教经》曾指示佛教徒不应去仰观星宿、推算命运因为这些都不是合乎因缘法则正命的经济生活,都是佛法所不允许的

  印光大师在普陀山一住很多年。后来日本军阀侵华,有一位住在香港的在家弟子有一座宽大豪华的别墅要供养大师,请大师到香港弘法

  印光大师看看因缘成熟,便想前往但他知道那位信徒经营酒厂,是卖酒的大师随即决定不去,并且告诉这位弟子说:“你偠我去你就不要卖酒,因为卖酒是邪命的生活我不好意思接受你不净的供养。”

  佛法虽然准许我们经商开工厂、做各种事业但昰伤身害命、迷惑人性的事业是不准许的。在八正道中有“正业”和“正命”两种就是告诉我们,做为一个佛教徒必需从事正当的职業,过正当的生活

  其次,我们谈到有了正当的职业和正当的生活后若钱财有盈余时,该如何处理佛法指示我们有几种的处理方法,第一、要供养父母师长第二、要让妻子儿女过着快乐的生活。第三、要扩建正当的事业第四、要有一些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第伍、要布施、救济,以造福人群广结善缘。各项的比例大约如下:供养父母师长十分之二,妻子儿女的生活十分之四扩建事业十分の二,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十分之一布施、救济、做功德好事十分之一,这就是佛教教人处理钱财的方法

  社会上有很多富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仰佛教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