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和渑之渑水燕谈录卷四对比阅读

频道推荐文章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答案:2.D;解析:(1)
  (1)或许
  (2)归依
  (3)如查(假如)(每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在朝廷做高官就为他的百姓担忧;离开朝廷,在偏远的地方做官就为他的国君担忧。
  (2)王质独自带(抱)病在京城(国都、首都)门外为他(范仲淹)饯行(设宴送别)。(大意正确即可,重要词语要翻译准确)
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
  (1)甲文表现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心忧天下)的远大志向。
  (2)王质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1分)。范仲淹遭贬谪时,朝廷纠治朋党,众人对范避之唯恐不及,王质却抱病为其送行(1分)。当别人责问他时,他却以能与范相提并论为荣(1分)。(意近即可)
阅读理解列表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整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和曰:“古人贵朝闻夕阳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注:二陆:陆机.陆云两兄弟.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义兴人谓为三横 (
) (2)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 (3)而处尤剧 (
(4)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蛟或浮或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为乡里所患不足为外人道也 C.且人患志之不立甚矣.汝之不惠 D.而年已蹉跎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且人患志之不立
[小题4]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来源: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题目.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为归?
[乙] 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质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 闻者为之缩颈.(选自王辟之)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或异二者之为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朝廷方治朋党
(4)若得为范公党人
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安求其能千里也
B.不以物喜
以光先帝遗德
C.质何敢望之
先达德隆望尊
D.闻者为之缩颈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4.请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
大臣责之日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
5.细读选文.回答问题.
(1)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志向?
(2)范仲淹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文中的王质是否称得上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并请说明理由.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 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选自)[注释]①棐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 .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2)姥初有愠色
[小题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译文:
[小题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 ?请简要概括.
来源:学年江苏省泰兴市迎幸实验学校中考模拟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华)歆少以高行显名.汉室方乱.乃与郑泰等六七人避世.自武关出.道遇一丈夫独行.愿得与俱.皆哀欲许之.歆独曰:“不可.今已在危险之中.祸福患害.义犹一也.无故受人.不知其义.既受之.若有进退.可中弃乎? 众不忍.卒与俱行.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歆曰:“已与俱矣.弃之不义. 相率共还出之.而后别去.众乃大义之.--孙策略①有扬州.盛兵徇豫章②.一郡大恐.官属请出郊迎.歆曰:“无然. 策稍进.复白③发兵.又不听.及策至.一府皆造阁.请出避之.乃笑曰:“今将自来.何遽避之? 有顷.门下白曰:“孙将军至请见. 乃前与歆共坐.谈议良久.夜乃别去.义士闻之.皆长叹息而心自服也.策遂亲执子弟之礼.礼为上宾.
注释:①略:夺取.攻取. ②豫章:南昌. ③白:告诉.
1.(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 道遇一丈夫独行 (
②盛兵徇豫章(
③ 众乃大义之 (
④ 既受之(
(2)下列各句中的“以 与“歆少以高行显名 中“以 的用法相同的是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B.不以物喜
D.以为妙绝
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
乃 与 郑 泰 等 六 七 人 避 世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得与俱.皆哀欲许之.
(2)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4.结合选文.说说华歆的“高行 体现在哪些方面?
来源:学年江西省海安市初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目.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墓地.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
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词.
(1)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2)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3)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4)使得至前陈曲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4.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 .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清代施闰章《蠖斋杂记》记叙:“(宋)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曰舒娇,其炉瓷诸色,几与哥窑等价。…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上述两则记述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官营手工业
B.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受官府压制,发展艰难
D.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宋)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说明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的技艺不传外、不传女,其的传承相对的封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明显变化”的主要表现并说明中国是怎样应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江南制造总局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2)根据图一,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 19世纪晚期英国以海外贸易示意图
(3)图二反映19世纪中后期什么历史现象?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履行承诺:江泽民主席1996年在菲律宾苏比克湾第四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宣布中国将在2000年把关税总水平降低到15%左右。表现了中国入世的诚意,并在以后的几年履行了这一承诺。(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综合以上信息,从中可以得到哪些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封函传递迟速)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即此一事,已为前代未有者。”按这样的方式和速度传达皇帝“谕旨”的是
A.唐朝的尚书省B.明朝的内阁C.清朝的军机处D.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下列关于清朝取代明朝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清朝是新兴先进力量的代表②明末统治集团极端腐朽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军事形势逆转④关外清军强于明军及农民军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当前位置:
发布:温甲兴 | 分类:工作室 | 评论:0 | 浏览: 时间: 10:25:38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相关文章】 11:3:17 10:45:59 10:35:57 10:35:8 9:40:9 9:38:47 9:34:28 9:25:0 9:14:28 9:10:37 9:6:46 22:4:35 8:31:2 10:20:34 11:28:14 10:49:59 11:30:6 9:59:16 15:47:14 16:3: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渑水燕谈录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