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斯坦歼10为什么叫棍子把歼10当“备胎”就是不下订单

出口巴基斯坦的歼十战机是哪个型号的?_百度知道
出口巴基斯坦的歼十战机是哪个型号的?
歼十双座出口型
使中国军方依据巴军方的采购条件在歼十初版上的改进型 但不是装备中国空军的主要歼十机型
歼十B已列装 歼-11国产型列装 歼14在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巴基斯坦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应该是歼十的简化型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或向巴基斯坦出口歼10:北京这次赚翻了
&  加拿大媒体3月号刊登题为《俄印巴中四角关系与J-10外销》的文章称,俄、巴关系出现南亚历史上重大的地缘政治变动,就长远而言,会促使俄装备进一步进入巴基斯坦。  文章说,除了发动机不会再有政治障碍之外,歼-10战斗机能否出口巴基斯坦的问题,有可能比过去更加明朗化。  众所周知,歼-10A/B试用AL-31FN发动机,俄国防工业高级官员多次公开声称第三国出口AL-31FN需要获得俄罗斯认可。巴基斯坦是最早研究歼-10的国家,早在2006年就表示正在研究进口FC-20(歼-10出口型)的可能性,谈判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巴空军消息来源表示,当时巴基斯坦空军需要36架FC-20。解放军歼10战机   歼-10在2006年并未完全解禁。为何巴基斯坦能够独家获得FC-20的出口权?文章推断,这极有可能是在歼-10的研制过程中,除了以色列LAVI技术的帮助之外,巴基斯坦让中国人参观、了解F-16的技术和结构,因此对歼-10的发展有贡献。俄与巴基斯坦签署军事合作协议  追究FC-20未出口的原因,存在以下可能性:一、巴基斯坦严重缺乏资金,尤其是在购买了F-16 Block52和SAAB-2000预警机之后,就连JF-17第三个中队迄今都尚未换装;二、发动机的制约,在WS-10A发动机尚未成熟之际,要出口歼-10,AL-31FN发动机的许可权问题就被提到桌面上;三、成都飞机公司产量无法跟上进度,目前生产的歼-10A/B,只能满足中国空军的需要。平均每年以一个团28架的生产速度推行,迄今装备了9个团,而中国空军、海军还在等待大批量换装。  如今,俄巴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莫斯科彻底解除了对巴基斯坦武器禁运,第二个问题几乎不再存在。  什么情况下,俄会为中国出口战斗机配备俄式发动机?文章援引俄国防工业界高级官员的话说,只有在战斗机出口不影响、不冲击俄战斗机市场的前提下,俄才会允许中国出口RD-33或其他发动机。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yaoqun 共2页: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飞豹坠毁飞行员是谁 巴基斯坦飞行员谈歼10 - 中国军事 - 龙炎网
您当前的位置: &
飞豹战机一直我国自己研发战机的明星,它至今已经出口多个国家,并受到前所未有的好评。飞豹战机,字如其名。它是我第二代主要战机,为中国首位国家空中领域立下了汗马功劳。就在早点时间有一起飞豹战机坠机事件。飞豹战机的驾驶员战士,为了避免飞机在降落坠毁给平民造成伤害,驾驶员再有机会的可以逃生的情况下,选择了放弃。
22日下午3时许,一架战机在渭南沙王大桥西坠毁,两名飞行员身亡。现场照片显示,该机为&飞豹&战斗轰炸机。目前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中。
据目击者透露,现场浓烟滚滚,失事战机残骸分布在方圆500多米的范围内。&飞豹&战机通常装备有零-零弹射座椅,允许飞行员在战机零高度和零速度情况下弹射逃生。但有消息称,为让失控的飞机掉落无人区,两位飞行员错过了跳伞时间,壮烈牺牲。
由于事发现场靠近阎良试飞院,因此有猜测认为该机为试飞院所有,还未交付中国军方。此前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披露,试飞院一架直-10直升机也曾在渭南失事。也有媒体称,这架&飞豹&刚出厂不久,处于即将交付空军前试飞状态。
据介绍,&飞豹&战斗轰炸机由中国于上世纪80年代自行研制,既可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对海上和地面目标实行远程打击,也能挂载空空导弹,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目前该机已经装备中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并出现多个改进型号。近年来&飞豹&频繁参与各种军事训练和联合演习,但随着训练难度和频率的不断增加,该机也发生过数次坠机事件。日在中俄&和平使命-2009&军演时,一架&飞豹&战机在吉林省洮南基地坠毁,2名飞行员牺牲;日,试飞院一架编号814的&飞豹&战机在陕西蒲城飞行表演时坠毁,前舱飞行员牺牲,后舱飞行员在触地前一刻弹射逃生。
飞豹坠毁遇难飞行员系试飞员余锦旺
北京时间10月14日上午,2011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在陕西蒲城举行飞行表演时,发生一起坠机事故。中国试飞院飞豹歼击轰炸机814号原型机在进行低空表演时失控坠地。根据现场目击,该机有一部弹射座椅弹射成功,后舱飞行员安全着陆,但是前座飞行员未进行弹射,最后遇难。根据目前的资料汇总,此次未进行弹射而牺牲的飞行员正是试飞员余锦旺。
航空救生技术伴随飞行发展而诞生
而在世界上的历次战机坠毁事故中,弹射座椅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时或许大家都会无视这个设备的存在,将之只看成是飞行员在飞机里坐的椅子而已,这种设备实际上扮演了在飞机整个寿命周期内要么不用,要么只出场一秒的角色。虽然一生中只用一次,但是弹射座椅对于军用飞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飞行总是伴随着无数的危险,在数千米高空以数百公里飞行的飞机一旦失去控制,人员坠落地面肯定是死路一条。但是天空的诱惑无人可挡,人类要翱翔蓝天,战胜自我,难免有牺牲,但怎么才能把牺牲降低到最低呢?一门新学科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航空救生技术。航空救生体系就是着眼飞行员的救生问题,集组织机构和弹射救生、生存求救、搜索营救装备为一体的一个系统。
喷气机飞行员跳伞必须依赖弹射座椅
在螺旋桨时代,由于飞机飞行速度较低,所以逃生相对容易,飞行员可以自己打开舱盖翻出来跳伞,也可以让飞机倒过来飞行头朝下落出飞机,但是这些技能在喷气式飞机出现以后已经不可能,喷气式飞机速度远远超过螺旋桨飞机,而且经常在人类无法靠自己呼吸的万米以上高空飞行,强烈的气流和稀薄的空气随时可以杀死离机的飞行员。
喷气时代的飞机已经不可能像螺旋桨时代那样飞行员自己爬出来跳伞,要保障飞行员的安全,只能采用弹射座椅,40年代德国研制成功弹射座椅以后,随着军用飞机的发展,弹射座椅在过去的六十多年里也不断开枝散叶,进化到与初期产品完全不同的程度。在人类第一次太空之旅中,弹射座椅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加加林就是从飞船上依靠弹射座椅返回的地面。
坠毁飞豹前后座均配备零零弹射座椅
在这次的飞行事故中,飞机离地高度大约在一百米左右,后座弹射成功,而前座弹射失败。这次坠毁的飞豹战机的前后座飞行员均配备有零零火箭弹射座椅,可以保证飞行员在零高度、零速度情况下弹射救生。或许有些读者会认为,现在的弹射座椅不是都号称&零零&弹射(零高度,零速度下安全弹射)吗?
遇难飞行员或为挽救飞机错失弹射时机
零-零弹射,是当代航空救生领域的标准,也就是说在飞机即将坠地的状态下也可以让飞行员安全离机,但是这个标准是否在实践中完全可靠?答案是否定的。零&零弹射试验,是采用程序控制的自动化装置在弹射试验平台上测试,而不是实机,更不是真人操作,而真人操作与电子装置控制本身就有一个本质性的区别,人要弹射必须将手从操纵杆移开,挪动到弹射手柄处扳动手柄,而且为了防止误操作手柄上都有一定的保险装置,这些操作手续极大的提高了操作反应时间。而弹射试验时,仅仅需要让电子装置给出一个脉冲信号启动弹射器就可以了,所花实践不超过百分之一秒,反应灵敏度完全没有可比性。
而且相当关键的是,弹射是需要人作出反应的,当飞机在几十米低空失控,下一步怎么处理?是跳伞还是挽救飞机都需要飞行员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而这个决策时间就算只有0.1秒也足够让他失去弹射的机会。而双座飞机的弹射要复杂一点,为了防止前、后舱飞行员同时弹射造成空中相撞,所以前、后舱飞行员弹舱有一个延迟,一般是先弹射后座飞行员,延迟一定的时间后再弹射前舱飞行员。所以当后座飞行员跳伞后,留给前座飞行员的时间就更短了。
而从这一次的事故来看,后座领航员在第一时间弹射后,前座飞行员很可能是一直在努力想使飞机改平以挽救飞机,这样就错失了弹射的最佳时机。(试飞员余锦旺曾两次成功处置过空中险情,而且这两次险情都是遭遇发动机故障,具体参见新闻: 失事飞豹牺牲试飞员余锦旺 曾2次处置险情 )如果是完全没有挽救的机会,那飞行员自身的判断就会迅速得多,反而能提高获救的概率。当然也不能排除这次前舱飞行员弹射就一定没有弹射座椅的问题。不过飞豹所配弹射座椅可靠性较高(这将在后面讲到),因此这种可能性较低。
火箭式弹射座椅提升弹射安全率
最早期的弹射器,采用的是高压空气或者是火药弹式弹射,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各国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火箭式弹射座椅。与高压空气或者火药弹相比,火箭弹射推力输出变化较小,不像其他方式在开始弹射阶段有一个巨大的加速会损伤飞行员脊椎,而且推力充沛持久,在穿盖情况下力量更足,同时由于火箭发动机持续工作也可以把飞行员弹射出较高的高度,使得飞行员不容易被失控状态的飞机尾翼和机翼所挂到,极大的提高了飞行安全效率。
弹射救生时如何克服飞机舱盖障碍
飞机的舱盖对于弹射救生来说是个巨大的阻碍,在弹射时必须以最快速度和最高效率打开弹射通道,这方面也属于研制的重点。早期弹射座椅采用抛盖式弹射方式,采用机械部件将座舱舱盖抛离,但是机械系统毕竟重量大、反应速度慢,而且需要完整的液压或者高压空气系统,由于弹射一般都是在飞机失控状态,飞机的主液压和主高压空气系统大部分时候已经失去效能,所以必须为弹射座椅单独安装一套系统,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复杂性,降低了系统可靠性。
在60年代,开始出现了爆破式系统,将软式爆炸索安装在座舱盖上,弹射时通过电点火装置引爆爆炸索炸开舱盖。70年代,穿盖系统成为主流,依靠弹射器本身动力,配合顶部的穿盖叉直接暴力破开座舱盖,穿盖叉是一个固定的金属结构不存在可靠性问题,其他部分都是弹射座椅本体任何时候都需要的,这样的设计是结构最简单、最可靠的方案。但是在70年代末开始出现聚碳酸酯整体式气泡舱盖,这种舱盖为了满足强度需求较厚而且硬,穿盖方案难以实现可靠穿透,所以在三代战斗机上相当一部分采用了火箭或火药抛盖弹射方式。
最著名弹射座椅:俄罗斯的K-36系列
当代最著名的弹射座椅主要有俄罗斯的Zvezda K-36D型弹射座椅,该型号属于第三代弹射座椅,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了速度传感器(电子式/机械式),根据应急离机的飞行速度的不同,救生程序执不同的救生模式,从而缩短了救生伞低速开伞的时间,提高了不利姿态下的救生成功率。
俄机两次航展表演事故中的&明星&
K-36系列弹射座椅为6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第三代弹射座椅,目前已生产12000多台,并形成了独联体各国的通用化系列座椅,其突出特点是稳定性和高速性能。根据俄罗斯资料报道,在飞行高度为1000米,当量空速为1350千米/小时的条件下,飞行员仍能应急弹射成功。尤其是在1989年巴黎航展期间,一架装有K-36座椅的米格-29飞机在作机动飞行表演时,因发动机故障造成飞机失速,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飞行员应急弹射成功,安全获救,使K-36系列救生装置名声大振。
20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星星联合体在K-36的基础上研制出了K-36Д-3.5弹射座椅。这种弹射座椅水平飞行的性能包线与K-36系列座椅相同,而在不利姿态条件下的救生性能有了很大的改进。例如,飞机飞行速度为278千米/小时,倒飞的最低安全高度从原来的95米降低到46米。主要改进之处是:采用了电子程控技术,可控推力技术,火箭发动机倒飞切断技术,横滚姿态控制技术,使K-36Д-3.5初步具备了第四代弹射座椅一些特征,目前已装机服役(如苏-30,苏-37),并参与了美国JSF飞机的竞标。1999年巴黎航展上苏-30战斗机擦地导致坠毁,该型座椅就在近乎零高度挽救了两名飞行员的生命。
该型座椅设计非常注重细节,安装有可以伸缩的稳定杆,使得空中姿态稳定;具有收缩带设计,在弹射时能强行将飞行员和四肢紧缚贴近身体,缩小了飞行员身体面积,使得其不同意被钩挂伤害。
中国早期弹射座椅可靠性差
中国弹射座椅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最早是在接收苏联的米格-15战斗机上获得了最早的弹射座椅,在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基础上走过了六十年历程。在早期,中国的弹射座椅普遍存在着弹射可靠性差,对飞行员损害较大的问题,特别是早期的歼-7战斗机采用连舱盖一起弹射的方案,事故损失率极高;轰-6轰炸机的弹射座椅操作繁琐且不可靠,多次出现机毁人亡惨剧。
中国最新弹射座椅性能已接近K-36系列
在最近三十年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弹射器性能也有了不断提高,这一次事故中的HYT-6B系列弹射座椅表现就较为可靠,该型弹射器采用火药抛盖方式,配有该型QKS-14双态控制器,可以根据弹射时不同的飞行速度,确定不同的人/椅分离时间,使HTY-6火箭弹射座椅具有良好的低空不利姿态的安全救生能力,不利姿态下的安全救生包线。而这个型号并不是中国当前最好的弹射座椅,为歼-10设计的HTY-5弹射座椅采用了四肢约束技术和出舱稳定系统,性能接近K-36系列,而为歼-11系列研制的HTY-8弹射座椅则与K-36系列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血缘关系。在最近几年的飞行事故中,大部分情况下飞行员都安然落地,而弹射失败则基本都是因为飞行员在当时已经失去判断能力,无法进行弹射。
郑重申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印媒称中国将售巴基斯坦歼十战机_新华军事_新华网
 您的位置:
印媒称中国将售巴基斯坦歼十战机
日 12:27:30
 来源:环球网-环球时报
】 【】 【】 【】&
资料图:中国国产歼十战机。
&&&&据印度Rediff网站6月22日报道,印度籍国防研究学者哈西-潘特(Harsh V Pant)称,中国短期内在面对印度时不会放弃巴基斯坦。印度决策者最好打消中印和睦相处的念头。中国在外交政策上不会多愁善感,印度应该效仿这种做法。
&&&&根据传闻,中国将于本周在新西兰举行的核供应国集团(Nuclear Suppliers Group)会议上发表声明,决定向巴基斯坦提供两座核反应堆。
&&&&印度政府表示,它将试图向中国摊牌,在中国支持这项交易所提出的论点中揭示其潜在的缺陷。除此以外,印度政府还将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国提出意见。但中国努力维护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均势真的让人感到惊讶吗?
&&&&潘特称,中国在过去五十年内一直采取类似做法。中国和巴基斯坦在面对印度时存在共同利益。以此为基础,中国和巴基斯坦在上世纪50年代达成了战略上的共识。从那时起,中巴两国之间的纽带一直在加强。在1962年中印战争结束以后,中巴关系的紧密程度大幅提高。两国签署边界协议,承认中国对存在争议的克什米尔部分地区拥有控制权。自此以后,两国关系非常紧密。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曾经说,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都没有中巴关系这么独特和持久。
&&&&保持与中国紧密的关系已经成为巴基斯坦头等大事。多年以来,中国已经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军事和技术援助。巴基斯坦在上世纪70年代早期帮助中国培养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外交关系,促成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在1971年历史性访问中国。除此以外,巴基斯坦还帮助中国加深了与穆斯林世界的友谊。
&&&&潘特表示,多年来,中国成为了巴基斯坦最大的武器供应国。通过联合研发军事武器,两国军事合作进一步加深。双方共同研制的武器从战斗机到导弹护卫舰。对于装备不足的巴基斯坦军队来说,中国是一个稳定的军事装备供应商。中国不仅向巴基斯坦提供技术援助,还帮忙建立大型武器制造厂。巴基斯坦军队的现代化进程仍然非常依赖中国的慷慨援助。
&&&&在过去二十年,两国积极参与了一系列合资项目,包括研发JF-17“雷电”(Thunder)战斗机、K-8“喀喇昆仑”(Karakorum)教练机和“巴布尔”(Babur)巡航导弹。“巴布尔”巡航导弹的尺寸完全复制中国“红鸟”巡航导弹。考虑到JF-17战机投放核武器的能力,这个研发项目显得特别重要。
&&&&在中国国防工业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中国还向巴基斯坦供应中国研制的最先机的战斗机――第三代战斗机歼-10。这项交易的总金额达到6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帮助巴基斯坦建造和发射遥感和通讯卫星。
&&&&潘特称,在巴基斯坦核设施建设上,中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西方国家对核材料和技术实施越来越严格的出口管制,巴基斯坦难以从其他国家获得这些原料和技术。而中国这时成为了巴基斯坦的“恩人”。巴基斯坦核武器研究项目本质上是中国核计划的延伸。尽管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核材料和专门技术,为巴基斯坦核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关键帮助。
&&&&印度是影响中巴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巴基斯坦希望从中国获得民用和军事资源,从而与印度抗衡。而中国将印度看作是亚洲战略格局中潜在的竞争者,希望借助巴基斯坦与印度对抗。中巴合作关系为两国的利益服务,借助对方的力量获得与印度的实力平衡。通过增强巴基斯坦的力量防止印度获得南亚地区的控制权是中国的战略要点。
&&&&但随着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以及美国试图与印度建立坚定的伙伴关系,中国可能更需要巴基斯坦的帮助。正在崛起的印度使巴基斯坦在中国战略中变得更加重要。(祁仁)
(责任编辑: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相关报道加媒:俄巴关系改善助力歼10出口 巴空军需36架|巴基斯坦|歼10|空军_新浪军事
加媒:俄巴关系改善助力歼10出口 巴空军需36架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3月号刊登题为《俄印巴中四角关系与J-10外销》的文章称,俄、巴关系出现南亚历史上重大的地缘政治变动,就长远而言,会促使俄装备进一步进入巴基斯坦。
  文章说,除了发动机不会再有政治障碍之外,歼-10战斗机能否出口巴基斯坦的问题,有可能比过去更加明朗化。
  众所周知,歼-10A/B试用AL-31FN发动机,俄国防工业高级官员多次公开声称第三国出口AL-31FN需要获得俄罗斯认可。巴基斯坦是最早研究歼-10的国家,早在2006年就表示正在研究进口FC-20(歼-10出口型)的可能性,谈判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巴空军消息来源表示,当时巴基斯坦空军需要36架FC-20。
  歼-10在2006年并未完全解禁。为何巴基斯坦能够独家获得FC-20的出口权?文章推断,这极有可能是在歼-10的研制过程中,除了以色列LAVI技术的帮助之外,巴基斯坦让中国人参观、了解F-16的技术和结构,因此对歼-10的发展有贡献。
  追究FC-20未出口的原因,存在以下可能性:一、巴基斯坦严重缺乏资金,尤其是在购买了F-16 Block52和SAAB-2000预警机之后,就连JF-17第三个中队迄今都尚未换装;二、发动机的制约,在WS-10A发动机尚未成熟之际,要出口歼-10,AL-31FN发动机的许可权问题就被提到桌面上;三、成都飞机公司产量无法跟上进度,目前生产的歼-10A/B,只能满足中国空军的需要。平均每年以一个团28架的生产速度推行,迄今装备了9个团,而中国空军、海军还在等待大批量换装。
  如今,俄巴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莫斯科彻底解除了对巴基斯坦武器禁运,第二个问题几乎不再存在。
  什么情况下,俄会为中国出口战斗机配备俄式发动机?文章援引俄国防工业界高级官员的话说,只有在战斗机出口不影响、不冲击俄战斗机市场的前提下,俄才会允许中国出口RD-33或其他发动机。
  依据这样的论断,未来不仅是在巴基斯坦市场,在其他国家市场,如果该国空军只确定选择中国战斗机――歼-10,那么俄有可能考虑对AL-31FN的第三国出口发放通行证。这里必须考虑到乌克兰危机后,俄中政治关系的巨大改善,因此出口歼-10搭配AL-31FN的政治障碍,比任何时候都小很多。
  文章说,2014年的珠海航空展可以看出,歼-10的出口向前迈进了一步。中方公布了歼-10A的尺寸。歼-10尺寸是首次公布,这意味着中方向国际市场透露了更多的歼-10资讯。中方设计师当初的预见是正确的,战斗机正在向大型化迈进。但是歼-10的材料工艺相对落后。
  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还可以注意到歼-10展示了外挂能力。这也是首次展示。在目前阶段,JF-17的外挂武器比歼-10A更加丰富多彩。但歼-10A是比JF-17更加大型化的战斗机,如果需要,两者的武器是兼容的,可以互相挂载。
  再看巴基斯坦空军对未来战斗机的需求。首先看JF-17,其生产速度异常缓慢,7年生产50架,每年平均只生产7架左右。这样慢速生产的原因,主要是预算集中到F-16的购买、升级换代上。
  至于其他的“幻影”III/5,无论再如何改良也是落伍的机种,所以巴基斯坦空军的确还需要相当数量的先进战斗机。因为账面上,F-16(76)加上JF-17(50)总共只有126架比较先进的战斗机,依据巴基斯坦的作战需求,这一数量远远不够。这就为歼-10甚至俄式战斗机今后30年进入巴基斯坦提供了空间。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歼10为什么不出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