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万载县县岭东乡苏溪村钟圣明在哪上班

您的位置:首页 &
& 万载县地图
总体概述万载交通便利。县城距江西省南昌飞机场158公里,距湖南省黄花飞机场168公里,距“浙赣线”的宜春火车站36公里,距“昌金”高速26公里。320国道和“湘赣”、“芳万”两条省道穿境而过。万载物产丰饶。万载是著名的花爆之乡和百合产地,花爆、夏布、表芯纸和百合、辣椒、三黄鸡为万载历史上三大特产和三大名产,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夏布、表芯纸等传统产品已逐渐萎缩,风光不再。而花爆、百合系列产品则雄风不减,势头正旺。通过调整结构,加强管理,花爆企业在全县已发展到500多家,出口创汇独占全省县级鳌头。百合系列产品琳琅满目,成为县内外人士走亲访友的首选礼品。21世纪初,以茭湖乡为龙头的有机食品基地在万载悄然崛起,优质稻、花生、脚板薯、蜂蜜、竹笋、红心蕃薯、毛豆、马铃薯等20多项有机农产品已通过欧盟等地认证,10多个系列100多个产品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全县有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6个,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万载被国家环保总局定为“全国四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之一,在全国已是声名远播。万载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晋时便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袭封地,其后则有南唐宰相宋齐邱和南唐尚书吏部郎中、保大十年任袁州刺史的李征古,五代十国时有著名文字学家徐铉、徐锴两兄弟,元末明初有参修《元史》的史学家黄盅,明代有秉公执法的刑部左侍郎郭瑾,清代有地理学家李荣陛和历任礼部、工部侍郎的辛从益。清咸丰间有被曾国藩誉为“江右人杰”的彭寿颐,有清末曾任湖北随州知府后纂修民国版《万载县志》的龙赓言,有曾任广州护法非常国会议员、黎大总统府顾问的谢济沂,有曾任台湾国防部次长后在台组织“万载同乡会”的喻耀离。新中国成立后,有西北师范学院教授、画家汪岳云,有中国著名心理学家郭一岑,有二十世纪国内三大词学家之一的龙榆生,有著名女作曲家辛沪光,她以其与《梁祝》媲美的交响史诗《嘎达梅林》而享誉世界;有庐山画院院长杨豹,有著名的国画家欧阳辉明,其作品以构图新颖奇伟、意境深邃、粗犷中见精微、秀逸里显雅丽而获得美术界、收藏界好评,有1993年荣获微书项目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谢水林,有上海交大人文社科院副院长杨福才,有著作等身的江西师大教授郑晓江,有1994年就载入美国《世界名人录》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张剑红,有1999年获英国阿伯丁大学博士后,现任深圳市国土局市政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桥梁总工彭栋木,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706所副所长、中国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小权等。由于革命战争的洗礼,还造就了杜平、张翼翔、王宗槐三位中将和谢胜坤、罗章、彭盛三位少将,2006年又有朱和平晋升为少将。一大批饱学之士和栋梁之材遍布祖国各地,众星璀璨,把历史的天空装点得灿烂辉煌。万载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甚多。有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全省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城隍庙。有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文明塔,有建造于宋淳化元年(990年)12月官元山船埠滩的观鹰桥,距今已1000多年历史。有2006年晋级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全国唯一的谢灵运实墓,座落在康乐里泉村,2006年重修后,已成为文人墨客的瞻仰之地。有清代汉民族古民居周家大屋。有2006年被评为江西十大特色美景之一的大型喀斯特溶洞——竹山洞。有诡异莫测、宏大深远的云峰古洞,有横空出世、栩栩如生的马步寨下特大山体卧佛。万载还是江西八大观赏石之一“袁石”的出产地,杜甫后裔南宋杜绾在中国第一部论石专著《云林石谱》中有专门记载。均遐尔闻名,游者如织。万载自然环境优越,生态保护良好。境内处处青山绿水,风光旖旎。2001年3月,三十把经省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9月,九龙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现全县有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达8.9万亩。并在11个乡镇建立了154处自然保护小区,总面积3.3万余亩。经济社会一、综合: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36919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422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505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872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上年增长4.6%、25.1%、10.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25.6:46.2:28.2调整为23.1:50.1:26.8,二产所占比重首次突破50%。2007年人均GDP达到7611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财政收入高速增长。2007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跃上三亿元台阶,达到31494.7万元,增长36.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914万元,增长30.4%。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有七个,其中财政收入超二千万的乡镇达四个(康乐街办、黄茅镇、株潭镇、潭埠镇),比上年增加一个。财政总支出57786万元,增长30.3%。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低,结构性矛盾仍较比较突出,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燃料、居住价格涨幅偏高,城乡居民增收的难度仍然很大,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压力增大;节能降耗任务艰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还很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二、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县农业总产值14250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种植业60471万元,与上年持平,林业16014万元,比上年减少0.02%,牧业51328万元,增长10.6%,渔业13318万元,增长2.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5.8万亩,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稻谷播种面积57.9万亩,比上年增长1.46%。全年粮食总产量24.58万吨,比上年增长5.5%,其中:早稻9.44万吨,比上年增产0.27万吨,增长2.9%,晚稻14.04万吨,比上年增产1.06万吨;油料总产量3391吨,比上年减产70吨,蔬菜总产量10.5万吨,比上年增长21.7%,水果总产量2053吨,比上年增长24.9%。有机农业发展迅速,“生态立县、有机富民”的发展理念逐步增强。到2007年,全县有机农业生产区已发展到9个乡镇,有机农业生产面积达23.6万亩,其中有机耕地面积6.5万亩,有机野生采集面积17.1万亩,成为江南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水稻、木姜、百合、竹笋、蜂蜜、山茶油等3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际有机认证。建成有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6家,有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进入国际市场,产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500多万美元。林业生产取得新成效。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长防林、日元贷款造林及公益林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222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333公顷,幼龄抚育面积5330公顷。全年木材产量51085立方米;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901公顷。全县国土面积森林覆盖率达63.1%,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卓有成效。畜牧业生产正在由传统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全年共出栏生猪33.9万头,比上年增长4.9%,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大户有35户,羊出栏12.07万头,增长50.3%,兔出笼87.4万只,增长24.1%。全年肉类总产量32843吨,比上年增加4918吨,增长17.6%,年末生猪存栏16.2万头,羊存栏8.36万头,兔存笼51.44万只,家禽年末实有81.85万羽,其中:鸡50万羽、鸭30万羽。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4500吨,比上年增长16.9%,养殖产量11900吨,增长21.5%。养殖面积31000亩,增长11.2%。特种水产品养殖产量6900吨,特种水产品主要有:黄鳝、鲶鱼、黄颡鱼、鳜鱼、乌鳢、鲈鱼、克氏原螯虾、鳖、蛙等。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7年农村新修水泥公路120公里,新增20个村通油路,完成水库除险加固24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中低产田改造面积万余亩,基本农田保护率88%。200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6.7万千瓦,农村用电量为7496万千瓦小时。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007年新农村自然村建设试点村达到121个,全年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8623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8526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5%,其中:种植业84396万元,与上年增长25.9%,林业20535万元,比上年增长21.0%,牧业64923万元,增长14.2%,渔业13890万元,增长0.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6.9万亩,比上年增长1.7%,其中稻谷播种面积58.8万亩,比上年增长1.5%。全年粮食总产量25.6万吨,比上年增长4.1%,其中:早稻9.8万吨,比上年增产0.36万吨,增长3.8%,晚稻14.5万吨,比上年增产0.46万吨;油料总产量5354吨,比上年增产1963吨,蔬菜总产量10.5万吨,比上年持平,水果总产量2722吨,比上年增长32.6%。2008年,我县有机农业工作紧紧围绕“打造江南有机农业第一县”的奋斗目标,牢牢扣住“做真、做强、做亮”的指导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排难而上,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又一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8年全县新增有机土地认证面积1.8万亩,其中有机耕地增加0.3万亩,达到6.8万亩,野生采集面积增加1.5万亩,全县有机土地获认证总面积已达到25.4万亩。开展有机农业生产的乡镇已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10个,获得有机认证的品种增加5个达到36个,新增有机加工企业1家,获证龙头企业达到11家。有机产品加工贸易企业群体壮大,有机产品加工基地基本形成,有机产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引入境外资金3000万美元,使江西金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晋级为中外合资企业,企业净资产突破4亿元。引入境内资金2亿元人民币,新增投资亿元以上有机百合食品加工企业一家,拥有真空冷冻干燥速冻保鲜等国际领先工艺技术水平的企业10多家,有机食品加工企业群已使万载形成了江南最大的有机食品加工基地。林业生产取得新成效。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长防林、日元贷款造林及公益林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731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234公顷,幼龄抚育面积4667公顷。全年木材产量55969立方米;年末实有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901公顷。全县国土面积森林覆盖率达63.1%,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卓有成效。畜牧业生产逐步由传统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全年共出栏生猪31.8万头,比上年减少6.2%,羊出栏12.7万头,增长5.2%,兔出笼88.4万只,增长1.1%。全年肉类总产量29566吨,比上年减产3277吨,减少10.0%,年末生猪存栏16.6万头,羊存栏9.2万头,兔存笼51.5万只,家禽年末实有83.2万羽,其中:鸡52.5万羽、鸭29.7万羽。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5000吨,比上年增长3.4%,养殖产量12000吨,增长0.8%。养殖面积34000亩,增长9.7%。特种水产品养殖产量7500吨,特种水产品主要有:泥鳅、黄鳝、鲶鱼、黄颡鱼、鳜鱼、乌鳢、鲈鱼、克氏原螯虾、鳖、蛙等。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8年农村新修水泥公路105公里,新增5个村通油路,完成水库除险加固4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00亩,中低产田改造面积万余亩,基本农田保护率89%。2008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7.3万千瓦,农村用电量为13426万千瓦小时。三、工业与建筑业: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6.8%,完成工业增加值16.24亿元,增长2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66亿元,增加值12.37亿元,按可比价分别比上年增长29.6%、27.1%。工业运行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35亿元,利润2.1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7.33亿元,增长28.7%。工业园区迅速发展。至2007年年底,园区内已开工工业企业51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78400万元,工业销售产值167085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64016万元,实现利税14474万元,从业人员12600余人。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建筑总产值7398万元,竣工产值6671.8万元。全年共完成施工房屋面积151682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36792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6.04万元,统计口径内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923万元,增长29.2%,实现利润34.9万元。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2亿元,增长35.2%。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增长49.9%,其中工业投资9.79亿元,比上年增长52.3%。投资的重点项目有:酒精生产厂房及设备建设、国债工程建设、工业园区企业厂房及设备建设、新源宾馆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改建公路3.8公里、城市道路扩建10.1万平方米、新建宾馆、旅馆18000平方米、新建教室41429平方米,学生席位4400个、白酒生产线5万吨/年、合成橡胶生产线350吨/年等。五、国内贸易: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203万元,增长17.2%。其中:县的零售额63985万元,同比增长16.6%,县以下的零售额39218万元,增长18.3%。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91586万元,增长16.9%,餐饮业11109万元,增长19.5%。个体工商业平稳发展。年末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5194户,从业人员12768人,注册资金5333万元。本年新增个体户1229户,从业人员2393人,新增注册资金2262万元。全年城乡私营企业581户,投资者人数1642人,雇工人数17808人,注册资金61340万元。其中城镇:私营企业420户,投资者人数921人,雇工人数9751人,注册资金30464万元。个私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进一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公路客运量657万人,比上年增长6.8%,旅客旅客周转量3421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0%,货运量340万吨,比上年增长18.9%,货运周转量1190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2%。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46万户,其中乡村电话用户4.02万户;移动电话发展到15.5万余户,互联网用户累计达5329户,增长51.4%。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770万元,增长13.3%。旅游事业发展迅速。以整合资源为重点,加快打造“山水休闲胜地”步伐,把竹山洞景区、九龙省级森林公园漂流等自然资源与傩舞、红色旅游等人文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推出了“万载绿色生态一日游”、“原始森林漂流观光一日游”等六条精品旅游线路。竹山洞景区创国家2A级旅游景区于年内顺利验收通过。全年共接待游客31.58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2.2%,旅游总收入1.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七、对外经济:2007年,对外贸易形势良好,我县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180万美元,增长3.8%;其中外贸部门出口1763万美元,减少4.7%,生产企业出口416万美元,增长66.4%。出口的主要产品是烟花鞭炮、食品、电子机械等。招商引资成绩喜人,全年招商签约资金199400万元,招商实际到位资金196400万元,全年共引进工业投资项目139个,其中上五千万元的项目22个,上亿元的项目5个,引进市外资金137000万元,引进外资1800万美元。八、金融和保险业:金融业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274846万元,比年初增加23146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6741万元,比年初增加435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9533万元,比年初增加19682万元,增长9.8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31795万元,比年初增加19875万元,增长17.76%,短期贷款92987万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工业贷款余额5533万元,农业贷款46502万元,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410万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815421万元,增长20.6%,金融机构现金支出808209万元,增长18.85%。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7123万元,增长20.8%,其中:财产保费收入1323万元,增长61.9%;人身保费收入5800万元,增长14.2%。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685人,比上年增加6147人,其中女工生育保险902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4000人,离退休人员参加社会统筹6870人,比上年增加466人,工伤保险15020人。社会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九、教育和科学技术:科技事业加快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末,全县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507人,比上年增加187人,获得和晋升各级专业技术人员7118人,其中:高级612人,中级2049人,初级4457人。科技活动也日趋活跃。全年共有9项科技项目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争取市以上科技三项经费10余万元,列入省级科技计划的几个主要项目是:有机食品条码识别技术应用研究、过氧化氢酶产业化开发、出口春毛豆台湾75有机生产示范交流中心、利用有机毛豆杆取代宽叶林生产反季节香菇、腓肠神经膜蒂皮瓣治疗小腿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医院)、不断内眦韧带泪囊鼻腔吻合术(人民医院)。教育事业继续稳步发展。2007年高考取得良好成绩,有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普通高等院校二本以上上线人数575人,其中一本以上98人,全县600分以上考生37人(文史1人,理工36人)。全县共录取新生1644人,录取率58.5%。全县共有各普通和职业高、初中毕业生7909人,全县在校学生85585人,其中高中7473人,初中16510人,小学44311人。全县招收高中生2746人,初中生5459人,小学生8468人,小学生入学率99.6%。十、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县共有各类文化机构4个,从事文化事业专职人员97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3.4万册,图书总流通量10万人次,全年电影放映达2136次,观众人数50万人次。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县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105个,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72万户,其中农村用户1.5万户,广播电视稿件获得市以上奖励的有5篇。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3个,其中,医院2所、卫生院17所;卫生技术人员1045人,其中医师456人;全县年末拥有医疗床位985张。全县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4所,卫生技术人员109人。体育事业继续协调发展。全年举办了全县性各类体育竞赛19次,参赛运动员39000人次。全县运动员在省、市各项比赛中共获得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9枚。社会体育蓬勃开展,全县各机关、系统、厂矿等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县国税局获江西省第三届运动会优秀组织奖。农村体育也稳步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十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继续加大,坚持环保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严格环境管理,强化污染整治。一是狠抓污染减排,努力加强生态建设,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全力构建和谐万载。继续加大城区环境整治力度,切实解决锦江流域水环境问题,扎实抓好社会各层面的环境教育。积极推进文明生态村、镇人居环境创建工程,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据统计,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5%,工业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率达95%,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88282人,其中,农业人口359235人,非农业人口129047人;年末总户数140230户,其中乡村户户。据县计生委统计,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2.49‰,人口死亡率为4.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8‰。职工工资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946元,比上年增加2844元,增长20.2%,农民人均纯收入3547元(农调队数),比上年增加301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3021元,增长6.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0.75%。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城乡居民新建住宅面积35.25万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5.89万平方米,全县人均新增住宅面积0.73平方米。行政区划万载县辖1个街道、7个镇、9个乡:康乐街道、株潭镇、黄茅镇、潭埠镇、双桥镇、高村镇、罗城镇、三兴镇、鹅峰乡、马步乡、高城乡、赤兴乡、岭东乡、白水乡、仙源乡、白良乡、茭湖乡。共有15个居委会、181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康乐街道。康乐街道面积:18.1k㎡人口:65060人邮编:336100代码:辖理东门、西门、南门、北门、金三角、务前等6个居委会。办事处驻湘赣大道。株潭镇面积:90.81k㎡人口:52460人邮编:336105代码:辖株潭街居委会,红星、石塘、枣木、亭下、株山、后槎、获富、模山、杨源、上坊、同胜、车陂、丰林、石岭、长和等15个村委会。黄茅镇面积:137.36k㎡人口:47995人邮编:336106代码:辖黄茅街居委会,黄茅、军屯、南江、柯树、新泉、王布、源头、路下、南岭、中罗、大土、兴源、和平、光明、水源、永安、前进、洪炉、三星、林场等20个村委会。潭埠镇面积:96.89k㎡人口:36546人邮编:336104代码:辖潭埠街居委会,潭埠、新开、排江、茵果、塅源、芳林、天杨、池溪、濠田、新田、陂田、昌集、山塘等13个村委会。双桥镇面积:132.36k㎡人口:32199人邮编:336103代码:辖双桥街居委会,大桥、山溪、西江、清城、柏树、龙田、尚庄、绍江、深塘、垞上、昌田、水南、浩石、黄源、玉泉等15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刘家塅。高村镇面积:204.29k㎡人口:16631人邮编:336109代码:辖高村街居委会,高村、上村、新竹、双洞、同心、歧源、严田、新联、大坳、西坑、白泉、黎源等12个村委会。罗城镇面积:155.41k㎡人口:21766人邮编:336112代码:辖罗城街居委会,罗城、卢洲、横坑、麻田、黎明、湖溪、小浒、藏溪、南垣等9个村委会。三兴镇面积:112.81k㎡人口:25214人邮编:336113代码:辖三兴街居委会,三兴、湖源、花塘、万岁、沙潭、石蛇、杭桥、红旗、闹坪、槽源等10个村委会。鹅峰乡面积:85.94k㎡人口:34197人邮编:336100代码:辖长江、东田、田江、多江、布塘、涂泉、益连、严坑、东溪、里泉、东升、十字布、福星、联星、阳乐等15个村委会。乡政府驻东门。马步乡面积:75.71k㎡人口:35772人邮编:336100代码:辖后塘、新民、黄村、郭村、银田、?布城、宝石、洞口、泉塘、寨下、带塘、猛辉、兴联、康乐、联和等15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宋家坊。高城乡面积:116.77k㎡人口:30494人邮编:336101代码:辖联胜、桥溪、烧田、奇枫、南庙、桃源、梅源、里山、复胜、大坪、高城、团结、谷源等13个村委会。赤兴乡面积:77.74k㎡人口:11887人邮编:336116代码:辖楼山、花桥、浙桥、皂下、书堂、新华、镜山等7个村委会。乡政府驻白杨店。岭东乡面积:46.15k㎡人口:10705人邮编:336102代码:辖柴田、苏溪、荷岭、蓝田、东山、田心、小关等7个村委会。乡政府驻老虎尾。白水乡面积:59.28k㎡人口:9835人邮编:336107代码:辖白水、老山、永新、罗桥、文义、月形、槽岭等7个村委会。乡政府驻阳澄桥。仙源乡面积:148.84k㎡人口:16655人邮编:336108代码:辖仙源、新市、株木、横岭、双溪、青溪、乐坪、高岭等8个村委会。白良乡面积:73.75k㎡人口:20056人邮编:336115代码:辖白良街居委会,白良、良福、行田、范塘、锦江、歧里、坑口、廖杭等8个村委会。茭湖乡面积:87.42k㎡人口:11397人邮编:336114代码:辖茭湖街居委会,茭湖、槽头、东江、上峰、上坪、谢溪、西源等7个村委会。万载物产万载资源丰富,物产富庶,素有“银万载”之称。全县山地面积17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1%,有水杉、银杏、金钱松等50多个珍贵树种。全县有大小河流10条,水能总蕴藏量达6.4万千瓦。全县可养水田1.8万余亩,草地可利用面积33.6万亩。地下资源中,已发现且具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大理石、高岭土(又名瓷土)、花岗石和金、铜、铁、钨、硫磺、石英、矿泉水及河砂、红壤等,特别是石灰石、瓷土储量丰富。万载是中外闻名的“花炮之乡”、“百合故里”,“三大特产”(花炮、夏布、土纸)和“三大名产”(百合、辣椒、三黄鸡)早已闻名遐迩。近年来,全县以“生态立县、有机富民”为理念,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从1999年建立茭湖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示范园区开始,已历九年艰辛探索。迄今,全县现有有机农业生产乡镇6个,有机农业认证总面积21.9万亩,被国家环保总局定为“全国四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之一。有机水稻、木姜、百合、脚板薯、萝卜、小葱、草莓、毛豆、竹笋、南酸枣等29个品种通过BCS或ECOCERT有机认证,10多个系列100多个产品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产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全县有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6个,产品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历史渊源万载殷商时属吴,战国初(公元前432年)属越,公元前333年属楚。秦时归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豫章郡,设建城县,万载为建城属地。西汉末年,改豫章郡为九江郡,建城县改为多聚县,万载属多聚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豫章郡,复置建城县,万载仍归属建城。中平年间(184-189年),划建城县一部分地置上蔡县,万载属上蔡县地。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上蔡县属吴管辖。孙吴黄武年间(222-229年),从上蔡县划出一部分地区设置阳乐县,县治设罗城,这是本县单独列为县级行政单位的开始。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阳乐县更名康乐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置洪州,康乐县并入建城县,隶属洪州。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废州复郡,康乐仍属豫章郡建城县。唐武德五年(622年),改郡为州,置靖州,复设阳乐县,县治由罗城迁龙山下(今康乐镇)。武德七年,州名更迭,初为米州,后改筠州,阳乐隶属筠州。武德八年,筠州并入洪州,阳乐并入高安,属洪州。五代十国时期,高安属杨行密的吴政权管辖。天祐年间(904-908年),吴王分高安的万载乡置万载场,属洪州。杨吴顺义元年(924年),分高安的进城、康乐、高侯、万载四乡置万载县,仍属洪州,取万载乡的“万载”二字为县名。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分洪州复置筠州,万载隶筠州。北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将万载县划归袁州管辖。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万载县更名建城县,仍属袁州。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复名万载县,隶属未变。元世祖初年,万载县属袁州总管府(归湖南行省管辖)。至元十九年(1282年),改州为路,万载县隶袁州路,属江西行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路为府,万载县仍隶袁州府。清代沿明制。辛亥革命后,万载县属江西军政府管辖。民国3年(1914年),全省划为四道,万载县属庐陵道。15年废道,各县直属省管辖。21年划全省为13行政区,万载县属第八行政区管辖。24年缩改全省为八行政区,万载县属第二行政区管辖。土地革命时期(年),万载县大部分地方为红色苏区,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属于湘鄂赣省管辖。,日(农历己丑六月二十一日),万载解放,7月21日成立县人民政府,万载县属袁州分区管辖(1950年9月分区改专区)。1952年9月改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又改属宜春专区,1968年2月至1985年底宜春专区改宜春地区,万载县属宜春地区。200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宜春地区,改设宜春市,万载县属宜春市。历史沿革孙吴黄武年间(222-228年)设阳乐县,县治设罗城(今罗城镇)。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为康乐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设阳乐县,县治由罗城迁至龙山下(今万载县公安局所在地)。杨吴顺义元年(921年)置万载县,取当时万载乡之“万载”为县名。日,设立株潭镇,其管辖范围为原株潭公社所属大队(赣府字[号)。1984年,设置官元山乡(赣府厅字[号)。日,设立九龙庙乡(赣民字[号批复)。日,撤销黄茅乡,设立黄茅镇(赣民字[号批复)。日,撤销潭埠乡,设立潭埠镇(赣民字[号批复)。至此,万载县辖4个镇、16个乡:康乐镇、株潭镇、黄茅镇、潭埠镇、鹅峰乡、马步乡、高城乡、双桥乡、赤兴乡、仙源乡、岭东乡、白水乡、三兴乡、罗城乡、白良乡、茭湖乡、高村乡、西坑乡、官元山乡、九龙庙乡。日,鹅峰乡的里泉、东升、鹅峰、福星村委会和马步乡的马步、兴联村委会划为康乐镇管辖(赣民字[号批复)。日,撤销双桥乡、三兴乡、罗城乡,设立双桥镇、三兴镇、罗城镇(赣民字[号批复)。至此,全县辖7个镇、1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62189人;其中:康乐镇74656人、株潭镇52259人、黄茅镇45913人、潭埠镇34381人、双桥镇30150人、罗城镇20826人、三兴镇26037人、鹅峰乡17607人、马步乡22615人、高城乡31784人、赤兴乡12702人、岭东乡10671人、自水乡10502人、仙源乡14185人、高村乡13358人、西坑乡4092人、九龙庙乡2923人、自良乡20293人、茭湖乡11892人、官元山乡3546人、竹山洞旅游开发区虚拟乡1797人。日,撤销高村乡,设立高村镇(赣民字[号批复)。日,撤销西坑乡,划归高村镇;撤销官元山乡,划归仙源乡;撤销九龙庙乡,划归罗城镇(赣民字[号批复)。日,撤销康乐镇建制,设立康乐街道办事处(赣民字[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46.5万人。2004年底,全县辖1个街道、7个镇、9个乡。康乐街道辖:西门居委会、东门居委会、南门居委会、北门居委会、务前居委会、金三角居委会、江工居委会、康乐村、阳乐村、联星村、联和村、里泉村、东升村、十字布村、福星村、猛辉村、兴联村。株潭镇辖:株潭街居委会、上访村、同胜村、车陂村、红星村、丰林村、石塘村、石岭村、长和村、枣木村、模山村、获富村、后槎村、杨源村、株山村、亭下村。黄茅镇辖:黄茅街居委会、黄茅村、前进村、洪炉村、水源村、林场、中罗村、南岭村、王布村、路下村、源头村、柯树村、军屯村、兴源村、永安村、光明村、和平村、三星村、大土村、南江村、新泉村。潭埠镇辖:潭埠街居委会、新开村、陂田村、山塘村、濠田村、池溪村、天扬村、芳林村、段源村、茵果村、排江村、新田村、昌集村、潭埠村。双桥镇辖:双桥街居委会、清城村、山溪村、玉泉村、西江村、大桥村、绍江村、宅上村、昌田村、浩石村、水南村、黄源村、深塘村、尚庄村、柏树村、龙田村。高村镇辖:高村街居委会、高村、上村、新竹村、歧源村、严田村、新联村、大坳村、白泉村、双洞村、同心村、西坑村、黎源村、锦源林场。罗城镇辖:罗城街居委会、罗城村、麻田村、小浒村、卢洲村、黎明村、湖溪村、南垣村、横坑村、藏溪村、九龙垦殖场。三兴镇辖:三兴街居委会、三兴村、湖源村、花塘村、万岁村、沙潭村、石蛇村、杭桥村、红旗村、闹坪村、漕源村。鹅峰乡辖:益莲村、东溪村、严坑村、布塘村、涂泉村、长江村、田江村、东田村、多江村。马步乡辖:郭村、布城村、新民村、银田村、宝石村、泉塘村、寨下村、带塘村、黄村、后塘村、洞口村。高城乡辖:高城村、联胜村、桥西村、烧田村、奇丰村、南庙村、桃源村、梅源村、里山村、大坪村、团结村、谷源村、复胜村。赤兴乡辖:楼山村、新华村、镜山村、皂下村、浙桥村、花桥村、书堂村。岭东乡辖:柴田村、小关村、东山村、田心村、蓝田村、苏溪村、荷岭村。白水乡辖:白水村、老山村、槽岭村、月形村、罗桥村、永新村、文义村。仙源乡辖:仙源村、青溪村、乐坪村、双溪村、横岭村、新市村、株木村、高岭村、官元山林场。白良乡辖:白良街居委会、白良村、良福村、行田村、范塘村、坑口村、廖杭村、歧里村、锦江村。茭湖乡辖:茭湖街居委会、茭湖村、槽头村、东江村、上峰村、上坪村、谢溪村、西源村。日,《关于万载县调整部分行政区域的批复》(赣民字[号):同意将康乐街道办事处所辖的里泉、东升、十字土布、福星、联星、阳乐村委会划归鹅峰乡管辖;猛辉、兴联、康乐、联和村委会划归马步乡管辖。2005年末万载县总人口470150人,其中,农业人口347016人,非农业人口123134人。
| W3C XHTML 1.0
Copyright & 2016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载县政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