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四堡子乡镇党委书记叫什么名

彰武县_百度百科
彰武县隶属于辽宁省,地处辽宁省西北部,南部,东连、两县,南接,西隔绕阳河与相邻,北依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和科尔沁左翼后旗;全境呈枫叶形,东西长87.5公里,南北宽79公里,总面积3641平方公里。[1]
截至2013年2月,彰武县设8镇16乡、184个行政村、4个街道、16个社区,总人口42万(2011年)。县人民政府驻。2013年彰武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5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8.3%[2-3]
彰武县是“”、“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县”、“国家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连续九年获辽宁省农建“”。[4-7]
彰武县历史沿革
1983年挖掘的“平安堡遗址”,被考古学家鉴定为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遗址,是高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证明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有先民的足迹。
彰武县春秋战国时属版图。
西汉时南部地属辽东郡,北部属乌桓地。
东汉时属鲜卑活动区。
西晋、北魏时属鲜卑境。
东晋十六国时期属、、辖区。
南北朝、隋时入境。
唐、宋时期仍属契丹族的活动地区。
时属上京道临潢府辖区。
金时属北京路懿州境。
时属中书省宁昌路,后归辽阳行省辽阳路懿州辖区。
明时属辽东都司广宁后屯卫。
清天聪三年(1629年)蒙古贵族善巴率部降清后,在彰武建筑都尔鼻城。第二年改为屏城。
顺治四年(1647年)蒙古宾图郡王和吐默特达尔罕王,将此地献给清政府,做三陵的牧养地。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在这里设养息牧场(满语称“苏鲁克”,放牧牛羊的草地),专门为祭祀永辽宁彰武县公路边种植的大片万寿菊陵、、之用。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又称境之西北隅为新苏鲁。
嘉庆十八年(1813年)归新民厅。
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设县属新民府。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胜利后,成立阜彰吐苏人民联合政府,属辽北省第五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春,县内大部被国民党占领。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人民解放军收复彰武。
1949年8月改成彰武县人民政府,属。
1954年改属辽宁省,划归锦州专署领导。
1958年仍属辽宁省。截至2014年7月底,为阜新市辖县。[8]
彰武县地理环境
彰武县位置
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东连沈阳市、两县,西接,
南与接壤,北界内蒙古自治区的库伦旗和。东距省会沈阳市125公里,西距阜新市115公里。北纬42°07′—42°51′、东经121°53′—122°58′之间。[1]
彰武县地形地貌
彰武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丘陵,北部沙荒,中、南部为平原。大体是“三丘、三沙、四平洼”。海拔最高(西北部)为313.1米,最低(南部)为59.3米。属于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的过渡段。[1]
彰武县气候
彰武县属于温和半湿润的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春季风大且多,寒冷期长,年平均气温7.2℃,最高温度37.4℃,最低温度-30.4℃,平均风速3.8米/秒,最大风速38米/秒,年均降水量510.3毫米,平均相对湿度61%,平均无霜期156天。[10]
彰武县水文
境内有柳河、绕阳河,养息牧河、秀水河四条河流。支流≥110平方公里的河流19条。柳河发源于内蒙古,从西北入境,流向东南,县内河长61.4公里,年均径流量为0.547亿立方米;绕阳河为南界河,县内河长72.93公里,年均径流量0.487亿立方米;养息牧河流发源于本县,由四个支流河汇集而成,年均径流量为0.955亿立方米;秀水河从内蒙古经四合城、流入。年均径流量为0.16亿立方米。地下水位2米以下。[11]
彰武县行政区划
彰武县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2月,彰武县设8镇16乡,184个行政村,4个街道,16个社区。分别为:、、、、、、、、、、、、、、、、、、、、、、、。[2]
彰武县自然资源
彰武县矿产资源
截至2011年,彰武县有硅砂、珍珠岩、膨润土、沸石、、砖瓦用粘土、高岭石、、石灰石、草炭、煤、矿泉水、金、银、石油、、建筑石料等18种。
截至2011年,彰武县探明贮量的矿产资源有:黄金贮量2500公斤、硅砂贮量1亿吨、草炭贮量2200万立方米、陶土贮量1000万吨、珍珠岩贮量1500万吨、膨润土贮量680万吨、沸石贮量890万吨、矿泉水日流量2000吨、石灰石贮量250万吨、萤石贮量500万吨。[12]
彰武县土地资源
截至2011年,彰武县土地面积545万亩,人均占有土地13亩;彰武县耕地共173万亩,人均占有耕地4.14亩,其中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5.15亩。[9]
彰武县风能资源
风能资源可利用程度极高。经辽宁省气象科研所等权威机构试验论证,认定彰武境内全年平均风速为3.8米/秒,最大风速达38米/秒。在该县的、、、、等乡镇建设了测风点。[12]
彰武县水资源
截至2011年,彰武县河流地表水径流量为2.21亿立方米。过境水为3.98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柳河,可利用地上水资源有1.1亿立方米。工程拦蓄总库容83922万立方米。[11]
彰武县林业资源
截至2011年,彰武全境森林面积220万亩,其中果树面积19万亩,年产水果4万吨。彰武县森林覆盖率达40%,木材蓄积量210万立方米。[9]
彰武县交通
彰武东距省会沈阳市125公里,西距115公里,距120公里,距通辽机场150公里,距沈阳机场137公里,距港250公里,距港300公里,距大连港400公里,居沈阳、锦州、通辽等城市的枢纽位置。通辽,齐齐哈尔等南下进关的必经之地。[12]
直通辽西走廊,可达北京、天津、上海,齐齐哈尔,乌鲁木齐等各大中城市;纵贯南北,101线横跨东西,彰桓公路沟通内蒙与吉林;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的铁阜、沈彰两条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彰武至通辽高速公路融彰武于全国高速公路网,使彰武至沈阳、至通辽缩短为40分钟的车程。
截至2010年,域内有等级公路63条,总里程1175公里,县级以上公路好路率达85%以上,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村通油路率达到了58%。[12]
彰武县人口民族
彰武县人口
截至2011年8月底,彰武总人口42万,其中农村36万,城镇6万,农业人口34万。总户数12.8万户,其中农村9.5万户,城镇3.3万户。[13]
彰武县民族
彰武县历为、、、、女真等少数民族活动地方。[14]
截至2011年8月底,彰武县聚居着汉族、满族、回族、苗族、藏族、壮族、侗族、彝族、蒙古族、、朝鲜族、、、、15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80%左右。[13]
彰武县经济
彰武县综述
2013年彰武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5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35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30.8%,增幅阜新市第一。[3]
彰武县第一产业
2008年农业年度增加值达到19.0亿元,是2000年的6.8倍。[9]
彰武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截至2010年,粮豆作物90万亩,经济作物63万亩。年均60万吨。年均产玉米50万吨、玉米秸101万吨、玉米芯8万吨、油料1.3万吨、豆油1.5万吨、豆粕5万吨。[12]
2013年彰武县粮食生产连获丰收,产量达11.6亿公斤,连续三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成节水农业工程18.2万亩,万亩连片示范区5处,启动了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工程。实施畜牧强县战略,新建标准化畜禽小区135个,畜牧业产值实现50.4亿元,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3]
2013年完成造林32.1万亩、围栏封育15.4万亩,清理“小开荒”2100亩,彰通高速绿化工程被评为省级精品工程,彰武县森林覆被率达36.1%。完成草原沙化治理10万亩、水土保持工程9万亩、机械化收获140万亩。彰武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县”,被评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再获省政府农建“大禹杯”,彰武县农产品检测站通过辽宁省首家双认证验收。[3]
彰武县第二产业
2010年彰武县共有规模企业60户,比2005年新增51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全口径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和110亿元,为2005年的9倍和10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16.8个百分点。
中国北方家具基地从无到有,并被辽宁省发改委批复定位为中国北方家具基地。[18]
彰武县第三产业
2013年,彰武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亿元,同2012年相比增长14.2%,新增限上企业19户。建成了鼎信财富广场、华北商城一期等6个商贸流通项目,建设了瑞祥禧酒店、柳溪湾休闲山庄等10个餐饮服务项目,打造了金桂园不夜谷、清真路等5条特色街区。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配送中心5家、便民店40家。编制完成彰武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投入3000万元,完成大清沟快速通道路基改造,新修千佛山景区路3公里,那木斯莱湿地保护区晋升为市级保护区,成功举办了“首届千佛山金秋旅游节”。[3]
彰武县社会事业
彰武县教育事业
截至2006年,彰武县有11所重点学校。[19]
2012年,彰武县建成乡镇中心幼儿园5所;采取BT方式,投资8400万元,建成操场工程28处。2013年,彰武县新建标准化学校食堂1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3所。[3]
彰武县文化事业
2011年,彰武县在10个乡镇开发了易拉罐贴画系列,根雕、木雕系列,柳编、草编系列,民间画、剪纸系列手工艺品上百种。[20]
截至2011年底,彰武县诗社已达53个,会员5000余人。2010年,彰武县被中华诗词协会命名为“”。彰武还涌现出常星儿等一批作家和带有乡土特色的文艺精品。[20]
2012年,彰武县投资5000万元,村级文化广场实现全覆盖。启动城区数字电视改造工程,举办大型广场演出50余场次。[21]
彰武县医疗卫生
截至2006年7月,彰武县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20家。2013年,彰武县城镇居民医保、新农保参保率均达94%,新农合参合率达99%。[3]
彰武县社会保障
2012年,彰武县城镇医保、农村低保分别达5.4万人、1.7万人;争取定点扶贫资金2.2亿元,移民扶贫208户,常年病人托管中心一期投入使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8个;完成撤乡建镇4个,彰武县建制镇达到12个。[21]
彰武县风景名胜
彰武县地处塞北,风景独特,有章古台万亩人工林;有摩崖像、圣经古刹颂经忙、被称作东藏佛教圣地的宗教旅游区;有高山台风景区;有被誉为“天下奇沟”的大清沟;有雄伟险峻、号称塞北“小三峡”的;有自然保护区;有和兴隆山水库风景区[12]
彰武千佛山
千佛山风景区
坐落在彰武县城东北部的大四家子乡阿古庙屯。位于彰武、法库、康平三县交界处距彰武县城45公里,距阜新市区155公里,距省会沈阳市155公里,总面积15.9平方公里,是集宗教祭祀、摩崖石刻艺术与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阜新市历史上,这里属科尔薪左翼前旗,是清代的皇家牧场。[23]
章古台风景区
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章古台地处号称&八百里瀚海&的科尔沁沙地南缘。联合国粮农组织经常有世界各国官员和学者来此参观考察。[18]
高山台森林公园
高山台森林公园是辽宁最大的五角枫培育基地,为省级森林公园。这里的果树有几十个品种,尤其以苹果和梨著名。[18]
巨龙湖风景区
位于后新秋镇乐园村西北1公里处。原名混沌河。修建水库时,因开挖两条引水汇道,形如龙须,取名“巨龙湖”。它是一座以农业灌溉、旅游开发,水产养殖为主,兼顾防洪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总控制面积219.8平方公里。景观有1850米大坝,湖心岛、老母庙宇。[26]
那木斯莱风景区
,始建于1987年初,为县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辽宁省彰武县境内东北部,四合城乡前马连侵东3.5公里,科尔沁沙地南缘,东邻康平县。名源蒙古族人名。总面积7103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16公顷,莲花泡水面面积76.7公顷,最大水深1.8米,是县境内大型泡沼之一。[27]
大清沟风景区
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残遗森林植物群落,位于阜新市110公里,总面积12.5万亩。断面呈V字型,长达24公里,深约100米,宽200-300米。她南依松辽平原,东西北三面被号称“八百里翰海”的科尔沁沙漠包围。共栽植物700多种,其中不乏稀有植物和南方树种,有动物39种。[28]
烽火台始修于明正统七年,即1442年,是明长城的边墙外路台之一。1985年6月被定为市级保护文物。为了保存历史遗迹,恢复烽火台原貌,1997年,彰武县人民政府把修复烽火台作为为彰武县人民办的十件好事之一。修复后的烽火台顶宽8.7米,下底宽9.7米,台高8.7米。[25]
,蒙古族教寺庙。位于彰武县城东北百华里的大四家子乡扎兰。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二世喇嘛包.甘曹图戈杰以广积经卷盛名于世,喇嘛达512名,正殿东北建两座(毁于“文革”时期),更庙名为《圣经寺》,传延至今。1988年,圣经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
彰武县著名人物
,男,汉族,1958年5月生,在职研究生学历。[30-31]
2015年4月任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31]
,生于1959年,1982年毕业于阜新师专中文系,在中学教学十余年,后到文化馆、报社、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单位工作,现在辽宁省彰武县文联供职。阜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32]
,生于1925年1月,离休干部。辽宁省书协会员、辽宁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阜新市书协顾问,彰武县书协主席、彰武县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彰武县文联常委。[33]
,1984年出生于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冯家,毕业于长春电影制片厂,影视歌三栖明星,“2009全国童星演唱会”总导演。[34]
,女,出生于1992年,《》第一期参赛选手,是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的一名学生。因嗓音洪亮,被人们称为“黄大嗓”,登台时又把鞋子脱掉,光着脚以一首《Rolling in the deep》狂热的演唱,而震撼全场,被誉为“赤足女孩”。[35]
王景峰,出生于1979年出生于,世界级赛艇运动员,1999年全国赛艇冠军赛个人三项全能冠军;2000年全国赛艇锦标赛双人双桨冠军;2003年全国赛艇锦标赛单人双桨B组冠军等等。[36]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引用日期]
.中国网[引用日期]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中国商业规划网[引用日期]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彰武县国土资源局[引用日期]
.中国商业规划网[引用日期]
.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彰武县文化体育局[引用日期]
.央视网[引用日期]
.辽宁省供销社[引用日期]
.东北新闻网
[引用日期]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辽宁省彰武县教育局[引用日期]
.搜狐[引用日期]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辽宁省彰武县卫生局[引用日期]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新浪旅游[引用日期]
.搜狐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引用日期]
.彰武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章古台镇_百度百科
章古台位子西北边缘,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前0肖,东与彰武境内四合城乡接连,西邻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南接冯家镇和大冷蒙古族乡,东南接大德乡,阿尔乡镇。 属亚湿润干旱区,年降水量450-550毫米。年蒸发量毫米,年年均温5.7℃,最高35.2℃,最低-29.5℃,瞬间最大风速32米/秒,每年大于5米/秒的起风沙达240次之多,平均海拔226.5米,土壤为风沙土[1]
章古台镇历史沿革
历史上这里曾是水草丰茂的森林草原地带,但由于人们长期的不合理利用,使这一景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形成了大面积沙质荒漠化土地。每当季风频吹之际,流沙随风滚动,埋没村庄、农田、交通阻塞,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荒漠化治理工作,于1952年在此建立了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四十多年来,科技人员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摸清了风沙危害规律,在国内外率先总结出“以灌木固沙为主,沙障为铺,前挡后拉,综合治理”的流沙固定措施,并成功的引进了樟子松、油松、赤松、日本落叶松、云杉等针叶树种,营造固沙林、农防林、牧防林、种子林、混交林等林种3.4万亩。取得科技成果53项,绝大多数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流沙固定和沙地樟子松造林等科技研究成果已在我国“三北”十二省区推广和应用。同时也引起了国际关注,除联合国粮农组织外,先后有阿尔及利亚、乃口拿大、马里、德国等34个国家的元首、林业部长、专家、学者来所参观考察。固沙造林的成果,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昔日黄沙滚滚如今林茂粮丰。如今,一个以松、杨为主体的综合防护体系已经形成,纵横交错的绿色屏障有效地保护着农田、牧场,森林覆被率已由建国初期的6%增力口到35.4%。轮耕地变成了固耕田,人民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根本性改变,“黄龙”肆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郁郁葱葱的林海松涛,已成为中外游人考察观光的佳地。[1]
章古台镇章台特产
章古台镇硅砂
硅砂储量十分丰富达八千万吨,可广泛应用于铸造、玻璃及玻璃制品。草炭资源更为丰富探明储量超过亿吨,可做生物化肥、营养土、工业上燃料、医疗上防腐剂、食品保鲜、轻工业纸板、树酯、环保处理含油、重金属等。
章古台镇松树苗
章古台培育樟子松苗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除用于本镇的造林外还远销全国各地。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等十多个省、区、市都来该镇采购苗木。每年仅苗木一项就会给该镇带来近几百万元的经济收入。该镇以樟子松育苗为龙头,发展各种绿化苗木、花卉产业。基于章古台地区气候特点,使得这里非常适合各类苗木的生长,培育出来的苗木优质、生命力强。2009年镇里又新建落成了万亩苗木基地,这无疑给章古台的苗木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1]
章古台镇绿色风景区
章古台镇概述
章古台的旅游业方兴未艾,有沙荒变绿海大 漠显风流的章古台万亩松林风景区;有沙泉成泡沼的珍珠湖。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曾先后有马里总统、联合国要员以及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的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要员、专家学者200余人次来参观考察。新闻影视界先后编辑采制了固沙造林科教片――《绿色的梦》;电视片――《绿色的呼唤》和电视连续剧《大漠风流》。1985年12月,日本岩玻映画制作所摄影组来这里录制“绿色长城”,固沙造林成果被收入《世界之最》电视系列片。有“漠海绿洲”之称。
章古台镇历史变迁
五十年前的章古台曾是一片沙荒,这里风沙大,每年只刮两次风,一次就刮六个月。早晨起来房门可能都推不开,沙丘移动快,直接威胁着沈阳乃至辽宁的沙漠化问题。在这紧要关头章古台成立了固沙所,风沙所,在章古台人民的几十年坚苦努力、艰绝奋斗下,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终于止住了风沙南移,在沙海中建成了一片渌洲,如今的章古台风光秀美,阡陌纵横。站在万亩松林了望塔上你不仅会看到渌海无边,更能体会到章古台人民的英雄气概。所以来章古台旅游不光是一次生态游更是一次人文旅游。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建于一九五二年,其址居科尔沁沙地的东南前哨--彰武县章古台
这里素有塞外沙荒之称,每逢春冬黄沙滚滚、遮天蔽日、沙丘吞噬、耕地威胁、农牧堵塞交通,令人叫苦不迭。
神州解放之后党悉民之所望政府着人意之安排派遣刘斌韩树棠等一批优秀干部科技人员和工人群众来这里安营扎寨探索治沙造林之途径[1]
章古台镇赋诗称颂
彰武三十八万之民众解除风灾沙害受益日深世代难以忘怀为感其恩表其情使诸君功德铭人心业绩垂千古故树碑记之并赋诗赞颂
八百瀚海首 苦战卅六秋 足迹遍塞外 智慧伏沙丘   几程坎坷路 几番风雨稠 丹心照日月 伟业青史留  绿了章古台 白了少年头 香飘荒沙滩 誉满五大洲  千古传功德 大漠显风流[2]
.山峰园林网[引用日期]
.中国城镇地图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四堡子乡介绍_辽宁阜新彰武县四堡子乡地名网
辽宁阜新彰武县四堡子乡
地名:四堡子乡隶属:行政代码:代码前6位:210922长途区号:0418 邮政编码:123000车牌号码:辽J行政级别:乡人口数量:约1.37万人 四堡子乡相关网站:??????????????
  四堡子乡地处彰武县西北部,鸡冠山脚下,柳河畔边,北与内蒙古库伦旗隔河相望,西与阜新县接壤,距彰武县城62公里,内蒙古库伦旗30公里。哈库线公路贯穿南北,这里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民风纯朴,人杰地灵。沾河山云秀,据矿藏之富饶,享物产之丰盈。 四堡子乡在合村后共辖七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13700人,总土地面积3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9万亩,适应种植玉米、高梁、棉花、烤烟、花生、大豆、西瓜、葵花、荞麦、药材等作物。正常年景,粮豆年产量可达8000万市斤,每年可产秸秆10万吨,极适应发展各类依靠农产品为饲料的养殖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全乡现已成为彰武县重要杂粮基地,绿色杂粮加工包装厂已建成。 四堡子乡有大小水库6座,其中小二型水库2座。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在近几年的严重旱灾情况下,充分发挥了水利资源优势,开发水浇地8500亩。全乡森林覆被率43%,林木品种繁多,生态环境良好。境内有莹石、河沙等矿产资源,现已大规模开采。 近年来,跟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大力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我们要支持生态立乡、林业强乡、绿色食品兴乡、畜牧业富乡的发展思路不动摇,走效益路,树生态旗,打绿色牌,强特色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烤烟、小杂粮、棉花、白鹅等项生产已步入产业化轨道。利用充足的饲料资源优势,开发高效肉牛生产,使黄牛生产由传统养殖业向科学规范化养殖转变,并建设二个肉驴基地,现在全乡畜牧业发展迅猛,为适应市场需求,即将投资兴建大规模牲畜交易市场一处。正在建设的轻工集贸市场,占地面积200亩,交易额居周边地区之首,是投资发展和繁荣地方经济的一个良好途径。 四堡子乡境内交通便利,公路环乡。电讯设备齐全,有移动通讯基站一座,有传真通讯设备,程控电话装机容量为1280门,现已装机1174部,我乡被命名为“彰武县程控电话第一乡”。乡里有微机室,在信息时代里,电脑网络化提供最快捷的资讯服务。乡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文体站有大量科普图书和录像带、光盘等,有400座席的大型农民影剧院一座。有大功率电视发射机、塔,辐射全乡及周边地区。发展有线电视2000余户。我乡曾被市政府命名为“先进文化乡”。.
四堡子乡区划 210 四堡子村
220 先锋村
220 二道房身村
220 兴隆村
220 席房村
220 鸡冠山村
220 冷家村
四堡子乡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四堡子乡怎么看? ---说两句吧!
4楼 网友122.228.231.53于 22:11:21发表:我是四堡子乡的我在外地 有连系我的请加我网号我寻找我的好友。
3楼 网友61.137.171.142于 12:07:05发表:我是四堡子乡的我在外地 有连系我的请加我网号
2楼 网友218.24.191.19于 16:18:45发表:四堡子乡是个文明之乡,人们纯朴、善良,勤劳、智慧,热情、好客,虽然地处偏僻,地理环境欠佳,但敢为人先的人们与大自然斗争,在十年九旱的自然环境中,靠聪明的智慧脱去了贫困的帽子,每年正以5000元的人均收入递增。
1楼 网友218.24.191.19于 16:18:43发表:四堡子乡是个文明之乡,人们纯朴、善良,勤劳、智慧,热情、好客,虽然地处偏僻,地理环境欠佳,但敢为人先的人们与大自然斗争,在十年九旱的自然环境中,靠聪明的智慧脱去了贫困的帽子,每年正以5000元的人均收入递增。
全国地名搜索
区划: ? ? ?
彰武县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辽宁阜新彰武县四堡子乡
您当前的位置: & 欢迎光临
  四堡子乡地处彰武县西北部,鸡冠山脚下,柳河畔边,北与内蒙古库伦旗隔河相望,西与阜新县接壤,距彰武县城62公里,内蒙古库伦旗30公里。哈库线公路贯穿南北,这里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民风纯朴,人杰地灵。沾河山云秀,据矿藏之富饶,享物产之丰盈。 四堡子乡在合村后共辖七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13700人,总土地面积3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9万亩,适应种植玉米、高梁、棉花、烤烟、花生、大豆、西瓜、葵花、荞麦、药材等作物。正常年景,粮豆年产量可达8000万市斤,每年可产秸秆10万吨,极适应发展各类依靠农产品为饲料的养殖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全乡现已成为彰武县重要杂粮基地,绿色杂粮加工包装厂已建成。 四堡子乡有大小水库6座,其中小二型水库2座。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在近几年的严重旱灾情况下,充分发挥了水利资源优势,开发水浇地8500亩。全乡森林覆被率43%,林木品种繁多,生态环境良好。境内有莹石、河沙等矿产资源,现已大规模开采。 近年来,跟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大力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我们要支持生态立乡、林业强乡、绿色食品兴乡、畜牧业富乡的发展思路不动摇,走效益路,树生态旗,打绿色牌,强特色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烤烟、小杂粮、棉花、白鹅等项生产已步入产业化轨道。利用充足的饲料资源优势,开发高效肉牛生产,使黄牛生产由传统养殖业向科学规范化养殖转变,并建设二个肉驴基地,现在全乡畜牧业发展迅猛,为适应市场需求,即将投资兴建大规模牲畜交易市场一处。正在建设的轻工集贸市场,占地面积200亩,交易额居周边地区之首,是投资发展和繁荣地方经济的一个良好途径。 四堡子乡境内交通便利,公路环乡。电讯设备齐全,有移动通讯基站一座,有传真通讯设备,程控电话装机容量为1280门,现已装机1174部,我乡被命名为“彰武县程控电话第一乡”。乡里有微机室,在信息时代里,电脑网络化提供最快捷的资讯服务。乡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文体站有大量科普图书和录像带、光盘等,有400座席的大型农民影剧院一座。有大功率电视发射机、塔,辐射全乡及周边地区。发展有线电视2000余户。我乡曾被市政府命名为“先进文化乡”。.
名称:辽宁阜新彰武县四堡子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