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晚年业障深重的表现现前应如何帮她请问定弘法师

定弘法师答问:修学中如何在放下与随缘上做好,而不至落于懒散、消极、懈怠?
问:第一个问题是,我自二0一一年十一月接触净土法门,二0一二年三月左右开始听经,障深慧浅,有疑问如下:我自觉懒散毛病较重,学佛后有了改进,但在工作和生活上好像还不能积极上进。譬如同事们都会考很多证书,努力争取业绩,而我只倾向于做好本职,多的就不会再争取了。考试、考证的情况也是很顺势而为,工作需要就考,不需要就免。生活上譬如个人婚姻问题也如此,虽然也会考虑,但又不那么着急,相比之下家人催促得紧,我只觉得有无都无所谓。因上述所说情况,难免与家人有意见不一的地方。工作还好,至少是做好了就稳定了,个人问题则常惹母亲忧虑,未能尽孝。请问我这种心态是否过于消极懒散?修学中如何在放下与随缘上做好,而不至于落于懒散、消极、懈怠?
答:学佛的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跟一般人就不一样,也就是说人生的目的不同。没有学佛之前,可能我们会追求个人的名利、享受、世俗的欲乐等等,学佛之后就应该有一个转变了。听经闻法是帮助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我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对这些问题要深入思考。而对于眼前的这些名利享乐就可以放下,所谓是过眼云烟,这个不是消极。这个是什么?我们一般讲,兴趣、爱好不一样。应该在认识宇宙人生真相上积极进取,在了生死、出三界这条道路上积极进取,世间的这些名利享乐消极一点有好处。这是什么?观念不同。世间人认为我们消极,我们也认为他们消极;他们认为我们该做的不做,我们也认为他们该做的不做。什么是真正该做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得了人身,闻了佛法,就应该发愿了脱生死,要听经闻法,要修行,这是该做的,其他的事情确实可以随缘。所以努力的方向不一样,而努力比以前要更努力、更精进。为什么?这是生死大事,不可以做儿戏。而且这一生要是没有能把握好机会错过了,来生想再得人身、再遇佛法就难了。有这种观念的人就是觉悟,就是有出离心。
现在我们还在世间,当然也要随顺世间的缘分,毕竟你还没有出家,你是在家人,上有父母,也有亲戚朋友,他们对我们的这些看法也要稍微照顾一下。就是随顺他们的知见应付一下。像我过去没出家之前,这已经是好多年前了,大概是至少五、六年前,那时候我父亲、我爷爷、我奶奶都对我特别着急,希望我早点成家,年纪也不小了。每次他们这么说,我都给他们应付应付,说我不是不找,还没找到好的,别着急,姻缘是天赐的,着急没有用,着急找来的,姻缘不对,到时候还得离婚,那不是找麻烦吗?所以这个不能急,听由上天安排最好。就得这样应付应付、安抚安抚,到因缘成熟的时候,佛菩萨会加持你。你看我出家,他们没有一个反对,都是同意的,这是因缘成熟了。
我们不是不积极。我出家了,六年前把世间教授工作辞掉,来学习佛法,学习传统文化,也到外面讲课,也在我们摄影棚讲课。我用功的程度比我在大学里工作至少强度要大一倍以上,还不止,应该有二、三倍。你看我在大学里每个礼拜只上六个小时课,一年放三个月的假期,那九个月是每个礼拜上六个小时课。而且那个课重复了几次以后都很熟了,都不用备课了,上台就能讲,一点都不用费时间,生活得很逍遥。辞掉职务之后,在我们协会讲课,最高峰的时候一个礼拜二十二个小时,这强度就比以前在大学里面要大三、四倍。所以我们比以前更积极、更努力,只是方向不同。我们现在的方向是往了生死、成佛道的方向进取,过去那个往六道轮回进取。
问:我们再看下面这个问题,我们夫妻俩是来自中国四川成都的在家居士,我们有三个问题。第一,信心方面,怎样树立坚定信心往生净土?怎样确信六道存在又不真实?
答:信愿行是净土三资粮,而最重要的是这个信字,往往往生不了就是因为信出了问题。净土法门叫难信之法,难信而易行,修起来很容易,就是一句佛号就行了,但是要信真的不容易,这是要大善根。善根当然是过去生中修的,这一生可能还差一点点,要把它补足。方法就是听经研教,尤其是一门深入《》,这能够坚定我们的信心。
我自己对净土一开始当然也就相信,但是信心在初学的时候是非常薄弱,怀疑很多。因为信心不踏实,愿力就不坚强,信愿不足就很容易被境界迷惑。通过多年的学习,我听师父上人讲经今年是二十年了,基本上是没有间断过,到今天信心才算比较坚定。还不能是完全坚定,要是完全坚定,这个人就开悟了。《》上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信心清净,没有丝毫怀疑,则生实相,就是开悟了,见性了。我还差得很远,但是我现在的信心比以前是大大加强,对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信心坚定,对阿弥陀佛来接引我往生一点不怀疑,这个信心我有。我们相信就凭这么一点信心,你真发愿求生,阿弥陀佛在你临终就一定能接引。所以真的是法喜充满,这一生有指望能出离六道。
&&&全靠阿弥陀佛,自己是没本事,但是靠阿弥陀佛那就完全能做得到。所以能够有坚定信心,信有阿弥陀佛,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也相信自己决定有分往生西方。这第三条真的要明白教理,你要知道自己本来是佛,知道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都是你自己自心所变现的,你对这个道理坚信不疑,它不是心外的,是自己心内的。所以只要你有坚定信心和愿心求生西方,念阿弥陀佛,那么这个心所现的娑婆世界就能转成极乐世界。
所以六道轮回不是真的,相上是有,是你的心变现的,实际上它就像作梦一样,梦境。你说梦境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存在还是不存在?你说它不存在,那明明有,你能看得见、摸得着,你在梦境里头,那很真实。可是它又是一场梦,醒来之后什么都没有,那不就是假的吗?我们娑婆世界也是这样,六道轮回就是这样,极乐世界,跟你说老实话也是这样,「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极乐世界也包括在内。但是这个虚妄相能让我们能成佛,娑婆世界这个虚妄相我们会受痛苦,所以我们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厌离、欣求只是转一个念头,娑婆、六道是你染念变现的,这个染念就是贪瞋痴慢疑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现在你把这些染念换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净念,「心净则佛土净」,极乐世界就现前了,你这就是往生了。这个道理通过反覆的薰习加深印象,这样你的信心才踏实,不论遇到什么境界,你都不会害怕、不会恐慌。你知道那些境界全是你内心的一个映射,都不是真的,这句佛号就有力量了。甚至在你急难恐怖的时候,你能提得起一句佛号,当下境界就转。
今天上午我到圆明寺用粤语讲《》,这是每个礼拜六都去的,听到寺院一位法师跟我讲,说我们听众当中有一位就是在这次十月一号香港的海难里面遇难了,希望我们给他回向。我就讲课当中引用这个例子,这位同修,你看人生无常,自己都不知道,可能上个礼拜六他来听经了,这个礼拜六就不知道去了何方。如果他真能把《》听懂了,在这样的遇难的危急时刻,他能念阿弥陀佛,因为他那个船被撞了之后沉下去还是有点时间的,哪怕是几秒钟都够。这时候你立刻提起阿弥陀佛佛号,你身子沉在海里头,阿弥陀佛现前了,你就能往生西方。在这个时候你能提得起佛号,那是你平时的积累。信愿行资粮是要靠平时,平时通过听经研教,信愿坚定,加上念佛念成习惯,在这些紧急时刻你能提得起佛号,那就决定往生,这样他就没有白听经。《无量寿经》我们现在才讲到第四品,所以每一堂课真的都要珍惜,今天能够在这个讲堂里面听闻净土法门,下个礼拜能不能再见到都说不准了,当下听明白了,当下就得念佛。印光大师教我们,修道之人要把一个死字挂在额头上。一心念佛,随时做好准备,到时候马上念佛,常作无常想,这才能提得起境界。
问:第二个问题是持戒方面,怎样持戒?持哪些戒?
答:你能够把五戒持好,就了不得。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我们学佛行门。听经闻法是解门,行门是持戒,断恶修善。五戒建立在十善的基础上,想要持戒持得好,十善业道要努力做到,身口意要防范造恶,尤其是意上的贪瞋痴,这是造业的根源。贪,这是根本烦恼,一切的恶业就从这个字出来。贪,为什么会贪?因为有自私自利。有自私自利,即使你学佛,你也会贪佛法。所以那个学佛只是增长贪心,他没有真学。譬如说,当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能不能把你所学的佛法也放下,去帮助别人?你能去帮助别人,这就是把贪心放下了,把自私放下了;如果你一定执着你要学这个佛法,人家很需要你帮助你都置之不理,你学的只是佛法的常识,没有真正学到它的精髓,烦恼习气一分都没改。所以学佛第一关要断我执,我执就是自私自利。你不肯放下自私自利,就是你听再多的经,念再多的佛,都还是搞六道轮回。
第二个,瞋的烦恼。瞋恨、瞋怒、发脾气,这是地狱的业因。人为什么会有瞋心?它的根源是傲慢,因为自己觉得了不起,执着我的意见,自以为是。当这些外面人事物跟自己意见有对立,那你就会瞋了,不平、怨恨、恼怒、嫉妒等等全部都出来了。断瞋一定要把傲慢降伏住。第三个,愚痴。愚痴的根源在哪?在怀疑,疑。对宇宙人生真相、对佛陀的教诲,你生起疑心。因为有疑,他就会被无明覆盖,甚至自己犯了什么错误都看不明白了,胡里胡涂。所以这贪瞋痴,三毒烦恼,要把它洗刷掉。如何断贪?少欲知足,逐渐把自私自利放下,学会随顺别人。如何断瞋?放下傲慢,把自己谦卑下来,承认自己是个凡夫,而且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人家都是菩萨来成就我的。他对我好是成就我,对我不好,甚至毁辱我、伤害我,都是我的菩萨,这才能够把瞋放下。如何断痴?要多听经教,在经教里面薰习久了,智慧才能开。这样持戒才能够真正能够做到,否则都只是形式。去受了一个五戒,甚至菩萨戒,能做到吗?做不到就是假的。
持戒要明了因果,对因果报应要深入学习,知道犯了戒有什么因果,你就自然不敢犯。因果教材最好的三部书,《》、《》(在《》里面有详细的注解),还有一个是《》,这是印光大师非常提倡。当然还有一篇文章叫《》,这几篇应该常常拿来读诵、来学习,打好因果的根基,再来谈持戒才能够真正做到。
问:第三问题是讲方法方面,我们初进佛门,没有佛门基础,是否应该每天专听老法师讲的《无量寿经》几小时,除此专念阿弥陀佛?
答:这样做也很好。但是我建议你,除了听《无量寿经》以外,就是要学习刚才我讲的三部书,这是学佛的一个重要基础。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大力提倡,他印这三部书,这三部书都不是佛经,可是印的数量比印佛经数量要大好多倍,广为流通,目的就是为了大家明信因果。这个学佛才有根基,学的才是真的,否则都是搞假的。
问:再下面一个问题,我是一名家庭主妇,今生发愿求生净土,但夫妻生活问题怎么样才算如法?曾听老师的「觉海之舟」二集提到,在夫妻一方还未学佛的情况下,不能单方面提出分房。但师父上人在《》里讲到,夫妻正淫都不能往生,那我们该如何做才能保证决定往生?
答:老师跟师父上人讲的没有矛盾,师父上人讲的没错。往生,妳看《无量寿经》里面讲往生正因,「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这个淫欲包括夫妻之间的正淫。只要有欲望,对男女之欲没放下,妳往生就有问题。为什么?因为妳还贪恋娑婆,贪恋这种欲望,那怎么能往生?真学佛了,夫妻一方学佛,另外一方没学佛,他有这个需要,那妳一定要持这个不淫欲的戒跟他分房,他就会生烦恼。怎么办?老师告诉我们,自己不能有淫欲心,而跟家人要恒顺众生,这就需要自己把握好,要有坚定的出离心,深厌娑婆尘劳苦痛。但是又不能有憎恨的念头,对一切众生一味慈悲,你能恒顺就是慈悲。自己心中佛号不断,无论妳是在什么境界当中,妳这句佛号不间断,那么这些任何的事情对妳没有妨碍,因为妳的心是在极乐世界,妳真正欣求极乐。自己要多听经,真正生起出离心。另外也要生起慈悲心,对众生、对家人把情执放下,情执放下了妳才有真实的慈悲。妳希望能够有这个缘分度他,但是又没有任何的情执,这样妳才有智慧去处理这些事情。菩萨能够恒顺众生令众生欢喜,才能够度众生,绝对不跟众生对立。所以这个就是妳的一念之间,妳自己真的没有这种欲望,事上不妨碍,事事无碍,这最重要是妳那个清净心。
&&&&问:下面问,他说自信尊师重教,孝敬老人,言传身教,引导年轻人,为何独生女考上大学失准而只被澳门大学录取(预计是香港大学)?
答:这是不能如愿以偿。这个当然是看每个人的福报不一样,不是说你自己好像修行也修得不错,佛菩萨就一定让你所有的愿望都得到满足,不一定,就看你个人的福报、缘分。但是你要真的求佛菩萨帮助你,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对你最好的、最合适的。有时候不要以为说我求的愿,怎么阿弥陀佛、佛菩萨不能满我的愿,其实可能不满你的愿未必不是好事。
我举一个例子,我记得大概十多年前,应该是二十年前,我当时还在广州念大学,白云机场发生了一个劫机事件,这个劫机的人冒险,结果飞机失事,撞上了停在地上的飞机,死了不少人。而后来看到报纸上说,就有这么一个人,当时要急着登上这个飞机,就是失事的这个飞机。他之前他一定要去买票,一定要赶这班飞机,大概有很急的事情。冲到机场他还是没有票,上不了那个飞机,不知道是没有票了还是迟到了,上不了。他非常的恼恨,没过多久知道这飞机失事了。你想想,他当时他不知道原来没上飞机还是好事,上了飞机那就完了。所以不能用自己的意思去考量它是好还是不好。最好是什么?不要去想,一切随顺,求阿弥陀佛、求佛菩萨给我加持,最后结果我都接受,相信这是佛菩萨给我的安排,一定对我最好。
问:下面一个问题,弟子想请教孝亲尊师如何落实?弟子父母尚不能理解为何弟子要学佛、吃素、做义工,总希望我工作或者全心照顾孩子,对于学佛、吃素提都不能提,非常反感,甚至觉得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好在现在没住在一起。那弟子除了尽儿女的本分随顺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十二月份如果真有灾难,弟子该如何帮助父母?是不是要彻底放下傲慢,完全相信老师,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还有别的吗?应主动请法还是老实听话?
答:这是好几个问题。刚才我已经提到一个相似的理念,自己学佛了,家里人不学佛,那我们跟家人相处确实要学着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不能让家人生烦恼。当然自己在随顺的时候又不能堕落,譬如说,家人不吃素,我断肉了,可是跟家里人在一起,那你不能说我得吃素,跟你分了,分开。真的有这样的同修,特别执着,家里人炒过肉的锅,他得拿去洗,洗完之后才能炒他的菜,家里人看了就很生烦恼。就得要随顺,让大家觉得你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不要有那么多的棱角。棱角是什么?分别、执着。分别、执着就不是在学佛了。连六祖惠能大师都吃肉边菜,在猎人队里十五年,猎人是吃肉的,六祖给他们做肉,他是伙夫,专门在厨房里当义工,给猎人当义工。你看看禅宗六祖,那就是佛,来给猎人来做义工,给他们做饭菜,自己吃肉边菜。不是短时间,十五年,这是慈悲。你想想,如果后来这些猎人知道当年给他们做饭的就是六祖惠能大师,他们心里会多感动,马上就能学佛。但是你在这当中你不能够自己起贪欲,你跟家人一起,他吃肉你也随顺吃肉,结果愈吃愈爱吃,这就属于堕落了。自己要把持好,能随顺众生。
十二月份有没有灾难,现在最好不要去想它,要想想阿弥陀佛。有灾难,没关系,该走就走,念阿弥陀佛求往生;没灾难,那继续念佛,还是求往生,对我们不影响。不要在这些问题上浪费你的念头,好好念佛要紧。有这个灾难,你就当它有,可以,当它有,督促自己念佛。剩下这不两个多月吗?克期取证。我现在也是每天在佛前发愿,以十二月二十一号为最后的日期,一定要在这之前成就念佛三昧,督促自己。所以你看灾难即使有都是好事,帮助你了。
你讲到尊师重道的问题,如何去落实,确实要彻底放下傲慢。三福第一福讲「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对师长要奉事。当然最基本的,师长给你的工作、交待你的任务,要认真的努力的去完成,自己宁愿辛苦一些,也一定要把师长交待的工作做好,这就是奉事,这就是尊师。然后更重要的,师长的教诲要认真落实,要修行,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落实师长的教诲,可能要吃点苦头,要受点累,但是也要做到。慢慢的这样做久了,跟师长自然就有一种默契,这才能够成就自己法器,跟师长能够心心相印。他没有这一段的磨合的这样时期,你说心心相印是不可能做到。心心相印才能传法,师长的法就能传到你那里,所谓以心印心。但是这个基础是什么?那是真的奉事师长,百分之百的诚敬,对师长没有丝毫的怀疑,更不能够怠慢。为人弟子,这是佛讲的,要尊重其师,对于自己的老师要尊重,事老师如同事佛,把老师就看作佛,这是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三宝弟子。佛不在世了,我们亲近一个善知识,认定他是善知识的话,那你就要认真的奉事。
当然要先考察这个人是不是真善知识,你要用经教去考察,看看他的知见正不正,这是最重要。如果知见不正,他的修为很不错,都不能够做为善知识。反过来,知见很正确,完全是跟佛在经典里讲的教诲是相同的,但是可能他做不到,他还有很多烦恼习气,但是这个人也能成为善知识。我们跟着他,他会指导我们修学,他指导的不错,那将来我们能成就,青出于蓝胜于蓝。所以那个见是最重要的,见地一定要正。这个见地当然你要观察,最重要的他有没有师承,是他从他的老师那学来的?还是他自己在那想出来的?这个知见怎么来的?自己想出来的不可靠,他有祖祖相传下来的,这个可靠,那么我们依止他能得到法益。你选择定了,对他的依止那就是要用至诚恭敬的心,如同事佛,这样你得的利益就大。
有人问说,他明明不是佛,那怎么能把他看成佛?他是不是佛其实没有关系,他即使是个十足的凡夫也不要紧,他知见跟佛相同,你依止他,你把他看成佛,你得到的是佛的教诲。你要把他看成是凡夫,你这个傲慢心就会生起来,那你只能得到凡夫对你的教诲,那就差多了。所以我跟师父上人,我真的打内心里看师父上人就是佛,就是阿弥陀佛,我心目中真的这样想,所以我能跟他老人家得到很大利益。老人家对我也是很不客气,我的习气毛病现行的时候,那是非常严厉的批评。他是不打人,我祈请他老人家,你看见我该打就打、该骂就骂,他说他不打人,从小就没打人的习惯,很慈悲,但是有非常严厉的训斥,这是常有。周围同修也都看说老法师就对你训斥,对别人都没那么凶。我说我感到很荣幸,师长能训斥你是看得起你,你还值得训斥,就你还有救。你要是没救了,不会训斥你,对你很客气,好好好、行行行,不会认真教你。他看能不能训斥你怎么看?看你对他的诚敬心如何。你对他不是真诚的,不是恭敬的,他不敢训斥你。训斥你不就等于跟你结怨了吗?那随你去了。所以师父讲经,他说这种人就是旁听的,爱来不来随他便,不能当作正式学生,这就自己失去大利益了。
问:好,我们再看下面一个问题,学生是来自大陆,问我们读诵《无量寿经》多年,用打七的方式七天一期,每天九部到十二部,其他时间听经、念佛。因打七诵经偏多,故显听经念佛不足,这种方法是否符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能否继续?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这属于打七的方式,也是可以。就是密集型的修学,七天每天能念九到十二部,这个非常不错,等于是念佛,练自己的定力。用读经来降伏妄念,这个很好,尤其是对于妄念比较多的人,读经比念佛要好。读《无量寿经》,因为《无量寿经》有那一点意思在里头,你要跟着经文的意思走,比较容易集中。念佛这就很容易随口滑过,口里继续念佛,妄想继续打,这个就没什么太大用处。所以初学的人,我们提倡以读经为主,把《无量寿经》读三千遍,读到你的心地清净了,念佛很快就得三昧。
如果是自己很多问题,连读经都觉得不能老实读下去,怎么办?那还是要多听经。听经是明理,是修慧,读经、念佛是修定,要定慧等持。当然每个人根性不一样,有的人定多慧少,那就要多听经,把那个智慧补上去。有的人定少慧多,这种人就会妄念多,这时候就要多读经、多念佛,把那个定力提升上去。甚至每个人不同的时期他也有不同的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定慧他总是比重上他会不一样,随时调整,没有一定的。
问:下面一个问题,运衰、阳气不足,临终时如何防止冤亲债主附身报复?
答:靠自己是防不了。你怎么防?你运衰了、阳气不足了,他上来很容易,你防不胜防。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心求生净土、念阿弥陀佛。念佛就得到佛力加持,经上讲,这《》上讲,我们能求生净土,念阿弥陀佛,就有二十五位菩萨日夜守护,令一切非人(就是那些怨鬼、鬼神)不能够恼害我们,所以念佛功德是最不可思议。
我们两个月前在圆明寺举办大学生的学佛夏令营,三百多人来参加,其中有一位三十来岁的女性(女同学),就遭到附身了。是她以前堕胎的一个婴灵附她身上,要她的命,报复,结果同修给她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这个附体就说话了,不能再念了,再念我就下来。当然那同修继续念,就想你下来。他说你看你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就在头顶,告诉同修他能看到,这个婴灵能看得到。你看念佛时就有阿弥陀佛现前,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这是有障碍,但是他真的出现,佛光真的照注,所以那附体就上不了身。所以一个人在念佛的时候,周围的磁场都是佛光,阿弥陀佛就在头顶,这是有事实的证明了,所以我们也很感恩这个婴灵菩萨,他给我们作证。他来不是想给我们作证,他是想来害死他这个堕他的这个母亲,但是无意中把这个事实真相透露给我们听了,告诉我们说不能再念了,再念我就得下来了。你看这我们就知道了,真的,你念阿弥陀佛那就有保护层,那些冤亲债主就上不来。这还不是她自己本人念,旁边一个同学给她念,助念就有这样大的功德,要是她自己念那更好了。所以常念佛的人不会有这些冤亲债主附身,他能附得上来,说明你没真念佛。
问:下面一个问题,听经念佛、参加超度法会如何尽量减少身边冤亲债主对自己的干扰?
答:那就是听经念佛,听经念佛就能减少干扰。这个听经念佛是用真诚的心、恭敬的心来听经念佛。如果你用怠慢的心,不清净,听经打妄想,念佛也打妄想,那当然就很难得到这样的利益。
问:下面问,在今年阳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这三个月中,启请师父上人慈悲举办一场佛七或三时系念超度法会。由护世息灾委员会或者其他机构做主办单位都可以,租的地点最好能容纳上万人,最好能网上报名,因大陆或者海外同修来香港参加抽签非常不容易。
答:这个提议是很好,谁去办?这个要有大福报的人。一场法会上万人,四月的时候也办过一个清明法会,护世息灾委员会办的,听说那场花费一千多万,而且人力、物力消耗很大。功德当然是很殊胜,但是要有大福报的人出来,这事不容易。实际上,真正得到念佛的法益不一定是要在参加法会的时候。你在家里认真听经、认真念佛,你得到的功德利益绝不亚于你在法会当中。你看刘素云老师,她成就念佛三昧了,这师父上人给她鉴定,她从来没参加过什么法会,就在家里念,自己一个人念,一个人听经,不一样成就吗?所以我们修行,不要寄托在外面的缘,这个万人法会哪是常常有?不一定。有这个缘,参加一下是很好,没有缘不要去想,想就是妄想,随缘,参加不上也不要觉得遗憾。「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自己在家里真修真干,诸佛菩萨护念你。
问:好,下面一个问题,我是秦皇岛市十六中学教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但我现在发愿今生一定要成佛,往生极乐,请问如何做才能保证成就?
答:那就是专听《无量寿经》,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你就能保证。至于说你现在做的教师的工作,带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这都是好事情。将这些功德都回向求生净土,它不会妨碍你往生,反而能助你一臂之力。
问:我们单元有五、六家听老法师讲经,大家想共修,如何安排、如何做才能成就大家往生极乐?
答:五、六个人一起听经、一起念佛,这也很好。人不要多,志同道合找几个人在一起真修真干,非常的好。没有呢?没有就一个人干,也行,那都是缘分,可遇不可求。所以如何安排?就是专听老法师讲《无量寿经》,讲《》或者《》,自己安排好时间,这样就很好。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们附近有一个共修念佛道场,大家都很精进听经、念经、磕头、念佛。但我们得知有贫困山区的很多人生活艰苦,我们应不应该参与伸出援助之手?还是应该静修?
答:这个是看自己的能力和缘分。求生净土这是最重要,这是摆在第一位。《无量寿经》上讲得好,「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你供养像恒沙这样的圣贤,功德那么大,还不如你自己坚定勇猛的求生净土。这是两者相比较,你要有一个高下之分、主次之分、先后之分,「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但是分出先后不是互相排斥,你能保证你念佛静修,同时有这个缘分可以伸出援手帮助贫困山区,譬如说捐钱,甚至需要你过去做点义工,这个你不影响你静修就没问题,但是你要懂得主次就好。支援贫困山区也是好事情,你将这些功德也回向求生净土。但是如果说做这些好事,把你念佛给耽误了,你生烦恼了,心不清净了,那就不对了。心地清净,做这些事情不会让你生烦恼,你还是在念佛,佛号不会间断,这做又何妨?所以要看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水平。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来自哈尔滨刘素云老师的故乡,今天十分有幸聆听您指点迷津。大同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至今已七年历程,始终本着以育人为本从事公益讲座,请法师赐教。第一,学校进行儒释道教育免费学习,有人提出不能长久,两种意见。第一是开国学课程必须要收费;第二是有人坚持认为公益讲座是对的,不能收费,如果收费讲国学就要变味。公益讲座老师都是发心做义务,长时间有人认为老师不能坚持长久,目前师资紧缺,请定弘法师帮我们指点方向。
答:两个都可以。如果实在是经费有问题,你要收点费用,不能过高,能够很合理。而且你的课程确实有这样的质量,就所谓能够让来听的人真正觉得受益很大,他觉得很值,这就也没有问题。印光大师当年他建立的弘化社印送经典,那个经典也是收成本,不是说完全不收费。我们老法师做法是一切经典全部免费印送,一分钱都不收。这样做法也很好,也做得很成功,可以说印送的经典比印祖当年要多太多了,从来没有经费紧张过。为什么?佛法告诉我们,愈布施愈多。你要有信心,我就是不收费,你看看我能不能够养活自己。你要真正这样布施,我告诉你,你来的钱更多,这真话。这钱哪来的?你也不知哪来的,大家就来供养你了,那钱都不知谁给的。真的是这样,老法师就是,他钱很多,不知从哪来,全都拿去印经去了,愈印钱愈多,那愈多就得再愈多印。愈施愈多,愈多愈施,这个果报愈来愈殊胜。所以走哪条路,你自己选择,两者都是可行,但是我觉得,后者比前者更殊胜。但是这些学校的老师们,他要有这样的理念,有这样的信心,否则就会生烦恼,这需要自己真正放得下。
如果你真正说不收费,那你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真的哪一天我没钱了,没钱只好关门,关门就关门,这就放下了,好事不如无事。如果众生有福,这个学校就不会关门,真正没有经费的时候,韦驮菩萨会送经费来,你要真相信这点。如果你没有信心,你还得自己去安排,那韦驮菩萨就省事了;你自己不安排了,韦驮菩萨就来帮你安排。但是这点确实要有佛法的素养,他才敢这么做。这之前你要想想一些善巧方便的做法,总要大家要团结,要一致、同心,这才能把工作做好。
问:下面一个问题,悟梵法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刘素云老师告诉我们,悟梵法师往生品位是上品中生。请问定弘法师,悟梵法师上品中生是凡圣同居土,还是方便有余土,还是实报庄严土?
答:四土都有三辈九品,都有九品。通常讲凡圣同居土有九品,其实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它都有。实报庄严土属于法身大士,用《》分法,是四十一个法身大士,四十一个位次,最后圆满就常寂光圆满现前,那就成佛了,所以它确实每一个土都有它的位次。悟梵法师到底是哪一土?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大概还得再去向刘素云老师确认一下。但是你要知道极乐世界四土都是在一起,生一土即是生四土,它不会有什么分别,分别是佛给我们方便说法。实际上你即使在凡圣同居土的下下品往生,你的智慧、德能、相好跟实报庄严土菩萨没有两样,都是阿惟越致菩萨的待遇。只不过是实报庄严土这个阿惟越致菩萨是靠自己证得的,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他自己毫没有证得,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但是这是阿弥陀佛加持,所以他的受用跟实报庄严土菩萨没有两样。因此实在讲,去分到底哪一土意义不大了,她已经往生了,她就是阿惟越致菩萨。实报庄严土上上品智慧功德她也得到,因为极乐世界是平等法界,不会有这些差别。
问:下面问,听学佛问答讲座中,灵鬼附身的人多喜欢求神通感应,但我们念佛诵经不求感应吗?应怎样处理?
答:确实不必求感应,老实念佛,连求感应的那个念头都不要有,这叫老实,感应是自然的。老是求感应确实是容易出状况,就是这种所谓走火入魔的、被灵鬼附身的大多数人都是喜欢这些神通感应,喜欢鬼、神这些事,疑神疑鬼,鬼神就找来了。我真的碰到不少这样的同修,早上起来觉得头有点痛,今天众生很多,都附在我头上了;过两天脚趾痛了,我脚趾上有众生。他就这么想,到底有没有?当然我也不知道,但你这样想就容易招他们来。可能本来没有,你这么一想他真的来了,就心想事成。你为什么不想佛?你想阿弥陀佛佛就来了,所以老实念佛要紧。
要求,咱们就求见佛。净土法门它殊胜在哪?你就是求见佛,用一个执着的心求,也能见到,也不会走火入魔。修其他法门不行,譬如像禅宗,那得离一切相,「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见魔不行见佛也不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全都得放下,离一切相才能见佛,见的是法性佛。但是净土执相念佛也能见佛,见的这个佛当然是应化身的佛,但是见了佛就成功了,不管见什么样的佛。所以净土法门允许你执着,执着名号,这是可以。但是这样的品位比较低,凡圣同居土,因为你没放下执着。你要是真的把这个求的心也放下,就是老实念,你往生可能一下就生到了实报庄严土,这个品位就不是同日而语了。
问:下面问,灵鬼附身和业障病怎样对治?
答:最好对治方法念佛,刚才已经谈到了。
问:下面一个问题,弟子交的男朋友,但是父母不同意,弟子该怎么办?具体事情是怎样的?母亲看男朋友照片的时候,发现他眼睛有问题,但不是很严重,也没有视力问题,可是母亲说什么都不同意。母亲身体还不好,因为我找这样的男友很伤她的心,我该怎么办?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弟子怎样做才是对的?
答:那妳就可以随顺妳的母亲,这就是孝。孝顺孝顺,母亲不喜欢妳那个男朋友,那妳就随顺妳母亲,这个有什么问题?把自己放下,这是养自己的德。因为这个并不是妳必须得坚持的事情,妳不像说求生净土,母亲不同意妳那妳也得坚持,那是完全不同的。男朋友妳不需要坚持,说老实话,没有都无所谓。像我这样不结婚也无所谓,母亲让我不结婚我就不结婚,这也都没问题。世间的任何事相比孝道来讲,如果孝道更重要,我们就应该去行孝。说老实话,大概只有求往生这一条算是最重要的。当然实际上,真正求往生才是行大孝,而唯有真正有孝心的人才能往生,净业三福第一福就是孝。
问:下面一个问题,弟子现在有经济上的困难,所以现在正在考公职,考试日期剩下不多的时日。但现在因为公公生病,希望我可以去照顾他们。但是我真的力不从心,如果去照顾就没时间考试。如果我诚心的跟夫家沟通,请他们体谅我的困境,先帮忙由公婆的三个子女轮流照顾,让我先专心准备考试,等我考完试工作稳定了,我会尽力做好媳妇和为人子女应该做的事。请问这样如法吗?
答:这个看妳用什么标准,如果妳用佛法的标准,这就不是太如法。为什么?考试、考公职能解决妳个人名利上的问题、经济上的问题,但是妳能够发心把自己名利放下,孝养公婆,这是大德。妳也不必害怕说我这个公职丢掉了怎么办?没关系,稍微清苦一点能熬得下去,而且妳真正行孝,上天都会护佑妳,妳真有困难的时候就会有人来帮助妳。这是佛法的标准,也是圣贤的标准。当然这个标准如果加在一般人身上,他受不了,所以这个还是自己去做决定。当然妳说我公公如果有人照顾,我自己可以安心,这个当然没问题。但是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人去发心照顾,如果没人发心,那自己宁愿舍去公职也应该照顾。亲自去照顾他们老人,比妳自己去念几部经给他们回向来得更强,因为妳的心更诚。哪怕是妳只是念佛,边照顾妳可以边念佛,给他们回向,这个功德比妳自己不肯去照顾然后去妳给他念经这个功德要大多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业障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