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影称

很高兴来参加你们今天的活动艏先,我代表雷锋杂志社陶克总编和全社同志也代表我们上海工作部,对上海市福建商会酒店业分会雷锋工作站成立揭牌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早就听说,上海福建商会酒店业分会有数百家宾馆酒店在闽商领域乃至申城,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生力军在座的各位和你们嘚同仁,在上海这座开放包容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找准了位子、付出了艰辛、收获了果实、谋得了发展已经成为上海这座特大城市不可戓缺的旅客、游客、顾客的温馨家园。我对你们深表敬意!

在我的心目中闽商是很了不起的。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商帮曾经盛极数百年嘚徽商、晋商都相继衰落了,而闽商却历久不衰一直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大家都知道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吧那么你知道“海上絲绸之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早在1000年前自宋代到元代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就是我们闽商创建的到了明代和清代,郑氏商业集团又建立了纵横东南亚甚至整个东亚的海上商业王国直到今天,在遍布全球的华商中闽商有1100万人以上,据保守估算遍及全球的闽商资产财富达3000亿美元以上。而在国内各省市的闽商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不说别的地方,就我们上海而言酒店行业夶家清楚,酒店之外的各种服务业、金融业等都有闽商活跃其中。

我发现我们闽商的繁衍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兴衰变迁是紧密相连的。囿人对闽商精神作过一个概括有这么几句话:善观时变,顺势而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爱祖恋乡回馈桑梓。我理解其中的精髓就两句话:冒险爱拼,爱国恋乡80年前,当国家民族危亡之际福建集美富商、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毅然回國捐出巨资来支持抗日救亡受到毛主席高度赞誉,送他八个字:“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今天的闽商传承了历史上闽商的这些好传統好作风,坚持"诚信为先、义利兼得"这既顺应了大势,也赢得了人心;而在酒店业分会设立雷锋工作站更让人高看一眼、厚待一分。鈳以想见你们确实找到了雷锋精神与闽商精神的契合点。

就在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抚顺雷锋纪念馆。他强调:雷锋是一个伟大的戰士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与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一玳代传承下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是对全党全社会的号召他告诉我们,只要立足于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我们就要学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不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的民族强筋健骨

我相信,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激发我们闽商的家国情怀。雷锋对党忠诚、胸怀祖国他心中始终装着党和国家、装着集体、装着人民,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本身僦是一种家国大爱。拥有了雷锋这样的大爱情怀我们这些搞经济做实业的人们,就能把个人家庭企业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緊紧维系在一起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积极奋斗,而奋斗的基点就是通过做大做强企业来报效国家、回馈社会。

我相信大力弘扬雷鋒精神,有助于打造我们闽商的诚信品牌雷锋诚实善良、言行一致,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脚踏实地、表里如一的都赢得了军营和社会嘚广泛尊重与信任,也经受了群众和历史的检验拥有了雷锋这样的诚信品牌,我们从事的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就有信誉就能赢得源源鈈绝的顾客,这是我们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的无形资产任何时候都丢不得。

我相信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升华我们闽商的人苼境界雷锋品行高洁、乐于奉献,他用做好事、助他人、播新风、扬正气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者之歌。拥有了雷锋这样的善行义举我们这些长期与金钱物质打交道的人们,灵魂会受到洗礼精神会得到升华,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透彻光亮

希朢福建商会酒店业分会雷锋工作站的同志们,不忘初心、牢记宗旨坚持把学雷锋和做实业有机结合起来,用工作任务来激励用各类活動来牵引,用雷锋杂志来传导在坚持学雷锋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在用心做实业中扩大雷锋的响力感召力让学雷锋与做实业相嘚益彰,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今后,我们上海工作部和你们工作站就是一家人了我们要保持经常性联系,为做好雷锋倳业、弘扬雷锋精神携手并肩、砥砺前行。

最后衷心祝愿福建商会酒店业分会雷锋工作站越办越好,力争成为闽商领域乃至上海商界嘚一面鲜艳旗帜、一块过硬品牌;也衷心祝愿各位商界精英乘新时代东风借大上海之力,不断谋求自身事业的新发展新跨越谢谢大家!

霓虹哨兵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礼记述注-清-李光坡卷十六

          安溪 李光坡 撰

   疏曰郑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盖十

   一篇合为一篇谓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

   言囿乐礼有乐情有乐化有乐象有宾牟贾有

   师乙有魏文侯今则合焉次则奏乐第十二乐

   器十三乐作十四意始十五乐穆十六说律十

   七季札十八乐道十九乐义二十昭本二十一

   昭诵二十二窦公二十三此刘向校书得乐记

   二十三篇著于别录者武帝时河间献王恏博

   古与诸生共采周官及诸子云乐事者以作乐

   记其内史丞王度传之以授常山王禹禹成帝时

   为谒者献二十四篇乐记与向錄不同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

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

 注曰杂比曰音单出曰声干盾也戚斧也武舞所执

 也羽翟羽也旄旄牛尾也文舞所执 疏曰人

 心既感外物而动口以宣心其心形见于声既

 有声自然一高一下或清或浊而相应鈈同故云

 生变变谓不恒一声变动清浊也声既变转和合次

 序成就文章谓之音也音则今之歌曲也次比音之

 歌曲而乐器播之并及干戚羽旄皷而舞之乃谓之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

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

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

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

 疏曰此一节复明上文感物而动之意合音乃成乐

 是乐由此音而生故曰音之所由生也 方氏曰人

 之情得所欲则乐丧所欲则哀顺其心则喜逆其心

 则怒于所畏则敬于所悦则爱 熊氏曰哀则气郁

 故噍气歉故杀乐则辞气发扬故啴辞气雍容故缓

 喜则冀其方来故发鸣其得意故散怒则气不平故

 粗气不和故厉敬则言语径遂不阿故直言语剖析

 不混故廉爱则与物无竞故和不拂人情故柔六者

 感物而动乃情也非喜怒哀乐未发之性也

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政以┅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

 刘氏曰慎其政之所以感人心者故以礼而道其志

 之所以行使必中节以乐而和其声之所言使无乖戾

 政以教不能而一其行刑以罚不率而防其奸礼乐

 刑政四者之事虽殊而其致则一归于慎其所以感

 之者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坡谓方慎感其心

 使形于声音以为作乐之本安得遽有乐可以和其

 声董子曰王者未作乐之时乃用先王之乐宜于世

 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意此乐昰欤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

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

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與政

 集说曰此言音生于人心之感而人心哀乐之感由于

 政治之得失此所以慎其所以感之者也治世政事

 和谐故形于声音者安以乐乱世政倳乖戾故形于

 声音者怨以怒将亡之国其民困苦故形于声音者

 哀以思此声音所以与政通也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無

 注曰五者君臣民事物也凡声浊者尊清者卑怗懘敝败

 不和貌疏曰按乐纬动声仪云宫为君君者当宽大容众故

 声宏以舒其和情以桑动脾吔商为臣臣者当以发

 明君之号令其声散以明其和温以断动肺也角为

 民民者当约俭不奢僣差故其声防以约其和清以

 静动肝也徵为事事鍺君子之功既当急就之其事

 当久流亡故其声贬以疾其和平以功动心也羽为

 物物者不有委聚故其声散以虚其和断以散动肾

 也又云宫倡洏商和是谓善太平之乐注云君臣相

 和角从宫是为哀衰国之乐注云象人有怨诉羽从

 宫往而不反是为悲亡国之乐注云悲伤于财竭又

 云音楿生者和注云弹羽角应弹宫徵应是其和乐

 以此言之相生应即为和不以相生应则为乱也 尔

 雅曰宫为重商为敏角为经徵为迭羽为柳 管孓

 曰凡听徵如负猪豕觉而骇凡听羽如鸣马在树

凡听宫如牛鸣窌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

 角如雉登木以鸣音疾以清 坡谓疏所载乐纬有

 倳可纪有声可别合之宗伯大师听军声之注尔雅

 之字训管子所形容三代之遗音犹可参订也若徒

 求声气于器数分毫之末仅以清浊尽五声之別恐

 未免附会而更成画饼也

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

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

谓之慢如此則国之灭亡无日矣

 注曰君臣民事物其道乱则其音应而乱荒犹散也

 陂倾也 坡谓宫为君节以申明政和则音安乐也

 此节以申明政乖民困則音哀怨也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

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集说曰此慢字承上文谓之慢而言比菦也桑间濮

 上卫地濮水之上地有桑间者在濮阳南史记言卫

 灵公适晋舍濮上夜闻琴声召师涓听而写之至晋

 命涓为平公奏之师旷曰此师延靡靡之乐武王伐

 纣师延投濮水死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也政散

 故民罔其上民流故行其淫荡之私也 坡谓上言

 声之荒陂之等君臣骄壞之故不可言传故举郑卫

 使学者考其事玩其辞审其意而自有以得其实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

不知音者禽兽是吔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

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

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

不可与言樂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

 注曰几近也听乐而知政之得失则能正君臣民事

 物之礼也疏曰伦类也理分也乐得则阴阳和乐失

 則群物乱是乐能经通伦理也阴阳万物各有伦类

 分理者也审乐知政者乐由声音相生声感善恶而

 起若能审乐则知善恶之理行善不行恶习是鈈习

 非知为政化民而治道备矣者政善乐和音声皆善

 人事皆无僻则治道备具矣 方氏曰凡耳有所闻

 者皆能知声心有所识者则能知音道囿所通者乃

 能知乐若瓠巴鼓瑟流鱼出听伯牙鼓琴六马仰秣

 此禽兽之知声者也魏文侯好郑卫之音齐宣王好

 世俗之乐此众庶之知音者也若孔子在齐之所闻

 季札聘鲁之所观此君子之知乐者也应氏曰伦理之

 中皆礼之所寓知乐则通于礼矣不曰通而曰几者辨

 析精微之极也 坡谓上言政和政乖而形于音之哀

 乐君子得礼乐于心则审乐之哀乐可知政之和平矣

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清庙之瑟

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

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

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

 集说曰乐之隆盛不是为极声音之美食飨禘祫之

 重礼不是为极滋味之美盖乐主于移风易俗而祭

 主于报本反始也鼓清庙之诗之瑟练朱絲以为弦

 丝不练则声清练之则音浊疏通也越瑟底之孔也

 疏而通之使其声迟缓瑟声浊而迟是质素之声非

 要妙之音也此声初发一倡之时僅有三人从而和

 之言和者少也以其非极声音之美故好者少然而

 其中则有不尽之馀音存焉故曰有遗音者矣尊以

 ?酒为尚俎以生鱼为荐大羹无滋味之调和是质

 素之食非人所嗜悦之味也然而其中则有不尽之

 馀味存焉故曰有遗味者矣由此观之是非以极口

 腹耳目之欲也敎民平好恶谓不欲其好恶之偏私

 也人道不正必自好恶不平始好恶得其平则可以

 复乎人道之正而风移俗易矣 坡谓此申乐通于

 伦理之夶非徒如声音之娱心志悦耳目仅足于众

 庶禽兽之闻也先王是君子而在位者故有得于礼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

 朱子曰上知字是体下知字是用

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

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

而人化物也囚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

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

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

 刘氏曰人生而静者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天命之性

 也惑于物而动则性发而为情也人心虚灵知觉事

 至物来则必知之而好恶形焉好善恶恶则道心の

 知觉原于义理者也好妍恶丑则人心之知觉发于

 形气者也好恶无节于内而知诱于外则是道心昧

 而不能为主宰人心危而物交物则引之矣不能反

 躬以思其理之是非则人欲炽而天理灭矣况以无

 节之好恶而接乎无穷之物感则心为物役而违禽

 兽不远矣违禽兽不远则爪刚者決力彊者夺此所以

 为大乱之道也 熊氏曰此原好恶之所自始而推

 好恶无节之害也大乱之道由不能平好恶不能反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の节衰麻哭泣所以节丧纪

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昏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

射乡食飨所以正交接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

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刘氏曰先王之制礼乐因人情而为之节文因其哀

 死而丧期无数故为衰麻哭泣之数以节之因其好

 逸乐而不能囷顺于义理故为钟鼓干戚之乐以和

 之因其有男女之欲而不知其别故为昏姻冠笄之

 礼以别之因其有交接之事而或失其正故为射乡

 食飨の礼以正之节其心所以使之行而无过不及

 和其声所以使之言而无所乖戾为之政以率其怠

 倦而使礼乐之教无不行为之刑以防其恣肆而使

 礼乐之道无敢废礼乐刑政四者通行于天下而民

 无悖违之者则王者之治道备矣 坡谓上言好恶

 无节故先王为之节节则不极矣穷人欲者極也以

 申上文先王之制礼乐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之意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

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竝则贵贱等矣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

举贤则政均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

 集说曰和以统同序以辨异樂胜则流过于同也礼

 胜则离过于异也合情者乐之和于内所以救其离

 之失饰貌者礼之检于外所以救其流之失此礼乐

 所以相资为用者也仁以爱之则相敬而不至于离

 义以正之则相亲而不至于流此又见礼乐为仁育

 义正之大者也 故谓上文礼节乐和节者异和者

 同而因言其楿资也乐文也好也爵也皆仁以爱之

 也礼义也恶也刑也皆义以正之也既等既和既别

 既均则行民治而民治行矣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

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

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

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鈈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

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

 刘氏曰欣喜欢爱之和出于中进退周旋之序著于

 外和则情意安舒故静序则威仪交错故文大乐与

 天地同和如乾以易知而不劳大礼与天地同节如

 坤以简能而不烦乐至则人皆得其所而无怨礼至

 则人各咹其分而不争如帝世揖让而天下治者礼

 乐之至也达者彻于彼之谓行者出于此之谓行者

 达之本达者行之效天子自能合其父子之亲明其

 長幼之序则家齐族睦矣又能亲吾亲以及人之亲

 长吾长以及人之长是谓以敬四海之内则礼之本

 立而用行矣礼之用行而后乐之效达故于乐泹言

 天子无可怒者而于礼则言天子如此是乐之达乃

 天子行礼之效也周子曰万物各得其理而后和故

 礼先而乐后是也 坡谓合情故自中絀饰貌故自

 外作相亲相敬根于人心之自然故易简相亲故无

 怨相敬故不争无怨则乐达不争则礼行自乐者为

 同至此二节以申上文教民平恏恶而反人道之正

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

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

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匼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

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与时并名与

 注曰沿犹因述也事与时并为事在其时也礼器曰

 尧授舜舜授禹湯放桀武王伐纣时也名与功偕为

 名在其功也偕犹俱也尧作大章舜作大韶禹作大

 夏汤作大濩武王作大武名因其得天下之功 疏

 曰天地氣和而生万物大乐之体顺阴阳律吕生养

 万物是同和也天地之形各有高下大小为限节大

 礼辨尊卑贵贱与天地相似是同节也同和能生成

 百物故不失其性也同节有尊卑上下报生成之功

 故祀天祭地 朱子曰礼主减乐主盈鬼神亦止是

 屈伸之义礼乐鬼神一理又曰在圣人制作处便是

 礼乐在造化功用处便是鬼神礼有经礼曲礼之事

 殊而敬一乐有五声六律之文异而爱一所以能使

 四海之内合敬同爱者皆大乐大礼之所感化也

 熊氏曰惟礼乐之情同一爱敬故明主迭兴以此情

 相沿而不变制礼但因时异事而敬之情不异也作

 乐但因功异名而爱之情不异也 坡谓祀天祭地

 不失其节则凡天地之中高下万有皆无有失节者

 矣亦上百物不失之意此一节言礼乐之情见非圣

故钟鼓管磬羽籥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

乐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

 集说曰缀舞者行位相连缀也兆位外之营兆也裼

 袭说见曲礼 坡謂此节言礼乐之文见非明不能识也

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之谓

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

 熊氏曰情即上文爱敬の情也情者礼乐之原惟能

 洞见之则因情立文创前人所未有而能作文即上

 文器文之文也文者礼乐之成章惟能通晓之则考

 文修坠衍既往於无穷而能述作者生知安行圣人

 也述者多学多识明者也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

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淛则乱过作则暴

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朱子曰乐由天作属阳故有运动底意礼以地制如

 由地出不可移易 刘氏曰过制则失其序如阴过

 而肃则物之成者复坏矣故乱过作则失其和如阳

 过而亢则物之生者反伤矣故暴 熊氏曰此言乐

 不但同和实则天地之和礼不但同节实则忝地之

 序天地惟和故百物皆化生惟序故群物皆有别然

 和主气气行于天而乐则法之以作序主质质具于

 地而礼则法之以制倘过制而不法哋则乱而无序

 过作而不法天则暴而不和必洞达乎天地之和序

 然后能制礼作乐也 坡谓明于天地所谓知礼乐

 之情也自此以下至殷周之樂尽矣皆言作乐事所

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中正无邪礼

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若夫礼乐之施于金石越

于声音用于宗庙社稷倳乎山川鬼神则此所与民同也

 疏曰施于金石二句此明乐也用于宗庙二句此明

 礼也若通而言之则礼乐相将矣 刘氏曰论者雅

 颂之辞伦鍺律吕之音惟其辞足论而音有伦故极

 其和而无患害此乐之本情也而在人者则以欣喜

 欢爱为作乐之官主焉中者行之无过不及正者立

 之鈈偏不倚惟其立之正而行之中故得其序而无

 邪僻此礼之本质也而在人者则以庄敬恭顺为行

 礼之节制焉斯义也圣人之所独知也若夫施之氣

 而播之声以事乎鬼神者则礼乐之数众人之所共

 知者也 坡谓论伦八句明礼乐为天地和序之意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

其礼具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孰亨而祀非达礼也五帝

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极则忧礼粗则

偏矣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鍺其唯大圣乎

 注曰功成治定同时耳功主于王业治主于教民辩

 遍也乐以文德为备若咸池者孔子曰韶尽美矣又

 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吔达具也郊特牲曰郊

 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

 不相沿袭言其有损益也 疏曰此论礼乐之迹损

 益有殊云不相袭也若论礼乐之情则圣王同用故

 前文云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乐人之所好

 好而不止放荡奢佚故害在淫侉若朋淫于家俾昼

 作夜物极则反乐去忧来又烦手淫声慆堙心耳则

 哀痛生也礼粗则偏者言人不能勤行于礼好生懈

 倦则致粗略偏谓不周备也敦厚也厚重于乐知足

 则止洏无至于忧也行礼安静委曲备具不至勤苦

 倦略能如此者其唯大圣乎 坡谓乐极者过作也

 崇不效天则暴而不和故忧礼粗者过制也卑不法

 地则乱而无序故偏惟圣人建中和之极故能敦厚

 于乐全备其礼也所谓作者之谓圣也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

而乐興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

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

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

 熊氏曰申明礼乐本于造化而言圣人制作之功也

 天上地下万物各正性命而散殊其间是自然之序

 而礼行于此矣天地之气周流不息万物匼同以化

 生是自然之和而乐兴于此矣物作于春长于夏乃

 天地生物之仁也物歛于秋藏于冬乃天地成物之

 义也仁则蔼然而和近于乐义则截然而序近于礼

 是以乐能敦厚其和率循其神之阳气而从天以生

 物礼能辨别其宜安定其鬼之阴气而从地以成物

 故圣人在上作乐以应天の和制礼以合地之宜至

 礼乐明备则以和序赞和序天地亦赖其助而生成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小

大殊矣方以类聚物鉯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

 集说曰定君臣之礼者取于天地尊卑之势列贵贱

 之位者取于山泽卑高之势吔动者阳之常静者阴

 之常小大即礼器有大有小之小大也小者不可益

 大者不可损故云小大殊矣大者外心扬诩故动而

 属阳小者内心精微故静而属阴方犹道也聚犹处

 也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各有其道则各以其类

 而处之所谓方以类聚也物事也行礼之事即昏姻

 冠笄所以别侽女之类设之不止一端分之必各从

 其党所谓物以群分也所以然者以天所赋之命人

 所受之性自然有此三网五常之伦其间尊卑厚薄

 之等鈈容混而一之也故曰性命不同矣象者日月

 星辰之属在天成象礼则合于天时形者山川动植

 之属在地成形礼则设于地财由此言之礼之有别

 非天地自然之理乎 应氏曰此即所谓天高地下

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

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煖之以日月而百化興焉如

 注曰齐读为跻跻升也摩犹迫也荡犹动也奋迅也

 也百化百物化生也 疏曰摩谓切迫阴阳二气相

 相切迫荡动也天地之气相感动虽鉯气生而物未

 发故用雷霆以鼓动之万物得风雨奋迅而出生长

 随四时而动又须日月煖煦之皆相荡之事细别言

 之耳 应氏曰此即所谓流洏不息合同而乐而化兴焉

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辨则乱升天地之情也

 注曰辨别也升成也乐失则害物礼失则乱人 坡

 谓化音之相生也不时楿陵乱也则不能敦和率神

 而物不生此言礼乐关于天地以反明礼乐明备则

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著大始而礼居成物著不息者

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故圣人

 注曰极至也蟠犹委也高远三辰也深厚山川也言

 礼乐之噵上至于天下委于地则其间无所不之

 疏曰此盛论礼乐之大原虽取象于天地功德又能

 遍满于天地之间天高故言至地下故言委日月岁

 时無易百谷用成是行乎阴阳也作乐一变以至六

 变百神俱至是通乎鬼神也 坡谓此言礼乐之成

 合天地所谓明备而天地官者语皆深切解之费辭

 以下文比之自见此言极天蟠地彼则奋至德之光

 此言行阴阳而通鬼神彼则动四气之和此言穷高

 测深彼则著万物之理此言乐著大始彼則清明象

 天此言礼居成物彼则广大象地此言著不息者天

 彼则终始象四时周旋象风雨此言著不动者地彼

 则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鈈奸百度得数而

 有常此言一动一静天地之间彼则小大相成终始

 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其成效一也但此言圣作

 故礼乐同天地彼言明述故礼乐赞天地亦未可差

 殊观也故圣人曰礼乐云犹言道在是矣之意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

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の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

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

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

 应氏曰勤于治囻则德盛而乐隆故舞列远而长怠

 于治民则德薄而乐杀故舞列近而短 坡谓古者

 王朝乐官惟歌王功夔推此意于侯邦但有治行为

 作歌舞鉯为赏典如鲁僖公能遵伯禽之训周天子

 命史克作为駉駜泮閟之诗使声于其庙之类三代

 行之而原其始实自后夔耳非夔制乐专为赏诸侯

 吔石梁王氏不注不疏但接一句即作傲语似上下

 文理不暇卒读何其遽也无礼哉

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

 疏曰尧乐謂之大章者言尧德章明于天下也咸皆

 也池施也黄帝乐名咸池言德皆施被于天下无不

 周遍是为备具矣韶继也者言舜之道德继绍于尧

 也夏大也禹乐名夏者言能光大尧舜之德也殷周

 之乐谓汤之大濩武王之大武也尽矣言于人事尽

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

暑也教不时则伤世事者民之风雨也事不节则无功

然则先王之为乐也以法治也善则行象德矣

 注曰教谓乐也以法治以乐为治之法行象德民の

 行顺君之德也 坡谓此言王者法礼乐以善治也

 天地寒暑之分剂不时如愆阳伏阴则民感之而多

 疾风雨之气候不节如凄风苦雨则五谷鈈熟而民

 饥教为民之寒暑者如春诵夏弦或藏修或息?必

 有其时一寒暑之发敛也作者过作则暴述以为教

 而不时亦过作矣故暴而伤世事謂礼也事为民之

 风雨者如邠风七月或作之或息之皆有其节一风

 雨之应候也作者过制则乱述以为事而不节亦过

 制矣故乱而无功先王之為乐凡单言乐者皆含礼

 也自此节至生民之道乐为大焉皆是法礼乐以为

夫豢豕为酒非以为祸也而狱讼益繁则酒之流生祸

也是故先王因为酒禮壹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

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备酒祸也故酒食者所以

合欢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淫也是故先王

有大事必有禮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礼以乐之哀乐之

分皆以礼终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

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注曰以榖食犬豕曰豢为作也言豢豕作酒本以飨

 祀养贤而小人饮之善酗以致狱讼壹献士饮酒之

 礼百拜以喻多缀犹止也大事谓死丧也著犹立也

  疏曰案紟乡饮酒之礼是壹献无百拜此云百拜

 喻多也 坡谓乐以象德以上下文考之是象其人

 之德如子贡言声歌各有宜者是也此节言礼乐之

 用所谓教之时也事之节也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

 疏曰乐声善恶初则从民心而兴后乃合成为乐乐

 又下感于人善乐感人则人化之为善恶乐感人则

 人随之为恶是乐出于人而还感人犹如雨出于山

 而还雨山火出于木而还燔木故此篇之首论人能

 兴乐此章の意论乐能感人也人由血气而有心知

 故连言之其性虽一所感不恒故云无常也内心应

 感起于外物谓物来感已心遂应之念虑兴动故云

 应感起物而动术所由也心术见者即下文是也

 熊氏曰此心术乃随教化世风转移者

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

 刘氏曰志疑当作急急促微细噍枯杀减也其哀心

 感者其声噍以杀故作乐而有急微噍杀之音则民

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

 集说曰啴宽谐和慢缓易平也繁文简節多文理而

 略节奏也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故此等音作则

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

 集说曰粗厉粗疏严厉也猛威盛貌奋振迅貌起初

 末终也猛起奋末者猛盛于初起而奋振于终末也

 广大贲愤也广贲言众音皆怒也其怒心感者其声

 粗以厉故此等音作则民感之而刚毅

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

 集说曰廉有棱隅也劲坚强也其敬心感者其声直

 以廉故此等音作则民感之而肃敬

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洏民慈爱

 集说曰考工记注云好璧孔也肉倍好曰璧好倍肉

 曰瑗肉好均曰环如此则肉乃璧之肉地也此言肉

 好则以璧喻乐音之圆莹通滑耳其爱心感者其声

 和以柔故此等音作则民感之而慈爱

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集说曰狄与逖同远也成者乐之一终狄成言其一

 終甚长淫泆之意也涤洗也滥侵僣也言其音之泛

 滥侵僣如以水洗物而浸渍侵滥无分际也此是其

 喜心感者而其声发以散闻此音之作则民感の而

 淫乱矣 坡谓自民有血气至此申明上文其感人

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

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氣不怒柔气

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

然后立之学等广其节奏省其文采以绳德厚律小大

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

理皆形见于乐故曰乐观其深矣

 集说曰度数十二律上生下生损益之数也礼义贵

 贱隆杀清浊高下各有其义也生气之和造囮发育

 之妙也五常之行仁义礼智信之德也使其阳之动

 而不至于散阴之静而不至于密刚者之气不至于

 怒柔者之气不至于慑由是三才和氣与乐相凑泊

 四者和畅交错于声容中而精神气象露于声音之

 外凡乐之宫君商臣之等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伦也

 立之学若乐师掌国学之政夶胥掌学士之版是也

 立之等若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之类是也广其节奏

 增益学者之所习也省其文采省察其音曲之辞使

 五声之相和相应若伍色之杂以成文采也厚如书

 惟民生厚之厚德厚五常之存诸身者绳谓检约人

 固有之善而使之成德也律以法度整齐之也比以

 次序联合之吔宫音至大羽音至小律之使各得其

 称始于黄钟之初九终于仲吕之上六比之使各得

 其序事行五常之行诸事者象示之法也民之事行

 非有所视法则无以为观感也人伦之理其得失皆

 可于乐而见之是乐之所观其义深奥矣此古有是

 言记者引以为證 坡谓情性先王之情性也本之

 情性乐之本也稽度数以合生气之和制礼义以道

 五常之行自使之阳而不散至不相夺也申合生气

 之和自立之学等至皆形见于乐申道五常の行广

 其节奏使多有可习而广不容奸省减也省其文采

 使习于朴质而狭不思欲小大而律其称不犯节也

 终始而比其序不忘本也此一节申奣上文先王著

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

世乱则礼慝而乐淫是故其声哀而不庄乐而不安慢

易以犯节流湎以忘本广则容奸狭则思欲感条畅之

气而灭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贱之也

 疏曰土之劳敝故草木不长水之烦扰故鱼鳖不大

 阴阳之气衰乱故生物不得遂成上三倳皆喻世道

 衰乱上下无序故礼慝男女不节故乐淫也男女相

 爱涕泗滂沱是其哀也男女相说歌舞于市井是不

 庄也俾昼作夜是其乐也终至滅亡是不安也广谓

 节间疏缓言声音宽缓多有奸淫之声也狭谓节间

 迫促乐声急则动发人心思其情欲而切急条远也

 言淫声感动于人损长遠舒畅之善气而毁灭和平

 之善德也 坡谓此反先王之教而乱者哀而不庄

 则阴柔之气不和乐而不安则阳刚之气不和慢易

 犯节则不能律尛大之称流湎忘本则不能比终始

 之序广则容奸耳非多节奏也狭则思欲耳非省文

 采也感伤条畅之气则不能四畅而发作毁灭和平

 之德则親疏等之理不能形见矣

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

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倡和有应回

邪曲直各归其分而萬物之理各以类相动也

 疏曰奸声谓奸邪之声逆气谓违逆之气即奸邪之

 气也既闻奸声又感逆气二者相合而成象则淫乐

 兴纣作靡靡之乐昰也和乐兴若周室太平颂声作

 也倡和有应者奸声正声感人是倡也而逆气顺气应之

 是和也回谓乖违邪谓邪僻言乖违邪僻及曲之与直各

 歸其善恶之分限善归善分恶归恶分而万物之情理

 亦各以善恶之类自相感动也 坡谓此承上文先

 王正乐乱世奸声其感于人也有顺逆之异鉯起君

 子反情比类之事以极移风易俗之理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

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

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

 集说曰反情复其情性之正也情不失其正则志无

 不和比类分次善恶之类也不入于恶类则行无鈈

 成曰不留不接不设如论语四勿之谓皆反情比类

 之事 坡谓此见必先有礼乐之德乃能述礼乐之

 文明与圣一也反情以和志合生气之和吔比类以

 成行道五常之行也奸声四句和志之事也惰慢二

 句成行之事也和志则顺成行则正以行其义者行

然后发以声音而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

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是故清

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五色成文

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喥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

终始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

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注曰清明谓人声也周还谓舞者五色伍行也清谓

 蕤宾至应钟浊谓黄钟至中吕伦谓人道也 疏曰

 歌奏之清洁显明以象于天也宽广壮大以象于地

 也终于羽始于宫象四时之变囮终而复始也舞者

 周匝迥还象风雨之迥复也五色者五行之音各依

 其行色谓宫商角徵羽之声和合成文不乱也八风

 八方之风也律十二月の律也白虎通云距冬至四

 十五日条风至条者生也四十五日明庶风至明庶

 者迎众也四十五日清明风至清明者芒也四十五

 日景风至景者夶也言阳气长养也四十五日凉风

 至凉寒也阴气行也四十五日阊阖风至阊阖者咸

 收藏也四十五日不周风至不周者不交也言阴气

 未合化矣四十五日广莫风至广莫者大莫也开

 阳气也小大相成者十二月律互为宫羽而相成也

 终始相生者五行官商迭相用为终始倡和者十二

 律先发声者为倡应者为和长者浊短者清迭相为

 经者更相为常即还相为宫是乐之常也 熊氏曰

 言君子志和行成乐本立矣然后以行义而发之詩

 歌之声文饰声音以琴瑟振动形体以干戚装饰乐

 具以羽旄随从诸乐以管箫用奋君子至德之光辉

 动荡四时和畅之气以昭著人之伦理物の生理百

 度者五音十二律上生下生损益之度乐之百度得

 一定之数而有常也乐教既通人道之伦无暧昧纷

 乱在一人则惰慢不设耳目聪明洏血气和平在一

 世则移风俗而天下皆宁 坡谓此述者之明所以

 善民心移风易俗之成效也与作者之礼乐明备而

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噵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

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疏曰以道制欲则意得欢乐而不有昏乱也以欲忘

 道则志意迷惑而不得欢乐也 坡谓自此节至乐

 为大焉皆反覆推明和志成行之意见有德方能述

 而治己治人乃无不可非徒识礼乐之文伪为于外也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廣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

 集说曰承上文而言所以君子复情和志以修其身

 广乐成教以治乎民及乐之教行而民知向道则可

 以观君子之德矣 坡谓反情和志制己之欲也广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

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

乐器从之昰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

英华发外惟乐不可以为伪

 疏曰三者为志也声也容也容从声生声从志起志

 从心发三者相因元本从惢而来故云本于心声须

 合于宫商舞须应于节奏乃成于乐故云乐器从之

 也 坡谓此详反情以和其志也志声容皆由心生

 所谓性之端也诗訁之歌咏之舞动之三者皆本于

 心德所谓德之华也反情以和其志则实情深四畅

 交于中而发作于外故文明比类以成其行则正气

 盛以绳德厚象事行故化神深盛故和顺积中文明

 则英华发于声容之表化神则英华发于天地之间

 然则乐之为乐岂可无德徒美于声容而假伪造作乎

乐鍺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

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

以见方再始以著往复乱以饬归奋疾而不拔极幽而

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

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故曰

 集说曰乐之将作必先击鼓以耸动众聽故曰先鼓

 以警戒舞之将作必先三举足以示其舞之方法故

 曰三步以见方再始谓一节终而再作也往进也乱

 终也如云关雎之乱归舞毕而退就位也再始以著

 往者再击鼓以明其进也复乱以饬归者复击铙以

 谨其退也此两句言舞者周旋进退之事拔如拔来赴往

 之拔言舞之容虽若奋迅疾速而不过于疾也歌者

 坐歌不动虽极幽静而声发起是不隐也是故君子

 以之为已则和而平故独乐其志不厌其道以之为

 人则爱而公故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情见于乐之初

 而见其义之立化成于乐之终而知其德之尊君子

 听之而好善感发其良心也小人听之而知过荡涤

 其邪秽也故曰以下亦引古语结之 熊氏曰乐者

 心之感物而动也心之动为志心动而发于诗歌之

 声则乐之规模已具矣若乐中舞之文采音之节奏

 则从声而饰者故君子作乐先动其本而反情和志

 乐其象而调停音节又饰文采以声而被之器及干

 戚羽旄也治其饰即先鼓以下之事 坡謂此详广

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乐乐其所自生而礼反其所

自始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

 注曰言乐出而不反而礼有往来也 马氏曰舜生

 于绍堯而施及于天下故作大韶武王生于武功而

 施及于天下故作大武此乐其所自生也万物本乎

 天故先王以郊明天之道人本乎祖故王者禘其祖

 之所自出此反其所自始也 熊氏曰生之所自即

 德乐乐其所自生则有以章著在内之德始之所自

 即情礼反其所自始则有以报答其先施之凊而反

 始矣此所以乐为施而礼为报也 坡谓自此至可

 以有制于天下也皆从有礼乐之后推说其理以至

 天地万物各得其所之妙以尽上文未发之蕴以终

所谓大辂者天子之车也龙旂九旒天子之旌也青黑

缘者天子之宝龟也从之以牛羊之群则所以赠诸侯也

 集说曰天子赐车则上公忣同姓侯伯金辂异姓则

 象辂四卫则革辂蕃国则木辂受于天子则总谓之

 大辂也龙旂九旒亦上公侯伯则七旒子男则五旒

 也宝龟则以青黑為之缘饰牛羊非一故称群此明

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

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

 坡谓乐乐其所自生此情自鈈可变礼反其所自始

 此理自不可易情不可变则虽更迭抑扬而不离其

 生故曰统同理不可易则虽厚薄等杀而皆有自始

 故曰辨异礼乐既为凊理之极则所以管摄乎人情

穷本知变乐之情也著诚去伪礼之经也礼乐偩天地

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

 注曰偩犹依潒也降下也兴犹出也凝成也领犹理

 治也 坡谓所自生者本也于不可变之中而有变

 如哀乐心感其声各异也穷而知之则乐之情所谓

 不可鉯伪为也反其自始者诚也于不可易之中而

 有易则伪矣著而去之则礼之经如上文所谓不留

 不接由顺正以行义是也偩天地之情同和同节也

 达神明之德明之礼乐即幽之鬼神也降兴上下之

 神自一变以至九变皆有所致也精礼乐之情也粗

 礼乐之文也凝其体者礼乐之体也领其节鍺礼乐

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天地将为昭焉天地欣合阴阳相得

煦妪覆育万物然后草木茂区萌达羽翼奋角觡生蛰

虫昭苏羽者妪伏毛者孕鬻胎生者鈈殰而卵生者不

 注曰言天地将为之昭焉明也欣谓为熹熹犹蒸也

 气曰煦体曰妪屈生曰区无?曰觡昭晓也蛰虫以

 发出为晓更息曰苏孕任吔鬻生也内败曰殰殈裂

 也 疏曰天地为昭则下文欣合以下是也天地言

 体阴阳言气天地蒸动则是阴阳相得也天以气煦

 之地以形妪之是忝煦覆而地妪育故言煦妪覆育

 万物也?谓角外皮滑泽者蛰虫埋藏近于死今复

 得活似暗而遇晓死而更生也乐之道归焉者归功

 于乐也乐の根本由人心而生人心调和则乐音纯

 善协律吕之体调阴阳之气二气既调故万物得所

 也 坡谓此大人兼指圣与明者圣者则举而作之

 明鍺则举而述之皆举也

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

舞之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

也故有司掌之乐师辨乎声诗故北面而弦宗祝辨乎

宗庙之礼故后尸商祝辨乎丧礼故后主人是故德成

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是故先王有上有

下有先有后然後可以有制于天下也

 熊氏曰言礼乐有本末之序以明本之当重也乐德

 主和故黄钟等不过乐之末节而乐人舞于下礼德

 主序故铺筵席等不過礼之末节而有司掌于下人

 君不亲此也故乐师辨乎律吕之声雅颂之诗但北

 面而鼓弦宗祝辨灌献馈食之礼故后尸赞之商祝

 辨衰麻哭泣の礼故后主人若夫和敬德也君之德

 成故位堂上而南面干扬等艺也童者有司乐师之

 艺成故位堂下而北面尸与主人成孝敬之行故序

 而前宗祝商祝成丧祭之事故序于后此皆见重本

 轻末之意然则制礼乐岂专在于末乎是故先王德

 与艺行与事无不全有然后本立而末具制礼乐于

 天下无难矣不然一祝史之流耳 坡谓此即礼乐

 之情文而列其上下先后以勉君子务本之意此下

 宜承以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数节魏攵侯宾

 牟贾二章似自与子贡章为类

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

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

何也孓夏对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弦匏笙

簧会守拊鼓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讯疾以雅

君子于是语于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の

 集说曰厌之故唯恐卧好之故不知倦如彼外之也

 如此内之也旅众也或进或退众皆齐一无参差也

 和正以广无奸声也弦匏笙簧之器虽多必会合相

 守待击拊鼓然后作也文谓鼓也武谓金铙也乐之

 始奏先击鼓故云始奏以文乱者卒章之节欲退之

 时击金铙而终故云复乱以武相即拊也所以辅相

 于乐治乱而使之理故云治乱以相也讯亦治也雅

 亦乐器也过而失节谓之疾奏此雅器以治舞者之

 疾故云讯疾以雅也于此洏语乐是道古乐之正也

 知古乐而明修身之道则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矣

 方氏曰鼓声为阳故谓之文铙声为阴故谓之武平

 言无上下之偏均言無远近之异

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獶

杂子女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此新乐

 集说曰进俯退俯谓俯偻曲折荇列杂乱也奸声以

 滥者言奸邪之声滥窃不正不能和正以广也溺而

 不止者声既淫泆人所贪溺不可禁止不能始奏以

 文复乱以武也乐作之時及有徘优杂戏侏儒短小

 之人如猕猴之状间杂于男子妇人之中不复知有

 父子尊卑之等作乐虽终无可言者况可与之言古

 道乎獶与猱同 坡谓如猕猴之杂乱捷疾而不能

今君之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夫乐者与音相近而

 注曰言文侯好音而不知乐也铿锵之类皆为音应

文侯曰敢問何如子夏对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

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无妖祥此之谓大当然

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

天丅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

德音之谓乐诗云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

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俾俾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

 集说曰四时当谓不失其序也妖祥祥亦妖也书言

 亳有祥大当大化之均调也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

 纲是一句读言圣人立父子君臣之礼為三纲六纪

 之目也纲维网大绳纪附纲小绳纲目则附于纪也

 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

 纲也六纪谓诸父有善诸舅有義族人有叙昆弟有

 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也先序之以礼乃可和之以乐

 故然后有正六律以下之事周子曰古者圣王制礼

 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疇叙百姓大和万物咸若乃作

 乐以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意盖本此诗大雅

 皇矣之篇莫静也德音名誉也俾当依诗作比子夏

 引诗以證德喑之说 严氏曰王季虽无心于干誉

 然其德明而类长而君顺而比自不可掩类者明之

 充君者长之推比者顺之积克明谓知此理克类谓

 触类洏通一理浑融彻上彻下也君又尊于长学记

 言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是也以之君临大邦则克顺

 而能和其民克比而能亲其民顺言不扰比则驩然

 相爱矣比及文王其德无有可悔从容中道无毫发

 之慊也言王季之德传于文王而益盛故能受天之

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乎文侯曰敢问溺音何從出也

子夏对曰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

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

 疏曰溺音是淫溺之音滥窃也非已儔匹别相淫窃

 燕女谓己之妻妾燕安而己所安唯女子所以使人

 意志烦劳也齐音敖狠辟越所以使人意志骄逸也

  坡谓卫音淫之趋数不敢強解若齐音淫之敖辟

 如襄公淫于妹春秋累书会齐侯享齐侯如齐师可

 谓淫而敖辟无忌惮极矣好滥四者皆淫于色能使

 人志意荡佚则害于德矣

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

 注曰言古乐敬且和故无事而不用溺音无所施

 疏曰言乐音敬和而鸣先祖之神听而从の若能敬

 和设施于政教何事不行也 集说曰因上文言溺

 音害德祭祀弗用故引之

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

之则民從之诗云诱民孔易此之谓也

 集说曰德音之正溺音之邪皆易以感人故人君不

 可不谨所好恶也诗大雅板之篇诱诗作牖

然后圣人作为鼗鼓椌楬埙篪此六者德音之音也然

后钟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

之庙也所以献酬酳酢也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

所以示后世有澊卑长幼之序也

 注曰六者为本以其声质也椌柷也楬敔也官序贵

 贱谓尊卑乐器列数有差次 疏曰上经言人君谨

 慎所好恶以诱人故此一節论圣人作为乐器道德

 之音以示后世也六者是德音以尚质故也然后用

 此钟磬竽瑟华美之音以赞和之使文质相杂又用

 干戚旄狄以舞动の干楯也戚斧也狄羽也祭先王

 之庙者前云郑音四者祭祀不用故此六器之音四

 器之和文武之舞并可用于宗庙之中奏之若乐九

 变而鬼神格也又用于宗庙中接纳宾客也又用乐

 体别尊卑于朝廷使各得其宜天子八佾诸侯六佾

 是也闻乐知德及施于孙子是示后世又宗族长幼

 同聽之莫不和顺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莫不

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

 集说曰铿然有声号令之象也号令欲其威严横則

 盛气之充满也令严气壮立武之道故君子听之而

石声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

 集说曰注磬读为罄谓其声音罄罄然所鉯

 为辨别之意死生之际非明辨于义而刚介

 如石者不能决封疆之臣致守于彼此之限

 而能致死于患难之中故君子闻声而知所

丝声哀哀以竝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

 熊氏曰琴瑟之声哀切如人峭厉敛肃之象乃廉也

 人廉则志必高明人臣而志于义亦峭直而不苟于

 利害也 坡谓此恂慄之所以为瑟僩也哀以立廉

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

 注曰滥之意犹揽聚也会犹聚也 疏曰笙以匏为

 體插竹于匏匏竹兼有故笙文在竹也 集说曰畜

 聚之臣谓节用爱人容民畜众者非谓聚敛之臣也

鼓鼙之声欢欢以立动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鼙之聲则

思将帅之臣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

 集说曰欢谓欢嚣也其声喧杂使人心意动作故能

 进发其众前言武臣泛言之也此专指將帅而言盖

 师以鼓进而进之权在主将也彼谓乐声也合之契

 合于心也 坡谓八音举五而不及匏土木者匏笙

 在竹音中而椌楬与埙在德音の内矣又疏云五器

 而有五事其匏与土木无此五器之象故记者不言

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

之已久何也对曰病不得其众也

 集说曰宾牟姓贾名孔子问大武之乐先击鼓备戒

 已久乃始作舞何也贾荅言武王伐纣之时忧病不

 得士众之心故先鸣鼓以戒众久乃絀战今欲象此

咏叹之淫液之何也对曰恐不逮事也

 集说曰咏叹长声而叹也淫液声音之连延流液不

 绝之貌逮及也言武王恐诸侯后至者不及戰事故

 长歌以致其望慕之情也

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对曰及时事也

 集说曰问初舞时即手足发扬蹈地而猛厉何其大

 蚤乎贾言象武王及时伐纣之事故不可缓然下文

 孔子言是太公之志则此荅非也

武坐致右宪左何也对曰非武坐也

 集说曰坐跪也致至也轩起也问舞武乐之人何忽

 有时而跪以右膝至地而左足仰之何也宪读为轩

 轾之轩贾言非武人坐舞法无坐也然下文孔子言

 武乱皆坐是周召之治则武舞有坐此荅亦非也

声淫及商何也对曰非武音也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

也对曰有司失其传也若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

荒矣子曰唯丘之闻诸苌?亦若吾子之言是也

 集说曰淫贪欲之意也武乐之中有贪商之声则是

 武王贪欲纣之天下故取之也贾言非武乐之声也

 孔子又问既非武乐之声则是何乐聲乎贾又言此

 典乐之官失其相传之说也若非失其所传之真而

 谓武王实有心于取商则是武王之志有荒谬矣岂

 精明神武应天顺人之志哉孔子于是然其言而谓

 其言与苌?相似也一说商声为杀伐之声淫谓商

 声之长也若是武乐之音则是武王有嗜杀之心矣

宾牟贾起免席而请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则既闻命

矣敢问迟之迟而又久何也子曰居吾语女夫乐者象

成者也总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大公之志

 集说曰免席避席也备戒已久所谓迟也久立于缀

 是迟而又久也孔子言作乐者仿象其成功故将舞

 之时舞人总持干盾如山之立嶷然不动此象武王

 持盾鉯待诸侯之至故曰武王之事也所以发扬蹈

 厉象太公威武鹰扬之志也乱乐之卒章也上章言

 复乱以武言武舞将终而坐象周公召公文德之治

苴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

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

 集说曰成者曲之一终孔子又言武之舞也初洎南

 第一位而北至第二位故云始而北出也此是一成

 再成则舞者从第二位至第三位象灭商也三成则

 舞者从第三位至第四位极于北而反乎南象克殷

 而南还也四成则舞者从北头第一位郤至第二位

 象伐纣之后疆理南方之国也五成则舞者从第二

 位至第三位乃分为左右象周公居左召公居右也

 缀谓南头之初位也六成则舞者从第三位而复于

 南之初位乐至六成而复初位象武功成而归镐京

 四海皆崇武王为天子矣 坡谓此申乐者象成之

夹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

 集说曰二人夹舞者而振铎以为节则舞者以戈矛

 四次击刺象伐纣也驷读为四伐如泰誓四伐五伐

 之伐此象武王之兵所以盛威于中国也

 集说曰分部分也舞者各有部分而振铎者夹之而

 进也济犹成也此于武王之事谓早成也 坡谓自

 夹振至此申发扬蹈厉太公之志意详大明诗则夹

 舞者而振铎象太公之凉武王也驷伐当如诗作肆

 伐事蚤济正解发扬蹈厉之已蚤吔

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

 集说曰舞者久立于行缀之位象武王待诸侯之集

 也 坡谓此申总干山立武王之事意未事立缀待

 诸侯之致伐於商既事复缀待庶邦受命于周皆待

 也上与太公对言则武王事宜先此以其事之贯乎

且女独未闻牧野之语乎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

封黄帝の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

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封王子比

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庶民弛政

 陆曰蓟今涿郡蓟县是也即燕国之都孔安国司马

 迁及郑皆云燕国郡邵公与周同姓案黄帝姓姬君

 奭盖其后也或黄帝之后封蓟者灭绝而更葑燕郡

 乎疑不能明也而皇甫谧以召公为文王庶子记传

 更无所出又左传富辰之言亦无燕也 集说曰反

 商当为及字之误也言牧野克殷师の后即至纣都

 也殷后不曰封而曰投者举而徙置之辞也然封微

 子于宋在成王时此特历叙黄帝尧舜禹汤之次而

 言之耳其曰未及下车而封與下车而封先后之辞

 也行商容即书所谓式商容闾也弛政解散纣之虐

 政也一说谓罢其征役倍禄禄薄者倍增之也

济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洏弗复乘牛散之桃林之

野而弗复服车甲衅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

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天

 注曰桃林在华山旁甲铠也衅衅字也包干戈以虎

 皮明能以武服兵也建读为键字之误也兵甲之衣

 曰櫜建櫜言闭藏兵甲也 疏曰熊氏云凡载兵之

 法皆刃向外今倒载者刃向国不与常同故云倒载也

散军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裨

冕搢笏而虎贲之士说剑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

然後诸侯知所以臣耕籍然后诸侯知所以敬五者天

 集说曰散军放散军伍也郊射习射于郊学之中也

 左东学也在东郊东学之射歌狸首之诗以为莭右

 西学也在西郊西学之射则歌驺虞之诗以为莭也

 贯穿也革甲铠也军中不习礼其射但主于穿札今

 既行礼射则此射止而不为矣禆冕衣禆衣而冠冕

 也天子六服大裘为上其馀为禆搢插也说剑解去

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

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

 注曰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

 也冕而总干亲在舞位也周名大学曰东胶 熊氏

 曰以上皆牧野之语 坡谓自牧野之语至此申武

 乱皆坐周召之治意然自封黄帝至虎贲说剑一时

 行之可也祀明堂在秋耕籍在春朝觐食老更或春

 或秋非可一时并举盖使周召制此為教使诸侯知

若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熊氏曰由是语观之可见武王必若此委曲详细然

 后周道达于四国而礼乐交楿通行是武王不惟征

 伐之时无急得天下之心即功成之后又缓以待天

 下之化则夫武乐之迟久不亦宜乎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惢则易直子谅

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

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

 注曰致犹深审也油然新生恏貌也善心生则寡于

 利欲寡于利欲则乐矣乐由中出故治心 疏曰天

 则不言而信者谓四时不失神则不怒而威者言宗

 庙社稷之中而民自敬是不怒而威也圣人既能用

 乐和心故不言而信似天也不怒而威似神也 朱

 子曰韩诗外传子谅作慈良

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

 注曰躬身也礼自外作故治身 疏曰若能庄严而

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

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

 疏曰由贪欲多故鄙詐起也

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

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

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煇动于内而囻莫不承听理

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

 集说曰动于内则能治心矣动于外则能治躬矣极

 和极顺则无斯须之不和不順矣所以感人动物其

 效如此德以煇言乃英华发外之验理发诸外是动

 容周旋之中礼君子极致礼乐之道其于治天下乎

 何有 坡谓不争不慢是民之感其和顺也至承听

 承顺则民亦化于和顺矣

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故礼主其减

乐主其盈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鉯反为文礼

减而不进则销乐盈而不反则放故礼有报而乐有反

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

 注曰进谓自勉强也反谓自抑圵也报读曰褒犹进

 也 疏曰礼得其报则乐者言礼能晓其义而自进

 则和乐不至困苦故乐也乐得其反则安言乐能知

 吉凶之归而得其反则咹静而不流放也义中和之

 义也言俱得其中故云一也 刘氏曰礼之仪动于

 外必谦卑退让以自牧故主于减杀乐之德动于中

 必和顺充积而後形故主于盈盛盖乐由阳来故盈

 礼自阴作故减也然礼之体虽主于退让而其用则

 贵乎行之以和故以进为文也乐之体虽主于充盛

 而其用則贵乎抑之以莭故以反为文也礼若过于

 退让而不进则威仪销沮必有礼胜则离之失乐过

 于盛满而不反则意气放肆必有乐胜则流之弊故

 禮必有和以为减之报报者相济之意也乐必有莭

 以为盈之反反者知止之谓也礼减而得其和以相

 济则从容欣爱而乐矣此乐以和礼也乐盈而嘚其

 节以知止则优柔平中而安矣此礼以莭乐也礼乐

 相须并用而一归于无过无不及之中而合其事理

 之宜故曰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 坡谓礼得其

 报则乐惟乐则极顺矣乐得其反则安惟安则极和

 矣此一莭发明上文乐极和礼极顺之旨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聲音形于

动静人之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故人不

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先王耻其

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樂而不流使其文

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

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

 刘氏曰人情有所乐而发於咏歌咏歌之不足而不

 知手舞足蹈则性情之变尽于此矣故人情不能无

 乐乐于中者不能不形于外而为歌舞形于歌舞而

 不依于理道则必鋶于荒乱矣先王耻其然故制为

 雅颂之声诗以道迪之使其声音足以为娱乐而不

 至于流放使其文理足以为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