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区政府网刘权政

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问题研究
【摘要】:“三农”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弱”字,即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弱势地域。“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关注农民经济利益、研究农民经济利益、实现农民经济利益,不仅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前提,也是最终解决农业问题、农村问题的前提。农民经济利益不仅是农民自身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农民经济利益能否实现、能否提高,事关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建国以来,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和提高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基本上是不断提高的态势。改革开放以前为缓慢增长阶段,以后为快速增长阶段。但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力推进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现阶段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农业相对于工业的边缘化,农村相对于城市的边缘化,农民相对于市民的边缘化,三个边缘化叠加导致农民阶层整体上经济利益被边缘化。农民阶层成为社会数量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纯农户、农民工、失地农民则是最典型的代表。本文以当代中国农民经济利益作为研究对象,其实质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实现农民的经济利益。本文认为:第一,增加农民收入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必先破解的难题。从经济运行角度分析,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深层次的制约因素有三个:其一,农产品需求制约越来越明显,来自农业的收入减少。其二,由于工农业技术水平的差异,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拉大,更使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其三,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的难度增大。第二,家庭承包经营制是确保农民经济利益的制度基石。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实质就是通过给农民土地以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为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它是稳定农村社会与农民心理最低防线的基石。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具有土地所有权的分享性质。正因为这种土地承包权具有有限所有权的性质,所以必须长期保持稳定,不能随意变更。同时,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以转让、出租、入股和继承土地经营权。一方面,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特殊眷恋之情,实现了土地的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的职能;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在经济上得到补偿,使转移别业的农户能放心地让出土地,为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打下了基础。第三,发展现代农业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经济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依据世界农业发展的规律及目前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农业形势,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就必须把现代农业作为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第四,推行惠农政策是实现农民经济利益的政策保证。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最终目标是维护我国农民的经济利益,具体途径是通过农业补贴政策的推行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辅之以对农业生产者实行适度的收入援助政策。第五,提高农民现代素质、推进农民顺利就业是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最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世界近代以来大国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持续30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由世界第10位跃升为世界第3位。所有这些成就都为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国从总体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经济实力。早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就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定下了基调。这样以来,制约农民经济利益实现的根本原因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力逐步演变为,“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民现代素质缺失导致的就业不足。
综合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民的经济利益问题,从政治角度看,其实就是权利问题;从文化角度看,其实就是素质问题;从社会角度看,其实就是公正问题。相应的对策选择应该是,从注重技术层面的治理转换到着重制度层面的综合改革。为此,除了继续增强减负增收政策的执行力度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观念上为农民树立科学公正的利益观,从改变二元结构以改变农民的权利地位入手,从保护弱势群体的社会公义出发,深化改革,彻底废除歧视和限制农民选择范围的外部制度条件,以提高农民现代素质推进农民顺利就业作为最终途径。从根本上拆除二元体制及制度藩篱,为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和提高提供一个公平的制度环境、竞争环境和社会环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0【分类号】:F320【目录】:
摘要5-7ABSTRACT7-14第一章 导言14-25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4-17
1.1.1 研究背景14-15
1.1.2 研究目的15-16
1.1.3 研究意义16-17 1.2 选题依据17-18 1.3 研究动态综述18-22
1.3.1 国内研究动态18-19
1.3.2 国外研究动态19-20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20-22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22-23
1.4.1 研究内容22
1.4.2 研究方法22-23
1.4.3 技术路线23 1.5 预期结果23-24 1.6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24-25第二章 农民经济利益的理论分析25-39 2.1 农民的传统观念与思想25-31
2.1.1 农民的性格特征25-27
2.1.2 农民的心理特征27-30
2.1.3 农民的行为特征30-31 2.2 社会转型时期农民观念的变迁31-34
2.2.1 经济理性明显增强31-32
2.2.2 价值观念正在转变32-33
2.2.3 制约传统观念变迁的因素33-34 2.3 农民经济利益的科学内涵34-39
2.3.1 农民经济利益的界定34-36
2.3.2 农民经济利益的特点36-37
2.3.3 影响农民经济利益实现的因素37-39第三章 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原则与思路39-57 3.1 农民经济利益的现状分析39-47
3.1.1 农民经济利益的现状39-41
3.1.2 农民经济利益受损原因41-46
3.1.3 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关系国家长治久安46-47 3.2 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原则47-53
3.2.1 农业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原则47-50
3.2.2 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原则50-52
3.2.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原则52-53 3.3 实现农民经济利益的思路53-57
3.3.1 农村社会稳定是前提53-54
3.3.2 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54-55
3.3.3 保护土地权益是根本55-57第四章 增加收入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必先破解的难题57-71 4.1 农民增收的理论基础57-60
4.1.1 资源禀赋论57-58
4.1.2 公共产品性质论58-59
4.1.3 人力资本约束下的产业空洞论59-60 4.2 农民增收的市场载体建设60-67
4.2.1 组建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60-61
4.2.2 健全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61-66
4.2.3 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66-67 4.3 农民增收的制度创新67-71
4.3.1 生产经营制度创新67
4.3.2 财税分配制度创新67-68
4.3.3 价格运行机制创新68-71第五章 家庭承包经营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制度基石71-89 5.1 家庭承包经营制是适合国情的土地制度71-79
5.1.1 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土地政策的基础71-72
5.1.2 家庭承包经营需要完善与创新72-73
5.1.3 土地流转会促进家庭承包经营的稳定73-76
5.1.4 关于土地流转的案例分析76-79 5.2 集约经营是土地资源利用的必然趋势79-82
5.2.1 土地集约经营及其评价标准79-80
5.2.2 加速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分析80-81
5.2.3 土地集约化经营的绩效分析81-82 5.3 推进农村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82-89
5.3.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82-84
5.3.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84-86
5.3.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途径86-89第六章 现代农业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经济基础89-109 6.1 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89-97
6.1.1 现代农业的内涵89-90
6.1.2 现代农业的类型90-92
6.1.3 现代农业的意义92-94
6.1.4 传统农业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94-97 6.2 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企业生产体系97-100
6.2.1 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97-98
6.2.2 现代农业的基本保障98-99
6.2.3 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99-100 6.3 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100-109
6.3.1 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100-102
6.3.2 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102-105
6.3.3 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105-109第七章 惠农措施是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政策保证109-121 7.1 现行惠农政策亟待完善109-112
7.1.1 部分政策缺乏可操作性109-110
7.1.2 农业补贴资金投入不足110-111
7.1.3 监管不力使政策屡遭扭曲111-112 7.2 健全农业补贴政策体系112-117
7.2.1 明确目标提高标准112-114
7.2.2 扩大范围完善办法114-115
7.2.3 健全机制增强监督115-117 7.3 以维护现实利益为契机加大惠农力度117-121
7.3.1 建立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117-118
7.3.2 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118-119
7.3.3 建立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机制119-121第八章 提高素质推进就业是解决农民经济利益的最终途径121-140 8.1 农民现代素质的现状121-124
8.1.1 科学文化知识匮乏122-123
8.1.2 职业技能素质低下123
8.1.3 经营管理素质欠缺123-124 8.2 农民现代素质缺失的原因124-128
8.2.1 社会原因:根深蒂固的二元结构124-125
8.2.2 历史原因:千年积累的保守心理125-127
8.2.3 制度原因:普遍滞后的科技培训127-128 8.3 农民现代素质培育的途径128-132
8.3.1 树立现代社会理念128-129
8.3.2 加强科学技术素质129-131
8.3.3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131-132 8.4 推进农民就业的对策建议132-140
8.4.1 加强促进农民就业的宏观环境建设132-134
8.4.2 培育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134-136
8.4.3 加强农民就业能力建设136-140结束语140-142参考文献142-148致谢148-149作者简介14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茂辉;;[J];安徽科技;2008年03期
王佳慧;;[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李中华;[J];北方经济;2004年05期
云淑萍;;[J];北方经济;2006年19期
肖红;;[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韩兵;崔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韩俊;;[J];财经界;2004年03期
叶春涛;;[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J];山西农业(村委主任);2009年02期
王肃;;[J];当代经济;2006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亚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颜玉怀;[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宋艳;[D];吉林大学;2007年
李萌;[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强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Asian Agricultural R2011年08期
郑文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袁银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谭大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顾华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李海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郑文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于学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焦秀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邓晓宇;;[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建一;;[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韩东林;;[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王炳林;;[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春玺;;[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颜杰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李怀涛;;[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陈明凡;;[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赵春明;;[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吴群芳;;[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郝文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杜熙茹;[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夏菲;[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尹伟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沈红宇;[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唐旭天;[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祁峰;[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秦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余正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王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廉靖;[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陈志科;[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朱世昭;[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高晓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余晓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郭倩;[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胡昕宇;[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闫恒超;[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李进军;[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徐本禹;[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修才;;[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张艾;严平;;[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吴钦;高超;陈翔;;[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向晓春;李竹钦;;[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刘红侠;戴开军;;[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4期
阮红霞;;[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成定平;[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陆益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杨春福;;[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江泽民;[J];北京高等教育;2001年Z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白雪秋;[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叶堂林;[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遐;[D];安徽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艳娟;;[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杨欣;海莎;李树娟;李国富;;[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7年09期
刘天宇;姜彦福;;[J];经济学动态;2010年01期
钟钰;秦富;;[J];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01期
曾伟;;[J];农村.农业.农民;1996年03期
尹成杰;;[J];农村工作通讯;2005年09期
范雪涛;张贡生;;[J];中国统计;2006年11期
史巧玉;;[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周贵荣;;[J];甘肃科技;2007年08期
王艳华;乔颖丽;;[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以明;;[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张毅军;;[A];《实施工业兴桂战略 加快构建和谐广西》论文集[C];2005年
吴海华;王德成;;[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刘学华;何巧玲;;[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陶永生;;[A];山东省科协农科学会群、山东省农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陶永生;;[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赵永志;;[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甄平;;[A];《实施工业兴桂战略 加快构建和谐广西》论文集[C];2005年
郭铁民;;[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孙仲彝;;[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柏晶伟;[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
彭真怀;[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李敏;[N];中国信息报;2010年
陈玉光;[N];青岛日报;2011年
本报编辑部;[N];农民日报;2011年
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
刘立仁;[N];农民日报;2011年
县委党校 钱国祥;[N];芜湖日报;2011年
王心旋 刘晓;[N];江阴日报;2010年
郝玉琳 张亨敏;[N];蚌埠日报;2010年
陈晶晶 马璐璐;[N];中国邮政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权政;[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朱志良;[D];浙江大学;2010年
刘朔;[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曹执令;[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李仕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陈春燕;[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吕晓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奚建武;[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颜玉怀;[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王秀芝;[D];南昌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傅姗姗;[D];渤海大学;2012年
高烈波;[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黄宝贞;[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李曼;[D];西南大学;2009年
李嘉平;[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徐静磊;[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焦绪宾;[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臧嘉玮;[D];吉林大学;2009年
江晓莉;[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余丞薇;[D];暨南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06月09日 15:41您的位置: &
韩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与启示
优质期刊推荐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倡导主导教育与多元需求的辩证统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17期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倡导主导教育与多元需求的辩证统一
【摘要】: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49.2【正文快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思想教育就会失去方向、失去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基本的层面来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杜红英;;[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谢宁生;谢晓晖;;[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江苏教育;1980年09期
邱光;[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J];天津教育;1980年11期
;[J];江苏教育;1980年04期
戴伯韬;;[J];江苏教育;1980年06期
杜心源;;[J];四川教育;1980年01期
鲁永琦;[J];安徽教育;1981年05期
;[J];安徽教育;1981年12期
;[J];安徽教育;1981年12期
;[J];安徽教育;198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广义;;[A];实践 理论 创新[C];2001年
张广智;;[A];校园拒绝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六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徐亿军;;[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陶颖;;[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裴学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官锡强;;[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潘晓丽;齐明;宁晓林;;[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白吴;;[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周丰;;[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郑明珍;;[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金振昆;[N];中国包装报;2000年
崔剑仑;[N];光明日报;2001年
;[N];光明日报;2001年
许鹤;[N];吉林日报;2001年
陈秉公;[N];中国社会报;2001年
齐书聪;[N];中国教育报;2002年
刘好光;[N];中国教育报;2002年
春鸣 继红;[N];中国教育报;2002年
记者 蔡闯;[N];光明日报;2002年
记者温红彦;[N];人民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海舰;[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韩柱;[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明芳;[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梁宁;[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黄晓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李渊凯;[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年
孟凡密;[D];浙江大学;2007年
郭俊梅;[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陈观灿;[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王世奇;[D];湘潭大学;2008年
王若宇;[D];西南大学;2009年
刘欣;[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市灞桥区政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