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学的意义上香燃的高低有什么意义

佛教基础知识:上香意义的省思!
佛教基础知识:上香意义的省思!
春节期间:是善信上香祈福的首要,尤其是大年初一,各处寺院名胜,人潮如涌,挤拥热闹。除夕深夜,就已吸引大批善信祈福,由于人数过多,步行上山的时间比平日加倍。有的寺院还向每名参拜善信免费发三支香,吸引不少家长带同子女一同上香参拜,祈求佛祖保佑,身体健康,四季平安,事事顺利。
上香:原出于善信对诸佛菩萨之恭敬与虔诚礼拜,但在现实生活层面中,无论是求福、求寿、求富贵、求健康,乃至求婚姻、求事业、求儿女、求读书等等,都必须在祈求自身幸福的同时,顾及社会环境的维持与保护。因此,自2008年以来,国家宗教局提出了将「文明上香」作为创建和谐寺观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活动开展后,寺观内昔日烟熏火燎的场面已日渐少见,文明、安全、环保、有序的上香新风正在形成。下面介绍佛教「上香」与「香供养」的意义。
佛教的香供养
佛教香供养的意义为何?其最高境界并非外在有形之香,而是内在的心香;本来心香一瓣就够了,但我们觉得意犹未尽,需要以物作表达,于是就假借香,因香烟缈缈,空间无限,意境深远,正如《水陆仪文》中说:香从心生,心由香达,不居三际,可遍十方。是故,诸佛闻之而加护,群生于此已蒙熏。
香表达了人们的心:炉香乍热,法界蒙熏;通过上香,我们对过去、现在、未来的佛都供养了,在上香的时候,我们不但与诸佛菩萨结了缘,还与法界一切众生有也结缘了,于是人们的心就释怀了。
佛教认为:香只是一种表达,表示人们的诚敬;佛菩萨又怎会在乎烧多少香?烧多高、多大的香?然今大众普遍多半是功利信仰,或只求人天福报,实难以理解此高深道理,所以佛巧设方便,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唯有从事相上说起,令众生逐渐引入佛慧。
佛教供养:又以香花饮食等各种物品供养佛、法、僧三宝。供养香,既是对佛菩萨的恭敬,同时也是一种修持;香:代表清净,能净除一切污染垢秽,令行者烦恼止息,得到清净自在。
礼佛中的供香:上香、拈香、烧香,是香事中的一种。最早焚香之举,是与印度的地理气候有关,印度夏季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侵袭,温疫疾病较多,人们为了祛病和净化空气,即点燃香草木料,特别是在听经或打坐时蚊子较多,亦有燃香驱蚊、洁净空气,以便能保持平心静气之功效,之后,佛教即形成焚香的习俗。
据《贤愚经》载:佛陀在袛园精舍时,有一名叫富奇那的长者,建了一所佛堂,准备礼请佛陀前往说法;他手持香炉,登楼遥望袛园,并焚香礼佛。这时,香烟袅袅,飘往袛园,落在佛陀头顶上,形成一顶香云盖;佛陀知悉长者的心意,即赴其佛堂说法,后来,印度成为产香的大国,出产的香料品种极多。
(一)香的种类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讲到香供养,所谓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1)涂香:是香料调水,佛在世时,信徒为了对佛的敬仰崇拜,把香涂在佛的身上和脚上;(2)烧香:就是寺院供佛所烧的线香和盘香;(3)末香:就是檀香末,是燃点檀香的引子,在印度是洒在佛的身上,这种种香,都是表示对佛的崇敬。
中国对香料植物的利用,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传佛教,香事发展的由来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的,当时,西域的香料传入中国,使香事繁盛起来,如檀香、沉香、龙脑香等香品以及香炉等香具应运而生,但是,当时香的使用还只限于宫廷、贵族之间,民间百姓尚未流行,直至隋唐时候,香事方慢慢得以普及,并影响到祭祀文化,形成广泛以香作为供养的习俗。而焚香烹茶、焚香读书,成为文人墨客优雅生活的表现。对于佛教而言,焚香逐渐向仪式化发展,成为信众敬仰佛、菩萨并与之交流的一种途径。
藏香发源于西藏寺院,由专修医学的僧人研制而成,一般可分为粉末状和柱状两种,采用独特的工艺,利用西藏的植物制成的。
(二)上香的正确认识
香代表清净之义:能清净一切染垢污秽,及燥热烦恼;以香供佛,则代表灭除一切生死烦恼,得到清净自在。香:代表信,代表信仰,同时代表戒定;梵呗《香赞》里面所说的戒定真香,就是表这个意思。
佛教原本并没有烧高香、烧大香之说。大香与高香是一些上香者心理因素外在阐发的,认为只有烧头柱香、烧体积巨大的香,或多烧香才能引起佛菩萨的重视,才能表示对佛菩萨的虔诚,才能带来福气或好运。这种观念其实都是不正确的,并且带来安全隐患,大量高香的燃点,极易引发火灾;还有那些名目繁多的高香,多是劣质的、以胶或染料等合成的化学制品,一经燃烧,必然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害的,更重要的是,与佛教注重环境保护的理念背道而驰。
佛前供香:一般一支或三支即可。一支:代表心香一瓣;三支:代表礼敬佛、法、僧,或代表去除贪、瞋、痴。不过,我们要知道,敬三宝,戒三毒,均在心上,并在平时的修行之中,而法无定法,法无执着,心诚为要;佛教讲随缘、随顺;礼佛、敬佛方法众多,如献花、供果、合掌、顶礼、诵经、坐禅、转经、绕塔均可,不必过于执着,以虔诚的心意、平和的心态焚香礼佛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若能以清净、虔诚的心供养诸佛菩萨,自然如《药师经》中所说:随所乐愿,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一切愿望悉得成就。
六供养与六波罗蜜
佛教有所谓:六供养以喻六波罗蜜。涂香:比喻持戒;花鬘:比喻布施;香水或净水:比喻忍辱;烧香:比喻精进;饮食:比喻禅定;燃灯:比喻智慧等。
烧香:又有烧五分法身香之说,也就是烧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及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即自心无所攀缘善恶,亦不可沉空守寂,且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五分法身:此观念来自原始佛教,当时舍利弗尊者涅盘后,他的弟子非常伤心,便前去请问佛陀:舍利弗灭度之后,大众将何所依恃?
佛陀慈悲地告诉他们:舍利弗虽然灭度了,但他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还存在着。这就是五分法身的由来。虽然舍利弗经己灭度,乃至一切诸佛、一切圣者均已灭度,但是他们的五分法身仍永远存续着,永远令人崇仰!从五分法身所散发出来的香,非世间的香,而是心香,所以说,心香一瓣,遍满十方,一切诸佛悉能闻此。
香光庄严,戒香芬芳
香:除了被用作殊胜的供品之外,由于香的芬芳远闻,经典中也常用来比喻修行者的持戒之德。在《首楞严三昧经》中:以香光庄严比喻念佛人染上如来功德庄严,如同制香的人染上香气一般。
又如《戒德香经》载:在世间的香中,多由树的根、枝、花所制成,这三种香只有顺风时得闻其香。当时佛弟子阿难欲知是否有较此三者更殊胜之香,何者能不受风向影响而普熏十方,于是请示佛陀。
佛陀告诉阿难:如能守五戒、修十善、敬三宝、仁慈道德、不犯威仪,则其戒香普熏十方,不受有风、无风及无势、顺势的影响,且能逆风而走,这种戒香乃是最清净无上的。这说明了严守戒律、广修善行是如何的重要。
此外,经典中还记载有香的净土,如《维摩诘经》中说:有香积国土,不但以香成为衣、食、住、行一切,也以香来说法。在《华严经》中也说:华藏世界被重重无数的香水海所围绕。密教的种种修法中,更是经常看到供香的记载,而依供养佛部、莲花部、金刚部,乃至天龙八部等一切护世圣众,则用种种不同的香来供养,与其相应。
除此之外,经典中还记载着有关香的修持法门。其中最著名的是《楞严经》中的香严童子,以闻沉水香,观香气出入无常而悟入本心。
香除了作为供佛之外:供养种种经典也应当以种种妙香庄严。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五中:记载行者以善根回向,供养诸佛,以无量香盖、无量香幢、无量香幡、无量香宫殿、无量香网、无量香像、无量香光、无量香焰、无量香云、无量香座、无量香轮、无量香住处、无量香佛世界、无量香须弥山王、无量香海、无量香河、无量香树、无量香衣、无量香莲花,以如是等无量无数众香庄严,以为供养。
焚香礼佛的意义
焚香礼佛的意义在于:一、表示上香者虔诚供养三宝之意;二、表示传递诚恳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三、普香十方,表示燃烧自己,照耀别人的无私奉献。而其根本意义在于表达对佛菩萨的尊敬、感激与怀念!有形的敬香是摄心的表法,而内心的清净虔诚,比形式上的敬香更为重要,故称心香。因此,经中常以心香供佛来比喻精诚供养;所谓回熏反闻就是要将有相的供香,递升到无相的境界,因只有心香永不耗灭,芳馨不退,才是真正的供养。
古德有云:愿我身清净如香,愿我心如智慧火,念念戒定真香,恭奉十方三世诸。所以,在供香之时,我们不妨将身心沉静下来,让香成为自己与佛菩萨之间,最真诚寂静的交流方式──我心如烟,心香一瓣,虔奉至诚,如此敬佛,自然福慧具足,善根增长,法喜充满,如意吉祥!
佛教基础知识:上香意义的省思!由用户自行发布,佛教基础知识:上香意义的省思!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请自行分辨真伪。净土法门:佛教中悬缯燃灯散华烧香的真实含义--学佛网
&净土法门:佛教中悬缯燃灯散华烧香的真实含义
发布:清净乃空&[ &]&& 日期: 13:19:00&&
净空法师:佛教中悬缯燃灯散华烧香的真实含义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六者,悬缯燃灯,散华烧香」。这桩事,就是现在所说的宣扬佛教,对广大群众弘法利生,这个事情。缯是丝织品,佛家讲的幡幢,扁的叫幡,圆的叫幢,圆的很像飞机场那个风筒一样,圆形的。在古时候,这是寺庙对大众一个信号,寺庙今天有法会,寺庙有旗杆,旗杆上就挂幡。别人一看有幡,寺庙今天挂幡,今天它这里有法会,喜欢参加法会的人自己就来了。在从前没办法通知,就用这个方法。如果这个寺庙里面讲经,就悬幢,看到挂的是圆形的幢,寺庙今天讲经,喜欢听经的他就来了。现在没有,现在用电话、用网络来通知,用报纸,报纸上刊登广告,或者是电视台给你做广告,都可以。古时候没有这些工具,就是悬缯,用这个做信息传播。这都是属于活动,活动方面的一种宣传。    燃灯、散花、烧香这是供佛。灯代表智慧,佛前面点蜡烛、点油灯是代表智慧。另一个代表是奉献,燃烧自己,照耀别人,就是说舍己为人。燃香,出家人在头顶上燃香,燃香疤。有人说这是戒疤,错了,戒哪有疤,受戒没有疤,燃香有疤。燃香什么意思?在佛前发誓,我燃烧自己,照耀别人;意思就是我牺牲自己,我要奉献给别人,为别人服务,是这个意思。所以头上燃了很多,自私自利,一毛不拔,那你完全就是骗人。你骗谁?你骗佛菩萨,在佛菩萨面前燃香,发这个誓,自己没有兑现,你就全错了,你燃这个疤有罪过,骗佛、骗众生。一般在家佛弟子燃在手臂上,出家燃在头顶上,实际这都是中国人真干,全世界没有把香燃在头顶上、燃在身上的。佛经上有,它是告诉你,你要懂得这个意思,佛菩萨面前发誓,舍己为人,不一定要燃,要懂这个意思。中国人真燃了,燃了也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叫自己别忘了,这个好。所以一定要晓得它的用意,不知道它的用意那你就错了。    散华,这都是供养,花代表什么?花代表因。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开得好,果一定好,所以花代表因。这是表法,表善因善果,恶因恶报,表这个意思。所以佛前面供花,你懂得供花的意义,不是佛要看,是提醒我们善因善果,是这个意思。灯代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烧香,香代表信,代表戒定,佛门讲戒定是真香。那么燃这炷香,你就要想到持戒、修定,提醒你,作用在此地。如果说这支香是供佛,与自己不相干,全错了,佛要这个香干什么?佛什么都不要。在佛面前烧,是以佛给我们做证明,我们要学习,是这个意思。我要修戒、修定,佛给我做证明,不是佛需要。    香还表信,叫信香,这个意思也很深。古时候传递信息没有今天科学技术,边防,几千里路之外,如果敌人侵犯我们这个地方,如何把这个信息立刻通报给皇上?所以就想出这么个方法,中国北方的防御是长城,长城每隔一段有个烽火台,你们到长城去参观就看到。烽火台是什么?就像香炉一样,边关有了事情,他就点狼烟,狼的粪,就烧这个。因为狼烟风不容易吹散,很不容易吹散,那个狼烟一点,第二个人一看,马上自己点起来,这样大概几个小时就传到京师,北京就知道了。用这个方法传递信息,烽火台就像香炉一样。所以这是表,烧燃这支香表我们对诸佛菩萨传递信息,是这个意思,表法的。你要不知道表法,灯是白点了,香也白烧了,花也白散了,你全都不懂它的意思。如果你懂得,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自己,告诉我自己怎样修行。它是教育,用现在的术语它是教具,教学的工具。包括塑造前面讲起立塔像,也是工具,教具,让你看到佛像,见贤思齐,我本来是佛,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要认真努力修行,回归本位。
「烧香,烧香以为供养。《往生要集》曰:随力办于华香供具」,我们就看到此地,这是香花供养里面的烧香。香,表法意思是信,信香,也是大乘佛法里面表的戒定真香。佛的供具都是有表法的意思,一定要懂。前面我们读到供灯、燃灯,灯代表光明、代表智慧,更深一层的意思,代表燃烧自己照耀别人,它有这么深的意思在里面;蜡烛、油灯就特别明显,这个意思特别明显。佛弟子曾经发过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佛弟子所修、所行一切功德都回向给一切众生,不为自己。这些供具里头都表这个意思。    香这是最普遍的,供花、供灯、供香,这最普遍的。可是里面最重要的是供水,什么供具都没有,水不能没有。水要干净,不能供茶,供茶就错了,茶有颜色,不干净。水代表什么?水代表心地,心要像水一样干净,清净心,要像水一样不动,不起波浪。所以看到水,实际上都是给我们看的,佛不需要,菩萨都不需要,给我们看的,我们看到水,就想到清净心、平等心。水在清净平等,像一面镜子一样,它能够照见外面的物相,那就是觉,实际上就代表我们这个经题里面讲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就是自己的心。所以你说这个水多重要,让它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心要清净、心要平等、心要觉。供花代表因。花是植物,开花之后结果,花好果一定好,这就是代表善因善果,恶因就有恶报。所以花代表六波罗蜜,六度因花。菩萨修六波罗蜜,得果地上是六种殊胜的果报。
所以烧香是表信的,表戒定的。家里面如果有小佛堂,有佛像,不要多,一支香。现在居住的房子多半都是公寓,要保持环境的清洁、空气的新鲜,香不能烧太多,一支就好了。让我们看到香、看到香炉就知道,我们要修定、要修慧,修戒定。看到香,提醒我们,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讲信用。别人不讲信用,我讲信用。那我们是不是有吃亏的?给诸位说,决定没有吃亏。你要真正懂得因果,叫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之下是人人平等,没有吃亏的,也没有上当的。我们占别人便宜,来生要还他;我们吃了亏,来生有补偿。你真正懂得了,你才会坚守伦理道德,不违背因果。何况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想往生到极乐世界,现在讲移民,移民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为什么?那个地方是遍法界虚空界最好的修行场所。到那个地方第一个大好处,人长寿,无量寿,有的是时间。人不但长寿,不生病,永远健康。看释迦牟尼佛这么多的介绍,没有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有医院、有医生,没看到这个字样。它那的人不生病,又长寿,有的是时间,阿弥陀佛是最好的老师。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上善是谁?等觉菩萨,像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一流的太多太多了。这么多好的同参道友,这么好的老师,他怎么会不成佛!所以往生肯定就成佛。这是讲的供养表法,一定要懂得。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通灵佛教网&||||||
--(877)[] newsfy2
燃香供佛学问大讲究多——香的知识与选择
香是文化产品,是信仰产品,是礼佛供奉、修行、养生中必不可少的媒介。中国有制香的工艺,是领先于世界的香大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制香工艺为了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降低生产成本,大规模运用现代化学技术,在制香过程中加入苯化合物质,抛弃了生物香的优点,生产出了大量的有毒香,反而使无毒香成为了市场上罕见的珍品。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人的就发明将香料放进佛香使用。据说历代文人都有写香的诗文传世,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名医别录》到《本草纲目》,历代经典著作都有关于香的记录。《香之十德》则是由北宋诗人黄庭坚所作。列举了使用香的十大益处。该十大益处抓住了香的精华,从十五世纪流传至今。&香之十德&: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焚香一柱能去污秽,能醒脑安神,读书、入浴、鉴赏音乐或就寝,则是静中之友。一、香的制作:香生产工艺流程:配原料&搅拌&粘合&半成品&干燥&成品传统香的主要原料有:沉香、旃檀、白檀、薰陆、青木、丁香、乳香、安息、龙脑。香要从粉状制成各种香型,粘合是最关键的一个步骤。传统的制香粘合剂有粘木粉(榆粉)、美人胶、面粉、玉米淀粉等。各类粘木的生成周期长,成本价格高。各种化工胶粘剂(淀粉粘合剂&&以山芋粉或玉米粉等为主体原料,掺入苯化合物经加工而成。它可代替榆粉等,可降低使用成本)的使用,但苯化合物经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二、香的分类:香文化发展到现代,香的品种已多种多样,按不同的方式区分如下:1.按制作工艺及原材料分:化学香,天然香;2.按佛教派别分:藏传佛教用香,用香;3.按及材料分:沉香、檀香、香水香;4.按形状及用途分:竹立香、盘香(环香)、卧香、香锥(香塔粒)、元宝香、微烟香、末香和瓣香等;三、各类香的介绍:1.化学香:化学香的香料是经过精细化工控制后的浓和淡。包括其燃烧的味道,燃烧后的烟雾含有苯等有害物质。工业化大生产中香的原材料和粘合剂的选择原则是以低成本,易生产和高品相为标准的。2.天然香:天然香燃烧后是有很淡的天然草本味道,不含有害物质,都是天然草本燃烧,天然香料。这些里面都含天然的香料特有的油脂,燃烧后无毒。因为原材料好,制作成本高,目前市面上的天然香较少。3.藏传佛教用香:由于地域和文化、饮食、环境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适 宜于西藏地区及藏传佛教体系的香品特点。用药方面除了大量使用檀香、沉香等名贵香药,许多香也加进了藏红花、雪莲以及本地生长的甘松、白芷、紫苏、川芎、丁香等香草。在某些香中还添加穿山甲、龟甲等动物的成分,而且真正的传统藏香是用牛粪为填充料。所以历史上称藏香为&荤香&。藏传佛教中还有一些香品,缘于信仰的表述,还要把金银、珠宝玉石等磨成粉添加进香药中,以表示对佛、菩萨的恭敬。由于藏香燥热,烟浓,适宜在高原地区用,汉地南方气候温热,不适宜用藏香。4.用香:汉传佛教用香与传统香在配伍原理、用药特点方面基本是一脉相承的,总揽历代香方,可见其常用香药约百余种,几乎全部为植物类香药,如黄熟香、笺香、芸香、茅香、零陵香、丁香、檀香、藿香、沉香、豆蔻等。所以历史上称汉传佛教的香为&素香&或&净香&。汉传佛教用香十分注重用药、配伍的严谨,还将中医制药、配伍的精华运用到制香中来,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理论体系和严格的传承规制。由于汉传佛教的香烟轻,性质温和,润,纯,清、馨,适宜汉地南方使用。5.竹立香:也称竹香、立香,由一枝竹芯人工多次裹上香木粉组成,此香的制作工艺复杂,古时主要作为祭寺及拜神之用。由于制成品携带及使用方便、不易折断、不掉粉,且可以制成不同大小、不同长短及颜色的各式薰香,也逐渐成为野外休闲生活的必备之物,在躯赶蚊虫的同时,增加野趣。6.盘香:也称环香、香环,全由香粉制成,由于点燃时间长短不同分为2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一星期等规格,古时念经、修行、修身养性之人首选之香;由于盘香燃烧卫生、方便、时间准确、香灰不易回散, 此香已成为现代居家生活清新室内空气、杀菌、除异味的理想选择。7.卧香:全由香粉制成,由于长度较短,因而燃烧时间较短。古时燃烧时,点燃后横卧于铺满香灰之香炉中,因而称为卧香。现代此香不仅可以卧于香炉中,更可直插或斜插于各式各样的点香架,因此倍受现代都市年轻人的亲睐,成为品茶会友、增加环境香芬、营造浪漫氛围的首选。8.香塔粒(锥香)、元宝香及其他异形香:由不同形状之手工制成,全材为香粉。由古时用不同形状之香篆点燃香粉演化而来,具有变化多样,使用方便的特点。此香也是现代都市年轻贵族追求生活品味的首选。9.微烟香:为了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微烟香在若有若无的烟雾中体验用香的乐趣, 此香尤其适合于中国北部冬天室内使用10.末香:就是香木的粉末,因为香末可以点燃熏臭,也可以加入油料,涂抹人身袒露之处,用来防止虫咬。11.瓣香:是香檀木的碎块,因为把檀木劈成了片片段段的小瓣,所以称为瓣香。又因为上等檀木是香中的极品,所以瓣香又称为大香。所以一些法师在拈香说法时,都说&此一瓣香&。四、香的品质鉴别:1.看原料与外形,纯洁朴实为上,杂粗或光滑为次;2.闻加热时香味,平稳醇和为上,浓烈尾翘为次;3.问粘合剂,生物原料为上,化学原料(含苯)为次&&燃烧时的烟刺激,熏眼;4.辩助燃剂,生物原料为上&&燃烧速度稳,颜色沉,不耀眼;化学原料为次&&含磷化学剂,烧得旺,有火柴味道;香品越纯,助燃剂要求 越低;5.视尺寸大小,通常小者为上,大者为次。十天内免登录
新年去寺院烧香的意义
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祝福,在新春时最为真诚;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祈愿,在新年来临之际最为恳切。所以,新年去寺院烧香祈福,不只是信仰,更成为华人共同的民俗。春节将至,您是不是也正计划去寺院燃一炷香、点一盏灯,在佛前许下一个心愿?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小编为大家分享最关心的寺院烧香祈福十问,以祈共沾法益。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二、供养佛、菩萨一定要烧香吗?不一定。供养佛、菩萨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但是,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三、烧香的含义是什么?1.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2.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3.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的无私奉献。4.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的戒、定真香。四、烧香求财可以得到吗?不可以。佛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关键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无私的奉献,即佛门所说的“布施”。这启示我们:人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烧大香就发大财吗?这纯属“以凡夫之心,度诸佛之腹”。大彻大悟、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又怎会像凡夫众生一样,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别赐富呢?当然不会。五、有人一定要烧大香怎么办?寺院是公共活动场所,一般会限制烧大香,加上节假日人流量多,烧大香稍为不慎就会灼伤他人,浓烟滚滚,不利环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无边罪业。一定要烧大香的信众,可将大香交给寺院管理人员,同意安排焚烧,焚烧时,寺院里的法师也会为你们祈祷。六、烧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烧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是也。七、礼拜佛菩萨,上几支香为宜?上三支香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萨很多,给每个佛、菩萨都要烧三支香吗?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它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当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中不超过三支香为宜。九、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不正确。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现在有人将一把香点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烧伤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烧坏拜垫和器物,更造成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实在是不文明不如法。十、什么方法供养佛菩萨功德最大?佛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如理如法受持诵读,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本文来源:网易佛学
作者:华岩文教
关键词阅读: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佛法不是知识,不是学问,不是空,不是有,不是非有非空,不是即有即空。当我们认为它是什么的时候,它就不是什么。因此就有了指月的比喻,错把指向月亮的手指头当成月亮,既迷失了月亮,也迷失了手指。佛法靠悟,不是靠文字。但是,没有文字又万万不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尔滨佛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