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灭亡后是什么朝代是怎样灭亡的?

知识点梳理
忽必烈建立1、元朝的建立:忽必烈即汗位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2、忽必烈的统治(1)政治:建立元朝;创立;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2)经济:重视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重修运河,开发海运,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3)外交:马可?波罗和《马可?波罗行纪》3、行省制度的创立(1)主要原因:疆域的辽阔。元朝的疆域比以前任何朝代都辽阔。(2)主要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3)基础:秦朝创立的。(4)主要内容:①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附近地区;②其它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中央派官吏管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始于元朝;③元政府还设立了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还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5)影响:①奠定了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的基础。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特别是中央对台湾和西藏的统治。③行省制度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便利了民族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
一、南北重归统一1、的建立时间:581年
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思考:联系南北朝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2、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
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618年-907年)是中国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唐王李渊于618年6月逼隋恭帝禅位,取代,国号为唐,尊称大唐。设首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随后又设陪都东都洛阳和北都太原,与长安合称“三都”
安史之乱简介:安禄山出身于营州杂胡。他因为残酷地镇压奚、契丹人,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先后出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长期从事民族掠夺战争的安禄山野心极大,他多次到长安,在宫廷和官场活动中,对唐政府的腐败、虚弱情况了解得很清楚,蓄下了起兵灭唐的异志。安禄山的同伙史思明,也是杂胡出身。他到长安奏事,博得了玄宗的喜欢,赐名为思明。在安禄山叛乱以前,史思明官至平卢兵马使。安史之乱爆发:在经过长达十年的准备后,安禄山认为已具备了灭唐的力量,于755年(天宝十四年)冬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率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兵十五万人,南下攻唐。 唐玄宗因为没有想到安禄山会叛乱,所以在军事上毫无准备。当叛乱的战鼓惊破唐宫的《霓裳羽衣曲》后,他才匆忙布置防御。但唐朝新招来的士兵抵挡不住安禄山的劲旅,安禄山渡过黄河后,连败唐军,一路攻陷断陈留、荥阳(河南荥阳)、洛阳,直抵潼关。756年(至德元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 防守潼关的唐将哥舒翰,虽拥有近二十万的军队,但因是临时凑集来的,缺乏战斗力。但玄宗和杨国忠对哥舒翰不放心,接连派宦官逼其出兵。结果,哥舒翰在灵宝被安史军打败,,哥舒翰也做了俘虏。同年六月,叛军,攻陷唐都长安。玄宗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到马嵬坡(陕西兴平西),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杀杨国忠,又迫玄宗缢死杨贵妃。唐玄宗最后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灵武即帝位,即肃宗。安史集团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它却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内部。坐镇洛阳的安禄山恣行暴虐,众叛亲离,757年初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即帝位后,史思明屯驻范阳,拥有重兵,不听调遣。757年春,唐朝从陇右、河西、安西、西域等地陆续调集了十多万军队,又向回纥借兵四千人,肃宗以其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元帅,以郭子仪为副元帅,率军一举收复长安。 在此前后,河北、河南的地方官和军队也在进行着长期而激烈的战斗。既极大地打击了叛军的后方,又保障了江淮供应物资路线的安全。江汉和江淮的保全,使唐朝在经济上有所依赖,对战争结局有重大影响。759年(乾元二年),史思明杀安庆绪,在范阳称大燕皇帝。761年(上元二年),史思明大败李光弼率领的唐军,乘胜向长安进犯,在途中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史朝义在洛阳称帝后,叛军内部更加分裂,从此没有力量再向唐朝发动进攻。762年(宝应元年),唐宫廷发生政变,宦官李辅国杀张皇后,肃宗受惊而死。李辅国拥立太子李豫即帝位,即代宗。代宗调集各路兵马,又向回纥借到一部分军队,以其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率军收复了洛阳、河阳、郑州、汴州等失地。史朝义逃往河北,河北叛将见他大势已去,纷纷向唐朝投降。763年(广德元年)初,史朝义在唐军打击下,穷促自杀。历时七年多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唐朝削弱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了,但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影响。在安史集团盘踞的地区,社会经济遭到了大破坏,特别是激战最烈的河南一带,更是“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安史之乱时期,唐朝的军队大多调集到内地,边防空虚,因此唐朝在民族斗争中不得不由进攻转为退守,西域、河陇地区相继被吐蕃占领,在南方也经常受到南诏的骚扰。安史之乱打破了唐朝的统一局面,此后,藩镇割据势力越来越强大,战乱频起,唐朝的中央力量越来越削弱。这一切都说明,经过安史之乱以后,统一、繁荣、强盛的唐朝已经开始走向下坡路。
北宋(960年2月4日—日)北宋是中国上的一个时期而非朝代,与南宋合称,又称“两宋”。以其建都于北方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北宋的建立者:由后周末帝禅让赵匡胤开始,统治了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以南一带的以汉族人为主体的生活地区。北宋政权先后与辽、金及西夏对峙。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全国有6,499,145万户。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到北宋时期&nb...”,相似的试题还有:
猜一个历史谜语:持久和平(打一古地名)。下列王朝中,定都此地的是()①陈& &&②北宋&&& ③南宋&&& ④元朝&&& ⑤隋朝&&& ⑥唐朝
公元581年建立,共统治中国三十七年,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较短的朝代之一。请问是哪一朝代()
写出下列朝代的建立者。(1)隋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唐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南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元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明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位置:
18:21:00 &&&&&&&&& 作者:&
宗的时代,宣武就已经呈现出地方军人非常跋扈、不断干预节度使人选的情况了,但这在早期的平卢系藩镇中是没有的,在早于安史之乱的藩镇中更不可能有。那么问题就出现了,这个转变可能是因为藩镇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地方军人已然崛起了。
元和十五年(820年)河南藩镇图
关中藩镇的布局
本书的第二章是&关中:有关空间的命题&。按照前面说的思路,我同样首先需要搞清楚藩镇格局的变化。说到关中的藩镇我们首先都会想到朔方军,至少我写关中之前对其他藩镇也不太熟悉,比如凤翔、邠宁、鄜坊、泾原等,它们的名气也不大,在唐后期的表现似乎也不那么活跃。后来我看到有些学者指出,关中八镇的布局是为了对付关中附近的异族,比如吐蕃。这些研究对各个藩镇的目的、作用、职责解释得非常清楚,但他们的研究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把唐后期的关中八镇看作一个整体,把唐廷对八镇的设立看作是一个精心规划后的产物。但是其实很多时候,唐朝统治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是他想要怎么设计就可以怎么样。在唐和党项、吐蕃等的交锋中,有时候是&被布局&的情况,&被布局&就是说唐朝只能应战,因此关中八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点点建立起来的,哪儿有异族威胁就在哪里设藩镇,敌人打到哪藩镇就设到哪。另外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关中的藩镇都是沿着几条河谷设置的,因为这几条河谷就是关中通向渭河平原的交通线,同样也是异族进攻长安的方向。
关中的主要交通线
当然,上述这些问题只是把最基本的框架理清楚了,我们对关中的分析重要的还是要回到主导这些藩镇的力量上去。中晚唐时期关中的藩镇力量是很弱的,但我们知道以前它不但不弱,而且很强,因为它是抵抗安史之乱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其核心就是朔方军。于是我们就自然要关注中晚唐朔方军的力量有怎样的变化。
我把朔方军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以此来呈现唐廷是如何把它的股肱之臣的势力一步步压缩,比如通过撤换官员、分割权力等。但我们知道,要更换一个军事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可以看到,德宗和他的宰相杨炎是精心计划好的,有自己的计划和步骤。在这个布局中,唐朝还要考虑吐蕃的问题,不是把军事首脑都撤掉就解决了,还要考虑和吐蕃应战的情况。在中晚唐历史上,朔方军的统帅郭子仪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他不断地被起用,又不断地被打压,但是朝廷遇到棘手的问题还是要找他,郭子仪在这方面也还是很有话语权的。另外,在关中由朔方军主政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忘了还有其他的藩镇,比如原西部军团的主要力量&&河西、陇右的军队怎么办等问题,也要为这股军事势力安置出路。
在研究中我发现,除了以上这两股势力主导关中外,其实还有第三股势力介入了关中,那就是幽州军。这是我在写这一章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我是在研究奉天之难时发现,除了泾原兵变、李怀光叛乱等我们已经熟知的事件外,还有一些内容没有弄清楚,那段时间我花了很大精力来写这部分,我不断在《奉天录》、《资治通鉴》中找这些细节来研究幽州军怎么会从东北跑到关中,在变乱中它又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况。当我弄清楚这些事情后,我进一步思考它们之间的关联,发现唐朝对关中的这些藩镇都是很打压的,这就和河南的线索一样了,在河南是打压平卢系藩镇,在关中就是打压这些军团,虽然他们曾经是功臣,但是他们力量太大,对统治造成威胁,所以该打压的时候还是得打压。
唐朝在打压关中藩镇的同时,也需要培养一支可以信赖的嫡系力量,神策军就是这样出来的。我写神策军的时候,一开始有点难受写不出,一方面它当然是关中相当重要的政治力量和军事势力,写关中藩镇的问题绕不开神策军。但一开始我觉得作为禁军的神策军,它的空间结构怎么体现出来呢?空间结构的变化毕竟是我这本书的明线啊。而且神策军的资料,至少传世资料,已经由日野开三郎和张国刚两位先生搜集得差不多了,新出墓志当然还能补一些,但毕竟有限,我还能有多少写作的空间呢?所以我刚开始构思神策军这一节的时候感觉有点苦恼,于是有一次,我实在没办法,百无聊赖地在地图上拿《通鉴》里的那条元载和鱼朝恩争夺神策军镇的史料来标记,这是有关中晚唐神策军镇的一条重要资料,之前的学者都用过,这条史料里出现了将近10个神策军镇的名字。真是不画不知道,一画突然问题就出来了,我突然发现神策军的几个据点都集中在西面的凤翔一镇里,而且分成三排排列,我当时立即就意识到这里面有问题了。其实也很明显,这三条平行线就是三条交通路线,这些神策军镇的分布全部在交通枢纽上。
明了这一点还不是最令人惊喜的,更重要的是,前辈学者虽然搜集整理了传世文献中不少神策军镇据点的资料,但他们没意识到,这些资料的绝大多数来源于三条主要史料中,一条就是刚才讲的《通鉴》有关代宗朝元、鱼争夺神策军镇的资料;一条则是《通鉴》宪宗初年胡三省注中的一条资料;还有一条也是《通鉴》胡注的资料,但是正文是穆宗初年的。尤其是后两条资料,都是较为系统的神策军镇资料,且军镇名称不同,一旦把据点标示在地图上,反映的形势也不一样。那个时候我真是相当激动啊,我当时就已经隐约感到了,这三条资料的时间并不一样,应该是反映神策军镇三个不同时期的,又因为它们是系统的,所以完全能反映空间变化的问题,而这个空间变化是能反映唐朝关中军事格局和军事措施变化的。神策军从最初为了对付吐蕃而集中在凤翔,到后来逐渐遍布关中地区,晚唐时期又收缩到近畿地区,这就说明异族威胁和唐廷应对变化的一个情况。当然在文章中我也花了很大的功夫做考证和搜集出土碑志的工作,但是这节的写作更告诉我,同样的一批材料,而且是这类看似只能做定点考证、且已经被前人反复研究过的琐碎材料,换个视角,能看出另一个更立体的面向。从这点上来说,有分歧的史料并不是可怕的,事实上,它常常是上天赐给你最佳的进行分析的宝贝,一定要好好利用。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这章中的&京东&部分,你为什么写不出这种比较立体的变化呢,事实上这部分确实是整本书中写得最一般的。对这个问题,我觉得第一,如果任何地区、任何问题历史都能够留给我们这么丰富、有趣的材料,那简直就是奇迹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也要允许论著的写作是有高潮有低谷,有可以写得更精彩一点的部分,也要允许有写得相对平庸一点的部分,这也是历史的真实。另外退一步找个安慰自己的借口,从写作的技巧上来说,在保证篇章结构大体均衡的前提下,有详有略,论述风格稍许有些差异也未尝不是锻炼自己或吸引读者的一个手段,所以&京东&部分和&附录&中的墓志伪作事件风格稍微不同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河北:安禄山的老巢
接下来就是第三章&河北:&化外之地&的异同&这部分了。我在写作河北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以前大家一直认为河北作为安史叛乱的爆发地,它肯定是很牢固地掌握在叛军手中的,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但一旦你真的一步步地去分析安史叛乱的整个过程,你突然发现完全不是这回事。它不仅没有完全控制在安禄山的手中,而且在河北,不同地区对安禄山叛乱的反应也完全不同,这导致了河北地区始终呈现出一个不断反覆于支持叛军还是反对叛军的过程中,而且区域变化非常清晰。比如南部的滨海七郡始终不太支持安禄山,不断地给它制造麻烦,但安禄山对幽州一带的控制就一直比较牢固,那一块地方就不反覆。另外,中部的常山郡是一个很重要的郡,它治下的井陉关是山西进入河北的太行山中的孔道,常山的得失与否经常是河北反覆的锁钥。
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同样是安禄山的辖区,为什么南部会时不时地反抗安禄山,但北部就不会?而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到唐前期的历史中去寻找。我发现,在安禄山叛乱之前,河北的军镇结构就已经有了变化了,管理异族的羁縻府州基本上都集中在幽州一带,培养骑兵部队的军镇也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北京以北地区,但南部平原地带的军队则主要以团结兵为主力,尽管这些团结兵的战斗力也很强,但毕竟是一种类似民兵的组织,和正规军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面对北方强大的铁骑时,南部的团结兵很难抵挡。这样河北军团的情况就清晰了。而且河北军团的情况并不全是安禄山一手制造的,在唐前期就已经存在这样的情形了,因为河北北部必须要对付北边的契丹、奚等,而安禄山只是恰如其分地利用了这种既定的军事格局,并将之充分施展运用到他的叛乱军队中。即他带领北方的铁骑扫荡了帝国的河南、渭河平原地区,我们可以看到这批将领、军队都是安禄山手下战斗力最强的,而团结兵则被留在了河北的地方上。但安禄山没想到,在他的大军走后,类似于团结兵的河北地方民兵就会不断地反水,所以安禄山才要不断派史思明这样的人和军队去稳定河北这一后方。
有人认为安禄山研究清楚了,就能把安史之乱搞清楚了,但不是这样的,安禄山死了还有他的儿子,之后还有史思明及其子嗣。我在写作的开始阶段觉得安禄山死后的政治问题是不是可以简单一点一起写掉算了,但后来发现不行,因为安禄山死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而且这些问题非常有趣又很重要。比如安禄山死后,他的儿子安庆绪的号召力变得不太一样,手下的大将逐渐离心离德,这对自立的安禄山集团来说是出现了一个危机。取而代之的史思明以及那些和他平起平坐的、称王的高级将领都不傻,那么史思明必须要采取一些手段,一些安禄山的亲信必须除掉,但是有些人却不能动,比如安禄山手下的那些高级将领。史思明也有手腕,用高官和虚位解除安禄山时代一些异族高级将领的军权,并且开始培植自己的牙将亲信,换一批可靠的自己人。比如现在我们从成德的《李宝臣纪功碑》中已经明显可以看到一些不是安禄山时期的将领,可能是史思明时期涌现出来的。另外,蓟门内乱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事件,不光是我们印象中的很多河北胡人在此次事件中被杀掉的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未来河朔三镇的走向。
元和十五年的河北五镇
写完河北的安史之乱,当然接下去就要面对著名的&河朔三镇&了。于是又要对学界的常识性认识产生质疑了,既然河北在安史之乱前后就已经有差异了,那么其后身河朔三镇难道就像我们一直认为的那样,就没有什么差异,我们可以对他们一视同仁了吗?如果有差异,那么这种差异体现在什么地方,仅仅是叛与不叛、跋扈与不跋扈的问题吗?我发现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还在于三镇的内部结构。譬如成德镇,因为幽州军乱,史思明时期的将领都把人马带到了李宝臣的成德镇,使之成为一个继承了安史旧部最好的衣钵、拥有大批精兵强将的藩镇。李宝臣就是利用了这个过去的权力结构,依靠这些骑兵力量把初期的成德打造成河朔三镇中实力最强的。自然,他也没有必要再去招募地方军队,因为手下已经有了这么强劲的正规军了。
但田承嗣就不一样,他的魏博在河北南部,尽管他也有野心,但是实力不足,他的身份也吸引不了更多的安史高级将领,那就只好白手起家,把地方上的军人收编到自己麾下,魏博的地方势力就是这样抬头的,著名的魏博牙军也就是这样慢慢发展起来的。但一开始,他手下也有一些将领,也吸收了一些粟特将领,但随着地方势力逐渐崛起,这些原有的将校势力衰弱了,牙兵崛起的后果可能是最初建立他们的田承嗣完全没有料到的,魏博的权力结构也就这样逐渐被地方低级军校、军人把持了。
幽州可能走得又是另外一条路,它的主要将领不是牙将,因为幽州有一条很长的北部边境线,所以需要把最优秀的将领配置在边境,它的经济特点也与南方的两镇不太一样,所以幽州最强的势力是北部的军镇。这就是河朔三镇最重要的区别,而这种差别也会影响到它们和朝廷之间的关系。
前面我们一直在谈河北内部的问题,当然,河朔三镇和朝廷的关系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我发现,唐朝对河北的态度与它对河南等地的态度其实是异曲同工的,只是与朝廷日益重视河南等地不同,它对收复河北却越来越不上心了,只要河北三镇不与中央作对就行,也没有把河北地区重新纳入掌控的要求。有些政治家比如李德裕,话就讲得非常清楚,只要河朔藩镇还承认中央政府,朝廷也不会干预藩镇的地方事务,这就是在现实政治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相当高明的政治智慧。其实李德裕主政时还对河
责任编辑: Azure
文章来源:
 相关文章:
<IMG height=30 src="/Templets/images/news/corner21b.gif"
·主办: 中国在线 网络信息中心 旌华传媒
·官方门户: 中国在线
China Online official website
·版权所有: 中国在线 网络信息中心 (C) 2005 - 2016
·备案许可:唐朝因干旱而灭亡?德国专家的惊人论断- 奇趣网从唐朝灭亡与宦官当权乱政看如何用人?
[来源:华声在线][作者:郑直]时间: 12:00:15
  文/郑直
  宦官俗称太监,是在宫廷中服务的阉人。宦官在古代中外的历史上都有记载。据传说,宦官在西方是亚述的一位美丽贤妃所创,是在创造新亚述的西密拉米斯时开始的。古希腊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曾说纪元前6世纪时,任用阉人是波斯的风俗习惯,而且波斯人认为宦官很忠诚,比一般人更值得信赖。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发现宦官的最早记载,是大约是公元前8世纪,在春秋时代周朝王室东迁之际就有了宦官。但根据20世纪对甲骨文的研究,有一种说法,认为有片甲骨文上叙述殷朝的武丁王将抓来的羌人阉割后变成宦者以祭神。因而推断中国公元前14世纪就可能有宦官存在。目前,找不到权威部门的肯定,只能算是一种学术研究成果吧。
  宦官的出现,本是由于古代君主内宫后妃婢女众多,无法缺乏男子服役的情况下,阉割一些男子招他们入宫,既能使唤,又避免可能发生宫闱性活动紊乱的事情。只是这种残酷做法,属于十分畸形、丑恶和残忍的极不人道行为。最初有些人被阉割后做宦官,是被迫无奈;但后来一些人为生计或为飞黄腾达,也自宫以荐,宁愿不男不女也要想出人头地。
  按说,宦官不属正式官员,不得干预政事,但由于他们中的一些人比较接近皇帝、皇后,容易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宠信,有时也会拿国家大事和他们商量探讨;在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中,当皇帝或一些贵族感到势单力薄时,也往往借助宦官的力量来制衡其他势力,以克服危机。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较长的时期,宦官渐渐形成了一股独特的政治力量,不仅能左右帝王的生活,甚至能决定国家的命运。
  从中国宦官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春秋时代是它的产生时期,唐宋元明朝是它的巅峰时期,清朝后渐渐被抑制,走向了衰败。纵观宦官的作用与作为,一般来说,尽管他们中也有忠贤之士,但更多的是助纣为虐、为非作歹、甚至酿成大乱的卑鄙小人与阴谋家。因而,后人常有“宦官当权朝纲不振”的说法。
  对唐朝辉煌时期的高度评价,古今中外都有许多精彩的论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认为:“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古典管理理论先驱韦伯也指出:“作为中国版图和文化的真正奠基人,唐王朝彪炳千古。” 著名作家柏杨也在他的历史研究文章中表示:“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巨,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共二百七十六年,其中一半时间在黄金时代之内。”
  然而,唐朝从巅峰时期渐渐走向衰败、步入灭亡,却与宦官当权祸害朝政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柏杨版通鉴纪事本的第28册,较为详尽叙述了唐朝的宦官干政时期导致严重后果。
  唐朝初年不断的开疆拓土,漠北和西域相继归入中国的版图,为了统治新开辟的疆土和对外保持进攻态势,唐朝在边境上设立了十个藩镇,藩镇司令官称为“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管军事,后来为了提高军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节度使还可以就近征兵筹饷,逐渐掌握了军区内的财政和行政权力,形成独立王国。
  天宝十四年(755年),范阳军区节度使安禄山被杨国忠逼反,率领十七万大军南下,攻陷唐国都洛阳、长安,唐玄宗李隆基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马嵬驿兵变夺权,杀死杨国忠、逼死杨贵妃。唐玄宗父子分道扬镳,太子李亨前往西北五百公里外的宁夏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
  马嵬驿夺权后,拥立肃宗的太监李辅国(704年―762年)有功,因此受到重用,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府行军司马,成为宦官掌军之始。安史之乱平定后,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置枢密使,以宦官出任,宦官可与藩镇勾结。李辅国、程元振后来又拥李豫为代宗,是唐朝第一个完全因宦官的拥立而登基的皇帝。宦官鱼朝恩更被委以观军容宣慰处置史,统领禁兵。自此宦官多次夺取唐政权,并操废立皇帝之大权,成为唐代宦官专政的开始。
  唐德宗时,河北一带藩镇叛乱,占领京师长安,德宗逃到汉中,用了4年的时间才平定。其间宦官窦文场、霍仙鸣随从保护。乱平后,德宗忌惮诸将,设置护军中尉,分别由窦文场、霍仙鸣担任,统领神策军。此后皇帝废立很大程度上受到宦官的控制。
  唐宪宗李纯时期,唐政权曾出现短暂的统一局面,彰义(蔡州&#8231;河南汝南)节度使吴元济被李诉活捉,四镇之一的平卢(郓州&#8231;山东东平)节度使李师道,更献出三个州给中央,后来李师道被部下杀死,史称“元和中兴”。再往后,宦官当权乱政的现象愈演愈烈,屡屡出现杀旧帝立新皇的杯具:
  十四任帝唐宪宗李纯:805年―820年在位,为宦官陈弘志所杀。
  十五任帝唐穆宗李恒:820年―824年在位,为宦官梁守谦所立。
  十六任帝唐敬宗李湛:824年―826年在位,为宦官刘克明所杀。
  十七任帝唐文宗李昂:826年―840年在位,为宦官王守澄所立,在位期间发生“甘露之变”。
  十八任帝唐武宗李炎:840年―846年在位,为宦官仇士良所立。
  十九任帝唐宣宗李忱:846年―859年在位,为宦官马元贽所立。
  二十任帝唐懿宗李y:859年―873年在位,为宦官王宗实所立。
  二十一任帝唐僖宗李儇:873年―888年在位,为宦官刘行深所立。
  二十二任帝唐昭宗李晔:888年―900年、901―904年在位,为宦官杨复恭所立。
  唐朝的历史,从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发生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在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夺权开始,到天复三年(903年)朱温发动宫廷政变结束,这149年是唐朝宦官势力最为强大的时期。朱温政变后,在皇宫内大杀宦官五千余人(史载:“冤号之声,彻于内外”),并逼迫唐昭宗下令,派往各军区担任监军的宦官,一律就地处决,由于藩镇并没有奉令行事,因此五代十国时期仍有唐末宦官干政的余波,不过远不如唐朝惨烈。至此唐朝的宦官势力才消失,然而唐朝不久亦为朱温所篡而灭亡。
  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唐朝灭亡与宦官当权乱政有摆脱不了的干系。为什么宦官当权乱政会导致一个强大的国家与政权分崩离析轰然倒塌呢?笔者不是史学家,说不上个子丑寅卯,道不明个必然偶然,只能就事论事地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是宦官的环境地位决定了他们比较容易受到统治阶层的青睐。作为皇帝皇后身边的随从,天天与最高统治者在一起,不仅揣摩透了“圣意”,也与权力机关彼此熟悉,只要稍加用心,就可能获得比常人更多的参与、建议、参谋机会和话语权,容易得到决策人员的认可与厚爱,为他们跻身于权力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宦官的生理缺陷导致了他们比较容易产生对社会的报复心理。宦官尽管地位不低,却由于身体的受损极易诱发心理扭曲,萌生对美好事物的破坏欲,对社会环境的报复心。一旦大权在握,位高权重,就可能与一些奸臣坏蛋沆瀣一气、内外勾结、为非作歹,干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三是皇帝对宦官的管理与制约流于形式,缺失严格严谨。在古代中国,大多都是人治社会,皇帝一个人说了算,至高无上。因而,对宦官的管理凭借个人好恶感觉,实在难以科学识人用人。有些老谋深算的宦官,时时处处讨好皇帝大臣,渐渐狐假虎威,耀武扬威起来,加上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与监督,他们往往变本加厉,越来越私欲膨胀,最终变得无法驾驭。
  四是皇帝的权力管理机制与领导手段存在重大弊端。设立藩镇的做法,原本是为了加强管理,初衷是好的,谁知却反而促进了权力分散与各自为政,致使藩镇割据和朋党恶斗持续好几十年,政局动荡不安;把军权交给宦官去掌握、限制宗室和外戚的力量,原本是为了制衡各方势力,便于利用“亲信”实施领导与统治,谁曾想反而导致宦官权力越来越大,致使宦官胡作非为变为现实,甚至“绑架”皇帝、谋害皇帝,后果自然不堪设想。
  我们今天探讨唐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并非仅仅激发对部分祸国殃民的宦官加以批判和谴责,而是要从历史事件中受到启发获得启示,实现古为今用的目的。
  宦官当权乱政,是一种历史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如何识人用人,一直是历朝历代统治阶级十分器重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必须科学处理与妥善把握的原则;如何监督权力,一直是各国各级政府极为重视的课题,也是我们眼下必须认真面对和仔细研究的重点。
  最近有些文章在探讨政界的“秘书现象”,就是对领导者身边的人应当如何管理、使用、监督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笔者在此时此刻粗浅分析宦官现象,也是希望我们的高位领导者能够从历史事件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把握原则,做好识人用人工作,避免出现古人悲剧的重演。
  要用好人,唯有时刻坚持“德才兼备德为先”的原则,把那些只想拥官权获官威弄官势的人坚决拒绝在官场之外,把那些只是会摆官架打官腔说官话的人毅然决然清除出队伍,把那些只祈求保乌纱帽求平安位做老好人的人通过教育量才适用以观后效,才能真正整顿我们的公务员队伍,强化我们的肌体,夯实我们的基础。
  要用好权,唯有时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服务人民”落到实处,接受群众监督,不滥权不越权,并尽力做到关心民声、关注民意、关爱民生,才能真正体现和实现人民国家为人民、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公仆为人民的最终目标与目的。
  为谁掌权、找谁当权、替谁用权,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毛泽东曾经告诫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忘记了这一条,无论何人何时何地,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得到惨痛的教训。
  声明:凡注明"来源:华声在线"均系华声在线原创作品,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
集团报刊系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是怎样灭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