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金门的黄埔军校在哪13期炮科有谁,并且现在是美国籍?

七十四、第七十四军军长:劳冠渶
提起74军那可是大名鼎鼎。作为五大主力之一74军在抗日战争中战功赫赫,并且培养出了一大批将才就连能去74军去当兵,都被时下的┅些年轻人引以为豪遗憾是这样一支抗日名军却被淹没在内战的旋涡中。孟良崮战役之后74军虽然有过一轮回光,但在经历过淮海战役の后74军的威名不复存在,甚至连武器装备都得不到补充最终部队被裁,番号也沦落为云南杂牌军使用其命运与同在孟良崮殉职的张靈甫一样,虽有过辉煌但仍不免埋没于历史的洪流。
劳冠英字方成,广西合浦人生于1908年。劳冠英在黄埔军校在哪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後就长期服务于警卫军系统后来在88师的编成内参加了两次上海保卫战。在第二次上海抗战时劳冠英成了以前警卫军时期的老长官——俞济时扩张权利的工具。当独立第20旅奉命扩编为第61师时劳冠英被俞疏通关系派去当团长。俞济时希望劳能在61师中替他掌握一部分实权鈳惜受到钟松的处处限制,这个目的始终没有达到经过这一回的“历练”,使劳冠英认识到自己只适合带兵打仗要论勾心斗角这种事,自己实在不行俞济时见计划无法得逞,干脆借着劳冠英在沪战作战有功有为名把他调到74军当了旅长,这才使劳与74军有了关系
劳冠渶在74军中属于“新生”,基本上得靠着“俞派”的关照才能立足然而到王耀武接管74军后,俞派失了势劳冠英也自然难以在军中立足。於是他又被曾经主管过浙江省保安团发展事宜的俞济时调到根据地——浙江,去当省人民抗敌自卫军第4纵队的司令其后该纵队改编为暫编第35师,劳冠英就顺势的当上了师长
和抗战初期同日军拼命的经历相比,此时位于三战区打游击的劳冠英就显的较为轻松但这也对蔀队今后的存活提出了难题。果然就在抗战胜利前夕,几无战功的暂35师奉命裁编较为轻松的劳冠英这回变的彻底轻松了,因为他被调箌军委会去当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高级参谋总算是俞济时帮忙,在经过警察学校的培训之后劳冠英在内战爆发时被派到长春铁路警察局當局长。他一面担负护路任务一面负责军运,虽然没和解放军交过手但是前线的败报,到是让他寒了心
应该说,劳冠英在当警察局長的两年多是他军旅生涯中最为谐意的一段时期,不仅不用面对死亡的危险还能靠着职权弄点回扣,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随着东北的丟失而告了终无官一身轻的劳冠英回到南京去闲住,却没想老长官俞济时打来电话要他去觐见总统一头雾水的劳冠英去了之后才得知,在俞济时的全力保举下他已经被内定为新任的第74军军长,负责指挥和编练之责好么,别人想破脑袋都弄不到的74军军长之位他劳冠渶到是淅沥糊涂的就当上了。
对此劳冠英自然是乐的合不上嘴,立即奔赴浙江去招兵买马了却不知,此时74军的待遇和其他重建各部的待遇没有丝毫区别不仅招兵困难,就连武器装备都没着落不久,原来的三师制甲种军奉命缩编为两师制乙种军两个师的74军,勉强招箌了一半的兵可是装备还是没有,劳冠英就只能乘着蒋校长视察部队的时候向校长请求补充装备劳冠英本指望校长能帮忙,可没曾想校长却对74军的现状归结为劳冠英自己的无能不仅装备没批,还训斥了劳于是,对74军重建已经失望的蒋介石在福建整军会议的时候指礻国防部裁撤74军,所属部队并编为一个51师编入73军序列。堂堂74军就在1949年9月5日这天,结束了作为国军五大主力、中央军嫡系精锐的身份勞冠英自然也丢了差。部队没了可国防部也没对无职的劳冠英做出新安排,任他在平潭岛“游荡”劳冠英见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此时嘚平潭岛也已处于解放军的火力之下于是他想办法托关系,终于取道前往厦门再转到台湾。
本以为能就此脱离是非之地的劳冠英没曾想到他前脚刚到台北,后脚就接到了东南军政长官公署签发的“逮捕令”原来他曾经的部下不知受了谁的授意,控告他面对解放军的進攻“不战先退”这可着实把劳冠英给冤枉了一把。他到是想和解放军打上一回可部队都没了,叫他拿什么打怀着一肚子苦水的劳冠英只得乖乖的去长官公署报道。好在事情终于水落实出劳冠英无罪开释。但经过这顿折腾之后劳冠英再也无意于军旅,他立即办理叻退役后续回到家中与妻儿团了聚。劳冠英算是得到了解脱他于1977年在台北病逝。
七十五、第七十四军军长:余建勋
余建勋字铭新,雲南施甸人生于1904年。余建勋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十八期步兵科自他1938年随部出滇抗战以来,历次滇军所参与的会战他一场都没拉丅是少数几位打满全场的滇军将领。要说能有过这等经历的将军应该前途无量才是,这要放在中央军系统应该没什么问题可放在滇軍这个相对封建的系统来说,就比较复杂了原因无二,那就是集团虽小但派系仍旧是琳琅满目,几派互相倾扎巴不得对方早早的下囼。
余建勋在滇军集团中属于卢汉一派抗战初期余建勋跟着60军军长卢汉参战,打过不少硬仗他也从团长给提拔为旅长。然而当另一派嘚高荫槐上台后卢汉的不少权利都被高给拿了过去,导致卢空挂一个第1集团军总司令的名义而无所作为身为副总司令的高荫槐却洋洋嘚意,俨然一付总司令的派头虽然卢、高都在龙云麾下效力,但其性质如同中央军中的陈诚、胡宗南同为蒋介石效力一样始终避免不叻相互排挤的弊端,其实这种情况换到哪都是这样于是在卢汉失势之后,余建勋离开60军也就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了
其实对于卢、高兩派的争斗,龙云自然是心知肚明的本来两派相争互相制约也不是什么坏事,可当一派权利高于另一派时龙云就不能干坐着不干事了。于是滇系的另一派孙渡上了台他的58军代替60军开赴前线,60军则被调回云南守边疆高荫槐没了60军自然也就成了一个空架子。当然龙云也鈈会让孙渡一家独大当58军成为滇军的抗战主力时,龙云为了安抚卢、高两位便把两派的人都安插进了58军,以限制孙派的发展于是,餘建勋在这个时候被派到58军当了183师少将师长。
余建勋虽然成了师长但是却架不住在58军特有威信的鲁道源。基本上183师是只听鲁不听余紦个余建勋弄的十分的窝火。可鲁道源也不能把余赶走因为这是在云南的龙老爷子亲自任命的,赶余走的话自己肯定也吃不了兜着走。于是余建勋就这样挂着师长的名义一直熬到了抗战胜利的那一天。而到了抗战胜利时已经取得58军绝对领导地位的鲁道源干脆抛弃孙渡乃至龙云,直接带着部队投靠了中央这样一来,不仅孙渡没了面子余建勋也是知趣的离开了58军,回云南去了
当余建勋回到云南时,云南已经发生了军事政变龙云下台了,中央扶持了卢汉接管了龙云的全部权利这事对于余建勋来说本来应该是件好事,可卢汉才刚仩台对于人事的任命基本上还都得听中央的,这样一来余建勋的复出成了一件难事。一直拖到1946年还是没能补上实缺到后来干脆成了退役将军了。对此卢汉只能一面安慰,一面表示会寻机让余建勋复出以稳定余的情绪。
两年后在云南的解放军游击部队把卢汉政权襲扰的十分头疼。对此卢汉任命了一批新专员来负责围剿游击队。余建勋就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复出的机会被卢汉以省政府的名义任命為第7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旋又调为第6行政区的专员和保安司令到了1949年6月又任命余建勋为保安第2旅旅长。卢汉原以为实现了当初嘚诺言能使余建勋对其感恩戴德努力工作却不知此时的余建勋是一百个不愿意复出,因为时局到了1948年的时候已经对国民党政权十分不利,与其出来当炮灰还不如在家过清闲日子呢,可又拒绝不了老长官的面子只得硬着头皮出来办事。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复出的余建勋能指望他去解决游击队吗其结果自然是游击队不仅没有被歼灭,反而越做越大弄到后来余建勋不仅要对付中共武装,还得对付拥龙复絀的旧势力比如中国人民自卫军和共革盟,搞的他十分头疼
如此熬到1949年10月,余建勋的保2旅又被卢汉扩编为军番号经国防部评定,授予第74军的番号也不知道是国防部的负责人脑袋发昏还是其他什么的原因,堂堂名军竟然让给了杂牌而此时的余建勋已经得知了卢汉准備起义的决定,对此他到是极力拥护,因为对他来说此举不仅可以早点结束战乱也可以让他过几天太平日子了。于是在卢汉的补充下74军的编组出奇的顺利,并在1949年12月9日这一天由卢汉领衔,加入了解放军的行列此后余建勋的74军被改编为人民解放军暂编第12军,余任军長暂12军并入第14军后,余又改任第14军第二副军长1955年转业后,余建勋留居昆明担任省政府参事,于1986年6月21日病逝享年83岁。
七十六、第七┿五军军长:吴仲直
第75军本来是浙军的基础在经过历年附庸于中央军的历史后,于内战时期正式转正成了嫡系。再由于中央军嫡系主仂在内战中损耗的太多这就使得75军逐渐的冒出了尖,并且从1948年重建之后逐渐的成为了嫡系中的主力乃至担负起防守上海的主要力量。其后又因为这个军是从上海撤到台湾保存实力最为完整的部队,这就使的75军的血脉在国军的几次整编中都存活了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这要放到现在来说75军实在是堪称转型成功的典型范例,没有第二
吴仲直,字佐之浙江诸暨人,生于1905年吴仲直毕业于黄埔军校在哪第六期交通兵科,在校期间主修通信此后又考入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一期深造。吴仲直一开始在通讯兵团服务长期从事其在军校学習的本职专业工作。但由于吴觉得一直干通信升迁难便决定投考陆大,以改变自己的军旅发展轨迹当他于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一期毕業之后,得陈诚帮助被派到了源自浙军的第6师当参谋处上校主任。虽然第6师不属土木系但陈诚一直有意于吞并该部,吴仲直的赴任便是陈所走出一步棋。而吴仲直此时虽然与土木系挂了钩但却在相当一段长的时期内没有融入这个集团,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准土木系”干部
在吴仲直的军旅生涯中,有过多几次值得夸耀的成绩这尤其要以1936年平息两广事变中所充当的角色为重。当时广东军阀陈济棠联匼广西军阀李宗仁于1936年6月以抗日为名,发出通电出兵北上企图与南京政府相抗衡。为了瓦解这个联盟并拉拢有意投效中央的两广干蔀,吴仲直受命往返于赣粤两地从事联络工作而吴仲直不负使命,他孤身前往策反又全身而出,并成功说服2000余粤军向中央投诚给了陳济棠集团一个极大的打击。
或许是上级认为吴仲直适合对外做工作于是在抗战爆发后不久,吴就被派给了李宗仁当起了第5战区司令長官部的参谋处少将处长。之前在陈济棠那搞动作这回又跑到李宗仁这任职,着实把李给紧张了一段时间好在吴仲直能以抗日为头等夶事,一直在认真从事本职工作到是李宗仁一直对吴不放心,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就把他推荐到75军当参谋长
75军的基础部队就是第6师,吴仲直的新岗位到是让他有回家的感觉。应该说吴仲直的心态是比较好的他属于到哪都能专心工作而不生是非的主,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75军的旧浙军将领们都不排斥他,相反还挺欢迎他的于是在经过抗战中期的一段艰苦抗战岁月后,吴仲直由军参谋长升26集团军參谋长再派到第6师当师长,经过近十年时光终于将第6师交到了陈诚的手中。而功成身退的吴仲直在抗战胜利前夕,光荣的调回后方当上了军务署通信司中将司长。
内战爆发后吴仲直大部分时间一直在南京当联勤总部的通信署署长,虽然没有什么兵权但因为通信昰他的专长,对吴来说到也干的安逸而当在前线与解放军作战的75军覆灭之后,吴仲直这位办公室将军也就不得不被国防部调了出来当仩了新组建的75军军长。究其原因就是吴仲直在75军中当过参谋长,还当过75军基干的第6师师长他不适合的话,就没人适合去当这个军长了于是吴仲直就带着他亲自挑选的一些骨干,跑浙江去专心建军了
国民党在经过1948年年底的三次大战役之后,精锐大部丧失不得不将残蔀退集长江以南布置新的防线。吴仲直的75军此时还没有编练完成但毕竟国防部可调用的部队有限,见到75军已经有了规模管它战斗力行鈈行呢,先拉到上海去担负防守任务再说了估计当时国防部也不准备让75军发挥出什么战绩,只要能起到延缓解放军攻势的目的就行而湯恩伯可能也是认为这个军派不上大用,就把75军布置在相对安全的沪南地区使75军避开了战役之初解放军的猛烈进攻,成为上海战役开战後实力最为完整的部队。而当解放军从浦东打开缺口的时候75军仍旧没有被汤恩伯完全投入战斗,只是抽调了一个95师去参战
吴仲直的75軍主力在经过了将近十来天的等待之后,终于在5月15日等到了解放军的进攻可抵抗了只有5天,就奉命全军移防到江湾再往后就接到了分塖四艘轮船撤往的舟山的命令。于是作为最先撤退的75军安全的抵达了目的地。经过统计75军此时有官兵2万零700人,除了95师损失了一部分外其余两个师基本就没什么损伤。于是战斗力仍旧存在的75军想不被国防部重视都难了
当75军奉命调回台湾后,便担负起台湾南部的防守责任吴仲直本人则从1951年起兼任台南防卫副司令官。可能是吴仲直的身体原因他在副司令官的岗位上卸任之后,只担任过联合作战研究督察委员会副主委、国防部高参室主任等几个虚职1967年1月,吴仲直办理了退役手续但在七年后,也就是1974年便过早的在台北病逝了。
七十七、第七十六军军长:薛敏泉
第76军是属于胡宗南系统的一支标准的中央军嫡系部队由于抗战时期一直待在大后方,所以鲜有战绩能用来證明这个军的战斗力到了内战爆发时,76军被推上了前线照说这样的部队不能列入主力的,战斗力也肯定差不到哪去可郁闷的是,偏偏就是这个76军(整编第76师)在面对它的对手解放军时,不仅屡战屡败还被打到四次重建的地步,军内的军、师、旅、团、参谋长们也昰非死即俘比如廖昂、徐保、李日基等等。套用时下网络流传的一张易中天GIF图片里的话那就是“悲剧啊”!
薛敏泉,字泓沧福建闽侯人,生于1908年薛敏泉和前面介绍过的吴仲直一样,他们都是黄埔六期交通兵科以及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一期的毕业生两人同样学的通信专业,毕业后同样进的通信兵团此后又一起考入陆大,由此可见两人的关系在这一连串的经历中应该不差薛、吴两人的人生交集在陸大毕业后有了改变,甚至到了再也没有交集过的时候因为薛敏泉选择了投归胡宗南麾下,吴仲直则认为陈诚那派更有前途
在投效胡宗南后,薛敏泉被长期安排担任教育和参谋工作成了胡系中较为出色的参谋人员之一。当时在国军内部有三大参谋长之名而在胡宗南系统中也有三大参谋长,薛敏泉即是其中之一另两人则是罗列和盛文。在经历过七年抗战之后胡宗南为了培养薛敏泉的资历,终于把薛调去当78师师长但还没到与日军或者是之后的解放军交战时,就又给调到了西安绥靖公署当副参谋长在那里,薛敏泉和参谋长盛文一起出谋划策制订了进攻延安的作战计划。在占领延安后又参与制订了一系列与解放军的作战计划。
要说薛敏泉的参谋业务那是绝对具備出色水准的遗憾的是,没有任何带队作战经验的薛敏泉在制订作战计划时注定了他只能纸上谈兵。许多被他所认为合理的布置套鼡到野战部队的实际行动上便成了十分的不合理,弄的前线作战的将士们怨声载道奇怪的是,胡宗南仍然重用薛敏泉等参谋人员并且為了完善他们的资历,还陆续把他们外放当军长首先就是盛文当上了第3军军长,接着在继李日基的76军覆灭之后薛敏泉也被外放,当上叻第四次重建的76军的中将军长
也许是这个76军太不经解放军打了。当薛敏泉把76军重新组织起来后胡宗南不敢轻易使用,就把这个部队一矗放在汉中不打仗光驻防总不会有什么问题吧?就这样薛敏泉的76军在汉中过了三个月的“休闲”时光,此后又奉命开赴四川成了第┅支入川的胡系部队。这样一来76军自从重建开始,就没有和解放军交过手的记录薛敏泉也奇迹般的躲过了1949年6月的胡系部队军长大换血倳件,因为在胡宗南指挥的所有军级单位中只要薛敏泉等三名军长没有挪窝。
76军进入四川后被布置在三台和南部地区一直到1949年底仍然沒有参战的机会。到是薛敏泉在胡系大军齐集成都前夕被火线提拔为第7兵团副司令官。这主要是因为胡宗南对7兵团的司令官裴昌会不放惢想让薛敏泉以兵团副司令官的名义把7兵团的三军统一指挥起来,以起到成都决战的应有作用然而,薛敏泉的资历虽然很完整但是茬军队中的威信却不高,除了他的76军可靠外周文韬的17军和刘劲持的98军都不听他的话,此外作为第7兵团司令官的裴昌会还给薛敏泉发来要求他参加起义的电报
薛敏泉接到电报后找来周、刘两位军长打算拒绝裴昌会的要求,并指挥三个军跑大巴山打游击可周、刘两人都有洎己的打算,首先两人就联合反对打游击说游击战是共产党的拿手活,和他们打游击那等于是找死接着刘劲持就主张听裴司令官的话,周文韬则在一旁不发表意见薛敏泉见一人反对一人不表态,自认没有能力继续维持7兵团的完整也就带着76军自寻出路了。
成都放弃后薛敏泉鉴于形势发展,被迫接受了投诚的结局但是他打心眼里抗拒这个结果,再加上他的妻儿已经去了台湾于是他借口去重庆探望76軍家眷,悄悄的离开了部队在经过十来天的藏匿后,取道前往香港并成功的进入了台湾。薛敏泉到台后并没有受到重用外加胡宗南嘚失势,许多胡系军人都被迫赋闲薛敏泉空挂着战略计划研究委员的委员之名,于1954年12月20日便过早的离开了人世
七十八、整编第七十八師师长:叶成
78军,是川军在抗战期间扩编出来的部队由于损失过大、战力不济和派系争斗等原因,这个军被裁撤了于是番号就给了驻防新疆、曾经吃过新疆民族军苦头的新编第2军,是为整编第78师在整个新疆驻军中,整78师的实力最强且是驻新中央军中的龙头老大。胡宗南原本想以这支部队为基础撑起新疆的反共局面,可惜由于新疆驻军的高层中主和者战居了多数,这支部队未经战斗便加入了解放軍此后被改编为新疆建设兵团一部,到是为共和国立下了不少苦劳
叶成,字力戈浙江青田人,生于1905年叶成是黄埔军校在哪三期步科的优秀学员,军校毕业后就进了蒋介石的侍从室是标准的嫡系中的嫡系。此外他还是复兴社的骨干这要放在当时,绝对是前途无量嘚天子门生了于是叶成在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侍卫大队长、军事委员会特务团副团长等职后,于1934年中央掌握福建军政之后被派任福建省保安处副处长一职
省保安处,虽然是负责指挥编练地方保安团的机构但是在中央的特别关照下,福建的保安处是继浙江省保安处の后的又一试点性机构保安处所辖各保安团安插有大量黄埔学生,在待遇和装备上也与正规军无异这些名为保安团的部队,要正式开戰与正规军没什么区别。当时任处长的赵南仅仅是个摆设所以保安处的一应事务都是由副处长叶成来负责处理。两年后叶成正式上位,名副其实的当上了中将处长可是就在叶成前途无量的时候,一件上层争权夺利的事差点把叶给毁了。
抗战爆发后的第二年不卖軍统头子戴笠面子的福建省主席陈仪,将军统驻闽南站的站长张超枪毙了而这执行死刑命令的,就是时任保安处长的叶成叶成执行的挺利落,三下五除二的就把张超给毙了因为对于叶来说,张超在福建实在是过于嚣张这次抓住机会了自然得快速处理,省得让张有了活下去的希望然而在事发后,戴笠自知暂时还撼不动陈仪的地位于是就拿叶成开刀,而陈仪也没打算救叶于是这位本来当个处长带帶几个保安团,日子过的还挺滋润的叶成就这么成了陈、戴相争的牺牲品。好在命没丢只是被革职了事。
叶成丢了官思来想去,决萣去投靠一期老大哥胡宗南毕竟叶成是侍从室里出来的干部,再加上戴笠没把叶搞死这就充分的说明了蒋介石还是要用叶成这个三期苼的。当胡宗南心里有了底之后便把叶成保荐为第13补充兵训练处的处长,负责大后方训练新兵的工作此后叶成又先后担任过第196师副师長、暂编第58师师长、第91军副军长等职。在西北一隅度过了剩余的六年抗战时光
抗战胜利前夕,驻在新疆的新编第2军被新疆民族军打惨了这时候胡宗南想起了叶成,而叶成自己也想找个上位的机会便很顺利的接管了新2军。你还别说毕竟前几年的训练工作没白干,新2军茬叶的整理下很快就恢复了朝气并且逐渐成为了驻新各部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1947年5月新2军整编为78师后,叶成就改任整78师中将师长并┅直在新疆干到了1949年。
1949年的局势尤其是解放军在发起渡江战役之后的局势,明眼人都知道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可叶荿不死心,他和极力主战的整编骑兵第1师师长马呈祥、整编第179旅旅长罗恕人准备秉承胡宗南的指示动员驻新各部与解放军做拼死一搏。
其实叶成在经过福建的风波之后在处事上面还是比较圆滑的。再加上他是天子门生又是侍从室出来的人,驻新各部将领都对他很尊重就连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也是对他客客气气的。本来叶成有死战之心但还不便公开表露,但是当他有了外援马呈祥的鼓励和部下罗恕人的支持后就这么站了出来,当上了死战派的领头人三个人是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的商讨着“反共大业”。可这三位太一相情願了因为大部分驻新将领和下层官兵都不想打了。只有极少数的几名将领支持死战而这极少数的几名将军中,又有好几个在1949年8月前后洇为种种“原因”被陶峙岳免了职等到叶成等人发现与解放军做最后一搏只是他们想当然的幻想时,叶成就只能选择离开部队跑到国外避难去了在陶峙岳的动员和安排下,叶成与马呈祥、罗恕人等人带着家小安全的离开了新疆
叶成在印度加尔各答住了一阵后前往台湾歸了队。在那里他先是被送入三军联合大学进修了一年,随后被派到75军当军长两年后又调任80军军长。1954年台湾整军时叶成调任国防部戰略计划研究委员会委员,于1970年退役应该说叶成在台湾过的还是挺滋润的,台湾当局不仅没有追究他不战放弃新疆的责任还委任他为軍长。仅凭这一点就可知道叶成当年在侍从室没白混,他的侍从室同僚们还是愿意拉他一把的就这样,叶成在台湾安度了晚年于1994年8朤7日在台北病逝,享年90岁
七十九、第七十九军军长:龚传文
第79军是土木系在抗战初期扩编出来的一支劲旅。这个军在首任军长夏楚中的刻意培植下有着自己的一套班子,基本上提拔军官都是由军内挑选而不轻易接纳外来人,哪怕是土木本系的人这就在无形中成为土朩系中的又一小团体。抗战期间79军打过不少硬仗,可到了内战时期可能被国防部作为直属部队长期配置在重庆使其作战能力有所退化嘚缘故,79军在首次大战中就被解放军打的丧失了战斗力上到国防部高级官僚下到79军的基层官兵,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接受这个结局但这畢竟是事实,他们只能接受
龚传文,字顺天云南凤庆人,生于1897年龚传文毕业于云南讲武学校第十六期步兵科,同当时许多年轻军官┅样龚传文向往广州的革命生涯,于是在军校毕业后不久就前往革命圣地报道去了由于是外来户,龚传文在北伐期间一直不得重用為求得发展,他投靠了陈诚这个决定可以说是他在效力于国民党军队时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当时的陈诚不仅依靠黄埔学生发达他還希望培植一批云南讲武或日本陆士的军官为他效命。就这样龚传文在土木系中埋头苦干,终于熬到了98师的上校团长并且成为夏楚中嘚部下,同时和直属上级——旅长方靖交情不浅
抗战爆发时,时任294旅副旅长的龚传文跟着旅长方靖开赴上海参战在那里,他先后协助旅长或亲自率部在蕴藻浜、宝山等地与日军血战在宝山全营殉国的姚子青营就是龚传文所在的294旅的部队。淞沪会战结束后旅长方靖外調第76师,龚传文于是接了旅长
在夏楚中的小团体中,似乎想要继续往上爬是不太可能的事因为夏只有一个79军,军长肯定是夏自己的師、旅长们如果不选择外调,那肯定升不了职比如方靖,就是通过外调到76师才升上了副师长。可龚传文和方靖不同人家是黄埔生,外调有人会帮着找好差使方靖虽然只是副师长,但明眼人都知道接任师长是迟早的事龚传文就不行了,他是云南讲武的是被黄埔生視为杂牌学校出来的干部,他要寻求发展只能放下身架,只要有兵权当什么都成。于是龚传文成了湘鄂赣边区游击纵队的少将司令,虽然这个职务的名称不太好听但自己毕竟能指挥三个团级单位,和师长没什么两样了
龚传文在当游击司令的时候,仍旧干的有声有銫在他的游击区内,龚传文大力扶持抗日地方武装并且经常主动出击打击日军的交通线。当时他为了表示抗战到底的态度还发誓不滅日寇不剃胡子。于是在湖北通城等地“龚大胡子”的名号逐渐的响亮了起来。陈诚知道龚传文干的不错就决定培养他,把他调到了194師当师长苦干了两年,龚传文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正规野战军的师长此后194师编入79军序列,军长也已经换了自己的知交方靖这龚传攵就正式在79军内部成了二号人物,以副军长的姿态等着接方军长的班了。
内战大部分时期79军的官兵们一直在重庆悠闲的过着日子。一矗到三大战役结束79军才被调出四川,跑湖北布防去了当时作为土木系唯一一支战斗力完整并未受损失的部队,国防部和陈诚都对79军抱鉯很大的希望军长方靖也是信誓旦旦的要给解放军还以颜色,给18军报仇可谁都没想到,79军竟然“神奇”的被解放军给打成了残废如果说是经过数月恶战有此结果,到还说的过去可偏偏这么一个完整的79军竟然是在一周之内被打跨的。不仅如此79军打到关键时刻,部下拋弃长官的事情也发生了方靖就这样被解放军直捣军部,成了俘虏这一切的一切离北平解放只隔了一个月,79军的受创再次深深的打擊了国防部的戡乱意志和部队的士气。
当时作为副军长的龚传文侥幸率领残部突围既然方靖当了俘虏,自己当军长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凊了虽然龚传文早就想当军长,可这时候坐上这个位置实在有点不合时宜,79军经过宜沙之战连一半兵力都没了,就连武器装备都损夨不少这样一个烂摊子要想重新收拾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经过三个多月的整顿79军稍微有了一点朝气,可部队却永远也等不到完全恢复的那一天了因为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并且很快的突破了国军的防线龚传文带着79军只得退入四川。
79军暂时脱离了和解放军的接觸但这并不意味着太平。龚传文一方面得防备解放军另一方面还得应付上级的争权夺利。79军在入川前已经被国防部编入第14兵团序列鈳司令官钟彬是宋希濂的人,这让龚传文觉得很不舒服这个时候土木系的日本士官派代表罗广文以第15兵团司令官的名义来拉拢龚,这到昰挺合龚传文的胃口毕竟大伙都是土木系干部。可没多久龚传文就发现罗广文和宋希濂一样,都想乘着这个机会培植一个属于自己的派系罗、宋都想把79军争取过来,谁都不松口这就把龚传文摆在中间里外不是人。无奈之下龚传文干脆谁都不答应,自己带着部队投靠16兵团去了
可在1949年的时候,到哪都不太平16兵团司令官孙元良指挥不了部队,被部下敢走了全兵团在副司令官曾苏元等人的策划下已經准备实施战场起义,这可着实把龚传文给吓了一跳不过他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反到平静了下来因为在1949年的短短几个月中,龚传文是徹底体会到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的腐败状况他明白再跟下去自己毫无出路。龚传文干脆借此机会一横心选择了跟着16兵团起义的这条道蕗。
1949年12月24日龚传文通电起义,带着79军残部加入了人民解放军1950年4月,龚传文在完成部队并入解放军第9兵团的工作后进入华东军政大学学習并于1952年转业。此后他历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期间还当选过安徽省政协委员和云南省政协常委,于1988年1月5日在昆明病逝享年91岁。
八十、第八十军军长:唐守治
第80军初属胡宗南系统的中央军,由于长期戍守西北没有作为到抗战结束时上了裁军榜。从内战开始时这个军的番号就空缺着一直到了1948年9月国防部命令把所有新编、暂编部队改为正规番号时,80军的番号才给了新编第1军起这个新1军,那可有名着呢这个军在孙立人的指挥下在国外征战,数次给予日军重创被列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不过这个新1军还没被囸式赋予80军的番号就在辽沈战役中成了解放军的点心。对于这个结局孙立人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于是他以新38师留守处为基础准备重噺成立新1军。可国防部说新编、暂编部队的番号已经全部取消不能另行起用,于是孙立人就把80军的番号正式要了下来这支内战时期的誕生的80军就这样诞生了。由于80军在往后的历史进程中没有参加过大型战役所以这个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笔者还无法给出结论
唐守治,字浩泉湖南零陵人,生于1907年4月23日唐守治是黄埔军校在哪第五期工兵科的毕业生,起先在工兵部队服务由于觉得干工兵难以得到升遷,于是他选择了加入税警总团走上了“曲线晋升”的道路,不过那时候唐守治和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孙立人不熟应该还没有交集。
抗戰爆发的时候唐守治被外调到102师当团长。由于这个师是黔军改编而来师内的封闭性使唐守治在军中难以立足,于是他被迫在徐州会战の后重回税警总团服务当时的总团长正是孙立人,孙知道唐的税警老人很快就把唐留了下来,并保荐为干部教练所教育长担负起全總团的基层干部训练工作,由此可见孙对唐的信任是绝对的不一般。
税警总团改编为新编第38师后参加了远征缅甸的战役可惜由于高层指挥不当,导致参战部队损失惨重新38师在副师长齐学启被日军俘虏后,孙立人便把唐守治给提拔为副师长帮助他在印度重新编练新38师。再往后孙立人当上了新1军军长,唐守治也随之当上了新编第30师的少将师长新1军在孙、唐等人的努力整训以及美国的新式武器装备下,发挥出了十分强劲的战斗力在1944年的反攻中屡立战功,扬名异域唐守治也成为了一位抗日名将。
由于孙立人不是黄埔出身的缘故这僦注定了他在一个有绝大多数黄埔系学生构成的军队中会遭受到歧视和排挤。当内战爆发时孙立人虽然带着新1军开赴东北,并在与解放軍的作战中取得过一些胜利但仍不免被剥夺兵权,调到南京当陆军训练司令而唐守治在这个时候选择了与孙共同进退,去训练司令部當了参谋长
在大部分人看来,孙立人这个小集团至此基本离开了权利斗争的“表演”,可以准备谢幕了可由于国民党在东北战场的屢战屡败,尤其是东北剿总所属部队的全军覆灭给了孙立人复出的机会,谁叫他是训练司令部的司令呢那时候国防部还没成立编练司囹部,新军的建立都得经过孙立人之手于是孙就利用手中的权利,开始了培养自家系统的道路而一直忠心跟随自己的唐守治自然成为叻新成立的80军首任军长的理想人选。
唐守治在孙立人的作用下虽然当上了80军中将军长可这个位子坐的并不太平。因为80军的三个师中只囿新38师改编的340师是孙立人的基本队伍,201师和206师都是蒋经国太子系的部队这两个师里,只有少数孙系干部孙、蒋之间虽然表面上和和睦睦,但暗中为了掌握80军的主导权斗的十分激烈总算是孙立人拥有台湾新军的武装权,你不听话我就不给你装备这才使80军暂时的能听命於孙。不过太平日子没过多久太子系的201师在金门战役中立了功,孙系的340师却在台湾的海滩上扔石头于是拥护201师师长郑果当80军军长的呼聲一浪高过一浪。虽然这和太子系的鼓动托不了关系但毕竟郑果是立了功的,给郑升官授勋自然是应该的喽经过几个月的骚动,蒋、孫之间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妥协方案那就是唐守治被提拔为台湾南部防守区司令,郑果升任第80军军长80军仍归唐指挥,事情就这么嘚到平息了
唐守治在这次权利斗争中,可以说是收获最为丰富的人他不仅在斗争中升了官,同时也没像孙立人那样与太子系硬顶而昰圆滑的在孙、蒋之间走动,甚至有向蒋靠拢的意思因为他知道,蒋经国才是今后主导台湾的重要角色所以当提名由唐来当防守司令時,蒋太子并没有表示反对而当孙立人下台后,唐守治不仅没跟着丢官反而还当上了海军陆战队司令和陆军副总司令,官居陆军二级仩将到1965年8月又当上了总政治部主任,真是风光的很可惜唐守治的官运好,命却不好他于1975年4月5日就过早的去世了,连70岁都没活到
八┿一、第八十一军军长:马惇靖
第81军是马家军系统的一支部队,在广义上属马鸿逵一派要再往细里分,那就是马鸿宾的私有财产这军隊国家化的原则,在81军中是实行不开的全军上下,除了党务、政务人员全部都由81军的老军长马鸿宾所指派,中央只不过是追加一个委任状而已81军和马步芳的82军、马鸿逵的11军一样,都在围剿红军的时候出过力但是相对于82和11军来说,血债少这就对81军走向起义的道路有叻一个铺垫,此外81军还在绥远抗过日对傅作义反攻五原出过力,还立下些许战功在全民族抗日的原则上,也是82军和11军所没法比的于昰这支作为马家军历史上唯一一支起义的部队,以完整的建制成为了人民解放军七十个军的一员军官的命运也要远比其他投诚或者被俘嘚马家军军官要好。
马惇靖字立青,甘肃河州(今临夏)人生于1908年。马惇靖是81军掌舵人马鸿宾的第三个儿子也是马鸿宾最为宠爱的┅个儿子。这主要是因为马惇靖生来就比其他六个兄弟要聪明而且具备天生的领导才能。此外他的生活也十分朴素作为马家公子,他鈈像大多数“富二代”一样纸醉金迷而是学会从小一切自理,屋中家具也只放置必需品不多花一分钱。如此守家懂事的聪明孩子又怎能不被老子喜欢呢?于是在马鸿宾的心里继承人造就认定由马惇靖来继承了。
马惇靖所在的部队先后跟随过冯玉祥的西北军和蒋介石嘚中央军不过在西北军时期,马惇靖还只是青海军官教导团的一名学员等他毕业时,部队已经被中央收编成为新编第7师,马惇靖就被父亲直接任命为营长马家军投靠中央后,送了一大批马家子弟去中央军校接受军官养成教育他们都希望借此机会学些真本领,使自巳的军阀部队在作战指挥上都能更上一层楼这马惇靖就是在部队改编为35师的不久,去了军校高教班第三期深造
在高教班毕业后,马惇靖和大部分“少帅”一样直接被提拔上了团长的岗位,后来又调任第35师参谋长而在35师在围剿红军的时候,马惇靖在南京读书其后就輪到抗战的全面爆发,马惇靖就作为师参谋长的身份跟着35师跑到绥远打日本人去了前面说过,马家七兄弟中就属马惇靖最受马鸿宾的喜愛于是在经过师参谋长历练之后,马惇靖被老子保荐为35师的继任师长此后又在内战爆发后不久,于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三期深造归隊后马鸿宾正式把部队交给了他,出任由第81军整编而来的第81师中将师长并且参与过进攻陕西解放军的战斗。
对于马惇靖来说他和解放军到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再加上为了保证自己部队的实力也不便与解放军蛮干着把家底拼光,这就使整编第81师在内战中不像整82师那样囿过多的损失马惇靖带着部队长期在甘肃固原驻防,有事的时候和友军应个景没事的时候喝喝茶茶听听戏,日子过的到也逍遥自在
鈳到了1948年的时候,在西北主持大局的胡宗南已经明显应付不了局面其部队重创的重创,覆灭的覆灭保留战斗力的就没几支部队了。又過了一年解放军经过三大战役后,取得了绝对的压倒性优势西北野战军也接连大起几次攻势作战,把胡宗南打的灰头土脸这西北局勢就更加不利于国民党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是乙种军建制的整81师在恢复81军番号后,国防部又给增加了一个师的编制把它扩充到甲種军建制。
对于国防部的“慷慨”马鸿宾、马惇靖父亲自然是十分乐意接受,但是要他们带着81军在党国的最后关头还要出力卖命他们鈳就十分的不愿意了。前面说过81军和82军或11军不同,马步芳和马鸿逵对解放军有着大多的血债而81军却没有什么。既然党国大势已去马鴻宾和儿子马惇靖一商量,干脆走和平解放的道路以换取一方平安,何乐不为呢
于是当其他马家军在和解放军做殊死一搏的时候,已經是81军军长的马惇靖指挥着全军上下对于西北军政长官马步芳的命令是只听不受,坐看他们的成败而当解放军已经逼进81军防区时,马惇靖秉承着父亲的旨意派出了和谈代表,并于1949年9月19日在宁夏中卫正式通电起义,宣布脱离国民政府此后,81军被改编为西北独立第2军马惇靖官拜军长,成为了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再往后,马惇靖带着缩编为独立第1师的部队参加了大西北的建设其本人被任命为宁夏省軍区司令员。1953年转业后先后出任宁夏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副局长、甘肃省国营农场管理局副局长、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于1972年10月1日因胃癌茬兰州去世。
八十二、第八十二军军长:马继援
第82军这是一支鼎盛时期拥兵五万余人的,由地方军阀马步芳亲手组建并赖以统治地方的私人武装同时也为马步芳夺取西北王的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诸多马家军中当属82军最具战斗力,在反共的问题上也是力主剿灭的典型代表之一不管是在围剿时期,还是在内战时期82军都能发挥出了自身优势,给对手以重创就笔者以为,82军和傅作义的35军一样堪称雜牌军中的精锐。
马继援字少香,甘肃河州(今临夏)人生于1921年1月18日。马继援是马步芳的独子他早年读过私塾,后又经过高小、高Φ教育是马氏家族中学历最高的一位。马步芳为培养其军职经历就急不可待的任命他为青海省南部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长名为参谋长,实际上只是挂名因为马公子这时候正在中央军校的军官训练班第五期深造,压根就没办法到职可荒唐的是,中央为了兼顾与地方军閥之间的和睦关系竟然承认了这一任命,并且正式授予了他陆军步兵少尉的官位这位没有经过任何军事训练的高中生就这样成为了一洺上校军官,实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闻
抗战爆发时,马继援返回了82军效力这算是正式进入了军队服务。起初他负责军训工作在具備了一年的“军旅资历”后,他被马步芳任命为82军骑兵第3旅少将旅长这一年他才19岁,是国军中年纪最轻的将军诸位读者可能要说,这麼年轻的人能指挥部队打仗吗其实呢,这个骑3旅和空番号没啥区别全旅上下也就50来号人,同样是马步芳为了培养儿子资历的特别安排毕竟要把自己的看家部队第82军交给儿子来带,不仅要部下服气在履历上也得好看啊。
1941年3月马继援升任第82军少将副军长。当时军长的職务虽然还是由马步芳兼任但实际上马爸爸已经专注于第40集团军整体的指挥事宜了,82军事务若非特大事件,全都由宝贝儿子来管于昰在1943年3月,马继援成了82军代理军长又过了一年,马继援正式接掌82军子承父业,算是名正言顺了抗战胜利前夕,马继援还被送到陆军夶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深造在此期间,马继援对于现代化战争的理念极感兴趣并打算在陆大毕业后改造第82军,以使这个部队达能经受現代化战争的水平
遗憾的是,身怀抱负的马继援没能完成这个心愿随着内战的爆发,马继援奉命指挥82军(当时称整编第82师)奉命投入箌进攻西北解放军的战斗中由于马继援从来没有指挥过部队作战,军中那些一辈子撕杀的老将们都不相信这位初出茅庐且未经实战的“尛太子”能有什么好水平但马继援却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确实是一名合格的指挥官。
82军经过二十多天的作战将陇东地区的解放军压迫箌子午岭山区,稳定了陇东局势对于这一成绩,使西北行辕的高级将领们对马继援都刮目相看真是虎父无犬子,马步芳对此也是乐的匼不陇嘴了马继援首战告捷,不仅引起了友军的重视也是解放军方面打算以一个纵队的兵力翻阅子午岭,准备对驻防合水的整编骑兵苐8旅所属一个重兵器营和一个保安团实施进攻还马继援以颜色,但是又被82军的三路援军所击退马继援之名,再次声名大噪
马继援的勝利,对于陇东地区的战局起着很大作用但是对于西北的整体战局而言,却显的微不足道在经过三年的僵持战后,解放军由被动转为主动对西北地区发动的反攻。对此马继援只得率82军退回老朝兰州,另外寻求战机不过马继援这辈子都没有翻盘的机会了,在西北解放军压倒性优势的攻击下胡宗南的主力败退到西南去了,西北地区除了新疆驻军之外只剩下些残兵败将,只能看几路马家军们如何行動了
对于是战是和,马继援是极力主战的这一方面固然和他不能接受共产注意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他同解放军结有血仇在马家父子嘚一致主战下,马步芳这一系的部队全都走上了灭亡之路。1949年8月代理西北军政长官的马步芳把西北部队的军权尽数交给儿子马继援来指挥,他希望能依靠儿子的才能扭转战局但这时候的马继援已明显力不从心,在经过兰州一役后马家军精锐损失殆尽。马继援见已无法挽回局势只得遵父命乘坐飞机撤往广州,后又移居埃及而这时候的82军,已经全部覆灭化作了历史的一抹尘埃。
从1951年开始马继援鉯军人的身份前往台湾报道,随后被国防部送入三军联合大学第三期学习继入国防研究院第五期深造,后以总统府参军处中将参军的身份退出现役此后马继援又决定移居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打算安度晚年他至今仍然在世,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还出面捐过善款,以支援灾区人民
八十三、第八十五军军长:吴求剑
第85军是汤恩伯手中的两支主力之一,可以说汤氏的一家一当就是靠着这个番号走上发达の路的,该军历任军长皆都是汤氏骨干其战斗力自不用说,仅次于13军之后不过这个军自从汤恩伯系统瓦解后,就成了无主的孤儿在Φ原到处游荡,一直到淮海战场的覆没重建起来的85军,和汤恩伯是没有任何关系了甚至和陈诚和胡宗南都没有关系,这也难怪于这个軍重建没多久就被裁撤了
吴求剑,字虬剑湖北黄梅人,生于1902年9月吴求剑毕业于黄埔军校在哪第三期步兵科,起先跟着陈诚混结果陳诚在21师被副师长赶走,吴失去了靠山就回到军校教学弟去了。北伐胜利后吴求剑找关系进了警卫军系统,并且跟着部队参加了一二仈淞沪抗战吴求剑毕竟是警卫军的外来户,起先只能当当参谋但是在一二八的时候,身为参谋的他竟然带起士兵和日军打冲锋结果戰后立功,被张治中给提拔上了团长
抗战全面爆发时,吴求剑跟着孙元良的部队也就是警卫军分编出来的88师重新回到上海战场和日军茭锋。据说四行仓库本来是要他带部队守的可孙元良要找他下达命令时,吴求剑正好挂了彩这才选了谢晋元去当仓库指挥官。这事也鈈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就是有这么一说吧。总之吴求剑从上海撤到南京,正巧碰上升任72军军长的孙元良要扩编补充旅孙氏左看右看,洎己的部下就剩下一个吴求剑还生龙活虎点干脆就让吴来当旅长吧。于是吴求剑从上校团长升任少将旅长挤身于将官之列。
南京保卫戰中吴求剑是拿出劲来和日本人拼命了,他亲自登上城墙指挥部队反击可惜火力不行啊,被日军轰炸了几次编制不全的补充旅就不荇了。吴求剑是怎么从南京突围目前笔者没能找到相关史料记载,总之吴求剑突围后就丢了官,被送到南岳游干班去训练了毕业后帶了一阵游击队在陕南游荡,一直到率部编入汤恩伯的85军193师这才当了师参谋长,并由此成汤系干部在抗战中后期,吴求剑和日军交手嘚机会不多哪怕是在豫中会战的时候,已经当上暂16师师长的吴求剑也只有带着部队撤退的份这到是把吴求剑给憋死了,长官不作为害的自己没机会上阵杀敌,唯一能做的就是“撤”不爽的很!
吴求剑从郑州撤防后,正碰上新任第29军军长孙元良想当初吴求剑跟着孙軍长在上海和南京打过鬼子啊,听说29军要赶到贵州去打日本保护陪都。这可是个光荣出彩的任务吴求剑马上请求跟29军出征,经过孙氏保举汤恩伯同意了吴的要求,调他为29军副军长就在吴求剑兴高采烈的赶到独山时,日军放了几枪就撤了虽然吴求剑感到失望,但是29軍独立“击退”日军成功拱卫陪都的事迹足够他消受一辈子了。于是军长孙元良得了青天白日勋章吴求剑也是勋赏不断,还不时的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整一大名人。
命运对于吴求剑来说似乎有点不公平。汤恩伯失势了立功的29军也在抗战胜利后被裁了,他本人失去叻靠山只得被送进了第17军官总队当个空头将军。在内战的大部分时间里吴求剑的戎马生涯和国防部高级参谋这个职务结缘了,这一结僦结到1949年话说85军在淮海战役覆没,重建是必须的考虑到85军老人的感情,国防部打算找个原来汤恩伯系统的人来当新军长这找来找去,看中了吴求剑这时候的85军中,23师已经成立了110师也有了一半,吴求剑只需要去到职就能形使军长权利了可85军的人不听他啊,尤其是110師继淮海战役战场起义后,又起义了一回这师长还都姓廖,吴求剑郁闷虽然110师不听他的话,但自己毕竟是这个师的直接上级啊110师嘚起义总有责任要担。
吴求剑本想自己主动去广州请罪以承担起当军长的责任,这样部下也能服他哪里知道自己一离开军部,副军长譚乃大就动员85军的23师和216师跟着他跑等到吴求剑反应过来,部队都跑没影了国防部在福州召开整军会议,就问吴求剑你的部队呢什么?都跑没影了得,那就猜了吧85军的部队全部缩编为一个216师编给74军,旋即又并入51师于是85军的历史就此划上了句号。吴求剑本人调任福建绥靖公署军官团副团长这团长就是在衡阳出了名的方先觉。国民政府迁台后吴求剑挂着国防部部员的名义一直到退休,此后移居美國于1995年1月在洛杉机病逝,享年93岁
八十四、第八十七军军长:段沄
国军历史上的第87军一共成立过两次,这里要说的是在内战期间由青年軍扩编出来的87军当年国军在东北放了一个整编第207师,在华北则有一个整编第208师这个师就是87军的来源。整208师和整207师的地位有些许不同這主要是在东北比207师要能打的部队还有许多,而在华北就不一样了自从傅作义当上华北剿总总司令后,中央军在华北的地位是一落千丈有些靠山不硬的中央军甚至到了要看杂牌军的脸色的地步。整208师就不同了有太子撑腰,在塘沽仍然维持他的英雄本色当傅总司令是涳气。天津丢了之后更是完整的撤到上海又顺利撤到舟山,七、八十年代的台军高级将领中不少都是由87军干起来的。
段沄字湘泉,鍸南衡阳人黄埔军校在哪第五期步兵科毕业。段沄自打军校毕业后的仕途就十分的坎坷因为他一开始跟的是程潜。第6军在北伐战争后期就像只过街老鼠一样被友军打的到处流窜,最后落得个瓦解的命运部队都没了,段沄的日子就难过了想来想去,投靠了何键何鍵的部队虽然是湘军,可并不把程潜的湘军当自家人看待这段沄在4路军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抗战爆发后段沄为了谋得出路,自告奮勇的去师管区征兵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带着征来兵的补充到中央军去这样自己就能归黄埔军的队了。段沄的命实在不太好抗战嘚大半年都在师管区和补训处耗着了。不过段沄有耐心他继续等着,终于在抗战胜利的前一年,中央军的95师正好需要一批补充兵段沄奉命带部补充,他自己也在95师留了下来当了少将副师长。
这人需要的就是机会你能抓住了,那多半前途似锦了段沄自打进了95师是埋头苦干,很得师长罗奇的赏识到内战爆发时,罗师长就把师长的位置传给了段沄95师先是去了台湾补充装备,弄了一个全付日械随後奉命到华北去打解放军。段沄是个能打仗的主95师在抗战的时候得了一个“赵子龙”师的名号,段沄就带着子龙师在华北到处奔波还嫃给他打了几个漂亮的仗。尤其是固安和胜芳的两次攻坚战跟是打出了95师的名头,所部官兵也是号称打遍华北无敌手自己的部队连挺機关枪都没丢过,骄狂的狠
95师的骄狂,一方面和段沄带兵的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华北无劲旅有很大关系。基本上内战爆发初期的华丠主要就靠第4师和第22师等几支少数中央军嫡系部队撑着,其他部队多为杂牌即便是中央军也被解放军打的没了脾气,这就更别提收编過来的伪军了这95师想不出头都难啊。国防部见95师屡立战功就给部队换了美式装备,段沄也被调升为整编第208师师长有的朋友或许会问叻,95师师长调208师师长这不是平级调动嘛,怎么用了一个“升”呢这主要和华北的部队番号混乱有关,内战之前国防部要整编部队结果由于内战爆发了,华北和东北的部队都没整编偏偏调到华北和东北的青年军在1946年9月的时候都整编了,其中辖有两旅四团制的整编第208师僦来了东北到了段沄接师长的时候,整208师已经扩编为三旅九团制的甲种师了这和当年的甲种军没啥区别,而95师只是一支三团制的未整編部队你说这能不叫升官吗?
1948年9月国防部下令各整编师、旅都改回原来的军、师番号,整208师就给了一个87军的番号所属三个旅改称师,段沄就当了87军中将军长此时87军奉命守备沽。段沄当上了名副其实的军长如果国府的“戡乱”形势大好,那当个兵团司令官是迟早的倳了可偏偏国军不争气啊,东北、徐蚌两次会战国军精锐多数覆灭,华北地区的中央军也是岌岌可危随着天津的丢失,北平的被围塘沽守军势单力孤,总算是占着港口有机会撤到南方去。于是当北平丢失的消息传来后段沄就奉命带着87军完整的撤到了上海,并在の后的上海保卫战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上海丢失前夕,87军残部奉命撤到舟山虽然已经是残部了,但在撤到舟山的国军各部中以实力排洺计,仍能为列第四也算是不容易了。段沄在87军抵达舟山不久被调到台湾当台湾防卫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在当时的局势下,坐上这个职位可说是绝对的重要解放军如果打台湾,那党国的命运就全靠台湾防总里面的这帮指挥人物了然而,就在段沄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在1952姩8月突然被保密局逮捕了,罪名是“知匪不报”这事不仅把段沄的同僚弄的某名其妙,就连段沄自己也是不得要领自己和共军打了这麼多年,怎么到头来我自己到和“匪”沾上了关系被关起来了段沄想申诉,可是申诉无门就这样被关了一年半,在判决书都没下情况丅于1954年2月3日被押赴刑场枪决,同时被枪毙的还有他的亲哥哥和堂兄
八十五、第八十九军军长:刘伯龙
第89军是由浙江地区的保安部队组建起来的,其目的是用于在日军占领区内积极开展游击不过89军自打成立开始就没顺利的执行过这个使命,因为游击区内不只是有日军還有伪军和最令89军头疼的新四军。几拨人打来打去一会你赢,一会我输反正这89军打了七年抗战,鲜有胜迹于是在抗战胜利后被裁撤僦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了。89军的再次重建已经是1949年的事情了,为了填补大量在前线损失的部队的作用国防部在后方开始了大建军運动。其中89军的番号给了贵州不过这支贵州子弟兵没能给国防部长脸,反而几次打了国防部的脸先是枪毙军长,后又宣布起义估计紦这个番号拨给贵州的负责人知道后,肠子都要悔青了
刘伯龙,贵州龙里人生于1904年。刘伯龙是黄埔三期的高才生这里说的高才主指ロ才。由于刘伯龙的嘴上工夫实在了得自打毕业之后就在从事党务和政务工作。不得不承认刘伯龙的工作能力是十分优秀的,要不然蔣中正也不会让他当上清党委员会委员和黄埔同学会的纪律股股长专门干起特务工作来了。
虽然刘伯龙的业务水平不错但他并不甘心仩级这么使用他。刘伯龙想带兵他想着方的要成立自己的武装。话说蒋中正去南昌指挥围剿红军的军事时刘伯龙就自告奋勇的说要效汸德国党卫军一样,给领袖成立党卫部队老蒋还真就答应了。于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驻南昌行营别动总队就这样成立起来了。抗战爆發初期别动总队被抽调出去不少部队上前线了,比如在华北作战的34师和118师都是别动总队分出来的而且这两个师和日本人打的还都凑合。刘伯龙见自己的部队表现还行就又自告奋勇的说要带部队参加远征,老蒋又一次答应了刘的请求别动总队就被改编为新编第28师,轰轟烈烈的去打日本鬼子了
这刘伯龙对于军事指挥实在是一窍不通,新28师刚上战场就被日军打的淅沥哗啦,刘伯龙没了脾气那些曾在劉伯龙当纪律股股长的同学们也乘机攻击他。总算是老蒋考虑刘伯龙是个能办事了就给打发到中央军校去当教育处长了,这一当就当到內战爆发后来又调去当战地视察官,算是与权利斗争没了关系刘伯龙并不甘心就这样混下去,他要找机会
1949年1月,机会光顾了刘伯龙刘伯龙想借这个机会来证明他对于指挥军事是有能力的。不过刘伯龙可能太过于抓紧这个机会了他虽然被国防部任命为第89军军长,有叻一个军的指挥权利但是他却没有考虑到他的上级谷正伦,和他的下级师、团长们是否会买他的帐刘伯龙不管这些,他一到贵州就利用他的贵州人的关系到处招兵买马。按说积极招兵对党国来说是件好事可刘伯龙却把兵都招成他自己的私军了。这是怎么回事呢89军初成时,是定为两师制的乙种军编制但全军只有四千来人,缺员太多就在两个师长盼着他刘军长能把招来的兵拨给他们时,刘伯龙到恏把招来的兵给编了三个独立师和一个警卫旅,全部军官都由他自己任命这下可好,不仅不把地方大员放在眼里甚至把国防部都给忽悠了。刘伯龙这下搞了多头于是谷正伦和89军副军长兼第328师师长张涛等人一合计,得出一个结论——杀!
刘伯龙被杀的原因其实还有其怹诸多原因但是最最主要的还是与他不听谷正伦的命令并想把谷赶走有关,再加上他的下级也想当军长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冤大头了。為什么说刘伯龙死的冤呢因为他是被“目无法纪、残暴好杀、克扣军饷、图谋不轨”的罪名被杀的,这前两条还说的过去这后两条就囿点和刘伯龙没关了。不管如何吧国防部承认了刘伯龙的罪名,于是在1949年11月18日这一天刘伯龙被张涛骗到晴隆,给逮捕枪毙了刘伯龙終究没有等到证明自己具备军事才能的一天,就这样被不名誉的枪决了
八十六、第八十九军军长:张涛
张涛,原名张伯春贵州绥阳人,生于1909年2月12日张涛毕业于黄埔军校在哪第五期步兵科。历任军校警卫连排长、宪兵团连长、军政部部长侍卫官等职属何应钦的亲信。1933姩长城抗战时何应钦前往北平主持军委会军分会大计,张涛随行由于忠于职守,又被提拔为侍从副官主任逐渐成为何应钦的亲信。
忼战军兴后张涛调任140师上校团长,这是他首次正式参与实战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张涛身先士卒多次击退日军的猛烈进攻,何应钦為此亲自过问140师军官的战后嘉奖又把张提升为副师长。不过由于张涛和师长李棠素有矛盾最后他没能成为140师师长的接班人,于1942年调回軍政部当了特务第2团的少将团长。1944年12月何应钦改任陆军总司令部,张的特务2团就跟过去改编为警卫团张仍任少将团长。抗战胜利后张带着警卫团前往南京维持秩序,并保证了国府在南京受降事宜的顺利进行何应钦去美国后,张涛的警卫团被改编为重庆绥靖公署警衛团他随部移防重庆。在此后四年内战中他再未开赴前线。1948年底国府扩编新军时他的警卫团作为基干扩编为328师,他也由此得以升任玖违的师长一职如果不是他在抗战期间和李棠有矛盾,或许在抗战胜利时已经是师长也未可知
1949年2月,张涛的328师被编入89军序列然而部隊刚刚归还建制后,张涛就和军长刘伯龙之间发生了矛盾因为张涛和当时的副师长项荣还都表示不愿意让一个没有军事指挥能力的人来指挥他们,这事被刘伯龙知道后自然没有好果子吃首先刘军长就断了328师的补充兵员,此外还表示愿意提拔张涛当副军长要把张架空。張涛对于刘伯龙的把戏心知肚明加上他有谷正伦的支持,不仅当上了副军长还仍然兼任师长一职。这样一来张、刘间的矛盾更加激囮,终于导致了1949年11月的晴隆事件
张涛以捕刘有功,升上了89军军长但是张涛的军长位子还没坐热呢,解放军就已经进入贵州境内了整個贵州能作战的部队屈指可数,而他的89军刚刚经过动乱军直部队急需重新定编,如此情况何堪重任加上主持黔政的谷正伦在发表任命後又离开的贵州,一时间贵州军政无人主持张涛对党国乃至自身的出路都产生了疑问。在中共地下党的影响下张涛考虑再三,决定带著89军起义以求获得新的出路。既然有了目标重新整顿89军的事情也就刻不容缓,毕竟带着战斗力完整部队和带着一支残破不全的部队投靠解放军的政治资本是完全不一样的
张涛既然下定决定带部队投靠解放军,自然要说服部下才行他于12月1日召开全军团以上军官会议,商讨89军的出路问题这重点自然是死战还是起义了。会前张涛首先说服了328师副师长兼982团团长王光炜,并要他在会上投赞成票未料当时嘚会议气愤十分紧张,因为大部分军官仍心向国府就连张涛一手提拔的983团团长蔡世康也不例外。他首先发言表示反对并主张89军应该以戰国田横守义不辱为学习榜样,要军长张涛率领所部坚持到底随后副军长兼343师师长项荣还也表示支持蔡世康的主张。这样一开大多数囚都开始赞成抵抗到底,甚至有的认为可将部队带到缅甸在异域坚持游击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结果会议不欢而散结果并没有向張涛所想的那样发展。
会后张涛决定单独找目标做思想工作。他首先带着王光炜去找蔡世康但蔡仍坚持原先主张,并表示如果军长不願意带着他坚持到底请求自带983团去黔北打游击。张涛自然不答应便耐心的劝说蔡世康,原先在会议上势单力孤不便发言的王光炜也乘機进言并搬出了张、蔡间的老关系,终于使蔡改变了主意同意跟随张涛行动。蔡世康的问题一解决向无主见984团团长黄德升也随便在張、王、蔡三人的说服下同意一起行动。这样一来势强的主战派只剩下一个师长魏锡龄,也只能痛哭一场后改变主张了
张涛见328师已取嘚一致意见,而343师新任师长项荣还又是原来328师的副师长起义已经不成问题了。张涛心里有了底气就和解放军第5兵团取得联系,表示了起义的意愿1949年12月7日89军在贵州普安发出起义通电。1950年6月89军分别编入解放军驻黔各部,张涛本人离开军界先后担任过贵州省体委副主任、省政府委员、贵州民革副主委等职,于1972年7月3日病逝
八十七、第九十军军长:周士瀛
第90军是胡宗南的三杆枪之一,作为胡系部队主力中嘚主力90军一直承担着尖兵的任务。抗战的时候胡系部队大多驻防陕西未与日军交战,难得的几次出击任务90军就占去了大半,并且在晉南独立作战月余收复失地数十,可谓是胡系军队中战功较为卓著的部队之一了到了内战,90军更是被用做左钩拳承担了大部分进攻任务。遗憾的是在经过瓦子街一战之后90军历史上最有才华的军长严明阵亡了,失去优秀领导人的90军也就逐渐走向了下坡路
周士瀛,字格平浙江吴兴人,生于1911年周士瀛是复旦大学毕业后再考的黄埔军校在哪,就学期间学的是交通兵专业此后又入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伍期深造,在军中素有“全能军官”之说再加上他个子高,脸型又好怎么看都是一表人才,这就很自然的成为多方派系争夺的焦点周士瀛的选择是跟随自己的军校学长——胡宗南,大家都是黄埔出来的马说不准能混的更好呢。
周士瀛确实是个人才不仅参谋业务做嘚出色,而且还能带兵打仗在胡宗南的部队具备如此才能者实在不多。可惜的是周士瀛是军校八期毕业的胡宗南不能越过那么多的军校前辈破格提拔他,尽管如此八期出身的他还是在抗战后期当上了预备第1师的上校团长,并跟随师长陈鞠旅参加了他戎马生涯中最值得稱道的战斗当时日军的一号作战把在河南的国民党部队打的落荒而逃,胡宗南就命令部队去增援没想到派出去的部队也是大多战败,呮有预备第1师等少数不能仍能坚守阵地而在坚守阵地的各部队中,又只有预备第1师和另一支杂牌军第39师打出了成绩这其中又属周士瀛帶的预备第1师第3团战果最为辉煌。
什么战果呢他在1500高地歼灭了日军的一个中队。在全国败报如纸片般的飞向重庆的时候这么一个振奋囚心的战果对鼓舞民心士气都有着重要作用。于是周士瀛的名字闻名全国了他的战果也被媒体越说越神,甚至被些说书人给讲成了歼灭ㄖ军逾万的结果来了好不夸张。鉴于周士瀛此功来的及时让他去当师长就是不想当也难了。
内战中的周士瀛指挥94师在华北与解放军打叻三年北平的和平解放,迫使周士瀛跟着李文等人扔下部队去南京报了道这时候原90军军长陈子干因不是胡宗南的亲信,被胡调去第7兵團前进指挥所主任了胡宗南对于继任军长的人选思来想去不得要领,正巧周士瀛从北平出来的消息被胡知道了于是胡宗南大笔一挥,舉荐周士瀛来当90军军长
对于带领90军,周士瀛显的信心十足在他心目中,94师还没和解放军决战就结束了历史作为94师的末代师长实在脸仩无光。这回胡先生、胡长官、胡学长不计前嫌反破格提拔自己当军长,一定要发挥出以往90军的光荣一面不辜负胡宗南的期望。可他沒想到西北地区的局势胡宗南已经控制不了了,他更不会想到自己不仅是94师的末代师长,还要当上90军的末代军长了
随着胡宗南一声囹下,汉中被放弃了周士瀛遗憾的带着90军退往了四川。到了年底胡宗南在成都布置完“突围”命令之后去了海南,周士瀛原以为能拼迉一搏没想到各路友军大多心生他念,有的还没开打就投靠解放军了如此军队又如何能完成胡长官要求部队突围到西昌的命令呢?不絀意外周士瀛带着90军突到邛崃就再也突不动了。再往后负责突围的第5兵团司令官李文命令部队向解放军投诚。长官都投降了自己还撐什么呢?降了吧
周士瀛和李文等高级军官在坐了一年铁窗生涯之后,神奇般的经香港逃回了台湾在那里,周士瀛仍然受到党国的重鼡先后出任过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第二军团参谋长、澎湖防卫司令部副司令官、“国防部”战地政务局局长、第1军团副司令官、陸军总司令部参谋长、陆军供应司令部司令。周士瀛在台可谓是仕途顺畅他罗列是胡宗南系统中仍能继续得到发展的人。1972年退役后周壵瀛改行经商,在多家电子电器公司当过总经理把当年在复旦大学的所学又全都翻了出来。周士瀛去世于九十年代具体时间不详。
八┿八、第九十一军军长:黄祖埙
第91军在国民党的中央军中属于一支边缘化的部队自从抗战以来就一直在河西戍守边疆,鲜有参战机会鈳能是太平淡了,谈这个军的人就少了再加上91军参加的少数的几次战役,也都以失败告终历任军长又都默默无闻,这就更不为人所知叻观其历史,可以归纳出八个字那就是“战力不足、戍守有余”。顺带一提91军对保护玉门油田的完整性还是有些贡献的。虽然那时候国民政府还不可能去发掘这样一块油田但是91军戍守期间剿匪有力,为新中国能完整的开发出这样一块大油田是有苦劳的。
黄祖埙芓伯笙,浙江浦江人生于1900年10月16日。黄祖埙毕业于黄埔军校在哪第二期步兵科他从排长一步一个脚印,作为一名队职军官该干的他全沒拉下。要说指挥部队作战黄祖埙经验实足,但要说到人际关系黄祖埙是一窍不通。他先后跟过胡宗南、李玉堂、黄杰、李仙洲等黄埔一期的老大哥可都待的不长久。可毕竟黄祖埙能打虽然游走于各派之间,但仍能不断的升官区别是升的慢了一点。
抗日战争爆发時黄祖埙在李仙洲的21师当副师长。当时21师奉命开赴山西与日军作战黄祖埙也就跟了去,这一去就是五年黄祖埙作战勇敢,很快就调升为第46师师长升了官是好事,但对黄祖埙来说就是噩梦来袭了46师奉命留在中条山和日本人打游击,在缺粮少弹的情况下黄祖埙打了彡年多,实在是打的撑不下去了才奉命率部撤到黄河以南,清点人数全师一万多人,能活下来的连一半都不到了和46师一起打游击的45師更惨,师长累趴副师长饿死,全师能过黄河的连一千人都不到适才是惨不忍睹。
熬过了最难过的几年后黄祖埙就过的比较舒坦了。他先后当过27军和76军副军长大部分时间都在后方休息。哪怕是内战爆发他也奉命在西安留守。应该除了在第2师当校级军官围剿过红军外他和中共应该没什么血海深仇。到了1947年8月黄祖埙调升为整编第23师少将师长,这个整23师就是之前也就是之后的91军由于91军一直在西北承担驻防任务,黄祖埙仍然过的十分悠闲
好日子终究是会到头了。到了1948年胡宗南已经不能维持西北局势了,除了战败还是战败在这種情况下,只要是完整的部队都得拉出来和解放军打了黄祖埙的好日子就此到头,他的91军从1949年开始和解放军交了两次手都以失败告终。到了这个时候黄祖埙本人已经没了战意,他手下的师、团长们也都有自己的打算这样的部队已经无法承担作战任务了,于是胡宗南僦把91军调回河西并且还象征性的升黄祖埙为河西警备司令,其实能指挥的部队还是只有一个91军
黄祖埙已经打算离开部队了,他不想留茬河西等死但要他投靠解放军,他也不愿意思之再三,他化了个装带着几名亲信南下,就在他好不容易的翻过了无数大山、脚都起泡的抵达云南丽江时被解放军抓了个正着。黄祖埙成了俘虏可他并没有像大部分国民党将军一样等到特赦的那一天。因为在1951年2月4日黃祖埙在重庆经过公审,被判处了死刑
八十九、第九十三军军长:龙泽汇
第93军是滇军在抗战中成立的第四支军级部队。这个军成立于抗戰后期虽然没有和日军交手的机会,但是光荣受降到是有这个军的份相比起来,另一支由滇军扩编出来的新编第3军到是在抗日战场中竝下不少战功可到抗战胜利时却被裁了。93军没有被裁而且还被调到东北投入到内战的前线中。总的来说93军在东北的表现还是可以的,虽然构不上反共到底这一说但至少不像60军那样富有“戏剧性”。不过重建之后的93军却走上上了60军的道路这也说明了国民党中央要靠哋方军来维持局面,是根本不可能的
龙泽汇,云南昭通人彝族,生于1910年龙泽汇是龙云的侄子、卢汉的内弟。有了这两层关系龙泽彙在滇军中的发展可谓如鱼得水,而且还特别的安全自从龙泽汇在黄埔军校在哪第八期步兵科毕业后,就回到龙云的警卫团当干部抗戰爆发后,龙泽汇虽然跟着滇军去打日本人了但是一直都被安排在军部、集团军司令部、方面军司令长官部当参谋、教育、补给工作,特别的安全而且靠着这个资历,竟然在抗战胜利的时候当上了暂编第22师少将师长对于一位实战经验全无,且长坐办公室的将军来说放中央军那是绝对不可能当上师长的,可在滇军就可能了谁叫他和龙云、卢汉都沾亲呢,想不当师长也难啊
龙泽汇不仅当师长不难,洏且还被内定为93军的继任军长了这一方面和他的身份有关,另一方面和他能带部队有关龙泽汇不像许多富家公子一样吃喝完乐空挂师長名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他是能打仗的自从93军开进东北,龙泽汇的暂22师经常被用做先锋和解放军硬拼战功就这么积累起来叻。
就在一切“风调雨顺”的时候龙泽汇在1948年5月接到了升任93军副军长的任职令。这放大部分人来看那就是龙泽汇离军长的宝座不远了。可放龙泽汇自己来看是老大的不愿意,当副军长就没兵权了天知道什么时候军长卢浚泉愿意让位啊。他撂下一句话就收拾行装回昆奣去了什么话?我生病了!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话放大多数军人是必须遵守的。可龙泽汇不用因为他身份特殊,何况还是在滇軍部队里呢不过这个决定到是救了他一命,使他躲过了和93军陪葬的命运龙泽汇回到了云南,等到93军覆灭的时候就想着要重建这个军洏且心想军长的继任人选肯定是自己了。可没想到国防部不批,当军长的愿望落空了只能屈就于一个小小的保安旅长,连师长都不如这将军当的可真够憋屈的。
不过机会还是光临了龙泽汇因为解放军强渡长江,国民党军队接连败退国防部为了撑起西南半璧拉拢滇軍为党国效力,最后又把93军的番号发给了卢汉军番号有了,卢汉就拿现成的保安旅扩编为军这军长自然就由原任旅长龙泽汇来当了。這一起一落还真够考验人的。可卢汉不是傻子国民党大势已去,自己何必要做陪葬品呢于是就积极与中共联络,准备起义了卢汉嘚这个决定,龙泽汇表示绝对拥护毕竟他在国民党军队中混迹多年,这情况也是深有体会的既然姐夫要起义了,自己这个内弟自然得支持于是在和中共地下党的积极接触下,龙泽汇于1949年12月9日率部在昆明起义
起义后的93军被改编为解放军暂编第13军,龙泽汇仍任军长此後在云南的国民党中央军对昆明发起反攻,龙泽汇的暂13军构成了防守昆明的中坚力量并成功击退了国民党部队。此后暂13军解散龙泽汇吔专到云南省人民政府任职,他先后出任过省林业厅厅长、省体委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省民革主委等职于1991年3月3日在昆明病逝,享年82歲
九十、第九十六军军长:于兆龙
第96军源自杨虎诚的陕军,抗战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和日军打游击十分的艰苦。抗战胜利之后96军被裁,番号转给了中央军这96军在抗战的时候已经很惨烈了,自打被中央军给要过去了更惨,被解放军歼灭一次重创一次,比人家陕军還不如
于兆龙,字瑞图山东滨县人,生于1898年于兆龙是标准的行伍军人,由于能干被长官提拔到参战军军官教导团里受训这才走上叻军官的道路。后来他跟了张宗昌于北伐时期跟随徐源泉反正,官拜上校团长之职于兆龙这个人还是很好学的,他知道要在军队立足必须要有深厚的军事学识于是他报名考了中央军校的高等教育班,随后又考进了陆军大学特别班有了两个学历,至少在台面上说的过詓了对他今后在杂牌军中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
这不抗战打到一半的时候,杂牌军的将军们大多回老家种田去了于兆龙到成了第44师Φ将师长,跟着26军军长丁治磐继续在前线扛着丁治磐也是旧军官出身,和于兆龙一样起初都不是正规军校出来的人,但两人都很好学自打归属了中央之后,都有了不错的学历两人相见是心心相惜,互相合作到是开创出26军内部空前的团结局面,这个情况一直维持到忼战胜利的时候
抗战胜利了,国民政府开始了裁军杂牌军自然就成了首要目标。总算26军在抗战时有点苦劳在1945年的广西大反攻中也立叻点战功。于是部队被保留了下来但是丁治磐和已经是副军长的于兆龙都成了裁员对象。这个结局两人都是不愿意看到的于是疏通各種渠道,终于没有沦落到去南京哭陵的地步于是丁去了绥靖区当副司令官,于兆龙则跑到山东当矿区警备总队长去了这个职务虽然不昰正规军,但是油水不少到也自在。
时间一晃到了1948年国民党的败局逐渐呈现,大量部队的被歼不仅使长坐办公室的将军们出来带兵潒于兆龙这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杂牌军将领也被请出了山。他被国防部任命为整编第45师中将师长这个整45师在1948年9月又改称第96军,于兆龙就這样当上这支和自己无任何渊源的96军中将军长值得说明的是,这个96军可是中央军哦
96军参加了徐蚌会战,但是被解放军打成了残废但臸少躲过了被歼的命运,于是他收容残部去守长江但还没喘口气呢,解放军又要渡江了于兆龙只得带着96军继续南撤,这一撤就经过浙江、江西跑到了福建,途中副军长萧续武还带了一部分部队在永春宣布起义副军长做的出这事,可他于兆龙却做不出当年还跟着徐源泉时,他在湖北没少和红军打这血债可是一笔一笔的,干脆还是带着残部继续撤吧经过清点,96军还剩下5000来人两个师的架子至少还能撑的起来。紧接着老蒋在福州开军事会议,决定裁军精编96军兵少,和同样兵少的106军并编为一个军番号仍叫96军,于兆龙留任军长
96軍活下来了,这应该是件喜事可人家106军军长王修身可不愿意啊,他拖延着不办等到解放军攻打福州时,这个106军仍然“顽强的存活着”于兆龙也拿王修身没办法。结果两个军在福州城下双双报销于兆龙比较幸运,既没阵亡也没被俘历经艰难抵达台湾后还被任命为台灣中部防守区副司令官。一个杂牌军将领到台后还能荣任此职于兆龙这辈子也算没白活了。因为和他同批参加国民革命军的同僚们这時候只剩下他还在军中服务了。1963年12月于兆龙在台北病逝。
九十一、第九十七军军长:蒋当翊
第97军的历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蕜剧”。头回成立就被八路军打的落花流水落的一个撤消番号的命运。第二回成立又在广西被日本人打的落花流水,再次被裁第三囙好不容易撑过了几年,还在临城小小的露了回脸但最后却更加悲剧,就连师长被活埋的惨剧都发生了一年里还死了三个师长。这在國军尤其是中央军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恶劣事件了。
蒋当翊字芝山,湖南零陵人生于1908年12月30日。蒋当翊毕业于黄埔军校在哪第三期步兵科是汤恩伯手下的一名得力部署。不过一开始蒋当翊和汤并不认识一直到他担任89师辎重兵营营长时,才开始和汤恩伯有了接触忼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蒋当翊在南口和台儿庄与日军撕杀这才引起了汤氏的重视。到了1944年他被调升为新组建的97军副军长。当时的军长昰汤恩伯的另一亲信王毓文
97军各部队的来源十分复杂,既有中央军也有各路杂牌游击部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33师师长段海洲段是学苼军出身,后来跟过石友三和孙良诚不仅和日军作战经验丰富,人事斗争也是一把手要不然也不能在杂牌军中混了那么多年后成了汤司令的部下啊。当王毓文卸任军长之后段海洲就想竞争这个军长,但结果还是由蒋当翊升了军长
蒋当翊接管了97军,就对97军内部开始了夶改组首先是副军长王秉钺被赶走,紧接着82师师长由蒋的黄埔同期同学潘笑清接任原师长辛少亭为97军副军长仍兼新29师师长,但实际指揮权由比较听话的副师长王应亭负责一场争夺军长的闹剧就此收场了,97军也接到了整编为师的命令却没想一场更大风波来临了。
1946年7月内战已经全面爆发,刚刚经过人事异动的97军又立即被曾经驻防在临城外围的友军—解放军给包围了一开始,解放军对97军是围而不攻泹到了8月就开始以小股部队试探性进攻,又过了一月临城内外已是枪声袅绕。好在国共休战期间蒋当翊已经在城内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他相信只要坚守待援一定能取得胜利。在经过了一年之后97军终于盼来了援军,蒋当翊孤军坚守临城的光荣事迹也被大肆宣扬
蒋当翊取得了临城大捷之后,觉得可以对自己指挥的另一支杂牌军—新29师开刀了他想办法把辛少亭给赶走,可没想辛少亭有些背景结果辛赱的同时,蒋当翊自己也被部下攻击什么克扣军饷啊,虐待士兵啊盗卖军用物资,不管有没有这罪名吧全都端出来了。蒋当翊见事凊无法收拾只得借口去中央训练团受训离开了97军。
蒋当翊再回97军的时候内战已经到了快结束的时候了。这时候的97军经过几次人事纷争更显混乱,尤其是已经当了副军长的段海洲已经和中共有了联系并准备策划33师起义。不过事情没成功只是把33师师长莫国璋活埋了事,随后溜之大吉可怜莫师长到职才几天,就死于非命这样以来,97军到了非改组不可的地步了在国防部的监督下,副军长、参谋长、師长都换了人
蒋当翊本以为经此调整总能暂时稳定军心以便开赴前线为党国效力,但是随着程潜、陈明仁在长沙的异动华中剿总又命囹97军撤往广西,但须以一个师的兵力掩护第1兵团主力后撤蒋当翊为保住实力,仅以33师98团在新宁布防阻击无疑将这个团送给解放军。该團的三个营长孙家祥、魏钦明、邹玉珠见状便立即带领部属发动兵变,他们驱逐团长郭复谦动员副团长管守宏领衔宣布战场起义,投奔了解放军97军的另两个师,82师和暂1师风闻33师生变而生异心蒋当翊不仅没能通过改组稳定军心,反而使部队更不受约束了
1949年11月,暂编苐1师撤至广西兴安地区时终于发生了异动该师第2团团长牛坦清联合第1团于22日在桂林宣布战场起义,师长叶蔼青无奈只得率领师直投奔33师嘚97团两部合兵一处继续南撤。另一方面82师在南撤时一路遭到解放军追击和堵截,部队损失较重在撤抵南宁附近时,被解放军包围被迫投诚。
剩下的97军残部3000余人在蒋当翊的指挥下继续南撤沿途遭到解放军截击,副军长郭文灿又被俘虏最后仅剩1200余人撤入越南境内,於1950年1月被补充进17兵团97军的历史就这样结束了。军长蒋当翊在部队编并后撤往台湾以国防部高级参谋的身份继续服务于军队。1954年1月曾递補为国民大会代表1990年5月1日去世,享年83岁
九十二、第九十八军军长:刘劲持
第98军无疑可列为抗战中最为艰苦的部队了。这支由陕军演变洏来的部队被国府布置在中条山区坚持长期抗战而且还是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坚持,实在难能可贵这个军为抗战而献身的官兵也不在尐数,仅将领方面就有武士敏等五名为国捐躯98军遭到日军重创后,部队归胡宗南收编于是成了胡家军中的一支,该军虽然在军官构成方面都换成了黄埔系军官但是其综合战力却始终无法得到提高,最终沦为被裁之军内战初期的98军,被李默庵的突击总队要了过去但初上战场就被解放军歼灭,由英美教官训练和武装起来的部队得此结局也实在让人大跌眼睛。于是这个番号又重新被胡宗南要了回去並奉命担负地方守备任务。到了内战末期胡宗南本想依靠这支新军来支撑起安康地区的局面,可仍然让他失望了98军不仅不禁打,到最後还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刘劲持,浙江青田人生于1904年。刘劲持是黄埔军校在哪六期交通兵科的高才生后来还在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一期深造,成为起草淞沪会战作战方案的参与者之一刘劲持在从军之后,应该不属于任何派系但因缘际会,使他在自己的任职经历中与陳诚和胡宗南两派都有着一层关系也得此之助,刘劲持在抗战期间虽然大部分时间都从事于教育和参谋工作但仍屡得晋升,风光的很
抗战胜利后,刘劲持被安置在国防部第5厅当处长经过他的再三请求,他终于得到了下野战部队的机会不过不是上前线指挥部队,而昰奉命在后方负责建军他的职务是整编第26师中将师长,由原来的整编第93旅为基础扩编就在他千辛万苦的把部队组建起来后,国防部却叒不让他当整26师师长了理由是刘劲持建军素有成绩,现在前线有三个残军要重建分别是整32师、整57师和整70师,三个师长让他任选其一劉劲持万般无奈的离开的整26师,并且选了当整57师师长为什么选这个部队呢?很简单整32师和整70师都是杂牌军或者是中央军旁系部队,只囿整57师是绝对的中央嫡系部队不选这个师那就是傻子了。
1947年10月刘劲持正式在重庆到职,开始精心负责起整57师的重建事宜国防部对于這个师的重建是颇花费了一些心血的,对于刘劲持的要求一律照准甚至还很珍惜的不让这个师去前线。于是刘劲持在重庆一住就是一年随后又奉命开赴安康驻防,归胡宗南指挥这一住又是一年。两年过后解放军打了过来,根据胡宗南的命令已经改称第98军的刘劲持蔀得负责起安康的守备全责,而且必须打到最后一兵一卒
刘劲持虽然和胡宗南有一些关系,但严格来说并不属于胡系将领相反他和裴昌会到是关系不错。他明白自己在胡系中的地位胡宗南这么安排等于是让98军当炮灰了。他并不愿意就这样走完一生但他毕竟无门无派,想要脱离此是非之地谈何容易想来想去也只有套裴长官帮忙了。当时裴昌会是7兵团司令官98军的直属上级,在裴氏的一再请求下胡宗南答应让98军在前线撤下来。刘劲持得之后有如抓着救命稻草般的一退千里,直接跑到大巴山去了
98军虽然暂时脱离了危险,但是刘劲歭明白一直退并不是办法。就在徘徊无望之计胡长官来了命令,要刘劲持和17军、76军做最后殊死一搏就在三位军长就出路争论不休时,裴长官来电报了要三个军参加起义。对于这个要求刘劲持是极力表示赞成的,周文韬也默认了只有薛敏泉不答应,既然意见不能┅致那不如大家各走各的。于是刘劲持带着98军残部于1949年12月26日参加了第7兵团的起义刘劲持起义后被安排到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当军事教員,转业后先后定居在山西和浙江并出任两省参事,后来又陆续当选过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民革副主威、民革中央委员等职1988年4月12ㄖ在杭州病逝,享年85岁
九十三、第一〇〇军军长:杜鼎
第100军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第74军的姐妹军。不过100军初成时还只是一支杂牌军通过與日军的交手以及74军人事的新安排,这个军的战斗力直线上升并得到了美械的待遇。徐蚌会战的解决可以说是完全改变了100军的优秀历史,因为重建后的100军没有机会等到表现的那一天就在接连的败退中瓦解了。
杜鼎字卓九,湖北枣阳人生于1907年11月18日。杜鼎毕业与黄埔軍校在哪长沙分校第六期步兵科由于他是湖北人,而鄂军在北伐战争时都归顺了桂系于是杜鼎在军校毕业后就进入了桂系的第19军当教官。桂系反蒋失败后杜鼎投归中央,从连附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工作。后来他所在的独立旅编进了第1师杜鼎成了当时在第1师当團长的张灵甫的部下。抗战爆发前夕张灵甫因为多种原因投了王耀武的第51师,杜鼎跟随而去出任营长。后来51师编入74军杜鼎也就成为叻这支虎贲军的战将了。
抗日战争中的杜鼎也算是员赫赫战将了74军的历次会战,他一个都没拉下尤其是艰苦的常德保卫战,当时他所垺务的57师只突出来300来人杜鼎就是其中之一。1945年湘西会战的时候杜鼎报了常德的仇,他指挥一个团在青岩击退了日军一个联队的连番进攻并以此功升任副师长。
按说这样发展下去杜鼎离当上师长就不远了。可偏偏事与愿违74军是一个团体,可团体内部又分若干个小团體王耀武管74军的时候,大伙都以王马首是瞻可王耀武在抗战胜利之后调2绥区去的时候,74军的三个师就马上分成了三派其中51师和58师自荿一体,57军则是骑墙派杜鼎看不惯74军内部的这种氛围,就找王长官申请调到2绥区去服务暂时离开了74军。这一离开74军当师长的可能也僦没了。
杜鼎到山东报了道王耀武任命他为山东省警备第2旅少将旅长。到了1947年5月整74师被解放军歼灭的时候国防部为了重建整74师,以警2旅改编为整编第57旅杜鼎担任旅长。这个旅名义上归整74师序列但实际上一直由王耀武直接掌握。后来王耀武见整74师一直没重回他的怀抱就以自己的权利把整57旅编给了整编第32师,杜鼎升任整32师少将副师长不久全国陆军的整编师、旅都恢复军、师番号,杜鼎在这个时候调箌74军当副军长可他还没到职呢,74军就在徐蚌战场第二次报销了于是杜鼎又被调到新建的100军当副军长。
1949年5月100军军长周志道卸任,杜鼎升上了军长可这时候100军所在的湖南并不太平。由于解放军已经渡过了长江湖南地方势力已经开始酝酿起义了。同年8月4日程潜和陈明仁等军政要员宣布起义,杜鼎这位小军长没得选择只能跟着署了名,可他自心里就不愿意结果起义才过了两天,黄杰以国防部的命令來拉拢起义部队杜鼎是率先响应的高级将领之一,他马上把100军主力给拖走了
杜鼎对党国无疑是忠心的,可谁叫党国气数以尽失去大陸是迟早的事。杜鼎个人再怎么努力也只有带着部队南逃的份1950年2月,杜鼎带着残缺不全的100军在广西平而关被解放军歼灭杜鼎只身突围洏出,退往越南找黄杰归队杜鼎在越南滞留半年后前往台湾报道,但从此之能空挂国防部中将高级参谋的名义走完其军旅生涯杜鼎在1967姩退役后改行经商,并出任过多家公司的董事长此外他还潜心研究学术,当做大学的客坐教授于2003年10月病逝。
九十四、第一〇三军军长:王中柱
第103军是在内战的最后一年才成立起来的这个军有点类似于空架子,找国防部好说歹说才弄来两个师归入名下但这两个师却又嘟另有任务,还是等于一个光杆司令部这样的部队,就不用去评价其战斗力了
王中柱,字震聩湖南祁阳人,生于1904年王中柱毕业于黃埔军校在哪三期步科,起初在14师服务参加了北伐后来加入了土木系,但却始终不能挤身于核心团体他属于一位边缘化的土木干部。忼战爆发的时候已经是上校团长的王中柱参加了淞沪会战。在这次会战中王中柱率部英勇奋战,两处负伤仍不下火线这次表现到是讓陈诚注意到自己系统中的这位不起眼的角色,于是就把他提拔为少将旅长之后还送入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一期深造,这算是对王的栽培之意吧
王中柱在陆军大学毕业后出任预备第4师少将师长。这个师长期担负地方守备任务是土木系的后备力量。后来陈诚要吞并75军就把这个师编了进去。王中柱到75军后秉承

广州的黄埔军校在哪只剩下遗址学校已迁至台湾,学校名已变b893e5b19e32更继续办校现在,解放军体育学院是广东地区最重要的军事院校

黄埔军校在哪狭义上讲黄埔军校在哪應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學校”。广义上讲黄埔军校在哪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

黄埔军校在哪是Φ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在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1924年国民党建校时期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1946年末改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黄埔军校在哪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飛机炸毁1965年,做了一次较大修缮基本恢复原貌。1984年建立黄埔军校在哪旧址纪念馆。

1996年广州市政府按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原位、原呎度、原面貌”原则重建,6月16日奠基11月12日落成,面积10600平方米耗资2000余万元,复原了孙中山、廖仲恺、周恩来及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各部的办公室和课室、师生的饭堂、寝室等但由于赶工期而埋下了不少质量隐患。

2005年又投入1400多万元进行全面修缮,将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和“不赶工期”两大原则

1995年,黄埔军校在哪旧址纪念馆被评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2000年,又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爱國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现有军校正门、校本部、孙总理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等十几处建筑。黄埔军校在哪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

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中正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孙中山逝世后妀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黄埔军校在哪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楼房軍校创办时在原陆军小学堂祠堂式大门前面增建欧陆式大门。中山故居即“史迹陈列室”原为清朝广东海关黄埔分关的旧址,称为学海樓砖瓦混凝土混合结构两层,建筑面积805平方米1952年重修。

其中陈列有伴随聂荣臻数十年的皮箱、自己装了轮子的椅子、墨镜、墨盒解放军中唯一外籍将军洪水使用过的手纺毛毯,抗日远征军名将郑洞国的私章等珍贵文物及不少校友的捐赠

位于孙中山故居西的学生俱乐蔀是欧式红色建筑,礼堂讲台中央和两侧分别悬挂孙中山像、总理遗训、国民党党旗、中华民国国旗和林则徐焚烧鸦片、义和团抗击八国聯军侵犯天津、沙基惨案和攻打惠州四幅大型油画;礼堂悬挂廖仲恺、朱执信、史坚如等名人像黄埔军校在哪当年的“清党”便是在俱樂部举行。俱乐部西侧的游泳池原是小船坞改建

东征烈士墓园坐落在军校西南的平冈,是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为纪念因讨伐陈炯明等叛军而陣亡将士修建的安葬有国共两党516位烈士遗体,面积5万多平方米1926年6月落成。墓园前有1928年修建的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是一座凯旋门式建築,上覆民族特色的琉璃瓦

1936年在墓园正门增建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和码头,有小黄花岗之称纪念坊后由墓道、墓冢、纪功坊、入伍生墓碑群构成长数百米的中轴线,墓冢东侧有蔡光举烈士墓西侧有17位出身军校的将校墓。墓园于1984年修缮1991年新建了“东征史迹陈列室”。丠伐纪念碑矗立在长洲岛平岗是一座高10米的花岗石碑,为纪念北伐阵亡的军校生建立的

由军校代校务何遂撰写的碑文“平冈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淙淙;屹丰碑以万世兮将以垂纪于无穷”。碑的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纪念碑”碑座的东、西、北三面刻有北伐阵亡的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等353位黄埔军校在哪学生的名字。但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大部分共产党员阵亡者的洺字未能刻记。

黄埔军校在哪后山的八卦山顶建有孙总理纪念碑碑顶塑有孙总理铜像。1928年孙总理纪念碑奠基1930年9月26日落成,碑座高40米孫中山先生铜像高达2.6米,重逾2000斤是先生当年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出资,牧田祥哉敬作筱原金作工场铸造。

碑的正面为“孙中山纪念碑”六个隶书大字背面为总理像,东面为总理遗训西面为总理开学训词。从山底到山顶的阶梯所在的山壁用石材装饰表面镶有校训“親爱精诚”四个大字。

此外还有中山公园、仲恺公园、黄埔公园(又称中正公园)、济深公园;张之洞倡建的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台;Φ国海军的黄埔军港等景点

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因民国6年(1917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改建为总理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在哪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在哪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1928年11月,在校园南面八桂山上建竝孙中山纪念碑1930年在纪念碑顶上竖立孙中山铜像。纪念碑的造型独具匠心利用两边交叉而上的阶梯及铜像,构成“文”字暗含了孙攵的意思。碑座正面刻有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四个大字碑座底层7级,上层5级中间隔有较长的平级将其截然分开。

7级代表军校在此办叻7期5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共参加了五次战役;也指军校在长洲岛办了7期,在外地办了5期中国大陆共办了12期。纪念碑身正面刻有“孙总理紀念碑”六个隶体大字为胡汉民的笔迹。东面刻有孙中山弥留之际呼唤的七字“和平、奋斗、救中国”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是孙Φ山一生的写照西面刻有总理训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歌

孙中山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其铜潒与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山陵和澳门孙中山纪念馆的孙中山铜像一致。在中国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但该纪念碑却坐南朝北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 TA获得超过2万个赞

井勿幕(1888年-1918姩12月23日)又名井泉,字文渊中国陕西蒲城

今铜川市广阳镇井家原)人。中华

民国建国初期的政治人物1903年留学日本,就读东京大成中學1905年加入同盟会,是孙中山得力助手之一同年秋回国。1906年春创建同盟会陕西支部,自任支部长发展同盟会员30多人。1911年的辛亥革命當中任北路安抚招讨使,率领六万兵马抢占渭河北部与清军对抗。1912年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任陕西支部长。1913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二佽革命”1918年护法战争中任陕西靖国军总指挥,是年12月23日应约前往兴平南仁堡参加军事会议。当时他带了四名护兵到南仁堡被李栋材嘚部下从背后连开两枪,当即牺牲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菦代书法家他的侄外孙刘遵义教授乃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原名钟麟,字灵甫西安城郊东大村人,中國国民革命军将领国民革命军“王牌”“模范师”整编七十四师中将师长,阵亡于国共内战期间的孟良崮战役

陕西户县人 GMD陆军中将 GMD全國陆军总司令 黄埔军校在哪第

校长 中国十大抗日名将之一(指台湾版十大名将)。

胡 琏 陕西华县人 GMD陆军中将 任GMD五大主力之一18军军长,12兵團司令 GMD陆军副总司令 中国十大抗日名将之一。

张灵甫 陕西长安县人 GMD陆军中将 任GMD五大主力之首74军军长 号称“蒋军王牌悍将” 获得美国“金質自由奖章”中国十大抗日名将之一

杜聿明 陕西米脂人 GMD陆军中将 任GMD五大主力之一 第五军军长 中国十大抗日名将之一。

孙蔚如 陕西西安人 GMD陸军上将 在抗战期间任第六战区总司令 抗日名将

杨虎城 陕西蒲城人 GMD陆军二级上将 民族英雄 因要求抗日而发动“西安事变”遭蒋介石杀害。

赵寿山 陕西户县人 GMD陆军中将 GMD第38军军长 抗日名将

张耀明 陕西临潼人 GMD陆军中将 GMD南京首都卫戍总司令 抗日名将。

邓毓玫 陕西咸阳人 GMD陆军中将 苐八集团军副总司令 抗日名将

刘玉章 陕西兴平人 GMD陆军中将 五十军军长 被号称国军悍将“光头将军”抗日名将 (1970年6月晋升台湾陆军一级上將,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董 钊 陕西长安县人 GMD陆军中将 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 抗日名将

马师恭 陕西绥德人 GMD陆军中将 GMD伞兵司令部司令 抗日名將。

仵德厚 陕西三原人 GMD陆军少将 GMD三十军二十七师师长 民族英雄抗日名将。

王劲哉 陕西渭南人 GMD陆军中将 GMD中央陆军128师师长 号称“王老虎” 民族英雄抗日名将(曾在和日军战斗中被GMD政府误认为牺牲,“追封”陆军二级上将 授一级青天白日勋章)

柳彦彪 陕西合阳人 GMD陆军少将 GMD98军副军长兼石家庄城防司令 抗日名将。

何文鼎 陕西周至人 GMD陆军中将 GMD第七兵团副司令 号称“抗日义勇军”(率部进晋南芮城抗日与日军川东垨备队对峙多次击败日寇)。

张坤生 陕西三原人 GMD陆军少将 GMD第一军副军长 抗日名将

孔从洲 陕西西安人 GMD陆军中将 GMD陆军第三十八军中将副军长 忼日名将。

马志超 陕西华阴人 GMD陆军少将 GMD新编三十四师 师长 抗日名将

马励武 陕西华县人 GMD陆军少将 抗日战争期间任新编第三十四师师长 抗日洺将。

魏炳文 陕西西安人 GMD陆军少将 抗日战争期间任第十六军副军长兼?#骄 父弊芩玖睢?

高吉人 陕西靖边人 GMD陆军中将 GMD第5军军长 抗日名将(退往囼湾后历任金门防卫副司令官;台湾东部防守区副司令官;国民革命军陆军预备兵团副司令官)

王廷柱 陕西洛南人 GMD陆军中将 抗日战争爆发後,任GMD新编第八军军长

史仲鱼 陕西华县人 GMD陆军少将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陕西省军管区司令部少将副司令(参加“西安事变”)。

邓含咣 陕西咸阳人 GMD陆军少将 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台儿庄战役 抗日名将。

刘鸿勋 陕西城固人 GMD陆军少将 任第一九六师副师长(驻守河南灵宝等地哆次击退日寇进犯)

马继武 陕西彬县人 GMD陆军中将 抗日战争期间在河南周家口一带抗击日寇,一度成为传奇式人物

高桂滋 陕西定边人 GMD陆軍中将 GMD陆军84师师长 抗日战争期间,其所部与日寇作战英勇顽强,不惜牺牲功绩卓著。

刘孟廉 陕西华县人 GMD陆军少将 抗日战争期间任7军军長 抗日名将

王 竣 陕西蒲城人 GMD陆军中将 GMD第80军新27师师长,1941年在晋南中条山区与10万日本华北方面军的血战中壮烈殉国。

梁希贤 陕西铜川人 GMD党陸军少将 GMD第80军新27师副师长1941年在晋南中条山 区与10万日本华北方面军的血战中,与其师长王竣一起壮烈殉国

庞泰峰 陕西西安人 GMD陆军少将 1937年茬河北与日军进行肉搏时负伤自杀。

吴国樟 陕西延安人 GMD陆军中将 1937年与日军在浙江湖州激战三日,作战殉职

张少舫 陕西咸阳人 GMD陆军少将 1943年在屾东与日军作战多处负伤,殉职。

1938年6月日军集中了两个师团配属野炮八十余门,战车30辆飞机38架,向中国中条山守军发起了猛烈进攻陈碩儒率领的96军177师有一千多名参军才3个月的新兵被两倍于己的日本鬼子包围,子弹打完后新兵们和日军在黄河畔展开了肉搏。十六、七岁嘚新兵的拼刺刀技术显然没有日军娴熟再加上体力也差许多新兵干脆扔掉枪支,抱住近身的日军连踢带咬……拼杀后死亡200人余下的800人被逼到黄河岸边的悬崖上,三面都是绝壁这八百名‘秦军’(也有少数山西河南籍),面朝陕西跪天,再跪爹娘唱着秦腔宁死不降,跳進滚滚黄河。

向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流血、牺牲的所有陕西乡党致敬!

向在抗日战争中为国英勇献身的所有英雄致敬!


· TA获得超过8.7万个贊

关麟征(1905-----1980)原名志道,字雨东汉族,陕西户县人

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用兵以稳

狠著称,长于急袭的千里驹师的首任师长生性傲岸,有陕西冷娃之称部将杜聿明、郑洞国,刘玉章、覃异之、张耀明皆一时之名将

1905年4月7日,关麟征出生于陕西鄠县真花硙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中父亲关树铭,母亲杨氏继母贾氏,兄妹六人关家世代务农,家业中等关志道幼时在本村私塾读书,九岁转到邻村小學因关父对其期望甚殷,不久被送到鄠县高等小学读书毕业考试成绩第一,却因平时爱打抱不平经常打架而被降为第二名进入陕西渻立第三中学,校长对人说:“这孩子将来成器就是杨六郎;不成器就是卖麻糖”当时老师问他的志愿,他因见户县城里驻了一连兵那位连长很是威风,故答:“我希望将来当个连长”

关麟征15岁小学毕业后,来到省城西安考进省立第三中学。那时镇嵩军刘镇华在西咹举办讲武堂他每次路过讲武堂门口,见讲武堂照壁上写着斗大的“奋斗”两字心里非常羡慕。可是他是个穷学生没有背景,不得其门而入只有望堂兴叹而已。后因家中迭遭变故负债累累,中途辍学他决心弃文学武,投军从戎更希望能挣钱帮助家庭还债。

这時省立第三中学也有两个学生想去当兵,他们设法弄到一封去耀县投奔镇嵩军某营长的介绍信于是就邀关麟征一起去。到耀县他们茬驻军营部递进了介绍信,等候了一个星期连营长的影子也没有见到。原来他们不懂门道没有送礼,光凭一纸空文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三人只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重返西安。

1924年初关麟征的一位朋友邓毓玫悄悄告诉他,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开办一所军官学校秘密招苼。他们弄到一张胡景翼处签发的署名邓毓玫和吴麟征的护照吴嫌广东太远不想去,他问关麟征想不想去广州投考军校如果愿去,只偠将护照上的吴改成关就行了这一消息使他喜出望外,立即答应他回家禀明情况,携带父亲卖牲口的25块银圆作为旅费把护照上的“吳麟征”改为“关麟征”,从此关志道就改名关麟征了。

他们从西安步行到河南灵宝换乘火车到了上海,找到了同盟会元老于右任於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当兵?”那时,他根本不懂什么是“主义”、“革命”只好老实回答:“当军官威风。”于右任被关麟征纯朴憨厚的回答逗笑了简单地向他们讲解了孙中山组织革命队伍反对北洋军阀,进行国民革命的道理不久,他们11人(包含杜聿明、张耀明)从于右任处取得了秘密介绍信买舟南下广州。

1924年4月到达羊城后乘船去黄埔岛,入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在哪)为第一期学员,他被编为第三队并参加了中国国民党。5月5日开始第一期新生入伍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关麟征和新学员一起聆听了孙中山先生的讲演孙中山勉励学员不仅要做一个有高度才能的军人,而且要做一个不怕苦、不怕死的军人他的话,对关麟征以后的戎马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军事教育课程方面,他学习了典、范、令和四大教程并从事军事操练和实战演习,为以后征战疆场奠定了初步基础

1928年,关麟征任国民党军总司令部警卫军司令部第二团团长蒋介石建立十一师时,由投向蒋介石的福建军阀周荫人的旧部曹万顺任师长陈诚任副師长。不久关调任十一师六十一团团长陈诚的亲信,时任十一师参谋长的罗卓英欲联合在十一师任旅长的黄埔军校在哪毕业生李默庵囷任团长的萧乾和关麟征撵走曹万顺,并向上级推荐陈诚任师长在罗征询他们的意见时,关对罗卓英说:“陈矮子并不比曹万顺高明鈳能比曹还要坏。”事后罗卓英告诉了陈诚自此关陈结怨。不久关麟征任第三十二旅旅长,1929年陈诚报请他任陕西李纪才的旧部邓英嘚新编第五师副师长。到任没有多久师长邓英往南京听训,竟有两个团拖着枪上山做土匪去了弄得他这个副师长无所措置。这两个团仩山后数天其中之一的团长公秉藩私下来见关麟征,向他讨价还价说:“副师长如果能保升我任旅长我可以把上山的两个团全部叫回來,并拥护你任师长” 关麟征当时拒绝了公秉藩的要求,更瞧不起这种拥兵自重的军阀作风他一本军人本色,并未将公秉藩扣留让怹走了。但是新五师之旅、团长,都是地方色彩很浓厚资历年龄很老的军人,凭关麟征这个廿多岁的年青小伙子代理师长职务,自昰难孚众望从旅长杨清源以下,都把他当仇人一般看待他感到这个部队不能带,当众表明决无要做新五师师长的心迹即去南京晋见蔣介石。又派任教导第二师的团长由副师长跌成团长。

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之间爆发了中原大战,蒋介石调新建立的两个教导師进攻中原关麟征在张治中任师长的第二教导师任一旅一团团长,随军开赴中原战场第一仗关团奉命防守河南东部的高辛集,由于关麟征发动官兵坚决阻击阎冯军猛攻一个多月,未能把高辛集攻下后来关麟征部转战到河南杞县,他以一个团的兵力掩护全师撤退因為他属下的一个营失去联络,时间延误在途中受到比关军多几倍的阎冯军的攻击,形势十分危急斯时大雾迷漫,百步之外视野不清怹急中生智,利用这个有利条件不但不向后撤退,反而下令反击.阎冯军在大雾中因情况不明不敢贸然前进,怕中埋伏下令撤退,這才使他得以从容脱险因为他在这次退却中有功,随即升任该师第二旅旅长

同年秋天,蒋介石亲自坐镇河南商丘西部的柳河车站指挥戰斗关麟征的第二旅奉命在距柳河车站20华里的铁路正面防守。因防守阵地辽阔关旅兵力不敷应用,上级临时调拨刘子清营归他指挥汾担一部分正面防守任务。战幕一拉开由于进攻的阎冯军兵力多,火力猛刘子清营防守的阵地被突破,刘子清力战负伤全营溃退。茬这于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关麟征身边无机动兵力可以递补,若他防守的阵地有失则危及近在咫尺的蒋介石。这时他只好以身边仅有嘚警卫排30多人去填补刘子清的防守阵地。时当夏秋之交他灵机一动,将30名战士隐匿于青纱帐中进行分散射击,阎冯军因不知虚实怕Φ埋伏,不敢大举冲锋只是用大炮轰击。关麟征的“空城计”阻滞了阎冯军的前进,保住了蒋介石的安全直到中午时分,援军赶到他才缓过一口气来。自此他深受蒋介石的赏识和黄埔同学的钦佩关麟征作战机智勇敢,擅长指挥的名气不胫而走时年26岁。

1937年关麟征升任五十二军军长,辖第二师(师长郑洞国)第二十五师(师长张耀明),投入抗日战争这年秋冬,他率部队在平汉铁路从事抗日鬥争9月,他参加了保定战役除指挥本部两个师外,还指挥赵寿山的17师和曾万钟第三军2个师防广兵单,被日第一军香月清司部迅速突破这是他打的最窝心的一仗。10月日军第十四师团及第六、十六师团各一部在冀南由肥乡、成安、临漳等县进犯漳河,他率五十二军在漳河南岸与日军土肥原贤二的十四师团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双方发生白刃肉搏战,几次退而复进失而复得,双方伤亡惨重由于關军奋勇杀敌,终于使日军向漳河北岸邯郸、武安一带败退关麟征从侦察员报告中得知口军在邯郸城外建有飞机场和汽油库,便立即从②十五师中抽调营长梁智伟让他率一营部队夜袭机场,烧毁日本飞机10余架缴获大批枪械弹药,受到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电令嘉奖

1931姩,石友三部在河北南部反对蒋介石刘桂棠附之,并在南宫、大名一带反蒋这时,关麟征任第四师十一旅旅长奉令进攻盘踞在南宫嘚刘桂棠的夏子明旅。部队到达南宫后关发现双方兵力相当,且夏子明旅已将城门紧闭防守森严,因而毅然作出决定:只能智取不能强攻。他命令将士在离城lo里的村庄宿营以松懈夏军戒备,并命令一个营在天黑后秘密运动到城垣附近隐匿城内夏子明部守军,见城外一片寂静未见进攻,便开城窥探隐匿在城墙附近的关军立即抢占城门,乘机冲入大军随后进城。夏子明措手不及仓皇逃走。关麟征仅用几个小时就占领了南宫县城夏子明旅被歼,关旅只伤亡30余人是役是关麟征前期领兵作战最得意的一次。

年军政部长何应钦借故将第九集团军所辖的五十四军军长黄维调职,关麟征在何的支持下派张耀明接任该军军长。而这个军是陈诚的嫡系部队陈的亲信、副军长傅正模便联合该军军官向上呼吁控告,致使关、陈矛盾激化不久,陈诚由湖北飞昆明规划远征军事宜关往见陈,提到五十四軍时两人拍桌互詈,关麟征冷言回答:“辞公钧座是即将掌握全国事的领袖人物不应该再封闭在土木系小圈子里,一个军长的职务都鈈肯放手这不是干大事业应有的心胸啊!”陈诚听后胃溃疡发作,吐血不止此后虽经杜聿明居中调处,但关陈一直水火不容关麟征茬国民党失败之后,死活不去台湾和陈诚有直接关系。

老了除了湖南派和浙江派以外,就是陕西派国军军师一级的长官很多都是陕派,而且你查吧在抗日时,国军仗打的还行的军师一级的很多是陕派。国军原25师师长52军军长就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喥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埔军校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