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阆中召开精准扶贫工作会议资金是多少,不召开群众会干部党员定了就算,这合理吗?

阆中市召开精准扶贫工作会议 - 阆中市人民政府网
您的位置: &
阆中市召开精准扶贫工作会议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 点击数:6 次 & 发布日期:
12月16日,阆中市委、市政府在共是堂召开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会议,对精准扶贫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斌在会上要求,全市各乡镇要深刻认识精准识别与实施“五个一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精准扶贫工作一定要牢牢抓在手中,要按照上级要求,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起来。市委副书记胡修云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汉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张斌强调,对精准扶贫工作认识务必要到位,责任务必要落实,督查问责务必要落实。他指出,各乡镇要落实好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要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亲力亲为做好当前精准识别及“五个一批”工作。对于精准扶贫相关工作,市上将进行严格督查、严肃问责。张斌希望各乡镇要以高度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切实抓好精准扶贫相关工作。胡修云在讲话中指出,扶贫工作是全党的中心工作,是当前的硬任务、硬责任,是项攻坚战也是项持久战。我们要把工作做实,要把对象搞准,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政策公正公开,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化解,处理在基层。他同时就进一步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进行了安排。杨汉勇在讲话中要求,精准扶贫对象复核工作要准,要实事求是。“五个一批”要 实。要自下而上,摸清群众意愿,将工作细化到户。年末工作要细。各乡镇要将精准扶贫与低端群众安全过冬结合起来,切实做好贫困群众安全过冬工作。农田水利建设,各乡镇一定要下决心扭转做事靠上级投入的思想,要大力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搞建设。社会扶贫要加强,要把社会帮扶资金全部用于精准扶贫上,重点解决低端人群生活问题。要全力抓好信访安全等工作,要谋划好明年及“十三五”工作。市扶贫移民局安排布置了精准复核及“五个一批”相关工作。
& & & & & & & &
主办:阆中市人民政府 & & 承办:阆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电话:
建议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8.0 分辨率浏览本站 & & 您是第 7642321 位访问者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监狱安全无小事,高墙内也需要正义的阳光。刑罚执行是否公平公正,监管秩序是否稳定……
蜀ICP备号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70号四川日报报业集团16楼四川法制报社新媒体中心&&&&4月10日,阆中市五马镇东滩坝村村民王玉清刚采的蔬菜,在地边就被商贩抢购一空。“我家种了3亩蔬菜,一年卖菜收入有4万块钱。”王玉清说。东滩坝村地处金银台航电枢纽工程淹没区,在阆中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的帮扶下,该村成功创建了1200亩&“四川省无公害蔬菜基地”,年产6000多吨蔬菜,并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
&&&&东滩坝村是阆中市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阆中地处川东北,不但是“国贫县”,还是金银台、沙溪、红岩子三大电站和升钟、石滩、解元三座大中型水库淹没区移民大市。为了实现&“339个贫困村、20828户贫困户、7.29万人口脱贫,在2018年前摘掉国家贫困县帽子,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该市将扶贫方式从&“大水漫灌”改为“精准滴灌”,重点关注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让贫困人口“一个也不落下”,以“组合拳”破解扶贫难题。
&&& 整村推进 &&& 为移民搭建增收新平台
&&&&4月9日,东兴镇东岳坝村。阳光下,栽满水果玉米、景观林木的田地被一条条新建的水泥沟渠分隔开来,田里到处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
&&&&“现在路通了,水通了,种地由合作社统一规划。我只管放心干活挣钱,日子比以前好很多。”村民冯元清高兴地说。而两三年前,他一年收入只有千余元。
&&&&2013年,阆中在编制完成金沙湖库区发展规划和库区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启动了金银台电站淹没区的文成镇梁山关村、大桥村,五马镇杨家垭村、东滩坝村,东兴镇东岳坝村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建设。
&&&&“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我们将移民后扶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将库区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实施‘支部+专合社+农户’的新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据阆中市扶贫和移民局局长廖周银介绍,示范片建设规划投入资金5304万元,涉及移民后扶的34个项目投资4393.5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31个,完成投资4260.8万元。
&&& 因地制宜 &&& 产业“造血”各显身手
&&&&“资金一砸进去,各村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该市扶贫移民局副局长董平说。在东兴镇东岳坝村,500亩的蔬菜基地漫山遍野;在五马镇杨家垭村,近600亩中药材郁郁葱葱,放养的数千只山鸡活跃在山林里;在文成镇大桥村,500亩的蜜柚果树,成为山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 东岳坝村将专合社作为“造血细胞”,组织村里300多人集中流转土地,种了500亩的水果玉米、经济林木等。“合作社目前已积累资金20万元以上,实现人均年增收1000元。”该村村支书兼合作社社长冯元碧信心满满地说,“今年力争实现100万元销售额!”
&&&&在杨家垭村养殖基地里,笔者通过监控器,把跑山鸡、鸭、羊、猪挨个“巡视”了一遍。村支书蒲子菊告诉笔者,现在基地跑山鸡养殖规模近5000只,年产蛋约40万枚,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可带动村民增收近千元。
&&&&目前,整村推进示范村已基本实现“一村一品”,并形成了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现代种养基地。示范片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贫困农户收入增长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 基础设施& 疏通发展的“毛细血管”
&&&&近两年来,阆中打破村域乡界,“点、线、面”有机结合开展连片规划。“点”就是以个体为单元,改善住房、饮水等生产生活设施;“线”就是以道路通达工程、流域河堤治理,山水田林路综合开发为主线,为农业发展配套;“面”就是全力配套实施村级活动场所、便民服务中心、乡村文化卫生站(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廖周银表示,通过“三步走”,阆中市全面突破了贫困人口在交通、人饮、农田水利和产业发展方面的瓶颈。
&&&&杨家垭村地形复杂,村里有一半人在山上生活。解决交通问题后,村民一下就有了发展动力。“路通了,蔬菜就好卖了。加上养鸡收入,我一年能挣十来万。”村民孙少永说。
&&&&一年多来,精准扶贫示范片村已新建及硬化村道13.09公里、便民路9.3公里,新建公路桥梁一座;维修整治山坪塘5口、新建蓄水池20口、维修整治提灌站2处、新建排水渠10公里。
&&& 结对帮扶& 扶贫措施精准发力
&&&&阆中市委、市政府精确锁定扶贫对象,精准确定帮扶干部,精确制定扶贫举措。去年初,阆中市从市级机关抽调干部,为33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村派驻了1名扶贫帮村干部,各乡镇、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一户以上的贫困户,为贫困户送技术、传信息、找门路;并实施了产业扶贫、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等一系列措施。
&&&&东岳坝村村民蒲志清老两口在帮扶干部的协调下,被安排到村里的专合社打工,每人每天收入50元。而像他这样有了稳定收入的,全村还有几百人。在帮扶干部的指导下,文成镇大桥村除了发展柚子产业外,还在江边建起了5家农家乐,家家生意兴隆。其中4家都是移民经营的,可为村里提供40个就业岗位。
&&&&阆中市委书记蒋建平说:“精准扶贫的要义是使真正贫困的群众得到帮扶,破题之举在于一村一策,一户一结,实行差距帮扶,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我市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认真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制定到村到户帮扶规划,落实帮扶措施,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去年末,我市又组织了三个工作组,对63个贫困村、15224名贫困人口进行对接,落实了帮扶资金4251万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张上成&莫子君)
领导报道集
第三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暨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于11月19日至23日在成都举行。2015最新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
来源:&&&&&&&&
【看准网()】调研报告频道小编搜集的范文“2015最新乡镇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查看更多相关报告 ,请访问调研报告频道。
等人已阅读
阆中属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市),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十一五”末,全市共有贫困村(居)454个,贫困户49933户,贫困人口达13.15万人。年,阆中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达2.2亿元,在115村实施了扶贫开发,贫困户的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贫困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全市共有5.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但全市仍有339个贫困村、20828贫困户、7.29万人口没有脱贫。加快减贫脱困,实现在2016年底前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精准扶贫重在“准”上  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扶贫对象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存在,对扶贫工作的成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要在“准”字上下功夫。  (一)把贫困对象选准。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对象准确识别出来。按照“乡镇主体、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开展进村入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方面。采取“农户申请、村民评议、逐级审核、张榜公示”的方式,做好“两公示一公告”。首先由村民填写申请表,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评选,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再报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审核,审核再次公示后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并发布公告,公告无异议后,将贫困户信息录入信息系统。识别过程中,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进一步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群众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公平、公正、公认,做到识别准确、群众满意。  (二)把贫困原因找准。找准致贫原因既是佐证贫困的重要依据,也是做好帮扶措施的铺垫工作。在入户调查过程中,认真开展对审批确认的扶贫对象的信息收集工作,填写统一制定的《贫困农户登记表》和《行政村登记表》,对当地环境,包括自然、气候和资源条件、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逐一登记,同时还要逐户调查和收集其家庭人口构、经济收入、接受教育与就业以及联系电话、银行账号等信息,对各村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做好入档存查工作。  (三)把扶贫类别定准。根据入户调查的情况,将扶贫对象进行分类。年老体弱、肢体智力精神残疾、家庭成员患大病等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以及因灾因学返贫等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人群,要纳入人民政府救助范畴,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及提供其他社会救助。对具有一定发展能力,通过扶持可以脱贫的贫困对象,根据情况,将其划分为“温饱巩固型”、“越温待哺型”和“成长发展型”三个层次进行分类扶持。  精准扶贫贵在“精”上  实施精准扶贫,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精确化配置、精深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上。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农户信息管理,建立贫困户信息网络系统,对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和动态情况等实施动态管理。要努力确保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要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动态管理。要加强扶贫事权管理,相关部门应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二)实施精确化配置。精心制定《阆中市扶贫攻坚规划(年)》,将任务和责任分解到年、到季度,落实到乡镇、到部门、到个人。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即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帮扶工作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实施精深化扶持。坚持分类指导,做到精深扶持,针对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开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对“温饱巩固型”,依托项目辐射和产业扶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对“越温待哺型”,抓抓好产业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增收产业,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对“成长发展型”,重点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着力巩固发展成果。特别要通过干部驻村帮扶,通过产业发展、能力培训等方式,对贫困农户实施有效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精准扶贫落在“效”上  激活内生动力是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之举。如果凭空救济出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没有经济上的稳定来源,帮扶措施见不到明显效果,扶贫工作就成了“花拳绣腿”,脱贫致富也就成了一句空口号。  (一)让政策资金见效果。要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特惠到贫困农户,做到“精确滴灌”。要严格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扶贫资金专账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要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全过程公开,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要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要加强对帮扶资金管理使用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充分尊重民意,接受群众监督。  (二)让贫困群众得效益。一是培育产业增效。以生姜、肉猪、蔬菜等“短、平、快”优势产业开发和引导贫困群众从事三产服务业解决贫困群众生活现状为主,在配设施、扩基地、提效益上下功夫。同时,大力发展干果、草畜、药材等相对见效慢的优势产业,达到“短、平、快”产业解决温饱,长效产业促增收的目的。二是连片开发增效。以整村推进示范村为支点,把优势产业向整村推进项目相邻村倾斜,扩大产业覆盖范围,通过连片开发,滚动持续发展,形成“一带一业、一村一品、整体推进”的产业扶贫新格局。三是内生动力增效。通过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促进贫困群众由被动救济向主动脱贫转变、无能脱贫向有能力脱贫转变。  (三)让扶贫工作有效率。建立各乡镇(办事处)、村、社贫困群众信息平台,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帮扶、对认亲活动。根据各乡镇(办事处)、村(居)减贫攻坚任务完成情况,对扶贫工作进行督查,每季度一次,半年进行小,年终进行总,努力掌握实际情况,发现存在问题,总典型经验,推动工作落实。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专项考核,将扶贫工作纳入一票否决。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简报、网络、板报、宣传栏等途径加大扶贫攻坚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扶贫攻坚工作呐喊鼓劲。切实稳定扶贫工作成果,确保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精准扶贫要实施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做到不稳定脱贫,队伍不能撤,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应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不仅真扶,而且要扶到“开花果”,群众稳定脱贫后才能松手。
调研报告相关栏目
看了这篇文章的还看了
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走进革命老区、深入基层、参观企业厂矿,充分认识基本国情和社会状况,提高自身能力,培养坚韧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入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坚持的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
范文  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他们有的以前是教师、工程师、干部,也有艺术工作者。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更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让...…
一、实习单位简介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位于举世闻名的观潮胜地、皮衣之都、经编之都、灯彩之乡&&海宁,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出口驱车均只须10分钟便可到达,30分钟便可到达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小时可至上海虹桥机场,交通极其便利。公司成立于1996年,主要从事经编产业,十...…
这是一帮大学生,在校学习勤奋刻苦;这是一帮90后的孩子,在妈妈眼中不能受一点苦......但他们却是一个团的小集体,甘于奉献、乐于付出,支教钦州,用爱和责任关怀了一群有需要的孩子。从学生到小老师,不只是简单的角色转换,更是一个青春的成长!  对于这个支教小组成员来说,这个...…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步入了大三的行列,同时也进入了一个必须考虑将来发展的阶段。  由于美国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引发全球经济危机,许多公司收缩开支,压低成本,而当中人力成本便成为了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于是今年的大学生找工作似乎变的比往年难。毕业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及毕业后...…
报告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链接合作QQ:| &>&&>&阆中:四种模式促扶贫
阆中:四种模式促扶贫
来源:阆中在线
编辑:阆中网
扶持贫困户必须创新扶持模式。依托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能人)、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组织,把贫困户组织起来,把积极性调动起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阆中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涂汉波说,在扶贫攻坚工作中,该市部分乡镇创新扶贫模式,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带动、政府购买服务帮扶,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洪山镇:
龙头企业+贫困户
洪山镇坚持 政府引导、贫困户主体、能人参与 原则,按照 一轴、两翼 的总体构想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其中,一轴指以农民增收致富为主轴,两翼一边是龙头企业,一边是五郎坪村和宝龙台村两个小微园区。 12月14日,洪山镇党委书记陈正道说。
洪山镇走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路子,实行 龙头企业+贫困户 的扶贫模式。贫困户把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杨氏果业,除获取土地租金收入外,还可以到杨氏果业打工,获得务工收入。
据介绍,该镇以杨氏果业为依托,建立 企业+贫困户 的扶贫模式。杨氏果业与贫困户在技术、种苗、农资、销售、务工等方面缔结利益联结机制,将贫困户(农户)的传统劳动力属性和产业园区发展需求相结合,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利益双赢。该镇政府加大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力度,并适当给予补贴引导。
该镇还大力宣传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致富典型,采取互换、转包、出租、借用、转让、入股等方式,发展小微园区,破解了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既减少发展产业所需的基础设施投入,又降低了产业管理管护费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土地撂荒现象。
由村党支部、业主大户、致富能人为主导,确保贫困户全部加入、其他农户积极加入,成立专合社,将贫困户(农户)培育成 组织化农民 。发扬贫困户(农户)个体优势,集中搞好传统生产领域内的工作,结合新型农业主体优势,搞好产品销售、信息资源等经营领域内的工作,实现贫困户(农户) 生产领域 和专合社 经营领域 的两域分工。根据贫困户意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自行种植。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通过土地、财政扶贫到户资金入股,3年管理期内托管给专合社,收益期内由专合社移交回贫困户。各项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账管理、群众监督、年终算账找补。
目前,该镇五郎坪村投资30万元发展小微园区,栽植柠檬220亩。宝龙台村投资60万元发展小微园区,栽植银杏315亩。东兴镇:
专业合作社+贫困户
龙头寨山羊养殖合作社采取村干部牵头领办、贫困户入股的方式建立。 东兴镇井溪河村龙头寨山羊养殖合作社董事长赵军介绍,井溪河村实行 专业合作社+贫困户 的扶贫模式,把全村贫困户组织起来,村干部领办专业合作社,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行养殖,合作社提供小羊、防疫及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等服务。鼓励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将精准扶贫到户资金投入合作社,合作社为其定额分红,贫困户脱贫后自愿退出的,合作社退还全部本金。
入股自愿、退股自由。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或自己有能力发展养殖时,可以退出,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们还安排兽医跟踪服务。 赵军说。石龙镇:
专业大户(能人)+贫困户
石龙镇慈云村走 能人+贫困户 的扶贫之路。通过能人(专业大户)率先示范,发展獭兔养殖,实现产业脱贫。该村对无劳动能力的、持观望态度的贫困户实行獭兔托养,贫困户每年分红收益不低于投资额的10%。村委会主任杨治培托养了2户贫困户的40只獭兔,目前已存栏獭兔300多只。不少贫困户都到他那儿参观学习,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村民张开清、杨治进见他养殖獭兔见了效益,主动要求参加技术培训。目前,该村建圈160平方米,养殖獭兔100只,下月可产仔300只左右。
走 专业大户(能人)+贫困户 的脱贫模式,让慈云村10多户贫困户赚到了第一桶金。该镇还与阆中市兔业协会加强合作,对养殖热情高、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贫困户,在修建兔圈、购买种兔、成品獭兔收购等环节全程参与,跟踪服务指导。协会除定期举办獭兔养殖技术培训班外,还选派专业技术员指导贫困户圈舍消毒、饲养管理、防疫配种、母兔产仔等技术。为降低獭兔养殖的市场风险,保证贫困户见到效益,该村还与市兔业协会签订獭兔保底收购协议,让贫困户有赚头,增强脱贫信心。
飞凤镇:政府购买服务帮扶贫困户
飞凤镇等乡镇依靠村级集体组织,实行土地互换,发展专业大户,建起家庭农场,鼓励贫困户规模种植。村级集体组织还为贫困户提供农机代耕、农业生产资料代购、土地流转费代付等服务,实行 政府购买服务 的扶贫模式。
为解决土地撂荒问题,飞凤镇明确规定:外出户和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将承包土地经营权交由村集体托管。村组将撂荒土流转给在家有能力耕作的贫困户耕作,鼓励多耕多种。组织党员干部带头争做种粮大户,争创家庭农场。引导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农村大学生等流转撂荒土地,从事粮食规模生产。撂荒土地面积太大、本地业主确实无力耕作的,可以外引业主实行规模经营。今年,该镇建成家庭农场42家、发展种粮大户68户。
为激励业主和大户的种植热情,该镇以村为单位配置农机。2014年,该镇为瓦店村配置旋耕机2台、收割机2台、插秧机2台;今年,该镇新配置旋耕机7台、收割机2台。全镇划分为2个片区,招引业主组建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对购置农机进行补贴,将农机产权交由种粮大户与家庭农场主共同持有。鼓励家庭农场、种粮大户自建生产便道,截至目前,该镇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建设的生产便道达60公里。该镇农业服务中心还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统一供应种子和肥料,节约生产成本,并给予在家农户耕作撂荒土地每亩100元肥料补助。镇农业服务中心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提供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并对家庭农场主进行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10天。协调阆中农商银行为农民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解决农民发展产业缺乏资金的问题。目前,该镇已成立家庭农场42户、发展种粮大户68户,规模耕种土地4925.43亩。(南充日报 张晓东)
更多相关信息已有 0 人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处理的,请在30日内联系本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阆中市精准扶贫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