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9.3胜利大阅兵日的阅兵内容,联系自身成长经历,天谈谈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 & 9.3胜利日阅兵_650字
9.3胜利日阅兵_650字
作者:& | & 初二&&
21人浏览了这篇文章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在北京隆重举行。
9时许,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在端门迎接各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等外宾,并合影留念,随后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
10时整,庆典准时开始,现场交替鸣礼炮70响,以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70响礼炮声中,国旗护卫队护卫着五星红旗行进至广场旗杆处,举行升旗仪式,全场高唱国歌。
10时4分,李克强总理宣布纪念大会正式开始。随后,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重申“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宣布军队裁减员额30万人。讲话后,习近平主席搭乘红旗检阅车检阅各方阵队列,并致以真诚问候。
10时41分,空中护旗方队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20架直升机组成“70”字样,将抗战胜利70周年写在了天安门广场上空,7架飞机拉出7道彩带,象征着走过烽火硝烟的中华儿女气贯长虹奔向未来。
紧接着,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老兵方队。受阅老兵是从大陆遴选的国共两党抗战老兵,平均年龄已有90岁,最年长的102岁。然后是徒步方队接受检阅。徒步方队由三军仪仗队、英模方队和外军方队组成。其中,三军仪仗队女队员首次亮相,英模方队是抗日战争年代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优秀代表,外军方队共有17国外军方队参加。随后是装备方队接受检阅。装备方队由40多种型号的500多件装备参加阅兵,据悉,均为国产装备,且84%为首次亮相。最后参加阅兵的是空中方队,共9个编队组成。
在所有方队受阅完毕后,天安门前放飞了和平鸽和气球,提醒我们不忘历史,珍视和平。
查字典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链接:/zuowen/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考试类型:
作文类型: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推荐:
最新稿费提现申请
同年级的其他文章
同体裁的其他文章您现在的位置&& &&
>> >> 正文
9.3阅兵细节解读:胜利日阅兵四大精彩瞬间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据新华社 作者:
  胜利日阅兵四大精彩瞬间
  9月3日,雄伟的天安门,宽阔的长安街,见证着大阅兵中的众多精彩瞬间。
  1 老兵方队
  现场——在武警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一辆辆墨绿色的敞篷中巴车沿着绿荫夹道的东长安街徐徐驶向天安门。车厢里,300多名平均年龄90岁的抗战老战士、抗日英烈子女和抗战支前模范代表,有的拿着小红旗,有的握着鲜花,微笑着来回挥动。这是国共两党抗战老兵首次一起接受检阅。秋风轻拂着他们满头的白发,秋阳辉映着他们胸前的勋章。那一刻,天安门广场上的掌声,潮水般汹涌……
  点评(中国国家安全论坛副秘书长彭光谦少将):首次组织抗战老同志包括国民党抗战老兵参阅,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我们不会忘记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人。
  2 将军领队
  现场——排山倒海的徒步方队中,20名将军领队分别走在10个英模部队方队的前列,步伐铿锵有力,目光坚毅果敢;铁流滚滚的装备方队里,一名名将军傲然挺立于铁甲之上,气势如虹,锐不可当……
  点评(阅兵联合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舜少将):阅兵首次由将军担任领队,体现了我军高级指挥员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责任担当和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良好形象。
  3 外军官兵
  现场——伴随着激昂的检阅进行曲,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等世界五大洲的17个外军方队和代表队近千名官兵,高擎旗帜,庄重而行……这是中国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加阅兵分列式。蓝的像海,白的如雪,红的似火——这些身穿富有本国特色军装,肤色各异、语言不同、人数或多或少的外军官兵,踏着和中国军队同样的节拍,为铭记历史而来,为守卫和平而阅。
  点评(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曲睿少将):外军方队或代表队来华参阅,充分体现了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鲜明态度,体现了对世界持久和平的追求与向往。
  4 飒爽女兵
  现场——威武雄壮的三军仪仗队里,51名身着礼服、首次亮相的女仪仗队员,英姿飒爽;唯一的女兵方队、白求恩医疗方队中,200多名肩背药箱、臂戴红十字袖章的女队员,傲然挺立;天空上,八一飞行表演队两名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驶战鹰,呼啸苍穹……
  点评(白求恩医疗方队领队、解放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田鸥少将):红十字宗旨是为战争和武装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人道保护和援助;药箱,代表着救死扶伤、守护健康、生命至上;女性,象征着善良、温柔、美好。中国女兵,爱好和平,也不畏战争。据新华社
【评论】【】【】
24小时热点
高考实用手册
·运势播报: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胜利日大阅兵留下怎样的历史回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阅兵,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中国三代领导集体齐聚天安门城楼,31个外国领导人亲临现场,约50个国家和国际机构派代表出席。由27个地面装备方队、40多种型号、500余台装备组成的钢铁洪流展示了中国崛起的实力;11个国家的方队、六个国家的代表队,31个国家的军队观摩团参与其盛,体现了中国的国际号召力。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现场宣布裁军30万吸引内外关注,振臂高呼“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展现豪迈气概。9.3胜利日大阅兵,是中国在现实条件下对现有能力的最大化发挥,其超凡的令行禁止和严密的组织能力,以及周详的外事接待和完美的节目设计,在当今世界首屈一指,让人叹为观止。 中国的胜利日大阅兵,是一场弘扬国威、凝聚民心的重要活动。无论是现场观礼还是电视直播,大阅兵的景象无远弗届,搅动了人心,掀起了波澜,在中国也在世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大阅兵就是一场国家盛宴,将留下怎样的历史回响,世人从中看到了什么? 首先,中国大阅兵投射出空前的爱国主义激情。战后70年,中国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拥有自信的能力和实力,可以慨然书写二战东方主战场的史实和贡献,可以堂堂正正强调战胜国的地位和权利。从当年的积贫积弱走到今天的繁荣富强,中国通过阅兵的形式来检阅自身发展的成果、展示在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综合实力,实为一吐胸中的历史郁积和现实块垒、激发国民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发扬继续奋斗精神的有效方式之一。 其二,这次阅兵活动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展示军事实力,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在国内,三代领导人集体登台,向外界展示了重拳反腐后高层团结的政治景象;各大军兵种整齐划一,集结受阅,提振了士气、奏响了军魂,展示了军队反腐后崭新的军风军貌。面向世界,胜利日大阅兵不为耀武不为震慑,意在表明在全球框架和现实情境下,中国足以成为遏制军国沉渣泛起、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其三,大阅兵告诉世界,中国强大了,可以无惧挑衅和战争,中国发展了,主题依然是为了和平,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中国举行阅兵或有秀肌肉之嫌,但习近平现场宣布裁军30万,表明减肥瘦身与秀肌肉并不矛盾,这是阅兵式上的画龙点睛之笔,引来点赞无数。 其四,中国取得抗战胜利,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互助的结果;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全球政治格局和经济版图发生变动的产物;中国的发展成就,更是全球化框架下互利共赢的成果。中国为纪念战后70年而举行大阅兵,在客观上就是一次公开汇报,表明今天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毫无愧色,愿意促进世界和平与全球协作,有能力为人类发展贡献力量。 从历史和全球角度中来审视,中国大阅兵的视野早已超出了日本的范畴。这场大阅兵表明不以任何国家为对象,但以纪念抗战胜利为名,确实让日本人备感纠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几经周折,最终望而却步;日本社会和日本国民尽管保持了一贯的沉默,但心情之复杂可以想象。不过,战后70年的历史表明,中国人从历代领导人到人民群众,分得清历史和现实,分得清策动侵略战争的战犯和饱受战争祸害的国民,分得清推动世界和平与中日友好的朋友和歪曲历史寻求解禁改宪的政客。 日本舆论对大阅兵各有解读。《日本经济新闻》分析称“习近平演讲中没直接指名批评日本,显示了抑制,符合最近改善对日关系趋势,值得评价”。共同社指出,“习近平演讲炫耀战胜国立场,强调了中国参与构筑国际秩序的愿望”。不过,日本媒体更关注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的二战结束70周年声明。奥巴马赞赏战后日美关系为和解典范,释放出战争国也能越过历史、实现和解的讯息。声明形容日本是美国不动摇的同盟国,昔日的敌人成为坚定的盟友,为了推进在亚洲和全球的共同利益和普世价值协同合作。 无疑,和解是重要的,不仅是终极目标,也是现实过程,美日实现和解,中日也需要和解。当然,对象不同、起点不同、地位不同,意味着和解的过程和需要的时间各不相同,但世界和谐、民族和解的目标不会失去。一直以来,中国都在寻求王道而非霸道,几千年前的“非攻”和“仁政”传统深入中国人的血液,使其与战争、武力、仇恨、霸权的形象格格不入。习近平说,“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中国追求的人间正道,也成为胜利日大阅兵的主旨。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中文导报》总编辑。著有散文集《毕业十年》社评集《天涯时论》人物访问集《人在旅途》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9.3胜利日大阅兵》观后感600字,原创的!
[初一语文]
问题补充1: 必采纳!我是认真的!
认真回答问题哦,因为被采纳之后,可以拿到提问者悬赏的12问豆,还有机会获得提问者附赠的5问豆哦~
(采纳返回10%问豆哦)
华夏儿女的历史上,有一段血与泪的岁月,也是一段抹之不去的屈辱历程。纵然有再多的屈辱,流再多的血和泪,我们也坚强地面对。因为,那依旧是我们中华儿女历史上最为骄傲的篇章。日,卢沟桥事变彻底将中日战争拉开了帷幕。日本侵略者全力进攻中国,踏着中国将士的血泊,在卢沟桥上无数座雄狮的怒视下,迈开步子,冲向北京城。华北人民奋力抗击,我们没有战败,因为我们没有畏惧。日军对中国的发动了第一次侵略后,人们发出了“为保卫国土流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怒吼。侵略者的肆虐,彻底点燃了华夏儿女的愤怒。但战争总是残酷的,多少母亲每日都在期盼儿子的回归,多少妻子昼夜在想着丈夫的到来。却始终无法盼到他们的归来……没有人知道,有多少的家庭在战争中分散,有多少文明在战争中悄无声息的消逝。为了保卫家园不受侵害;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国土,人们不惜代价,誓死抵抗侵略者。终于,经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浴血奋战,日,日本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儿女站了起来,将无情的侵略者赶出国土,结束了残酷血腥的战争。八年的战争中,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荣耀与辉煌。因此,我们更因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珍惜先烈为我们创造的条件,做好一个学生的本分,学习先烈们大无畏的品质,克服一切困难,迈向成功。
你已经点过赞了
(采纳返回10%问豆哦)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应当铭记那段历史。日,日本关东军趁张学良调动东北军主力入关参加中原大战留驻华北之机,由司令本庄繁亲自策划,在沈阳附近的柳条湖破坏了一小段南满铁路,诬蔑此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所为,当夜向沈阳北大营之国民革命军发动进攻,标志着“柳条湖事变”,又称“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以北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日军当即炮轰宛平县城和芦沟桥。中国驻军第29军官兵奋起反抗,击退日军数次进攻。7月7日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序幕。史称“七七事变”或“芦沟桥事变”。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6日,苏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指出:“日本天皇8月15日所发表的投降声明,仅仅是无条件投降的一般宣言,并未向武装部队发布停止敌对行动的命令,而且日本军阀仍在继续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实际投降……远东苏军将继续对日攻势作战。”此段时间,由于日军的敢死队出动,导致苏联伤亡颇为惨重。战事直到8月23日苏军占领旅顺港口才真正结束。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日政务院发布,日国务院修订发布)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四年级、800字、日记
你已经点过赞了
我们的故事情节
你已经点过赞了
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又是一个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已匆匆走过了七十个年头。为了纪念这个胜利的日子,我们怀着虔诚之心观看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咚——咚——咚”这是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声,他们正踏着雄壮的步伐,沿着长安街的天安门广场前进。“咚——咚——&咚”多么有劲,多么锵锵有力的步伐声啊!这不是普通的脚步声,这是我们国家迈向世界民族之林的声音,是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喜悦之声,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脚步声。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在战场上与敌人顽强搏斗,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是解放军叔叔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来保卫祖国的边疆,无私地向自己的岗位奉献自己的青春,就是因为有这一群&“威武之师、文明之市、胜利之师”为祖国做后盾,才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社会的安定,民族的团结。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渐渐变成了文字,文字渐渐变成了概念,概念渐渐地模糊了。历史,就是这样被人们遗忘的。但抗战是一段不应被后人忘记的历史!那是一段悲惨的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苦难;那是一段光荣的历史,凝结着一个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远逊于对手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历史奇迹和民族荣耀!抗战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一种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给予我们自尊、自信和面向未来的勇气,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记日本侵华和中国抗战这段不寻常的历史,不能忘记那屈辱和荣誉交织的“昨天”。  勿忘“昨天”,勿忘那曾经的伤痛;勿忘“昨天”,牢记那可贵的觉醒;勿忘“昨天”,把握那难得的坚毅;勿忘“昨天”,继承那令人敬仰的中国魂。但勿忘“昨天”,不是让我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骄傲中不知前进的方向,勿忘“昨天”,是为了让我们正视今天,是为了让我们挑战明天,是为了让我们将“昨天”胜利的辉煌重现……  短短的一天一晃而过,但这一天却让我收获了许多,思索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或许平日的我们并不会将那段难忘的历史特意拿出来宣扬一番,但只要我们将那个七十年前的日子熔入到自己的脑海,它便能像警钟一样时时鞭策我们保持警醒、踏实前进,让我们的后代在将来的某个日子里骄傲的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有着无数个荣耀的‘昨天’,我们还要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你已经点过赞了
求采纳,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3胜利日大阅兵 八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