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档案馆段落视听语言分析析

中国编导网微信号:biandaov《大国崛起》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该片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全片展示了九个大国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同时也探讨了某些相同的规律。  《大国崛起》一片将五百年来世界性大国的历史立体的、直观地呈现给了观众。但它并不是以全面呈现一国历史为目的的教科书的电视版,也不是一部以挖掘历史细节或揭秘历史真相为目的的考古式纪录片;它不拘泥于历史的支脉,不进行文明的比较,而更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以此为宗旨完成一部影像化的五百年大国兴起史,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随着《大国崛起》在央视的热播,一时间掀起了无数评论,又褒有贬,有赞扬声,有批评声。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即又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对于《大国崛起》这部大型纪录片,我们应该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它,不能片面地把它归为好的纪录片或不好的纪录片,它既有自身的优点,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点。  关于大国崛起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层面  1. 历史的再现与反思  岁月流逝,很多历史还“活着”:活在一栋古老的建筑上、一段残破的遗址间,一个偏僻的博物馆里,或者活在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中、活在源远流长的典礼仪式上、活在专家学者的考据里。本片的七个摄制组分赴欧、亚、美九个国家进行深入采访和实地拍摄,拍摄了大量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历史档案、文物、遗迹等,获得了大量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为了尽可能的接近那些遥远的、别国的历史,本片用电脑特技复原了大量重要的历史瞬间,像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用电脑特技制作了许多航船,在大海里探索前进,当洋流来临时,海水汹涌地翻滚着,大量的船只在海面上颠覆,画面色彩阴暗,节奏稍快,不仅再现了那段历史,还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葡西两国航海探险的艰辛。再如法国人民攻陷巴士底狱,同样用电脑特技制作了当时激烈的战争场面。巴士底狱周围硝烟四起,人们疯狂地向着巴士底狱发起攻击,真实的历史画面仿佛让人们闻到了那浓烈的战火的气味,更加深刻地了解那段惨痛的历史。运用电脑特技复原历史原貌的例子在本片中大量出现,比比皆是,举不胜举,电脑特技复原了当时的历史,为观众奉献了一顿丰盛的视觉大餐,增强了影片的历史厚重感和欣赏的美感,让人们在看片的同时能够很自然地透过历史进行反思。  比如人们透过德国在二战中的惨痛教训,会做出这样的反思,只有尊重和平,爱护和平,才能使一个国家崛起,进而强大起来,真正成为世界性大国。当日本通过维新变法走上强国之路时,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做出这样的反思,问什么中国的维新变法失败了,和日本相比,中国到底缺少了哪些东西,等等,就这样透过历史反思现实,正是《大国崛起》的主要目的之一。  2. 给当今世界带来的启迪  《大国崛起》试图通过讲述世界性大国的崛起过程来告诉其他国家,一个国家的崛起要靠自身的力量,它的发展壮大要符合自己的国情。如荷兰,地处西北欧,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依靠有力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荷兰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的一半股份;他们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着世界。荷兰的崛起与壮大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地理优势,寻找到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当今世界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荷兰的崛起经验,找出自己国家的独特之处和优势,探索出符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就拿中国来说,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中国人的绝大多数,这是中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地方,同时,这也可以成为中的一个优势,中国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化,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业产品,向其他国家出口。  另外,《大国崛起》的最后一集《大道行思》启迪世界,依靠战争、霸权的崛起之路是错误的,一个国家的崛起应该遵循和平的原则,在崛起中求和平,在和平中发展壮大。  3. 学术水准高  本片还采访了百余位来自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国际关系学等不同研究领域的各国知名人士,这些专家的观点与思考提升了纪录片的学术水准。  《大国崛起》是一部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的纪录片,而这些不同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的思考精华正补充了本片的思想内涵。  ● 技术层面  1. 空前的视觉盛宴  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大国崛起》不仅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纪录片,同时也为观众献上了一席豪华的视觉盛宴,7个摄制组分赴欧、亚、美洲9个国家深入采访、实地拍摄,哥伦布航海日记的手稿、荷兰东印度公司当年的账册、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人权于公民权宣言》的最早印刷和《拿破仑法典》等许多重要文献和历史实物原件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人拍摄的纪录片中。另外,《大国崛起还拍摄到了许多国家的历史遗迹,法国国家档案馆、巴黎先贤祠地宫、德国国会大厦、二战教堂遗址等等,这些遗迹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录。 当然,这些历史文献和历史遗迹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而拍摄的,片中所选的一些历史文物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说讲到二站,解说词中有这样一句:“在今天柏林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保留着一座被战火轰炸得遍体鳞伤的老教堂。”画面随之出现了老教堂的全景,残破不堪,摇摇欲坠。随着解说的进一步进行,画面由全景转向小景别或特写,画面随着解说词的深入而深入。  片中很多历史文献或历史遗迹的选取都是符合纪录片本身的需要的,都能符合解说词所讲述的内容,而不是任何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东西都能拿来入画。  2.3D技术再现的是一种语言  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运用电脑特技复原了大量重要的历史画面,这些画面并不只是为了运用一种新技术到纪录片中而使用的,而是因为运用3D技术复原的重要历史画面可以相当于一种解说词,这些画面本身可以代表一种语言,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繁琐的叙述,让观众一看就能明了。比如说,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的这一段,电脑特技复原的历史画面就能很清晰的表现出当时远洋航行的艰难,而不用再写一大堆解说词,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来形容远洋航行的艰难。  片中很多这样的画面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次就不一一例举了。  任何一件事物都不可能是绝对完美的,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一如《大国崛起》,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1. 观点陈旧,不新颖  《大国崛起》的最后一集是试图破解“大国之谜”的“大道行思”作为结语,我们听到这样的声音:“必须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很明显,经济脆弱的国家,不可能成为大国。”“国家强大必须经济发达,经济稳定,特别是民众与领导者之间要相互信任、互相尊重。”“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军事实力,一定的内部凝聚力。”“一个国家要崛起,它思想得创新。”“我们可以说文化因素很重要,比如说国民教育水平很好,这非常重要。”这些都是中外学者的看法,当然,编者自己也有看法,那就是“体制创新”。以上那一句话不对呢?从经济到政治到教育到文化体制,方方面面都包括了,句句可以是经典,句句也可以是废话,谁不知道树立一个国家要从这些方面做起?花那么多的钱,跑那么远的路,就是要让各位专家说这些开水般的白话么?  作为一部历史型的纪录片,如果没有新颖独特的观点,只是将一些众所周知的道理再说一遍,那它也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了。  2. 解说词单调,思考性低  《大国崛起》是一部12集长的大型纪录片,每集时长45分钟,并配有40多分钟的解说,解说词在这部纪录片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部纪录片的解说词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模式,没有变化,不免让人产生“听觉疲劳”。  从第一集到第九集,都是通过疑问句来导入所讲述的内容,如第一集,“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呢?”;第二集,“荷兰人创造奇迹的故事,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叙述呢?”;第三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在海洋中安详飘荡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呢?”第四集,“那么,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对这个岛国来说,高速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又意味着什么呢?”第五集,“法兰西这个弥漫着激情和理想气息的国家,究竟凭借什么力量,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呈现出别样的风景?”第六集,“在近两百年来追求国家统一的曲折历程中,在这片一再让世人惊叹的土地上,曾经上演了怎样的悲喜剧?”第七集,“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究竟是什么在主导这个岛国如同海潮般激荡起落的命运呢?”第八集,“在寻找自己发展道路的两个世纪里,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第九集,“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连续九集用同样的方式导入内容,单调而乏味,只能给人一种厌倦感。  另外,解说词解说的都是一些国家的历史,而这些历史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该纪录片的目的就是要透过这些历史进行反思,进而得到一些经验,但纪录片在这方面做得远远没有预想中的好,解说词中很少会出现一些启迪人们思考的语句,很少会出现一些总结经验性的句子,很少会提出一些新颖的观点,但这些正是《大国崛起》所要呈现给观众的,但它却没有很好地做到。  3.常识性错误  《大国崛起》播出之后,遭到批评最多的就是将日本国土面积说成27万平方公里。犯这个错误真是太不应该了,且不说日本与中国联系多么紧密,难道攥搞人连日本国土面积是37万平方公里都不知道吗?如果说攥搞人一时疏忽,那么其他人呢?那一关又一关的审查者呢?难道他们都疏忽了吗?  一部耗资巨大、学术性较强、可看性较高的大型纪录片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真是让人感到遗憾。  结语:尽管《大国崛起》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它仍不失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3D技术的运用,跨过采访和实地拍摄等等,这都是以前中国纪录片所没有做过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国崛起》是中国里程碑式的纪录片,它揭开了中国纪录片的新篇章。更多文章: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对于大多数编导考生来说,无论是省统考还是校考,都会离开家乡,到外地参加考试。如果选择的校考院校不在同一个考点,还要在好几个城市回来奔波。今天我们就说一下,艺考生在外地考试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主要看气质”,无聊成互联网“主流”?   当人们从事有意义的事情时,就不会感到失控和不安。而一旦生活提供2016年湖北省戏剧与影视学类统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报考须知来源:湖北省教育考试院 日期:2015-12-各市州教育考试院(招生考试办公室),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和我省招生文件有关规定以及湖南省教育厅《关于今年“双11”当天,来自全球232个国家和地区的卖家和消费者,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完成了超过912亿元人民币的交各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办公室),有关高等院校: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艺术类专业考试管理,全镜号 景别 技巧 画面内容 解说词 音乐 音响 长度(秒) 说明: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景别:一般分为声画组合方式:声画同步(统一、同一)自声音进入电影后,电影即由纯粹的视觉艺术变为视听结合的艺术。电影画面不再上周六,又一档全新的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之星》揭幕。虽然有崔健首次担任选秀节目导师这样的看点,但节目播出后却要参加编导高考,积累非常重要。积累主要包括考试信息的积累(要知道考什么、怎么考)、基础知识的积累(主要是文艺第52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于11月21日晚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隆重举行。《刺客聂隐娘》以五项大奖成当晚最大赢家,冯江苏省2016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联考考生指南江苏省2016年普通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部分招生院校将实行联考,河南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编导制作类专业省统考实施细则  一、报名  (一)2016年报考编导制作类的中国编导网微信关于【纪录片】的一些文章列表。2016编导艺考最容易考到的即兴评述话题汇总!2016编导艺考战斗军规:编导生请谨记编导艺考必胜的十八条原则马云说:双十一晚会很成功,明星表演很卖力,幕后编导、总导演冯小刚同志功不可没!以后需要更多的影视编导人才、影【河北省】艺考资讯:2016河北省艺考统考没有编导专业。以下是河北招生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招生信息。编导生请注意2016版《编导高考模拟试卷》发布!押题、模拟、训练、总结!点击链接查看2016版《编导高考模拟试卷》介绍→中国编导网微信关于【影评写作】方面的文章列表。最新的社会热点、网络热点、文化热点话题。2016版《编导高考模拟试卷》发布!押题、模拟、训练、总结!点击链接查看2016版《编导高考模拟试卷》介绍→关于【视听语言】的文章列表。点击链接查看2016版《编导高考模拟试卷》想象介绍→2016终极押题版《编导高考模拟试卷》9.9元一本。10biandaov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中国编导网biandao.org官方微博 @
中国编导网
热门文章最新文章biandaov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中国编导网biandao.org官方微博 @
中国编导网北京大学学年第二学期选课手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北京大学学年第二学期选课手册
上传于||文档简介
&&选​课​手​册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上传时间:
主人公建水是一名医生,父亲重病离世,他在选择下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随后建水按着父亲遗留下来的卡片上的地址,来到时间档案馆,见到了不同选择下的两种不同的生活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时长: 00:00
检测到环境不支持JavaScript,请打开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或者降低浏览器安全级别。
如果还无法观看,请查看或!
绑定第三方账号分享(送经验)
已经分享至:
用手机看无广告
看看移动客户端下载
扫一扫,快速下载APP
9.29.28.09.48.57.68.08.88.37.88.78.0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主题画面化_浅析大型纪录片_故宫_的视听语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主题画面化_浅析大型纪录片_故宫_的视听语言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主​题​画​面​化​_​浅​析​大​型​纪​录​片​_​故​宫​_​的​视​听​语​言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视听语言案例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