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有没有屠杀甘军 华山医院

帖子主题:[原创]冯玉祥军事集团的最后结局
共&21989&个阅读者&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金币:182 枚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冯玉祥军事集团的最后结局
文章提交者:海军候补生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西北军的历史沿革冯玉祥军事集团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1912年。当时,袁世凯决定编练新的军队,命名为备补军,分前后左中右五路,任命他的亲信陆建章为左路统领。左路备补军又分前后左中右五营,陆建章起用他的内侄女婿、因参加滦州起义而被解职、此时正赋闲在家的冯玉祥任倩影营长。冯玉祥上任之后,立刻到河北景县招了一营兵,这个营就是后来那支庞大西北军的最初班底。第二年,左路备补军扩编,冯玉祥升为团长,下辖三个营。冯再次出外,到河南郾城、周口一带招了一个团的兵。由于朝中有人好做官,没多久,冯玉祥又升为警卫军(左路备补军改称)一师左一旅旅长,下辖两团七营。不久,又改称七师十四旅旅长。1914年,十四旅改为十六混成旅,辖十营。1917年7月,冯玉祥率第十六混成旅进驻湖南常德出任湘西。冯玉祥任湘西镇守使期间一面招募士兵、网罗干部,一面将陆建章安插在第十六混成旅中的陆续排挤出部队。当时冯部拥有步兵四团,炮兵一团及骑兵、工兵各一营。以李鸣钟为步兵第一团团长,张之江为第二团团长,张树声为第三团团长,张维玺为第四团团长,鹿钟麟为炮兵团团长,刘郁芬为参谋长,至此第十六混成旅全体军官均为冯玉祥亲信,这是冯玉祥军事集团形成的开始。1921年,撤换皖系陕西督军陈树藩以直系第二十师师长阎相文继任。陈树藩抗命,阎相文决心以武力解决,除本部二十师外另调吴心田第七师和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随同前往。因冯部在战斗中表现得非常卖力,阎相文为表示感激,电请曹锟将冯玉祥所部扩编为师。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遂扩编为第十一师,编成两个旅,张之江、李鸣钟分任旅长,下辖四个步兵团,团长分别是宋哲元、刘郁芬、张维玺、,鹿钟麟为炮兵团长,张树声为骑兵团长,王学智为工兵营长,陈万青为辎重营长,门致中为参谋长。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出任直军后方总司令。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军论功行赏,冯玉祥出任河南督军。冯到开封任职后,首先扩充整顿部队,招募新兵,编练了两个补充团,由门致中、佟麟阁分任团长,又由手枪队中挑选有文化的士兵编成学兵团,以石敬亭为团长,作为未来扩充部队的骨干。当年十月,冯玉祥在北洋政府内阁总理张绍曾的支持下,将两个补充团和学兵团扩编为三个混成旅。冯部势力的迅速扩张引起了的忌惮。日,为压制冯玉祥,吴佩孚胁迫时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冯玉祥的河南督军职务,调任陆军检阅使。由于吴佩孚只允许冯玉祥原有的十一师随其北上,并严格控制供给冯部调防的车辆和费用。冯玉祥于是命令全军佩戴十一师符号,轻装出发,于11月3日仅用5列火车将一个师三个混成旅全部运走。此时冯玉祥的部队有:第十一师,辖第二十一步兵旅,旅长刘郁芬,第二十二步兵旅,旅长,共计四个步兵团,分别由孙良诚、赵席聘、韩复渠、过之钢任团长,孙连仲为炮兵团团长,张树声为骑兵团团长。第七混成旅,旅长张之江,第八混成旅,旅长李鸣钟,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宋哲元,以上各旅共计九个团,团长分别为刘玉山、韩多峰、葛金章、陈毓耀、石友三、、门致中、佟麟阁、。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出任直军第三军总司令。19日,冯玉祥召集部下召开秘密会议,决定班师回京发动反直政变。22日夜,冯部抵达北京,与胡景翼、孙岳联手发动了北京政变。24日,冯、胡、孙在北苑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国民军,冯玉祥出任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冯部初步扩充编制如下:第一师 鹿钟麟第一旅 韩复渠第二旅 过之钢警备第一旅 刘汝明警备第二旅 门致中第二师 第三旅 孙良诚第四旅 张维玺第三师 郑金声第五旅 宋庆林第六旅 李西峰第十一师(后改称第四师) 宋哲元第二十一旅 佟麟阁第二十二旅 陈毓耀第五师 张之江暂编第五混成旅 刘玉山中央第七混成旅 葛金章第六师 李鸣钟暂编第四混成旅 石敬亭中央第四混成旅 石友三卫队旅 冯治安炮兵旅 孙连仲骑兵第一师 张树声骑兵第一旅 张之江(兼任)骑兵第二旅 王镇淮察哈尔第一混成旅 魏福隆军官教导团 段其澎机炮团 徐延瑗骑兵教导团 王镇淮(兼任)在李大钊、徐谦的帮助下,从1925年4月起,国民军开始得到苏联军火和顾问的援助。冯玉祥的国民一军进行了进一步的扩编,扩充为步兵十二个师、骑兵两个师、炮兵两个旅、交通队一个团,共计约十五万人。编制如下:第一师(第二十二旅改编) 韩复渠第二师(第二十一旅改编) 孙良诚第三师 郑金声第四师(第二十五旅改编) 佟麟阁第五师(第七混成旅改编) 石敬亭第六师(第八混成旅改编) 石友三第七师(马福祥旧部改编) 马鸿逵第八师(谭庆林所部改编) 谭庆林第九师(唐之道所部改编) 唐之道第十师(新兵编成) 刘汝明十一师(甘肃路军改编) 蒋鸿遇十二师(新兵与甘军一部改编) 张维玺骑一师
张树声骑二师
孙连仲交通团
冯安邦日,冯玉祥与不满张作霖与日本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奉系将领郭松龄签订《密约》,相约联合反奉。23日,郭松龄起兵反奉,25日,冯玉祥发出通电响应郭松龄。由于冯玉祥所部纠缠于与李景林部的战事,没有能够及时援助郭松龄,郭于12月23日兵败被杀。冯郭密约反奉这一事件促使各派军阀暂时放下彼此之间的矛盾,联合起来对付国民军。迫于内外压力,1926年元旦,冯玉祥通电辞职,并于日赴苏联考察。4月国民军各部撤出北京退向南口,当时国民各军的混合编制如下:国民军全军总司令 张之江东路军总司令 鹿钟麟前方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 郑金声第三师 陈希圣第七旅 徐以智第八旅 葛云隆第九旅 许骧云第十师 刘汝明第二十八旅 张万庆第二十九旅 胡长海第三十旅 王义元第十一师 佟麟阁第三十一旅 张瑞堂第三十二旅 赵景文第二军 方振武(所部一师、一旅)第三军 徐永昌(所部一师、两旅及弓富魁部)第九军 王镇淮第五师第十一旅 董砚濮骑兵第一旅 席液池骑兵第三旅 郑泽生骑兵第九旅 蒋文焕骑兵第师旅 贾振荣骑兵第十二旅 姚景川内蒙骑兵 乐景涛西路军总司令 宋哲元第五军 石敬亭第四十混成旅 韩多峰第四十一混成旅 田春芳第四十二混成旅 韩占元第六军 石友三(兼第六师师长)第十六旅 陈嘉宾第十七旅 张俊云第十八旅 许长林第五师第十五旅 张自忠第八军 韩复渠(兼第一师师长)第一旅 张汝奎第二旅 程希贤第三旅 丁汉民骑兵第一集团军 赵守钰骑兵第二旅 郑大章骑兵第六旅 赵守钰(兼任)游击大队 苏而生骑兵第二集团军 杨兆麟骑兵第七旅 马步元骑兵第八旅 马廷贤骑兵第十一旅 杨兆麟(兼任)预备队总指挥兼第七军军长 蒋鸿遇第十二师 蒋鸿遇(兼任)第三十五旅 郭学安西路游击司令 刘振远绥远骑兵第一旅 满泰直属部队卫队旅 冯治安第五师第十四旅 宋式颜骑兵第五旅 宋炘装甲车团 田文忠交通团 王学智手枪团 李应奎航空监督 邓建中在奉、直、鲁、晋四路军阀部队的围攻下,国民军在南口坚持作战三月有余,因人员装备消耗严重,于八月十五日开始总退却,向西退往绥远。在撤退途中韩复渠、石友三、张自忠、张万庆等部位保存实力,相继投向阎锡山。得到南口兵败的消息后,冯玉祥于8月17日秘密离开莫斯科回国,沿途收容旧部,在五原与于右任、邓宝珊等组织国民军联军,于9月16日誓师讨逆,参加北伐。期间,冯玉祥所部及依附于他的部队计有:第二军 刘汝明第八师 张麟祥第十师 刘汝明(兼任)第三军 孙良诚第二师 梁冠英第十八师 程心明第十九师 吉鸿昌第四军 马鸿逵第一师 马腾蛟骑兵师 马鸿逵(兼任)第五军 石友三第九师 许长柱第六师 丁汉民第七十一师 孙光前第六军 韩复渠第一师 张凌云第十一师 曹福林第十五师 孙桐萱第十军 杨虎城第五十四师 冯钦哉第五十五师 姬汇伯第十四军 秦德纯第四师 魏风楼第五师 韩德光第十二师 高树勋第十八军 鹿钟麟第六十八师 程希贤第六十九师 葛云隆第八十九师 沈克第二十军 庞炳勋第五十八师 谭秉衡第五十九师 冯德五第二十一军 吕秀文第八十五师 吕秀文(兼任)第六十四师 张兴科第二十三军 冯治安第三十二师 田种玉第三十六师 董振堂第二十六军 刘茂恩第七十五师 武振麟第七十六师 刘茂恩(兼任)第二十七军 王鸿恩第五十三师 王鸿恩(兼任)第五十七师 肖之楚第二十八军 万选才第七十三师 石振青第七十四师 薛传峰补充旅 方品一第三十军 刘骥第二十三师 童玉振第六十师 张汝奎第三十五师 张廷选骑兵第一军 郑大章骑兵第一师 刘凤克骑兵第二师 席液池宁汉合流后,冯玉祥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他将原有各军和新收编的军队编为九个方面军:以孙良诚、马鸿逵、石友三部为第一方面军,孙良诚为总指挥。以投降的原直军靳云鹗部为第二方面军(后靳背叛冯玉祥被解决,以孙连仲代为总指挥)。以韩复渠部为第三方面军。以宋哲元部为第四方面军。以原国民二军岳维峻部为第五方面军。以留陕部队为第六方面军,石敬亭为总指挥。以留甘各部为第七方面军,刘郁芬为总指挥。以投降的原镇嵩军刘镇华部为第八方面军。王玉芬、王鸿恩、常好仁、李元藻等部为第九方面军,鹿钟麟为总指挥。到北伐战争后期,冯玉祥所部已达九个方面军,三十二个军,八十一个师,其嫡系部队人数达到四十万以上,成为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四大新军阀集团中兵力最为雄厚而坚强的,因此也受到其他新军阀的忌恨。在北伐胜利后,日召开的编遣会议上,冯玉祥受到了其他三派的联合压制,第二集团军被改为第二编遣区,下辖十二个师:暂编第一师 暂编第二师 梁冠英暂编第三师 吉鸿昌暂编第四师 冯治安暂编第五师 石友三暂编第六师 童玉振暂编第七师 程希贤暂编第八师 张维玺暂编第九师 宋哲元暂编第十师 刘汝明暂编第十一师 佟麟阁暂编第十二师 孙连仲1929年初,蒋桂矛盾达到了战争一触即发的地步。李宗仁、白崇禧联络希望联合反蒋,冯玉祥表示同意。但在蒋桂战争爆发后,冯玉祥受到蒋介石的收买,没有履行与桂系共同反蒋的约定,反而派韩复渠率部沿京汉线南下助蒋反桂,最终蒋桂战争以桂系失败告终。后蒋介石没有履行事先向冯玉祥许诺的条件,反而对冯部虎视眈眈、倍加压迫。恼羞成怒的冯玉祥遂于日召开会议,决心向蒋开战。22日,冯玉祥的部下韩复渠、石友三、马鸿逵通电拥护中央,背叛了冯玉祥,25日,南京政府明令讨伐冯玉祥。冯玉祥在内外交困中通电宣布下野,蒋冯战争以冯玉祥的失败告终。1930年4月,冯玉祥、阎锡山和汪精卫联合反蒋,5月11日起,反蒋的西北军、晋军部队开始与南京政府的讨逆军发生大规模接触,中原大战爆发。战争初期,由于反蒋联军抢占了先机,加之冯之西北军悍不畏死、作战勇猛,在和蒋军的作战中一度大占上风。但是由于反将各派势力相互之间勾心斗角、缺乏配合,冯军攻势逐渐趋向无力。8月6日,冯玉祥不后勤顾补给匮乏、部队极端疲劳,孤注一掷发动了对徐州的围攻,冯军冒雨攻击,将蒋军防线由直线打成直角,但始终无法达成突破。冯军久攻徐州不下,山东战场的晋军却在此时撤往黄河以北,蒋军趁势反攻,于9月6日发起总攻击,9月17日,杨虎城部攻占洛阳龙门,截断冯军退路,9月18日,张学良通电拥蒋,中原大战就此告终。冯玉祥在与蒋介石的较量中再次落败,其部队在蒋的打击收买下土崩瓦解,10月8日,冯玉祥通电下野,宣告他在这场新军阀之间的较量中的彻底失败。西北军各部的结局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的部队彻底分裂解体,冯玉祥军事集团作为一个整体从此再不复存在。分裂之后可以称之为“西北军”的各支武装主要有:宋哲元部,宋部是冯玉祥的亲近嫡系,也是西北军中原大战失败以后唯一没有直接投降蒋介石的部队,被张学良收编为29军,下辖冯治安37师、张自忠38师和刘汝明暂编2师。抗战爆发后,29军扩编为第1集团军,37师扩编为77军,38师扩编为59军,暂编2师扩编为68军。时,冯治安、张自忠所部后又分别扩编为19军团和27军团,刘汝明部则被调出单独使用,1939年被调入同为西北军旧部的孙连仲第2集团军。台儿庄会战后,张自忠因功升任33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张在枣宜会战中殉国之后,冯治安接任33集团军司令。内战中,冯治安部被编为第三,淮海战役期间,冯的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领导冯部59军和77军主力起义,冯部遂告彻底瓦解。孙连仲部,孙部投降蒋介石后被收编为26路军,调到江西围剿红军。1931年12月,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旅长董振堂趁孙请假就医不在部队,率领孙部主力发动了宁都暴动,投向红军。起义部队被编为红5军团,长征时与红四方面军33军合并为红5军,军长董振堂,后编入,在与同样由西北军分裂出来的马家军的作战中覆灭。宁都暴动后,孙部剩余兵力被编为42军,仍由孙任军长。抗战爆发后孙连仲部扩编为第2集团军,参加了台儿庄会战、、石牌阻击战和常德会战。抗战胜利后,孙连仲出任保定绥靖公署主任,率部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遭受沉重打击,其部下新8军高树勋部起义,40军马法五部被歼灭,马被俘。1948年7月,孙仅存的余部30军被空运太原,30军长黄樵松在高树勋的联络下计划起义,被部下27师师长戴炳南出卖,被诱捕后杀害。后30军在太原战役中被歼灭。刘汝明在孙连仲出任战区司令长官后接任第2集团军司令,由于孙连仲离开时将其骨干部队带走,此时刘汝明第2集团军的主力是刘本人的68军和原第3集团军曹福林部55军。内战中刘汝明部编为第4绥靖区、第8兵团,参加过鲁西南战役、豫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9年在厦门、漳州地区遭受解放军歼灭打击,残部退往台湾。韩复渠部在中原大战中编为讨逆军第3军团,战后韩部长期盘踞山东。抗战爆发后,韩部编为第3集团军,负责津浦路方向及黄河防务作战,因为蓄意保存实力,不听指挥,屡次抗命,擅自撤退,韩复渠于日被处决。之后,其部队由孙桐萱指挥,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收复郑州作战。1942年后,因西北军旧部大量投敌叛国充当伪军,孙桐萱受到怀疑,于1943年1月被捕,后因查无实据被释放。原韩复渠的手枪旅旅长,在抗战中投敌叛国、充当汉奸,抗战胜利后又被蒋介石收编为暂编第5路军、山东保安第2纵队、96军,济南战役时起义,被编为解放军第35军。第3集团军55军曹福林部1941年被调入孙连仲第2集团军,内战中被编为整编55师、55军,参加了鲁西南战役、豫北战役、,,屡遭痛击,最后由厦门撤往台湾。中原大战后,吉鸿昌部被蒋介石收编为22路军,调往鄂豫皖地区围剿红军。因不愿进攻红军,部下又被蒋介石收买,吉被迫离开部队流亡国外。1931年下野后,鄂豫皖边区绥靖督办李鸣钟兼任22路军总指挥和33师师长。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吉鸿昌回国,后参加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参与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抗日同盟军在日蒋的联合绞杀下失败后,吉鸿昌继续进行抗日活动,1934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后杀害。抗日同盟军的残部被国民党政府收编为独立46旅,抗战爆发后与其他部队合并为110师,参加了台儿庄会战。解放战争中,110师在淮海战役中起义。石友三随韩复渠投降蒋介石后受唐生智鼓惑,叛蒋投唐,并用几十门大炮齐轰南京,造成南京大乱。没多久唐生智失败,石又投阎。开始,再次回到冯麾下。没多久看到冯阎联军要失败,第三次叛冯,投靠张学良。日又反叛张学良改投两广政府,结果石部被东北军在保定彻底解决,只身投靠韩复渠。后又投靠宋哲元,被任命为冀北保安司令。抗战爆发后所部被编为第1集团军181师,后又陆续扩编为69军、第10军团、39集团军,其间参加过台儿庄会战。1940年后,石友三积极参加反共及投降日军的活动,屡次勾结日军袭击不愿投敌的部下高树勋部新8军,日,石友三倍高树勋诱捕后活埋。高部后转投孙连仲。孙良诚于中原大战后下野隐居,1933年参加抗日同盟军,抗战爆发后出任冀察战区又级指挥官、鲁西行署主任。1942年6月投敌叛国,所部编为伪第3集团军、第2方面军。抗战胜利后又被收编为第2路军、107军,淮海战役时被歼灭。孙殿英属于西北军旁系,中原大战后转投张学良,被编为40师、41军,1933年曾参加熱河抗战,1934年孙率部前往青海,途中被马鸿逵截击,残部被阎锡山收编。抗战爆发后,孙殿英出任冀北民军总司令,1939年,孙部扩编为新5军,1943年投降日军。内战中孙部被收编为新编第4路军,1947年5月,在解放石家庄的战斗中孙部被歼灭,被击毙。张岚峰在中原大战后随孙连仲被蒋介石收编,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时脱离26路军,参加抗日同盟军。抗日同盟军失败后,张对抗日失去了信心,开始投靠日本特务机关。抗战前张以西北军老同事身份活动于宋哲元29军内部,刺探情报。华北沦陷后,张岚峰脱离宋哲元部,1938年6月公开投敌叛国。所部被汪伪政权编为伪第2集团军、第4方面军。内战爆发后,张出任豫东剿总司令,1947年1月被解放军歼灭。庞炳勋在中原大战中背叛冯玉祥,投靠。1931年,庞部被张学良改编为步兵第1师,不久扩编为40军。1933年,40军参加长城抗战,长城抗战失败后冯玉祥组织抗日同盟军,庞部参加了对抗日同盟军的围剿。抗战爆发后,庞炳勋所部编为第3军团,在台儿庄会战中死守临沂,立下了战功。1939年,庞出任24集团军司令。1943年4月,24集团军遭到日军围攻,部队被打散,庞炳勋藏身山洞,后被日军搜山俘获,在已投降日军的旧西北军同事孙殿英的劝说下,于5月10日公开投降日军,任伪军24集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庞部被编为第1路军。后庞炳勋因为年老体衰放弃军职,所部被编入40军,归孙连仲指挥,在随孙部进攻解放区时被歼灭。在在中原大战之后到抗战爆发以及抗战初期主要担任副职和参谋长职务,没有掌握部队。1941年,郝鹏举投靠。投敌叛国后,郝鹏举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队伍。抗战胜利后,郝部被蒋介石受编为第6路军。1946年1月,郝鹏举在台儿庄起义投向,起义后郝部改称中国民主同盟军。全面内战爆发后,郝鹏举又于1947年1月叛变,出任国民党第42集团军总司令,进攻。2月,郝部被解放军歼灭,郝被俘。7月在押解途中被处决。雷中田在中原大战后被蒋介石任命为新8师师长,但雷始终忠于冯玉祥,念念不忘恢复旧西北军势力。1931年8月,他奉冯玉祥密令,在兰州发动政变,扣押甘肃省主席马鸿宾、制造了“雷马事变”,成立甘肃临时政府,自任全省保安总司令。闻讯,派前去平叛,雷兵败去职。1933年,任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军委委员兼骑兵第1挺进军司令。同盟军失败后,投靠日伪汉奸王英,任大汉义军副总司令。1936年12月,在百灵庙战役中被傅作义部队击败,当时报纸都说他被击毙,其实没有,而是只身潜逃了。1941年投靠日伪,任开封警备司令。1945年初,日军败亡局势已定,雷看势不妙,辞职返乡。河南省主席任其为七区保安副司令。1947年任国民党商水、西华两县指挥官,网罗土匪和地方武装千余人,与共产党对抗。1948年5月,商水县民主政府将雷抓获,劝他交出武器,投降人民。他只交出100多支枪,不愿意投降。淮海战役后,他潜藏周口,企图再起,不久,被当地公安机关捕获,1950年被处决。门致中,中原大战后历任国民政府第九路军总司令、华北绥靖军总司令、晋察冀政务委员会委员兼建设委员会主席等职。1940年至1945年,为汪伪政权服务,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治安总署督办、华北治安军。抗战胜利后受蒋介石委任为华北先遣军第9军总司令。解放前夕逃往香港。郑大章在中原大战后随接受张学良改编,任29军骑9师师长。抗战爆发后任第1骑3军军长。1940年在刘郁芬劝诱下投敌,任汪伪军委委员,军训部常务次长,中央警卫师长,1942年8月任陆军部常务次长,1943年4月任军事参议院院长,9月任武官长。汪伪中将,后升上将。中国近代史上长期盘踞西北的反动武装“马家军”也曾经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作为西北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马家军”大致可以分为“宁马”和“青马”。其中“宁马”的首领是马福祥,后由其子马鸿逵和侄子统帅。“宁马”在1929年夏的蒋冯战争时就已经叛冯投蒋,中原大战时马部被编为讨逆军15路军,后长期盘踞宁夏、甘肃两省。1931年调往河南,参与围剿鄂豫皖苏区,1935年追剿中央红军时,在吴起镇遭到红军痛击。抗战爆发后“宁马”部队被编为17集团军,但是该集团军在抗战期间除马鸿宾的81军参加了绥远地区的对日作战外,主要是对付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解放战争中“宁马”部队在胡宗南的指挥下参加了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在兰州战役中遭受毁灭打击,逃亡台湾,残部在马鸿宾率领下向解放军投诚。“青马”的首领是马麒、马步芳父子,势力范围是青海。中原大战中“青马”表现得极为卖力,袭击归德机场、几乎活捉蒋介石的郑大章骑兵集团的主力就是“青马”骑兵。冯玉祥战败后,马麒父子转投蒋介石,继续盘踞青海,所部被编为新编第9师,1934年扩编为新编第2军。红军长征期间,马鸿逵所部对到达甘肃南部的红二、四方面军部队和进军河西走廊的西路军疯狂进攻。西路军覆灭后,马部肆意虐杀被俘的红军官兵和伤病员,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抗战开始后,马部改番号为82军。1943年7月,82军和骑兵第5军合编为40集团军,马步芳任司令。解放战争中积极配合蒋介石的内战部署,在兰州战役中马部主力被歼灭,马步芳流亡中东。由于在依附冯玉祥之前杨虎城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立成熟的军事集团,所以杨虎城部严格来讲并不算是冯玉祥的西北军。但是杨部在北伐期间受冯玉祥指挥,加上后来杨的17路军也叫“西北军”,所以后人往往误以为杨虎城部也是冯玉祥西北军的一支。杨原为国民三军胡景翼部下,1926年,国民军大部被讨贼联军打垮,镇嵩军刘镇华受吴佩孚指派,进军陕西,攻打西安。杨虎城应守城的陕西督军李虎臣邀请,协守西安,坚守古城八个月,终于等到了冯玉祥的援陕部队,把彻底打垮,解了西安之围,杨虎城一战成名。1927年,杨部改编为冯玉祥第二集团军第10军,归鹿钟麟指挥,参加北伐。北伐胜利后,全国裁军,杨部被缩编为暂21师,归孙良诚指挥。1929年蒋冯决裂,由于不满冯排斥异己行为,杨虎城改投蒋介石,部队改称新14师。蒋唐战争期间,杨虎城突袭驻马店,击败唐生智,立了大功,被蒋擢升为7军长兼17师长。中原大战时,因为杨虎城打下洛阳截断冯军退路,蒋介石将杨部升格为17路军,杨为总指挥兼陕西省主席。从此,17路军也称西北军,也叫小西北军。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逼出洋,17路军撤消,缩编为38军,主席孙蔚如兼军长。1938年孙蔚如升任31军团长,辖38军(赵寿山)和96军(李兴中),不久,改称第4集团军。抗战初期孙蔚如部主要在中条山地区坚持抗战,直到1944年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第4集团军战败,小西北军才退出中条山地区。1945年38军和96军合并为38军。1946年孔从周率38军起义,投奔晋冀鲁豫军区,被改编为西北民主联军38军,归陈谢兵团指挥。冯玉祥与西北军西北军和它的缔造者冯玉祥给人的印象似乎总是充满了矛盾.冯玉祥本人以倒戈将军著称。冯原为北洋直系将领,二次直奉战争却与奉军联手发动北京政变,致使吴佩孚战败下野,后又与密约反奉。北伐战争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苏联的军火,却又追随蒋介石清党、叛变革命。蒋桂战争与桂系约定共同反蒋,最终却助蒋反桂。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冯玉祥是一个经常叛变上级、出卖盟友的人。这样的一个“倒戈将军”却并不擅长权术,而且非常容易轻信别人。冯在与阎锡山、蒋介石的交往和较量中经常被后二者欺骗和出卖,编遣会议受到蒋介石的阴谋打击,蒋桂战争却依然在蒋的引诱下助蒋反桂,结果再次被骗;蒋冯战争后受阎锡山的欺骗被阎软禁,却又受阎的鼓动参与中原大战。冯玉祥最后的彻底失败不能不说和他这种既喜欢玩弄阴谋又容易被骗的矛盾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西北军的将领从冯玉祥以下大都能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爱护士兵、关心士兵疾苦,军官能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由于官兵关系良好,西北军相比同时期的其他军阀武装向心力、凝聚力都很强,士兵能吃苦、不怕死,战斗力很强。然而,与基层官兵的团结友爱相对的是,西北军的高级将领相互之间却常常如仇敌一般,离心离德。同一派系内部的斗争在当时各派武装都很常见,但一般斗争双方都会给彼此留几分情面和余地,像西北军这样在内斗中用心之毒、下手之狠的可以说绝无仅有。西北军内部同事之间的攻杀、下级出卖上级不仅屡见不鲜,而且往往都是把事情做绝,不留丝毫余地。石友三随韩复渠降蒋,竟然把冯玉祥派来的活埋。西路军失败,红5军军长董振堂战死,马步芳居然将同为出身的董悬首邀功,丝毫不念香火之情。石友三阴谋叛国被部下诱捕,本来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可是高把石活埋未免实在是把事情做得太绝了。至于说西北军中下级叛卖上级,拖走队伍另投他人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远的有韩复渠甘棠东进,近的有戴炳南出卖。这样一支习惯于叛变出卖队伍,放在谁的手里都不会安心,也难怪一向排挤杂牌的蒋介石对西北军格外的刁难。西北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也充满了矛盾,在长城抗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和全面抗战早期的作战中西北军表现积极出色,起到了抗战中坚的作用。然而进入占了相持阶段以后却大量叛变充当伪军,其现象之严重为各派系抗日军队所仅有。西北军的高级将领,既有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这样战死沙场、为国尽忠的民族英雄,也出了刘郁芬、张岚峰、孙良诚、吴化文、庞炳勋、郝鹏举、石友三、张维玺、程希贤、孙殿英等大量投降日寇、出卖祖国的民族败类,分化之剧烈实在是罕见。投敌叛国的西北军将领中有的甚至是从积极参与抗日的抗战名将转变到汉奸将领的,比如孙殿英在中立有战功,张维玺曾经是察哈尔民众的主要组织者,庞炳勋台儿庄会战死守临沂的表现简直可以称之为“民族英雄”,后来却都成了汉奸。这些将领的表现前后转变之大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出现这种剧烈变化的原因,除了蒋介石对非嫡系势力的排挤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出在西北军和冯玉祥自己身上——毕竟同样是受到排挤的地方势力,晋绥军、桂军、川军、粤军就没那么多当汉奸的。冯玉祥喜欢从护兵、马弁、勤务兵这类人中提拔干部,他大概认为出身贫寒的普通士兵要比军校毕业的军官忠诚老实,因此西北军中的将领多是行伍出身。但是,在那个时代,穷人当兵如果不是被抓壮丁那基本上就是因为无法生存才投军以求温饱,稍微好一点也不过是为了求取富贵、混个前程。这样的人,即使成为高级将领,他们从军的目的也很难改变——都是为了自己——只不过当兵时是为了生存,后来则是为了荣华、为了前程,一旦处于逆境困境或者被人许以高官厚禄,他们就很容易被收买变节。与行伍出身的将领相对,军校或者学生投军出身的将领,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从军报国的理想、杀身成仁的英雄气概和军人的荣誉感、责任感,不象行伍出身的军人那么“实际”。西北军中最负盛名的抗日名将、有“活关公”美誉的——张自忠,就是学生投军。作为西北军的缔造者,冯玉祥被称为爱国将领,但爱国其实并不是冯玉祥所独有的品质,也是当时许多旧军人做人的底线。从本质来讲,冯本身还是一个脱胎于旧军队的军阀。这也就决定了他的思想和作为并不比其它的新旧军阀更加高尚。相反,冯在为人处事的原则上过于,虚伪而寡义。背信弃义的行为,在那个时代的大小军阀中并不鲜见,但是如冯玉祥这样频繁倒戈的,实在是少有。上行下效,冯部下的将领有相当部分也像冯玉祥一样做事只图达到目的,而不顾及道义的约束。但是,冯玉祥不管怎样还是从始至终恪守了那条“爱国”的做人底线,而冯的部下却有很多在实用主义的践行上比冯玉祥走得更远,越过了那条做人的底线,成了可耻的汉奸。这种不顾及道德的实用主义作风,也许正是导致冯玉祥军事集团离心离德,最终土崩瓦解的关键。因为冯玉祥一贯坚决反日和反蒋,而西北军旧部在解放战争中大量起义,所以后人将冯及其军事集团抬高到了一个脱离实际的高度。而实际上,冯部的起义说到底和他们内战中在国内各派势力之间的反复以及部分西北军在抗战中投降日寇一样,都不过是趋从强势的一种投机行为而已,一旦形势出现对共产党不利的变化或者他们感觉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些起义的西北军大多还是会选择继续倒戈背叛。正如宁都暴动后季振同因为红军将起义部队分散配属,加上冯玉祥的劝诱,又企图把队伍拉回去,结果被红军察觉将其逮捕处决和郝鹏举起义投向新四军后,因为国民党军山东解放区,认为共产党大势已去,于是又再次反叛。只不过,历史没有给其他西北军的起义部队同样的机会而已,在他们投向共产党时战争的胜负已经成为定局,他们没有了继续反叛的对象和机会,所以起义也就成了最后一次“倒戈”。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赚工分: 3642本帖已赚金币: 0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冯玉祥军事集团的最后结局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17排&&名:0劳动点:281排&&名:0发帖数:201 军号:1837392 工分:417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内乱,鬼子才有机可乘,希望这种情况永远不要再出现。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863排&&名:0劳动点:289排&&名:0发帖数:604 军号:1839447 工分:4863
左箭头-小图标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6586排&&名:0劳动点:478排&&名:0发帖数:234 军号:211188 工分:6586
左箭头-小图标
冯死的很窝囊,都是命啊。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3864排&&名:0劳动点:45063排&&名:0发帖数:735 军号:1065054 工分:53864
左箭头-小图标
LZ好文章!西北军的事,从没有象您说得这么清楚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0666排&&名:0劳动点:10006排&&名:0发帖数:6825 军号:1868338 工分:10666
左箭头-小图标
冯部的表现不是孤立的,他们所表现出的是中国旧军队的一种共性,只是在他们身上特别鲜明而已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074排&&名:0劳动点:1073排&&名:0发帖数:199 军号:801117 工分:1074
左箭头-小图标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冯玉祥就是倒戈将军 那他的部下自然而然的也由中国习惯
再加上多是行伍出身
榜样不好 自然他们也不咋地
况且没有理想 没有根据地
纯粹是为了生存而战斗虽然共产党的军队将领也多是行伍出身 但是想一些高级将领却都是上过军校留过学的
真正从小兵一点一点升上来的 大多数也都是那些高级将领的嫡系 有他们做榜样 自然不能和西北军的相提并论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1432排&&名:0劳动点:11379排&&名:0发帖数:6714 军号:1640463 工分:11432
左箭头-小图标
看得出来搂住很喜欢冯玉祥,也看过《人祸》吧?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05124排&&名:8635劳动点:104560排&&名:6823发帖数:4463 军号:467212 工分:105124
/ 排名:8635
左箭头-小图标
对于行伍和学生,当时特务有个诀窍:对于行伍出身的,施以金钱,就容易叛变。对于学生出身的,施以毒刑,就容易叛变。孙殿英的结局,长篇报告文学〈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中有描绘,他烟瘾发作万分痛苦不吸大烟就会死去,于是战俘管理所以黄金去买大烟来给他吸,因此他感激万分。不过后来他还是死去了,忘了是什么病。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691排&&名:0劳动点:528排&&名:0发帖数:267 军号:1302181 工分:691
左箭头-小图标
军阀把士兵当成私有财产,士兵是为了生存而为军阀使用,在尔虞我诈的情况下,冯长官确实不是蒋委员长,阎山西王的对手,同样在那种复杂的情况下朝秦暮楚也无可厚非,他只想保存自己的实力,扩大自己的地盘,为士兵争取更大的利益,有钱有枪才能招更多的人来当兵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85排&&名:0劳动点:84排&&名:0发帖数:54 军号:1516557 工分:8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老军士
在第33楼的发言:楼主分析的很实际!好文章!对于西北军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反叛”行为有了一个比较合乎实际的分析!
孙殿英在解放战争中没有被击毙,而是被俘,五十年代初期病死在战俘营中。据说在战俘营中,因为得了口大烟抽,孙殿英涕泪横流地声称共产党是他的再生父母!您想说明什么?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5379排&&名:0劳动点:4902排&&名:0发帖数:653 军号:127816 工分:15379
左箭头-小图标
第一次看见这么全面介绍西北军的文章,还有冯将军的性格分析。楼主辛苦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64385排&&名:0劳动点:63802排&&名:0发帖数:10428
军号:1144068
金币:150 枚
工分:6438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军事警察
在第15楼的发言:"冯玉祥喜欢从护兵、马弁、勤务兵这类人中提拔干部,他大概认为出身贫寒的普通士兵要比军校毕业的军官忠诚老实,因此西北军中的将领多是行伍出身。但是,在那个时代,穷人当兵如果不是被抓壮丁那基本上就是因为无法生存才投军以求温饱,稍微好一点也不过是为了求取富贵、混个前程。这样的人,即使成为高级将领,他们从军的目的也很难改变——都是为了自己——只不过当兵时是为了生存,后来则是为了荣华、为了前程,一旦处于逆境困境或者被人许以高官厚禄,他们就很容易被收买变节。与行伍出身的将领相对,军校或者学生投军出身的将领,或......共军虽然不计较军官出身,但是建军思想和模式毕竟还是来自于黄浦军校,黄浦军校也是共党参与组建的嘛,而且最终毛蒋的军事对抗,实质上就是黄浦生对黄浦生的人才对抗。象林彪和陈庚,那是毛泽东少有的爱将啊。西北军的军事和政治投机现象,我认为根源还在于西北自清亡以后,政治和经济环境比较闭塞,没有受到革命新思想的深入影响,以至于保留了旧清军的思维和行为惯性,这是国家悲剧的体现,不应当让他们永远背负墙头草,判逆的骂名。事实上最后活跃在中国军界的主流都是参与了北伐和受北伐影响过的政治思想活跃者。正如文中和贴子中也点出了,西北军投诚共产党后,受到的政治教育不同了,有了更严密的组织管理,革命忠诚度大幅提升。这就是先进主义的作用。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548排&&名:0劳动点:5542排&&名:0发帖数:138 军号:1752441 工分:5548
左箭头-小图标
如此好文,不能不顶.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04排&&名:0劳动点:103排&&名:0发帖数:129 军号:1804582 工分:104
左箭头-小图标
信仰对于军队犹如灵魂一般,没有信仰的军队就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表面再强大也是一个空架子……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排&&名:0劳动点:0排&&名:0发帖数:3 军号:1866075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航空监督 邓建中这个人有谁知道后来的情况,如果有人知道。请联系我。我是他的亲属。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排&&名:0劳动点:0排&&名:0发帖数:3 军号:1866075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航空监督 邓建中这个人有谁知道后来的情况,如果有人知道。请联系我。我是他的亲属。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3263排&&名:0劳动点:22617排&&名:0发帖数:1324
军号:631752
金币:11 枚
工分:2326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海军候补生
在第6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老军士
在第60楼的发言:分析西北军在抗战中的表现,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
1933年29军在喜峰口英勇抗战,除了抗日救国的大义外,也有为自己打出新天地的小九九!同样是这个29军,在七七事变时表现得就不怎么样。为什么?认不清形势,幻想通过与日军妥协保存实力和已有地盘。
七七事变时,29军内部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主战派是后来名声并不算好的冯治安,而主和派的主要代表就有后来战死沙场、被奉为民族英雄的张自忠。张自忠在七七事变时被国内舆论谴责为汉奸,虽言过其实,但并不完全冤枉他。
庞柄勋死守临沂,那是在1938年,正是全......
个人认为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的战死是他刻意追求的结果,华北沦陷以后张被称之为汉奸,为了洗刷自己,他早就下了以死铭志的决心,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张都是亡命的打法,只不过运气好一直没有死成,但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战死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果然到枣宜会战运气没了,张自忠就如愿以偿的殉国了。 抗战初期张自忠奋勇作战是有洗刷污名的用意,但是台儿庄等役后国人已经不再以“汉奸”视之了。枣宜会战已经到40年了,张犯得着总拿命来证明自己吗?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092排&&名:0劳动点:1793排&&名:0发帖数:305 军号:1261339 工分:2092
左箭头-小图标
好东西,明天打印出来慢慢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65646排&&名:0劳动点:62635排&&名:0发帖数:598 军号:1032379 头衔:红军-老A 工分:65646
左箭头-小图标
军人要想生存,必须服务于政治,没有坚定的主义和政见,反复无常都是职业军人的大忌。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金币:182 枚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老军士
在第60楼的发言:分析西北军在抗战中的表现,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
1933年29军在喜峰口英勇抗战,除了抗日救国的大义外,也有为自己打出新天地的小九九!同样是这个29军,在七七事变时表现得就不怎么样。为什么?认不清形势,幻想通过与日军妥协保存实力和已有地盘。
七七事变时,29军内部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主战派是后来名声并不算好的冯治安,而主和派的主要代表就有后来战死沙场、被奉为民族英雄的张自忠。张自忠在七七事变时被国内舆论谴责为汉奸,虽言过其实,但并不完全冤枉他。
庞柄勋死守临沂,那是在1938年,正是全......个人认为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的战死是他刻意追求的结果,华北沦陷以后张被称之为汉奸,为了洗刷自己,他早就下了以死铭志的决心,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张都是亡命的打法,只不过运气好一直没有死成,但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战死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果然到枣宜会战运气没了,张自忠就如愿以偿的殉国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46965排&&名:5552劳动点:135919排&&名:4844发帖数:8367 军号:485248 头衔:中华帝国大元帅 工分:146965
/ 排名:5552
左箭头-小图标
冯也是一个军阀,为自己的利益盘算.不过在民族大义问题不失.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31295排&&名:6485劳动点:128494排&&名:5233发帖数:2389 军号:329446 头衔:龙城钝刀 工分:131295
/ 排名:6485
左箭头-小图标
庞柄勋做了汉奸,但没做坏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736排&&名:0劳动点:833排&&名:0发帖数:559 军号:315244 工分:3736
左箭头-小图标
又见吴化文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老军士
在第60楼的发言:分析西北军在抗战中的表现,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
1933年29军在喜峰口英勇抗战,除了抗日救国的大义外,也有为自己打出新天地的小九九!同样是这个29军,在七七事变时表现得就不怎么样。为什么?认不清形势,幻想通过与日军妥协保存实力和已有地盘。
七七事变时,29军内部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主战派是后来名声并不算好的冯治安,而主和派的主要代表就有后来战死沙场、被奉为民族英雄的张自忠。张自忠在七七事变时被国内舆论谴责为汉奸,虽言过其实,但并不完全冤枉他。
庞柄勋死守临沂,那是在1938年,正是全......分析的有道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29799排&&名:2742劳动点:5077排&&名:0发帖数:12696
军号:532953
金币:2363 枚
工分:229799
/ 排名:274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老军士
在第60楼的发言:分析西北军在抗战中的表现,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
1933年29军在喜峰口英勇抗战,除了抗日救国的大义外,也有为自己打出新天地的小九九!同样是这个29军,在七七事变时表现得就不怎么样。为什么?认不清形势,幻想通过与日军妥协保存实力和已有地盘。
七七事变时,29军内部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主战派是后来名声并不算好的冯治安,而主和派的主要代表就有后来战死沙场、被奉为民族英雄的张自忠。张自忠在七七事变时被国内舆论谴责为汉奸,虽言过其实,但并不完全冤枉他。
庞柄勋死守临沂,那是在1938年,正是全......这才是真知灼见,历史事件地发生,往往有多方面的原因和制约因素。我们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历史现象,看历史人物。看待一个人,既不能简单化,也不能脸谱化。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31295排&&名:6485劳动点:128494排&&名:5233发帖数:2389 军号:329446 头衔:龙城钝刀 工分:131295
/ 排名:6485
左箭头-小图标
值得收藏的好文!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624478排&&名:373劳动点:237371排&&名:1926发帖数:7858 军号:1351682 头衔:布衣将军 工分:624478
/ 排名:373
左箭头-小图标
好文章!没有灵魂的军队和军人最终必然失败!而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从建军开始就以为为人民为国家而战作为军队的灵魂,这样的军队即使暂时失利,但最终会站起来,因为其灵魂不倒。感谢老一辈革命家缔造了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在任何天灾、任何敌人面前都是义无反顾,奋勇向前。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10230排&&名:8119劳动点:109497排&&名:6464发帖数:4456
军号:836809
金币:1428 枚
工分:110230
/ 排名:811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分析西北军在抗战中的表现,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环境。1933年29军在喜峰口英勇抗战,除了抗日救国的大义外,也有为自己打出新天地的小九九!同样是这个29军,在七七事变时表现得就不怎么样。为什么?认不清形势,幻想通过与日军妥协保存实力和已有地盘。七七事变时,29军内部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主战派是后来名声并不算好的冯治安,而主和派的主要代表就有后来战死沙场、被奉为民族英雄的张自忠。张自忠在七七事变时被国内舆论谴责为汉奸,虽言过其实,但并不完全冤枉他。庞柄勋死守临沂,那是在1938年,正是全国抗战如火如荼的时候,连蒋介石都把几十万嫡系部队投入淞沪战场拼消耗,庞柄勋当然不可能投降日军,而且当时蒋介石刚刚杀了韩复榘,客观上起到了整肃战场军纪的作用。后来庞柄勋被日军打垮、投降日伪的时候,大环境已经变了:以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褚民谊等人为首的汪伪政权已经建立,曲线救国论甚嚣尘上,处于抗日前线的杂牌部队投靠汪伪成了时髦。本文内容于
15:06:33 被老军士编辑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409排&&名:0劳动点:561排&&名:0发帖数:535 军号:1372778 工分:5409
左箭头-小图标
冯的一生告诉我们旧军阀救不了中国。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东皋公
在第51楼的发言:冯玉祥一直有个好名声,只是因为他反蒋!还因为他一直是坚定的抗日派,不过他在抗战中的表现实在是乏善可陈,大概是离开军界太久,思想认识已经跟不上军事技术和战术的发展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3883排&&名:0劳动点:1412排&&名:0发帖数:837 军号:70985 工分:13883
左箭头-小图标
分析精辟,顶一个。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排&&名:0劳动点:4排&&名:0发帖数:8 军号:1409251 工分:5
左箭头-小图标
认为分析的很有道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6567排&&名:0劳动点:1387排&&名:0发帖数:447 军号:234720 工分:6567
左箭头-小图标
好贴,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短期内是成功了,但是也给自己挖下了坟墓。归根结底还是乱世造成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692排&&名:0劳动点:2586排&&名:0发帖数:794 军号:524330 工分:2692
左箭头-小图标
应以民族为重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金币:182 枚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老军士
在第50楼的发言:西北军“反叛”较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原大战后冯玉祥集团彻底解体,冯玉祥失去了对西北军各部的控制,但西北军各部并没有被蒋介石歼灭吞并,大多建制完整、相对独立又各自为政地保存了下来。在抗战及后来的解放战争中,这些西北军又都被蒋介石放在风口浪尖上,客观上逼着他们在没有统一意志的情况下各自为生存而“反叛”。
桂系军队一直在李、白的控制之下,晋绥军一直在阎锡山、傅作义的控制之下,云南部队一直在龙云控制下(蒋介石用武力解决龙云后,就有了潘朔端海城起义),所以,只要李、白、阎、傅、龙等人不降日,其部队......另外,东北军投降日军做汉奸的人也比较多,但是东北军出身的汉奸要么是“九一八”之后受上级的不抵抗政策的影响,要么是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扣对前途丧失信心或者担心蒋介石报复,抗战全面爆发后反而没有出什么汉奸。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金币:182 枚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老军士
在第50楼的发言:西北军“反叛”较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原大战后冯玉祥集团彻底解体,冯玉祥失去了对西北军各部的控制,但西北军各部并没有被蒋介石歼灭吞并,大多建制完整、相对独立又各自为政地保存了下来。在抗战及后来的解放战争中,这些西北军又都被蒋介石放在风口浪尖上,客观上逼着他们在没有统一意志的情况下各自为生存而“反叛”。
桂系军队一直在李、白的控制之下,晋绥军一直在阎锡山、傅作义的控制之下,云南部队一直在龙云控制下(蒋介石用武力解决龙云后,就有了潘朔端海城起义),所以,只要李、白、阎、傅、龙等人不降日,其部队......冯玉祥部曾经是最大的新军阀集团,即使是分裂之后的西北军,每一残部都拥有相当的力量,特别是韩复渠、宋哲元、孙连仲,虽然只是西北军分裂后的一部分但其实力和地盘完全可以和龙云、张发奎等只占有一省的二流军阀相比,更在四川、贵州的各种地盘只有几个县、市的小军阀之上。四川的一个三流军阀饶国华,大概也就是一个师的实力,在广德会战中拼光了自己的队伍后自杀殉国。和饶国华相比,西北军即使是分裂以后的条件也要好的多,实在没有投降叛国的借口。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2排&&名:0劳动点:11排&&名:0发帖数:12 军号:1534522 工分:12
左箭头-小图标
冯玉祥一直有个好名声,只是因为他反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10230排&&名:8119劳动点:109497排&&名:6464发帖数:4456
军号:836809
金币:1428 枚
工分:110230
/ 排名:811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西北军“反叛”较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原大战后冯玉祥集团彻底解体,冯玉祥失去了对西北军各部的控制,但西北军各部并没有被蒋介石歼灭吞并,大多建制完整、相对独立又各自为政地保存了下来。在抗战及后来的解放战争中,这些西北军又都被蒋介石放在风口浪尖上,客观上逼着他们在没有统一意志的情况下各自为生存而“反叛”。桂系军队一直在李、白的控制之下,晋绥军一直在阎锡山、傅作义的控制之下,云南部队一直在龙云控制下(蒋介石用武力解决龙云后,就有了潘朔端海城起义),所以,只要李、白、阎、傅、龙等人不降日,其部队大规模投敌当汉奸就没有可能!而出川抗日的四川军阀部队,其根据地在大后方四川,大规模投日当然也不可能!而唐生智、张学良和粤系军阀的部队,在内战及抗战前后相继被蒋介石吞并,所以,也没有出现大规模投日事件。本文内容于
22:58:20 被老军士编辑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agle
在第47楼的发言:我记得冯玉祥的得力将领中还有与吉鸿昌齐名的方振武,楼主的贴中怎么没有身影。方振武在军界属于冯玉祥的前辈人物,他和冯玉祥是合作的关系,冯一直没有把方当部下看待,他在冯部的地位和郑金声相仿。而且方在冯部时间较短,一直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后来在北伐结束后就离开了,所以没有把他算入冯玉祥的部将。本文内容于
21:46:41 被海军候补生编辑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金币:182 枚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老军士
在第46楼的发言:楼主文章中对于马步芳和马鸿逵有时分不清。截击打垮孙殿英部队的是马步芳,对红军西路军打击最大的也是马步芳,不是马鸿逵!“宁马”和“青马”都参加了阻止孙殿英进军西北的作战,马鸿逵无论是实力还是在马氏家族中的地位(按辈分马鸿逵是马步芳的叔叔)都在马步芳之上,所以二马的行动应该是由马鸿逵主导的。二马都参加过对红军的作战,但是马鸿逵作战不积极,也没有什么战果。而马步芳可能是因为中原大战把蒋军打的太惨,投降之后怕蒋介石秋后算帐,对围剿红军一向拼命,打垮西路军、屠杀红军俘虏都是他干的。这一切前面已经说清楚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699排&&名:0劳动点:186排&&名:0发帖数:59 军号:418623 工分:699
左箭头-小图标
我记得冯玉祥的得力将领中还有与吉鸿昌齐名的方振武,楼主的贴中怎么没有身影。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10230排&&名:8119劳动点:109497排&&名:6464发帖数:4456 军号:836809 工分:110230
/ 排名:8119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文章中对于马步芳和马鸿逵有时分不清。截击打垮孙殿英部队的是马步芳,对红军西路军打击最大的也是马步芳,不是马鸿逵!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angniaoen
在第4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军事警察
在第17楼的发言:冯玉祥西北军的失败我认为是没有根据地造成的!一个没有主义的军队,大家看不到前途,只为了活命而天天打仗。即使是读书人也会叛变的!
很赞同,一个没有地盘又没有主义的军阀,是难以持久的。西北军中原大战失败以前还是有自己地盘的,陕甘宁青后来还有河南河北都是冯玉祥的势力范围。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蓝色高度
在第41楼的发言:冯玉祥的失败还在于他的带兵方式和驭下之道,他是清末旧军队出来的,有很家长式的粗暴方式带兵和对待下级了,军队在他眼里就是他的私产,他的干部不论军长,师长,犯了错,一样在众人面前罚跪, 很是让人难堪和不认同的了。冯玉祥对高级将领的确是不懂得尊重,但是另一方面他对基层官兵却又非常关心爱护,士兵都愿意为他效死,所以后来有人说冯善于将兵不善将将,这又是一个矛盾。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5排&&名:0劳动点:14排&&名:0发帖数:21 军号:1532995 工分:15
左箭头-小图标
也是反复無常的小人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739排&&名:0劳动点:3738排&&名:0发帖数:267 军号:1522754 工分:373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军事警察
在第17楼的发言:冯玉祥西北军的失败我认为是没有根据地造成的!一个没有主义的军队,大家看不到前途,只为了活命而天天打仗。即使是读书人也会叛变的!很赞同,一个没有地盘又没有主义的军阀,是难以持久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86190排&&名:3868劳动点:144464排&&名:4417发帖数:6608 军号:1017028 头衔:来自山巅那风之容颜 工分:186190
/ 排名:3868
左箭头-小图标
冯玉祥的失败还在于他的带兵方式和驭下之道,他是清末旧军队出来的,有很家长式的粗暴方式带兵和对待下级了,军队在他眼里就是他的私产,他的干部不论军长,师长,犯了错,一样在众人面前罚跪, 很是让人难堪和不认同的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468排&&名:0劳动点:5328排&&名:0发帖数:438 军号:1105796 工分:546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海军候补生
在第3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董振堂上将军
在第28楼的发言:日,冯玉祥与不满张作霖与日本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奉系将领郭松龄签订《密约》,相约联合反奉。23日,郭松龄起兵反奉,25日,冯玉祥发出通电响应郭松龄。由于冯玉祥所部纠缠于与李景林部的战事,没有能够及时援助郭松龄,郭于12月23日兵败被杀。
请教一下:
这个由于冯玉祥所部纠缠于与李景林部的战事,到底是什么故事?
本来一起密约反奉的不是只有冯玉祥和郭松龄,还有和郭同为奉军少壮派将领的李景林,但在郭起兵以后李景林却临阵反水不肯背叛张作霖。因为李的防区在天津一带,正位于冯玉祥的侧后,冯玉祥只有先解决李景林才敢增援郭松龄,等到李景林被解决,郭松龄已经兵败被杀了。谢谢。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老军士
在第33楼的发言:楼主分析的很实际!好文章!对于西北军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反叛”行为有了一个比较合乎实际的分析!
孙殿英在解放战争中没有被击毙,而是被俘,五十年代初期病死在战俘营中。据说在战俘营中,因为得了口大烟抽,孙殿英涕泪横流地声称共产党是他的再生父母!我看的资料是孙殿英受伤被俘后不久就因为伤重不治死去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akang
在第10楼的发言:冯将军是个朴实的人,也是个复杂的人,但是最终我们还是可以尊敬的称他一声:冯将军!冯玉祥这个人很矛盾,其实他本身是爱国的,也未尝没有救国救民的目的,但是他为了达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段实在是太卑劣了。冯玉祥虽然背信弃义、反复无常,但他并不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他一直坚持不卖国、不害百姓的做人的底线。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6024排&&名:0劳动点:7628排&&名:0发帖数:679 军号:143723 工分:16024
左箭头-小图标
难得的好贴啊,一定要顶楼主一下,特别是后面的分析,这点是抄不来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金币:182 枚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董振堂上将军
在第28楼的发言:日,冯玉祥与不满张作霖与日本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奉系将领郭松龄签订《密约》,相约联合反奉。23日,郭松龄起兵反奉,25日,冯玉祥发出通电响应郭松龄。由于冯玉祥所部纠缠于与李景林部的战事,没有能够及时援助郭松龄,郭于12月23日兵败被杀。
请教一下:
这个由于冯玉祥所部纠缠于与李景林部的战事,到底是什么故事?本来一起密约反奉的不是只有冯玉祥和郭松龄,还有和郭同为奉军少壮派将领的李景林,但在郭起兵以后李景林却临阵反水不肯背叛张作霖。因为李的防区在天津一带,正位于冯玉祥的侧后,冯玉祥只有先解决李景林才敢增援郭松龄,等到李景林被解决,郭松龄已经兵败被杀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金币:182 枚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董振堂上将军
在第27楼的发言:不过董振堂将军自从加入红军之后,对党一直是忠心耿耿,特别是在红军最困难的时期。这在西北军中绝对是个另类。董振堂后来在红军的表现其实并不是因为他和其他西北军将领有本质的区别,一方面是因为红军的政治工作威力巨大,起义部队在红军里呆的时间一久就被同化了,即使个别将领想反水也拖不走队伍,季振同不是想再去投冯玉祥吗?结果队伍没有拖走,自己反而被捉。另一方面,如我前面所说,行伍出身的军官受上级言传身教的影响比较大,有什么样的上级就有什么样的部属,西北军将领在冯玉祥手下就学的倒戈成性,在红军呆的时间久了,潜移默化中就被红军将领影响成了忠诚的革命军人。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087排&&名:0劳动点:51排&&名:0发帖数:1 军号:1252317 工分:208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黄金骑兵
在第4楼的发言:很全面的文章,支持一下.d打成一片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10230排&&名:8119劳动点:109497排&&名:6464发帖数:4456 军号:836809 工分:110230
/ 排名:8119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分析的很实际!好文章!对于西北军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反叛”行为有了一个比较合乎实际的分析!孙殿英在解放战争中没有被击毙,而是被俘,五十年代初期病死在战俘营中。据说在战俘营中,因为得了口大烟抽,孙殿英涕泪横流地声称共产党是他的再生父母!本文内容于
22:30:46 被老军士编辑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74排&&名:0劳动点:273排&&名:0发帖数:190 军号:1509851 工分:274
左箭头-小图标
可惜了西北军。本可以为国建功立业、为民大展拳脚,但没有灵魂、没有正确的方向,最终的失败不可避免。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354排&&名:0劳动点:9313排&&名:0发帖数:528 军号:1269289 工分:9354
左箭头-小图标
不错不错很不错,很值得顶一下。西北军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可惜没有形成足够的政治力量,所以部队要以政治目标为核心,以高等素质的人为统帅才有前途。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372排&&名:0劳动点:1311排&&名:0发帖数:1505 军号:1424831 工分:1372
左箭头-小图标
一直对二脚马不是很熟,今终知道了。SB姓冯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排&&名:0劳动点:3排&&名:0发帖数:6 军号:1532151 工分:4
左箭头-小图标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468排&&名:0劳动点:5328排&&名:0发帖数:438 军号:1105796 工分:5468
左箭头-小图标
日,冯玉祥与不满张作霖与日本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奉系将领郭松龄签订《密约》,相约联合反奉。23日,郭松龄起兵反奉,25日,冯玉祥发出通电响应郭松龄。由于冯玉祥所部纠缠于与李景林部的战事,没有能够及时援助郭松龄,郭于12月23日兵败被杀。请教一下:这个由于冯玉祥所部纠缠于与李景林部的战事,到底是什么故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468排&&名:0劳动点:5328排&&名:0发帖数:438 军号:1105796 工分:5468
左箭头-小图标
不过董振堂将军自从加入红军之后,对党一直是忠心耿耿,特别是在红军最困难的时期。这在西北军中绝对是个另类。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468排&&名:0劳动点:5328排&&名:0发帖数:438 军号:1105796 工分:546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海军候补生
在第2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钦察骑兵
在第7楼的发言:支持楼主,如能在26年争取到冯参加中国共产党就好了,那中国革命和冯个人前途将光辉灿烂得多。
个人认为争取冯玉祥加入共产党是可能的,但如果要他一心一意跟党走就不怎么现实了。正如上边我所说的,冯玉祥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很难想象当时还只是一个伟大的理想的共产主义对他究竟有多少吸引力。冯虽然相比同时代的其他军阀是进步的,但归根结底冯玉祥也是军阀,不是革命者。他加入国民党、甚至基督教,但他信仰三民主义或者上帝吗?革命和宗教都不过是他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退一步说,冯玉祥加入共产党,对他个人也未必就是好事,也许他可能像同样军阀出身的贺龙一样最终修成正果,但更有可能在当时党内的左倾思想下成为李明瑞式的悲剧人物。他即使入党,也会再一次倒戈,这种事情他又不是没干过。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金币:182 枚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军事警察
在第15楼的发言:"冯玉祥喜欢从护兵、马弁、勤务兵这类人中提拔干部,他大概认为出身贫寒的普通士兵要比军校毕业的军官忠诚老实,因此西北军中的将领多是行伍出身。但是,在那个时代,穷人当兵如果不是被抓壮丁那基本上就是因为无法生存才投军以求温饱,稍微好一点也不过是为了求取富贵、混个前程。这样的人,即使成为高级将领,他们从军的目的也很难改变——都是为了自己——只不过当兵时是为了生存,后来则是为了荣华、为了前程,一旦处于逆境困境或者被人许以高官厚禄,他们就很容易被收买变节。与行伍出身的将领相对,军校或者学生投军出身的将领,或......军校出身的军官的军人气质的养成是在军校通过信仰、观念、思想、主义、军人气节、军人道德的教育完成的。而行伍出身只能靠上级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有什么样的长官就有什么样的部属。行伍出身本身是没有错,但是不要忘记,同样是行伍出身,在人民军队受到的是怎样的言传身教?在冯玉祥手下呢?冯玉祥的部下,由于行伍出身文化水平低、入伍的时候年纪又小,他们模仿冯往往只看都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没有看到冯玉祥虽然做事的手段比较低劣,但他有做人的原则,而且使用各种低劣的手段也未尝不是为了救国救民的高尚目标。本文内容于
9:04:49 被海军候补生编辑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468排&&名:0劳动点:5328排&&名:0发帖数:438 军号:1105796 工分:5468
左箭头-小图标
出卖他人者也被他人出卖。冯长官靠倒戈起家,最后败于倒戈,当然就怨不得别人。人家也是学他的样嘛。不过冯玉祥大节无亏,值得称道。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金币:182 枚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钦察骑兵
在第7楼的发言:支持楼主,如能在26年争取到冯参加中国共产党就好了,那中国革命和冯个人前途将光辉灿烂得多。个人认为争取冯玉祥加入共产党是可能的,但如果要他一心一意跟党走就不怎么现实了。正如上边我所说的,冯玉祥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很难想象当时还只是一个伟大的理想的共产主义对他究竟有多少吸引力。冯虽然相比同时代的其他军阀是进步的,但归根结底冯玉祥也是军阀,不是革命者。他加入国民党、甚至***,但他信仰三民主义或者上帝吗?革命和宗教都不过是他达到目的的手段而已退一步说,冯玉祥加入共产党,对他个人也未必就是好事,也许他可能像同样军阀出身的贺龙一样最终修成正果,但更有可能在当时党内的左倾思想下成为李明瑞式的悲剧人物。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3排&&名:0劳动点:12排&&名:0发帖数:13 军号:1532010 工分:13
左箭头-小图标
太复杂的历史问题了 学习一下 谢谢楼主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14207排&&名:918劳动点:13182排&&名:0发帖数:10666 军号:689680 头衔:两手抓 两手硬 工分:414207
/ 排名:918
左箭头-小图标
我觉得西北很奇怪,就这么分裂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3034排&&名:0劳动点:8863排&&名:0发帖数:8419 军号:1392664 工分:53034
左箭头-小图标
学习了 楼主好样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065排&&名:0劳动点:840排&&名:0发帖数:770 军号:459365 工分:9065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说的好,我们如果不能抛开成见和私心,而对一个人进行客观的评价,那也就是虚伪的唯物主义,跟蒋介石启用岗村宁次没有区别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487排&&名:0劳动点:2386排&&名:0发帖数:444 军号:733543 工分:2487
左箭头-小图标
1940年后,石友三积极参加反共及投降日军的活动,屡次勾结日军袭击不愿投敌的部下高树勋部新8军,日,石友三倍高树勋诱捕后活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70排&&名:0劳动点:69排&&名:0发帖数:31 军号:1349255 工分:70
左箭头-小图标
冯玉祥西北军的失败我认为是没有根据地造成的!一个没有主义的军队,大家看不到前途,只为了活命而天天打仗。即使是读书人也会叛变的!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864排&&名:0劳动点:823排&&名:0发帖数:718 军号:1514114 工分:864
左箭头-小图标
孙殿英是在监狱死的把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70排&&名:0劳动点:69排&&名:0发帖数:31
军号:1349255 工分:7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冯玉祥喜欢从护兵、马弁、勤务兵这类人中提拔干部,他大概认为出身贫寒的普通士兵要比军校毕业的军官忠诚老实,因此西北军中的将领多是行伍出身。但是,在那个时代,穷人当兵如果不是被抓壮丁那基本上就是因为无法生存才投军以求温饱,稍微好一点也不过是为了求取富贵、混个前程。这样的人,即使成为高级将领,他们从军的目的也很难改变——都是为了自己——只不过当兵时是为了生存,后来则是为了荣华、为了前程,一旦处于逆境困境或者被人许以高官厚禄,他们就很容易被收买变节。与行伍出身的将领相对,军校或者学生投军出身的将领,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从军报国的理想、杀身成仁的英雄气概和军人的荣誉感、责任感,不象行伍出身的军人那么“实际”。西北军中最负盛名的抗日名将、有“活关公”美誉的民族英雄——张自忠,就是学生投军"。行伍出身有什么错!共和国的将军有多少个是正规军校毕业的?大部分出身贫寒也没见到几个当叛徒的!相反比较有名的像周佛海,陈公博,张国焘,还有大名鼎鼎黄浦生共和国的接班人林**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688排&&名:0劳动点:1494排&&名:0发帖数:3334 军号:1271253 工分:9688
左箭头-小图标
冯本质上老实,却被历史开了个玩笑,手握重兵还要纵横天下,可是天下同样手握重兵而又狡猾透顶的人太多了,活得下来的都不容易。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9111排&&名:0劳动点:35908排&&名:0发帖数:4771 军号:302912 工分:59111
左箭头-小图标
北洋军阀的那段历史没研究过,感觉很乱,搬个板凳慢慢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69961排&&名:0劳动点:7698排&&名:0发帖数:1783 军号:1260346 工分:6996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akang
在第10楼的发言:冯将军是个朴实的人,也是个复杂的人,但是最终我们还是可以尊敬的称他一声:冯将军!同感~~~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597排&&名:0劳动点:596排&&名:0发帖数:698 军号:1278467 工分:59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海军候补生
在第3楼的发言:辛苦一月完成的,自己顶一下好贴!我感觉西北军战斗力很强!可惜两面三刀人出来的也不少!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29799排&&名:2742劳动点:5077排&&名:0发帖数:12696 军号:532953 工分:229799
/ 排名:2742
左箭头-小图标
冯将军是个朴实的人,也是个复杂的人,但是最终我们还是可以尊敬的称他一声:冯将军!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43426排&&名:0劳动点:102740排&&名:6971发帖数:7908 军号:486931 头衔:血狼一兵 工分:43426
左箭头-小图标
呵呵,中原大战的时候沁阳泌阳一撇之差造成彻底的失败的确很能警示世人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4145排&&名:0劳动点:1629排&&名:0发帖数:261 军号:69535 工分:14145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果然花了心思,谢谢!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21129排&&名:0劳动点:978排&&名:0发帖数:1666 军号:1462630 工分:21129
左箭头-小图标
支持楼主,如能在26年争取到冯参加中国共产党就好了,那中国革命和冯个人前途将光辉灿烂得多。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17412排&&名:7494劳动点:13883排&&名:0发帖数:8158 军号:1224768 头衔:铁血装甲兵 工分:117412
/ 排名:7494
左箭头-小图标
兄弟辛苦了。进来支持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334446排&&名:1395劳动点:302213排&&名:1217发帖数:6610 军号:1026637 头衔:老A 工分:334446
/ 排名:1395
左箭头-小图标
幸苦了!支持一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1315排&&名:0劳动点:1534排&&名:0发帖数:939 军号:119538 工分:11315
左箭头-小图标
很全面的文章,支持一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97725排&&名:9480劳动点:96034排&&名:7603发帖数:1996 军号:1182353 工分:97725
/ 排名:9480
左箭头-小图标
辛苦一月完成的,自己顶一下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工&&分:186190排&&名:3868劳动点:144464排&&名:4417发帖数:6608 军号:1017028 头衔:来自山巅那风之容颜 工分:186190
/ 排名:3868
左箭头-小图标
作为军人不论打着何种旗号,临阵倒戈,实在让人不是滋味的,不断和大量的倒戈,就更加有违军人道德了。实用主义,虚伪而寡义,呵呵,对冯玉祥和西北军的分析和研究很客观,很真实了,支持一下了。
顶一下(<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87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冯玉祥军事集团的最后结局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冯玉祥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