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县二中新庄镇赵金录

·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 ·县政协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宁县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故意杀人案
更新时间: 09:01:00 来源:宁县外宣新闻办 作者:石颢 魏丰彬
编辑: 浏览次数:0
&&& 近日,宁县公安局经过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了5月19日晚发生在宁县新庄镇白店村的一起故意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车某被刑事拘留。
&&& 日17时许,宁县公安局接早胜镇曹家村村民卞某报称,其丈夫李某驾驶甘MB1165号黑色&比亚迪&轿车前往宁县新庄镇白店村车某家索要欠款至今未归,疑似被杀害,要求查处。接报后,宁县公安局迅速启动命案侦破机制,县政府党组成员、局长王致文指派副局长段光晓带领专案组,及时赶赴案发现场展开调查取证工作。
&&& 专案组民警经过走访并调取宁县中村乡至新庄镇一线的视频监控资料,锁定甘MB1165号黑色&比亚迪&轿车停放在新庄镇米家沟村村民李某某家中。经核实,该轿车系新庄镇白店村村民车某停放,车某去向不明。专案组民警立即抵达车某家,经勘查现场,某家家房内地面有多处血迹。根据现场勘查,结合车某外逃,专案组认为车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立即展开对车某的抓捕工作。5月20日晚,专案组民警经过详细排摸,寻踪觅迹,在新庄镇米家沟村一座废弃的院落附近将车某抓获。
&&& 今年以来,犯罪嫌疑人车某因多次前往中村乡看望女朋友,租车中与家住宁县早胜镇曹家村八组的出租车司机李某熟识。4月下旬,车某以其最近手头紧借李某200元现金,承诺20天左右还钱。5月18日,李某未见其有还钱,便于当日19时许,驾驶甘MB1165号黑色&比亚迪&轿车来到车某家中讨要欠款,并以未按期还款为由,要求车某连本带息归还欠款900元。双方因此发生争吵厮打,车某拿起一把钉锤朝李某头部击打数下,致其当场死亡。当晚23时许,车某趁夜深无人之际,将李某尸体用塑料纸缠裹并用绳子捆绑后,用架子车拉至距其家约100米处的水洞中掩埋。作案后,车某驾驶甘MB1165号黑色&比亚迪&轿车来到新庄镇米家沟村其姨夫李某某家中,将车辆停放好后,未说明任何原由,只让李某某代为保管,后借故离开李某某家,藏匿于该村一废弃的院落附近。目前,犯罪嫌疑人车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CopyRights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
主办:中共宁县县委
宁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宁县县委办公室
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故障报告、新闻纠错qq:(本站投稿邮箱:)-->-->宁县
行政区划:三嘉乡 五顷塬回族乡 湫头乡 罗川乡 周家乡 永正乡 西坡乡 月明乡 永和镇 宫河镇 榆林子镇 山河镇 长途区号:00934邮政编码:745000车牌号码:甘M行政代码:621025隶属政区: 庆阳行政级别:县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
    地理位置
    正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
    县名
    正宁县 (汉语拼音:Zhengning Xian)
    面积
    全县面积1329平方千米。
    政府
    县人民政府驻山河镇,
    邮编
    745300。
    代码
    621025
    电话区号
    0934
    汽车牌照
    甘M
  正宁概况
    正宁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东接陕西黄陵县以子午岭为界,南邻旬邑县,西南与彬县相邻,西接长武县以泾河为界,北壤本省宁县。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7°56′20″―108°38′08″,北纬35°14′40″―35°36′18″之间。属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层厚度90―150米。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拔1460米,地貌梁、峁、沟交错,河、川、塬相间,分为四塬三川;地形东高西低、东宽西窄,略呈三角形,东西长63.5公里,南北宽40.2公里。
  行政区划
    正宁县辖4个镇、8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山河镇、榆林子镇、宫河镇、永和镇、月明乡、西坡乡、永正乡、周家乡、罗川乡、湫头乡、五顷塬回族乡、三嘉乡。县境内有子午岭林管局正宁分局:西坡林场、秦家林场、中湾林场、中湾林甘肃省正宁县行政区划图科场、刘家林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比较广阔,总面积1319.5平方公里,其中东部的子午岭林区,系成片的天然次生林区,共387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9.3%,全为林草覆盖,植被状况优越,是该县涵养水分,调节雨量的天然水库。占我县林地总面积的80%。
    耕地多分布于比较平整、肥沃的宫河、永和、山嘉,月明四条原面,土地平整,土层深厚,熟化程度高,多为较肥沃的黑垆土壤,共23.66万亩,占耕地43%。纵穿县境的三条河川有川台地2.3万亩,占耕地4.6%。构成我县农作物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山地多分布于原面两侧和沟谷四周和东部的梁、峁、塌撑等地类地形。一般小块、小片居多,坡度较大,小气候表现明显,海拔高差悬殊,对林木草种选择性强。 资源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水土流失严重。沟壑面积较大,约占总面积的82%。全县有大小不等沟壑1200多条。沟壑密度平均达0.67公里/平方公里,沟切尝试在150-200米之间。这些沟壑浸蚀十分严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
    经济发展
    2008年生产总值完成10.2亿元,增长17.7%;农业增加值完成4.07亿元,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13万元,增长24.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04亿元,增长22.3%;
    ――财政大、小口径收入分别完成15038万元、14039万元,剔除煤田采矿权出让金收入后完成5038万元、4039万元,增长23%、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28亿元,增长68.6%,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17.2亿元,增长49.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300元,增长27.5%,净增17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576元,增长18.3%,净增399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亿元,增长29.5%;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6‰;万元GDP能耗降低4.61%;
    气候资源
    正宁县位于大陆腹地,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半湿润气候。由于地势较平缓,加之夏季季风的影响,气候要素反映也较平缓。子午岭林区气候阴湿,温度较低,雨雾多,日照少,霜期长。环绕林区形成特殊的多雨围带。因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降雨量年、月分布不稳定,一般七、八、九月降水偏多,春旱较频繁。
    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2447.4小时。日较差条件较好,有利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无霜期限较长,气温较高,日照充裕,降雨量充足。太阳辐射问题和日照时数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为高,属我国辐射能源高值区之一,光能利用潜力很大。由于气温日差大,积温高,利于光合作用和干物质形成以及糖分积累。雨热功当量基本同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
    水资源
    全县年平均降水量623.5毫米,年降水总量为8.51亿亿立方米。
    五条河流,均属泾河水系,自产水三条河流中四朗河为最大河流,全长83公里,流域面积64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7%,年平均流量0.91秒立米,径流量2880万立方米。支党河41公里,嘉峪川河在正宁县境内长25.5公里,还有无日天沟,和左家川两条河。
    我县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层潜水,和下白垩系碎碎潜水及承压水,地下水总径流量为2746.46万立方米。
    全县总径流量8786.46万立方米,人均516.7立方米,耕地亩均200立方米。资源十分贫乏。本县地形地貌特点是水低地高,发展灌溉农业有很大困难。
    矿产资源
    据初步探明,县内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储量超过16亿吨,有望近年开采。
    林木资源
    东北部子午岭林区植被较好,有次生林分布,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8.4%。全县共有森林面积76.7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0.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8.8%,是甘肃省宜林荒山绿化达标县。
  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前21世纪前)
    正宁县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及有熊氏氏族部落繁衍生息地之一。
    夏代(前2070――前1600)。
    天下分为九州,正宁属于雍州西戎之地。夏代孔甲年间(约前17世纪),周先祖不奔庆阳,建立北豳之邦,正宁属北豳邦国。夏桀(履癸)时,周先祖公刘从北豳迁都公刘邑,正式建立豳国,正宁属豳国之域。
    商代(前1600――前1046)
    正宁仍属豳国管辖。商末,周族南迁岐山周原,豳地被义渠戎族占领,正宁属义渠戎国之地。
    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
    义渠戎国属周王朝管辖下的方国,正宁仍属之。
    春秋战国时代(前770――前221)
    前期仍袭旧制。前400年,魏国占领西河郡和上郡,并在正宁境内修筑魏长城。此后,长城东部(即今正宁永正、山河、湫头、三嘉之东)土地归魏国上郡管辖,长城西部(榆林子、罗川之西)土地归义渠戎国管辖。前352年,秦国出兵攻打魏国,一举占领西河、上郡,从此,正宁东部归秦国上郡管辖,西部仍属义渠戎国管辖。前270年,秦灭义渠戎国,建立北地郡,郡址义渠。此后,正宁西部划北地郡,东部仍属上郡。
    秦代(前221――前206)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郡县制。秦在北地郡设郁郅(今庆城县)、泥阳(今宁县)、朝那(今镇原县西北)3县。正宁西部划归泥阳县管辖,东部仍属上郡。 西汉时期(前206――公元25)
    仍袭秦制,并先后在正宁境内东南部设三水(属安定郡)、独乐、阳周(属上郡)3县。西部今宫河、周家地区归弋居县(县治在今宁县政平),属北地郡。
    三水县:西汉初年因罗川谷三水汇流而得名,治址罗川。辖今正宁县罗川、永和和陕西省旬邑县、彬县广大地区。数年后,县治迁至今庆阳市镇原县境内。原辖地今正宁县永和、罗川,今彬县永乐、底庙地区划归独乐县管辖。
    独乐县:西汉初年置,治址在今榆林子镇乐兴村,辖今榆林子等地。后又将罗川、永和等地划归上郡管辖。
    阳周县:西汉初年置,治址在今永正乡上官庄附近的秦驰武城,辖今永正、山河、西坡、月明、湫头、五顷原、三嘉及宁县平子等地,归上郡管辖。
    东汉时期(25――220)
    建元六年(30),阳周、独乐两县皆废,地域划归泥阳管辖。惟宫河、周家仍归弋居管辖。东汉末年废弋居,地域并入泥阳。建安元年(196),因庆阳地区北部被匈奴和西凉马超屡次占领,在今正宁县永和塬设西川县,属安定郡。因子午岭水向西流而得名西川。县治具体地址不清。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
    三国时,正宁归魏管辖。晋建兴四年(316),匈奴首领刘聪攻破长安,建立汉国,正宁属汉,末置县。319年,汉国更名前赵,正宁属前赵安定郡,未置县。
    东晋咸和二年(327),后赵打败前赵,正宁归后赵,属安定郡,未置县,以驻军代政。永和七年(351),前秦立国于长安,在今镇原县置雍州,以军代政,正宁归雍州。太元九年(384),后秦赶走前秦,在今庆阳市置泥源军,以军代政,正宁属泥源军。
    北朝时期(386――581)。太平真君二年(441),北魏在今宁县城置定安县,兼置赵兴郡;在罗川重置阳周县,辖今正宁东部、南部地区和宁县平子镇;在榆林子乐兴重置独乐县,辖今榆林子和长乐地区。以上2县均属赵兴郡管辖。今正宁县的宫河和周家归定安县辖。皇兴二年(468),改赵兴郡为华州,阳周、独乐2县属华州。太和十一年(487),华州更名班州,阳周、独乐2县属班州。太和十四年,更班州为豳州。阳周、独乐2县均属之。
    西魏大统元年(535),在阳周县增设泥阳、惠涉二护军。泥阳军设在今宁县平子境内,惠涉军驻罗川城。此2军均为驻军机构,非政府机构。大统十六年(550),西魏在阳周县置显州,阳周、独乐二县属之。废泥阳、惠涉二护军。废帝二年(553),改豳州为宁州。
    北周元年(557),废显州,阳周、独乐2县改属宁州赵兴郡。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581――960)
    隋开皇三年(583),废赵兴郡和独乐县,独乐地域划归阳周县。开皇十八年,改阳周县为罗川县。大业元年(605),改宁州为北地郡,罗川县属之。次年,改北地郡为豳州,罗川县属之。大业八年,改豳州为北地郡,罗川县属之。
    唐武德元年(618),改北地郡为宁州。并从宁州析置豳州(治在今陕西省彬县),罗川县属宁州。次年,从宁州辖定安县析置定平县(县治在今宁县政平),属豳州,今正宁宫河、周家地域划归定平县辖。天宝元年(742),改宁州为彭原郡。因在罗川发现27躯玉真人像,故改罗川县为真宁县,属彭原郡。乾元元年(758),改彭原郡为宁州。元和三年(808),定平县划归宁州。大中三年(849),设宁节度使,真宁县、定平县均属之。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
    庆阳地区庆、宁、原、衍、环五州并存,真宁县属宁州,定平属衍州。后周显德五年(958),废衍州,定平县划归豳州。后周末年又划归宁州。从此,宫河、周家两地久归宁州辖。
    宋金元明清时期(960――1911)
    北宋时期(960――1127),真宁归属未变。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宁州归属庆阳府,真宁县为庆阳府宁州所辖。
    金代(1115――1234),真宁属宁州。山河及今宁县太昌、早社3镇归宁州管辖。
    元代(1206――1368),真宁仍属宁州。山河、太昌、早社3镇及定平、襄乐2城归宁州直辖。
    明代(1368――1644),前期仍袭旧制,直至万历二十九年(1601),经邑人赵邦清提请,朝廷改真宁县直属庆阳府,宁州不再领真宁县。真宁县辖郭下、长乐、望仙、文乐、乐兴、平子、西峪、路上、香庙、中庙、长城、移丰、山河、新庄、万益、万盈、安夫、要册、勾仁、安兴、烟村21里。
    清代(1616――1911)。初期沿袭明制。顺治五年(1648),真宁知县焦象贤申请,并21里为7里,即:与新、光化、挈炬、和恒、金汤、灵湫、永绥7里,共编为68甲。康熙八年(1669),析陕西行省甘肃布政使司置甘肃行省,真宁属甘肃行省庆阳府。雍正元年(1723),因避清世宗“胤礻真 ”讳,更名真宁县为正宁县。
    民国和陕甘宁边区时期(1911――1949)
    民国初,正宁县治仍在罗川,正宁县先后属陇东道和泾原行政区。民国18年(1929),县长李剑泉被饥民所杀,县治迁至山河。当时全县辖山河、永和、罗川3区42个行政村。民国22年,改区公所为镇公所。民国25年,民国政府废泾原行政区,设立甘肃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正宁县属之。同年,又改镇公所为区公署。区下为联保,联保下为保,保下为甲。全县共辖3区6联保46保492甲。
    1932年4月,刘志丹、谢子长率领陕甘游击队在正宁县寺村塬建立了陕甘边区的第一个临时革命政权――寺村塬革命委员会。1934年11月,共产党在正宁县成立了南区革命委员会。1935年初因战争原因,南区革命委员会和正宁县办事处暂驻陕西省中部县小石崖村。1935年7月,南区革命委员会和正宁县办事处机关迁驻正宁县三嘉塬。9月,成立南区苏维埃政府和新正县革命委员会,两机关移驻五顷原南邑村。11月,南区苏维埃政府改为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1937年10月,关中特区改为关中分区督察专员公署,新正县苏维埃政府改为新正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关中分区管辖,两机关合署办公,前后驻南邑村2年零3个月。此后,两机关移驻新正县三区八乡马家堡。当时,新正县共辖6区42乡:一区辖今湫头、五顷原等9个乡;二区辖今三嘉、关川等6个乡;三区辖长舌头等8个乡(今属陕西省旬邑县);五区辖今永正、榆林子长乐地区7个乡;六区辖底庙等5个乡(今属陕西省彬县)。同年,解放区新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在今正宁县月明乡杨园子成立,西坡、月明等乡归属新宁县管辖。
    1937年1月,国民党正宁县政府同新正县抗日民主政府进行谈判,划分临时县界。新正县政府作出让步,将第五区全部划给国民党正宁县政府。从此,新正县辖区由6个区减为5个区,乡政府合并为28个。
    1940年,国民党政府改区为乡镇,取消联保。国民党正宁县政府时有山河、永和、罗川、平子4镇及永正、纪纲2乡,下辖46保496甲。
    1946年,国民党正宁县政府增设三嘉、月明2乡和湫头镇,因地域分属新正县和新宁县,故将月明乡侨置山河镇,将三嘉乡和湫头镇侨置永和镇。
    1948年,国民党正宁县政府仍辖山河、永和、罗川、平子4镇及永正、纪纲2乡,下属56保。
    1949年4月,关中分区更名为三原分区,新正县、新宁县属之。同年5月,国民党正宁县自卫队在雷鸿轩、先子灵率领下宣布武装起义,县长马守礼被押送解放区。6月初,自卫队一部又叛逃到平子镇,国民党第三督察专员公署借机在平子镇恢复了国民党正宁县政府。同年6月,解放区陇东分区和三原分区负责人在陕西三原开会,决定撤销新正和新宁县建置,恢复正宁县和宁县,并将两县归属陇东分区。会议还决定将原宁县管辖的宫河镇及米桥乡2个保划归正宁县,将原正宁县管辖的平子镇划归宁县。原新宁县管辖的西坡、月明地区划归正宁县。原新正县管辖的湫坡头、职田、底庙分别划归陕西省旬邑县、县。7月26日,经中共西北中央局批准,陇东分区改称庆阳分区,正宁县属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至现在)
    日,正宁县解放。新成立的正宁县人民政府从原新正县三区驻地阳坡头村迁往永正。在永正讨论商定了对全县新解放区的接收工作。8月8日,县政府机关进驻山河城。从此,山河成为正宁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
    1949年至1952年,正宁县辖三嘉、湫头、永和、西坡、永正、罗川、宫河7个区、47个乡、165个行政村、439个自然村。
    1953年,增设第八区马槽沟区。年末全县辖8区49乡。
    1955年,撤销永和、西坡、马槽沟3个区,成立于家庄、唐兴、月明、西坡、山河、文乐、任家、纪村8个直属乡。是年底,全县辖5个区、8个直辖乡、30个区辖乡、34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年10月,庆阳专区并入平凉专区,正宁县属之。
    1956年5月,撤销三嘉、永正、罗川3个区,成立南庄子、关家川、姚家岭、永正、南住、佛堂、罗川、榆林子、彭家川9个直属乡。是年底,全县辖2个区(宫河、湫头)、13个直属乡、15个区辖乡、30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3月,撤销宫河、湫头2区和姚家岭、文乐、任家3个直属乡,成立宫河、碾庄子、牛家沟圈、五顷原、湫头、解家川6个直属乡。4月,又撤销碾庄子直属乡。至此,全县共辖30个直属乡。不久,又将30个乡并为18个乡,即月明、西坡、山河、永正、南住、榆林子、任家、纪村、宫河、牛家沟圈、罗川、唐兴、于家庄、解家川、湫头、五顷原、关家川、南庄。9月,撤乡并社,全县新成立6个人民公社,即红光(宫河)、东风(榆林子)、卫星(山河)、红旗(永和)、跃进(湫头)、红星(三嘉)。12月,正宁县并入宁县。
    1961年5月,宁县将原正宁县并入的6个人民公社划分为月明、西坡、山河、冯柳、永正、长乐、榆林子、宫河、周家、罗川、永和、双佛堂、湫头、五顷原、解家川、关家川、三嘉17个人民公社。12月,恢复正宁县建置,原正宁县并入宁县的17个人民公社复归正宁。
    1962年,增设纪村、牛家沟圈2个人民公社,并设山河、湫头、宫河3个区工委。是年底,全县辖3个区工委、19个人民公社、390个生产大队、647个生产队。
    1963年3月,撤销区工委。是年11月,双佛堂公社并入永和公社。
    1965年撤销长乐、牛家沟圈、纪村、冯柳、月明、五顷原、解家川、关家川8个公社,全县并为西坡、山河、永正、榆林子、宫河、周家、罗川、永和、湫头、三嘉10个公社,辖生产大队111个,生产队668个。
    1980年,由西坡公社析置月明公社,湫头公社析置五顷原公社。至此,正宁县下辖12个公社。
    1983年12月,改公社为乡,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改生产队为自然村。1984年4月,五顷原乡改称为五顷原回族乡。1985年3月,山河、榆林子、宫河3乡改为镇。2002年,永和乡改为镇。至2003年12月,全县辖4镇、8乡、111个行政村、695个自然村。
  教育事业
    2007年,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83所,教师总数2758人,学生总数4.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毕业率分别达到99.6%、99.7%、99.8%、100%;中、小学会考合格率分别为35.6%、79.8%;高考大专以上录取人数1644人,录取率72.7%,本科进线人数365人,本科进线率16.2%
商务联系E-Mail:
中国区划地区代码大全 power by宁县医师赵金录 温情流淌暖患者
&&&&在甘肃省宁县新庄镇街区,有位在当地老百姓中口碑很好的农民医师。患者喜欢他,尤其是那些家里经济不宽裕的农民患者更是喜欢他。他们说他:“手艺好,药价算的便宜,脚勤快,人好打交。”他就是赵金录,开在新庄街上的医疗所名儿叫执业助理医师赵金录诊疗所。
&&&&荣誉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1996年7月,赵金录以优异成绩从庆阳卫校毕业,回村后在家乡开起诊疗所,当起了农民医生。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农村医生和他的诊疗所虽然只是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农民不管得了啥病都找。为了做一名乡亲信得过的医生,尽最大努力满足患病乡亲的医疗需求,他一门心思钻研业务,从不放弃任何一次学习实践机会,五年后从一名乡村医士成长成了乡村医师;七年后又一次性通过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每次遇到疑难病患者,他都认真书记病历,对照自己临床医学实践资料,反复研究,寻找最佳治疗方案。几年下来,他和他的诊疗所成了新庄街上老百姓公认的好医生和信得过的诊疗所。
&&&&赵金录的诊疗所座落在新庄街北头。五月间的一天,笔者走进他的诊所,但见室内窗明几净,墙壁上贴着预防甲肝、结核、流脑、流感的宣传画。在100平方米大小的诊室里,赵金录正在为一个一岁左右的男孩看病。他听了男孩心肺,测了男孩体温,对男孩的妈妈说:“不必担心,是轻微外感。”说着随手开了些清热解毒的西药片子。男孩的妈妈问他不打针行不行,他说:“六顿药,每天两顿,每顿饭后各服一次,吃完就好了,一共三块钱。”“你经常找赵大夫给孩子看病吗?”笔者问。“嗯,”她说:“赵大夫药价算的便宜,除药费外基本上不收别的费用。”她说。她叫王小齐,是东北门村农民。
&&&&“小齐说的对着哩,找赵大夫看病花钱少,照样把病能看好!”等着让赵大夫看病的西南门村农民蔡粉叶接过王小齐的话头说。她告诉笔者,她患脑动脉粥样硬化症已6年了,每次大发作,都找赵金录打两瓶子吊针,吃几瓶子五福心脑康,花二百多块钱就控制住了,可去一次医院,最少都得七八块钱,还不一定控制得住,再说很不方便。她说,她家五口人,儿子儿媳长年在外打工,她和老伴常年患病吃药,家里日子过的很拮据,找赵大夫看病十次里五次就是赊账,可赵大夫从为难过他们。
&&&&“我们有病找赵大夫看。”当地许多农民总结找赵金录看病有三大好处:一是不掏挂号费和治疗费,也不掏出诊费,躺在赵金录的诊疗所里看病不用付床位费,打针不出手术费。二是花钱少,对常见病、多发病,赵金录能开西药片子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既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负担,又减轻了药品对患者不必要的毒副作用。另外,他卖出的药物货真价实,每次最多为一个患者开三天药,个别患者需要贵重药,他义务代购。三是赵金录让小病不出村,对危重病及时转诊。谁家有患高血压、冠心病、漫性支气管炎等病人,他都一清二楚,了如指掌,平时指导其科学用药,急时随叫随到。对胆曩炎、阑尾炎、急性胃肠炎等能作出比较准确诊断,临床症状缓解后,又能急时帮患者转往大医院。
&&&&从2001年至今,他每个月平均诊转危重病人2例。10年来他的诊疗所没有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此外,他的诊疗所每年义务为当地的100多位高血压患者定时测血压,经常向他们宣讲预防高血压、心肌梗塞大发作知识。 &&&&
&&&&在为农民患者解除病苦中,今年30岁的赵金录,更是以董志原农民特有诚实来体贴照顾患者。去年3月间,他出诊到东北村七组农民王某家。老人王某因患晚期直肠癌卧床不起,分泌物气味难闻,令人作呕。患者家属多次劝他戴口罩,他执意不肯。他边给老人输液,边劝慰老人,又教家属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临走时,老人拉着他的手,说:“你一天一来,我心就宽了。”“我要是戴口罩,会使老人误认为我嫌弃他,不戴才拉近了与老人间距离,才能延缓老人的寿命。”接受笔者采访的赵金录深有感触地说。
&&&&采访中,赵金录救死扶伤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4年前,他的大胆和爱心使东北门村一位村民起死回生的事,至今被该村许多村民传为美谈。那是2004年7月,41岁的西南门村村妇李某患急性胰腺炎在西安某医院行切除手术回家三个月后,伤口感染,高烧不退,赴大医院诊治缺钱,就找赵金录以赊医疗费方式诊治。赵金录打破常规,进行救治。他在诊得家属同意后,对李某用超大剂量青霉素消炎和用大针管抽取伤口浓液。经过大胆治疗加细心护理,终于使李某恢复了健康。
&&&&近十年来,赵金录就是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以爱心和真情为当地老百姓治病疗疾的。为了不增加老百姓看病的负担,他坚持让惠于乡亲办所的同时,恪守药品平价微利行医理念。由于他在当地口碑不错,患者近悦远来。他每天接诊患者不下10位,每月开出处方不下500张。采访结束时,赵金录说:“财富不是人生的全部,为群众看好病,得到群众认可与尊重,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就得到了实现,这就是我最大的人生快乐!”正是他坚持了一个医师的良知和职业操守,才使他远离金钱的诱惑,一门心思扑在自己的事业上。(石颢 胡小华)&&&&&&&&
&&&&编辑:俞昱邦
来源:宁县新闻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宁县新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