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厌诲人不倦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而识之”,学问要靠知识来的。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这是最要紧的。“学而不厌”,他自己说作学问的志趣永远不厌倦。“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
“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而不为苦!”
从逻辑上看,“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先要“默而识之”,才能“学而不厌”,最后才能做到“诲人不倦”。默而识之是学不而厌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记住并理解了,才不会因为囫囵吞枣而消化不良,才不会因为生搬硬套而闹出笑话;只有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有兴趣去学习进一步的知识,做到学而不厌。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基础和条件。只有学而不厌,才能保持内心的开放和鲜活,才会有不断增长的与别人分享的内在需要。否则,诲人不倦就只能是无休无止的唠叨和空洞的说教,就只可能导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甚至是“教”得低效、无效、负效。
要想做到这样的境界,我觉得一个教育工作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敬业爱教
对事业的热爱是教师勇于面对工作压力的动力源泉。陶行知说,作为教师,最大的成就就是培养出自己崇拜的人。教师只有真正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伟大和崇高,才能体会到教育工作的意义、价值和责任,才会发自内心地爱上教育事业。
当然,教师也是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平凡人,“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只有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并善长救失,努力奋斗,才能使自己消除在某些问题上的迷茫,做一个真实的人。
2、保持热情
作为教师,自己要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真正做到“学而不厌”。有学习热情的教师,会用开放的心态对待周围的新事物,不断吸纳和接受新的思想和知识,并从学习中感受和体会知识的力量,获得学习的满足与快乐。
现在,有不少教师不能很好地接受并适应社会的变化,不适应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学生的新特性,在不适应的不断积累和持续的工作压力之下变得倦怠起来。因此,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教师自己内在的原有的认知结构,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工作的不适应,这才是能做到“诲人不倦”的前提条件。
3、培养能力
  教师应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这个能力,应该是多方面的能力,能应付不断提高的工作要求和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教师应该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不断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这样,教师就能轻松地面对工作要求,做到教学相长,教与育并重。
配图为小儿葱葱2012年10月在杭州嘟嘟城体验“人民消防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_百度作业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默记在心里,学习起来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这里孔子所说的三件事,是他日常所践行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自勉的.这些事情看似简,但真正的做到却不容易.《论语》中的话多是如此,讲的都是一些常情,常理,常识,关键在于实行和坚持.有人说这是孔子自谦的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人格的伟大,以及一些学习的门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默默的学习知识,学习知识不会感到满足,教导他人不会感到不耐烦厌是满足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学而不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其实,孔子所说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指的自己。孔子为什么可以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呢?我们知道,孔子曾经多次说过自己是好学之人,当然这是孔子“学而不厌”的重要原因。此外,学什么是孔子为什么“学而不厌”的更加重要的原因。事实上,孔子思想基本上都是体现在《论语》里面,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学全部都是有益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规律、理念等等。换言之,如果能够做到“学而不厌”,首先得有一个好学的精神,更加重要的是学得什么。如果只是有一个好学的精神,而没有注意到学的是什么,那也做不到“学而不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规律、理念等等真是太丰富了,这也为“学而不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说,我们学习孔子“学而不厌”的精神,除了要具备一个好学的精神之外,更重要的是学得什么,也就是要学习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规律、理念等等,只有这个样子,才有可能做到“学而不厌”,否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学而不厌”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学的都是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规律、理念等等,而这些个规律、理念等等又都是有益于每一个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所学处处应该不会遇到阻力,所以说“学而不厌”才有可能做到。反之,如果所学都是无益于人类生存的东西,那一定会遇到各方种种的抵制,如此这般,如何才能够做到“学而不厌”呢?也就是说,学都困难,何来不厌呢?
  孔子讲他自己“诲人不倦”,其实我们从《论语》里面可以看出,孔子教了那么多的学生,的确是做到了“诲人不倦”。为什么孔子能够做到“诲人不倦”呢?要做到“诲人不倦”,首先要具备“诲人”的资格与能力,而这些个教诲人的资格与能力又代表着什么呢?也可以这样说,教诲人的资格与能力是来自于有益于人类生存的种种之规律、理念等等,换言之,只有象孔子那样掌握了诸多的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规律、理念等等,才会有资格和能力来“诲人”,否则根本就谈不上教诲人。孔子做到“诲人不倦”,所谓“不倦”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孔子掌握了相当多的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规律、理念等等;二是孔子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知晓和了解这些个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规律、理念等等,并将其积极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
  此外,“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是孔子自身真实的写照,换言之,作为普通人,我们学习孔子的这种“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之精神还可以,但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做到孔子那样的“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对此我们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而识之”的识,之所以读作(zhi),就是因为“识”通誌(zhi),所谓誌,就是记;记在心里或用文字、符号标记。如果是读作识,也就是认识的识,那就前后文不通了。
  所谓“默而识之”,就是默默的记住所学的知识。今天我们常用的默记之方法,其词源就是来自与此。
  所谓默,就是静默、不语。也就是说,所谓“默而识之”,就是在静默不语的情况之下,将所学记住。“默而识之”的“之”,当然是代所要记住的对象,那自然就是所学习的知识。
  我们知道,“学而时习之”是孔子所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默而识之”又是孔子所创造的另一种便于学习的方法。
  “默而识之”的“默”,是要求在静默的情况之下,将所学记住。然而,在静默的情况之下是最容易将所学记住,所谓精力集中是也。另外,一定要将所学记住,那是最终为了方便于应用。
  孔子的“默而识之”的思想,是产生在2500多年以前,那时的社会基本情况是:1、社会总的知识含量有限,不像今天的知识爆炸;2、没有书籍;如果能够及时和方便的运用知识,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就是依靠记忆。今天则不同了,知识有如此之爆炸形态,只是依靠人脑单纯的记忆恐怕是应付不了,这是事实。当然,记忆也是有成本的,譬如记忆时的成本和保留记忆时所需要的成本。总之,为了记忆和保持记忆要必须付出相当的综合成本。在这一点上,国外的合唱团演员,也包括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在演唱时,总是看着乐谱演唱,他们之所以会是这个样子,说到底就是为了避免记忆和保持记忆所要付出的成本。我国的许多歌唱演员,特别是合唱演员在演出时,譬如演出《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和《长征组歌》等等音乐作品时,是绝对不能够看着乐谱演唱的,他们之所以这个样子做,就必须要付出巨大的记忆成本。如果这个作品只是作短时间的演出,不久演员们就会将曾经为此而付出过极大成本的词谱的记忆逐渐遗忘。如果又要恢复此演出,而又要重新付出巨大的记忆成本。
  实际上,今天我们在教学上的死记硬背,其根本原因就是机械地、教条的理解了孔子的“默而识之”的思想。换言之,“默而识之”思想的价值并没有失去,而是我们有些人将其滥用了,不是吗?也可以这个样子说,“默而识之”是有限的,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有人硬将“默而识之”发挥成无限的,那是这些个人的问题,而不在于“默而识之”的价值本身!再者说,想想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当中,有多少的知识不是需要“默而识之”?不是吗?实际上,这才是孔子“默而识之”思想根本价值的存在之处!孔子说“德之不修”,所谓“修”,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修养。此外,修还有修饰、修理、学习和善的意思。修的意义用在此处有如下效果:1、如果修德,能够达到使得自己更加美好的状态;2、修德可以达到修正的结果,所谓修理的目的不就是修正吗?也可以理解为将不正常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3、“修”,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4、经过“修”的过程,达到了善的境界,自然就为善了。
  孔子说,“德之不修......是吾忧也”,为什么呢?以上我们说过,所谓“德”,就是有益于我们生存的言行。如果对此进行修养,那言行自然就是有益于我们生存的,如此这般,我们的生活还能够过得不好吗?反之,如果是“德之不修”,那言行很有可能就是无益于我们生活的,严重时还有可能是破坏我们生活的。所以说,所谓修德不仅仅是一个只是修德的问题,而修德与否的背后是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联的。换言之,如果德修的好,我们的生活就会过得幸福,相反,我们所过的只能够是悲惨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德之不修”,那直接的社会后果就是大众的悲惨生活,面对于此,我们说,孔子能够不忧虑吗?所以说,孔子对于“德之不修”而可能产生的严重社会后果表示担忧就是再正常不过得事情了,不是吗?
  此外,“德之不修”的人愈多,其职位愈重要,他的社会危害性就愈大,我们的忧虑也就愈严重。我么今天的社会生活之所以如此的混乱,当然无论是从我们自己国家的纵向比较,还是与诸多其它国家的横向比较,我们的社会生活都是非常的混乱,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有太多的人“德之不修”,不是吗?所以说,要想彻底的改变现状,必须的从修德开始,如果不是这个样子,那混乱的生活将会没有尽头!孔子此处虽然没有说学的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孔子一生所推崇的是什么的学问,简言之,孔子一生所推崇的就是有益于我们生活的言和行之标准,这一点无庸置疑!
  那学了为什么还要讲呢?我们知道,人类为了使得自己能够更好的生活,不断创造出了众多的言和行的标准,然而,这些个标准不是创造出来就完结了,他是需要人们来遵守才能够最终达到创造标准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让人们最终生活的更好。但是,这些个标准不是人们生下来就存在于他们身上的,而是要通过学习才能够获得和掌握的,有时这种的学习对于某些人来说,还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吗?所以说,学习只是一方面,应用才是最终的目的。为了彻底达到应用之目的,能够将这些个所学熟练的掌握也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为了能够将所学熟练的掌握,学习了之后能够将其讲出来,是能够达到熟练程度的重要的手段。所以说,学和讲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是既相联系又不能够分割的,但最终目的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学以致用。
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默默坚持的过程,所以要想学习好的第一步是自己要能静下心来。有的人学习,越学越有兴趣;可是有的人学习,越学越感到厌倦。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只要真正能静下心来学得进去的人,都不会感到厌倦,反而会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所以要做到的关键,还是要培养起自己学习的兴趣。比如,有些人一上桌子可以连续打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如果一个人的也能浓厚到像对待麻将的喜好一样,还有什么东西会学不好呢?
"",是指我们在指导别人的时候不感到疲倦,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同样离不开一个兴趣。两个喜欢的人,不管他们学问高低,只要谈起麻将来,总是、,从来不会感到厌倦。当然,要做到的另一个要点就是要有爱心和耐心。
孔子的“”虽然被人推崇至今,可以一直以来,者少,者多。能够的人未必就值得称赞,还要看他学的是什么,学成以后是否对自己、对社会有用;对于那些违背史实的历史,不是知识的政治,高尚离谱的道德,正常的人是不会学而不厌者的。能够诲人不倦的人多数都十分令人讨厌,晚辈都诲人不倦的长辈,下级都厌烦诲人不倦的领导,人们普遍反感的就是那些诲人不倦的者,即便是老师,如果、诲人不倦,学生们也大都不喜欢。
意思: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学问要靠知识来的,这里的“识”在古代文字中是与“志、记、志”字通用,所以“”这句话就是说: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这是最要紧的。
爱人爱世,须要有、入海救人的牺牲精神
孔子这三句话,表面上看是很容易的,做起来就非常难。后世为人师表者,可以将这几句话作成格言,在碰到厌倦的时候,提起孔子这几句话,在肚子里脸红一下,马上自己改正过来。孔子在接着这三句话之后便说:“?”翻成白话,便是说,我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到处留意,默默地学习中,我把它强记下来;求学问不厌倦;教人也不厌倦;但是除了这三点以外,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
简单解释: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学问要靠知识来的,这里的“识”在古代文字中是与“志、记、志”字通用,所以“”这句话就是说: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这是最要紧的。
“”,他自己说作学问的志趣永远不厌倦,这在文章上读起来很容易了解,乍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深深体会一下,孔子的学问就在这里。虽然非常平凡,但要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平凡,能安于平凡是很难的,这也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引伸。以自己的经验来证明,假如发狠学一样东西,肯下工夫去学习,最多努力一段时期,就不能继续不倦的去搞了。所以一生能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像写毛笔字、打太极拳,开始很有兴趣,再继续下去,到快有进步的时
候,对自己的毛笔字,越看越讨厌,简直不想看;打拳也打得自己不想打了,认为学不好。这正是一个关键,是个进步的开始,可是大多数都在这种情况下厌倦的放弃了。因此,就觉得孔子这句话,的确了不起。
另一点便是“”的教学态度。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但是如果“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一苦也!”教育的事有时真使人厌倦不堪。尤其是现在青年的教育,从小底子打得太差了,几乎必须要重新打基础。所以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必须要有宗教家的精神,爱人爱世,须要有舍身饲虎、入海救人的牺牲精神才行,又像是亲自施用换心术硬要把自己的东西,装到他的脑子里去的这种心情。但有许多学者有了学问,却当成千古不传之秘,不肯教给别人。
孔子这三句话,表面上看是很容易的,做起来就非常难。后世为人师表者,可以将这几句话作成格言,在碰到厌倦的时候,提起孔子这几句话,在肚子里脸红一下,马上自己改正过来。孔子在接着这三句话之后便说:“何有于我哉?”翻成白话,便是说,我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到处留意,默默地学习中,我把它强记下来;求学问不厌倦;教人也不厌倦;但是除了这三点以外,我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没有。就是这个意思。可是这三点都是真学问,我们大家都很难做到,所以我认为这篇是第一篇《学而》的引伸注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而不厌的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