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期曾氏鲁国堂说:"改朝换代?"

[转载]曾氏论人之语玩味
曾氏论人之语玩味(金河曲)
曾国藩一趟北京之行,对两宫和皇上的评价是:“两宫(指慈安、慈禧两太后)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皇上冲默,亦无从测之。”
  简短的几句话,对于惜语如金,对于说话文章力求准确简洁的曾国藩来讲,这个结论实际上已是一个很明确的评价。
  我们玩味一下这两句话。第一个要点是“才地平常”,第二个要点是“无一要语”。好像第二句话是第一句话的原因,但又不全是。实际上“才地平常”是结论,“无一要语”是补充。后面一句话相当于吃饱肚子的十个馒头中最后一个馒头。有后面这一次北京陛见,整个结论一下子跃出水面。
  “无一要语”拿俗话来讲,就是说话说不在点子上。絮絮叨叨一大堆,没一句值钱的话。尤如唱歌,打不在点子上,跟不上节奏,与丝弦伴奏不和拍。不是高半个音,就是低半个音,不是抢半拍,就是慢半拍。一场戏下来,可怜那琴师前追后撵,上气不接下气,直累得七荤八素,东倒西歪,临散场还是赶不上趟。观众听这种人唱歌,也是不胜其苦,俗话说“打的耳朵疼”,“闪得腰岔气”。
  不要小看这个“无一要语”,这实际上体现了一个人总体的素质和水平。如果我们模仿西洋的方法,创造一个对人才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来衡量一个人的平庸程度,这个指标就定名为“人才的平庸度”。
  我们再往下研究,决定“人才平庸度”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莫过于“无一要语”了。  就象写命题作文,有学生看到题一下来,“唰,唰,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一篇急就章瞬间而成。不识字的人在旁一看,“哇噻!了不得!”这先生一会儿的功夫,写了一大篇,好有文化哎。老师过来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手里一攥,一把丢进废纸篓中。
  说话说不说到点子上,得不得要领,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人的语言是思维的门面,而思维决定人的行为。这不单单是一个表达的问题,说话不是唱歌,不是听旋律,是要言之有物的。真正的“要语”,关键在语义。跟说话的声音高低,男声女声,语速快慢,京腔粤语,关系不大。说到点子上,就是轻轻的说来,也尤如虚空中的惊雷,识者知之,令人心服;说不在点子上,尽管声嘶力竭,手舞足蹈,有心的听者只能是一默了之。
  有人要问,比如说话的人来一个韬光养晦,故意东拉西扯,你不是没辙吗?答案是:这种方法只能对那些听不出要点来的人玩。对于曾大帅这样的人来讲,韬光养晦是能听出来的。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极力说出要点的人,他要抓住的是要点;极力躲闪要点的人,他要躲闪的也是要点。这就好象武功高手对招一样,看你进攻的态势,实际上就知晓你防守的重点了。这场对话中,曾氏在恭顺回答问话的同时,也在隐隐约约地试探。并不都是一般人眼中的穷于应付而已,小说家们把曾氏说成诚惶诚恐,汗流浃背的样子,实在是小瞧了曾氏的修行功夫。
  会不会有那种深藏于九天之上的高明隐晦方法,不可以识别出来呢?这种方法一般人识别不了,还是有人能识别出来。并不需要能识别的人,非得比这个隐藏的人水平高。只要这个人心能静下来,但凡有一些心性修养的人,还是可以感觉出来。你不一定能感受出他背后是什么,但是你可以感觉出他背后有东西。你可以隐隐感觉到自己的神气被别人的神气罩住,四处不着力,有一种抓不住东西的感觉,这就说明隐藏的人是一个高明的人。像曾国藩这样常年修心又有阅历的人,马上就可以感觉到这一点。我们再据理分析一下,就这一次曾氏陛见的谈话来讲,两宫太后没有任何道理在这个封疆大吏中兴名臣面前装糊涂装水平低。
  说话不得要点,就是思维不得要点,思维不得要点,行动也不得要点,效率低下是小事,南辕北辙那就麻烦了。若在太平时期,在繁冗的官场中,多绕几个圈子,多点缓冲,也可能是一个优点,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后果。但曾大帅刚从血与火的战争中来,刚刚经历了一场严酷的厮杀,十几年的战争的洗礼,已经把他从一个文化官僚变成了一军事将帅。战场不是游戏,不是晚清的官场。每一次的决策都要求准确简洁,来不点半点糊涂。每一次不得要领的命令,都可能是一次血的教训。每一次都要求尽量的准确简洁,任何的花样和排场在厮杀中都是不需要的。任何一次不得要点的攻击,贻误战机,都是在增加敌人生存权,也就是在缩窄自己的生存权。
  打仗就不用说了,现实生活中,不得要点也是误事的。在北京,我有一个朋友是从小学会开车的那种。文化虽不是很高,但因一开始上班就在大衙门里当差,开车做事都非常麻利。更难得走南闯北,广见博识,智胆俱全,性格是个急性子。那天办事,另外一个朋友开车,路上车一辆接一辆的。在这种拥挤的情况下开车,玩的是稳、准、胆大。你要往里插车、拐弯,车头什么时机往里横,占多少路面,怎么占法,都是有讲究的,要因时而变,每一关头都要赶上去。否则你根本动不了,你就是在原地等一天,也没有人会让你先走。这个朋友开车技术潮点儿,不是过猛,产生危险动作,就是到不了位,左右抢不在点子上。他这么来回一折腾,眼看就要误事了。我前面那个朋友急了,他们都是打小的朋友,说话也没什么客气的。一开口:“你这车怎么开的,真他&的面!瞧着你开车费劲。来,让开,一边呆着去!”说着两人换了位置。再看这车,突然变了一辆车似的,如一尾活鱼,在车缝中游来游去,终于准时到达目的地。
  北京话中这个“面”字,就带有不得要领,说话做事不赶趟,紧要关头上不去,畏缩平庸的意思。一个小小的开车,尚且如此,如果这是大事,不得要点的后果真是不可想象。
  曾大帅没有觉察出,实则两宫的能力较之以前肯定是提高了,而不是走向平庸了。如果照平常的标准来看,两宫也不能说是无能的人,甚至就个体而言,也应该算是人才。主要是这种才能与所承担的责任不相匹配,再者曾氏的眼光也不是常人的眼光,他对最高统治者的要求也不是常人的要求。这个“要语”,非同一般“要语”,是站在清朝整个政治大势高度上的“要语”。这个“要语”,对于一般足不出宫庭的人来讲(而且这个统治者不是实践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而是历史推上来的),确实有点勉为其难。
  曾氏自己思想境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自己由一个高高在上的虚与应酬的京官变成了一个对中国社会有相当了解做实事的独当一面的人。要说也不是两宫太后无能,而是这样的统治者和中国面临的巨大问题相比,实在有点难以胜任。这面鉴人的镜子,已经不是以前的镜子了。曾国藩这么多年来的戎马生活,见的世面多了,阅人也多矣,见过好多的人才,对人才的标准也有了一条新的基准线。这样一来,曾国藩对于两宫的结论就他本人的逻辑来讲,是再自然不过的了。细玩味这个断语,在语序上也很有意思。先说“才地平常”,后说“无一要语”。曾氏多年来以慎独修身,即使私下交谈,说话也是很慎重的。此段评语,短短数字,所包含的内涵和情感很多也很复杂。有点沉甸甸的感觉。
  可见“无一要语”,是评价一个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有做事情经历的人,甚至有领导别人结历的人,从自己的经验中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
  经常说到“要语”的人,不一定都能把事做好,做到点子上;但“无一要语”的人,绝对是平庸的人,不可以委以重任,这个原则是知人学问中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一头受过训练的猩猩胡乱击打键盘,碰出一本《大英百科全书》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
  从这个评语中也可以看出,曾氏的知人理论体系,是中国传统的认知体系,是中国主流的人才评价体系,是一个立体的知人体系,并不是历史传说当中的完全术数的相人体系。是各种理论,和自己经验、感知融会贯通起来的一个实用的体系。实践证明这个体系是行之有效的。
上文说到,曾国藩在进京之后和赵烈文说:“两宫(指慈安、慈禧两太后)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皇上冲默,亦无从测之。”曾国藩进京,执掌直隶,可以说含义多重。朝廷要见曾国藩,曾国藩也想着陛见。除了礼仪的原因外,双方都要想多了解一下对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作为曾国藩来讲,虽然大功已成,作为中兴名臣,对清朝的整个大势要有一个清醒的估计,因为他的身前和身后已经和这艘大船绑在一起了。
  曾进京的整个行程可以说是“考察之旅”。他就像商人一样,腰里别着一杆秤来开始了他的进京旅行。
  两宫太后皇上为代表的清统治集团,同样急切了解这个南方政治军事集团代表人物的曾国藩。现在大家都可以长出一口气了。曾国藩采取了自我约束自剪羽翼的方针,自动裁撤湘军,表面上避免了中国历史上多次重复的帝王和重臣之争的危险。
  大家可以按照固有的礼仪进行一场几年来少有的陛见了,可谓正当其时。
  曾国藩精于知人,我们上面已经看到了曾国藩在见到两宫和皇上以后的评价。我们反过来看一下曾国藩三次陛见的具体情形,来分析一下曾国藩结论的原始素材。下面给出曾国藩三次陛见的详细情况。(摘录于历史小说,基本上忠实于清档案原记录,看起来比看原档案省力。)
―――――――――――――――――――――――――――――――――――――――
  同治七年四月,慈禧太后授曾国藩武英殿大学士。七月,调任直隶总督,负责京畿防备。&
  曾国藩上书慈禧太后,请求陛见。&
  慈禧太后高兴地批复:着来见。
  同治七年十一月四日,曾国藩从金陵启程,赴京赴任,进见皇太后。金陵的百姓,填街堵巷,夹道送行,数百官绅以诗歌饯行。十二月十三日,到达北京,居住在东安门外贤良寺。&
  曾帅刚刚抵达,慈禧太后的两道特别圣谕就到了:赏紫禁城骑马;次日在养心殿召见。&
  十二月十四日,天刚刚破晓,穿戴整齐的曾国藩,就已经骑马进入紫禁城了。他在箭亭下马,经过景运门来到乾清门广场,在内侍的引领下顺利地到达朝房,面见一直在文书中往来、已然十分熟悉的军机大臣。&
  养心殿东间,同治皇帝坐东向西,皇帝身后的两宫皇太后,并排端坐在黄幔之内,坐东向西,慈安太后在南,慈禧太后在北。&
  曾国藩碎步趋庭,入门之后,恭敬地跪伏进奏:臣曾国藩,恭请圣安!&
  紧接着,曾国藩免冠,叩头,进奏:臣曾国藩,叩谢天恩!&
  说完之后,曾国藩站起来,往前走数步,跪在军机垫上。&
  慈禧太后缓慢地问:曾帅辛苦了。你在江南,事都办完了?&
  曾回答:办完了。&
  问:兵勇都撤完了?&
  答:都撤完了。&
  慈禧太后还是不放心,进一步问:遣散几多勇?&
  答:撤了两万人,留的尚有三万。&
  问:哪里人最多?&
  答:安徽人最多。湖南也有一些,不过只数千人,安徽人极多,上万人。&
  慈禧太后缓和一下语气,轻声问:撤得安静?&
  答:安静。&
  问:你一路行来,可安静?&
  答:回太后,路上很安静。先以为有游勇滋事,却倒平安无事。&
  慈禧太后笑着说:游勇倒是有这个胆呢!他们敢碰你曾大帅?
  曾国藩赶紧叩头:托太后的福。&
  慈禧太后喝一口茶,慢慢地问:你出京多少年了?&
  答:回太后,臣出京,17年了。&
  问:你带兵多少年了?&
  答:从前总是带兵,这两年,蒙太后、皇上恩典,在江南做官。&
  慈禧太后笑着问:带兵好?还是做官好?&
  曾国藩紧张起来:回太后,奴才为太后、皇上做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慈禧太后感叹:你这样小心翼翼,忠心耿耿,真是当今的诸葛武侯啊!&
  曾国藩赶紧谦虚:谢太后,微臣不敢。&
  …………
  慈安太后笑着问:你这几年,真是辛苦了。&
  曾国藩恭敬地回答:谢太后。在外几年,一事无成。一想起过去的事情,便无以自安。有始无终,反省自己,多觉内疚。&
  慈安太后像女人拉家常,随口就问:听说你很讲修身养性?&
  曾国藩轻松起来:回太后,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微臣修身差得还远,更不说其他了。我知道,古人修已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象;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骈集之祥。&
  慈安太后似懂非懂,问道:你好静坐?&
  曾国藩回答:是。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的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意,杂念幢幢,将何以极力扫却?微臣就是这样勉之。
  曾国藩恭敬地跪伏叩头&
  慈禧太后插言说:曾帅治军有方,教导弟子更有方,有什么八本、三致祥?&
  慈安太后来了兴致:什么八本啊?&
  曾国藩有点不好意思:回太后,八本是,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侍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慈安太后感叹:好啊!听说什么是三致祥?&
  曾国藩笑着回答:回太后,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慈禧太后平静地问:你以前在礼部做官?&
  答:是,微臣以前在礼部当差。&
  问:在部几年?&
  答:四年,道光二十九年到礼部侍郎任,咸丰二年出京。&
  问:曾国荃是你胞弟?&
  答:是臣胞弟。&
  问:你兄弟几个?&
  答:微臣兄弟五个。有两个在军营死的,曾蒙太后、皇上非常天恩。&
  …………
  慈禧太后接着问:你以前在京,直隶的事,自然知道?&
  答:直隶的事,臣也晓得一些。&
  慈禧太后严肃地说:直隶甚是空虚,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练兵。&
  曾国藩犹豫了一下,还是慢慢地说:回太后,以微臣的才力,恐怕办不好。&
  慈禧太后没说话,慈安太后说:没问题,你好好干吧。&
  曾国藩叩头谢恩,恭敬地退着步,出宫。
  第二天,两宫皇太后再次召见。
  慈禧太后直接问道:你造过几个轮船?&
  曾国藩认真地回答:造了一个,第二个正在建造,还没完成。&
  问:用洋匠吗?&
  答:洋匠不过六七人,主要是中国匠人。&
  问:洋匠是哪个国家的?&
  答:法国的,英国的也有。&
  停顿一会,慈禧太后问:你的病好些了?&
  曾国藩答:谢太后,微臣病好多了。前年在周家口,病很重。去年七八月,便好些了。&
  问:你吃药吗?&
  答:也吃些。&
  慈禧太后端杯送客,这一天的召见就这样结束了,只是拉拉家常,表示恩宠。&
  第三天,十二月十六日,慈禧太后第三次召见。皇太后如此连续三天三次召见汉臣,这在大清历史上是第一次。&
  曾国藩依旧辰时趋朝,已正时分叫起,由僧王之子伯王带领引见。还是进门跪拜,叩问圣安之后,跪在垫上。&
  这一次,慈禧太后寻问历年将才优劣,并奖励曾国藩关于直隶吏治、练兵二事之举措,奖劳备至。&
  慈禧太后问:你这次来,带将官没?&
  曾国藩回答:带了一个。&
  问:叫什么名字?&
  答:王衍庆。&
  问:他是什么官?&
  答:记名提督,是鲍超的部下。&
  问:这些年,你见的好将官多吗?&
  答:好的倒也不少。多隆阿就是极好的,有勇有谋,此人可惜了。鲍超也很好,勇多谋少。塔齐布甚好,可惜死得太早。罗泽南也是很好的,杨岳斌也不错。目下的好将官,就要算刘铭传、刘松山了。&
  曾国藩每说到一个将官,伯王在一旁就要重复一次,让慈禧太后有更深的印象。&
  慈禧太后接着问:水师如何?&
  曾国藩冒着汗说:水师,现无良将。长江提督黄翼升,尚好可用。但是,只不过是第二等人才。&
  问:杨岳斌,他是水师的将官,陆路如何?&
  答:杨岳斌长于水师,陆路方面,调度差些。&
  问:鲍超病好些了?他现在在哪里?&
  答:听说病好些了,他在四川夔州府住。&
  问:鲍超的旧部,撤了没有?&
  答:全撤了,一个没剩。本来,存留了八九千人,今年四月,撤了五千人。九月间,臣调直隶时,恐怕滋事,又将此四千人,全部撤了。皇太后、皇上如果要用鲍超,可以再行招得。&
  问:你几时到任?
  答:臣离京多年,拟在京过年。朝贺元旦,正月再行到任。&
  问:直隶空虚,地方是要紧的,你须好好练兵。吏治也极废弛,你须认真整顿。&
  答:微臣知道,直隶要紧。臣要去时,总是先讲练兵,吏治也该好好整顿。不过,臣的精力,现在不好,不能多说话,不能多见属员。这两年,臣在江南,见属员太少,臣心甚是抱愧。&
  慈禧太后真诚地说:你辛苦了,你实心实力去办吧。&
  一直陪同在一旁的伯王插嘴说:直隶现无要紧的军务,去办必能办好。&
  慈禧太后也鼓励说:有好将,你就尽管往你那里调。&
  曾国藩再次跪伏叩谢:谢太后恩典。微臣遵旨,竭力去办,但恐怕办不好。&
  慈禧太后很耐心地说:只要尽心竭力,没有办不好的。&
  停顿一会儿,慈禧太后问:这一次,你走了多少日?&
  曾国藩回答:十一月初四日启程,十四日到,走了四十多天。&
―――――――――――――――――――――――――――――――――――――――&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曾国藩如何得出对两宫的评价来的。
  作为两宫和皇上,实际上是清朝最高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也是满族统治集团的代表。这里边真正的主心骨是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和皇上实际上都是配角。
  曾国藩是新兴兴起的南方汉族仕族集团的代表,他虽然已经被调离江南,实际上他还是整个湘淮集团的精神领袖和代表人物。
  双方在征讨大平天国这一个共同的敌人的时候,利益和理想是相同的。在征战大平天国胜利之后,有些大目标是相同的,但有一些目标并不是相同的。这里边有一些从古到今共性的矛盾。
  帝和臣本身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虽然是领导和被领导的结构,实际上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当两个方面的力量对比,能够平衡的时候,这种矛盾表现为同一的属性。但是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的时候,这种矛盾的斗争性便成为这种矛盾的主线。其中“强臣弱主”的形式便是最容易引发这种矛盾的一种模式。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中,这种冲突的最后,只有四种结果,分别是:1、杯酒释兵权;2、火烧庆功楼;3、权臣持政;4、江山易主。
  这四种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一种风险机制,尤其是后三种机制,是以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场动荡为代价的,如果这个过程不能迅速完成,则会演变成一场整个社会的战争和流血。从整个社会的成本来考量的话,这种形式不是一种优化的选择。
  曾国藩这一次以一种自我约束的形式,主动自剪羽翼,完成了这一个君臣之间的关系的二次重建,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也是封建社会发展到晚期的一种自我调适和自我完善的一种功能的体现。
  当然,湘军集团在得到利益的时候,也不会轻易放弃这种利益,所以这个过程也是以双方利益的交换和折中来完成的。在曾国藩面京的时候,虽然大局已经明朗,但是变数还有,社会从战争状态转入有秩序还需要一个过程。后面的转化,有好多还要取决于湘军的这些领袖人物的态度。
  从最高统治集团的眼前目标来讲,应该是很清楚的。首先保证太平天国这样的直接改朝换代的力量不能重演,这是重中之重;二是在太平天国已被镇压以后,防止强大的湘军系统由于某种因素变乱,这也是重点。狡兔已烹,猎狗如何处置是一个大问题。这是一个火药桶,略为不慎,则功败垂成。这一步因曾国藩在历史的关键时期态度明朗,暂时得到了解决;三是把由于战争造成的,地方权力大于中央的权力慢慢地收回,再造乾纲独断的局面;最后才是安抚百姓发展生产的问题。
  由于双方近几年的交道都是在文牍上进行的。这一次面对面的接触看上去合情合理,实际上很微妙。
  从两宫和皇上的一面来讲,几次的见面,需要达到这样几种效果:
  1、进一步了解曾国藩,看一看立体的曾国藩是一个什么样子,凭自己的政治经验估计一下这个权臣。
  2、对曾国藩表示恩遇,稳住曾国藩的同时,昭示天下,朝廷对于功臣的奖赏。这个既不能做的不足,使天下人及湘军感到心寒,也不能太过,使有功人员产生骄矜之气。
  3、进一步了解湘军集团和曾国藩本人的意图,了解湘军裁撤的情况,同时督促快速完成湘军的裁撤过程。
  4、对下一步曾国藩的工作作一些指导性意见,这并不是主要的,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5、使曾国藩了解最高统治者和统治集团的能力和威严。也要使曾国藩清楚朝廷的力量。这个因为皇帝年龄和阅历,所以只能靠慈禧太后唱主角。既不能过,也不能不足。好在自由君臣之间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可以抵挡一下。表现的既要亲切,又不能下架子,既要有看法,又要矜持。既要让曾国藩知道朝廷对他的掌控和了解,又要表现宽容大度。火候要拿捏的很好。
  也确实难为了这位女主子,能把这些应付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从曾国藩来讲,虽然谨慎,动机相对来讲单纯一些:
  1、曾国藩出于礼仪,陛见皇帝太后。曾戎马倥偬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大功告成,此时陛见也是一个圆满的小结。
  2、曾国藩出京十七年,今日大功告成,也可以说衣锦归京,也可以作一番故地之游的感思。
  3、曾国藩多年来和清朝中枢打交道,现在得一宽余,也想见一见他为之服务和奋斗的主子是何许人也。这种渴望当中,也有为清朝的政治大局思考下一步的想法。所以重头戏在这里,这是一个“考察之旅”。
  4、在这一场见面中,曾国藩要达到三个目的:一谢恩情;二表心迹;三作总结;四作考察;五领指示。
  曾国藩的北京之行,结果却令他很失望,他作出了开头我们提到的结论:“两宫(指慈安、慈禧两太后)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皇上冲默,亦无从测之。”
  按说从我们看到的两宫太后和皇上的表现来讲,从最高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表达应该还是圆满的,表现的也算可以。基本完成了前述的几项要点。
  但是一贯精于知人的曾国藩却凭借这一次见面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使人有点高深莫测。因为在此之前曾国藩对于太后的能力是持赞赏的态度。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这是十七年前的曾国藩,天威难测,两宫的表现足以让他感激涕零,大呼英明了。这一次不一样,曾国藩已不是原来由读书的进身的京官了。他身经百战,转战数省,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已有了较深的了解,对内忧外患的清朝心中颇多忧虑,对于政治大形势深感无底。而且年岁已大,又有儒家修行的影响,对于虚名虚誉的东西已经相对来讲淡化。更多关心的是清朝的政治前途问题,这个重大的问题他要从最高的统治者那里得到一些信息来推测。
  在曾国藩来讲,他觉得作为国家的主人,应该对国家的大势有清楚的认识,不该都是一些具体的管理方法和具体的事务性的东西。从他的平常的言论中,我们可以推测,他心中认为国家最重要的几个问题应该是:
  1、战争结束后南部各省的治理问题。包括撤军、安抚、恢复生产、恢复名教的有建设性的指示,或者这方面的设想。既使退一步,朝廷拿不出办法,也应该征询或者着人研究有关问题,要求他拿出可行的办法和设想,总说明拿大政的人的全局眼光。
  2、战争结束后,对于战争原因的总结,对于国家现状的认识,和励精图治的想法和决心。
  3、对于外夷势头这么猛烈,国家面临强大威胁的情况下,对策和办法。比如洋务人才的培育,洋务活动的经营,以夷治夷的方略。当时的情况下,好多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洋人到来,中国而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国家危在旦夕。
  遗憾的是,有关这些问题,这个谈话中都没有涉及到。仔细地分析谈话内容发现,事务性的话题为主,没有战略性的话题。都是一些意料之中的暂时安定的问题,丝毫没有涉及到长治久安的大的战略性问题,哪怕问也没有问到。要知道,这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和中国掌握实力最大的权臣的一场见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国家最有决定权的几个人十几年来的第一次会面,不是一般的拉家常的碰面,这种会面有时是会改变整个历史进程的。从曾国藩后来的评价可以感到,他来京是带着一些想法的,或许怀中还满怀希望地揣着一份《和平建设发展纲要》。
  从这场谈话却看出,一切了无新意,除了礼节,充斥的是家常话一样的看上去亲切实则官样的应答。(看看清朝档案,很多这样虚应故事的场面,这种方式倘若是一个英明皇帝执政,会造就上下之间一种生动的气氛,反之就会变成一种俗套子,失去严肃性,使君臣之间的交流变得效率低下。)双方没有交换真正的看法,维持着君臣最常规的礼仪,嘉奖问候和请安谢恩。曾国藩所期望听见的,期望看见的,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见,哪怕一丝影子也没有见到。他可能在心里无数次地回忆谈话的内容,无数次地沉思谈话的内涵,无数次地进行挖掘,一字一句想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但是很失望。这是一种深藏不露?这是一种权术?是一种姿态?还是另有深意?凭他多年阅人的经验,和慎独修行的敏感,联系过去耳闻目睹事实,他不得不得出了结论。
  以知人闻名于世的,再造了清朝的湖南人曾国藩,动用了他多年的智慧,就这样得出了他研究人以来,最不愿意得出的结论。[转载]转:【曾氏派行及字辈总览】(附:宗圣公训及族规)
今日读贴,考证一下曾氏派行,现摘录于此,以备后世起名参考。
一.姓氏源流: 曾姓来源比较纯正,据有关史料查证,主要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
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
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
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
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
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
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
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
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
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现在曾姓的中国人,
都是一脉传自太子巫,系出上古圣君夏禹,名副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
所以,对于同姓联婚,曾氏家族一向严格禁止。& &
【宗圣公训及族规】
曾氏家族很重视家训、家法。历代均遵从宗圣公曾子训: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三省诚身,道传一贯。”
宗圣曾氏家规(清代同治十一年东南两宗共订):
孝亲悦心,尊师扶幼;
世袭立嫡,承嗣立长;
嫡宗不婚,子嗣敏聪;
抚子继嗣,同宗择姪;
招赘为嗣,宗圣脉混;
淫邪乱伦,圣规则罚。
【曾氏派行及字辈】
派者分也,行者同也。祖、孙、父、子名,兄、弟、叔、姪之分,自古有之。
只有区别层次,才能以礼相称。
曾氏繁衍至数代后,全国各地文形成无数派行,各派又有各派字辈。
虽然清圣祖仁皇帝(康熙)为孔、颜、曾、孟赐了统一的名派,
但仍有一些派行没有使用钦定派语。
至清代著名“中兴”名臣曾国藩(派名:传豫)方从曾参第六十四代起达到全国统一。
武城派行从曾参至六十二代无全国统一派行,
自六十三代以清圣祖仁皇帝所赐:
“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15字,
为圣裔排行命名,故谓之名派。其它各派行先人定的字句,以之取字,故谓房派。
孔氏从六十一代始用此15字为名派。“弘”因敬避改作“宏”,
曾氏尊孔从六十三代始用此字,迭至“祥”字则是七十七派。
“继”字因曾族避大宗讳名改作“纪”。
因此,自六十三代起,后来全国各派行统一使用名派15字是:
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
清朝道光年间,宣宗皇帝又续赐名派20字: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
民国元年(1911年)大总统袁世凯还续赐名派20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武城曾氏字辈对照表:
曾氏武城与各支系派字辈对照表:
以上所有资料多摘自旅港曾姓宗亲会以及经本人整理完成.
在此祝愿曾族同胞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家庭幸福!
另附录文:
曾子孝行光耀古今
——摘自记者彭桂芳对曾氏家族评述
曾氏,自古以来就荣耀满门,备受敬仰。
这个受人敬仰的姓氏,据考证,是传自距今四千一百八十多年前中兴夏室的贤君少康。追本溯源,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当然,更是最为光彩的黄帝子孙。因为,治水有功的夏禹帝,是“五帝”之一颛顼高阳氏的裔孙,而颛顼高阳氏则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这样一步步推溯上去,后世的曾姓中国人当然也是具有最高贵血统的黄帝子孙了。
夏室贤君&&少康之后
提起曾氏的来龙去脉,可真是说来话长。原来,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以后,曾经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作“鄫
”地方,这就是古代著名的“鄫国”。然后,少康的这一房子孙就世代在鄫国相袭了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鄫国才被莒国所并灭。这时候,怀着失国之痛的鄫国太子巫,就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去,并且在鲁国做了官,同时,以故国的国名“去邑留曾”,以曾为自己的姓氏,就此世世代代相承相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了两千年以后的今天,始终都是我国的名门著姓。
关于曾氏的悠长源流,是明载于我国最古老姓氏之一,专书《世本》,该书指出:“系出姒姓,夏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鄫,后为莒灭,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另外,历来的姓氏古籍,像《姓纂》、《姓氏考略》等书,也都同样的记载。
除了拥有这样一份光辉的家世源流之外,曾氏家族还有一个比别人更加幸运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尽管一直名高望重,但长久以来却始终未曾发现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记录。换言之,天下所有的曾姓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春秋时代的鄫国太子巫,系出上古的圣君夏禹,名符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
古代的鄫国,位置是在现在山东省峄县的东方,换句话说,我国的曾氏家族正是发祥于此地,每一个曾姓人的老家都在山东!
按照《姓氏考略》的记载,曾氏有鲁国、庐陵两望,也就是说,这个家族过去是鲁国和庐陵两地为繁衍中心;鲁国,就是山东;庐陵,指的则是现在的江西吉安。目前遍布天下的曾姓人家,如果有族谱的记载可考,当可发现自己的先祖大多是来自过去的鲁国或庐陵,连一水相隔的台湾岛上,也不例外。
发源山东& &南迁江西
两千多年前始见于山东,又是一脉相传的曾氏,后来为什么会“望出庐陵”,在江西的吉安另外形成一个繁衍中心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一项珍藏于台北县莺歌镇的《武城曾氏族谱》的记载,可资参考。该项族谱是这样说的:“曾氏去邑为曾,武城之族盛于山东。西汉之末,曾据不仕新莽,挈族南迁,居于豫章庐陵之吉阳乡,由吉阳析居永丰县龙潭,由龙潭徙居吉水兰溪”。
由此可见,发祥于山东的曾氏,是早在两千年前的王莽篡汉之时,由于不屑在篡国之臣的淫威之下生活,就挈族搬迁到江西,并且在庐陵一带开创了另一个新天地。后传曾丞,生珪、旧、略,分三大支系,各居一大房。然后,他们又以庐陵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迁移和繁衍,尤其是在南方的福建和广东诸地,更是他们向外发展的主要目标。所以曾氏一直是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就以仅有三百年开发历史的台湾而言,曾氏也是全省的第十六个大姓,声势庞大异常。
有关曾氏在南方各地的播迁和繁衍情形,还有下面二项文献,可资参考。《晋江曾氏族谱》所录、《清源曾氏族谱序》:“曾氏先出于鄫,春秋时为莒灭,子孙散析,在鲁者自别为曾氏,唐僖宗光启间,王朝由光州国始入闽,中原士民避难者皆徙以从,曾氏亦时随漳、泉、福州之间。晋江之曾,始祖延世,为光州刺史也”。《兴宁曾氏族谱》:惇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祯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后裔现居兴宁、梅县、平运、镇平(今蕉岭县)、五华、龙川、河源、惠州、和平、广州、兴宁等县。
从上述的文献,有关曾氏自山东而江西而福建而广东的播迁情形,可以说就一目了然了,上面曾经一再提到过,曾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名门巨姓,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这样的至高荣誉的获得,当然不是偶然所致,而是他们的无数杰出祖先,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成的。而提起两千年来曾氏的一连串光荣历史,头一位浮上大家脑际的,可能就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衷心敬仰的曾子。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时代鲁国的武城人。他是至圣先师孔子的弟子,以事亲至孝,悟圣道一贯之旨,而被后世尊称为“宗圣”,千秋盛世永垂不朽。
文豪曾巩& &名满天下
关于曾氏对于光辉中华文化的伟大贡献,像“三省吾身”、“一贯之道”、“大学十章”等等,早就为大家所熟知,本文不再赘述。另外,他所塑立的“捉襟见肘”。“纳履决踵”、“曳歌商颂”、“杖子误斩瓜根”等风范,长久以来更为每一个人所心仪。
综观曾参一生的表现,实在足当“古今完人”四个字而无愧,而在他的种种美德之中,又以他所塑立的孝道,更为照耀古今。连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孝经》,也是“孔子设为与曾子问答而明孝道及孝治之义者也”的一部不朽著作。
有关曾子的孝亲故事,真是多得不胜枚举,而且,桩桩件件都动人心弦,譬如,那则“负薪于野,家有客至,母望参不还,乃噬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故……”的故事,便长久以来被家家户户所争传争诵。
实际上,曾子的父亲曾点,也是一位很有贤德的人,他与其子同列孔子的门墙,天资高明,很受孔子的称赞。后来,宋朝皇帝曾追封他为莱芜侯,入祀孔庙,受千秋万世的膜拜。只是,他的光芒被自己那个出色的儿子所掩盖了,所以后世大多仅知有曾参,而不知有曾点。
曾参的三个儿子,曾元、曾申和曾华,以及孙子曾西,也都一个个以贤良著称。因此,当时曾氏在山东的崇高声誉,实在迄今不难想见。
承继着曾子所放射的万丈光芒,秦、汉天下一统以来,曾氏家族的表现一直是出类拔萃,可圈可点。关于曾氏在我国历史上的优异表现,本文限于篇幅,无法详细叙述,只能以宋代的大文豪曾巩、两朝顾命大臣曾公亮及清代大臣曾国藩三个家族的事迹,作为例子说明的。
曾巩,大家都知道,是名列“唐宋八大家”的大文豪之一。他是江西南丰人,于宋仁宗的嘉佑年间官拜中书舍人,却邃达于精术,为文慓鸷雄浑而名誉天下。他所著的《元丰类稿》,尤其受到后世文坛的一致推崇。
江西南丰的曾家,在这段时期的表现,可谓如日之中天,最先,是曾巩之祖曾致尧在宋太宗朝延上的出人头地,当时,他以进士及第的身份,累官至史部郎中,以犯颜敢言而名重于时。其后,他的两个儿子,曾易简和曾易占,也先后金榜题名,高官厚禄,使得曾氏在南丰的声誉,越来越是响亮。据说,盱江人士的擢弟,还是始自曾致尧呢!
大文豪曾巩,正是曾易占的儿子。曾易占总共生了六个儿子,依序为毕、巩、牟、宰、布、肇。结果,曾巩是千秋共仰的不朽文豪;曾布则于宋徽宗时拜相,独秉国政;曾肇的表现也不逊两兄,历事三朝,更十一州,被誉为立朝端严有大臣之体,真可以说是集天下荣耀于一家一姓了。
这一家人的后代,表现也不弱,譬如,曾纡就以满腹经论及文章翰墨风流蕴藉而名重一时,后来他并在朝延上高官至大中大夫,继续发扬光大曾氏的家声。
宋曾公亮& &两朝拜相
福建晋江的曾氏,更早在宋仁宗的初年就已经以优异的成就,扬名显亲,头一位发扬晋江曾氏家声的,就是在仁宗、神宗二朝拜相的曾公亮,他是宋代的名臣之一,立朝以“喜引荐士类,多得其人”而著闻,当他老迈去世后,不但被追封为“鲁国公”,而且皇帝还特别赐以“两朝顾命定策亚勋”之碑,可谓衷荣备至。
此后,曾公亮的儿子曾孝宽,曾经高官至吏部尚书,其二子曾孝纯,也累官太常丞,甚至他的从孙曾诞,也十分有名气。当时,曾氏家族在晋江的声誉,实在迄今不难想见。
晋江曾氏家族的家教,也久享盛誉,尤其曾孝纯的治家之法,备受后世的推崇。据说,他们的子弟非冠带不见,昼日不得居房,男女燕集异席,所以闺门肃然,当时从曾家大门走出去的子弟,无一不受到特别的敬重呢!
至于前清大臣曾国藩一家人的事迹,相信国人必然是更加的熟悉了。&……周知他的道德文章,更是备令千秋万世的共仰共敬。而众所各,他学宗程、朱,治军居官,皆粹然有儒者之风,所为而文,深宏骏迈,以戴、殷之学力,发为班、马之文章,而且一心一意要合道兴文而为一,成就之高,古来少人能及。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其论学铲除汉宋门户之争,谓义理、考据、词章三者阙一不可的观点。正如《曾文正公全集》的长传。当时湖南湘乡曾氏的兄弟子侄,像曾国荃、曾国华、曾国葆、曾纪泽、曾纪鸿等名字,相信也为大家所难忘。距今一百多年以前,这一家人的表现,实在是太精彩、太出色了。曾文正公之子曾纪泽和曾纪鸿的出色成就,尤其不可不提。曾纪泽不但是一位出色外交家,曾经与俄国力争,毁已订之约,重立新议,为清廷要回了伊犁、乌宗岛山、帖斯克川诸要隘。而且学贯中西,所著的《佩文韵府古编》等书,都受到后世学者的一致推崇;曾纪鸿则是一位优异数学家,曾经应用格列高里级数,求&值至百位。可惜,这样一位出色的数学奇葩,竟然天不假年,很早就去世。否则,其成就必然尚不止此!
对于灿烂芬芳的中国传统画坛,曾氏也卓有贡献,而第一位功臣,应数所谓“波臣画派”的创始人曾鲸。依照史载,曾鲸是明代万历年间的福建莆田人,波臣是他的字。当时,他是一位工于写照的著名画家,后来折衷意大利教士利玛窦的西洋绘画艺术,自出机抒,绘画出来,使人益觉色彩淹润,妙得神情。据说曾鲸所的画法重墨骨而后传彩叠加晕染为中国传神一派别开新径,所以被称为“波臣派”,在精彩的中国画坛上,别树一帜。
崇祯年间& &开基台湾
这个我国有数的著名姓氏,是很早就已经自大陆播迁到了台湾开基的,早在明朝崇祯十五年,就有一位来自福建的曾振赐,到达台南开基,死后并葬于现在台南市的大南门外。其后的三百多年间,来台开基的闽、粤人士更络绎不绝于台湾海道上,终于造成了今日曾氏高居本省第十六大姓的盛况。
多年以来,曾氏子孙遍布于全省的每一个角落,不过依照台湾省文献会的调查,则要数新竹一地的曾姓人家最多,台南次之,再次是彰化、南投、嘉义、苗栗、台北等地。对于曾氏自大陆来台开基的情形,省文献会也收集了十分详尽的资料,大致如下:明末崇祯十五年有澄邑人曾振赐,葬于今台南市大南门外。前清康熙三十四年,分别有二位曾姓人入垦新竹县香山乡与彰化县的竹塘乡。康熙六十年,有粤籍渔民曾浩生,聚族居于下淡水港,末年则有曾机禄及曾瑞文开垦今彰化县、沙山县,康熙、雍正年间,又有曾姓移住今屏东县车城。雍正三年,有南安人曾才入垦大康榔堡溪南庄;五年,有同安人曾浩头入垦今竹北堡二岗山;及另一曾姓人入垦新竹县香山乡社寮角、下厝角、香山;乾隆六年,有漳州人曾合入垦今台北县新店镇顶城里;八年有曾姓粤人入垦今苗县通霄镇;卅年,有曾姓同安人入垦今台北县八里乡埔头村;四十年,有曾姓大埔人入垦今台中县东势镇;四十一年,有泉州人曾壁章入垦今台北县林口乡菁湖村中湖;道光二十四年,有粤人曾宝昌;倡建新竹县新丰宫;咸丰六年,有粤人曾宣再入垦新竹县筷山乡田寮村;光绪二十年,有曾乾连入垦新竹县宝山乡。(本文略有册节)
第二节&&曾国藩家风及后代
说起曾国藩,现在一些年轻人可能已相当陌生了。
但在过去,无论是官家富户,还是平民百姓,几乎都把他奉为治家的典籍。一部《曾文正公家书》,与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一样,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家教经典。据说蒋介石的案头,有两样东西是少不了的:一部是《圣经》,一部就是《曾文正公家书》。毛泽东主席青年时代也是推崇曾国藩的,《湖湘文化与毛泽东》一书中就有较详实的论述。
曾国藩这位被清王朝称为“中兴第一臣”、封建社会货真价实一“高干”,不管天下风云变幻,几番改朝换代,其家庭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家风,后代也各有建树。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是著名外交家,一个是著名的数学家;孙辈中曾广钧23岁即中进士,是翰林院中年纪最轻的,其他的也都从政从军,善始善终;曾孙辈则多是学者,各有专长。特别耐人寻味的是,曾家后代在后来国共两党的斗争中,两方都有其代表人物: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的母亲曾广珊是曾国藩的孙女,共产党元帅叶剑英(也曾任过国防部长)的夫人曾宪植,则是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的玄孙女;国民党的“国大代表”、后任台湾大学校长曾宝荪,是曾国藩的长曾孙女;共产党原高教部副部长兼全国科联副主席昭抡,则是曾国藩之弟曾国潢的曾孙。可以这样说,曾家数代无一废人,未出一个纨绔子弟,这与曾国藩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曾家的“八字家法”
据曾国藩所作《大界墓表》载: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年轻时沾染了不少“游惰”习气。他有书不读,常骑马到湘潭与一些“裘马少年相逐,或日高酣寝”,引起不少长老讥笑。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劝戒,“立起自责”,卖掉马匹,徙步回家。从此,他“终身未明而起”,苦心治理自己的家业。为了便于耕作,他领着“耕夫”、“凿石决垠”,将小丘改为大丘,还精心钻研水稻和蔬菜的裁培技术,同时喂猪养鱼,一年四季没得空闲。他还总结了一套治家方法,后来曾国藩的治家八字:“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就是继承和发展其祖父的经验而来的。曾国藩在给儿子纪泽的信中说:“昔吾星冈公最讲求治家之法,第一早起,第二打扫洁净,第三诚修祭祀,第四善待亲族邻里&&&&&&故余近写家信,常常提及书、蔬、鱼、猪四端者,盖祖父相传之家法也”。这“八字家法”,除“考、宝、书”讲的是祭祀、待邻、读书外,其他五字讲的都是劳作。不畏“家常琐事之劳”,不畏往复“奔走烦劳”,后来的曾家子弟,在战场,在官场,搞外交,搞科研,奔波劳顿,当得大任,是深得这“八字家法”之益的。
曾国藩夫妇与他们的儿子
曾国藩7岁在父亲身边发蒙读书,至20岁才离家外出求学。他先后换了几个老师,惟与一位欧阳老师合作得好。后来,欧阳老师见曾国藩聪明好学,而且推算曾的“八字”运程不错,便有心当“月老”给曾国藩介绍了一个姓周的大富户家的女儿。周家起初满口答应,并选择吉日填庚,曾家也非常欢喜,积极筹办聘礼与酒宴。谁知到了双方商定填庚的吉日,曾家的客人陆续赶来,周家的贵宾却迟迟未到。当媒人的欧阳老师急了,忙打发人去周家催请。哪知过了半个时辰,派去的人回来说:“周家的老爷、夫人与小姐商量,认为两家门户不当,男的又无功名,周小姐不肯定亲,决定废约。”这个把曾家上下的人都急坏了,酒办了,客来了,怎么圆场呢?欧阳老师已是骑虎难下,只好移花接木,找着曾国藩父子商议:“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没别的办法,如若你们不嫌鄙人门第低微,家境清贫,我家倒有小女,粗识文墨,又工女红,只是相貌丑点(曾患天花,脸上有麻点),你们愿意的话,我们两家结为秦晋如何?”欧阳老师的女儿,就这样成了后来的曾国藩的欧阳夫人。
曾国藩夫妇一共生了3个儿子,长子纪弟,两岁就夭折了,以后生的纪泽、纪鸿,均长大成人。曾国藩对儿子的教育是下了功夫的。曾一再表示“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为了儿子读书明理,他规定儿子每天必须做四件事:看、读、写、作。“看、读”要5页以上,“写”要写字100个,“作”要逢三逢八日作一文一诗。尽管父子间经常相隔千里之遥,他总是抓紧一切空隙不厌其详写信回家,细心指点。这种指点,很少摆出老子的资格,而是像朋友那样推心置腹,像老师那样循循善诱。他常用自己的得失启迪儿子,还要求儿子不要光学中国的经、史、子、集,天文算学,还要学外国知识,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当时一般守旧昏庸的“封建脑瓜”所难能的。
曾纪泽正是在父亲的引导下,不但中国的诗文书画均有造诣,对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及语言文学,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曾写过《几何原本序》、《文法举稿序》、《西方述略序》等文章,对当时传播西方科学起过一定的作用。他还自学多国文字,通晓英文,后来成为清朝著名的外交家,做过出使英、法、德、俄4国的钦差大臣。后任驻俄公使,与俄国人力争,终于废弃了清朝政府吏部左侍郎崇厚与俄国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于日,重新与俄国外交大臣吉尔斯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除收复了伊梨9城长600里,宽200里的土地外,还夺回了崇厚条约中被割去的伊梨南部长400里,宽200里余的特克斯河口南的广大地区,废除了沙俄在新疆一带的许多特权,挽回了部分领土主权。这在日益腐败的清王朝里,是惟一的一次外交胜利。
曾纪鸿比曾纪泽小9岁,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他父亲刚刚受封侯爵,16岁的他正好去长沙参加乡试。当时,政治腐败,科举考试盛行递条子,开后门。曾国藩怕儿子误入歧途,在开考前的七月初七日写信给纪鸿说:“场前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考完发榜之前,曾国藩又怕儿子去活动,又于七月二十四日去信告诫儿子:“断不可送条子,致腾物议。”
这次乡试,纪鸿榜上无名,以后多次应试,仅得一个“胜录附贡生”。难得的是,纪鸿始终未送过条子,曾国藩也没给主考官打过任何招呼。在特权盛行的封建官场,实在难能可贵。
曾纪鸿后来自学成才,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传世。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可惜英年早逝,仅33岁。
曾国藩的第四代孙
曾国藩直系第四代孙共15人。依照惯例,族谱不上自家女子名字,而在此谱上,属曾国藩第四代孙的,却上了两个女子的名字——宝荪、宝菡,前面均冠有“贞女”二字,那是“终身不嫁”的意思。这15人中,除昭润、昭揆20岁早逝、昭榕于24岁早逝外,其余12人均取得了高等学校的学历,各有专长。宝荪、昭&&(曾约农)还留学英国,昭权、昭桓还留学美国。曾宝荪、曾约农是同辈中年纪最大的,同生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英国留学后,姐弟在长沙创办“艺芳”女校。1946年春,湖南克强学院建成,曾约农受命为院长,曾宝荪则重建“艺芳”女校。解放前夕,两人经香港去了台湾,曾宝荪继续任“国大代表”,1978年7月病故,时年86岁;曾约农任台湾大学教授,东海大学第一任校长,1987年12病故,时年95岁。其他兄弟姐妹,昭桦于1949年在香港乘飞机撞山身亡,年仅43岁;昭柯去了美国,1992年病故,终年74岁,昭权、昭棉、昭谏与宝菡都留在大陆,除宝菡行医,其他都在文化教育界。昭权曾任湖南大学电机系主任,“文革”时死于武汉,昭棉在湖南广播电视厅任职,已退休;昭谏也已退休,现住在北京。
曾国藩兄弟的后代
曾国藩一共有4个弟弟:老二曾国潢,老三曾国华(过继给他叔父曾高轩为子),老四曾国荃,老五曾国葆。这4兄弟共有6个儿子、14个孙子,41个曾孙,第五、六代遍布海内外,就无法统计了。这四房的后代中,也出了不少才华卓著颇有影响的人物,这里仅介绍其中的4位:
曾广植是曾国华的孙子,1984年赴美国留学深造,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帕都大学攻研有机化学。1956年,他响应祖国号召欲回祖国服务,被美国移民局非法关进精神病院,折磨迫害达14个月之久,但他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毫不动摇,美国移民局只得宣布将他“驱逐出境”,终于在1957年7月回到他朝思暮想的祖国。回国后,他担任中科院上海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发明的甜味剂(无毒糖精)引起了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此项成果已在美国应用,并获得专利权。
曾昭抡是曾国潢的曾孙,1920年公费赴美留学,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工专业,1926年毕业,获化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不顾学校挽留,毅然回国服务,致力化工科研,先后在中大、北大任化学教授,并任化工系、化学系主任。创办《中国化学会会志》,任总编辑达20年这久。还担任《科学》、《化学》、《化学工程》等杂志编委,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论文,引起了科学界的瞩目。1946年再渡重洋,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1947年赴欧洲讲学,1948年在香港报界工作。全国解放前夕,周恩来总理电邀他回国参加政协会议,他欣然赴会,并在新中国先后任北大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教育部副部长兼高教司司长、高教部副部长兼全国科联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长、全国高分子委员会主任等职,成绩卓著,著述甚丰。
曾宪植是曾国荃的玄孙女,很早投身革命,解放后长期在全国妇联工作,担任过全国妇联的副主任等职。她曾是叶剑英元帅的夫人,与叶帅生了一个儿子,职名叶新平。那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因两人工作都很忙,儿子便交给了住在湖面老家的曾宪植的父亲曾镇渭代为抚养,同来的还有叶帅与前妻的儿子叶选平。两兄弟都在曾家长大,上学,叶帅也曾在多次来过曾家看望儿子。叶选平离开曾家较早,叶新平直到解放初,叶帅在广州工作,曾镇渭电告叶帅,才由叶帅接去。叶新平后来在国防部工作,“文革”时备受迫害,右手被打断,现在左手写字,书法亦精。
曾国荃还有一位玄孙叫曾厚熙,自幼喜爱绘画,其父曾昭平曾让他师从一位姓彭的国画家,得益良多。1948年8月,他从长沙去九龙,最后定居香港。1950年,他先后在香港、澳门、新加坡、印尼等地举办画展,得到港澳同胞与海外侨胞的好评。不久,他荣任华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后来,他与著名国画家张大千去巴西、法国举办画展,足迹亦涉及欧、美、亚、非、大洋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伊郎、约亘、法国曾书赠了荣誉状,并被联合国聘为文教委员。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曾氏鲁国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