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梵耀一法师出家前照片是哪里人

【一钵法师】:古代正法及相法时期出家人的形象是什么样的?
作者:一钵法师
说起正法那就要从佛陀成佛普化众生说起,佛在世的时候你要想出家,得要把你的一切金银细软,包括你的一切财产,你的家庭的所有的一切亲人都要放下,你能把这世间的一切俗物和家人放下了,你才完全够资格在僧团里修行。
佛在世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度化和尚出家,对于出家人的品行看的不是特别重要,当然佛陀慈悲,一切有情的众生都能平等的普度,佛有大慈、大悲、大愿、大力、大行。大智慧以及大神通等功德力,所以佛能度众生,在这一点我们普通的大德菩萨不能学。
而在佛灭度以后的正法时期的佛陀的弟子则不同,因为佛的弟子也经历过佛陀在世时的出家人,也有一些在佛门里捣乱的行为现象;所以佛灭度以后,那时的祖师收徒弟有一个非常严格的标准,你想出家首先考核的是你的人品,看你是否合格出家为僧,出家人学佛修行就是学做一个好人,你连一个世间上的普通人的标准都不够,要你出家修行,你修不好就一定会败坏佛门里的规矩。所以正法时期到相法时期的时候,祖师大德收徒弟最为看重的是人品。正法时期的出家人收徒弟其实是很严格的。
所谓出家就是出离世俗的家,你出家了学佛修行了,你就必须把世间的财物,家人等所有世间的一切事物都要放下。这是古人出家最基本的条件。还有你想出家做和尚,如果你有孩子,必须得把你的孩子抚养到十八周岁,孩子抚养成人以后才允许你出家当和尚,这是世间人做人的最基本责任,你这一点都做不到,连修学佛法的资格都没有,你还出什么家,这是必须应该遵守的事情。
&&&&正法时期和相法时期的出家,首先要把世俗的一切都放下,你来到寺庙里出家修行,就是为了把世俗的一切都放下,修行就是为了出离红尘,所以学佛修行人首先必须要放下红尘中的俗物,放下红尘里的一切事情。出家人来到佛门修行也有严格的戒律,比如不捉持金银、及贵重物品,不歌舞观听,不坐高广大床等,这些戒律就是要我们出家人远离和放下红尘中事,要我们放下世间的名闻利养。所以佛陀制了这些戒律给出家人遵守,一个好的修行人若能够守好戒律,他就会慢慢地放下红尘里的事事物物。所以修行严持戒律是很有必要的。
&&&&正法时期和相法时期的出家的和尚出家,那是为了解决人生生死的根本问题而出家,修行就是要脱离六道轮回,或者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或者要明心见性做罗汉,或者当下放下一切证得佛陀的涅槃果位,也就是当生做佛的意思。总之出家就是要出三界的家,“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欲界就是我们人类的这个世界,色戒和无色界那都是天界里天人的世界。所以出家人修行升天不是目的。
正法和相法时期的和尚,出家人落发做和尚的标准,是你必须要把世俗的一切都看破了,善知识或高僧大德才会收你为徒,才会真正给你落发的。能把世俗的一切都看破放下的人,她就已经开了悟了,古时正法和相法时期的出家人开了悟了以后,他才刚开始修行。这开悟了还没有成佛,其实才开始修行,那个时候开悟的出家人,还都是小学生啊,佛法修行有一个标准,你必须要放下世俗的一切名闻利养,你才容易修行得道或成佛。
所以古代的出家人修行,先修四谛,或阿含经等,先从四谛十二因缘而悟道,这样修行其实事先要我们如何看破和放下,修行要先从看破放下入手,修行就是学做人,这做人就是先要做一个普通的人,你连普通的人都做不好,你还行啥菩萨道啊。所以正法时期和相法时期的佛法,都是先修小乘,修小乘就是要我们如何放下做阿罗汉,你明心见性开悟以后然后再导归中乘,阿罗汉发起大菩提心,行菩萨道,最好再修大乘以及无上乘作佛的法。正法和相法时期的佛教徒,修行基本是按照这个次第修行的。
&&&&古代正法和相法时期的“和尚”,可不同与我们现在的僧团里的僧人啊,这“和尚”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称得起的,“和”者,和和气气,“尚”者高高在上,出家人人天师表行为世范,他是给地球人类和天界里的人做老师,做示范。那把世俗的一切欲望都放得下,你做任何事都不为自己的私利,你才能够称得起这个和尚的称呼。古时候这样的人才被世间人尊称为“和尚”。
出家人修好了有了德行,他能严持戒律,护持正法,能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行于真正;他放下了,他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为了给法界里的众生在行持,在表法,放下的人用戒行,用慈悲,用喜舍,用德行去感化众生皈依佛教,修佛教法;放下的人用行持感化众生;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去实行种种方便来感化诱导众生;让他们皈依佛门,皈依佛门就是依三宝来修行,让他们慢慢地去接触大善知识以及佛陀的教法。
&&&&&&&&&&&&&&&&&&&&&&&&&&&&&&&&&&&&&&&&&&&&&&&
一钵师父原创
请分享更多相关文章:
一钵师父】地藏经讲义.第二部.第5篇
法师简介:一钵大师:俗名:赵文波,(1970.4——)法号:“释本钵”法师,一钵法师,一钵(禅师),亦叫:一钵师父,世人尊称一钵大师;字号:憨愚(禅师),人称憨愚大师。又被世人尊称为如意和尚,楞严咒大王,妙法莲华经和尚,大般若和尚,佛教三藏法师是也。中国苦行僧,当代难得的修行人。一钵大师修的是跟古人一样的头陀行,法师诵的佛经之多古今罕有。
&&&&&&&&&&&&&&&&&&&&&&&&&&&&&&&&&&&&&&&&&&&&&&&&&&&&&&&&&&&&&&&&&&&&&&&
编辑:佛教无名居士
我的更多文章:
( 09:19:40)( 08:11:43)( 12:35:46)( 15:33:16)( 09:50:11)( 15:29:52)( 07:19:09)( 10:12:25)( 17:53:38)( 14:11:5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与“延参,法师,延参,法师,”有关的文章还有:佛门祈愿 福满人间:
您目前的位置:>&&&&&&
湖南岳阳市佛协召开换届大会 怀梵法师连任会长
日 13:51:00
湖南省岳阳市佛教协会换届大会暨第五次代表会议现场
会议将此项预算费用2万元人民币作为慈善资金现场捐助给岳阳市社会福利院
佛教在线湖南讯&日,湖南省岳阳市佛教协会成功召开换届大会暨第五次代表会议。全市11个县(市)、区及市直、本部共112名僧尼及居士代表参加会议。省宗教局局长孙剑霖,省委统战部民宗处副处长蔡素实、王志刚,省宗教局一处处长柏桓,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法师,岳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伍国用等出席会议。
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岳阳市佛教协会第四届会长怀梵法师作了岳阳市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圣辉法师、孙剑霖局长和伍国用部长先后作了重要讲话,对岳阳市佛教协会近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期望。会议审议通过《岳阳市佛教协会章程》(修正案)。
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有关节约会风的指示精神,此次会议不发任何纪念品,并将此项预算费用2万元人民币作为慈善资金现场捐助给岳阳市社会福利院。
在随后进行的大会选举中,怀梵法师高票连任岳阳市佛教协会第五届会长。
编辑:晏如
欢迎投稿:
(国内) &(国际) &&&&
QQ:& &&电话:010-05&&&&&
投稿:010-&&
信箱:(国内)&&(国际)&& QQ:
传真:010-13 && 客服信箱:&&
客服电话:400-706-8559&&
客服QQ:&&
吉祥宝塔迎请: &&010-26&&010-
&&&联系人:子桑&&&联系电话:
办公地址:北京朝阳区外馆斜街甲1号泰利明苑A座公寓9B-11C&&邮编:100011&&
&&义工报名&&QQ:&&QQ群:&& &&技术支持:010-23
京ICP证130013号 Copyright & 佛教在线版权您当前的位置: >
海涛法师出家前妻子儿子图,海涛法师大悲咒念诵讲座及为什么出家
  导读: 近年来,海涛法师更致力于拥护佛教各宗各派,无论南传佛教或藏传佛教,只要有正法之处,海涛法师必欣然护持。1993年六月离开妻子儿女于新竹福严精舍由其师公上真下华老和尚代为剃度,依止上如下虚老法师,将近二十年的出家生活。涛法师四处大悲咒念诵讲座那么以为有家室有子女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事业有成的男人为什么会选择出家呢?出家后他的妻儿怎么办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海涛法师大悲咒念诵讲座
海涛法师出家前妻子儿子
海涛法师为什么出家
  我出家的过程也没有什么特别,我籍贯是台北人,但是在高雄出生。
  父亲来高雄拆船,那时家里的环境比较好,小时候,也不知道出生在高雄那里,总共搬迁三个地方,只记得一个地方叫&三块厝&,不知道是什么地方,问我母亲,她也说不清楚。
  孩时,常常做梦,现在才了解我常会梦到出家人,甚至有一段时间,每晚都梦到同一个出家人站在床头看我,那时还不知道出家人的模样,我心想,大概是我常跑去田里偷捉鱼,所以那个种田的人就常来找我吧! 三块厝(三民区)
  渐渐,长大之后就开始接近宗教,记得母亲曾带我去教堂,也曾带我去佛堂拜拜
  小时候虽然很喜欢拜拜,但是不了解拜拜的意义,反正到处拜就对了!念书时,每天去孔子庙拜,希望拜了成绩好,甚至孔子诞辰拔牛毛,我都第一个站在那儿等,为求智慧而拔牛毛,现在知道那叫没有智慧!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耀一法师出家因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