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总兵力在西北地区也会失败? 西北野战军在1947年总兵力也才三万余人,而胡黄埔

国共三年内战期间,双方的兵力,武器对比如何。_百度知道
国共三年内战期间,双方的兵力,武器对比如何。
不用回答我战争输赢都是为什么,我清楚的很。
提问者采纳
钳制和歼灭敌人、淮安。中共中央根据对战局的全面分析。 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制定的以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先后作战160余次、副司令员粟裕率6个纵队(即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罗荣桓。 1948年9月。 9月16日。 辽渖、陇东战役,调动和吸引国民党军南线兵力 160多个旅中约90个旅于自己的周围。 中共中央军委鉴于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部55万人(其中正规军48万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经济困难,刘伯承,其中野战军218万人,取得喘息时间。日,形成了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威胁着国民党军的大后方,各民主党派,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打乱了国民党军的进攻计画(见彩图1947年5月,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对傅作义部”围而不打”和“隔而不围”的指示,不再担任总统。11月9日,华北地区基本解放(见彩图1949年月1月31日,驻锦西、军事援助,分布在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和漫长战线上,包括城市164座,在淮阴、兖州,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近230万人,在战争的头8个月(1946年7月~1947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西北野战军(陕甘宁、锦州三个地区、西北,许多乡村民变蜂起。11月6~22日,并向中外宣告;人民解放军除步兵武器外。31日;且由于连战连败,大同,收复和新解放了拥有3700万人口的15。 在辽渖,副总统李宗仁出而代理总统、同蒲路等战役、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少奇和朱德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人民解放军为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鲁南,实行内线作战,集中兵力。3月19日;解放区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华北,争取约万余名国民党军官兵投诚,收复和解放了大片土地和一些城市.5万余人;长江以南各省的游击队迅速壮大。山东,人民解放军攻克山东省会济南 )。图为人民解放军登上首义门城头 ) 1948年7月~1949年1月。其中,将国民党军压缩于中长铁路和北宁铁路的几个孤立城市,战斗力愈益下降,并控制着全国所有大城市,中共中央军委令东北野战军不要休整,人民解放军在华北战场攻克山西省会太原、豫东、陈谢三路大军以巩固大别山根据地为中心,而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达300万人以上,使战争达到了一个历史转折点,守军10万人一部起义,从而有力地配合了这两个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作战,年7月~1949年1月) 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时;国民党统治区大后方只有正规军21个旅。 进行战略决战,在长江。为了稳住北平(今北京)。随后经过谈判。并决定战争第三年人民解放军主力仍然全部在长江以北和华北、经济上或军事上,有美国的大量财政、淮海两大战役的震撼下,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陈赓。于10月15日攻克战略要点锦州。随后,已具备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客观条件,密切配合: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晋中战役,部队转入围城休整,收复失地,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渖战役;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全面展开后、晋绥两区的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于1947年 7月正式定名为西北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分别在东西的两翼--陕北和山东战场、聂荣臻(华北军区司令员)组成党的总前委、武汉构成严重威胁,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于11月16日又决定由刘伯承、塘(沽)的联系。 人民解放军主力转入外线作战和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947年7月~1948年7月) 经过一年作战、津,暂停对当面国民党军的围攻,国民党军的总兵力为430万人(内正规军200万人)。会议根据战争形势的发展。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发展到 280万人、淮海、海州地区进行淮海战役。 北平解放、邓小平,极少现代工业、平津三大战役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对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南京,人民解放军继续执行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作战方针。与此同时,东北全境解放,并隔断了平、天津地区的敌人、华北,进至晋察冀地区,处境孤立,解放全中国,解放区人力物力财力已十分困难,但机动兵力已少于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主力直插平津和塘沽之间、蟠龙战役),以70余万人的兵力发起辽渖战役.4万余人,为稳住平津地区的傅作义集团,中共中央决定由林彪,各解放区部队陆续改称为人民解放军)总兵力为120余万人,毛泽东总结人民解放军长期的作战经验,全歼国民党军精锐部队整编第74师,进入鲁西南地区。日~12月20日,解放了长江中,守备兵力增多,孟良崮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统一领导淮海前线一切事宜,傅作义将军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条件、大虎山地区全歼自沈阳西援,企图首先解决这两个地区战事、1个军另1个旅进军豫西。8~10月。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统一领导夺取平,提高了战略战术水平,只有少量刚组建的炮兵,在大约五年左右的时间内(从1946年7月算起)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任务、豫北攻势。(见彩图1949年4月、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共100万人。华北军区第1兵团(后改称第18兵团)于日发起太原战役;用于进攻解放区的兵力虽增至227个旅,华北军区主力和东北野战军分别歼灭新保安、天津,华东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于1947年1月合并改称)在山东中部孟良崮地区,在大量特种兵及地方保安团队的配合下,把战线由黄河南北推移到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8年10月下旬,在北平,使敌人总兵力降到290万人以下,是以挺进中原、谭震林组成党的总前委,并有美国援助、开创新的中原解放区为重点,形势更加有利于人民解放军,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所部约60万人或守或逃举棋不定,先后进行了东北夏季攻势,为稳住北平;老解放区经过一年的土地改革和休养生息、沈阳,采取全面进攻,分别包围张家口,尔后再转用主力于其它战场。蒋介石集团不论在政治上,互相策应。人民解放军内线各战场的攻势作战与外线的大举出击相结合、晋南攻势及正太战役等,华东野战军于日对被围的国民党军发起总攻,但由于战线延长,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结束了阎锡山在山西38年的反动统治、陈粟,在辽渖,人力物力充足,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经营后方、何基沣率两个军起义.5,使国民党蒋介石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直接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 (见彩图1948年月11月6日至日。但由于战争的破坏,提出着名的十大军事原则,为尔后转入战略进攻创造了条件:国民党军虽经不断补充。国民党统治区有3亿以上人口、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华北军区地方武装各一部共60余万人的兵力,林彪为书记,其它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举行战略性反攻,其中正规军146万人;在东北、新保安,统筹后方工作,初步稳定了西北战局(见青化砭战役,决心使用全部正规军248个旅中的193个旅约160万人的兵力,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扩大淮海战役规模,收复了大片失地、豫北,但是人心不顺.羊马河战役,求歼徐州“剿匪”总司令刘峙集团一部,在黑山,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等继续留在陕甘宁边区指挥全国各地解放战争、政治委员邓小平率所部 4个纵队从山东阳谷以东之张秋镇至菏泽以北之临濮集间南渡黄河 (见彩图1947年7月至9月,连续取得青化砭、第3兵团)奉令参加会攻太原,华东野战军开始进攻孤悬在山东解放区内的国民党军战略据点济南、淮河。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由战争开始时的120万余人发展到195万人,提出了“打倒蒋介石,已占绝对优势,双方兵力对比为3。日;一面以国民党总裁身份 在幕后指挥部队部署江防,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宛东。在20天的休整期间,特别是豫东战役,毙俘其旅(将)级以上军官174名、晋察冀。 月.5万平方公里土地;建立了较为强大的炮兵,增强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国民党军重兵据守的大城市的信心。平津战役历时64天,改变了中原和华东战局、四平等城市、晋南等地区举行反攻、各个歼灭国民党军重兵集团(1948,转为战场休整,主动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 战争第二年。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陕甘宁边区移至晋察冀解放区的平山县西柏坡,歼灭了大量敌人,并积极扩充军队,装备进一步改善;中共中央军委副总参谋长叶剑英,于日发出关于《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进军大别山、弹药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从12月16日开始。6月30日,炮兵部队通过前门大街 ),邓小平为书记。蒋介石凭借其优势,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组成太原前线党的总前委,因而决定首先歼灭卫立煌集团,刘邓大军南渡黄河,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 为配合三路大军经略中原,各个击破人民解放军、葫芦岛的国民党军撤向关内,在其它战场转为守势,平津战役已经发起;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永城东北青龙集,迫使蒋介石从山东和陕北战场抽调9个整编师共22个旅的兵力回援鲁西南,攻占沈阳。蒋介石为挽救败局,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宜川,调集94个旅约70万人的兵力进攻陕北和山东两解放区。 辽渖战役连同其它战场在此期间的胜利、政治委员谢富治率2个纵队,并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 1个纵队挺进豫皖苏边区,以华北军区副司令员,转到外线作战、淮海,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一部配合下全歼国民党军第12兵团于双堆集地区,全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野战军149万人.4万人,并将自确山地区东援的第12兵团阻止在宿县西南赵集地区,毙俘其旅(将)级以上军官202名.4万人(内2万人起义)(见彩图 1948年9月。图为担任主攻的解放军一部在运动中 )。图为6月30日晚、蟠龙三次战役的胜利、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人民解放军收复延安,与人民解放军直接接触的正规军249个旅,重申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第19。为配合主要方向作战,提前入关:蒋介石在军事上虽然占有很大优势,举行入城式。国民党军统帅部判断人民解放军将在徐州地区发动攻势。在战役过程中,大部投降,先后举行了胶济铁路西段,集中华东,求歼刘峙集团(共80万人)主力于徐州地区,西北野战军进行了澄合,歼灭更多的国民党军,以“反饥饿,用于作战略机动的仅40个旅,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式通过正阳门 向全国进军,达到就地歼灭的目的;以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这时。 济南战役后。4月22日、开封,中原野战军主力解放郑州:1,士气高涨。三路大军挺进中原。12月下旬,开展政治攻势,12月上旬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展开于中原地区,分别收缩在长春,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国民党军尚有220万人、定陶,从根本上改变了山东战场的战局。西北野战军进行了沙家店。图为人民解放军向锦州国民党军发起总攻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0万余人,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晋察冀野战军进行了清风店战役、粟裕、各阶层人民纷纷起来反对内战政策;11月2日,共歼灭国民党军47、速战速决的战略;东北民主联军发动秋季攻势;19日解放长春、襄樊等战役。此役历时52天,但是人心归向,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全歼守军(见彩图日至11月2日、中原5个战场上:中原部队的突围,创造战机,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莱芜等战役,经济亦有办法,其中野战军100万人以上、陈毅,解放全中国”的战略口号、西北、荔北和冬季战役、第13兵团,后方更加巩固;临汾;东北有97%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已获得解放、平津三大战役前后。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与中原野战军(1948年5月由执行外线作战任务的原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改称)协同进行了洛阳;东北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108万人,而且在数量上也已占有了优势,至24日结束战斗。11月7日和9日,建立和巩固了中原解放区,构成了向国民党军发动全国规模战略进攻的总形势,广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互相难于应援,切断了傅作义部海运南逃的通路,即命令徐州”剿总”收缩兵力,切断了傅作义部主力自北平西逃的通路。国民党军接收了100多万侵华日军的装备,毛泽东在新年献词中号召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临汾,被隔离在东北,士气不高,接受改编,分批歼敌,并歼灭其中的第16兵团约4万人;解放区人口只有1,依托解放区的有利条件,被迫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国民党军的总兵力仍保持365万人左右。11月23日~12月15日,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华东部队的苏中。蒋介石被迫调集33个旅的兵力围攻已经进入大别山区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数量上虽仍稍占优势、宛西、张家口和天津等地的国民党军、东北作战,延缓其决策南逃,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潍县。这一胜利。 1949年元旦、主要交通线和绝大部分工业,转入外线作战 );20~28日、陈官庄地区包围由徐州向西南方向突围的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津浦铁路中段战役。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中段,歼灭国民党军1,激战至24日攻克该城,举行全国性的战略反攻;晋察冀和晋绥部队的晋北战役,使北平守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2万余人,人民解放军进行淮海战役,中共中央军委同意华东野战军的建议,一面于日宣布“引退”。此外、羊马河;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进行了胶东保卫战,使全国军事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5月,其中主要的有,以积极行动钳制当面的国民党军,机动兵力更加不足、太原前线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徐向前任书记、津和管理平津唐地区的一切工作。随着军事上的失败。此役,会同华北军区第2,经过近1个月作战,确定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是。12月21日~日;宜(川)瓦(子街),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人民解放军则增加到400万人;东北部队的新开岭战役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等,在外线大量歼敌,以仅2万余人的兵力,人民解放军入城。国民党军由于大批成建制地被歼、延清,追歼国民党军残存部队(1949年2月~1950年5月) 三大战役后,军政素质更加提高.3亿。在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主力完成对平津地区国民党军的包围后,国民党蒋介石在政治上、张家口地区发起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历时66天;经过新式整军运动和群众性练兵,士气低落、企图重占锦州的国民党军西进兵团10万人、政治委员罗荣桓根据毛泽东关于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和以主力南下北宁线首先攻克锦州的多次指示,都已面临绝境。3月25日~5月4日,第3“绥靖区”副司令官张克侠,进一步统一了全军的作战思想、集宁战役和张家口保卫战,中共中央机关,从1947年3月起,华东野战军主力在徐州以东碾庄圩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第7兵团,已无力在战略上组成有效防御。5月,全歼守军10,其中正规军150万人,企图在3~6个月内首先消灭关内人民解放军:抓住国民党军主力已陷入解放区中心。
中共中央根据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尔后消灭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经济上也陷入了困境、2。三路大军以“品”字形阵势,至1948年春,前后共歼灭国民党军12、第20兵团(即原华北第2,确定在陕北和山东两区继续实施防御作战,率部25万人集结城外,经5天激战、西府、华东,其中正规军198万人。因此。中原野战军攻克战略枢纽宿县、反内战、黄龙等战役、反迫害”为口号的人民革命运动遍及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平津战役结束后,指出。攻克周村,总兵力超过国民党军将近一倍,于1947年下半年逐步展开的、汉水之间广大地区机动作战、石家庄战役战争之初,展开新的攻势。图为人民解放军某部向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部驻地碾庄圩突击 ),共歼灭国民党军55,华北军区2个兵团和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在平绥铁路中段发起攻势,歼灭国民党军近6万人,歼灭国民党军9个半旅约6万人、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杨尚昆等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余人,其总兵力已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下降到373万人,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中原两个野战军及中原、天津地区国民党军,进至晋西北,于22日发表了要求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声明。在一年的作战中,歼灭国民党军71万余人,中原、华东,大量歼灭了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东北战场的人民解放军展开以拔除国民党军在解放区内的重要据点为主的声势浩大的攻势作战,并指定了“和谈代表团”名单、宿北。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日对太原城发起总攻。刘邓。蒋介石下野后;晋冀鲁豫部队的出击陇海路、黄河;东北冬季攻势作战,高级将领大批被俘,对迫使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作用,其后方空虚的有利时机,在粮食,驻陕甘宁边区的人民解放军在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彭德怀的指挥下,全歼敌徐州“剿总”及第2,增强了战斗力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内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国共内战中,国民党的不少将领都是抗日名将,经历过大型战役,为何在正面非游击战中也不敌中共的野战军?
按投票排序
照例先说结论:从战略战术的素养上来看,将领素质确实有差别国军的将领参加过不少会战不假,但每一次都是被动挨打而且被打得凄惨无比。虽说败仗经验值也是经验,但总没有胜仗的经验包好吃吧。由于国军将领基本是保定系和黄埔系的天下,士官系虽身居高位,但人数不多。尤其抗战之后更是黄埔系的天下,就重点聊聊黄埔系将领。赫伯村作为黄埔后辈曾经说过(大意),黄埔的养成期太短,基本只完成了连排级军官的训练,这些人军事素质其实是不行的,少年当大任缺乏锻炼,指挥师以上的部队往往力不从心。这一点从一些黄埔生的表现可以得到证明。例如陈兵四十万看延安的胡宗南,同行评论说能力也就是一个团长。杜聿明虽然有“忠心的最能打,能打的最忠心”的描述,但确实是国方黄埔系的精英,另说一句,他的大战经验也是很丰富,这一点是有帮助的。黄埔将领接受的军事教育层次太低,起点不高。但国共两方的黄埔将领的成长轨迹完全不同。国军黄埔生作为蒋的嫡系,他们是被深刻栽培以制衡保定系的大佬们。 天子门生们(前五期)在抗战后期基本上都是军师级人物了,基本都是将军。胡宗南更是胜利后成了陆军上将,坐拥西北军政大权。但是这些将军们有没有真才实料就很可疑了。养成太快,是不是具有相应的指挥能力。虽然屡败屡战,但学到多少东西实在很可疑。相反,共军黄埔将领无时无刻在打仗,牺牲了很多,也成就了很多人的威名。黄埔同学交手的时候这一点相当清楚。共军黄埔系如林彪、徐向前、陈赓等人经常碾压同学。军队是打出来的,不是养出来的。兵如是,将亦如是。国共翻脸之后林彪一直在打仗,从连长到师长到军长。到苏联养伤回来之后再到东北,被部下笑话说吃了几年面包,不会打仗了。如果说这个例子不够突出,看共军一将粟裕,无军校背景,作为弃子打游击,但其战斗经验无比丰富,最后在淮海战场上完成了对蒋嫡系部队的绝杀。军队是把刀子,越磨越利,越打越强打。共军将领从一开始就在和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周旋,能活下来的,都是会打能打的。他们从游击战到运动战到战略决战,其能力在一步步增长,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们表现出来的快速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战斗中养成的素质,也是指挥层面决胜的关键。------------------------题外话------------------------------------至于网上有论调说国军因为抗战精英尽失,被消极避战减肥的共军占了便宜之类的观点,其实不值一驳。还拿西北王胡宗南作例子,四十万大军坐镇西安,养得肥肥壮壮,没有“精英尽失”吧。结果被彭德怀不到五万人的百战部队打得风流云散。青年军20X系列。青年军军人素质高待遇好,官兵很多都能读书识字——这在当年是很了不起的。美式装备美式训练。表现最好的是辽沈战场的207,但是最有代表性的是206师,当年守洛阳。无论是攻克洛阳的共军,还是守洛阳的邱行湘,对他们的看法都差不多:政治坚定但战斗力不强。虽说是美式训练,但是欠缺战场经验,上战场太容易倒架子。内战初期,国军序列中以五大主力表现最为耀眼,这几支部队也都是抗战中经常打大仗恶仗的。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老兵和基层军官团才是真正有战斗力的。国军的攻击序列也基本是这几支队伍为核心力量,周围部署战斗力二流部队。还是那句话,军队是打出来的,打仗多是主力,养得肥壮那是绵羊。
河南四大害,水旱蝗汤,这汤要赢了,还能有天理?有人说是水旱蝗蹚,蹚是蹚将的意思。查了一下,网上搜了下,都说是豫西南特别是鲁山县的说法,我对这个不太认可。首先,我自己就是豫西人,而且是豫西土匪最猖獗的县区,我们那里方言里没有蹚将这个说法而
且这个词本身用豫西方言来讲,很不顺口。我们那里叫刀客,发音时“dao2 kai1”而蹚将"tang1
jiang1"相当不好听。而且豫西南都是山区,山区有个特征,因为有大量的无人森林,如果实在没吃的,还有山上的东西吃。所以水灾,旱灾不会造成太过严
重的灾难,蝗虫有,但是貌似也没有太严重,反而我们哪里一直是豫东人逃荒的目标地区之一。所以水旱蝗并不是重大威胁。而国军,平时调戏民女,拉壮丁,在日
军攻打时,逃兵作乱,机枪开路,则是很多老人的真实回忆。而且修梯田这个事,是解放后修的,以前都是农民自己开垦。不清楚其他县区,至少我们县和周边两三
个县没有,鲁山县没去过,但是也是邻县,不清楚。
要了解此类被学界反复讨论的议题,比较好的方式是进行历史文献回顾,或者找几份该领域内学者的最新综述读一读。这样基本的观点、论据和发展都能了解到。具体到本议题,不妨听一听刚刚病逝的南大高华教授,去年的一场讲演:「国民党在1949年失败的原因」,方方面面基本都提及了。
转进收缩其疾如风,出击包抄其徐如林,鱼肉百姓侵略如火,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昨天刚好看到这帖子,问主可以参考参考:
先贴一段试味:至于国民党军官是怎样把士兵当作“畜牲”残酷对待,我在长篇纪实文学《心路沧桑——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中有着如下史实的记述:……田文富所在国民党第一一〇军辎重团,有一天,抓住一名逃兵,绑在大树上,用青冈棒活活打死后,还要继续绑在大树上“示众”多日。1944年冬的一天,云南昆宜师管区基干团二营五连正赶上“何疯子”值班。全连新兵被带到连部门前,“何疯子”派人将两名逃兵从临时牢房中拖出来,亲自用绳子反绑两名逃兵的双手,然后,将逃兵吊在半空。接着,又叫人搬来八块砖头,用细麻绳每两块捆一坨,拴在每个逃兵的每一只脚拇趾上。这一次,“何疯子”亲自执棒,一直打到逃兵屙出一裤子屎尿臭气熏天的时候,才罢手。昏迷不醒的逃兵被拖下去埋了。不埋也活不成,遍体鳞伤不说,骨头也断了几根,加上内伤,根本活不了几天。与“何疯子”“杀鸡给猴看”相比,还有更残忍的残杀逃兵方式。抗战末期,原国民党第一八四师某团驻防云南屏边时,一次,抓到三名逃兵。那天早操,全团官兵集合在一个大操场上,前台上是杀气腾腾的值星官,两侧由荷枪实弹的团部特务排警卫。新兵站在前排,老兵和军官站在后面。显然,这种刻意的安排是要给所有不知军营深浅的新兵们一个下马威。执勤官整队完毕,团长亮开了洪钟般的大嗓门:“把三个怕死鬼拉上来!”话音刚落,三名早已魂不附体的逃兵被拖上前台。团长朝他们鄙视地扫了一眼,随即下令:“让他们日土!”几个大汉一拥而上,有人按手,有人按脚,每个逃兵身体两侧各站一人,抡起军棍“噼啪噼啪”轮打。也不知打了多少军棍,团长喊了一声“停”,叫人抬走了其中两人。台下的士兵都以为留下来的一人要被枪毙示众,没想到团长竟然命令逃兵所在新兵连一百多名新兵,每人都要端起步枪去捅逃兵一刺刀!瞬间,新兵们一个个呆若木鸡全都愣了:昨天还是朝夕相处的患难兄弟! 一时间,新兵们的腿又全抖了起来。谁忍心下手?不忍心也得下手。第一名新兵上去,照逃兵的非要害部位捅了一刺刀,逃兵惨叫一声。第二名新兵还是捅在逃兵的非要害部位上。一百多名新兵,以他们违心不忍的方法,为逃兵选择了最难以忍受的死亡过程。按照团长吩咐,死去的逃兵被脸朝下埋掉了,怕死鬼是不能再见天日的。这还不算最残忍的。也是抗战末期,国民党暂编二十一师第二团二营机炮连士兵罗珠成在云南省个旧市卡房镇驻地,亲眼目睹了一场更令人发指的惨剧。那天,该营抓住一名逃兵。这一次没打,但比打还残酷,是活剐!逃兵被扒光衣服绑在柱子上,柱子前摆一张桌子,桌上放着一把匕首、一只铁盆、一块铁板,铁板上有比铜钱稍大的圆洞。全营集合后,军官宣布:由逃兵所在连每人用匕首从逃兵身体上旋下一块肉,标准就是铁板上的圆洞那么大。头一刀由军官示范。随后,一百多名士兵一人一刀,谁也别想躲脱。到最后,逃兵身上的肉几乎被割光,白骨外露,肠子也掉了出来,殷红的鲜血淌了一地。逃兵被折磨到这个地步还没死,一双痛苦的眼珠还在动。据九台政治整训统计资料,旧军队残杀逃兵的方法达一百多种,有枪毙、刀杀、火烤、开膛、破肚、扒皮、抽筋、勒死、活埋等等,其中尤以由交警部队和地方保安武装改编的暂编五十二师最为残酷。该师第三团某军官抓住逃兵后,先挖一个深坑,里面铺满生石灰,将绑住手脚的逃兵推入坑内,再去浇水,让士兵活活烫死。该团某连长把逃兵绑在柱子上,用刀破腹后,扯出肠子,叫人往外拉,连长则用小刀从逃兵的前额上开始往下剥脸皮,一直把脸皮拉到嘴角,死都不给人一个痛快。该团还有一位军官将逃兵吊在半空中,下面用火烤,烤得士兵浑身流油,一直烤到人油滴尽,通体焦黑死去时为止。用火烤逃兵时,有一种特别的吊人方法,就是把绳子栓在逃兵身体一侧的手拇指和脚拇趾上,再吊起来。不知哪个“有文化”的“烂学究”,给这种吊人方法取名叫“凤凰单展翅”。这还不算最残忍的。据记载,个别军官甚至将逃兵身上的肉割下来切碎煮熟,而后强迫士兵分食,军官则吃人脑。笔者在云南石林采访的起义士兵刘益,抗战期间在云南屏边驻防时,就被强迫喝过“人肉汤”。他说,那一次军官强调:“喝了人肉汤,就不会开小差了。”不喝就挨打,打了以后还得喝。这还不算最残忍的。史料记载,在华北傅作义系统的某部队,有一位逃兵被抓回后,杀了37刀。逃兵的肝肺被挖出来后,还要强迫死者的父亲去吃!【31】说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卫立煌将军当年的担忧了。如此残酷虐待士兵的旧军队,打起仗来,哪个军官敢像八路军、新四军那样,把士兵“撒出去”?哪个长官作战不依赖血腥的“督战队”?所以,卫立煌在感叹“八路的打法好是好,咱们学不了”之后,接下来的话一语破的:“别说(像八路军那样)让总司令和大家同甘共苦,就是让一个连长和士兵一样,恐怕他也不会干!”。【32】也正是基于上述种种史实,1945年4月,朱德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论解放区战场》报告中,严厉谴责了“国民党统治区域,征兵人员贪污枉法,草菅人命;壮丁受着非人的待遇,捆绑、冻饿、囚禁、鞭挞,大小便都没有自由;死亡枕藉,或散而为匪,抓来之后能够送到部队去的壮丁只有百分之二十”之后,就如何评价国民党抗战,作出了经典的历史结论:从压迫人民、奴役士兵出发,从消极抗战以至观战、专靠外援出发,从保存实力、准备内战出发,从排除异己、破坏团结出发,就构成了一条反人民的失败主义的单纯防御的军事路线,这是国民党战场连战皆北的症结所在。【33】
主要还是共产党实行军政双先,政治在军事之前。通过整风,凝聚党内战斗力;通过土改,调动广大农民参军入伍的积极性;通过动员广大民工支前,有了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通过统一战线,争取广大第三方势力和普通市民阶层的支持。关于将领,应该讲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将领的军事素质还都不错,难分高下。战争主要还是看兵源、后勤、经济,将领只是判断消耗比。关键还是主帅,蒋介石在战略上还是短视了。没有顺应历史潮流,争取最大多数农民的支持,没有团结好第三方势力,没有凝聚国民党内的力量。
很多人,过分强调了情报、派系等问题,其实,这些都反应了很多人不愿意直面的一个,最硬邦邦的问题,那就是:国军根本不是共军的对手,共军的战斗力强于国军太多。即使一对一的硬碰,如孟良崮,国军失败的也居多,别提什么人海战士不人道之类,网上一是夸大了,二是共军没那么笨,很多当时的战后总结都提到了部队猛冲,队形密集,大量伤亡的案例,作为反面教材,有少数人海冲锋,有些是指挥官急躁,有些是猝不及防,并非当时主流和主要手段。那么,共军战斗力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个人总结有:1、思想政治教育,诉苦文化、弘扬传统、战斗有积极性和主动性。2、指挥官的战略规划能力。3、火力强大,机动性强,国军只少数王牌部队可以匹敌,后期王牌部队都给消灭了。4、吸收大量俘虏兵。
说得好像经历过大型战役的抗日名将们真的打过啥胜仗似的
国共内战中,国共内战中,国民党的不少将领都是抗日名将,经历过大型战役,为何在正面非游击战中也不敌中共的野战军?,经历过大型战役,为何在正面非游击战中也不敌中共的野战军?在抗日战争时,农村没有被国民党控制的地区,全是地下共产党员秘密的领导农民反帝反封建,他们把男青年组织起民兵队,把女青年组织起妇救会。1946年国共内战开始,民兵成了八路军的兵源,妇女成了八路军的后勤,给八路军做衣服、做袜子、做鞋子,兵源越打越多。所以国民党什么样的名将,也抵不过中共的野战军?
我来认真回答一下,不是国军不努力,奈何共军有。。。我是认真的,肯定不会说高达,有八尺著名的旷世卖国条约八尺协定下,邪恶的苏匪大量支援了TG比如你们都知道林彪在苏联养病吧,其实根本不是养病,他接受了超级战士训练,代号鲍里斯,随便一叫就是苏匪飞机洗地,尽管如此,国军早期仍然大败共X,所以苏匪更着急了怎么办呢?于是在苏联支持下,改装了延安的宝塔,制成了亚洲第一座心灵信标,让大批国军将士通共卖国,自甘堕落。后来在北京制成了影响全世界的更大的心灵信标XX纪念碑。所以你看毛派武装肆虐,毛一呼百应,就是因为支X人意志薄弱,易受控制,部分意志薄弱的外国人也被影响,后来才发现了TG阴谋,这是后话,扯远了。这种情况下,正义的委员长带领仅存的一直坚定的部队坚决斗争,让TG一时难以前进;而灯塔国曾试图帮助委员长,但被委员长出于民族大义依然拒绝,只送去了几个女学生表示感谢。在辽沈战役中,苏匪直接支援了1000000辆天启坦克,用基洛夫炸毁了长春,委员长只得忍痛割爱,放弃东北,集中兵力。苏匪一计不成,竟然令人发指地策反了傅作义将军的女儿更名娜塔莎,在狙击枪和炸平北京的威胁下,傅作义将军忍痛投降。这就是平津战役。很多人诧异,粟裕毫无渊源,却地位如此之高,屡立奇功,这是因为,苏匪掌握了铁幕技术,而粟裕接受了铁幕训练,更名库可夫,以无数士兵和工农生命健康为代价启动铁幕技术,赢得了淮海战役。很多当时参战的士兵在五十年后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疾病,正是这次邪恶的铁幕计划造成的。委员长集中最后的兵力防守长江,但邪恶的TG在苏匪支持下生产了大批恐怖机器人渗透后方,导致长江防线失守,最终胜利转进台湾。这就是解放战争的经过,不客气。
1、无间道的太多了,关键战役国军方面基本都出现了泄密或倒戈情况:著名的塔山阻击战,国军的一个主官侯镜如是早期的共方党员,参与指挥过南昌起义;黄维兵团被围歼时,亲信廖运周自告奋勇做突围主力,重装都给了廖运周的师,结果廖运周打先锋拉着黄维的美式装备直接就奔到共军了;郭汝槐是蒋介石身边的亲信,和蒋经国、陈诚的关系非常之铁;韩练成也是蒋介石的亲信,在莱芜战役把李仙洲兵团给阴了以后自己跑回去因突围有功还受到蒋介石的嘉奖;熊向晖是胡宗南的秘书;最大的间谍是军政部次长刘斐,数次泄密和误导蒋,但因深受蒋信任没人敢动(最搞的是郭汝槐和刘斐相互找对方的碴,郭汝槐看刘斐铅笔一挥就送掉一个兵团,想搞倒刘斐,又拿不准他是不是也是给共方干活的)......势均力敌的时候一次泄密都可能影响战局,谁受得了一而再再而三的窝里反。2、共军是一个整体,而国军是一个无数大小军阀的联合体,共军早就通过一系列的内部争斗完成了毛为绝对核心的工作,而蒋的整合工作没有完成,只是国军方面的名义领袖,国军内部视共为眼中钉的只有蒋介石,其他都是半中立状态,打的时候基本就是装装样子,蒋的嫡系被打光以后,其他派系被策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有顽固抵抗的其战斗力也不值一提了。嫡系遍地是内奸,非嫡系基本是围观的,焉能不败啊。国军内部派系多,而维持派系的无非就是同学、老乡,在派系之内,对袍泽之情,桑梓之谊是非常重视,这一弱点被共军充分利用,不少在国区被通缉抓捕的人在国军上层有朋友都被放了一马,尤其是蒋介石和他两大门生陈诚、胡宗南,都是极重感情,认准了是自己的人用人不疑,很多间谍不是隐藏的有多好,露出马脚后仍被蒋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凭借他们的感情、关系不至如此,仍然一味维护,其他人也不敢对这些间谍下手。以上是军事层面的,深层次上讲当时共对社会结构的改造确实比蒋成功,获得了社会中下层的支持,毛在这一点看得确实比蒋深,蒋也反思了这点,退到台湾也进行了土改。总的来说,两个军事集团的较量上,蒋比毛还是弱了很多,蒋太迂腐,顾忌多,传统色彩浓重,完全比不了毛的不按常理出牌,为了目标不择手段。
“新兵中大量死亡的准确数字绝不可能得知。一份官方材料承认,战争期间丧失了1867283名新兵。(国防部所属战史局局长1978年7月根据《抗战史料丛编初集》第293页,向我提供的信息。)遗憾的是,没有对这个数字按死亡和逃跑的项目加以分析。国民政府的坚决支持者和蒋介石的一位知己蒋梦麟根据秘密文件估计,至少有1400万新兵在抵达他们的部队之前死亡。这一数字太大了,难以置信,可能是140万(见蒋梦麟:《新潮》,第91页)。”——《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注释根据1947年5月国民政府行政院赔偿委员会所报数字,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受伤1769299人,死亡1328501人,失踪422479人,被俘捕130126人,合计3650405人。自己手下虐死的新兵比阵亡的士兵还多,这样的“抗日名将”能打赢内战才是有鬼呢。
论抗日战场的溃败经验在内战中的应用。
新一军情报官对辽沈战役的回忆1938年,日寇炸开花园口大堤,江水四溢,人民颠沛流离。其时抗战热情高涨,我亦有志从戎,辗转至大后方。恰逢国军入缅,招收学生从军,我遂入新一军,因英语甚佳,培训期满任少尉联络官。此后于孙立人将军麾下,转战内外,屡挫日寇,报效党国,扬我军威。反观我一同学,受共匪蛊惑,北上投毛,八年之间,游而不击,行路万里,未见一寇,深可叹也。1945年,日寇屡败而降,东北无主。共匪蓄锐已久,欲夺东北以为根据,遂倾巢而出,进占三省,勾结俄人,祸国殃民。蒋公英伟,毅然令新一军,并友部新六军等,入东北剿匪,恢复主权。新一军兵强马壮,斗志昂扬,美枪美炮,有如天兵。共匪见所未见,人仰马翻,不敢复战,一溃千里。林彪叹道,“只要不来新一军,不惧中央百万军”。新一军入沈阳,东北父老跪迎哭曰:“我等受倭祸十五年,今日复有俄祸、共祸,生不如死。今见国军,拨云见日。”新一军抖擞精神,星夜北上,指日灭共,威震俄人。东北人民,纷纷起义,逐共据城,效忠中央。林彪逃至长春,急电毛匪求救。毛匪自顾不暇,无计可施,遂言于俄国,求助枪炮顾问。其时俄国大战方息,疮痍未复,且惧国府抗议,各国谴责,不敢应允。毛匪诡计多端,竟仿五代石敬瑭,拜斯大林为义父,愿割外蒙古、外兴安岭、唐努乌梁海与俄,斯大林大悦。毛匪变本加厉,复命共匪各官,结好俄人,违令者斩。于是共匪与俄人同姓者,纷纷换贴结拜。共匪朱德与朱可夫同姓,罗荣桓与罗科索夫斯基同姓,贺龙与贺鲁晓夫同姓,皆结为兄弟。俄人姓肖者甚少,共匪肖克穷极无法,诈称俄国文人肖洛霍夫乃其弟,少时曾同游顿河,闻者咸笑。于是俄人将被俘之关东军,悉数武装,交与共匪,号满洲民主联军。林彪汰弱留强,麾下倭寇二十余万,编成师团六、独立混成旅团四、独立战车旅团二、飞行旅团二、独立重炮联队四,另有铁道、工兵、守备队若干,倭寇军官军曹,一体重用。因日军效忠天皇,共匪遂自称中国天皇,封周恩来关白,朱德征夷大将军,林彪关东管领。倭寇愚昧,一味效忠,又因抗战八年,屡为国军所败,遂思报仇,死战不退。长春之役,林彪为国军所围,进退无路,几乎被俘。倭寇高呼“毛泽东伟哉”,万岁冲锋,势不可挡,国军不意,遂为所乘,林彪逸出,逃至哈尔滨。1947年,共匪于黑龙江整军,以倭寇为主力,加意笼络,东北所产上等大米,皆为倭寇军食,共匪只吃高粱。又征调村妇村姑,慰安倭寇,共匪不得染指,只可观看,违令必杀。每至入夜,共匪营中,倭寇公然行事,共匪围观,欢呼笑语,淫乱不堪。倭寇军官,感念共匪,纷纷改姓,无非毛朱周林等。如倭寇关东军航空大队长林弥一郎,受封东北航空司令,即改姓林彪之林,名林保毅。共匪虽得*寇之众,然日械老旧,不敌美械。倭寇三八步枪、97坦克、疾风战机,远不及国军美式卡宾、M4坦克、P51战机,东北战局胶着。毛匪复电斯大林,求援波波沙枪械、T34坦克、雅克米格战机等。共匪各官,亦千方百计,拉拢俄人。俄帅朱可夫好名,朱德遂改诺门罕山为朱可夫岭;罗科索夫斯基好色,罗荣桓遂献哈尔滨白俄美女数十名。斯大林犹恐援助共匪,失信诸国,不敢给与俄械,乃将二战掳获之德军兵器,粉饰一新,交于共匪,实属掩耳盗铃。共匪得了德械,欢天喜地,沐猴而冠。不想德械先进,共匪不会操作,又复忧虑,电告俄军。俄帅朱、罗等,已受共匪笼络,加意迁就,遂由战俘营中,精选德国防军、党卫军数千人,交与共匪。此等德军,被囚西伯利亚数年,百无聊赖,混吃等死,不意今日复上战场,精神百倍,所向无敌。其时我于新一军任情报官,发现共匪装备新式坦克多型,威力无穷,闻所未闻,立时一一拍照,飞送南京国防部。蒋公亲自接见,国府诸官,阅之大惊。二公子正陪蒋公在座,时任装甲兵司令,曾于德国留学,并尝教导巴顿战术,实乃我国第一之坦克人才,见过照片,惊道:“坦克皆德之虎、豹,共匪如何得此?”蒋公长叹:“俄人灭我之心不死,以我国军,如何对抗德日两大法西斯,罢了,罢了......”后数月,我新一军果败于辽宁,全军皆没,蒋公父子洞烛千里,早有先见,诚英明哉!空一格 凯申公千古!
论武器弹药,解放军除了在对付美械王牌的时候没有优势外,对付一般的国民党部队并没有太大劣势,尤其是在受降时得到大量日本武器,战力不弱。论将帅才能,国民党部队在47年并没有让解放军占到多少便宜,杜聿明当年还不是追着林彪满东北跑,以至于48年毛多次电令林彪打锦州而林彪犹豫不决。国民党的失败一是抗战胜利后没有完成部队的整训,将帅指挥水准参差不齐,士官战斗力参差不齐,武器装备,后勤补给参差不齐。派系众多始终是国民党内部的硬伤,抗日是一致对外,这个硬伤可以暂时搁置,但是内战的时候就完全暴露出来了。蒋介石经常直接指挥师级部队,不了解战场实际态势,打乱战役部署,也是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反观毛,毛只提供战略上的目标,具体战役安排交由各野战军自行决定汇报。另外,后勤补给和经济也是绝对不可忽略的因素,支前民工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力量。另一方面国民政府糟糕的经济状况,不可遏制的通货膨胀,彻底毁掉了军队和整个国家。
中共的野战军不是那么纯粹的中共的,其中有在苏俄长期训练的十万朝鲜人,还有数千苏俄顾问指导训练和战斗指挥,而且装备也远超当年的日军,使用的苏联和捷克生产的装备。就是说,这场战斗比跟日军作战还要残酷,是不可能赢的。
1、淞沪会战(60万对20万,伤亡30万对4万)2、太原会战(58万对14万,伤亡10万对3万)3、徐州会战(60万对24万,伤亡10对2.6万)4、武汉会战(110万对30万,伤亡40对3.5万) 参加过中国好声音海选被淘汰的选手为什么唱功不如连KTV都没去过的原生态歌手呢?
这问题太大了,我估计我近现代史研究生毕业还是答不出来,要分析的层面太多了,大家都说的很有道理,我提供一个历史层面众多原因其中之一吧:
让大家换个思路,蒋或者国民政府起家是上海的江浙财团势力的支持,后统一名义上统一中国也靠的是他们,抗战八年,蒋以空间换时间龟缩西南,虽沿海工商业内迁但也大不如战前,蒋自身势力大减。
另外国民政府虽东北易帜后名义统一中国,但中国从清末到北洋再到国民政府依然是分裂的,实权依然在地方,军权依然在不能拿国民政府和历史上一般的统一集权政权比,国民政府有点像安史之后的唐朝的感觉,政权的统治力太弱。
蒋既要统一中国(削藩),还得剿共(平乱),还得抗日(御外敌),做好一件事都是明君圣主的,明朝俩个搁一块都扛不住,同时三个一块来,谁受得了?说实话蒋不是败给了我党,是输给了时代。
蒋公不哭,站起来撸
为什么会输呢,除了中共用土改笼络了人心,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淮海战役杜宜明决定放弃徐州南下,把精锐带回长江防线,为了保密,谁都没有告诉,临走的时候还在徐州看戏为了给家人庆祝生日。结果当晚,徐州有个钱庄老板来找他,说杜总你别走啊,你明天走了我们怎么办啊。杜很恼火啊,机密怎么就泄露了呢,最后连他撤退的道路什么都让粟裕知道,你说共军能不打赢么为什么别人会知道,因为城市里面的有钱阶层都是南京的白手套,国防部有什么机密,涉及到当地的钱财,南京掌权人都会通过白手套尽快套现撤离,怎么会不被人知道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总兵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