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多少人叫唐嫣周淼

周淼:日益擴大的全球貧富鴻溝與未來全球局勢的演變
日10:45&&&來源:
2014年,法國學者托馬斯·皮凱蒂的專著《21世紀資本論》揭露了300年來資本主義貧富差距擴大的總趨勢。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4 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未來10年,對整個世界產生系統性沖擊的全球性風險中,富裕人口和貧困人口之間長期存在的收入差距,是最大也是最可能發生的全球性風險。面對日益擴大的全球貧富鴻溝,面對各國國內和國際上的各種沖突和動蕩,隻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全球貧富差距擴大的現狀和影響,才能科學地認識國際政治經濟的本質、研判國際局勢的演變和走向,並作出正確的應對。
一、全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
《21世紀資本論》運用西方發達國家(主要是法國和英國)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在收入、資本、人口、增長率等方面的歷史數據,加上德國、美國、加拿大、日本和其他發達國家的經驗數據,分析收入結構中勞動和資本的分成比例,發現了“不平等的結構”,認為不平等在資本主義歷史上長期存在、根深蒂固,並不會隨著經濟增長而得到解決。
一些研究報告也証明了全球貧富差距擴大的趨勢。瑞士信貸發布的2014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財富分配趨於兩極分化,尤其是在發展中經濟體。作為財富集中的標志,全球百萬富翁(以美元計)從2000年以來直線上升164%,達到3480萬人,其中美國佔41%。報告稱,全球資產超過5000萬美元的富人約有12.8萬人,這些人近半在美國,歐洲佔近四分之一。全球10%最富有的人掌握全球87%的財富。
全球財富分配不僅呈現出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兩極擴大化趨勢,在各個國家內部也是貧富分化現象嚴重,相對於發展中國家內部貧富兩極分化這個老問題,就是一些號稱已經中產階級化的發達國家內部,貧富兩極分化現象也日趨嚴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經濟學教授伊曼紐爾·沙斯2013年9月發表了名為《美國高收入者的演化》的論文。論文通過分析自1913年以來美國國家稅務局的稅收數據,顯示過去30年收入不平等程度在美國一直呈攀升態勢。年,美國平均家庭收入上升了6%,但是這個收入增加分布極不平均。在這段時間內,最富有的1%的家庭收入上升幅度達到31.4%,而其他99%的家庭收入增長僅為0.4%。
全球貧富差距的擴大加劇了全球階級分化的趨勢。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受新技術革命推進的影響,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進入所謂的 “黃金時期”,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同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產業工人數量相對下降、白領工人數量相對增多。針對戰后資本主義階級關系的一系列新變化,許多人對馬克思主義關於整個社會日益分為兩大直接對立階級的觀點提出了質疑,有的還宣布無產階級正在消失,正日益“中產階級化”,資本主義社會已經成為 “無對立面”的社會了。但現實的發展証明:一方面,馬克思主義階級劃分的主要依據是人們在生產資料所有制中所處的地位,即使是新中間階層,由於不佔有生產資料,他們依然是處於受雇佣、受剝削的地位。另一方面,由於貧富兩極分化趨勢的日益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的工人階級和其他社會階層,從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來講,也日趨“無產階級化”,被拋入到無產階級的隊伍中。進入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的生產趨於停滯,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重新趨於惡化,社會階級矛盾也緊張起來。20世紀80、90年代以來,隨著新自由主義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資本又重新回歸本性,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兩極分化趨勢進一步加強,全球中產階級規模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萎縮趨勢,人們開始探討起“中產階級危機”問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對中產階級的沖擊最大,不斷攀升的失業率以及沉重的債務負擔,使全球中產階級正在面臨坍塌的危機,西方國家出現了“集體向下沉淪”的局面。全球金融危機給美國中產階級帶來沉重打擊,美國累計失業人數超過800萬,多達200萬的美國家庭由於無力支付房貸而失去住房。同樣的情況也在歐洲上演。近年來,德國中產階級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萎縮趨勢。2010年以收入水平衡量的德國中產階級群體所佔比重已由2000年的 62%下降至54%。
全球貧富差距和階級分化的發展形成了全球跨國階級和跨國階級政治。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資本主義進入了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世界性的生產關系和階級關系也發生了變化。資本主義剝削的國際化,使一國內的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與對立,演變為發達國家資產階級與本國和不發達國家無產階級勞動者之間的矛盾與對立,進而演變為發達國家與不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與對立,這就使跨國階級政治出現了。
首先,在全球形成了跨國階級關系,產生了跨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跨國資產階級由跨國公司的所有者和經理人,以及世界各地管理跨國資本的其他資本家所構成。跨國資本家階級具體包括構成跨國資本內部循環的具有階級意識的跨國精英,以及服務於跨國資本家階級的跨國經理、跨國官僚、跨國技術人員和主流思想家及知識分子。而跨國無產階級,主要包括上層雇佣勞動階級和下層雇佣勞動階級。上層雇佣勞動階級,或所謂的“中產階級”大部分成員,他們受雇於跨國資本家階級和本國資本家階級,在全球化條件下形成的新的資本——雇佣關系中,逐漸失去了過去曾擁有的相對“穩定”和“富庶”的生活狀態,“中產階級”的光環逐漸暗淡,又逐漸地“再無產階級化”。他們實際上已成為雇佣勞動階級的主體。下層雇佣勞動階級,或稱下層工人階級。包括低級“白領”、體力勞動者,移民工人和少數族裔工人等,在全球化形成的新的階級關系中則愈發表現出無產階級的特征。
其次,隨著跨國階級的形成,在民族國家之間也形成了一個不平等的層級結構,資本和勞動的對抗關系擴展到了全球,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資本國家,不發達國家——勞動國家的國際關系格局出現了,使國家間關系階級化。“世界體系理論”認為,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由中心區、半邊緣區和邊緣區三個部分組成。當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現狀是美英等發達國家居於體系的中心,一些中等發達國家處於體系的半邊緣,大批落后的南方國家處於體系的邊緣。在不發達國家內部產生了代理發達國家資本集團利益的依附性的資產階級集團,這個依附性的資產階級集團代表國際金融壟斷資本的利益,來剝削和統治本國人民。
二、跨國資本的控制力與全球矛盾、沖突及動蕩
在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從整體上看,跨國資本打破了各民族國家的生產體系,把世界各國和人民整合到新的符合全球資本利益的全球積累循環之中。與工人階級在新積累體制下的碎片化和分散化的不利地位相比,則是跨國資本及其代理人在全世界的財富擁有、政治經濟管理、控制及決策等權力方面史無前例的集中化和集權化。而反映跨國資產階級力量強化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全球化資產精英階級意識強烈,在政治經濟上組織起來,並有著明確的戰略規劃。20世紀70年代中期成立的三邊委員會將北美、歐洲和日本三大地區的商界、政界和知識界精英中的跨國化分支集中到一起,成為跨國資產階級政治化的一個標志。國際大壟斷資本不僅控制著傳統意義上的政治組織、機構,還組成了較為隱秘的核心利益集團,形成了所謂“影子政府”,以加強加深自身的聯系和領導。近年來,有關骷髏會、彼德伯格俱樂部、三邊委員會、外交關系委員會等研究材料披露出存在著一個全球性資本主義核心領導組織。通過各種顯形和隱形權力機構、機制的互動,西方能一以貫之地實施大戰略,控制操縱社會和世界。國際金融壟斷資本為了維護自己的經濟地位和壟斷優勢,也必然有一個全方位主導的戰略規劃。資本霸權國的全方位主導世界的新帝國主義政策,用暴力和各種非暴力手段、直接與間接的各種方式維持美國在國內外的既得利益。這些手段和方式包括軍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全面運用、綜合運用,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把軍事上的謀略運用到各個領域,打總體戰、超限戰,全方位主導、全方位控制。
在當今國際社會的眾多矛盾與沖突中,跨國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矛盾是基本和主要矛盾,除此之外在國際關系中還有資本主義霸權國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霸權國與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霸權國與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矛盾等,跨國階級矛盾決定和制約著這些矛盾。除此之外,當今世界還有許多全球問題、沖突與動蕩,一些國家內部出現了政權更迭和內戰,還有顏色革命、領土爭端、地緣政治危機以及民族問題、宗教問題、恐怖主義問題等,所有這些都與跨國階級的分化、沖突和力量對比失衡等跨國階級政治密切相關。
在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發達國家的國際金融壟斷資本掌握著世界上大部分的資本,控制著全球經濟的“命脈”,憑借其在資本、技術、信息等方面的壟斷優勢,憑借其掌握的世界政治經濟組織和各種制度安排,從世界性的生產與交換活動中,通過國際間產品、技術、資金、勞動力、信息的不平等交換及剩余價值的轉移,獲取巨額利潤,使南北發展差距和貧富懸殊愈來愈大。不僅僅是資本主義全球化造成的全球貧富兩極分化的發展使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產生了種種社會矛盾和問題。資本主義霸權國家還經常利用這些矛盾和問題,進行金融攻擊,制造顏色革命、地緣政治危機,挑起領土爭端、民族、宗教以及教派沖突等來轉嫁危機、轉嫁矛盾,以實現種種霸權企圖。一些發展中國家內部出現政權更迭和內戰等問題,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與貧困狀況的日益惡化是出現這些問題的最突出的直接原因和內部原因。同時國際金融壟斷資本霸權國也往往從本國的利益出發,插手發展中國家內部的社會矛盾,以及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領土爭端,這是外部原因。中東、中亞的民族沖突與教派紛爭,非洲的部族仇殺,南亞、東南亞的民族與宗教爭端等等,乃至近些年的西亞北非動蕩,這些矛盾沖突的背后都有資本主義霸權國的身影。
三、全球兩極分化與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演變重塑及啟示
1.當今全球面臨劇烈演變和沖突動蕩危險的根本原因,在於全球兩極分化導致的資本積累體系和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重塑。資本積累的規律及其內在矛盾,決定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發展與演變。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是指由資本積累引起的資產階級的財富積累和無產階級的貧困積累的內在必然聯系。在財富的積累和貧困的積累之間產生兩極分化,從而在生產和消費之間形成對抗性矛盾,這在一定條件下必然會導致經濟危機的爆發。因此資本主義也在不斷調整著積累體制,以應對危機。
在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金融化積累模式中,美元的巨大發行量,不僅嚴重地透支了美國經濟的未來,而且透支了世界經濟的未來,造成了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極易誘發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也給美國自身的經濟帶來巨大的災難,由此引發了2008年金融危機。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發展也是有周期的,此次新自由主義積累體制的危機也預示著美國霸權的進一步衰落,國際政治經濟格局面臨著大調整大變革。在一個霸權積累周期的末期,由於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都會有新興大國崛起,促使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發生直接變動。霸權國面對新興國家的崛起,會利用自己在生產、金融、軍事、文化等方面的綜合霸權竭力阻止並瓦解新興大國的挑戰,並往往會有戰爭發生,這是全球面臨劇烈沖突與動蕩危險的直接原因和根源。當前,以金磚五國為代表的新興大國群體在崛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實力相對下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整體力量在增強,以中國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力量成為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中重要的力量。
隨著國際經濟危機的發展,霸權主義國家為了轉嫁危機和矛盾,不斷地在北非、中東、亞太等地制造麻煩和事端,並挑動他國與中國的領土爭端,企圖封堵、遏制、干擾中國的發展。霸權國家在全球挑起爭端,一方面是為了控制重要戰略地區、遏止和干擾戰略對手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配合其金融攻勢轉嫁危機。近年來美國的幾輪量化寬鬆政策,主要目的是將其債務壓力部分外移。美國資本在全球剪羊毛的過程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運用政治軍事手段在世界各地制造沖突和社會動蕩,引起國際資本的恐慌性逃逸,並向美國金融市場回流,從而給美國資本的投機絞殺行為制造機會。
2.完善促進共同富裕、社會和諧的公有資本積累體制,以應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中國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把公有制經濟與市場經濟對接,開創了一條嶄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這條道路不同於西方以私人資本積累為核心的發展方式,它以公有資本的積累為核心。公有資本不同於私有資本的最大特點是資本所有者的非人格化。公有資本積累帶來的剩余和增殖由國家和集體支配,公有資本增殖的目的是造福於社會,它不會在運行和增殖中危害社會,從而能有效克服私人資本積累的弊病。
當前,我國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共同富裕方面取得長足進展,但同時,因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居民之間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還不盡合理。因此,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促進共同富裕,已經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認真解決好的重大現實課題。隻有切實實現共同富裕,才能克服私人資本積累方式帶來兩極分化的根本弊病,促進社會和諧,防止因內部社會問題突出而給霸權國以插手內政的機會。
為了實現共同富裕,我們在深化改革中必須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這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証。社會主義始終具有以公有制為主體、以按勞分配為主要分配方式的制度特征,因而始終具有公平最大化的制度約束力。因此,我們在進行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中,一定要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而不能削弱這種地位﹔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為了增強經濟的活力,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而不是搞新自由主義的私有化改革。與此同時,還必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快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保障體系。
3.建構全新的國際關系新機制,促進互聯互通、互利共贏,維護世界和平和發展穩定。當今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調整,與以往顯著不同的是中國的和平發展與崛起,這不同於以往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霸權更替。首先,中國和平發展有利於促進國際關系的民主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和諧世界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要求。中國不爭霸、不在損害他國利益基礎上追求本國的權利,中國的和平發展有利於制約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和強權政治,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中國的和平發展為國際關系的民主化和社會主義走向提供了現實依據。其次,中國社會主義開創了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實現了與其他國家互利共贏的發展,為世界和平與穩定奠定了共同的利益基礎,並能較為有效地防止霸權國分化瓦解中國與第三世界國家的關系。中國道路的發展也為第三世界國家提供了一條文明型、和諧型發展道路的借鑒,有利於這些國家獨立自主地解決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問題。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趙晶)
相關專題·
熱點關鍵詞
熱門點擊排行榜
12345678910发布时间:
赞助商广告点此了解有关此广告位信息
QQ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咨询
VIP会员咨询
QQ在线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有多少人叫张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