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就业难,是就业难,还是创业难?

往期回顾 &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今年大学生就业困境尤其明显。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观念误区等都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必须在政府、学校、大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走出困境。&&&&【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分析&&金融危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今年尤其严重,解决方案和措施的实施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进行正确归因,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大学毕业生的供需失衡。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数近年迅猛增长,其直接结果就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近几年,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涌入市场,导致大学生供给量绝对值增加。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逐步显现,劳动力的社会实际需求增加缓慢,与过多的新增毕业生的数目相抵消后,形成相对供需失衡,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困难。&&&&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首先是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对于社会需要比较滞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没能及时更新,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教材多年未变,专业划分不合理,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对知识传授比较看重,而对能力培养却比较轻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造成结构性供求矛盾。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和周期长的两个特点确定了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而高校人才预测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甚至还没有开始,都造成了高校招生功利性比较明显,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甚至脱节,导致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其次是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据部分高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之内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不足七成,甚至有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或者因为社会关系,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都与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目前大多数高校人事缺乏灵活性、流动性和主动性,学校需要的人才进不来,别的学校需要的人才也出不去;有的学校追逐热门专业,师资、教材没有能力应付,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误区。大学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一,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能够找到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造成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显著增加而西部城市求贤若渴。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更加严重影响择业与就业。其二,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觉得求职时优秀的成绩和评优奖励的证书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不惜通过造假来求得一张证书以骗取企业的青睐,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外,还有诸如就业环境还不够宽松、公平,企业用人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等等。&&&&金融危机造成当前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我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日益加剧,整体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去年四季度,工业、出口等关键经济指标出现大幅下滑甚至负增长,6.8%的季度经济增长率更是近年来的最低点。经济形势下降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冲击最为严重,据统计,大体上GDP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人数在100万人左右。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大中专毕业生将达610万,再加上2008年毕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100万人,今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大学生总计710多万。因此,金融危机使得当前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指导对策&&&&要解决当前以及未来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需要多方努力,多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办法。&&&&政府及时的政策疏导。针对今年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中央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今年2月1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紧密结合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通知》明确指出,到城乡基层就业是大方向,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是主渠道,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还应充分发挥在就业方面的职能。第一,就业优先应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办事方针,政策向安排就业倾斜。相对于经济增长,政府在劳动者就业中的责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责任要求政府在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公平与效率中树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并在实践中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的增长。第二,畅通就业渠道,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在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的时候,政府的疏导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政府要在宏观上对人才培养的规模、方向进行预测调控,引导专家对将来的就业形势和需求进行预测,以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同时还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进行宏观调控,从而保障就业学生的公平竞争。&&&&政府在行动中要有多种措施以应对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探讨和实践,积极培育规范、健康和法制化的各级劳动力就业市场;深化人事劳动、户籍、档案、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破除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引导毕业生到艰苦的地方就业。&&&&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教育改革任重道远,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并对市场进行有效引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各层次人才。&&&&要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并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和支持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为在校学生提供多种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还要建立全员及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并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另外要积极鼓励并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形势表明自主创业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趋势、新动向。当代大学生多数有着强烈的创业冲动和渴望,在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成为一种时尚,只是苦于缺乏引导和扶持。所以,政府应通过政策和资金积极扶持,降低创业门槛、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等,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让大学毕业生创业思想得到弘扬,并使创业行动得以落实。&&&&增强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首先,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素质高、能力强的大学生最有可能被录用。在校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次,大学生要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要树立创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等新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找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总之,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更加严峻,但我们也要看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只有在政府政策疏引、学校教育培养结构调整、用人单位社会责任的树立、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正确定位等综合引导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作者单位:燕山大学学生处)&&&&延伸阅读&&&&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需信息支持&&&&诚然,此次经济金融危机可能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影响还很难预测,这需要很充分地掌握情况,并且要对未来走势作研判,但这不能成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难以提供更充分、更客观信息的理由。为学生做就业服务,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便是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整理出就业信息,提供给学生,帮助他们合理定位。收集和发布就业需求信息,是国外大学的一贯做法。就业信息发布得充分、及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作出合理的选择。国内高校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在主动性、系统性、有效性上,显然存在不小差距——目前高校根据来校举办宣讲会、招聘会的企业的情况判断需求,是“等待”企业送上门,这被认为是国内大学生就业定位不准、就业期望过高的重要原因。比如说,每到大学生找工作之时,一些学校就说就业形势严峻,请调低就业期望;可是在招生和对外宣传时,却一再宣扬“学校高达99%的整体就业率”,这难免让大学生发生“信息焦虑”,不知道该相信哪一个信息。如此这般,学校对求职学生开展心理辅导,试图缓解他们的“求职焦虑”,效果甚微。&&&&(来源:凤凰网)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代表委员:大学生就业难是“转型中的烦恼”
& | & 来源: & | & 编辑:赵妍 & | &
  原标题:就业优先:筑牢民生之本(民生在线)&
  去年,在经济增速相对放缓的背景下,中国仍然拿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就业成绩单: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目标。
  上海长宁区副区长翁华建委员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质量越高,民生保障越好,社会发展更和谐,人民生活更富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更加注重提高就业的质量。”
  在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形势发生新变化。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然而经济增长带动的就业水平在提升。专家分析说,劳动力供给在减少,而经济总量在扩大,经济结构又在优化,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能带动更多就业。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对慢一点的增速也能够满足就业增长的需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势头下,就业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中航通飞有限责任公司爱飞客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欣蓉代表说,她2008年大学毕业时回家乡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马泗村当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搞大棚种植。去年8月第二个村官聘期结束,她放弃入职事业单位、拥有事业编制的机会,走上了现在的岗位。“现在就业形式更加多元化,传统的就业衡量标准不适用了,只要能实现自身价值,在哪里都能发光发热。”
  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从积极角度看,挑战中蕴含机遇
  结合自身就业经历,李欣蓉认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少数高校毕业生总想着留大城市、进大企业、找“好待遇”,不敢从事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更不愿到基层去。
  李欣蓉所说的情况,反映了就业形势中的结构性矛盾。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代表认为,在当前就业的热点和难点中,结构性就业矛盾较大,突出表现是就业难和招工难现象并存。“当前劳动力市场既面临招一线普通工人难和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也面临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难。特别是随着转型升级加快,受产业需求变化和劳动力供给变化的共同作用,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翁华建分析说,目前我国出现结构性就业矛盾,是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阶段性特征,具有必然性。从积极角度看,挑战中蕴含机遇。比如,由于新兴产业发展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提高,同样的增长速度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扩大就业出新招
  鼓励创业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化解结构性矛盾
  新常态下要进一步解决好就业问题,最根本的一点是坚持就业优先。
  如何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翁华建说,首先要鼓励创新创业,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经济转型要增强创新驱动力,就要靠成千上万的创业者发挥创造性、能动性,去寻找转型的路径和突破口。从单个个体看,可能会失败,而且失败的个案可能不少。但从群体看,在试错过程中会探明突围方向和具体路径,“杀出一条血路”。比如,上海有很多孵化园,年轻人、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非常高,他们都是直接面向社会需求,寻找市场机会。要制定政策措施呵护创业创新者。
  “引导得好,不仅能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新兴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也能解决我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与发展。”翁华建说。
  翁华建认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劳动力技能转型,要求我们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就业质量。“用工荒”的出现是当前就业质量不高的反映。我国技能培训费用只占工资总额的2%―2.5%,下一步要向劳动力素质提升要红利。同时,还需重点关注就业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
  在李欣蓉看来,大学生就业难是“转型中的烦恼”。她建议有关部门根据求职招聘中的供需特点,在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穿针引线”,并出台鼓励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同时,国家应大力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以此带动更多的人就业。“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还是要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能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契合大学生就业需求的产业。”
  本报记者 余建斌 刘 畅 朱家顺 王云娜
更多新闻v&& 09:55:34v&& 09:46:37v&& 09:33:54v&& 09:30:08v&& 09:26:14
•&•&•&•&•&•&•&•&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比2013年增加2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为了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进一步创业公平的就业环境,推动创业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等措施办法。各地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但仍有不少大学生难以就业。大学生就业难吗?笔者想就此谈点个人看法,与大家共同商榷。
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原因有三:1、高不成低不就。有些大学生一毕业就想找到既舒适轻松又高薪的岗位,一般的就业岗位不愿意去。走出校门就想着月薪上万,还要求当管理人员坐办公室,这样的要求,即使你有真才实学,大学刚毕业尚没有实践经验,用人单位也不可能用你。要知道,就目前的情况,山区企业有一定特长的熟练工人年总收入也不过3万元左右,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提出高薪要求,还想着轻松,要实现就业难。2、向往大城市。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大学生应该说大部分也来自农村,不少农村学生千方百计考大学上大学,目的就是想离开农村,因此,他们毕业后总是想方设法留在大城市就业,即使找不到工作,或者有个保姆或环卫工人岗位也行。就是不愿回到山区就业。为了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就业,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政采取从大学生中招考公务员到农村基层就业、选聘大学生村官等办法,但这只是少数,能考上者都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优秀学生,大部分大学生是进不了的。而一些很需要大学生的企业事业单位却没有大学生愿意回来就业,许多山区的中小学校很需要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可是很少人愿意回来,为此,教育部门每年还得从非师范类的大学生中招聘,以充实老师队伍。同样是这种情况的还有卫生部门,基层医院、卫生院很希望医科大学、医学院(包括卫生学校)毕业的医生护士,但是人才难求。3、学无所成。一些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千方百计只想考上大学,有的为了上大学,高中毕业后连续几年考大学,最后总算是考上了大学,有的花钱通过关系买上大学,一旦进了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在大学里混上个四五年,有个文凭就行,部分大学院校,只注重经济效益,根本不管教学质量,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不管,只要交钱就行,四年大学过去,虽有大学文凭,却无半点本事。笔者在工作中常遇到这种现象:用人单位招人面试时,个别学生拿着本科文凭,却连很基本的知识也一问三不知。
从制度层面来分析,原因有:一是“学而优则仕”。古时候,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进入新世纪,这种现象仍然存在,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拿着全日制本科文凭,才算是有本事,考不上大学的人就是无用之人。考公务员必须有全日制本科文凭,有些还要求有硕士或博士文凭。没有全日制本科文凭,连公务员的门也进不了,也就入不了仕。二是招人只重文凭。与“学而优则仕”一样,不管是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用人、国企央企招人都看文凭,没有全日制本科文凭,就业实在难。读职业院校,或是成人大学毕业再优秀、再有本事,也进不了公务员队伍,甚至连事业单位也没资格进。所以,大学院校越办越多,公立、民办、合资、股份制一起上,原本是专科学校或职业院校也千方百计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招生人数年年增加,仍然满足不了想上大学的人,而职业院校没人愿意读,不得不读职业院校的人,也被人看不起,因此,企事业单位很需要的由职业院校(包括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由于没人愿读而招不到人,大学生却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大学院校尽管门槛很高,却仍然人满为患,职业院校几乎没有门槛,甚至还有很多优惠条件,却难招生。国家政策虽然鼓励自学成才,可是,自学成才取得的大学文凭,所有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招考都拒之门外,不管你自学的文凭再高,只要不是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文凭,你就连招考的资格都没有。三是忽视教学质量。由于人们对大学的向往,大学院校越办越多,招生人数年年增加,因此一些大学院校只求招生人数,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教学质量,说是大学四年,实际在校时间不足三年,第四年就以实习名义到社会上了,毕业时回到学校参加论文答辩就算是毕业了。这样毕业的大学生本事可能没学会,架子倒是不小,企事业单位一般都不愿意录用大学本科毕业生,我们在工作中常遇到这种情况,企业更愿意使用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和专科学校毕业生,而不愿使用本科毕业生。四是专业设置错位。目前一些大学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也不是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设置专业,而是什么专业经济效益好,什么专业热门,就设置什么专业。其它还有户籍、性别等方面的原因。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指出: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多方位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要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比例进一步提高。笔者想就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试谈个人的一点拙见。
一是强化教育引导,转变就业观念。要在高校设立择业指导课,引导大学生端正择业观念,教育大学生到西部、到农村、到贫困地区、到老少边穷地区去就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大学生要有到哪里去都可以干一番事业的思想,不应目光总是瞄准大城市,不应该一毕业就想着高薪,就想着找一份舒服的工作,要有到困难地区吃苦的勇气。要制定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农村、老少边穷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比如,在招聘公务员时,对主动到西部、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应优先录用等。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已经出台的鼓励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是公职人员招考,公开公平竞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招考时不应仅限于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应该面向包括职业院校毕业生、自学考试毕业生、开放开学毕业生在内的人才。公务员招聘不能总是限于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而堵死其它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自学考试取得大学本科学历的学生、开放大学(包括电视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毕业生同样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也是人才,只要按照公务员招考的条件参加考试,就应该面向各类人才敞开大门,按照考试要求,择优录取就可以了。不能在报名之前就把这部分人才拒之门外,连报考的资格都给取消。
三是职业院校与高等院校一视同仁。职业院校同样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就读于职业院校并不低人一等,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职业院校毕业生,我们的政策不能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要引导学生报考职业院校,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地位,学生读书不能都往大学挤,就读职业院校也光荣,而且,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用人单位更需要具有技能的人才。笔者在今年闽西技师学院召开的“海西招聘——2014年龙岩市服务重点产业校企对接专场招聘会”上了解到,职业院校毕业生很受沿海地区企业和当地企业欢迎,每年各专业的毕业生都早早就被当地知名企业预订一空,不少企业想争得一、二个名额都难。建议职业院校招生也象大学院校一样划分本一、本二、本三,与大学一样按高考分数招录。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地方,职业院校也应该象大学院校一样,划分为重点、普通、民办和专科,招生时象大学一样,从而鼓励和引导学生报考职业院校。
四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大学的专业设置不能什么热门就设置什么专业,必须要根据人力资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设置,要根据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来设置。大学应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最需要的人才,而不应该只注重经济效益。
五是质量是办学的生命,以质取胜培养高技能人才。重视教学质量,保证学以致用,学能成才。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大学,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来培养人才,千万不能误人子弟,教育部门应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跟踪督查,凡不符合要求的,要下决心取缔。
六是培训大学生敢创业、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创业是解决就业难的很好办法,创业不仅解决大学生自己的就业,还能带动一批人就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来解决就业难问题。要鼓励大学生不等不靠自主创业。一方面要在大学里设立创业培训课,指导大学生毕业后,勇于根据自身条件和特长自主创业,在我国现在的情况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很少,而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的一项重要途径,也是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大学校的课程设置里,必须要增设创业培训一课,通过创业培训引导和鼓励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共青团、妇联、工会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创业培训班,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引导和鼓励他们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创业。此外,要在政策、资金、场地、技术、办理证照等各个方面扶持成功创业人士。对于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要免费组织他们参加创业培训,对没有技能有创业愿望而又有培训愿望的大学生,应该免费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对有意创业者,帮助他们拟定创业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帮助他们寻找创业场所,帮助他们办理证照手续,创业资金不足的应提供小额贷款,并给予贴息,有带动就业的,根据他们解决就业的人数给予一定的就业资金补助,对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适当的社会保险补贴。
七是落实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公务员招考不应该为自学成才的大学生设限,公务员队伍要坚持“逢进必考”的原则,但报考不应该设限,应允许职业院校毕业生、自学考试毕业生,以及业余、函授、成人大学毕业生报考。要鼓励支持大学生到西部、到山区、到贫困地区就业,鼓励支持大学生到企业就业,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不折不扣落实好政策。
八是加强公共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夯实基层就业服务平台。要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立的人力资源市场为龙头,加快发展民办职业中介机构,加强与高校和企业的联系,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加快完善省、市、县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形成多层面的、覆盖省、市、县、乡镇、社区的公共就业信息网络,增加就业供求信息量,拓宽就业渠道。实行高校毕业生网络求职“一站式”服务,改变传统就业招聘程序,节约就业成本,提高就业效率。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民办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规范各类人才中介服务和职业中介机构的经营管理,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文章来源: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相关的文章还有:就业难那就创业 大学生毕业直接当老板是喜是忧
就业难那就创业 大学生毕业直接当老板是喜是忧
  日03:06  中国青年报
  教育人士告诫,心态应平和不要急于求成本报记者 林洁  新学期还没开始,各种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就早早地在珠江三角洲全面铺开了。华南理工大学大四的王舸也忙开了,他并不是忙着去参加招聘会,而是在自己开办的多媒体文印店为参加招聘会的同学设计和复印求职材料。据了解,今年春节,在广东高校的“留守族”中,像王舸这样为创业而奔波的准毕业生还有很多。正在创业或想创业的以理科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居多。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纷纷喊出了:“既然就业难,那就创业去吧!”  据广东多家高校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透露,到目前为止,2003届高校毕业生中已签订意向书的人还比较少,就连一些名牌高校、热门专业的学生也饱尝找工作的艰辛。一些毕业生说,现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萌发“自己做老板”的念头也是无奈的选择。因为学生自己创业会涉及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除了要有生意头脑外,还要有资金、专业技术、创业背景、懂得市场运作等等。  华南师范大学学美术的几个同学曾成立一家平面设计公司,专为一些公司绘图、设计图册封面、产品商标,包括做一些活动策划。但由于管理比较混乱,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公司开张不到3个月便关门大吉。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杨俊杰也曾尝试组建一个演出队伍,主要是为一些公司庆典搞活动和新产品上市做品牌推广秀,一手包办乐队、司仪、舞蹈、音响和灯光。开始的时候生意是挺火的,但后来由于其他有经验的文化传播公司竞争,再加上被服务对象不断压价,杨俊杰的演出队伍也在众多的“街秀”中销声匿迹了。  中山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徐影在今年广州的春节花市上竞得了一个好摊位。虽然卖花所得和摊位租金基本持平,但她对自己第一次“自主创业”的业绩已经感到很满意了,并且表示要向爸爸借点资金在美丽的花城开一间属于自己的花店。  暨南大学一位老师提醒说,许多大学生热衷创业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学生创业之前应该作好应对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心态应当平和,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教育界有关人士指出,创业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它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果没有经验的积累,没有社会的支持,大学生创业实际上是“独木难支”。相对于其他职业的创业者而言,学生最大的劣势就是社会经验的严重缺乏,所以学校要理解、支持和正确引导学生创业。  记者从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获悉,今年广东已经制订了简化审批手续、免征所得税等新措施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其中包括:对毕业生申办从事咨询、信息、技术服务的独立核算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免征所得税两年;对毕业生申办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教育文化事业的独立核算企业,自开业之日起,免征所得税1年;对毕业生申办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的独立核算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1年免征所得税,3年内减半征收所得税;对毕业生创办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企业,对其提供技术服务和劳务所得收入免征所得税等。
■相关连接
(01/21 16:08)
(01/02 08:57)
(12/20 11:10)
(12/02 11:11)
(11/23 11:20)
(11/15 02:56)
(11/13 14:10)
(11/13 09:57)
(11/11 18:12)
(10/14 04:45)
(10/13 16:46)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自写短信
赶快把这条新闻浓缩成一条短信,发给你想发的人吧!
短信内容:就业难那就创业 大学生毕业直接当老板是喜是忧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0元/条)
署  名:
手  机: 密  码: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跟踪萨达姆被捕全程
-- 给编辑写信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