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说说青年学生如何坚定理想,用奋斗的青春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美好传统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用青春勾勒美丽人生
  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一串串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个个闪烁光芒的形象……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以灿烂的青春向人们展示着他们的风采。作为全国3100多万大学生的优秀代表,他们或刻苦钻研、创新创业,或热心公益、服务三农,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或关心他人、孝老爱亲。他们用青春勾勒人生最美丽的弧线,用至诚绽放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为青年学子树立起可亲可近、可学可鉴的身边榜样,在人们心中建构起美好价值理念的一尺标杆。
  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网络投票、评委评审、网上公示,10人获评“2011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人获提名奖,1人获特别奖,170人获入围奖。
  树典型、促宣传、带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并坚持的优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法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在不同时期、各条战线都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的先进典型。从革命战争时期的江姐、张思德,到和平建设时期的王进喜、雷锋,从改革开放时期的孔繁森、张海迪,到新时期的任长霞、杨善洲,以及时代楷模张丽莉、吴斌、高铁成……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展示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各个时期开展的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引领着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不仅鼓舞和教育了同时代的人们,更是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而共同奋斗。
  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时期,培育选树、学习宣传大学生先进典型,是继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形式、好方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深情关怀,如春雨化物,滋润着青年学生的心田,又像一缕东风,形成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更恰似一盏明灯,激励着青年一代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民族的崛起点燃青春、奋力拼搏。
  2011年,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奋进、健康向上,无私奉献、不懈奋斗,赢得了社会的高度称赞和充分肯定。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缩影,大学生年度人物的一言一行生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他们身上处处散发着激励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引领着青年学生昂首走在时代的前列。本报刊登他们的先进事迹,就是希望广大青年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锻造高尚品行,努力学习实践,自觉将个人追求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美好的青春,因奋斗而愈发精彩。分享这些精彩的奋斗故事,自然对青年人大有裨益。为此,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组织开展了“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春故事分享活动。中青报联合中青在线、中青网、腾讯、新浪、搜狐、人人网推出网络在线访谈。
邓榕是湘潭大学孝行协会会长。丁岩是西北师范大学“拍卖愿望”公益项目发起人。
主持人:各位网友好!欢迎关注《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春故事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主办,我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李玥,担任本场访谈的主持。今天我们请到的两位嘉宾,都是“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的获得者,首先有请两位跟网友打个招呼。
邓榕:大家好,我是湘潭大学研二的研究生,湘潭大学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第二届孝行协会会长)邓榕。
丁岩:大家好!我是西北师范大学“‘爱·尚’微公益-拍卖愿望”公益项目发起人丁岩。
主持人:欢迎两位来到我们演播室。两位看起来都非常的年轻,也是特别有青春正能量的两位代表。邓榕现在已经是研究生在读,在读本科的时候,是湘潭大学孝行协会的会长,能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协会吗?
邓榕:湘潭大学孝行协会是2010年由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也是我的老学长创立的全国第一个与“孝”有关的大学生组织。这个组织引导我们暑假或者是课余时间到周边的社区进行一些孝老帮扶活动。
主持人:当时你是怎么加入这个组织的?
邓榕:有一次我在校园里面走,一个海报吸引了我,上面写着:“湘潭大学孝行协会招新了!”那个“孝”特别的突出。我印象很深刻,2008年,我妈妈患乳腺癌晚期,让我意识到尽孝不能等待,因此,我毫不犹豫的加入了这个组织。
主持人:在服务的过程中有什么让你感受特别深的事?
邓榕:在服务的过程中有很多我和我们团队的故事。有些故事是我们志愿者身上发生的,有一些故事是我们帮助的对象发生的。在一次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我们的十来个志愿者团队来到湖南湘潭市响水乡映山村袁奶奶家里,我们看到袁奶奶八十岁左右、双目失明,一个人在房间里面。我们的志愿者揭开她的锅,锅里面也没有米,厨房里面没有看到柴米油盐。我是后来看我们志愿者写的日记发现的袁奶奶,这件事深深的感染了我。那天晚上回来以后志愿者们开了一个会,会上通过了一个决定,帮助袁奶奶买一袋米和两袋盐,这是通过我们志愿者的会议大家集体表决,统一做的事情。我们大学生也是拿着父母的钱在上大学。在这个过程中,会议的决定代表的是我们90后大学生的爱心,所以非常的感动。
主持人:当时特别受震撼。这个袁奶奶是一位空巢老人?
邓榕:对。子女不在身边,因为双目失明,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
主持人:自己有没有粗略的统计过,在加入了这个协会之后,跟你的同学们,跟这些志愿者们,你们服务的老人大概有多少?
邓榕:因为我们开展了很多项目和活动,一起号召。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做公益一定要号召身边的人一起来关注弱势群体,我粗略的统计,服务的老人人次至少超过了十万人数。
主持人:是你们湘潭大学一个学校还是全省?
邓榕:在最初的时候是我们学校孝行协会来专门做这个事情。后来我们通过发起湖南省大学生孝文化节,号召了湖南省53所高校一百多个团队一起来参加。现在我们也在号召全国的高校,2014年9月份发起了中国大学生孝文化节,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关注弱势群体。
主持人:你是让更多的关爱老人的力量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尽孝、行孝。邓榕有没有发现这些老人的状态都是怎样的?
邓榕:这些老人的状态分很多种,当我们没有去敬老院的时候,我们觉得敬老院应该是一个老人过的比较幸福的地方,因为那里有很多的老人可以一起做游戏什么的。但是当你去了以后才发现,只要家里有子女,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不会把老人送到敬老院。敬老院不是设备不行,而是在没有年轻人陪伴的情况下,老人是很孤独的状态。在我们服务老人的过程中,有一个老人深深的打动了我。她是湘潭大学退休的一个老教授。其实我们去服务老人,也就是陪她聊聊天,也没有做其他的事情。她87岁,临终的时候留了一封遗书给她的儿子,因为她是老党员,交了最后的党费。他还给湘潭大学孝行协会写了一封信,信中感谢我们做的事情,并且希望我们把这个事情继续做下去,给我们捐了五百块钱。
主持人:当时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邓榕:当时非常感动,没有想到我们大学生做的这么简单的事情,但是在一个老人心中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她最后弥留之际最牵挂的竟然是这件事情。
主持人:我相信两位都是做跟公益有关的事情,每个人加入到公益的团队里,走入公益的这条路,都有自己的理由。丁岩的理由好象挺特殊的。我看到我们的报道里写,丁岩因为一块蛋糕决定走上公益的这条路。为什么是因为一块蛋糕?
丁岩:因为我从小是农村长大,家里条件不是太好。小的时候,包括到现在,很多小孩每年过生日,他们都会吃蛋糕、吹蜡烛、许心愿。但是我在2011年上大一的时候才第一次过生日,第一次吃到自己的生日蛋糕。当时我过生日的时候许愿,也是非常的天真,现在想起来也挺可笑的。我一口气许了十几个愿望,就把小时候的愿望全都给许完了。我第一次过完生日的时候就在想,是不是也有很多孩子跟我一样小时候有这样的心愿没有实现。就因为这件事,我开始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后来到2013年,我们学校团委发起了“‘爱·尚’微公益”这样一个平台,号召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申报公益项目,然后给你批资金,让你去做。当时我说这是很好的一个契机,我就申请了“‘爱·尚’微公益-拍卖愿望”这个项目,就一直开始做了。
主持人:也是因为自己19年来心里面一个小梦想,让你觉得很多孩子有这样的梦想,没有办法实现。丁岩在发现愿望、搜集愿望的过程中,有很多孩子许的愿望让你非常的受到触动,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两个类似的愿望?
丁岩:号发起这个项目,第一站我们去了兰州的一所特殊教育中心,我们收集他们的愿望,打算在号儿童节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去特教中心的时候,在老师的帮助下,一个脑瘫的孩子,他在心愿卡上写到,我的心愿是想要五辆小汽车,后面一个括号(一元一辆的)。对于很多人而言,五块钱不是太多,每个人都可以帮助他实现这个心愿。
主持人:你不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大家都顺手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丁岩:去年我们甘肃岷县地震,地震以后我们国庆节去搜集灾区儿童的心愿。当时有一个9岁的小姑娘叫杨如,她的心愿是想要一把直尺。春节期间的小年我们就把直尺给送过去了。我问杨如说你为什么想要一把直尺?她说因为我喜欢学数学。从这件事情反应出来,很小一个东西我们送给她,就可以满足她很大的愿望。就像苹果砸下来以后,牛顿想到了很多的事情。很有可能因为这一把直尺,她成为了一个数学家。很小的感动促使我们从日到今天,我们很多假期都是在收集愿望的路上。
主持人:这些心愿总是要人来买单的。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需要帮助的人,和想要帮助别人的人实现对接?
丁岩:筹款其实挺简单的,只要把网络世界的爱心激活就完全可以了。我们现在是利用线上线下的平台筹集资金的。我们会在校园里面设一个特别大的展板,1.5米乘4米展板。我们会给每个小孩拍一个半身照,手里拿着心愿卡。可以看到心愿卡上写的我的心愿是什么。我们学校的同学们会经常路过这些展板,他看到这些照片,他可以把这个照片摘下来,比如说这个照片上小孩需要一个字典,他就给这个小孩买一个字典。大家对拍卖更感兴趣,我们把名人的字画、签名、闲置物品搜集回来,放在淘宝或者是新浪微博上拍卖。我们第一次拍卖的是一瓶香水,一个郑州的网友捐的。当时卖了四百多块钱。
主持人:当时这个想法你们是不是觉得挺好玩的?
丁岩:对。到第二次的时候,拍卖的是一个U盘。兰州国际马拉松,就是国际马拉松的纪念U盘,也就是三四十块钱,我们拍卖了800块钱。因为拍卖东西,每天都是晚上到两三点,第二天早上六七点起来。六七点起来以后,我把手机一打开,我的微博有80多个@。我就说这一夜之间火了吗?本来人还是很磕睡的,立马清醒起来,说U盘有某一个网友出价800块钱。我给他私信,说这个钱怎么打,这是怎么回事。对方回信说,你放心吧,我不会骗你的,时间一到我马上把钱给你打过来。后面还有一个甘肃籍的女书法家在北京,她叫王威,她后来给我们捐了很多字画,每一幅字画三四千块钱。
邓榕:从公益的角度来说,丁岩的形式是在实现公益的造血功能。做公益不管是帮助孤寡老人还是留守儿童,公益的造血功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让需要帮助的人的愿望能够被爱心人士和他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主持人:你这个方式现在很流行,是众筹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网友会质疑,你怎么让别人相信你?
丁岩:让他们相信非常容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会给每个小孩拍照片,每个小孩都有详细的信息,甘肃省定西市张县某某乡某某村,多少多少号,后面有联系方式,都会把这做成一个小本记录成册,如果你不相信可以联系这个人打电话。我们每一次下乡都会有媒体跟我们,因为媒体现在也很权威,一般大家都会相信。
邓榕:这就是公益的透明性的问题。
主持人:两位都是学生,在做社团,很多时候在做公益和你的学业自然会有一些冲突。邓榕,首届大学生校文化节的时候,你还要上课,还有很多作业要做,还要熬夜写方案,整个人是连轴转的状态,那个时候怎么坚持下来的?
邓榕:刚刚丁岩同学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熬夜到晚上两点多,六七点起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挤。我一路上都是跑,跑到食堂、办公室,再到教室。早上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在筹备湖南省大学孝文化节的时候,筹备了八个月,遇到了瓶颈,我一个人打字打到两点多。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我就跑到政府部门去争取他们的支持。当别人感受到你的真诚的时候,你会去打动很多人。但是在这之前,你自己要坚定一个信念,要把你最好这一块的最大努力做出来,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但是肯定会有效果。
主持人:为什么当时这么看重这个活动?
邓榕:可能会有很多原因,但是第一个,我自己经常用两个标准来衡量自己会不会选择坚持做这件事情:第一,有这么一句话是比尔·盖茨还是乔布斯说的,我忘记了。他说,假如我的生命截止到明天,我今天会做什么样的事情。关注老年人、传播孝道文化,关注父母,这是我值得做的事情。第二,我60岁的时候回过头来看,这是不是值得我做的事情。我身边的团队我们一起来做这件事情,他们会给我力量。第三,我们帮助过的人他们会给我们力量。印象特别深刻,我们帮助湘潭大学的校友,是一个尿毒症患者,家里非常贫穷,两个姐姐相继去世,父亲去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但是他非常的乐观坚强,他这种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这样一个人都这么乐观的生活,他活着也许是生命的倒计时,但是他可以这么坚强的活着,我为什么不能够?这一点事情又算得了什么?
主持人:从你服务的人身上本身的向上的力量,特别能够给你勇气、信心。当时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保库曾经为这个活动题词: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子。这个话非常好,也非常适合你们孝文化的主题。你在读了研究生之后仍然在关注这个领域,自己对孝有什么理解?
邓榕:他这句话是为我们首届孝文化节题词的。我觉得孝可能会分很多层面,但是最根本的一点是要做好自己,特别是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你首先要赡养自己的父母,到了社会,你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主持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很爱好,热衷于公益,他们很多时候愿意关注边远山区的人,就像丁岩说的,孩子们的愿望他愿意实现,他也愿意关注社区里面的空巢老人。但是他很少会把眼光投入到自己身边的人,可能对于自己的父母或者家里的老人疏于关照,你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
邓榕:这个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往往最亲的人是我们疏忽最多的人。我自己有时候,特别是在我母亲这件事没有发生之前,我也没有这种意识。我的理解为什么大家会这样呢?总是觉得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很自然,我们习惯了。第二,他一直常伴在这里,你不会有危机感。但是往往到我们快要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不要等到父母老了,你才知道尽孝。尽孝就是一份牵挂。也许我们给他们发一个短信,他们就很感动。尽孝应该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中。
主持人:所以其实公益并不是多大、多远的事,它可能很近,就是在自己身边的事。
邓榕:所以我们在做公益过程中也有一个理念,要将公益内化成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而不是我一定要到敬老院去给老人洗脚,哪怕就是在我们身边一个简单的微笑,一个行为就是公益。
主持人:看来邓榕已经把公益融入我们自己生活中了,变成自己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丁岩以前是学声乐专业的。当时因为想更好的去做公益项目,把专业从声乐专业变成了行政管理。出于什么考虑?
丁岩:我小时候特别喜欢音乐,我们家是音乐世家,我父亲特别喜欢音乐,我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到了高中我选择了学习音乐,做艺术生。当时以全市11名的成绩考到西北师范大学,真正自己在大学开始学音乐,阴差阳错慢慢不喜欢了。再加上2013年我自己发起“‘爱·尚’微公益-拍卖愿望”,就越来越不喜欢学音乐。
邓榕:这可能是因为你爱上了公益。
丁岩:虽然不喜欢,但是我的文化科、专业科在我们班都是第一、第二。今年保研,我第一次去报专业,我报的是西方音乐史,还是音乐专业。我当时想换专业特别难,就没有敢去下手。我先报到我们音乐学院的西方音乐史专业。最后一天的时候我说,我要不试一试吧,就在最后一天想尽各种办法,换成了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里面有一个NGO组织研究。因为行政管理下面有很多的研究方向,我当时就想做NGO组织研究,这个专业跟我现在做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现在我做的工作是凭我的一股蛮力去做,没有一点理论支撑。我做这个专业,再学一点理论的知识,对我们这个项目的开展会有更大的好处。
主持人:刚才丁岩也说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惜加班加点,甚至放弃了这么多年爱好的音乐去改学跟NGO、跟公益相关的专业。付出了这么多,你觉得动力在哪?是什么支撑着你一直这样走下去?
丁岩:从号到现在,长短假期我们都是在下乡的路上,每一个心愿、每一个孩子的笑脸给我的感觉就是,我必须去把这件事做下去。今天是圣诞节,圣诞节有圣诞老人,我跟我的团队一直扮演的就是中国式的圣诞老人的角色,为这些贫困的、留守的孩子、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帮助他们实现这个心愿。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我们现在也做了一个这样的项目,我单纯的给你捐一些钱,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我们现在倡导的是用一种文化去影响青年。我们团队现在做了“愿望1+1”。通过爱心传递,把心愿实现的人数更加扩大化。比如说我今年实现了邓榕的心愿,邓榕就必须答应我实现你的心愿。你的心愿实现了,你必须答应实现下一个人的心愿。把1变成2,2变成4,4变成8,8变成16,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字。这种事总比我一天待在宿舍天天睡觉、打游戏有意义。
丁岩:就是要将公益的种子传递下去,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主持人:你们两个人都是自己做公益,你们的这种行为有没有影响到你宿舍的人、你周围的朋友,他们怎么看待你们的这种行为?
丁岩:我为什么要坚持去做,我在我们学校也做过分享会之类的,每次在分享会上我就跟他们说,我做这件事就是想影响我身边的十个人,我希望我能够影响这十个人。这十个人又能影响他们身边的十个人。一传十,十传百,因为我是音乐学院的学生,除了我,音乐学院的很多学生性格都跟其他学院的学生不太一样,好玩。后来我们学校团委的老师就跟我说,其实你做的这件事很小,但是你真正的影响了一些人。在他的学生会下面,有一个学生是我们音乐学院的,他平时就是属于特别自我、把自己看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但是他在我们团队干了三个月。我们校团委的老师就说,他这样的人都能在你们那儿干满三个月,已经非常不容易。我们并不一定非要在贫困的地方修一个水窖、修一个公路,我们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
邓榕:你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去影响别人。这个过程我感触也非常深刻,当我们影响别人,将孝道公益的心传递到我们身边的朋友的时候,一定是我们一起参与、去做的活动。今年我们为了筹备大学生孝文化节,我们整个团队一个夏天都在宿舍打地铺,天气非常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的友谊也是非常深厚的。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我们同学自己的能力。志愿活动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是要得到提升的。
主持人:它可能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更是你影响别人的过程。
邓榕:我们团委老师说过一句话:忙碌的人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有时候也相信这一点,我很忙碌的时候,有时候因为跑的比较快,头发比较撩乱,没有梳理过,总是跑的状态。有时候我要着急忙区别做一些事情,我们的团队成员他可能会说邓榕我不知道你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可能我不是很认同这件事情,但是我认同你,所以我和你一起做。
主持人:用你的个人魅力影响了很多人。
邓榕:这种状态可能你已经入境了,大家也会被你的磁场化,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场,共同朝着这个地方去努力。
主持人:刚才听丁岩讲,你的团队里面有很多人,包括你自己都是90后,现在社会上对90后有很多的评价,你对90后的评价是什么?
丁岩:很多人都会评价我们90后是一出手就想做一件大事的人,但是我们90后大部分人也不是大家说的那样。像我们团队而言,我们都是去做一件微小的事情,包括我们现在做的爱尚微公益,这都是从我们自己身边的事情做起。就比如说90后每个人都可以做公益,你把你的新浪微博打开,微博上有很多救助的内容,有很多自家孩子丢失了,在微博上找孩子的,宝贝回家,大爱清尘,这些东西你都可以转发,每转发一次你就已经做公益了。所以我觉得90后的孩子还是挺向上、挺向善的。
邓榕:90后还是挺上进的,但是为什么有时候对90后没有正面的评价?是我们缺乏一个机会和一个平台。
主持人:邓榕在做公益的过程中每次都会发现值得我们学习的公益理念、公益方式。包括你在做孝文化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自己的经验方式去分享给大家。是不是在学校也开过一耳分享会?
邓榕:对。有时候包括在我们省内、包括学校做一些分享。很多人也都问我,为什么坚持做这件事情,或者是想从我身上学一些东西。我经常会说,不是我比大家优秀,而是因为我在坚持做一件事情。我们一个好朋友,残奥会的冠军文家超说过一句话:当我在游泳的时候,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再坚持三秒,因为比赛的时候三秒是非常重要的。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也许我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者瓶颈,我告诉自己再坚持三天,三天之后再说这个事情。通常我的情况就是一两天之后我的状态又调整过来了,贵在坚持。
主持人:最近快到年底了,很多微信的朋友圈里大家都会转发跟亲情有关的公益广告,比如说回家吃饺子,有没有回家跟父母过团圆年。现在很多年轻人尽孝的观念相对还是有一些淡漠。我不知道邓榕做了这么长时间孝行文化的传播,有没有一些好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这件事,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把小爱变成大爱去尽孝更多人?
邓榕:对于自己尽孝,最关键的还是一个“行”字。当你牵挂一些老人,愿意为他付出的时候,因为父母不图你能够做多大的事情,只要你心里牵挂着他,他是会感受得到的。让他有一种存在感,不要整天觉得我们自己在外面跑,自己很了不起。但是老人在家里也不太了解我们在做什么。特别是农村的小孩,父母小时候能够引导你,你到了大学,你到了工作岗位,他就不了解你在做什么,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降低自己的姿态。从整个社会的传播途径来说,特别是对于年轻人的引导,怎么样让大家一起来尽孝道。从形式上需要注意一下,多利用一些时尚情感的艺术的元素。我们在中国大学生孝道节有一个“我是演说家”的活动,你只要参与了,就会对他有启发,或者是组织三下乡,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去。没有去过敬老院之前,他觉得敬老院不需要怎么样。但是去了,我经常看我们同学日记,他会在日记上面反思。比如说我们有一个长城乡敬老院。有一次我们去了,过几个月我们再去,那个老人已经不在了,他感受到,有一些东西是不能等的,特别是老人。现在因为新媒体发展比较快,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一般打电话或者发短信,但是我们发起了一个活动,传统用纸笔的形式往家里写信。现在很多年轻人,有多少往家里写信?只要他写了那封信,那封信肯定会成为我们父母非常宝贵的一个东西,会把它珍藏起来。我们原来也不知道一封家书对父母有这么大的影响。有一个父母看到信之后,眼泪刷刷的都流下来了。我们平时不善于表达的东西都在纸上表现出来了。
主持人:我相信邓榕在这个过程中,他说你首先要参与,参与是了解的第一步,了解也是融合的第一步。你带了更多人,让他们去看到这样的状况,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让他们有直观的感受。
邓榕:让他们自己去听、去写、去说、去行、去做。
主持人:我不知道丁岩有没有一些比较好的方法,因为刚才你也说现在的公益需要创新。你有没有创新的方法跟网友分享一下?
丁岩:说到方法,我跟邓榕一样,就是两个字:坚持。你只要坚持做一件事情,你绝对会把它做好。如果你不去坚持,你怎么样都做不好。我相信每个人也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到底新媒体是什么。我只知道新媒体就是手机上的微信、微博、乱七八糟的APP。现在很多大学生拿这些来考试作弊、上课发微博、上课发朋友圈、发微信,除了这些其他都不会做。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做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微博、通过微信做公益,可以通过新媒体筹款。而且通过新媒体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你每天在你的朋友圈分享一些很好的话。现在大家拿这些新媒体发牢骚,我今天怎么着,我今天考试没有考好。每天要么做公益,要么分享很多好的东西给大家。你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就会变得更优秀。
邓榕:他强调的是新媒体的思维下,我们的公益越来越向细微的方向发展。已经突破了时间、地域、年龄的界限,只要你有一颗爱心,你都可以参与,不管你是企业家、老板、还是一名学生、环卫工人,公益不分大小,公益没有时间界限、没有地域界限,他更容易把爱心认识的心聚集到一个地方。公益就是公共利益,一群有爱心的人汇集到一起,通过新媒体平台能够实现把需要帮助的人筹集到一起。
主持人:互联网精神有一个重要的体现:共享。用互联网做公益,更多的是共享,每个人都力所能及的做一点,这样的公益心汇聚到一起,就会形成强大的力量。知道两位来到现场,很多网友也想跟两位交流,我们来看看你们的同龄人给你们提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位网友问邓榕,你们做公益,怎么平衡你们的公益和学习时间?
邓榕:我们肯定要付出的时间比别人更多,第一个是挤时间。第二,方法也非常的重要。你的时间不够用,你要逼着你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比如说我们作业要交,我就把自己集中精神,就只有两个小时,两个小时你必须要搞定,没有退路,你两个小时会做出别人四个小时才能做出来的事情。
主持人:这位网友问丁岩,你过生日的19个愿望实现了几个?
丁岩:我现在真不记得我当时许的十几个愿望分别是什么,我一个都记不起来了。
主持人:那他问你,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丁岩:现在就是希望我们“拍卖愿望”的平台能够帮助到更多儿童,帮助他们实现愿望。
主持人:在两位心目中,自强代表着什么?你们想从自强之星的内涵中传递什么样的正能量?
邓榕:自强有四个字总结的非常好:向上、向善。所谓的自强,就是自己能力自信、强大、独立,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上。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知识,而且应该有一种回馈社会、报效国家,从社会层面能够帮助别人传递属性。不仅自己独立,而且如果有能力帮助身边的人,那就更好了。
主持人:所以自强可能是形成了一个能量场,通过这个能量场去传递、去影响更多人。丁岩怎么看?
丁岩:我更注重自强力量的独立。我觉得独立非常重要,每个人从小到大不要太依靠自己的父母,你去完成你的学业,你去找到你的工作,你去做更多的事情,这样才会更有意义。如果你从小衣服是你父母洗,你升高中父母帮助你操办,你的大学考的不好也是父母帮助你办,你大学毕业以后找工作也是父母帮助你操办,这样你的人生就没有意义。
主持人:什么事你亲力亲为,自己去感受、去承担,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这位网友问邓榕,请你说说对小孩子孝文化的理解,比如说幼儿园小学生应该怎么尽孝,通常都是父母照顾小孩子,但是小孩子也可以尽孝,比如帮父母做一些小家务,我们同学最近想做这个活动,发掘小学生尽孝,让孩子尽孝的方法来推动全社会尽孝。
邓榕:我们之前也做过一个活动,组织湘潭大学幼儿园小朋友尽孝。我印象特别深刻,有一个小朋友把香蕉剥开给老奶奶吃。我觉得大人要首先示范。小孩子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如果大人们能够去孝敬自己的长辈,小孩就会看在眼里,他也逐渐形成自己的品质。可以适当的带小孩去参加公益活动,在公交车上,我们大人让了一下座,小孩看到了,他也会学习,在小时候要注重这种示范的作用。
主持人:你刚才说的让我想到了一个公益片。一个女人带给她的妈妈洗脚,洗完脚以后,看到她的儿子也给她端了一盆水让她洗脚。这位网友问丁岩,做公益向来都是说的容易做起来难。他就是某高校社团的负责人,每次组织活动非常不容易,费力不讨好。你做公益项目的时候有没有遭遇到嘲讽和不理解,你是怎么解决的?
丁岩:有一次兰州一个报社的记者,他当时看到我们在新浪微博上拍卖,因为我们发出拍卖之后,比如说邓榕出价一千块钱,你出价两千块钱,我们就会把这个总结在微博上发出去。那个记者看完以后死活不相信,他说这就是骗人的。刚好我们宣传部的同学要采访那一期的项目,刚好就是找的那个记者,那个记者跟我取得联系之后,跟我聊天,他说你们是真的还是假的?骗人的吧?我说你怎么不相信呢?他说那么小一个东西能拍卖那么高的价钱,谁相信啊?我说你不相信可以,等他把钱打过来我亲自给你看,我后来证明给他看了,他还是相信我们了。还有一次也是别人的误解,我们项目做了这么长时间,有人在背后说我丁岩在做公益的时候贪污了三十万。我就特别不理解,因为我们每一期项目结束之后都会有一个公示,谁捐了多少钱,这个钱用在哪了。但是还有人这样说你,我也不知道这些人出于什么目的。可能因为我们项目成立时间比较短,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很快从一个小孩长大,成长比较快,他心里面有一定的嫉妒,就说我贪污了三十万。他跟我说完这件事以后,我跟我的团队更注重公信力的反馈。每一次做完活动,我们不仅把公示放在校园里面,而且还要放在我们网站上,放在所有新媒体推送的消息上。
主持人:所以有时候质疑和不理解对团队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邓榕:当公益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反逼我们的公益团队在制度上规范,在行为上也要慢慢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丁岩:所以我为什么要改专业,我就是希望这个项目更专业化的发展。
主持人:这位网友问邓榕,现在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你有没有想过动用社会上的力量帮助更多人?
邓榕:他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我们学生的力量很有限,但是我们学生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一直以来,我们帮助胡志鹏的过程中,前后募集了三四十万。现在他出了一本书,叫《阅读坚强》,都是他自己写的,我们帮助他稍微整理了一下,帮助他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星光大道》的歌手,国防科大九十多岁的老人,源源不断的款项汇到我们这里来了。号,在湘潭大学毛主席图象馆我们搞了一个“关爱生命·关注志鹏”的启动仪式。三十多家媒体都过来了。然后我们又开着车到他家,走了三十多公里的路,很多记者都滑倒了,很多人都没有退缩,都去他们家采访。我感觉到大学生的力量有限,但是大学生能够做的事情有很多。社会力量非常重要,我们就是要探索怎么把社会的力量聚集起来做公益。包括我们做大学生孝道节,我们就是想把社会、媒体、学校的力量整合起来。
主持人:这位网友问两位,大学生要做几件事才是圆满的大学生活,其中有一件就是谈一场圆满的恋爱。两位现在是不是都有女朋友,她们是不是都支持两位的事业?
丁岩:我有女朋友,我们俩是高二好在一块的,一直到现在,她是上的专科,已经毕业工作了,我今年是大四,也算是六年了。我刚开始做公益的时候,她不是太支持。两个人在一块必须是有很多的时间腻在一块,这样才能更长久的处下去,一旦没有时间了,这个感情是会破裂的。我刚开始做公益的时候我们两个也经常吵架,她也不是特别理解。有一次我下乡去甘肃会宁,会宁是一个状元县,特别穷。我带她去感受我们去的地方,我们怎么帮助那些孩子的,怎么给他们发礼物,怎么搜集心愿。她从头到尾亲身经历了,经历那次之后,我感觉她跟变了一个人一样,完全就不一样了,我之后的活动就非常支持我。
邓榕:我现在应该是单身的状态,但是有心仪的女孩子,现在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因为两个人的事情是缘份,我现在做的事情她非常支持我。
主持人:这位网友问邓榕,你曾经提到妈妈曾经生过一场大病,你现在还有什么想对母亲说的?
邓榕:我家庭也比较和谐,担心最多的就是我的母亲,有时候我在夜里睡觉,闭上眼睛的时候都会想,就是希望她能够健健康康。
主持人:这是一个儿子最朴素的祝愿,健康是我们所有人对父母的心愿。这位网友问丁岩,你觉得做公益最辛苦的是什么?
丁岩:我觉得你坚持了就不辛苦。坚持的过程虽然挺辛苦,但是坚持下来了,就不辛苦。我去年5月份开始做公益,我开始做拍卖。那个时候学校运动会,我不上课,每天早上六七点起来,就爬在电脑上,刷微博、拍卖、更新,一直到晚上两三点才睡。几乎我每天到晚上十二点就泡一桶泡面,每天就是一桶泡面,那十天我整整瘦了十斤。我以前不抽烟,从那十天熬夜,我实在熬不住,就开始慢慢抽,现在抽烟了,还有自己的白头发。
邓榕:后来你女朋友让你戒烟了吧?
丁岩:她每次说我,但是现在就戒不了了。
邓榕:可能在公益,特别是我们在忙碌的过程中做的一件事,我们是比较兴奋的状态,不管是熬夜还是没有饭吃,身边人看起来觉得我们很累。我们身体上也确实比较累,但是心里是非常兴奋的。
丁岩:现在我想一想当时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为什么要熬夜拍卖,那么辛苦。现在想一想,总感觉有一种信念在驱使着你去做这件事,但是说不上为什么。
邓榕:这可能就是90后的责任与担当。
主持人:在两位坐的位置上,我们的演播室里来过很多的青春达人,他们讲述了很多青春故事,把青春向上、向善的力量带到我们演播室,我们希望把这种向上、向善的力量传播出去、分享出去。谢谢两位来到我们演播室,也谢谢各位网友。再见!
两位嘉宾都是大学生自强之星,都把公益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2009年,邓榕考入湘潭大学。在一次社团纳新活动中,他加入了孝行协会,和小伙伴一起开展空巢服务活动。
促使甘肃男孩丁岩走上公益之路的,是一块蛋糕。19岁才头一回吃上生日蛋糕,一口气许了19个愿望。
“棋子的造型很好看”,这个可爱的理由让侯逸凡与国际象棋最终结缘。
大学4年,除了带着的500元,江利斌再没花过家里的钱,电脑、相机都买上了,毕业1个月他开上了面包车。
12月25日,第144期“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励志访谈举行。湘潭大学孝行协会会长邓榕、西北师大“‘爱·尚’微公益-拍卖愿望”公益项目发起人丁岩与网友分享他们在公益路上的点滴故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民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