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藏地有没有比丘尼戒本的传承?^怎么办啊

[转载]索达吉堪布开示:判断一个人是否往生的验相和《维摩诘所说经》是否伪经等问题
&《闲谈问答录》第三辑&——索达吉堪布
问:密宗念诵咒语时,为什么要规定数量,而且还要在念珠上做记号,这样是为了达到一心不乱吗?
  答:不是,这是为了约束自己,让每天念诵有一个数量。如果没有做记号,念三遍和念一万遍的感觉都一样,对自己就没有鼓励的作用了。如果发愿念一亿遍心咒,每天规定一个数量,并在念珠上做记号,这样一来,平时就不容易散乱,也不会无意义地虚度时光。
  问:《喇荣课诵集》里有藏、汉二种语言,以这两种方法念诵都一样吗?
  答:仪轨最好用藏语念,如果实在不行,法王如意宝以前也开许用汉语念。
  问:为什么佛经中经常讲女众的过失?
  答:因为女众的烦恼比较深重,佛经中说,女众有五种过失是男众没有的。这主要是针对女众身体低劣而言。有些人尤其是西方人不喜欢听,一听到讲女众过失,女士们就站起来反抗。有位美国的上师曾说:“千万不能讲她们过失,尤其是《宝鬘论》和《入行论.静虑品》,你要讲的话,下面就没有人听了。”但实际上,《宝鬘论》中也说:“女众的过失,如身体不净,男众同样也有。”但心理上有些复杂的习气,女众确实比男众多一些。
  尽管佛陀在《药师经》、《妙法莲华经》中讲了女众的诸多过失,但若知道这些过失后精进修行,女众也能获得成就,这一点没有任何怀疑。早在十多年前,我就写过一篇文章,专门引用教证来说明女身能即生成就。在《密宗断惑论》、《密宗虹身成就略说》中,我也摘录过这方面的一些事迹。从历史上来看,不管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女众如果精进修行,不比任何男众差。所以佛陀呵斥谴责女众,也是针对不同的众生,这是佛陀教言的一大特点。
  问:女众若发愿弘扬佛法,应该怎么做?
  答:首先威仪很重要,应时刻以正知正念来守护根门,然后自己的见解不可动摇,因为女众的心变得比较快,很容易随外境而转,所以见解和性情要稳定。第二要有利他心,希望将自相续中的智慧、功德无条件地传递给众生。第三要有能力、有智慧。如果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凡是与自己有缘的众生,都是可以利益的。
  如果弘法不是贪著自利,出发点纯粹是利他之心,世人也不得不认可你。因为整个世间特别需要善良的人,不管是女众还是男众,只要有能力帮助众生,大家都不会排斥的。
  现在也有一些非常了不起的女众,如台湾的证严法师、内地的隆莲法师,对弘法利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某些道友弘法利生的发心也会成熟的!
  问:弟子感到心不安,请上师用密宗的方法帮弟子安心。
  答:你需要达到什么程度?
  问:没有分别念,处于一种光明的状态中。
  答:那你学灯泡就可以了!
  问:有居士在绕佛塔时,左绕感到身心轻松,右绕觉得有压力,不是很舒服,这是什么原因?
  答:他业力现前。
  问:但那里每个人都左绕,这是否与佛经的说法相违?
  答:对。每个人必须右绕!
  问:左绕佛塔会怎么样?
  答:没有功德,反而有过失。
  问:以什么样的验相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往生了?
  答:有些往生并不一定有验相,比如在中阴时获得成就便没有验相,但显宗中很少提及这种现象。还有一种就是临终往生,这种往生的验相,一些大乘教典中说,会出现各种舍利。但法王如意宝曾说:“有舍利也不一定就是往生,即生做过很多善法的人,临终时也会出现舍利。”对此,乔美仁波切也持相同观点。
  假如一个人在临死时,对佛陀有不共的信心,一边虔诚地念佛,一边在诚信中往生。死了以后,头顶上出现一些黄水(开顶),外面出现彩虹、光、巨响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往生的验相。
  问:汉地有些人说《维摩诘所说经》是伪经,这种说法对吗?
  答:让他们说出伪经的理由。
  问:第一个理由,维摩诘是在家居士,却把佛的出家弟子如舍利子、目犍连、阿难都训斥了一顿,作为在家人,这样做是不如法的;第二个理由,经名是《维摩诘所说经》,并不是佛陀所说。因此,这部经是后人所造。
  答:第一个理由不成立,因为这样的公案在佛经中相当多。第二个理由也不成立,比如《心经》就是观音菩萨所说。因此,我认为伪经的理由不充分,而且这部经在藏文中也有。
  问:伪经的说法主要来自于出家人,他们说在家人没有资格训斥出家人。
  答:佛陀在经中说,如果有智慧的话,并不一定以出家身份为主。《三戒论释》中也讲过:“一般而言,出家人胜过在家人。但在特殊情况下,具有智慧即相续中具足得地等殊胜功德者为主。”
  问:那这部经是真的?
  答:对!
  问:现代心理学如何看待佛教?
  答:很多心理学家对佛教理念很感兴趣。比如加拿大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个小孩从墙上摔下来,当他母亲看到后,从远方快速跑过去接住他。事后人们发现当时二者的距离相当远,一般的速度根本做不到。对于这种现象,心理学家百思不得其解,但在佛教的《俱舍论》、《智者入门》等论典中,对此就有充分的说明。
  现在有些学者,通过最微妙的观察方法也得出一种结论:佛教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而是中道的一门宗教。
  问:作真实供养,感果肯定是真实的,但如果是意幻供养又没有等持力,感果会不会是虚幻的呢?
  答:佛陀并没有说,意幻供养必须要获得一地菩萨的等持。
  问:那会得到真实的果?
  答:对!
  问:怎样将佛教与社会结合起来?
  答:当年太虚法师弘扬“人间佛教”,是以比较浅显的理念打动人心,对社会净化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若真有人愿意去研究,佛教可以在心理学、神经学、医学、营养学等方方面面利益人类。
  然而,佛教中比较深奥的境界,世人可能很难以理解。且不说密法的甚深奥义,即使《心经》对空性的诠释,跟世人沟通也有很大的困难。
  问:佛教徒应如何与基督教、道教等其他宗教人士相处?
  答:秉持佛教的见解和修行,同时与其他宗教和睦相处。
  这个问题,国外的高僧大德有不同看法:有些法师提倡宗教合一,有些法师则不赞同。我个人的意见是,作为佛教徒,至少要把握两点:首先,皈依三宝的原则坚决不能变,尤其是自宗的见修,更应珍惜,不能舍弃。与此同时,可以赞叹他们某些善举,学习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以此也可利益社会,并与众生广结善缘。
  因为我们是皈依三宝,不论从内心的见修,还是表面威仪,都应有别于其他宗教。在见解方面,必须坚持佛教的观点;在修行方面,可以学习他们的世俗善举;在行为方面,佛教的威仪不能与他们混在一起,但可博取众长,借鉴他们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佛教徒应与所有的宗教和睦相处,这一点非常重要!
  问:藏地有没有比丘尼戒的传承?
  答:没有。现在藏地、印度有很多大德,希望有机会与汉传佛教互动,将藏传佛教比丘尼戒的法脉接上。曾有一位宗教领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藏传佛教中,断绝了比丘尼的法脉。许多人为此做过努力,希望这种情况能得到改变,多年来我也希望三大佛教传承中的高僧大德们,能聚集一堂,共同商讨这个问题,可计划一直没有得到实现。”
  以前上师如意宝在世时,我也问过是否有必要恢复比丘尼戒的传承。上师后来在课堂上说:“佛陀在世的时候,女众业力比较深重,所制戒条也相当多。尽管我们藏地没有比丘尼戒的传承,但沙弥尼戒的戒条也很细微,末法时代真正能守的又有几个?”上师当时的密意不知如何,但原话是这样说的。
  问:《六祖坛经》中说“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对此应该如何理解?
  答:无垢光尊者在《上师心滴.正行光明藏讲义》中也有相似的教言:前念还没有认识时,是烦恼的本体,后念通过上师的加持、直指以及自己的观心,在前念灭尽的当下认识烦恼的本性,这就是佛陀的本来面目。
  但上师如意宝以前讲《文殊大圆满》时说:“认识烦恼的本性或者说灭尽烦恼,不一定都是成佛。有些属于资粮道的认识,有些属于见道的认识,也有些像国王恩扎布德那样,直接获得无学地的佛果。一般而言,认识烦恼的本性只是资粮道的认识。”
  这种说法与有些法师的观点也不相同,如慧律法师认为六祖已经获得了佛果,境界上跟佛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是他不成佛而已。
  问:远距离灌顶是否存在?
  答:一般来讲,灌顶必须具足一定的因缘,但有信心的话,应该能得到相应的境界,可是跟现场灌顶完全一模一样,这可能有点困难。
  当然,有些大成就者例外。以前莲花生大师在藏地灌顶时,包括小虫以上的众生都得到了灌顶,所以大成就者的行为,是我们凡夫人难以测度的。
  问:用电话灌顶可以吗?
  答:要看这个上师和这个弟子。如果上师非常了不起,弟子也非常了不起,那有可能!
  问:会供时可以吃肉吗?
  答:如果不是贪执肉味,完全将其观想为诸佛菩萨的供品、自身观想为坛城,以这种作意而享用肉食,没有任何过失。但若想趁此机会一饱口福,对供品的肉食大快多颐,那是不合理的。
  问:假如起了恶念,但没有去做,会不会受到果报?
  答:如果以正念来摄持,就不会受果报。但若既没有正念,也没有忏悔,产生贪心、嗔心等都有果报。
  问:如果自己忏悔了,还受不受果报呢?
  答:看你忏悔的四对治力具不具足。
(在人间附:)
  问:某人尚处于临死状态,瑜伽士说他已转生为狗;某道友的爷爷刚刚去世,瑜伽士说他已转生为某地县长。这种说法可靠吗?
  答:现在很多神通是假的,靠不住!这些所谓的“瑜伽士”、“空行母”,总是乱猜,有时猜得准,有时猜不准。
  一般来讲,凡夫在生命未终结前,不可能转生为其他众生。一期生命的体现,必定有神识存在,如果一息尚存,神识岂能去别处投生?因此,人还没死的话,不可能已经转生为狗。当然,如果是圣者则另当别论。听说藏地就有上师尚未圆寂,别处却出现了他的转世活佛。此现象有两种可能性:一、诸佛菩萨的示现不可思议,他于生前即可显现另一化身;二、通过某位大成就者不可思议的加持,受加持者便成了化身。法王如意宝就曾自谦地说过:“我并不是列绕朗巴的转世,只不过受过尊者的加持,人们才称我是他的化身。”
  另外,爷爷刚死就跑去做了县长,这绝无可能!凡是胎生的有情,必定有住胎期和成长期。牦牛也要住胎九月,然后才出生慢慢长成大牦牛。一个人刚死不久,马上就变成另一个地方的县长,这完全不符合逻辑。尽管华智仁波切在《前行》讲死亡无常时说:“死亡会突然降临,谁也无法确定明天会不会转生为头上长角的旁生。”但这是从湿生角度而言的,湿生的有情不需要住胎马上即可转生,可如果变成县长的话,这个逻辑不合理。
  当然,死者若是诸佛菩萨的化身,这些显现也有可能。但如果不是这样,那瑜伽士的神通不准,不要到处去问!
  问:弟子发了菩提心以后,行持时很困难,怎么办呢?
  答:再次发愿!再再发愿!
  问:《开启修心门扉》中说:“若没有以出离心、菩提心来摄持,所行的一切善法都是造恶业。”这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
  答:从严格的角度来讲的。严格地说,超离轮回才算真正的善业,其他一切善业都是有为法。仲敦巴曾请教阿底峡尊者:“如果以贪著今生的幸福安乐、恭敬利养而闻思修行,其后果将如何?”“仅仅获得此等后果。”“来世又将如何?”“深堕地狱、饿鬼、旁生三恶趣。”因此,若未以出离心、菩提心来摄持,所行一切并不是真正的善法。
  问:如果害怕老鼠,要不要忏悔呢?
  答:害怕老鼠不用忏悔,但是想害老鼠要忏悔!
  问:自己在发心的过程中,如果无意间损坏了三宝物,应该怎么样处理?
  答:照价赔偿好一点。
  问:一个人没有受别解脱戒,但他证悟了空性,那他证悟的一刹那,是否具足别解脱戒的戒体?
  答:看他证悟的境界如何。如果是一地菩萨的智慧,肯定具足。
  问:开悟和证悟有什么区别?
  答:可以说是一样的,只不过名称不同而已,二者都有从资粮道到佛地的次第差别。
  问:在佛法弘扬方面,您对自己及弟子们有什么期待和展望?
  答:我没有弟子,不过有很多金刚道友。我对自己没什么希求,但对道友们的弘法利生,的确有一些期待。
  当今时代,法王如意宝弘法利生的发心与事业,完全体现了他老人家对浊世众生的眷顾。藏传佛教中,颇具名望的大德不胜枚举,不论是修行成就还是闻思智慧,他们都可谓极其超胜。但从讲经说法住持佛教,以及提倡放生饶益有情的方面来看,法王及其传承弟子的事业,无有能与之比肩者。这是事实,并非自夸之语!
  法王教法的兴盛,在这个时代尚不明显。我已四十多岁,还能存世几年不得而知,所以,法王一脉相传的佛法能否兴盛于汉地,完全取决于你们这一代。在你们当中,可能会出现一批真正有能力的僧才。不管是男众、女众,这种潜质现在有些人还不明显,但是到了将来,也许他们会成为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据我了解,现在有些道友到了汉地以后,在弘法利生方面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这样的道友为数颇多。
  再从学院在汉地的影响,及汉人对佛法的期待来看,时间成了佛法兴盛的唯一因缘。去年至今,我本人与汉地一些净土道场、禅宗道场、中国佛协等佛教界具有名望的高僧大德,经常进行一些谈话。在谈话期间,他们从内心中流露出对学院的赞叹。不论是佛法的造诣,还是一直以来讲经说法的传统,他们都给予了肯定和承认。另外,学院某些法师到了汉地寺院,由于他们的智慧和修行,也自然赢得四众弟子的恭敬。大家只要听说是“喇荣五明佛学院的修行人”,都会生起仰慕和信心,许多道场想让他们留下来,但师命难违,道友们只是作了短暂停留便回到学院。
  由此可知,汉地非常需要僧才。只是由于历史的缘故,藏汉佛教界的交流尚未完全开放,许多佛学院及佛教徒只能默默地等待。据说从今年开始,政策有了新的突破,如果是这样,藏汉交流可能会越来越方便。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一旦内因外缘全部具足,学院的显密教法将得以推广,对佛法兴盛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我作以上分析,并非没有依据。从目前的闻思状况来看,像学院这样再再闻思大经大论的道场,可谓绝无仅有;具缘道友们个个具有殊胜见解及向道之心,这也极其罕见。因此,只要是具明目者,都会做出同样的推测。
  至于具体到每位道友的发展,恐怕谁都难以预料。我想,绝大多数道友需依靠自己的因缘而定。有些人前世有弘法宏愿,今世的利生事业也能顺利展开;有些人由于前世愿力欠缺,即使今生具足智慧、戒律清净、人品极佳,弘法事业也可能会出现夭折现象。
  所以,我想再次强调:不管大家闻思修行能力如何,一定要再再发下弘法利生大愿。这一点极为切要!
  问:上师经常教导我们要担当弘法利生的重任。如果我们具备弘法利生的能力,那时主要弘扬宁玛巴自宗的教法,还是弘扬汉传佛教呢?
  答:先应观察所调化对境的因缘。假如他们不接受宁玛巴的教法,那讲《金刚经》、《心经》来利益众生实际上是一样的。
  如果他们对藏传密法有信心,则应先用他们能接受的佛法来打基础,然后再深入一些密宗教言。当然,这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问:可不可以说“念佛法门就是闻解脱”?
  答:可以,实际也是这样!
  问:密宗是纯正的佛法,当我们身处不信密法的人群中,该如何护持密乘戒?
  答:自己默默守护就可以,对别人不会有丝毫影响。守护密乘戒并不需要当众唱歌、跳舞,也不需要公布于众嘛!
  问:如果寺院住持或当家师反对密法,发现我们供养密宗上师或本尊像,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
  答:不要紧!我们修学密法,不舍弃上师是最根本的誓言,所以应当时时供养,再再祈祷。在一些显宗道场,公开供养自己的密宗上师或本尊不太方便,则可将上师或本尊像夹在书里面,默默地行持意幻供养。实在不得已的话,也可将世尊像与上师或本尊像合在一起,纵然被人发现,只要对方是佛教徒,决不会把佛像撕烂。
  再说,伴随显密教法的普及,过去排斥过密法的人,也都渐渐有所改变。去年我去了杭州的几个寺院,虽然他们对密法不感兴趣,但来过学院的道友在寮房里公开供养密宗佛像,也无人过问。我们都知道,上师如意宝是藏汉公认的大德,即使有政治地位的人,也对法王非常恭敬。在学院受过灌顶的许多道友,经常在汉地公开供养法王如意宝的像。其实,我们供养莲花生大师、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以及法王如意宝,就像汉地供养自己的历代宗师一样合理合法。
  除了供佛像之外,我们也不应舍弃自己的修持,恒时默默地持诵咒语。这样的供养和念诵又会影响谁呢?不论在汉地何处,令我们舍弃上师、舍弃密法的理由是不存在的。以前“文-革”期间,手拿念珠或供养佛像者会马上遭到严厉惩罚,那个年代的修行人,恒时为气氛所笼罩,即就是在那种可怕的环境中,仍有许多密宗行人默默念诵修持,最终获得了殊胜成就。现在处于开明时代的我们,就算公开修持密法有些不便,但在房中默默供养、心中默默行持,应该不会有什么妨碍。
  所以,以后不管住在哪个寺院,修持密法都不会与任何人发生大的矛盾。但如果自己心中有障碍,那就不好说了。
  问:普贤王如来、五方佛、释迦牟尼佛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普贤王如来、五方佛、释迦牟尼佛三者一味一体,并非别别他体,他们仅是观待不同有情而分别作的安立。
  普贤王如来乃心的实相本体,是法身佛,他并无报身、化身那样的刹土,是五方佛面前所显现的境界,并非凡夫六根识的所缘,冠以“普贤王如来”的名号,只是在我们分别心面前进行表示而已。五方佛是登地菩萨的境界,是报身佛。而释迦牟尼佛住持不清净刹土,显现于凡夫面前,是化身佛。
  普贤王如来是无上密法的来源,对于他的本体,虽以言语无法诠释,但并不等于虚无,他是甚深离戏、超离言思的真实存在。
  问:释迦牟尼佛是一个化身吗?
  答:对!释尊是以化身佛的形象来度化我们。
  问:伴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藏传佛教是否会受到其他宗教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答:自古以来,藏传佛教始终保持着纯洁的传统,并保留了许多古老道场,但这一切是否会受到冲击,一方面看来很难说,因为在当今时代,西方文化已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尤其在强调文化多样性的此时,藏传佛教很有可能受到冲击并卷入其中。现在国家拨巨款支持西部开发、发展旅游景点,所及之处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由于众生业力日趋深重,佛教受到冲击也是正常现象。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其他宗教的殿堂或场所,在藏地几乎从未真正形成过。为什么密法在藏地可以长盛不衰?首先源于密法本身的威力所致。自莲花生大师入藏降伏外道及魔众开始,密法被弘扬至雪域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都获得了加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一些不同宗教进入并发展,也不会有真正的市场撼动藏传佛教的稳固根基。更何况,藏传佛教以自身的优越性,对未来发展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
  其次,以藏族人的特性来看,天生就不喜欢接受外来宗教。藏人对佛教尤其是密法的信仰根深蒂固,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信仰佛教。他们从小就念诵观音心咒、懂得转绕与祈祷,除了对佛陀的虔诚信仰以外,几乎不可能信仰其他宗教。尽管现在也有年轻人去汉地和国外,但据我个人所知,没有一个纯粹的藏族人后来改信了道教或基督教。只不过唯物论的影响还是比较严重,但唯物论并非真正的外道,虽然它的见解类似于裸体外道,但不能算作真正的外道。
  因此,其他宗教或文化要在藏人心中扎根,一段时间内恐怕相当困难。当然,未来的漫长岁月中,藏人将变成什么样子?我作为一个凡夫人,也是很难预测的。
  问:学院的师父们何时能回汉地弘法利生?
  答:这要观待每位道友的因缘而定。道友们的根基、意乐、闻思进度各不相同,有的可能要呆久一点,有的则会稍短一些。但总的来讲,在学历圆满以后,他们就会去汉地各寺院或佛教团体弘扬佛法。我们有两种学历:一种是六年制,这是一般学历;一种是十二年制,这是特殊学历。
  我们不鼓励道友们刚来不久就回去,因为闻思需要时间。当然这种情况也不太多,即使有,有些回去不久又回来了。我们也没有规定:你们何时必须回去!没有这种安排。上师如意宝住世期间就是如此,现在也不会改变。
  问:死后被超度到极乐世界的众生,生前都发过愿吗?
  答:一般来讲都发过愿。即使有些没有发过,但以他自身的福德力、与上师之间的因缘力,再加上上师不可思议的悲愿及加持力,可强力将其超度至极乐世界。
  问:有些众生罪业深重,这样能得到超度吗?
  答:要看这个上师。如果上师的加持力很大,那可以!
  问:极乐世界有新生婴儿吗?
  答:有啊!刚往生的都是“新生婴儿”,但不会哭!《极乐愿文大疏》中说:他们由莲花苞中化生,身体无有大小、美丑等差别,一律具足金黄色,由头上顶髻等妙相随好严饰,并具足五眼六通。
  问:您对藏地的佛教发展充满信心?还是对藏地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答:我对今后藏传佛教的平稳发展充满信心,对藏地的物质发展没有信心。以前阿底峡尊者不是说过嘛,藏地是一个“饿鬼世界”,想变成“龙王世界”可能不太现实。
  问:现在西部大开发,有了好的马路,也有许多飞机场,这样便利的交通是否会令外来文化长驱直入?
  答:所谓的西部大开发,我觉得对藏地也开发不了很多。交通的改善,只不过是在兰州通了一条铁路而已,至于飞机场,在雪山环抱的藏地,到底能有几个也很难说。县与县之间确实通了柏油马路,但从50年代以来就有车辆来回跑,新的路面似乎也难以带来新的变化。再者,藏地的气候不太适合外国人和汉族人居住。这么冷的天气,你觉得什么文化能在我们这里有生长的余地呢?
  也许有人担心藏地旅游业会带来一些新的文化。以前济群法师就担忧地问我:“我去过一些藏地寺院,他们也开始卖门票了,以后会不会像汉地那样啊?”其实,卖门票也只是少数寺院,我的家乡那里有五百多座寺院,卖门票的一个都没有。因此,短时间内,恐怕很难有其他文化真正进入藏地。
  问:但有一种说法,精神文明必须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您怎么看待?
  答:两个文明能平衡当然很好。但在物质文明极度猖狂的现代社会,精神文明早就被忽视了、淘汰了。所以,现在需要真正的教育!
  问:汉地很多人接受了密法灌顶,但往往修不下去,这是为什么?
  答:汉人的想法过于简单。他们认为灌一个顶就可以修,修了以后马上就能成就,但事实并非如此。没有打下教理的基础,连皈依发心都不明白,修行是不会上路的。因此,初学者必须长期依止善知识,深入闻思教理。
  然而,现在人往往欠缺这一点。他们喜欢吃“快餐面”,求了黄财神的灌顶,马上就想立即发财、现前一些感应,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成就。如今这种现象相当普遍,一下子扭转过来比较困难。
  其实真正修密法的人,不能急于求成,应首重闻思显宗教理。见解已经稳固后,出离心、菩提心生起时,再修密法不会有任何困难。现在不仅仅是格鲁派,宁玛派的许多道场也开设了五部大论的闻思课程。所以,要修习密法的话,以显宗教理为基础非常重要!
  问:不学空性,能否往生呢?
  答:如果信心具足,也可以往生。历史上不是有很多老太太、老公公,从来没有学过空性,但依靠念佛法门都往生了嘛!这主要是与阿弥陀佛的愿力和自己的信心力有关。
  问:凡夫选择极乐世界比较有把稳,即生成就者可否自由选择刹土?
  答:一般来讲,即生成就者选择哪个刹土都可以。但依发愿力的差别,各自趋往的刹土也会不同。
  比如说,有些大圆满传承中的高僧大德,即生获得大圆满的果位后,也前往了极乐世界。而布玛莫扎,他成就以后,暂时依靠虹身安住于世间,并发愿:“贤劫千佛皆成佛之后,我才到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
  所以,以不同的发愿力,圣者们所趋入的刹土也不相同。
  问:在念佛时,印光大师提倡以心计数,不用念珠,对此应该如何看待?
  答:印光大师开示的方法,不用念珠,只依靠心来计数,这需要一定境界才做得到。
  问:那我们应该如何计数呢?
  答:作为一般的修行人,用念珠计数,每天规定一个念诵数目很重要。比如你每天念两万阿弥陀佛圣号,然后就像藏传佛教每个修行人所做的那样,手拿一百零八颗的念珠,一边念一边拨。
  以前我遇到一些汉地居士,他们手里拿着念珠,我就问:“你们念了多少?”他们有的说“一直在念”,有的说“念了一些”,似乎没有任何压力。当然,计不计数也不是特别重要,就像憨山大师、华智仁波切所说的:若仅仅重视念诵的数字,而不注重调伏自心,也没有任何实义。但作为一般的修行人,我们应对自己有一个约束,规定了数目之后,依靠念珠来计数,我觉得这很重要!
  总之,是否用念珠念佛,这要根据自己的根基。根基很高的,不用也可,但一般根基者,按规定数目用念珠计数,可能要好一点。
  问:法王如意宝睡觉时念咒也可以计数,这是如何做到的?
  答:上师睡觉时也在拨念珠,到了一百零八时也去计数,我想只有成就者才可以这样任运行持。作为凡夫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不要说睡觉时念咒,就算白天心很清净时,念起咒来仍要胡思乱想,不用念珠的话,不到一百肯定就记错了,又要返回来重新念。
  不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用念珠来念佛持咒非常殊胜。像印光大师那样已获得很高境界,不用念珠只靠自己的修行力也可以,但一般人还是很难如此行持。
  问:您如何看待“短期出家”这一问题?
  答:最近,我从一本佛学杂志上看到了“短期出家”的文章,我觉得这种形式很好,也很感人。
  在文章里面,有位东北居士想短期出家,最初妻子不同意,但他说自己只想在相续里种下一个善根。后来,他真的来到黄梅五祖禅寺短期出家,在法师面前落发以后,就过起了出家生活。有一次,许多居士问他:“请问师父,请书的地方在哪里?”他特别不好意思,因为不是真正的师父,所以也不敢给人回答,就跑开了。七天的出家生活后,他开始进行舍戒仪式,这时候,许多短期出家的人一直在哭。之后,他又重新穿上了在家衣服。
  关于这一现象,泰国、新加坡、台湾比较多。但这种形式,可能许多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不一定承认,以前上师如意宝对此也未置可否。不过,以我个人的分别念来抉择,如果有些人的确不具足终生出家的缘分,为了让他暂时体验一下出家生活,短期出家也有合理之处。而且,最后进行舍戒,这在别解脱戒中也有开许。
  但有点疑惑的是,一切有部中,出家戒全部是有生之年受持,并没有“受持多少天”的这种仪轨。所以,我不太清楚他们用的是何种仪轨,不知有没有充分的律藏教证依据,是否像八关斋戒那样在佛经中有明确记载?如果真有这种合适的仪轨,则功德会非常圆满,对很多人来讲,确实也可在他相续中种下善根,并依此对出家生活有所了解,有很多好处和必要性。
  以前我去泰国时,那里短期出家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都是两三年。以前国内没有这种形式,但最近几年,有些寺院也在尝试七天的短期出家活动。
  问:国内与泰国的短期出家,性质上相同吗?
  答:应该相同吧。不过,泰国没有女众的短期出家。
  问:短期出家后再舍戒,是否会形成等流果,对后世的出家造成障碍?
  答:那不会吧!比如我今生受了一日的八关斋戒,来世的异熟果和等流果都应该很好。
  问:科学对人类起源的解释,与佛教的说法有所不同,这该如何理解呢?
  答:有人说人类起源于一百万或数百万年以前,也有人说人类只有一万年的生存历史。但这都是一些假说,是科学家们以各种仪器作为标准,依不同考古资料所做的推测。有谁现量见到人类确实起源于一百万年以前呢?或者在哪一本书籍中,有当时古人所写“人类之史”的明确记载呢?因此,科学的认识最多只是一种推测、一种假说,即使不去置疑他们的仪器和推测,“万年”、“百万年”,这种知见本身也过于狭隘。
  佛陀认为,众生无量劫来始终存在,或转生为人类,或转生为旁生,恒时在六道中流转不息。这是佛陀的现量所见,而并非臆测之辞。许多大乘经典中均记载:佛以无碍智慧恒时观照一切众生,此世界众生刚刚形成,彼世界众生已转向他方……。因此,以佛教观点,整个法界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
  那么,到底多久以前才开始有了人类,有了众生呢?佛说“无始”。从无始以来就存在无边众生,而众生从无始就流转轮回,直至今日,乃至将来。《释迦佛广传》及其他显宗经典都记载:佛陀从因地起,行持三大阿僧祇劫方圆满佛果。所谓“阿僧祇劫”,以《俱舍论》来解释,是无可计数之意,若以数字计算,就是在一后面加六十个零。
  科学家以万年、百万年来推算人类历史,而《俱舍论》认为:成住坏空一大劫中,有八十个中劫。每个中劫,又有减增二劫,减劫当中,人寿从无量岁降至八万岁,再从八万岁每一百年减一岁,直至人寿十岁;增劫当中,又从十岁增至八万,如是循环不已。对于这样的人类历史,最好的表示就是“大劫”。在佛教圣者中,阿罗汉可照见八万大劫,诸地菩萨所见又层层增上,而佛陀则可彻知本源。这些都是圣者们的现量所见。
  众生之所以如是流转,皆以业惑为因,有了如是之业,则导致转生为狗、为人等。《百业经》、《贤愚经》中多有这样的记载:佛陀为众眷属宣说,此比丘于多少劫前曾造何业,以此业缘而于今世转生为人,并于佛前出家。这些公案中的时间、事件,均是佛以智慧现量照见并如实宣说,不用依靠什么仪器,也没有不可靠的推理揣测。因此,与科学相比,佛教是否更为科学呢?
  问:什么叫“现空双运”?
  答:蕴界处等一切诸法的基,即是现空双运。比如我们人类见一碗水,饿鬼见为脓,地狱众生见为铁水,天人见为甘露……,六道众生虽各有不同所见,但它有一个共同的现分——光明。实际上,这个现分的本体仍为空性,这就是所谓的“现空双运”。在圣者的根本慧定面前,离戏大空性现前的同时,这个光明也是不离开的。
  现空双运这一本体,虽然以教理可以成立,但无法在我们的分别心中建立。
  问:对于“见修成正比”与“见比天高,行比海低”,应如何理解才互不相违?
  答:所谓“见修成正比”,是指在理论上有怎样的见解,才会摄持怎样的修行,修行不会超越见解。而“见比天高,行比海低”,是指在行持的过程中,即使见解再高,也不能废弃最细的取舍因果,正如莲花生大师所云:“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
  要知道,即使见解再高,行持也应最低,即使见解是中观空性见或无上大圆满,行为上也应小心翼翼,从小乘的行住坐卧诸威仪和断恶行善等取舍因果做起。在行持的过程中,行为不一定要跟随见解,尽管见修行果成正比,但若不考虑周围环境,以很高的见解去显现超胜行为,他人可能会接受不了。当然,假如一点见解都没有,只是在行为上“高”,别人更是受不了!
  问:有人认为在忏悔方面,念阿弥陀佛与持金刚萨埵心咒无别,只要念佛就可以了。是这样吗?
  答:佛经里有没有这样的记载?
  问:他说从究竟而言,二者是一样的。
  答:从究竟而言,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是空性,又何需念佛求往生?
  观待世俗缘起,念修金刚萨埵心咒忏悔业障,是极为超胜的。尽管《阿弥陀经》中说过,念佛名号可以清净罪业,《极乐愿文》中也有类似教证,有些祖师大德还说:“即使造了五无间罪、谤法罪,只念阿弥陀佛,也有清净的机会。”但作为一个修行人,最好的修行方式就是:传承上师怎样做,我们也怎样做。这是非常可靠的!
  传承上师让我们观想金刚萨埵,念诵金刚萨埵心咒,那我们就应当如是忏悔。金刚萨埵于因地时曾发愿:“我成佛时,凡持我心咒者,可令一切罪障皆得清净,五无间罪与谤法罪,也能无余清净。若不清净,我不取佛果。”
  因此,我们应深信念修金刚萨埵的不共之处。虽然念阿弥陀佛是一种忏悔,发菩提心是一种忏悔,修习空性也是一种忏悔,但对一般凡夫来讲,在不具这些超胜境界之前,念修金刚萨埵进行忏悔,是最可靠的!
  问:有居士认为,学了大圆满以后,最后仍要走禅宗之路。这种说法对吗?
  答:众生的分别念无量无边,我没有时间一一回答。
  问:他的想法是不是不太合理?
  答:对!不合理。
  问:那该怎样劝导他?
  答:好好地闻思修行。实学,实修,才能实证!
  问:没有菩提心可以往生吗?
  答:不可以。
  问:那杀牛人在地狱相现前时,猛厉念佛即得往生;打铁人在“叮当”声中念佛,命终也得往生,这怎么解释?
  答:你怎么知道杀牛人在猛厉祈祷时未生起菩提心?你凭什么说打铁人在“叮当”声中没有菩提心?
  问:顶礼哪一尊佛的功德大?
  答:“顶礼哪一尊佛的功德大”,我在有关经典中并未见过。不过我想:不论你顶礼哪一尊佛,若能观想十方诸佛菩萨与此佛同一本体,这样修就很好。《释尊广传》中不是说过嘛,将所有忿怒、寂静本尊以及诸佛菩萨,全部融入一尊佛的本体中,而行顶礼。
  听说有些人在家里设佛堂时,将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佛堂分开,每一尊佛像前的供品也一定要相等,否则好像过意不去。其实不需要这样,只要对一切殊胜对境都怀有清净心供养,功德是平等的!
  问:有位居士请了《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未经您开许,可以看吗?
  答:他看了还是没有看?
  问:已经看了。
  答:看了以后再请示,不太合理吧!
  问:那这个过失大吗?
  答:显宗部分可以看,但密宗部分必须要得灌顶。如果他得过灌顶就可以,不一定要开许。
  问:粗大的五蕴怎么样转变为清净?
  答:云怎么消于虚空中的?云表示我们的身体,虚空表示法界。我们经常看到云漂浮在虚空中,很漂亮、很好看,但以一些偶然的因缘,云全部消于虚空中,为什么?
  云可以,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不可以?一样的道理!
  问:抉择现空双运,对我们最关键的指导在哪里?
  答:见修行都很重要。
  问:那为什么修的时侯没有提到显现?
  答:怎么没提到呢?所有的中观修法,都不会离开现空双运,绝不会只是一个单空的修法。如果你觉得这根柱子是空性的,但没有显现,这说明你还没有懂得中观的道理。
  对于任何一法,虽然在原文中不一定提到它是现空双运,但你在见解上要了知它是现空双运,修行上也要修持现空双运。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讲得很清楚:见解上,离开显现抉择不出空性。见解若没有抉择好,怎么修呢?在修行上,虽然见解已抉择了现空双运,但修的时候只修一个单空,这合理吗?对格鲁派的观点,全知麦彭仁波切怎么说的,你还记得吗?
  问:中阴身比活着的时侯迷惑还是清醒?
  答:莲花生大士的教言及某些经典中说:一般来说,中阴身的意识要比生前敏锐七倍。当然,也有迷惑的情况。
  问:一个人要往生,若有亲人拦阻,怎么办?
  答:进入中阴时,若有正见要往生,途中遇到有人来劝阻:“我是你的某某亲友,你不能去啊!”“你应该考虑我们的痛苦,回来啊!”此时应想:这是我往生的一种障碍,不能听他们的!然后就勇往直前。
  乔美仁波切在《极乐愿文》里有一则比喻:往生极乐世界时,对一切都不要贪恋,应像从网中解脱出来的老鹰一样,义无反顾地冲向天空。
  问:人在临死之前,还需要有哪些准备?
  答:如果有一些财产,则应尽量舍弃,比如用来供养僧众、供养三宝等;倘若实在来不及,就从内心里放弃,这也很重要!
  有些阿弥陀佛的修法要诀中说:我们在临终时,里里外外的死相已经出现,自己也知道肯定活不了了,那时候不要执著任何财产,也不要执著这样那样的东西,假如来不及舍弃,就在心里想:“我从无始以来于轮回中一直流转,今生终于遇到了往生法,我一定要舍弃对眷属、财产的贪恋,唯一希求往生。”
  这就是上师们的教言,是非常重要的教言!临死时,我们很可能贪著“我的亲人”、“我的房屋”、“我的资具”等等,如果出现了这些念头,就不可能真正往生。所以,不能贪恋任何事物,要全部放弃!
  现在所学的教言,有些可能用在临终时,有些用在中阴时,不论是临终还是中阴,大家都要尽量忆念这些教言,并实际起用,这是相当重要的!
  问:《宝鬘经》中说:“念诵文殊菩萨名号及心咒的功德,超胜于念诵千百万亿佛陀的名号。”这该如何理解?
  答:从不同的功德而言,某些佛号的作用也不相同。比如说,在临死众生的耳边念诵“宝髻佛”名号,这个众生就不会堕入恶趣,而其他佛号就没有这一作用。当然,并不是其他佛不具有这样的功德,而是因为宝髻佛以不共愿力所成就的这一功德,佛经中作了宣说,对其他佛则未作宣讲。
  同理,从开启智慧而言,文殊菩萨的名号及心咒更为超胜。文殊菩萨虽现为菩萨身份,实乃古佛再来。《宝鬘经》中说:“文殊菩萨早已成佛。”《文殊菩萨净土庄严经》中说:
“文殊菩萨以菩萨形象利益众生。”另有经典说:“文殊菩萨于未来成佛。”由此可知,文殊菩萨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同样是佛,诸佛名号的功德自然平等一味,但从文殊菩萨因地不共的愿力而言,若要开启智慧,念诵文殊心咒,威力决定超胜其他诸佛名号。
  问:有些人破斥带业往生,这合理吗?
  答:怎么破的?
  问:他说应该消业才能往生,带业往生违背因果。
  答:带业应该可以往生。为什么呢?因为即使你已得菩萨位,相续中还是有业,至少所知障尚未断尽。因此,带业往生并非不成立,只不过按照某些净土宗的教言,带业往生只能得下品位。
  问:跟法王结缘的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请问是何时往生?
  答:即生也可以,临终也可以,中阴也可以,后世也可以。
  问:什么才叫跟法王结缘呢?
  答:所谓结缘有各种方式,比如按法王的要求念阿弥陀佛圣号、获得法王的灌顶、得过法王的教授,以及对法王见闻忆触等,这些都算是结缘。
  问:与东方琉璃世界、兜率天、莲师刹土相比,极乐世界是否有超胜之处?
  答:从教证来看,对于极乐世界,佛经中确有“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可获得往生”的字句,但对兜率天、莲师刹土、琉璃世界等刹土,佛经中并没有明确记载。
  从器世界来讲,有些刹土不如极乐世界那样庄严,莲师刹土在某些持明者面前有显现,但从外观上看,那里就是一个罗刹世界;兜率天仍属三界中的欲界天,虽有弥勒菩萨等清净圣众,但也住有一些不清净众生;东方琉璃世界虽然功德很大,也与极乐世界同样庄严,但要往生彼刹土特别困难。
  所以,历来高僧大德所推崇的,多是极乐世界。
  问:往生琉璃世界如何困难?是不是登地以上才可以?
  答:有一部经专门讲了琉璃世界的功德庄严,上师如意宝在圆寂前的六、七个月,曾让一位堪布在身边诵这部经典。当时我也阅读了这部经,感觉琉璃世界与极乐世界无有差别。
  但往生这样庄严的刹土,是否需要登地,倒没有听说。只不过像极乐世界那样唯念佛号即可往生,这样的记载在经中没有。所以,要往生那里,还是很困难的!
  问:神秀大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六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这两首偈子,您怎么看?
  答:禅宗将身体喻为菩提树,将心喻为明镜台,这些比喻非常好。神秀大师所体会到的,六祖大师所悟入的,都通过比喻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方式在藏传佛教中也有,如莲花生大士师徒的对话,用类似的比喻也表达了如是见解。
  关于这两首偈子的意义,从抉择空性的角度而言,第一偈的前两句是抉择见解,后两句讲修的光明;第二偈则分别讲行和果。
  此外,对《六祖坛经》的解释,我觉得可以有不同方式,尤其是第二品,可从见修行果或基道果方面来讲。也就是说,结合中观的抉择方式来理解,可能更好。
  问:三界导师法王如意宝以大圆满教主身份,弘扬净土法门的密意何在?
  答:净土法门出自了义的大乘经典,不管密宗还是显宗,都奉之为殊胜修法。作为利生广大的大菩萨,法王如意宝这样弘扬净土法门,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法王在做自己家的事,此举实属情理之中。
  虽然法王主要学修弘扬的是无上密法,但在藏传佛教中,单学密宗不学显宗的传统从来没有,几乎任何寺院都是显密兼修。尽管已是大圆满教主,但法王自己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从他老人家发愿到往生之间,一直强调并弘扬净土法门。不仅如此,法王还培养了无数高僧大德,也都在国内外励力弘扬净土法门。
  因此,不管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大家都应按照法王如意宝的意愿:“显密圆融互不排斥,共同受持如来教法。”只有如此,才算是真正荷担如来家业。
  转载:.cn/s/blog_48aats.html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丘尼戒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