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六祖坛经讲解》中说“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对此应该如何理解?,求回答~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坛经》导读(中禅),内明,禅宗-五明频道-学佛网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坛经》导读(中禅)
发布人:站主【主站留言】&&& 日期: 6:19:38&&&
&六祖坛经思想研究:《坛经》导读(中禅)
&  介绍《坛经》正文
  《坛经》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坛经》何以称法宝?即《坛经》为佛法之宝,我们躬行《坛经》之教,就可能觉悟,解脱于烦恼,获得人生自由与精神升华。大师,就是人天师表,就是觉者,说佛法之人。我们遵循六祖大师指导,就能取得觉悟之道。
  以下按&宗宝本&原经十品(十个章节)分别叙述。
  (一)行由品
  本章要点:两次开悟,两个偈语,两代传法,两僧诤议,两个&论&点&&即已勾勒出《坛经》的宗门大意。
  1、两次开悟。第一次为慧能大师在家时,&见一客诵《金刚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第二次开悟为慧能大师在五祖座下,&五祖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金刚经》是讲般若空慧的经典,大师听课诵经,一闻心即开悟,悟入空性。这里,就有甚么叫作&悟入空性&的问题。佛经里常有这样一句经文,&如人有翳,见毛月等物&&&毛月之境,显然不是纯粹&客观存在&之外境,而是患白内障的人,由翳病眼光造成的模糊之境;但也不能完全认为是&主观显现&,因为患者并非自闭室内,无故目显毛月境,而是从室外天空观得。所以,毛月非&客观景&&&若认毛月为&外境&,则毛月并非外境,外境既不成立,故认毛月为外境即落空;同时,毛月也非&主观境&,毛月并非翳目无端自生,而是外观天月所见。所以,认毛月仅为&内境&也不成立,故执毛月为内境亦落空。内外两边无所著,既可悟入空性之理。大师闻经开悟,对我们也极具启发。
  第二次开悟,大师听五祖弘忍(600&&674)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于言下顿然大彻大悟,这是一次世界观根本性转变,如果说先虽悟入,还须进一步地陶冶精粹&&即慧能答五祖问:&米熟也未?&&&&米熟久矣,还欠筛在。&那么这一次是彻底成熟了。《金刚经》文:&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谓逼人于绝处而逢生。明代禅宗大师憨山德清的注解是:&执谢情亡,净心自现。&就是说,我们对一切内外境界的现成感觉中,若对一切事、物、理皆执以为实之迷情都消亡了,认有认无皆不成立,那么吾人本分的自性清净心就顿然显现。这真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拼搏、大升华,外在一切&真实感&死,清净自性即&取代一切&,&净心自现&活!这对我们生命的情感来说,固然是一次大变化,也是一件非常艰难,得之不易之事,甚至可以说是自己生命的体验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因为我们心灵,总习惯依附于&外有事物&方觉得真实可靠,才有所安慰,总是依附于&外有&的色声香味触法,才觉得踏实,我们的&价值观&方得以落实。但这种&落实&是有限的,深入观察后甚至是虚假的。分陷入成、住、坏、空的 &无常&失落感中,我们的心灵于外在依赖中,根本找不到可靠归依处。一但这种&俗谛&价值观(即真实感)不能落实于外,就会有强烈的&悬空&危机感,在一定机遇与条件下,若不允许我们再能够有&外在依赖&,&悬空&的焦虑感就会越来越强,达临界点&&好,突跃发生,顿然&净心自现&了,我们的心性原本就安处于自在本位,我们恍然大悟,于回光返照中绝处逢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于&灵光独耀&中知道,一切&外境&皆&自性&显现之假相,真实性并不在外,而现证直观于&自在&本分。我们方能领会慧能大师的巨大感慨:&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五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哪知原来自性本心赅一切内外境,皆清净空寂;&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悟入自性&无生法忍&中不生不灭境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悟入一切内外境,皆自心性所显,所谓&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何期自性本不动摇&&&自性恒常,安住法位,本无生灭、增减、动摇,恒安自在本分,所谓&法尔如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法灭为真谛,法生为俗谛,世出世法本性不二,清净空寂之法与世俗污染之法如同莲花出于污泥,同住自性心地中&&这就是慧能大师乃至于历代祖师启发我们觉悟的现身说法。
  2、两个偈语。两个偈语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可谓脍炙人口,一是神秀法师处于修行位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是慧能大师处于证道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者改动几个字,境界迥异,证道后的透彻清净境界,呼之欲出,比诸前者还在向往清净的修为阶段,程度上有质的飞跃,故经中述&慧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
  3、两代传法。禅宗传法,令学人自悟自心,自见本性。五祖嘱慧能&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甚为明了。慧能向惠明传法为:&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所谓不思善恶,逼住其心不准落于两边,再直指人心,问其当下&本来面目&,故惠明大悟&&亦开禅宗机锋逼拶之先河。
  4、两僧诤议。一说风动,一说幡动,慧能说&仁者心动&&&直指人心当机之妄动诤议,故&一众骇然&,令大众外驰之心受莫大冲击。且含密意&&风幡飘动之&外境&,实密契当人心地之实境。
  5、两个&论&点。广州法性寺方丈印宗法师,请教黄梅五祖法要,慧能说:&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此&唯论&与&不论&两个论点,颇有特色。大师解释道,禅定解脱&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所谓二法,指禅定、散乱为二;解脱、束缚为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若能于寻常世俗境中自见心性,即见佛性,超越了对世法出世法的分别心,故顿门密传是&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行由品》中说示禅门所传之宗旨为:心不可住色声香味触法,不可住善恶两边的&二法&,应于现实当下,直指人心,直见本性&&此宗脉贯彻《坛经》始终。
  (二)般若品
  般若品要点有三:1、妙解般若;2、行为般若;3、自性般若。
  1、妙解般若。也就是在言语文字上,能说明、可理解的&般若&。大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此言教示三义:①般若智等虚空境界之大;②般若智等虚空境界之无;③般若智与吾人&自性&真空等同。以此三义故有下述:&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妙解般若义为:般若有大、空、与人性不二之特点,外赅世界,内含人性,即&一切境,一切空&,并与人性不相外,浓缩为&真性自用&。外境、内心、空性、般若四者原本不二,由&自性&来统一,人们的现实境界原本即&自性&之展示,乃般若精义。慧能大师又特别提醒人们:&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总之,不可迷执知见,无论是&有&还是&无&,皆为&邪见&。
  2、行为般若。大师教导:&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行为般若要点在于:在人们念头相续中,将执取外境为实有的分别心,回省到分别心本分的&心地基础&上来,吾人当下一念,外趋执&物&即分别,即凡夫;然而分别心之&心地底基&,即心性,即菩提。故而&前念迷&,念向前趋,即迷执外境为实,分别心即烦恼,即凡夫;&后念悟&,念向后,向本分反省,自觉分别心的&心地底基&,即悟出本分&心性自在&,明了处在之&实有&本空,即悟入菩提,即佛。故吾人当下一念,赅前趋后省,原非二法,故大师言&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指导人们入不二法门,一念自明,烦恼即菩提,方便成佛。
  大师进一步指导我们修行:&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又明示:&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指出了观照般若之修法,以期悟入佛性。
  3、自性般若。自性般若是修般若行的真切落实处,是实证境界。经文讲述道:&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然而人们:&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又说:&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般若实相落实在自性中,认得吾人现实生活中&烦恼即菩提&便&豁然开悟&。不于现实心行之外别求&佛法&,为自性般若特色。般若行在履践中分两种,即悟前悟后。悟前多闻思般若正知正见,入妙解般若;于修行中念念反省,观照自心,入行为般若,以期渐修而至顿入悟境,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但必有踏破铁鞋的先行履践,方有&顿悟自性&的不费工夫;于悟后者,亦多自检点,以期保任,所谓&顿悟虽成佛,历劫习气深&,&理则顿悟,乘悟便消,事非顿除,依次第尽&,正是任重道远深入般若行,赅&妙解&、&行为&、&自性&、般若三为一体,从容入不二法门。
  还必须说明,慧能大师讲般若,虽阐释理境与自性关系极为透彻,但他更强调的是实践&顿悟&,这是禅门南宗立教与其他宗派不共的特色,他慎重交代:&将此顿教法门,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唯有实现顿悟,自明心性者,方可谓真入禅宗。
  (三)决疑品
  决疑品决三大疑,此三疑亦为古今世人之通疑,慧能大师予以明确抉择:1、梁武帝做佛事有无功德之疑;2、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之疑;3、在家可否修行之疑。
  1、梁武帝故事。武帝执著世间有为善法,问达摩祖师此善有无功德,实当机咬紧执情不放,念头紧系&外有功德&之情想,祖师令他当场放下&对外系念&,直觉当下本心,故回答&实无功德!&哪知武帝外见习气太深,求&外有&功德,执念抵死不放,不懂达摩点化之意。然而世人不解达摩化度之悲心,反而就梁武帝造寺度僧一事有无功德起疑,慧能大师断然回答:&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所谓&心邪&即心执知见,迷陷于对&外有&福德贪求。&正法&即对当下自心,觉悟,老是心驰于外,不明内心实际,当然没有功德。大师进一步说明:&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要求我们自见心性才算有功,能行&平等观&才算有德。平等观,即觉知对外物之&起念&与心地之&念基&,本原平等不二,内外一如,方能&念念无滞(于外见),常见本性(本心),(这才是)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2、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之疑。慧能大师如是回答:&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并进一步开导大众:&慧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慧能大师从人们当下的现量境,本来清净的原理上,讲本源净土,认为人人从当下心念,回归到本分心地,都有净土境界。如人有翳,境现&毛月&,若以毛月实为&外境&,则为分别知见的&秽土&,而此毛月境,无一丝毫&外境&成份,纯为学人识所变现,纯为&心识境像&,不正是心识&净土&吗?所以,若不觉心识 &自性&,人人都有心理上的白内障,执自心现量境为&外境&,故人人所见皆秽土;若反省自觉,现量识境,就本来纯净。慧能大师的教导,实为引证佛陀在《维摩诘经》中所讲之净土原理。故事如下:舍利弗认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不清净,佛说,我土本来清净,而你不能见!当时螺髻梵王对舍利弗说,那是由于你分别心造成遮障,我见此释迦净土,如自在天宫。当时佛以足趾按地,娑婆净土的本相出现。舍利弗大感慨,原来不见之净土奇观,居然现在显示了。这说明,依佛智慧,自除分别知见,那么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本来就是净土。所以,净土宗根本原理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按禅宗说法是&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表同一道理。由此,可知禅净不二。
  3、在家修行可否?对此问题,大师明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并述偈语:&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由此,可见禅宗以反省自心为&真实道场&的坚定原则与传统立场。
  (四)定慧品
  本节有三要点:1、定慧平等,原为一体;2、一行三昧;3、无念、无相、无住之真实义。
  1、定慧平等,原为一体。禅宗实修是定慧平等一体,无分先后,自悟自行,不必口诤。大师教导:&定慧一体不是二&&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又说:&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又说:&犹如灯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我们可以这样领会:将诤议之心,反省回归于自性,心不执&外有义&即自悟&空慧&;心安于&自在&本分,即是&大定&。若能体味外执情消,自安本分的一元化心态,即履践定慧平等一体之境,所谓&即慧之时定在慧(一悟&外境&本空时,心自入定,定空不二);即定之时慧在定(心自在处,五蕴皆空,空定一如)。&在品味自心层面,定慧都统一于自性。
  2、一行三昧。由于运用了般若智慧,即可将一切境界,一切问题,一切情执,都归纳到内心体认的基地上安置,纯化、简化、还原一切境界为当下之觉受心态,自心一元化之履践状态。慧能大师表达此赅括一切的&一元化心态体验&为&一行三昧&。他昭示我们:&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觉受)是也。&并引经据典:&《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深刻说明了化繁为约,化杂为纯,化秽为净,海纳一切,高度浓缩的一元化自觉实践之心态。因此,他认为一行三昧不是&坐不动,妄不起心&&若言坐不动,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故知一行三昧当于生动活泼的当人现实生活中,如实体验,乃人间佛教,不离大乘正法。
  3、无念、无相、无住之真实义。一行三昧之实践自然要引出如下问题:修行者如何处置思绪系念于外;执著色相;心迷陷住于外境等情况。若心驰外骛,那么安处内心的一元化体验似乎很难实施,安处一行三昧,势必作到无相、无念、无住。但此无相无念无住,并非生硬断灭的简单空无,而是妙慧现行的当下方便,大师教导:&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于相离相,于念无念,于法不住,乃即世法而净化成出世法,决非追求断灭空。这里的重点是内心觉悟,提升&外境&为心境,对&外境&是净化而不是简单驱除,乃是即外境之假相而悟外境并非实有实法。自觉外趋之心,外境之相&不真&即空,并非处心积虑要扫除境界,求一切断灭。大师说:&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在前文中也提到:&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为邪见故。&实际上,追求断灭空境,并没有无念,而是固执断灭的念头,堕在&邪见&的执取心念中,这是必须要划清的界限,严厉批评的!正法之空性,容不得鱼目混珠。
  大师精解&无念&,&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执取外在境界有、无)二相;念者,念(自心本分)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在真如心体的基础上,心念可自由运用,认知万事万物,但外知外驰之用皆为假相,不论如何&外知&,心念皆丝毫未离本分心地,故此本分心地,即&真如本性&是名&心念之体&)。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但)不染万境(不执梦幻泡影般的&外境&为实法),而(心地本分)常自在。故(维摩)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分别诸法相即念头向外起伏,驰骋动用无穷;但心念的基础,即分别心的&底基&&&真如本性,却丝毫没有动摇,如孙悟空之翻腾,尽在如来掌中)。&
  无念、无相、无住的原理,皆汇归于大师对&无念&的阐明。
  (五)妙行品
  禅非枯坐,而与人世生活同步,&禅&在心念活泼的起用上,自由无滞,却又&滴滴归元&,念念自觉,落在自性心地的基础上,这就是妙行。以妙行观禅宗的&坐禅&,可入动静相宜的不二妙法。
  大师讲禅宗妙行:&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起心著静,却生净妄。&可以认为在禅心中,念头能自由运用无穷。然而,虽以活泼妙行讲坐禅,但坐禅亦必有安定之真功夫,大师开示:&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这真是极高的现实功夫,不见是非,并非参禅人内心无人我是非烦恼,乃是正好将此烦恼沉降至自心的心理基础上,只品尝此&烦恼味&本来空寂,而自性安定。烦恼即同化、销融于本不动摇之心性中,归于自性一元化之大冶洪炉,外不见人,内不见我,唯一自性,如是显现而已。经文所谓&烦恼即菩提&,即自性本不动摇。大师进一步开示真功夫:&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起,即心驰于外相;不起,即自觉此起念之&心地基础&,本未动摇);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要点是:即相离相,化外乱相为内定相,如是观修,譬如见&毛月&之相,觉其乃心识所显,本非&外相&故无所谓舍;而对&内相&也不取,不取不舍,自显自安,即&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大师对&妙行&总结为:&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要我们将念念外系之心,转化为外空内定之&自性&,念念自觉自明,由此入一行三昧,自修自行,成佛可待。
前五篇文章
后五篇文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主站自日以来,文章总访问量:
学佛网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出处:济群法师著述)&&&&
  禅宗自四祖后,《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四祖道信劝人念‘摩阿般若波罗密’(《指月录·道信传》卷四)。五祖弘忍创东山法门,普劝僧俗读诵《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见《六祖坛经·行由品》)。到了六祖惠能,与《金刚经》的因缘就更为密切了。六祖惠能依据金刚般若思想,建立起完整的禅宗修证体系,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六祖坛经》中。因此,本文想依宗宝本《坛经》,谈谈《坛经》的般若思想。
一、《金刚经》与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原是岭南一个樵夫,因为卖柴路过街道,听到一户人家念《金刚经》,在心灵上产生了极大震动(见《六祖坛经·行由品》)。从他后来见五祖时,与五祖的对话看来,惠能此时显然已开了智慧,只是没有大彻大悟而已。实在是宿根深厚,来历不凡。
  随后,惠能取得那个诵经员外的资助,辞别老母,便千里迢迢地来到蕲州黄梅县东禅寺,参见五祖。经过一番往返考核,五祖对这位边远山区的年轻人,不得不另眼相看,于是就安排他到槽厂,檗柴,踏碓。过八个月,五祖要传法退居了,就让门人各做一偈,以表自己在修证上的见地,惠能的偈子获得五祖的印可,并传其衣钵。在传法时,五祖又为惠能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彻大悟。惠能从发心求法到得法,都没有离开过《金刚经》(见《六祖坛经· 行由品》)。
  六祖后来在弘扬佛法时,总极力称赞般若法门。《坛经》说:‘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阿般若波罗密’。又曰:‘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得般若三味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别赞叹,莫能见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见《六祖坛经·般若品》)。这里说持诵《金刚经》功德无量无边,持诵《金刚经》能入甚深法界,见性成佛。
二、性空、无所得
  般若经典的核心思想是缘起性空。由能通达性空而破妄执,断烦恼,证真实。《心经》说:‘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坛经》中六祖的得法偈:‘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正体现了性空、无所得的思想。六祖因为领悟到性空、无所得而契入诸法真实,得到了五祖的认可,并传给他衣钵,成为禅宗的第六代祖师。
  在性空,无所得的基础上,六祖证悟到了众生与佛,烦恼与菩提,并非绝对的差别对立。《坛经》说:‘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见《般若品》)。众生与佛,烦恼与菩提的区别,只在一念中。迷是众生,觉悟了就是佛。执著了生起烦恼,离开执著,当下便是菩提。
  般若经处处强调性空,空是为了破除众生实有的自性执,从而远离空有,断常二边之见,契入中道真实相。般若经谈空,并非以空为诸法真实,落入空见比执有见更可怕。同样,六祖也告诫我们,在修道中,莫要落入空见。《坛经》说:‘世人妙性本空,无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我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见《般若品》)。六祖所说的妙性本空,或自性真空,是绝待的,它是远离空有二边之见。假如我们著空,自然与真实不相应。
  通常人们不是住有,便是落入空见。六祖在开示性空、无所得的真理时,自然也耽心人们落入空见中,因而一再指出空见的过患。《坛经》说:‘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见《般若品》)。有些人以为习禅应该把心安住空境中,百无所思,六祖指出了这是邪见。《坛经》中六祖又对学人智常开示说:‘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弊然生,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见《机缘品》)。住著有见、无见,都会障碍了我们对真实的认识。只有放弃有见、无见,始能契入中道实相。
三、明心见性、成就般若
  般若经典,总称为《摩阿般若波罗密多经》,是佛教经典中,份量最大的一部典藉。般若经典的主题是成就般若,众生依般若打破无明、执著、烦恼、生死,从而到达涅槃的彼岸。同样,《坛经》也重视般若性的开发。在《坛经》中有般若品。此品以解释‘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为开头,而展开说法。
  般若在哪里?《坛经》一开头就告诉我们:‘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悟此心,直了成佛’(见《行由品》)。菩提自性,显然就是般若的不同名称。菩提在哪里?在众生的心中。五祖在退居传衣钵时,开示徒众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自去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见《行由品》)。自性是般若之性,五祖传衣钵,让****们作偈表达自己的修证功夫,看谁成就了自心般若之性。
  般若之性在众生的心中,不从外求,成就般若性自然是明心见性的功夫。五祖看了神秀在走廊的题诗时,对神秀开示说:‘无上菩提,须于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见《行由品》)。无上菩提要在明心见性中求得。六祖听五祖讲《金刚经》大彻大悟后也说:‘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五祖知惠能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自心,学法无益,若识自心,见自本性,即名天人师、佛’(见《行由品》)。在众生的自心中有般若之性,此自性是众生本来具足,清净,不生不灭。众生假如能证悟到,便成佛了。
  众生为什么不识般若性呢?只因为迷。《坛经》中说:‘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开导见性’(见《般若品》)。众生因为迷,自心中的般若性不得显现,这要有善知识的开导。所以在禅宗的修行中,很重视参方行脚,寻师访道。因为众生具足般若性,所以佛与众生的差别,也只在迷悟之间。《坛经》说:‘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见《般若品》)。又说:‘不悟佛即众生,一念悟众生即佛’(见《般若品》)。佛与众生,在一般人心中是天地悬隔,而在这里却变得相近了。
  如何在自心中认识般若之性呢?《坛经》说:‘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常愚迷’(见《般若品》)。般若是智慧,智慧与愚痴,犹如光明与黑暗,有光明就没有黑暗。同样,有智慧就没有愚痴;而愚痴生起的时候,智慧必然是逃得无影无踪了。
  《坛经》中又说:‘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见《般若品》)。心量广大的心,虽不离现前以住著为主的妄识,但并不即此妄识,而是心远离了尘劳妄执,以智慧观照,念念不住于妄境,这才是般若性所显现的功用。
  众生的自心中具足般若性,同时也具足佛果的一切功德。六祖在给僧智通开示《楞伽经》要
义时说:‘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登然超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见《机缘品》)。三身、四智在众生的般若性中本来具足,成就了般若智,也就成就了三身、四智。
  众生的自心中具足般若性,修行自然也要在自心中修。六祖在给信众传五分法身,授无相忏悔时说:‘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恼害。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自心不乱。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贪。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五、解脱知见者,自心既无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见《六祖坛经·忏悔品》)。教理中说到戒定慧的修行,总有许多外在的形式和规范,而在这里都会归到心念的观照中去了。
  再看看六祖又是如何带领****们做忏悔的。《坛经》中说:‘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罪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等:从前念今今及后念,念念不被骄慢染,从前所有骄慢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见《忏悔品》)。六祖领****做忏悔,不是忏悔一些具体的罪相,而是从起心动念,罪业的根源贪嗔痴中去忏悔。
  此外,《坛经》讲到皈依三宝,也非外在的住持三宝,而是自性三宝。《坛经》中说:‘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能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见《忏悔品》)。
  众生的心中具足般若性,具足佛性,只因无明烦恼执著,而使得众生沉沦于生死流转之中。所谓修行,只是消除众生心中的无明烦恼执著,开发般若性。一旦拨云见日,悟到般若性,也就是见性成佛了。
四、无相、无住、无念
  无相、无住、无念是般若法门修行的三大要领。在性空,无所得理念的指导下,契入诸法实相。实相,是无相的。如《金刚经》说:‘实相者,即是非相’。又曰:‘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由认识到实相之无相,生起无住行。《金刚经》说:‘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又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由无住达到无念的境界。
  《坛经》也以无相、无住、无念,作为禅者的修证要领。经中说:‘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为无相?《坛经》说:‘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以无相为体’。无相是离相,不住于虚妄差别之相。何为无住?《坛经》说:‘念念中不思前念,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若念念不住即无缚,此是以无住为本。’无住,是-个念头上保有智慧的观照,不住著于六尘境上。何为无念?《坛经》说:‘于诸境上心不染著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即绝,一念绝即死’(见《定慧品》)。无念并非什么都不接触,或者什么都不想,而是在接触外境时,心不染著境界,如同明镜,物来则现,物去则无。
  般若的开发,明心见性,是从无住、无念的修行中取得。《坛经》说:‘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见《般若品》)。能时时具足智慧的观照,于一切尘劳境界中,不取不舍,便是见性成佛道。又说:‘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见《般若品》)。内心中能够常起正见,不为烦恼所染,便能见性。无念的成就,也就是般若的成就。《坛经》中说:‘善知识!悟无念法,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见佛境界。悟无念法,至佛地位’(见《般若品》)。又曰:‘若识本心,即得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味,即是无念’(见《般若品》)。这都是显示了在修证中,成就无念的重要意义。所以《坛经》中,有行思,怀让,永嘉 三人,参见六祖,因为他们深契无住,无念之旨 ,而得到六祖的认可(见《机缘品》)。
  在日常修行中,禅宗的修行也体现了无住的风格。如对于坐禅,以往坐禅,禅者都非常注重坐相,并对打坐姿式及用心都有一定之规。而《坛经》中却呵斥坐相。经中记载:‘有神秀****参访六祖。祖问:汝师何为开示?对曰:常教海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祖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过’(见《机缘品》)。从般若法门的无住前提看,禅者假如住著坐相的修行,本身就是住相。因为道是无相,道遍一切处,自然应然从行住坐卧的一切举动中去体验。
  又如坐禅的用心方面,小乘禅观讲究从六根门头摄一而入,系心一境。而《〈坛经〉叫我们坐禅,要心无所住。六祖曰:‘此门坐禅,无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心故覆障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即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见《定慧品》)。这是从见性,观实相入手,以无住为方便,定即是慧,定慧一体,与小乘禅观的由定而慧,显然不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祖坛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