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玉法人的职务是什么么?

您当前的位置:&>&
方光玉:内蒙古龙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 方光玉,男,汉族,1969年11月出生,陕西省靖边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程度。
&&& 1988年10月分配到靖边县经济委员会工作。
&&& 1989年自学考入西北大学工商管理系学习,1992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 1992年10月调入靖边县芦河酒厂工作,历任副厂长兼销售科长,西安办事处主任,副总经理等职。
&&& 、2001年分别被靖边县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 2004年5月辞去芦河酒厂的一切职务和工作,从事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创建内蒙古龙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2006年被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授予爱心援建小学荣誉证书。
&&& 2008年靖边县慈善协会授予名誉会长。
&&& 2008年榆林市教育局、榆林市第十中学授予&品德高尚、支教助学、功德无量&的锦旗和奖牌。
&&& 2008年被榆林市评为经济年度人物。
&&& 2009年榆林市慈善协会选举为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 2009年6月被陕西省文化交流协会选举为副会长。
&&& 年连续两年被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评选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诸多荣誉。
&&& 2011年增选为榆林市慈善协会召开的三届理事会副会长。
&&& 方光玉热心慈善事业,重视品德教育,为榆林市第十中学设立《150万元品德教育奖励基金》设置为五年,每年拿出30万元奖励道德模范教师和品德优秀的学生及和谐家庭的家长,使其真正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育人体系。榆林靖边县方光玉:用爱谱写奉献之歌
字体:[][][]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在方光玉的办公室,两行别具一格的宋体字醒目地书写在墙上:“创造财富需要智力,而支配财富则需要智慧”。这便是方光玉艰苦创业的人生格言,也是他致力于慈善事业的高尚理念。
  已过不惑之年的方光玉,1969年11月出生在靖边县黄蒿界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母亲都是淳朴善良的农民,爷爷担任了30年村支书,是一位诚实厚道深受群众欢迎的村干部,也是方光玉少年时期的精神导师。在爷爷的思德熏陶下,方光玉从小立志要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他高中毕业后,赶上了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方光玉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挫折后,他深切地体验到,一个有志者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难以紧跟时代的步伐,就难以实现改变家乡面貌的夙愿。&
  勤奋读书&
  1989年,方光玉凭自己的勤奋努力,积极升造,他在自学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大学工商管理系,从此,他白天谋事创业,晚上挑灯读书,在求学的三年中,他系统地学习了国内外先进的企业管理学科,并研读了许多有关法律书籍。&
  1992年,已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的方光玉,带着一大箱图书来到靖边县芦河酒厂。作为一名知识型创业者,他将现代企业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融入生产经营实践中,从一名普通员工一直干到厂里副总经理的位置。
  艰苦创业&
  一向不“安分守己”的方光玉,毅然辞退酒厂里的副总经理职务,他选择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业。2004年,他设法投资创办内蒙古龙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梦。
  方光玉是怎样想的,就是怎样做的。他是一位诚实守信的人。在多年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他从不搞损公肥私、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按他自己的话说,办企业要经得起社会和法律的检验,做人要经得起良心的谴责。在艰难的创业历程中,方光玉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罪都遭过,一路坎坷走到今天,现如今,他成为了堂堂有名的陕西山叠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老总。
  在短短的几年中,他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像滚雪球一样逐年倍增。
  爱心永驻
  让财富成为爱的力量,是方光玉不可动摇的人生价值观,也是他行动的座右铭。他说:“教书我不懂,但育人之道我还是明白的”。近年来,方光玉先后捐助善款2800万元,帮助家乡通电、修路、资助贫困大学生、慰问老干部、救助特困户等。&
  方光玉把中、小学生品德教育作为重点资助对象,2005年,方光玉首次在榆林市第十中学设立了一项600万元冠名基金工程。每年由他捐出34万元,帮助该中学建起了网络电教室,图书馆。资助了60名特困学生,奖励了20名优秀教师。第二次捐出150万元,每年30万元,连续5年作为品德教育奖励师生的资金。此外,方光玉又在全市设立1000万元品德教育奖励基金工程,每年捐出100万元,用于奖励全市社会各个行业评出的“榆林好人”。
  7月16日,方光玉在他的家乡靖边县设立了1000万元学校品德教育冠名基金奖励工程,每年捐出50万元,作为该县城乡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奖励模范师生的资金。方光玉在讲话中饱含深情地说:“这次由我本人设立的1000万元品德教育冠名奖励基金工程,这棵小树上的第一季硕果,我有一种参与植树又获得丰收的喜悦。此次全市慈善工作会上,由于方光玉的善举精神感召了靖边许多爱心人士,该县有10个民营企业家捐善款179万元,县乡14个部门捐款26万元,9位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捐善款9.9万元,此次活动共捐款214.9万元。并将今年的50万元捐款一次到位,奖励给品德教育模范教师20名,每人5000元,奖励品德教育模范学生200名,每人2000元。
  光环回报&
  鉴于方光玉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特别是他在慈善事业方面所作出的大爱精神,和他捐资设立的多项品德教育冠名基金工程。榆林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给予他高度评价。从2008年至2013年,方光玉先后被中省市评为经济年度人物;中国优秀企业家;榆林市“慈善事业突出贡献者”和“精神文明建设突出贡献者”;榆林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陕西省第三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已是第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
责任编辑:王德伟 张娟
用户昵称:
在线评论选件用户手册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中国好人榜方光玉:用道德正能量立心于天地之间
1月6日,在靖边县第三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方光玉为道德模范颁奖。杨喜龙 摄新华网西安3月22日电(史梦 杨喜龙)“创造财富需要智力,而支配财富则需要智慧。”在方光玉的办公室,这样两行字一直指引着他,从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农村孩子,到学识渊博的企业领袖和侠骨柔肠的慈善家。千百年来,毛乌素沙漠的寒风,雕刻出一代代英武豪爽的陕北汉子。出生在陕西省靖边县黄蒿界的农民家庭,方光玉继承了祖辈的正直厚道和淳朴善良,也挖掘了自身的侠心义胆和乐善好施。从“1000万元青少年品德教育基金”到“10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从为家乡通电、修路、带领农民外出学习,到资助省内外296名特困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方光玉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弘扬正能量的先行者。 用道德浇灌心灵菩提三月中旬,乍暖还寒。已经逗留西安近一个月的方光玉踏上了返回陕北靖边的路途。作为一家矿业公司的领袖,方光玉经常往返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但让他牵肠挂肚的除了工作,还有陕北老家的一群孩子们。“陕北老家过完年,去了趟北京,又在西安处理了些工作上的事儿,最近实在是忙,但也必须要回去了。”方光玉停下手里所有的工作,赶回去参加“方光玉1000万元青少年品德教育基金”第三届品德模范颁奖典礼。“知识可以通过后天的刻苦去获得,而人的品德必须从小培养。”方光玉站在颁奖典礼的舞台上,向台下数百名师生和家长进行了一场道德的洗礼。“我的祖辈都是农民,爷爷曾担任30年村支部书记,他教我要尊老爱幼,扶贫帮困,做事先做人。”方光玉说,出资建立品德教育基金,是出于对慈善的理解,也是对爷爷道德理念的沿袭。方光玉自幼在艰苦的岁月长大,从小受父辈们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思想熏陶。“小时候觉得爷爷高大,因为村里不管谁家有矛盾,爷爷总能轻松调解,他告诉我道德是人最基本的准则。”而如今,虽然常年不在老家,但只要村里出了解决不了的事,方光玉总是第一时间放下工作回去处理。“道德是环境的支撑,环境的净化要靠道德来体现。”2013年,方光玉在家乡靖边县设立了为期十年的“1000万元青少年品德教育基金”,在全县8万多师生中开展评选奖励品德学生、优秀教职工和模范家长的活动。随后,“10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榆林好人”评选等活动在陕北地区全面铺开,一股关于道德建设的清风迎面而来。1月6日,在靖边县第三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方光玉致辞。杨喜龙 摄让财富汇聚爱与力量1989年,方光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大学工商管理系;1992年,带着一大箱书回到靖边县,在芦河酒厂从一名普通员工一直干到厂里副总经理的位置;2004年,毅然辞掉厂里副总经理职务,开启创业之路……“无论遇到任何人、任何事,方寸不能乱、行为不能变。即,做人不能亏心,做事不能违法。”方光玉做人、做事始终坚守两杆尺子的底线,在生意场上收获财富,却心中常怀感恩情,致富不忘故乡人。从2000年到2008年,方光玉先后出资1720万元全额资助省内外296名特困大学生完成了大学学业;为家乡通电、修路、资助贫困生、慰问离休干部和农村特困户,他带领家乡500多名农民外出学习,脱贫致富。方光玉讲述自己做慈善经历 杨喜龙 摄是成功企业家,是爱心慈善家,更是一名中共党员。22年来,方光玉设立各类基金、捐款达6800多万元。“让财富成为爱的力量”是方光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立心”之举。从2008年至2013年,方光玉先后被中省市评为经济年度人物;中国优秀企业家;榆林市“慈善事业突出贡献者”和“精神文明建设突出贡献者”;榆林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陕西省第三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我所做的是一项漫长而艰难的事业,不仅有持之以恒推进道德建设的坚定信念,而且有净化社会环境冲锋破浪的不懈努力。”方光玉让财富汇聚爱与力量,在道德制高点,指引无数人前行。一个从黄土地走出来的企业家致富后心系桑梓,不仅致力于慈善事业,助学兴教,而且不惜巨资,把这种对社会的回馈从物质层面一直做到精神层面。方光玉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有思想有担当的企业家的远见卓识,还有一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完)
【】相关新闻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等待的蚍蜉的博客
等待的蚍蜉 .cn/u/.html
等待的蚍蜉的博客
关注好友人气:
好友关注人气:
精彩博文推荐
榆林靖边县方光玉:用爱谱写奉献之歌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在方光玉的办公室,两行别具一格的宋体字醒目地书写在墙上:&创造财富需要智力,而支配财富则需要智慧&。这便是方光玉艰苦创业的人生格言,也是他致力于慈善事业的高尚理念。
  已过不惑之年的方光玉,1969年11月出生在靖边县黄蒿界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母亲都是淳朴善良的农民,爷爷担任了30年村支书,是一位诚实厚道深受群众欢迎的村干部,也是方光玉少年时期的精神导师。在爷爷的思德熏陶下,方光玉从小立志要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他高中毕业后,赶上了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方光玉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挫折后,他深切地体验到,一个有志者如果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难以紧跟时代的步伐,就难以实现改变家乡面貌的夙愿。&
  勤奋读书&
  1989年,方光玉凭自己的勤奋努力,积极升造,他在自学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大学工商管理系,从此,他白天谋事创业,晚上挑灯读书,在求学的三年中,他系统地学习了国内外先进的企业管理学科,并研读了许多有关法律书籍。&
  1992年,已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的方光玉,带着一大箱图书来到靖边县芦河酒厂。作为一名知识型创业者,他将现代企业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融入生产经营实践中,从一名普通员工一直干到厂里副总经理的位置。
  艰苦创业&
  一向不&安分守己&的方光玉,毅然辞退酒厂里的副总经理职务,他选择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业。2004年,他设法投资创办内蒙古龙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梦。
  方光玉是怎样想的,就是怎样做的。他是一位诚实守信的人。在多年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他从不搞损公肥私、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按他自己的话说,办企业要经得起社会和法律的检验,做人要经得起良心的谴责。在艰难的创业历程中,方光玉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罪都遭过,一路坎坷走到今天,现如今,他成为了堂堂有名的陕西山叠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老总。
  在短短的几年中,他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像滚雪球一样逐年倍增。
  爱心永驻
  让财富成为爱的力量,是方光玉不可动摇的人生价值观,也是他行动的座右铭。他说:&教书我不懂,但育人之道我还是明白的&。近年来,方光玉先后捐助善款2800万元,帮助家乡通电、修路、资助贫困大学生、慰问老干部、救助特困户等。&
  方光玉把中、小学生品德教育作为重点资助对象,2005年,方光玉首次在榆林市第十中学设立了一项600万元冠名基金工程。每年由他捐出34万元,帮助该中学建起了网络电教室,图书馆。资助了60名特困学生,奖励了20名优秀教师。第二次捐出150万元,每年30万元,连续5年作为品德教育奖励师生的资金。此外,方光玉又在全市设立1000万元品德教育奖励基金工程,每年捐出100万元,用于奖励全市社会各个行业评出的&榆林好人&。
  7月16日,方光玉在他的家乡靖边县设立了1000万元学校品德教育冠名基金奖励工程,每年捐出50万元,作为该县城乡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奖励模范师生的资金。方光玉在讲话中饱含深情地说:&这次由我本人设立的1000万元品德教育冠名奖励基金工程,这棵小树上的第一季硕果,我有一种参与植树又获得丰收的喜悦。此次全市慈善工作会上,由于方光玉的善举精神感召了靖边许多爱心人士,该县有10个民营企业家捐善款179万元,县乡14个部门捐款26万元,9位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捐善款9.9万元,此次活动共捐款214.9万元。并将今年的50万元捐款一次到位,奖励给品德教育模范教师20名,每人5000元,奖励品德教育模范学生200名,每人2000元。
  光环回报&
  鉴于方光玉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特别是他在慈善事业方面所作出的大爱精神,和他捐资设立的多项品德教育冠名基金工程。榆林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给予他高度评价。从2008年至2013年,方光玉先后被中省市评为经济年度人物;中国优秀企业家;榆林市&慈善事业突出贡献者&和&精神文明建设突出贡献者&;榆林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陕西省第三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等待的蚍蜉的博客 的更多博文
所属自分类:
(31) | 分享数
(0) | 转载数方光玉:用道德正能量立心于天地之间_文明榆林-爱微帮
&& &&& 方光玉:用道德正能量立心于天地之间
“创造财富需要智力,而支配财富则需要智慧。”在方光玉的办公室,这样两行字一直指引着他,从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农村孩子,到学识渊博的企业领袖和侠骨柔肠的慈善家。千百年来,毛乌素沙漠的寒风,雕刻出一代代英武豪爽的陕北汉子。出生在陕西省靖边县黄蒿界的农民家庭,方光玉继承了祖辈的正直厚道和淳朴善良,也挖掘了自身的侠心义胆和乐善好施。从“1000万元青少年品德教育基金”到“10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从为家乡通电、修路、带领农民外出学习,到资助省内外296名特困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方光玉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弘扬正能量的先行者。用道德浇灌心灵菩提三月中旬,乍暖还寒。已经逗留西安近一个月的方光玉踏上了返回陕北靖边的路途。作为一家矿业公司的领袖,方光玉经常往返于北京、上海、西安等地,但让他牵肠挂肚的除了工作,还有陕北老家的一群孩子们。“陕北老家过完年,去了趟北京,又在西安处理了些工作上的事儿,最近实在是忙,但也必须要回去了。”方光玉停下手里所有的工作,赶回去参加“方光玉1000万元青少年品德教育基金”第三届品德模范颁奖典礼。“知识可以通过后天的刻苦去获得,而人的品德必须从小培养。”方光玉站在颁奖典礼的舞台上,向台下数百名师生和家长进行了一场道德的洗礼。“我的祖辈都是农民,爷爷曾担任30年村支部书记,他教我要尊老爱幼,扶贫帮困,做事先做人。”方光玉说,出资建立品德教育基金,是出于对慈善的理解,也是对爷爷道德理念的沿袭。方光玉自幼在艰苦的岁月长大,从小受父辈们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思想熏陶。“小时候觉得爷爷高大,因为村里不管谁家有矛盾,爷爷总能轻松调解,他告诉我道德是人最基本的准则。”而如今,虽然常年不在老家,但只要村里出了解决不了的事,方光玉总是第一时间放下工作回去处理。“道德是环境的支撑,环境的净化要靠道德来体现。”2013年,方光玉在家乡靖边县设立了为期十年的“1000万元青少年品德教育基金”,在全县8万多师生中开展评选奖励品德学生、优秀教职工和模范家长的活动。随后,“10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榆林好人”评选等活动在陕北地区全面铺开,一股关于道德建设的清风迎面而来。&让财富汇聚爱与力量1989年,方光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大学工商管理系;1992年,带着一大箱书回到靖边县,在芦河酒厂从一名普通员工一直干到厂里副总经理的位置;2004年,毅然辞掉厂里副总经理职务,开启创业之路……“无论遇到任何人、任何事,方寸不能乱、行为不能变。即,做人不能亏心,做事不能违法。”方光玉做人、做事始终坚守两杆尺子的底线,在生意场上收获财富,却心中常怀感恩情,致富不忘故乡人。从2000年到2008年,方光玉先后出资1720万元全额资助省内外296名特困大学生完成了大学学业;为家乡通电、修路、资助贫困生、慰问离休干部和农村特困户,他带领家乡500多名农民外出学习,脱贫致富。&是成功企业家,是爱心慈善家,更是一名中共党员。22年来,方光玉设立各类基金、捐款达6800多万元。“让财富成为爱的力量”是方光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立心”之举。从2008年至2013年,方光玉先后被中省市评为经济年度人物;中国优秀企业家;榆林市“慈善事业突出贡献者”和“精神文明建设突出贡献者”;榆林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陕西省第三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我所做的是一项漫长而艰难的事业,不仅有持之以恒推进道德建设的坚定信念,而且有净化社会环境冲锋破浪的不懈努力。”方光玉让财富汇聚爱与力量,在道德制高点,指引无数人前行。一个从黄土地走出来的企业家致富后心系桑梓,不仅致力于慈善事业,助学兴教,而且不惜巨资,把这种对社会的回馈从物质层面一直做到精神层面。方光玉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有思想有担当的企业家的远见卓识,还有一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编辑:高慧文明榆林凝聚道德正能量 传播文明新风尚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传播道德正能量 引领社会新风尚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授的职务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