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信用社理事长多久轮岗心得

&>&&>& > 正文
深度分析:河南信用社腐案群发路线图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3:39:14
河南信用社腐案群发路线图
  新华社《t望东方周刊》记者 金明大 河南郑州、商丘报道
  本刊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近年来国内多地信用社&大案频出&,河南省曾发生十数起信用社贪腐大案。
  涉案人员不仅有基层网点营业员、县级联社负责人,更有省联社的主要领导。其中,原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称河南省信用社)副主任罗开明、主任张铁良先后涉案落马,河南省信用社理事长杨玲(女)亦于近期被纪委&双规&。
  理事长夫妇同被&双规&
  5月17日,河南省信用联社办公室副主任吴鹏告诉《望东方周刊》,他是2月份才知道杨玲(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被&双规&的。
  2011年2月底,河南省纪委、河南省公安厅、人行河南分行、河南省银监局等单位,联合到河南省信用联社召开会议,会上宣布:杨玲同志涉嫌严重违纪,由鲁轶同志主持工作。
  现年56岁的杨玲,山东莒县人,此前在河南省财政厅工作11年,曾任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2008年3月,调任河南省信用社理事长、党委书记。
  有知情人向本刊记者透露,杨玲的问题,主要发生于其在河南省财政厅工作期间,目前已经牵出了该厅多位处级干部,并有个别地市财政局长涉案被询。
  对于上述&案情&,河南省财政厅主要领导在与本刊记者交流中,没有正面回应,仅称,杨玲调出河南省财政厅已三年多,其案&既未结案,也未对我厅通报案情&。
  本刊记者获悉,在杨玲被&双规&的同时,其在河南省检察院工作的丈夫也被纪委部门&双规&。
  河南省检察院一位人士向本刊记者证实,杨玲的丈夫是河南省检察院一位处级干部,原来在反渎局工作,后到纪检监察室,他已被&双规&多日,系由杨玲案引发,&估计会有问题&。
主副手&不和&互相揭发
  杨玲并非河南信用联社首位涉案被查的领导,在此之前,河南省信用联社已有两位高层涉嫌贪腐,落马入狱。
  2008年9月,河南省信用联社原副主任罗开明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6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100万元。
  2009年4月,河南省信用社原主任张铁良,因犯受贿罪,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追缴违法所得40.88万元。
  据报道,罗开明先后担任中国农业银行信阳地区分行副行长、河南省信用社副主任,其间,他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共计158万元人民币、2万美元、3万欧元,为他人谋取利益。另外,罗开明尚有736万元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张铁良则利用担任驻马店市人行行长、洛阳市人行行长、河南省银监局副局长、河南省信用社主任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115.8万元、美元4万元、港币1万元。
  知情人告诉本刊记者,罗开明与张铁良贪腐获刑,并非各为孤案,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是因互相揭发而双双案发的。
  原来,张铁良在担任河南省信用联社主任期间,罗开明任副主任。两人长期不和,并暗自勾心斗角,互相揭发。
  当时,张铁良因与一位女下属存在不正当关系而被人举报,得知此事的罗开明便趁机下手,向上级部门揭发了张铁良的种种问题。不久,张铁良被纪委&双规&。
  张铁良的心腹不甘失败,同样向上级部门揭发了罗开明的诸多违法违纪问题,很快,罗开明亦被&双规&。
  河南省信用社一位人士告诉本刊记者,这种主副手之间的&不和&,也发生在理事长杨玲和已故主任张建刚身上。
  来河南省信用社工作之前,杨玲和张建刚同在河南省财政厅任职,均为副厅长。2007年8月,张铁良出事后,张建刚被调任河南省信用联社主任、党委副书记。2008年3月,杨玲调任河南省信用联社理事长、党委书记。
  在河南省信用社工作期间,两人严重不和,经常当面反目,在单位内部闹得沸沸扬扬。2010年7月,张建刚突发心脏病死亡,有人认为他是&被杨玲气死的&。
  2010年12月,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鲁轶调入河南省信用联社,接替张建刚的职位,担任河南省信用社主任、党委副书记至今。
 &小主任& 吸储不入账
  2010年7月,武汉警方传来消息,潜逃一年多的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谢集农村信用社主任李自忠在武汉落网。
  李自忠是商丘当地人,1997年8月至2009年3月,担任梁园区谢集农村信用社主任。
  2009年下半年,多位经过李自忠在谢集信用社存款的储户,突然发现自己账户里的存款不翼而飞。
  随后,商丘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到报案,对谢集信用社存款失踪事件立案侦查,发现李自忠有重大作案嫌疑。
  不久,李自忠突然失踪。警方多方追捕未果后,将李自忠列为网上逃犯,并悬赏抓捕。直到2010年7月李自忠在武汉落网。
  5月18日,商丘市公安局办案民警告诉本刊记者,李自忠落网后,交代了自己侵占信用社股金及股东股金达500多万元的犯罪事实。但是后来,随着报案储户越来越多,警方发现李自忠案的案底越来越大,后来查明,涉案金额竟高达2900多万元。
  2006年10月至2009年9月,李自忠通过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违规挂失并盗支储户存款、贷户质押存单和发放冒名贷款等手段,违法账外吸收、放贷资金234笔,共计2942.67万元。
  5月18日,本刊记者见到了商丘市信用社工作人员张华山(化名),他向本刊记者介绍了李自忠作案的部分情节。
  李自忠身为谢集信用社主任,经常拉来大额储户存款。当储户把存款交给李自忠后,李自忠并没有按照规定存入柜台,而是自己收钱,然后拿出空白&股金证&填写,加盖公章交给储户。
  储户以为已经完成存款,实际上这笔钱并未真正存入信用社的账,而是落进了李自忠的私人口袋。接着,李自忠再将这笔钱高息放贷出去,赚取巨额差价利息。
  即便是个别储户真的把钱存入了信用社账户,李自忠也通过违规挂失,将储户手中的存款单&挂失&,自己补办存款手续,将储户存款取出挪用。
  &他指使我们办理挂失,我们只能照办。&原谢集信用社柜员刘文辉(化名)告诉《望东方周刊》,&这些储户都是李自忠拉来的,他来代办,我们也不敢怀疑。&
  刘文辉称,按照正常程序,挂失必须由储户本人拿身份证前来办理,但李自忠经常自己拿着储户的身份证,要求柜员办理挂失。
  为此,因&未能尽职尽责,负有直接经办责任&,刘文辉等四名柜员也受李自忠案牵连,被行政开除。
  &我们很冤!&刘文辉反映,&我们是受领导指使,没有岗前培训,没有主观故意,不了解情况,不应该受到如此重的处理。&
  日,刘文辉等四人被下文开除。与此同时,商丘市农信办主任、区联社主任、基层营养网点职工等48人分别受到免职、停职、警告、双开等处分。
  对此,河南省信用社商丘市办公室主任樊鸿鹏向《望东方周刊》证实,李自忠一案已得到妥善处理,&一共处理了40多个人。&
  商丘市公安局办案民警告诉本刊记者,截至目前,李自忠案已经移送至检察机关,共采取强制措施19人,逮捕8人,移送起诉13人。
  谢集信用社发生如此大案,商丘市银监分局平时是如何监管的?采取了哪些强化措施?采访期间,商丘市银监分局局长张国平和办公室主任巢中良多次承诺提供相关材料。然而,截至发稿时,本刊记者仍未接到他们的任何材料。
 信用社腐案群发
  本刊记者调查获知,不仅仅是三位省信用联社领导&前腐后继&和商丘信用社&小主任&犯下&惊天大案&,近年来,河南省各地信用社腐案频发,涉案人有基层网点营业员,也有县级联社负责人,涉案金额则从数十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
  同样在商丘,还发生了李广收违法吸收账外资金案。2005年12月至2009年9月,李广收在担任商丘市睢阳区信用社府前分社主管会计期间,违法吸收资金19笔不入账,涉案金额338万元,李广收后被行政开除。
  据中新网报道,2010年4月,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农村信用社阳营业所农贷员龚领,违规贷款700多万,其中500多万用于购买彩票和挥霍。但是,由此留下的亏空,却由其他员工集体弥补。
  据报道,龚领违规贷款事件发生后,驻马店农村信用作出决定,将遂平县信用社2009年已发给该社员工的绩效工资和奖金全部收缴用于弥补龚领案所造成的损失。同时,驻马店市农村信用社的主要领导的绩效工资与奖金也被一并扣除。
  本刊记者联系驻马店部分信用社员工,他们对这种&一人犯罪、全体受罚&的方式极为不满,&他把钱挥霍了,凭啥让我们凑钱补窟窿?!&
  针对此事,日,《望东方周刊》向河南省信用社办公室副主任吴鹏和工作人员薛文强求证,两人均表示此事属实,并齐赞这种做法&非常英明&。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短短几年间,河南省各地信用社陆续发生了十数起贪腐大案:
  2009年,新乡凤泉区信用联社鲁堡信用社原主任戚瑞芹勾结他人,违法发放贷款、挪用资金等共4500万余元。
  2009年,安阳林州市信用社职工程某挪用单位资金704万元,被判刑9年。
  2009年,安阳一信用社主任受贿700多万元,违法放贷3400万元,导致2400多万元贷款无法收回。
  2009年,原河南信用社驻漯河办副主任杨某等挪用公款600万元。
  2008年,周口市商水县信用社刘子正挪用公款6870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2008年,安阳县水冶镇矿务局的陈某,利用其农村信用社代办站工作人员的身份,先后伪造假存折诈骗同事500余万元。
  2007年,洛阳市两名信用社职工,挪用信用社资金1390万元。
  2007年,三门峡灵宝市信用联社西闫信用社主任姚战波、副主任董欣欣,违法发放贷款1160万元,其中姚战波被判5年。
  2007年,商丘市梁园区平原农村信用社王井分社主任杨丽杭,违法向自己的亲属等发放贷款555.87万余元,被判4年。
  2007年,郑州市中原农村信用合作社主管会计黄韬挪用670余万元炒股,被判刑9年。
  2007年,周口市西华县聂堆镇农村信用社信贷员魏天贞,伪造账目,挪用资金118万元。
&管理没有连续性&
  &我们是没娘的孩子。&河南省信用社办公室工作人员薛文强称,由于多次变更主管单位,各种管理制度不断更改,&管理没有连续性&,这导致信用社管理出现漏洞。
  薛文强介绍,信用社最早由人民公社管理,后来改由农业银行代管。1996年,又交给人民银行管理,因人员少,无力管理,后又交给银监局管理。再后来,又被交给河南省政府管理。
  薛文强同时介绍,信用社成为案件高发区,与&信用社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有关。其他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面对的多是政府、企业等高端客户,而信用社主要面对的是农民,这样,办理同样金额的贷款,信用社办理业务笔数必定多,接触面必定广,难免出现相关问题。
  对于商丘李自忠案的发生,薛文强坦言暴露了多种问题。
  首先,对于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没有做好,导致李自忠拿空白股金证进行账外吸收资金。
  其次,没有实行重要岗位轮岗制度。李自忠在谢集信用社联系工作近十几年,从未进行轮岗交流,导致他的问题一直未被发现,酿成严重后果。目前,他们已经开始实行轮岗制度。
  商丘市信用社工作人员张华山告诉本刊记者,李自忠、李广收案发生后,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两起案件背后的制度缺陷和监管漏洞:违规操作情况普遍、印证管理失控、风险排查不到位、未执行交流审计制度、员工法纪观念淡薄等。
  其中,在违规操作情况普遍方面,营业员在未见到客户本人、代理人未按规定提供资料情况下,违规办理密码挂失、单折挂失业务。
  在风险排查不到位方面,有关责任人对异常业务和异常行为人员未进行重点关注,未能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对群众举报和反映出的问题进行隐瞒和掩饰&。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激情跨越 共赢未来——襄阳市农村信用社2012年大事记
热度53票&&浏览27次
时间:日 01:18
通讯员 付向党 记者 张莹 实习生 章晓杉
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带改革,努力打造“支农服务的主力银行”、“小微企业的伙伴银行”、“县域经济的主流银行”、“风险可控的良好银行”,襄阳农信社激情跨越的步伐铿锵有力,现已成为襄阳市资产规模最大、营业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地方金融机构,下辖7个县级行社,205个营业网点,在岗员工2560人,正在向资本充足、管理规范、运营安全、机制灵活、优质高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完美蝶变。
日臻完善的网点布局、不断提高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屡创新高的各项指标,襄阳市农村信用社不俗的业绩令业界刮目相看:贷款增幅位居全省农信社第一,贷款增量、增幅和市场份额居全市同业第一;襄阳农商银行获批筹建,承载着几代襄阳农信人62年的“社”改“行”梦想即将实现。他们正用业绩证明现在,用实干赢得未来。
回望历史,可以知道我们走了多远;总结过去,我们才能知道未来还能走多远。站在岁月之河的交叉点,聆听新年雄浑的钟声,我们遴选出2012襄阳农信社十件大事,以期对过去作一个精彩回顾,鼓舞砥砺奋进的步伐。
当年新增存款62.9亿元,增幅31.52%,居全省农信社第一位,高出全市平均增幅12.39个百分点;存款余额262.3亿元,市场份额14.45%,提高1.32个百分点;贷款实际净增55.93亿元,同比多增20.7亿元,增幅41.1%,高出全市平均增幅19.3个百分点,贷款余额达到190.2亿元,市场份额18.61%,提高2.11个百分点,增量、增幅和市场份额居全市同业第一位;通过跨市州组团引入信贷资金17.1亿元。城区联社存款净增25.1亿元,增幅47.56%,贷款净增23.98亿元,增幅69.46%,牵头组织社团33个,带动县市行社增加投放14.08亿元,成为业务发展的龙头,机构整合效果显现。
点评:灵动的数据彰显实干的成果,喜人的业绩真实记录了襄阳农信人服务“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的勇于担当,助力襄阳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使命。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数据,都凝聚着襄阳农信社人实干的激情、苦干的汗水,都离不开每一名农信社人每一天的默默付出。
空谈误国,实干兴企。襄阳农信社人始终认为:实干赢得尊重,实干铸造辉煌;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一沓计划顶不上一个行动。他们秉承“结果第一、业绩论英雄”的思维理念,争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行动者,切实把工作干在实处,让发展走在前列,各项业务全线飘红,正逐步实现全市农村信用社全面协调可持续快速发展。
襄阳农商行获批筹建;谷城、老河口农商行召开了创立大会;宜城、枣阳联社完成了政府土地置换和股权规范等工作,夯实了组建银行的各项指标;南漳、保康农商行股本进一步规范。7家行社募股总额达25.15亿元,资本充足率10.75%,比年初提高0.5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占比3.23%,各项贷款损失准备余额75411万元,拨备覆盖率140.93%,拨贷比4.50%,比年初提高1.46个百分点,各项指标持续向好。
点评: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创新是最大的改革。回顾襄阳农信社62年发展历程,无疑就是一部激动人心的改革、创新史。改革、创新不仅打开了“眼界闸门”、“思想闸门”,还打开了“市场之门”“繁荣之门”。
襄阳农信社正处于“社”改“行”的千载难逢战略机遇期,2013年,在襄阳农信社发展史上注定将是永载史册的一年。在打造襄阳农商银行的宏伟征程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持续创新依然是主旋律和最强音。他们不走“先风险后纠错”、“先违规后合规”的弯路,不走 “低水平竞争”的老路,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努力打造襄阳人民自己的银行。全市农信社人正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持续不断地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动力,早日实现向资本充足、管理规范、运营安全、机制灵活、优质高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金融企业完美蝶变。
开展“对标找差”活动,形成了转型发展、结构调整的经营理念;完善了以业务含量计酬为核心、能高能低的薪酬分配机制,以综合贡献度为核心、差别化的客户管理机制,以成本收入比为核心、预算控制的财会管理机制;创新推出工业园区厂房按揭、园区企业联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成员生产经营性贷款三个信贷产品;统筹表内外业务,签发承兑12亿元;实现财务收入18.24亿元,同比增加6.69亿元,增幅58.7%,其中利息收入14.56亿元,同比增加6.26亿元,增幅75.4%;实现综合效益4.9亿元,同比多盈2.16亿元;上缴各项税金1.7亿元;资产利润率0.56%,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51.81%,同比下降13.68个百分点。
点评: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抢占市场制高点,创新赢得未来。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日益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创新是必由之路。
襄阳农信社鼓励对标先进、立足实际的创新,给善于创新的成功者鲜花,也给勇于创新的失败者掌声,催生了许多“第一个吃螃蟹”之举。这不仅助推了自身的转型跨越,更以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赢得了市场。他们还将着力推进经营理念、发展模式、干部人事、产品服务“四项创新”,打造真正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全面开展政银企对接,与县市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定了331个重点支持对象,总授信300亿元;落实与各系统行业重点客户对接包保责任制,开展“进园区、进商圈、进实体、进项目、进市场”活动,与襄阳市安徽商会等17家商会、光彩产业园等8个园区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对商会会员和园区企业授信80亿元,新增倪氏玫瑰产业园、卫东集团、泰和电气等重点授信客户26家,新增1亿元以上授信客户12个,黄金客户群不断扩大;落实“五个全覆盖”,发放支农联系卡86.9万张,建立小微企业档案6000多户、个体工商户档案23000多户,筛选5300家种养大户、230家农村专业经济组织、113家涉农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多个行业领域共同支撑、多类信贷客户合理配置的客户结构初步形成。活期、单位存款占比分别为37.3%、26.7%,比年初分别提高2.94、2.39个百分点。
点评:襄阳农信社人始终认为,服务客户就是服务自己,成就客户就是成就自己。他们把“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客户的成长空间就是农信社的发展空间,支持客户做大做强就是实现自身跨越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放在心中,扛在肩上。
长期以来,襄阳农信社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布局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性,主动上门服务,积极作为。900多名信贷员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车间工厂,与客户面对面沟通,零距离接触,全面了解最真实、最迫切的市场需求,为农民朋友、小微企业传“金”送宝,被他们亲切地称为“身边的银行”、“自己的银行”,努力实现着“育一个龙头企业、兴一片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新的综合业务系统切换成功,实现了农信社又一次科技革命;新安装自助设备54台,其中取款机26台,存取款一体机18台,查询机10台,全市自助设备达到167台;新开通非税代收业务系统、襄阳旅游年票系统和“社保卡”代收业务系统;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村村通”工程,在农村超市、商户新增POS机103台,安装转账电话1680部,卡乐付757台,延伸了服务触角。
点评:无论被省农信社视作“航天工程”的新综合业务系统正式上线,还是自助设备带来的24小时服务,襄阳农信社正全面加快信息化建设,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中的运用广度与深度,全面加快信息技术与业务经营的有机融合,努力为客户提供高品位、高品质的现代金融服务。
需求无止境,发展不停息,襄阳农信社将通过更多更优质的产品给您带来更多便捷,与您心更近,行更远。
推行干部竞聘和任期目标管理,公开竞聘产生枣阳联社理事长,提拔、调整28名干部充实县级行社班子;推行“定岗、定编、定责”和柜员等级管理,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新招录大学毕业生125名、引进资源性人才18名,队伍结构显著改善;组织员工教育培训15类78期,参训人员5800人次,搭建了员工成长成才的平台。
点评:企业成功核心在人才,企业卓越关键在文化。襄阳农信社秉承“敬业、忠信、严谨、创新”的核心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行业特色,着力打造“稳健、创新、可持续”的经营文化,“尊重、关爱、激励、分享”的人本文化,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让客户与企业共同发展。
只要你有才,信合给平台。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激活了襄阳农信社人才队伍的一池春水,激发了员工的内在潜力,调动了员工干事业出业绩的激情,锻造了一支“高素质、好口碑、乐奉献”的团队;常态化培训、招录优秀大学毕业生,为其长远发展积蓄了大量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有力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
高标准建设襄阳农商银行综合营业办公楼,建成即将投入使用;全面推进网点达标升级、农村短板提升工程,新购建精品网点6个,改造完工农村短板网点38个;新开通大小额支付系统网点25个,开通率累计达到96%。
点评:沿长虹大桥,驱车行至襄城,一座高品位装修、多功能综合服务的现代化写字楼映入眼帘。这是即将搬迁入住的襄阳农商行办公大楼。这只是襄阳农信社精品网点战略的一个缩影。走进改造升级后的襄阳农信社精品网点,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气息扑面而来:靓丽整洁的营业大厅,专业的服务设施,舒适的坐凳长椅,醒目的服务宣传牌,让人倍感温暖惬意、宾至如归。
近年来,襄阳农信社不断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努力改变“单一型网点多、综合化网点少”的状况,先后建成一批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综合竞争力强、经营效益好的一流营业网点,精品网点的示范效应促使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档升级。
加强合规建设,推进全面风险管理,筑实岗位自律、条线内控、内审监督、群防群控、物防技防五道防线;开展不规范经营治理,加强飞行检查,发现处置风险隐患1009个,处理违规违纪责任人员332人(次);交流干部8人,重要岗位轮岗320人,强休1589人,亲属回避3人,内控制度有效落实,实现安全无事故、无案件。
点评:安全无小事,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特别是在农信社产权改革和跨越发展的特殊时期,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更来不得半点马虎。全市农信社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完善安全运营机制,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环环相扣,不走过场,进一步打牢了案防工作根基,有效防范了员工道德风险和各类案件的发生。
案件和风险防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广大农信社员工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案件防控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案件防控各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细,提高案件防控工作的前瞻性和严密性,才能遏制各类案件发生,为农信社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顺应农村信息化、金融电子化发展需要,市县行社成立电子银行部,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培训,全面营销电子银行业务,开启了新的发展方式。新增福卡13.86万张,福卡发行量达到141万张;新增POS商户137户,新增卡乐付866户,累计拓展1924户;开立网上银行2324户,其中个人2083户、企业241户。
点评:科技引领发展,智慧改变生活。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科技已成为农信社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原动力。襄阳农信社借助科技手段加快智能化、信息化服务进程,加快信息技术与业务经营的有机融合,切实提高了科技支撑保障能力。
我们相信,只要农信社坚持走信息化创新之路,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就一定会为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注入无穷活力。
聘请专业培训机构,开展优质服务系列培训;开展“治庸问责”、“创先争优”活动和《责任比能力更重要》等学习讨论;组织开展“喜迎十八大、实现新跨越”员工业务技能、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等系列文体活动;开通襄阳信合网,搭建宣传交流的新平台;加强与地方党政汇报,与地方媒体通力合作,开展系列宣传;组织向南保谷灾区捐款121万元,发放抗灾救灾贷款5亿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抗灾救灾先进单位”称号,整体获评“2012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公共服务行业优秀单位”,李维林理事长入选“襄阳百杰十大经济人物”,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
点评:荣誉背后是群众的良好口碑,是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升,是老百姓真诚的认可和肯定,是襄阳农信社公信力的大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提高。成就之外,是襄阳农信人自信力的大提升,是激情与活力的强力迸发。
“信以致远,合作共赢”。服务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品牌,也是一种力量。襄阳农信社人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客户,为了一切客户,为了客户一切” 的服务理念,把每一天都当成“行评日”,将优质服务内化为每一名员工的自觉行为,服务质量持续提升,解决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行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建立起行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升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能真正让政府放心、客户满意、社会认可。
后记:风劲潮涌,自当扬帆奋进;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展望2013,党的十八大开启了转型跨越的新篇章,建设“两个中心、四个襄阳”的强大气场正在升腾。
根植于这片充满激情与无限潜力的土地上,襄阳农信人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深化产权改革,着力推进经营理念、发展模式、干部人事、产品服务“四项创新”,深入实施城区业务拓展、农村短板提升、经营结构调整、新兴业务营销“四大工程”,全面加强经营机制、服务能力、风险管理、企业文化“四项建设”,抢抓机遇,用好机遇,创造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快速发展,创造襄阳农信社更加美好的明天!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6 (1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6 (18次打分)
【已经有15人表态】
[感动最多的]
[路过最多的]
[高兴最多的]
[难过最多的]
[搞笑最多的]
[愤怒最多的]
[无聊最多的]
[同情最多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干部轮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