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举证通知书对医疗纠纷患者的举证期怎么规定

上海法院受理医疗纠纷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第一案__北京医疗事故律师网
&您的当前位置:
>> 文章正文
上海法院受理医疗纠纷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第一案
自动滚屏[左键停止]
作者: &来源:&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的若干规定》出台后,上海市一病儿父母将一家医院告上法院,索赔一百余万元。据悉,这是上海法院受理的首起适用责任倒置的案件。
孩子的母亲陈某今年47岁。陈某13岁时,其二弟被确诊患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简称DMD,是绝症,患者一般活不过20岁)。告诉陈某,DMD基因生育的后代,男性的基因发病率为50%,而女性基本不发病,所以要牢记生孩子要生女不生男。
1984年,陈某结婚并怀上男婴,牢记医生忠告的她决定把孩子打掉,但遭到婆婆和丈夫的反对。抱着赌一把的心态,陈某把孩子生了下来。1986年,陈某与丈夫离婚,也就在这年,孩子被确诊患有DMD.
1990年,陈某再婚并怀孕,又是男孩。同年7月16日,陈某夫妇来到上海某医院作DMD产前诊断。医院免费为陈某做了化验。结果表明,胎儿各项指标正常。数月后,小生命降生了。
一晃10年过去了。2000年11月,陈某已经9岁的小儿子经医院诊断也患了DMD.
据陈某丈夫称,当年医生肯定地告诉他,化验指标都是好的,可以生。陈某说,他们是因为相信了医生的鉴定,才决定生男孩的。医院方面则称,化验单显示,胎儿指标的确很正常,但医生当时绝对不敢打保票让陈某生孩子。因此医院只出具了化验单而没出诊断书,生孩子是这对夫妇自己做的决定。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已于4月12日正式立案受理此案。
&:: 站内搜索 ::
&:: 点击排行 ::
??????????法律热线:400-000-6111
当前位置 >>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关于医疗事故举证责任规定
导读:本文为您提供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关于医疗事故举证责任规定 ,并对医疗事故的处理及其损害后果责任进行法律解答,以下文章由免费法律咨询网站--九问律师网提供,欢迎浏览。
<关于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关于医疗事故举证责任规定 ,九问律师网有相关法律解答,遭遇当事人认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
但双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如果您遇到医疗纠纷方面的问题,可直接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于2002年4月1日开始实施。在这个规定里,最引起社会注目的一条是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如果加以通俗的解释,就是说只要患者起诉医院,医院就要举证说明自己清白,否则医院就有可能输掉官司。新规定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医患平等的司法理念,打破了医院强者优势的传统心理定式。  
  患者告医院为什么要医院拿证据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记者 朱 玉邹声文)于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将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为什么患者告医院,被告的医院要拿出证明自己清白无辜的证据?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台的?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参与规定起草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之所以在医疗诉讼上,高法采取特殊的举证责任分配方式,是根据民事诉讼法中的司法解释和实体法的立法精神和宗旨而得的。现行民事诉讼法只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规定,缺少操作性强的具体制度,此次出台的规定是对民事诉讼法的具体解释。
  法官们说,高法此次出台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是根据医疗纠纷中,医患双方当事人接触并提供证据的难易程度而确定的。在这一点上,由医院提供患者病历、手术记录、检查结果和诊断过程,更为简单直接,也较为容易。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也是考虑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能力而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制定这一规定时,同时考虑了医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即使是患者亲身经历了就诊和手术过程,但没有医学专门知识手段,也无法举证。
  基于以上三点,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部门总结了多年在审判中的经验,促成了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规定的出台。
  医院忧对&医疗举证责任倒置& 据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记者 邹声文 朱玉)在医患纠纷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后,许多患者欢欣鼓舞,认为自己终于可以与一直处于强势地位的医院平等&较量&了。那么,作为焦点中的医院是怎么想的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几家医院的有关人员。
延伸阅读:
医疗事故相关咨询
点击这里输入问题内容,问题说明越详细,律师回复也会越准确!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关于医疗事故举证责任规定 相关文章
医疗纠纷热搜关键词
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九问律师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九问律师网所有,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九问律师网”;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转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3、本网转载之作品仅供阅读参考,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医疗纠纷咨询委员会
刘纪锋律师热门文章
按地区找医疗纠纷律师
按地区找医疗纠纷咨询
医疗事故专题
医疗事故文章
点此输入问题内容,问题说明越详细。律师回复也会越准确
装修助手在线
遇到紧急问题怎么办?
即可获取精准解决方案
24小时短信互动
全程跟踪服务
累计付费咨询:852个
悬赏金额:12643元
专业律师:5765人&本页位置:& & &
【浏览字号:
正确分配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
作者:马尼亚&& 发布时间: 15:47:47
&&&&医疗纠纷是基于医疗服务合同关系而产生,是指医疗机构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错或者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或其他不良后果的事故而引起对受侵害人的赔偿纠纷。医疗纠纷往往由于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使得法院在审理该类案件时,对于医疗事故鉴定结论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然而,法官在审理中完全可以根据法学理论,结合具体案情,根据现有的证据,通过举证责任的正确分配解决该类纠纷。&&&&云南省河口县人民法院受理的原告杨某诉被告赵某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一案,被告在举证期间同时提起反诉。原告以被告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导致其最终双目失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各种损失297080元。被告反诉其已经赔偿原告的8600元是出于同情心,不能因此认定被告存在过错,反诉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并判令原告返还其给予的8600元。&&&&基本案情:日,原告因感冒发热到被告私人开办的诊所治疗 ,被告按常规给原告开处方进行静脉注射。事后第四日(21日)原告又到云南省农垦总局第三职工医院住院治疗,于同年12月1日出院,经该院诊断为“药物过敏性皮疹”,该院病案记录原告对“磺胺、去痛片”过敏,出院情况注明为“好转”。同年12月8日,原告的丈夫找到被告,双方通过协商,均承认具有相应的过错责任且签订了一份协议书,约定由被告一次性补偿原告8600元,同时注明原告由于本次医疗事故中支出的所有费自行承担,不再追究被告任何责任。日至同年2月14日,原告又到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经诊断为“双眼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病历记录原告否认“药物过敏史”,治疗情况为“现症状好转而出院”。同年2月15日至同年2月26日,原告再到蒙自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经诊断为“双眼角结膜炎并角膜溃疡”,其在该医院自述对“氧氟沙星”过敏,病案记录注明的出院情况为“治愈”。原告在蒙自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时的主治医师证实,原告进院时有4.3的视力,还有视力功能,而对出院时的视力情况则说“不记得”了,对“治愈”的解释也只是针对双眼角结膜炎和溃疡。日,原告到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等级鉴定,鉴定结论为“双眼无光感属一级伤残”、“属二级护理依赖”。&&&&另外,在被告到原告的诊所注射发生皮疹后,其向河口县卫生局进行了反映,该局于2007年12月份也到诊所进行了调查,提取了原告的门诊登记日志及处方笺,但对该部份材料,至今该局以“科室资料经过多次搬迁未找到为由”未能提供。&&&&该案法官在庭审结束后主持双方进行调解,但双方意见分歧较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综合庭审查明的事实、证据的采信及本案的特殊之处,即原告与被告签订的补偿协议是针对原告输液后产生的“药物过敏性皮疹”反应,在日签订补偿协议到原告于日进行司法鉴定的二年零五个多月的期间,原告并未向被告以及医疗卫生监督部门反映过其眼睛失明是由被告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所导致。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的规定,原告于日在蒙自市医院出院后,果真失明,就应该于日前向河口卫生局反应,以便及时处理,并按规定开展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导致双目失明的鉴定工作。据此,因原告未按上述规定处理争议,导致其双目失明是否属于医疗事故未能得出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故不能证实原告现双目失明的情况与被告的医疗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依法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对于被告反诉要求原告返还补偿款8600元的请求,因未提交其是在受到胁迫情形下所签订的补偿协议,故依法予以驳回。&&&&如果说证据是当事人能否胜诉的关键,那么举证责任就是诉讼的生命线了。当事人举证不能,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医疗纠纷案件千差万别,其中的举证责任也各有不同之处,举证责任的分配并非十分明确,而是呈多样化,具有灵活性。上述案例的承办法官具体案情具体分析,没有机械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款规定的举证责任倒置,即对于医疗纠纷案件:“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纠纷,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如何在举证责任倒置中正确分配原、被告的举证责任?首先应该明确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原告并不是不承担任何举证责任。一般情况下,被告只是承担就其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是否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而患者作为原告依然要承担一部分举证责任。例如原告首先需要举证证明与被告之间存在医患关系,其次证明有损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损害范围的大小等等问题。以上案例中原告杨某到被告赵某处就诊,被告为原告提供了医疗服务,双方形成了医疗服务合同法律关系,这是双方都认可的事实,故而原告无需对此承担举证责任;原告也提交了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等级鉴定书,证明其损害结果的发生及损害范围。&&&&其次应该明确在医疗纠纷案件中,由于医疗行业的高度专业性,一方面患者作为原告主张医院在治疗过程中有过错,应该积极地申请技术鉴定;另一方面,医院作为被告为了证明自己的没有过失,也应该主动要求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而上述案例,就不能机械的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即完全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其医疗行为与原告双目失明没有因果关系及其不存在过错,因为该案案情特殊,原告与被告签订补偿协议时是针对原告输液后产生的“药物过敏性皮疹”反应,在日双方签订补偿协议到原告于日去进行司法鉴定的二年零五个多月的期间,原告并未向被告以及医疗卫生监督部门反映过因原告起初的治疗行为,导致其眼睛失明的情况,其没有积极地申请进行技术鉴定;作为被告,也不可能主动积极的申请进行技术鉴定;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因此,医疗损害赔偿纠纷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以及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原告于日在蒙自市医院出院后,推定其果真失明,就应该于日前向河口卫生局反应,以便及时处理,并按规定开展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导致双目失明的鉴定工作。但原告并未按上述规定处理,加之从2007年原告到被告处诊治、双方签订补偿协议、后又分别到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蒙自市人民医院诊治、2008年2月从蒙自市人民医院 “治愈”出院,并未反映有其视力失明的情况,而在事隔二年多的时间后却以双目失明进行了司法鉴定。从以上原告的住院情况和时间跨度上来看,也无法证明被告最初的医疗行为与原告的双目失明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并不是完全机械的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法官应该结合具体案情,做到正确分配双方的举证责任。原告对于医方具有过错的也负有证明责任,过错的证明责任可以适当的转移给原告,同时法官的认知能力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也相当重要,法官较常人应该更具有合理分辨、判断事物的能力,法官完全可以通过参阅医疗权威方面的论著和资料,对于一些医学常识性的问题进行判断,可以依照自身的阅历和生活经验对一些显而易见的医疗过错做出正确的识别和判断,从而减轻和免除当事人部分的证明责任,体现出司法公正的价值理念。&&&&(作者单位:云南省河口县法院)
光明网-法院频道
责任编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邮编:100062 联系电话:010-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18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10486
京卫网审[2011]第0535号 国家药监局(京)-经营性-
京公网安备号
光明日报社版权所有主办单位 广州南沙区人民法院
单位地址 广州南沙区港前大道1号
单位电话 0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院举证通知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