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昌龙梦瑶我爱你藏头诗诗

青城天国青峰山记12
味江源出鹿顶山之杉木包与大火地之间。在五马槽汇合,流经泰安寺马跃沟至沙坪往西南,过挂口山,于两河口处与发源于翠峰山一把麻的小河子汇合。流经石板滩与盐井沟,即古白云溪汇合。再经天生堰、鸳鸯沱、过路滩,至灯盏窝出境入崇州市境之街子镇、于元通镇与柏江汇合。
味江全长63公里,大观镇境内25公里。上游崇山峻岭,两崖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味江有如蛟龙冲破险谷,奔腾而下。是水上漂流的绝佳处所,已有味江漂流公司营业多年。中下游水势平缓,水面较宽。
清代乾隆年间居青城太平场的秀才著有一部《童君选笔记》,均系考证青城事。在《童君选笔记》说“味江”本作七辏沟,盖因青城山中有七大源头次第汇入,如车辐集于轮辏。七辏沟名味江在是唐代著名诗人唐求结庐灯盏窝江曲台,自号"未江山人"。江因名人显,遂千年沿袭“味江”一名。“七辏沟”名在有味江之名后的四、五百年还有人用于书面记载。
味江,我镇已故著名文人杨蕤林先生考证味江应是“未江”,未月成江。
“味江”成名约千年,在北宋地理志《太平寰宇记》即见,南宋地理志《方舆胜览》因之,释名文字大同小异,均谓:“蜀王西征,过此,土人献醪,蜀王倾醪中,三军饮之辄醉,故名。”《纪胜》似觉不妥,益以“-----水味甘美,乡人争饮。故名。”后来的一切记述均一以贯之,嘉庆、光绪蜀州志《山水》记载:“味江在州西北三十里,源出雪山。昔蜀王征西蕃,有野人献壶浆,王投江中,令三军共饮,俱醉,故名。”《槐轩杂著》记载:“西北有味江,泉洌而甘,明藩以之酿酒。”
“倾醪江中,三军饮之辄醉”、“水味甘美,人争饮之”皆不太合情理,有夸饰过度之嫌。宋史中也无赵氏子孙在此封王抚边的史故。味江是有味之江实为讹传。
公元1984年,我镇薛仙洞九仙台遗址发现一截残碑,上有唐朝诗人唐求的“未江山人”名号,但"味"字没有口字旁是“未”字。《说文解字》未即味的本字“未”与“味”字,无论有无口字,都可作"其味无穷"的味字解。太阴历正月干支纪月建寅,二月是卯------六月是“未”,“未月”百果众蔬成熟之月,又进入雨季,洪水频发,山溪河一般是在洪水时才有江的气势。味江是,上七条山沟汇流而成。1983年在青城后山泰安古镇出土的明代墓卷铭刻也载有七条沟“未月成江”的隐患。因此,将未江释为“未月始成江”。
唐代著名诗人唐求结庐灯盏窝江曲台地,自号“未江山人”。未江滥觞于此!然被地名采访者取其名人雅号,杜撰释义,遂千年沿袭。
“未江”误为“味江”自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味江特产之一青城茶
青城味江流域气候温润,培植茶树和茶叶制作均有两千年多年历史。孙楚诗云:薑桂荼荈出巴蜀。始知自秦人取蜀后有茗饮之事。秦人取蜀,是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之事。蜀有茗饮之事至少有二千五百年之久,而且始于战国中期的“蜀”地。《本草·菜部》:“苦荼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成都)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的记载。《本草》托为三皇时代的神农氏所写作,实为东汉时的文人雅士所作。东汉前,益州(成都)的人们就知道在“三月三日采干”利用茶叶,说明蜀人的茶事相当悠久。
蜀中好茶有青城茶,最好的青城茶叫雪芽。雪芽于清明前采摘,经十余道工艺而成。成品形如眉,汤色清澈明亮,味道香浓持久。
唐代的陆羽《茶经》一书中曾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公元935年,毛文锡撰《茶谱》,文中称:“蜀州晋原、洞口、横源、味江、青城,其横源雀舌、鸟觜、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以其芽似之也。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茶,芽叶相抱,如片甲也;蝉翼者,其叶嫩薄,如蝉翼也。皆散茶之最上也。”
唐朝的周庠任龙州司仓。曾作《寄禅月大师》写到味江茶:
昨日尘游到几家,就中偏省近宣麻。
水田铺座时移画,金地谭空说尽沙。
傍竹欲添犀浦石,栽松更碾味江茶。
有时捻得休公卷,倚柱闲吟见落霞。
被尊为江西诗派始祖的北宋大诗人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所作《煎茶赋》中将味江茶列为上品,有“味江之罗山,严道之蒙顶,黔阳之都濡高株,沪州之纳溪梅岭”之句:
黄庭坚《煎茶赋》:
汹汹乎如涧松之发清吹,皓皓乎如春空之行白云。宾主欲眠而同味,水茗相投而不浑。苦口利病,解涤昏,未尝一日不放箸。而策茗椀之勋者也。
余尝为嗣真瀹茗,因其涤烦破睡之功,为之甲乙。建溪如割,双井如挞,日铸如,其余苦则辛螫,甘则底滞。呕酸寒胃,令人失睡,亦未足与议。或曰无甚高论,敢问其次。
涪翁曰:味江之罗山,严道之蒙顶。黔阳之都濡高株,沪州之纳溪梅岭,夷陵之压砖。临邛之火井。不得已而去于三,则六者亦可酌兔褐之瓯,瀹鱼眼之鼎者也。或者又曰:寒中瘠气,莫甚于茶。或济之盐,勾贱破家,滑窍走水,又况鸡苏之与胡麻。涪翁于是酌岐雷之醪醴,参伊圣之汤液。斮附子如博投,以熬葛仙之垩。去而用盐,去橘而用姜。不夺茗味,而佐以草石之良,所以固太仓而坚作强。于是有胡桃、松实、庵摩、鸭脚、贺、靡芜、水苏、甘菊。既加臭味,亦厚宾客。前四后四,各用其一。少则美,多则恶,发挥其精神,又益于咀嚼。盖大匠无可弃之材,太平非一士之略。厥初贪味隽永,速化汤饼。乃至中夜不眠,耿耿既作,温齐殊可屡歃。如六经,济三尺法,虽有除治,与人安乐。
宾至则煎,去则就榻,不游轩石之华胥,则化庄周之蝴蝶。
味江特产之二川芎
芎,古名芎,在《神农氏本草》中有记载,列为草部上品。我们祖先至少在2500年就认识和使用芎了。
川芎是都江堰市的著名特产,是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的中医良药,可医治风寒、风热、气虚、血虚、血瘀头痛、经闭腹痛、胸胁胀痛、疮疡肿痛、风湿痹痛等内科、妇科、外科疾病。四川芎的产量在全国居于首位。
青城味江两岸是川芎及其苓种的地道产地。
川芎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黄褐色。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三至五对,边缘呈不整齐羽状全裂或深裂。花白色,复伞形花序。果实卵形,有锐棱。古时人们将川芎是作为观赏物,植于庭内或钵中,闻川芎草特殊的香味。
现在的川芎,多采取山区育种,平原栽培的方式进行商品药材生产。每年立秋季节采收山川芎时,将其茎秆的结节运到平原栽种,“立春”时,再挖取一部分运到山上育种。“立秋”时取下芎苓子后剩下的根茎称为“药母子”,即为“山川芎”。块茎显著,质硬,油性小,加工后质地枯燥、不丰满,故有“山疙瘩”之称。在平原栽培的川芎,一直要长到第二年“小满”才成熟,这时采收的川芎称之“坝川芎”,其质地上乘,是商品药材。抚芎,是“立春”后采挖的高山育种未成熟的川芎,干燥后内心不实,质量较次,一般不作药用。
因此,川芎商品根据高山、平原和采收季节的不同,分为坝川芎、山川芎和抚芎三种。自东汉以来,用川芎命名制成的“川芎茶调散”和“川芎茶调丸”,对头风痛、头晕眩久而不愈者有特殊效果。古人用川芎、当归二味配制成“佛手散”,对妇女胎前产后诸症,均有理想疗效。川芎配上红花、赤芍、丹参、降香等药,可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现在,中成药中的“十全大补丸”、“八珍益母丸”、“柏子养心丸”、“越鞠丸”、“再造散”、“人参败毒散”、“五积散”,以及被人誉为“血家百病此方通”的妇科著名方剂“四物汤”都配有川芎。&
近年,随着对川药功能的不断开发,川药可与茶混合,作茶饮,可与食物蒸、煮、炖,作药缮。
药王孙思邈与川芎
据说川芎就是药王孙思邈从白鹤衔药草治病中发现的。
相传,药王孙思邈到青城山上采药,他们师徒在混元顶青松林休息时,发现一只雌鹤,带着几只小鹤在山涧小河里嬉戏,没多一会儿,它便低下头来,不断哀鸣,且两腿颤抖不已,翅膀和尾巴下垂,原来雌鹤生病了。
药王见此情景,知道这鹤患了急病。第二天,他又领着徒弟去那里想看个究竟,只听得患病的雌鹤在巢内发生呻吟声。过了一会儿,看见从混元顶飞来几只白鹤,从它们嘴里掉下几片叶子,象红萝卜叶似的,药王叫徒弟捡起来保存好。第三天,他们又见白鹤从混元顶飞来,嘴里又掉下几朵小白花,还有一些结节状的拳形团块,他们都捡起来保存好。原来白鹤是在给病鹤衔药草治病。没有几天,雌鹤病好了,又领着小鹤在水中嬉戏。
药王高兴地又看又闻又尝,那药苦中带甜、芳香扑鼻,药王就带领徒弟拿着药草样子,到混元顶采集这种药草,经过品尝和临床试验,才知它具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在终南山时他们也曾见过这种药材,但没有这里的根块大、香味重、药性浓,药王断定是活血通经、法风止痛的上好良药。药王试着用这种药给人治病,果然灵验。药王叫徒弟去附近的几个道观,请众道长来观赏此良药。大家决定先试种,结果长得很好。第二年收药时,大家请药王给药取名字,药王感慨一番,吟诗一首:
川西青城天下幽,
神仙洞府第一流。
奇草仙鹤巧衔递,
来自穹苍顶上药。
吟完诗后,药王又给这种药草起名叫“川芎”。后人尊崇药王,在灌县城内建有药王宫,在青城山建有药王庙。每年阴历四月二十八日,宫里、庙里都举办药王会,男女老少都来敬供药王。
此故事在川西广为传布,但是,川芎的运用当于神农氏起,东汉名医张仲景早已熟练地运用川芎疗病,从发现至今已有3000年历史了。并非一千多年前的孙思邈发现运用的。此故事实为“杜撰”。但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信息,川芎的广泛人工栽培是孙思邈指导的结果。
附:中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载:
芎: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生川谷。
吴普曰:芎(御览引云一名香果),神农黄帝岐伯雷公辛无毒,扁鹊酸无毒,李氏生温熟寒,或生胡无桃山阴,或太山(御览作或斜谷西岭,或太山),叶香细青黑,文赤如藁本,冬夏丛生,五月华赤,七月实黑,茎端两叶,三月采,根有节,似马衔状。
名医曰:一名胡,一名香果,其叶名蘼芜,生武功斜谷西岭,三月四月,采根暴干。案说文云:营,营,香草也,芎,司马相如说或从弓;春秋左传云:有山鞠穷乎;杜预云:鞠穷所以御湿;西山经云:号山,其草多芎;郭璞云:芎一名江蓠;范子计然云:芎生始无,祜者善(有脱字);司马相如赋:有芎;司马贞引司马彪云:芎似藁本;郭璞云:今历阳呼为江离。
味江特产之三兰花
青城山味江流域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绿树成荫,幽岩深谷,雨量充沛,空气湿润,为兰草生长之佳境。镇内兰花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古往今来,人们爱兰、养兰、赏兰蔚然成风,大观镇宿仙村薛仙洞出土的南宋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薜仙洞记》石刻即有青城山“蕙圃、芝田”
的记载。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早记载莳养兰花的石刻文物。
千百年来,青城山繁衍了不少兰花珍品。历年二月初四,即是青城外山大观镇的兰花会。家家户户摆出精心栽培的兰花,供人们品赏、选购,形成绵延几条街,三、四里长的兰花花市。
“西蜀道光”原名“徐家芽黄素”,品质位居四川传统名兰之首。此花是春剑素心芽黄花之最著名品种,其色、质、形、韵、香俱佳,可谓川兰文化之集大成者。
“徐家牙黄素”历史悠久。清道光年间,灌县大兴场有一徐姓铁匠,爱好广泛,打铁之余,种花养草,收集文物。闲时上山采兰、挖盆景桩头。徐家牙黄这个珍贵品种就是在青城山天师洞附近的丛林中发现的。 
“徐家牙黄素”叶缘微带锯齿,叶为斜立微垂,收尾细,叶尖上翘本地俗称“承露叶”,此为辨别此花真伪的一大特征。其叶裤在出芽时有明显水晶头且
向外扭(如图)叶长40—60
cm不等,多叶性假球茎呈椭圆形,花杆为嫩绿中透黄色,花葶出架,每杆着花2—7朵不等,花朵端庄秀丽,菱形瓣,肉厚而细腻如
玉琢而成,花色嫩黄或金黄,故以色命名花为芽黄。此花为正格全素。花径约5—6cm,舌微卷。花开时清香朴鼻,秀色可人。
此兰作为徐家的传家草,很少外传。至民国年间,仅重庆、成都、崇州及本地几个爱好者分株而已。因该品培植于徐姓人家,遂称之“徐家牙黄”。
上世纪“文化大革命”时,“徐家牙黄”被列为“四旧”,几近毁灭,文革结束时仅剩下不到30苗。
道光之名由川兰名家陈岱开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未命名。此名一出即得到各方兰友拥戴。道光者,道之光华。指此花充分体现了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其叶清健而柔中带刚,有道骨仙韵。花色嫩黄中透绿意,花质晶莹光润,至柔至纯,若道姑仙子般冰清玉洁。有兰友借李清照词,赞之:
暗淡清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l990年修《灌县县志》时,“西蜀道光”被收入志书。
味江两岸群众在劳作之余便将兰花由山间林野带入庭院驯养。从中选育了具有园艺欣赏价值的兰花铭品,银杆素、苋朱砂等国兰精品便是大观镇劳动群众选育的杰作。
银杆素是春剑素心铭品。相传于清朝同治年间在青城味江流经青城外山青峰山与翠微山过路滩掘得。银杆素叶足坚而收,呈蘑菇状叶型,花箭出架,花大容正,主瓣呈荷型且有肉质感,色嫩绿,苔微红而不明显,数天后转淡黄或消失。银杆素曾获全国第一、二届兰花博览会金奖,并在各类兰花博览会上夺尽风骚。
苋朱砂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大观镇大观村村民汪克珍等人在普照寺北侧山林中掘得。苋朱砂属于立叶春剑,碧叶犹如利剑,顶天立地。凛凛不可侵犯,锋芒毕露,有力拔山河的英雄气概。花属紫红色荷型后明花,越开越红,花容端庄,姿态正雅,清香怡人。给人气魄高尚,喜庆祥和的感觉。在川兰群芳谱中,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苋朱砂一经面世,好评如潮,八方巨贾纷纷到青城外山争购苋朱砂。
由于博得广大兰花爱好者的厚爱,广泛引种,西蜀道光、银杆素早已走向世界,成为春剑素心铭品。苋朱砂越开越红的特征,无多少春剑红花出其右,也受到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观人爱兰养兰的热情日渐高涨,选育了不少珍奇名花,兰花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许多珍稀兰花等待人们去认识,发掘。
青城外山人物
青城天国山历史悠久,山奇水秀,风光秀丽,自古便是名人隐士栖居之地,代为人所垂爱。
《玉匮经》云:“青城山,一名赤城山,一名青城山,一名天国山------其山,逸士高人多所栖息。”古代天国山即为青城山。今之名为天国山之域,也是青城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文献资料及近年来出地的文物已经证实,青城天国山为中国道教文化发祥的早期核心点,也是道教全盛期的中心区域。盖因唐开元十八年,益州刺史杨励下令将原建于天国山中的古丈人观从山中移至青城鬼城山,至使天国山之名渐淡,而逸人高人仍喜居天国山。盖因青城山宫观尽为道人所占,天国山为之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而这些逸士高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
现将在青城天国山隐居或活动过的著名人物简述于下:
蚕从& 柏灌& 鱼凫& 杜宇&
《华阳国志》载:周失纪纲,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从,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槨。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槨为纵目人冢也。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鱼凫王田于湔山(岷山在灌口段),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于湔。
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治郫邑(今郫县)。或治瞿上。巴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德高诸王。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戶,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潛、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堯舜禅授之义,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今青城山)隐焉。時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巴亦化其教而力农务。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
开明位号曰丛帝。丛帝生庐帝。庐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保子帝攻青衣,雄張獠、僰。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荊。人尚赤。帝称王。時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鈞。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筍是也。号曰筍里。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主。故其庙称青赤黃白黑帝也。开明王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
黄帝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道教尊奉的古仙。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于陂泉败炎帝,于涿鹿诛蚩尤。诸侯遂尊之为天子,代神农氏而为黄帝。又立百官,制典章,命群臣造宫室,作衣裳,制舟车,定律历,文字、算数、音乐等相继发明,形成“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豫贾”的盛世局面。
黄帝曾往青城山拜宁封,问以“龙蹻飞行”之道。宁封以《龙蹻经》授黄帝。黄帝受之,能乘云龙以游八极。乃筑坛其上,拜宁君为五岳真人。主五岳,上司岳神。
道教在蜀中鹤鸣山、青城山形成初期,前身为黄老道,道教视黄帝与老子同为道教的祖师。张陵创立五斗米道,独尊老子为教祖,而尊黄帝为古仙人。青城山常道观既有三皇殿祀伏羲、神农、黄帝,又有轩辕祠专祀黄帝。
远古,洪水泛滥,人居洞穴,每到山下取水,无盛水器,以山下湿泥为器易碎。宁封偶于烧野兽火中得硬泥,遂悟作陶之理,遂为黄帝时陶正(掌管烧陶事务)。宁封有异术,能积火自焚,随烟气而上下。其传说始见于《列仙传》,后亦为《搜神记》、《拾遗记》、《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诸书所载。
宁封掌火,能出五色烟,积火自烧,随烟气上下。宁封修炼成仙,栖于蜀之青城山。黄帝曾往见宁封,问以“龙蹻飞行”之道。宁封以《龙蹻经》授黄帝。黄帝受之,能乘云龙以游八极。乃筑坛其上,拜宁君为五岳真人。黄帝封宁君主五岳,上司岳神。
洪崖,又称“洪涯先生”、“洪先生”,即青城真人,三皇时伎人,成仙后,隐居于四川青城山洪涯洞,号“青城真人”。《真诰》云:“洪崖先生,今为青城真人,墓在武威。”
洪崖为轩辕黄帝的乐官,名伶伦,后来修道成仙。《吕氏春秋·古乐》称其曾为黄帝作律,他从大夏之西走到昆仑山脚下,根据凤凰的鸣叫区别了十二律,后铸十二钟,以和五音,以施英韶。
《列仙全传》则称其修道成仙,被尊称为“洪崖先生”,并称在帝尧时已经有三千岁,汉朝时仍在。尝与仙人卫叔卿在终南山巅下棋遣兴。晋人郭璞《游仙诗》中说:“左揖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希望能与仙人共享长寿。洪崖后居华山,仙人卫叔卿服食云母得道成仙后,其与之在华山之巅戏游。汉武帝曾派使者梁伯与卫度世(卫叔卿之子)寻找卫叔卿。二人来到华山,见卫叔卿在陡峭的山崖下与洪崖先生、许由、巢父、太玄公、飞黄子、王子晋、薛窖等诸仙下棋遣兴。东汉班固《西京赋》称其常身披纤丽羽毛之衣。汉时,一般认为洪崖先生是众仙真中地位较高的一位。
梁陶弘景《真诰》记载,洪涯后来居四川青城山,为“青城洞真”,服食琅玡树花之后,登仙而去。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列为“青城真人”。
道教一直认为:鬼谷子为太玄师,管理青城山。
鬼谷先生原是中国古代传说人物,言其为战国时苏秦、张仪之师,后被道教奉为古仙。《史记·苏秦列传》曰:“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张仪列传》曰:“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
托名葛洪的《枕中书》(实出于南北朝)将鬼谷先生纳入道教神仙谱系,称:“鬼谷先生为太玄师,治青城山。”
杜光庭《录异记》卷一所记鬼谷先生,对之作了更多的增益。《正统道藏》太玄部收《鬼谷子》三卷,讲“知性寡累”,和揣摩、捭阖等术,自是后人伪托。洞神部方法类又有《鬼谷子天髓灵文》二卷,讲隐形藏体,驱神入室等术。
麻姑为道教所尊的女仙。葛洪《神仙传·麻姑传》曰:“汉孝桓帝时,神仙王远,字方平,降于蔡经家,……与经父母、兄弟相见。独坐久之,即令人相访(麻姑)。”
继云:“麻姑至,……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中作髻,余发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又说:“麻姑鸟爪。蔡经见之,心中念言,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方平已知(蔡)经心中所念,即使人牵经鞭之。谓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谓爪可以爬背耶?’但见鞭著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
“宴毕,方平、麻姑命驾,升天而去,箫鼓、道从如初焉。”
杜光庭《墉城集仙录·麻姑传》全抄上文,仅在传前冠一句云:“麻姑者,乃上真元君之亚也。”《神仙传·王远传》所记内容略同。但上述二传皆无王远与麻姑有亲属关系的记述,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却谓:“麻姑乃王方平之妹,修道得仙。"自为后人所增益者。
葛洪《麻姑传》以其所具有的丰富想象力而闻名于后世。其“东海三为桑田”和“海中复扬尘也”,更成为后世著名的“沧海桑田”和“东海扬尘”典故的来源。在此《麻姑传》和后世文人称引的影响下,许多地方又有称名麻姑的女仙出现。
宋洪迈《夷坚丙志》卷四称:“(四川)青城山相去三十里,有麻姑洞,相传云亦麻姑修真处也。”青城天国山有麻姑岩,(俗称麻岩子)其岩下有洞,为麻姑修真处。
《神仙传》中之麻姑,原是亲见“东海三为桑田”的仙人,是长寿不死者,故后世多以之象征长寿,至迟在明代即有画家作“麻姑献寿图”,以为人祝寿之礼品。
王灵官是道教所奉雷部、火部天将及护法神。姓王名善,是青城县人道士崇恩真君萨守坚的徒弟,后来做了天上的火神,护法神,司天上人间纠察之事。普照寺浮雕“飞马灵官”,即是火神王灵官。
王灵官是道教所奉的雷部、火部天将及护法神。最早记其事者为《明孝宗实录》和《明史·礼志》。《明孝宗实录》卷十三云:“所谓崇恩真君、隆恩真君者,道家相传以崇恩真君姓萨名坚,西蜀人,宋徽宗时尝从王侍宸、林灵素学法有验。而隆恩真君,则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也,又尝从萨真君传符法。永乐中,以周思得能传灵官法,乃于禁城之西建天将庙及祖师殿。宣德中改庙为大德观,封二真君。成化初,改观曰显灵宫。……夫萨真君之法,因王灵官而行,王灵官之法,因周思得而显,而其法之所自,又皆林灵素辈所附会。”
王灵官是宋徽宗时道士萨坚(或萨守坚)之弟子,王侍宸(即王文卿)、林灵素之再传。萨守坚之名,屡见于此前诸书;而王灵官之名,则于此始见,盖如上文所云:“王灵官之法,因周思得而显。”据载,永乐中所建的天将庙,曾塑天将二十六,玉灵官为其首。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五“王灵官”条云:“孙国敉《燕都游览志》谓:永乐间有周思得者,以王元帅法显京师。元帅者,世称灵官,天将二十六居第一位。文皇(成祖)祷辄应,乃命祀于宫城西。”据前引《明孝宗实录》(《明史·礼志四》与此同),王灵官天将之名,全称为“玉枢火府天将”,似又以王灵官为火神。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一“火神庙”条载:“北城日中坊火德真君庙,唐贞观中址,元至正六年修也。我万历三十三年,改增碧瓦重阁焉。前殿曰‘隆恩’,后阁曰‘万岁景灵阁’,左、右‘辅圣’、‘弼灵’等六殿。”“隆恩”当指隆恩真君,即宣德中对王灵官的封号,证明明代已祀之为火神了。明清所出的萨守坚、王灵官传记中,又称王灵官姓王名善,为湘阴县之邪神或城隍,后被萨守坚收作部将。元代成书明代增纂的《三教搜神大全》卷二载,萨守坚真人“继至湘阴县浮梁,见人用童男童女祀本处庙神。真人曰:‘此等邪神,即焚其庙!’言讫,雷火飞空,庙立焚矣,人莫能救。但闻空中有云:‘愿法力常如今日!’自后庙不复兴。真人至龙兴府,江边濯足,见水有神影,方面黄巾金甲,左手拽袖,右手执鞭。真人曰:‘尔何神人也?’答曰:‘吾乃湘阴庙神王善,真人焚吾庙后,今相随一十二载,只候有过,则复前仇。今真人功行已高,职隶天枢,望保奏以为部将。’真人曰:‘汝凶恶之神,坐吾法中,必损吾法。’其神即立誓不敢背盟。真人遂奏帝,收系为将,其应如响。”明王世贞《列仙全传》卷八作了类似叙述,但称:“我王善,即湘阴城隍也。”《历代神仙通鉴》卷二十所述大致相同,但自称:“吾先天大将火车灵官王,久值灵霄殿,奉玉敕庙会湘阴,以惩此方恶业”云云。《茶香室续钞》卷十九“王灵官”条亦叙此故事,但称“我乃湘阴庙神王善”。
《西游记》又以王灵官为雷部神将,第七回云:“那猴王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佐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这个是太乙雷声应化尊,那个是齐天大圣猿猴怪。”
明清道教宫观常以王灵官为护法神,有如佛教之伽蓝、韦驮。道观内或山门前塑其像,通常为红面、三目,披甲执鞭。今成都青羊宫,山门内即是灵官殿,匾书曰“雷火总司”。所塑王灵官像,一手执铜鞭,一手拿吐着火焰的眼睛,塑像前供一“先天王灵祖师”牌位,亦为镇守山门之神。
蜀人张育,抗击前秦苻坚,英勇战死,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元仁宗在延祐三年敕封其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佛寺普照寺也奉之。
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
东晋宁康二年(公元374年),蜀人张育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英勇战死,人们在梓潼郡七曲山为之建张育祠,并尊奉他为雷泽龙神。其时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亚子祠,因两祠相邻,后人将两祠神名合称张亚子。《华阳国志》卷二载:“梓潼县,郡治,有善板祠,一名恶子。”民间盛传梓潼神张恶子显灵的神异故事。
安史之乱,唐玄宗入蜀,途经七曲山,有感张育抗击前秦之英烈,遂隆重祭祀,并追封为左丞相。据传唐玄宗驻跸七曲山时,曾梦见张育显灵,言玄宗不久将当太上皇。现七曲山尚有唐玄宗“应梦仙台”遗迹。
唐广明二年(公元881年),僖宗避黄巢起义入蜀,行至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追封张育为济顺王,并解佩剑赠神。梓潼神张亚子因唐帝王的崇拜,声名远播,逐渐由地方神成为天下之通祀的大神。
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益州都虞侯王均起事,官军进讨,张亚子显神。宋真宗遂敕封张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并为之修葺祠宇。
南宋时期,由于兵连祸结,梓潼神更受崇祀。宋高宗赵构于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敕大修梓潼神庙,敕封庙额为灵应祠。光宗追封张亚子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理宗追封张亚子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并钦定为忠国、孝家、益民、正直之神。
至此,梓潼神与文昌星遂合二为一,称文昌帝君。宋代还盛传梓潼神显灵祐庇士人中举之灵异故事。
《道藏》和《道藏辑要》中以文昌降笔的经典颇多,其中流行最广的是宋元时所出的《文昌帝君阴骘文》,该书宣称:文昌帝君“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其训于人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忠主孝亲,敬兄信友。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此为道教三大劝善书之一,旧时对民间影响颇大。
元明以后,各地多建有文昌宫、文昌祠、文昌阁。四川梓潼七曲山之文昌宫,颇具规模,至今犹存。台湾省现亦存文昌帝君庙二十座。道教以二月初三为文昌帝君诞辰,旧时各地土人皆于是日举行文昌会,相沿成俗。
张道陵(公元34—公元156),原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人(今江苏丰县),留候张良九世孙,生于吴之天目山。通达五经,曾入太学,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后弃官隐居北邙山(今洛阳北)。汉章帝、汉和帝征诏皆不就。与弟子王长杖策入淮,经鄱阳,溯流至云锦山(今贵溪龙虎山)炼丹,修长生之道,三年丹成。闻巴蜀诊气为害,遂与弟子赴四川鹤鸣山(一作鸽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传道。
永和六年(公元141年)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时称“五斗米道”。汉安帝元年(公元142年)张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重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又托言太上老君于汉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布化行道的地区机构),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嘱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张陵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授民取盐之法,后人称“陵井”(用咸井水熬盐)。百姓得其益,奉之为天师,弟子户达数万。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并立条制,使诸弟子随事轮流出米绢器物樵薪等;不施刑罚,以善道治人。使有疾病者书记生身以来所犯之罪,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不得复犯罪,以生死为约。
张陵奉《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并著《老子想尔注》,宣扬人君按“道意”治国,则太平;循“道意”治民。民即寿考。陵死,传子衡,称嗣师。衡死,传子鲁,称系师。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在《天师谱》中说:“张陵死后葬于青城山。” 
张陵死后传其子张衡。《仙鉴》卷十九称张陵为天师,其长子张衡称嗣师,衡长子鲁称系师,亦嗣法于此,道统世代不绝。故青城山为道教第五大洞天(见《云籍七签》)。《舆地纪胜》说:“第五洞即青城山宝仙九室洞。”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15——282年)。他编撰闻名天下的《针灸甲乙经》。此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曾来青城山修真,并有青城山的撰述。
二千多年前,我国医家已对针灸进行了系统总结。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多种周代编写的医书,其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也有许多论述针灸的内容。东汉初期针灸名医涪翁还有《针经》的专述。但是晋代以前涉及到针灸内容的医书,“其父深奥”,“文多重复,错互非一”。加上当时用竹木简刻书,书被视为秘宝,普通之人不易得到。皇甫谧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即《素问》,《针经》(即《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纂集起来,加以综合比较,“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规范的巨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也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
此书也传到国外,受到各国,特别是日本和朝鲜的重视。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影响深远。
常璩,字道将,东晋蜀郡江原小亭乡(今崇州市三江镇)人。大约生于公元291年(晋惠帝元康元年),卒于361年(晋穆帝升平五年),在世70年左右。幼是随家人依附范长生,在青城山长大成人。
自东汉至晋代,常氏世代为官,为江原巨族,且治学艺、擅文辞、喜著述者颇多。常璩少年时,遍读先世遗书,颇负才名。公元4世纪初,因蜀地农民起义,常氏以常宽为首领远走荆湘。常璩当时尚幼,兼之家贫,未能远徙,随家附青城范长生以自存。
李雄在四川建立成汉政权以后,注意网罗旧家大族。李期、李寿时,常璩任成汉史官,曾依据李雄时图籍版档,撰《梁益二州地志》《巴汉志》《蜀志》《南中志》等书多种。李势时,常璩官至散骑常侍,出入宫廷,侍从皇帝,传达诏令,掌握文书。347年(晋穆帝永和三年),桓温伐蜀,军至成都。常璩与中书监王嘏等劝李势降晋,成汉灭亡。桓温在四川停留期间招募贤才,器重常璩,曾授以参军之职。
入晋后,常璩随李势居东晋都城建康。东晋朝廷重中原故族,轻蜀人。时常璩已老,又受歧视,遂怀愤裒削旧作,改写成《华阳国志》,旨在赞誉巴蜀文化悠远、人才济济。因资料新颖可靠,叙述得法,文词典雅,而成为名闻中外、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此外,常璩还著有《汉之书》《蜀平纪》《蜀汉伪官故事》等,惜皆失传。
益州涪城人(今绵阳),梁时(公元503—589年)史学家,著有《益州记》。
药王是古代对精于医术的名医和有关传说人物的景仰并加以神化,而后奉为主司医药之神。主要者有三:
一,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善诊脉。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据传饮长桑君药,并尽得其禁方,从此能见人五脏症结。遍游各地行医,在齐号卢医,在赵名扁鹊。擅长各科,医名闻天下。后为秦太医令李醯所忌杀。后世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史记》《战国策》除记其事外,又记有若干病案。
二,孙思邈。唐代道士、著名医药学家。今陕西耀县人。一生行医,有医学名著《千金方》《千金翼方》传世。因其医术高明,逝后不久,即被神化。孙思邈曾长期修道于青城山,并事医药,指导道人、山民认识和人工培植川芎。
三,韦慈藏。唐人。《旧唐书·方伎传》曰:“张文仲,洛州洛阳人也。少与乡人李虔纵、京兆人韦慈藏并以医术知名。
以上三人,后世皆尊其为药王。但各地奉祀扁鹊、孙思邈者多,奉祀韦慈藏者少。
李白,盛唐时诗人,是享誉世界的伟大诗人。祖籍甘肃,701年,出生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5岁时随父迁居四川。父亲名“客”是富商。李白自称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后代(《赠张相镐》)。
李白自小胸怀大志,自欲 “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小时侯读书,“五岁诵六甲,十五观百家”,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文学历史无不涉猎。又好剑术,平生剑不离身。
他喜欢漫游,求仙学道。15岁至20岁在青城山中养奇异禽鸟,与道士交游。李白在青城山这里“巢居数年”,隐居读书,故得以“览千载,观百家”终于成为“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的饱学之士。
他认为大丈夫应有四方之志,二十岁起离开青城山在蜀中漫游,25岁时离开四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此后,再没回过青城山。
一作玉贞公主。玉真公主为唐睿宗之女,昭成皇后窦氏(生前为德妃)所生,是唐玄宗、金仙公主的同母妹,生于公元692年。卒于公元763年。玉真公主姐妹于景云二年入道。是年金仙23岁,玉真20岁。
玉真公主曾于开元二年(714)22岁时幽栖于青城山修道。15岁的李白、元丹丘此时来游青城,,他们三人在青城山白云溪结识,并修道数年。李白自叙“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即青城山)”,“东严子”就是与他“弱龄”订交、结为“异姓天伦”的道友元丹丘。他们三人在青城山结识,故后来李、元二人均由玉真公主推荐入朝。
《新唐书》列传第七“诸帝公主”条云:“玉真公主------唐睿宗女,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度为道士------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入蜀天仓山,筑室丈以观西,就拜灵峰于宝室洞前,有仙云五色,玄鹤翔舞,其后羽化,葬于山侧”《青城山记》:“储福观。《河图括地象》谓,观为玉真公主修真处。有天峰阁。望三十六峰如屏列。”
按:储福观在今天国山罗家坡升天柏处,现有白雀祠供奉玉真公主。
唐玄宗 李隆基 (712-756)唐代的中兴君主,睿宗的第三子。因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明皇。英武有才略,开元时期文治武功鼎盛,世称为「开元之治」。天宝后,宠爱杨杨玉环,封为贵妃,杨玉环父兄均骤贵,势倾天下。及安禄山反,玄宗出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谓杨国忠通于胡人,而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乃令杀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玄宗避难奔蜀,后肃宗即位于灵武,尊为太上皇。在位四十三年。玄宗喜爱歌舞音乐,曾于梨园教歌舞,所以后世尊其为伶人之祖师爷。死后庙号玄宗。
贵妃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出生于蜀州导江县(今都江堰市聚源镇迎祥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籍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传杨贵妃未死入青城,或死后葬青城。
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据《南岳总胜集》载,为广汉绵竹人,家世官显,自不好荣、不茹荤,衣常布素。酷好山水,一日游青城,遂南如桃源,“后遇正一先生司马承祯于南岳,授三洞经箓,研真穷妙,勤久不懈。”
唐玄宗召入禁掖,延问道德,乃谈及精微,玄宗甚喜,恩宠优异。寻即还山。尝撰《道德玄枢》,以上清大洞秘法传田应虚。属南岳天台派。
《仙傳拾遺》卷五王仙柯。
王仙柯,青城橫源人。好行仁惠,家富巨萬,所居之侧山,颇宜薪炭。忽闻盜砍柴者,仙柯因检行见,乃一道士尔。曰:“某于谷中烧炼丹药,每为缺炭,因窃此柴烧之」。仙柯问其所用几何,可以並为致之,不烦自致也。道士忻然谢曰:「药成后,必当奉报」。如是,仙柯时访之。一旦,药已成矣,自此为別也,留丹数粒而去。仙柯服丹,自觉气逸身轻。门侧有大柏树,腾身而举,已乘木杪,因此飞升而去。
唐朝诗人中寤诗 《
赠王仙柯》:
瞻思不及望仙兄,早晚升霞入太清。
手种一株松未老,炉烧九转药新成。
心中已得黄庭术,头上应无白发生。
异日却归华表语,待教凡俗普闻名。
据《仙传拾遗》载:杨通幽“本名什伍,什邡人,驱毒厉,翦氛邪,禳水旱,致风雨,是皆能之,而木讷疏傲,不拘于俗,其术数变异,远近称之。”及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之后,唐玄宗“属念贵妃,往往辍食忘寝。或云什伍有考召之法,征至,行朝置场,以行其术。九地之下,九天之上,遍访不知其处。至三日夜,奏于东海蓬莱之顶,有上元女太真者,即贵妃也,谓什伍曰:‘圣上此后一纪,自当相见,愿善保圣体,无复念也。’取开元中所赐金钗钿盒各一半、玉龟子一,寄以为信。什伍引进,上赐名通幽,问其所受。曰:‘臣师乃西城王君,青城真人。’又问升天入地。曰:‘得道之人,入火不热,入水不濡,蹑虚如履实,触实如蹈虚。所以然者,形与道合,道无不在,毫芒之细,万物之众,道皆居之。’上善其对。居数载,登后城山,葺静室于其顶。一旦与群真俱去。”白居易的《长恨歌》亦称引其事,内容与此基本相同。
唐时道士,彭州九陇人(今彭州市),开元中游鄂州,刺史表其仙术上荐朝廷。后归青城天国山隐居炼丹,传有隐形术,于天国山九仙台羽化。
唐求,一作唐球,唐末蜀州味江山(今街子乡)人。生卒年已不可考,大约活动于公元889年(唐诏宗龙纪元年)前后。
唐求在唐僖宗乾符年间,曾为青城县令。唐昭宗时,王建帅蜀,欲聘唐求为参谋。他拒不受聘,去官返乡,隐居于味江山中,人称为“唐山人”或“唐隐居”。
唐求隐居后,绝念钟鼎,放旷疏逸,常骑一青牛,往来于青城、临邛间,访师求道,诵经听琴,往往“至暮醺酣而归,非其类不与之交”,以求超脱世间的名利纷争。青城山至今尚存他写的一首七律诗,记述其“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的悠然生活。
唐求写诗,或片语,或成联,不拘长短,随手记下,数日后即成一首好诗。每诗成,捻诗稿为丸,投入一大葫芦瓢中。晚年卧病,他把诗瓢投入味江,无限感慨道:“兹瓢倘不沦没,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诗瓢漂入新渠,有识者见之曰:“此乃唐山人诗瓢也!”乘小舟将诗瓢捞起,可惜诗稿多已浸润损坏,仅得诗数十篇,为其所写诗稿的十之二三,后人因此称唐求为“一瓢诗人”。《全唐诗》中收有其诗1卷,计35首。《唐才子传》称唐求的诗“气韵清新,每动奇趣,工而不僻,皆达者之词”。
街子场味江河畔铁索桥头,原有“唐公祠”一座,正殿内有唐求塑像,长须席帽,醉眼吟情。殿堂高悬县人罗元黼所题匾额“修到梅花骨亦香”。祠于1958年毁,1985年着手修复。街子乡唐公村原有清代所立“唐诗人唐求故里”碑一座,现存县文化馆内。
生生卒年月不详,自号岷山道人,青城人。受业于丈人观为道士,与张俞为诗友。事见《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有《岷山集》(《清献集》卷三《游青城山》),已佚。尝云:“左执范贤袂,右拍薛昌肩。举头傲白日,长啸揭青天。嚣值得安知华厦之内有此逸乎,不知岷山之逸老于我乎,抑我之逸老于岷山乎?”
薛& 昌&&&&
唐时道士。《列仙通记》:“薛昌,幽蓟人也。天宝年间居洞天观,饮酒流血死,三日而苏。”其在青城天国山创炼丹术。
道士薛昌、刘无名等皆在青城山修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均有传。
唐代诗人,隐居青城天国山,自号天国山人,有诗《寄杜光庭》云:“试问朝中为宰相,何如林下作神仙。一壶美酒一炉药,饱听松风清昼眼。”
唐缽士,青城天国山人。
李珏、赵昱
据《一统志》载;隋李珏,蜀人,隐青城山,为道士,后仙去。唐明暇时封祐应保慈先生。”又据柳宗元《龙城录》称:赵昱“字仲明,与兄冕俱隐青城山,事道士李珏,炀帝知其贤,宁召不起,督让益州太守强起。昱至京师,縻以上爵,不就,乞为蜀太守,帝从之,拜嘉州太守。时犍为潭中有老蓟为媳日久,人患之。”昱蒞政之后,即“持刀没水,顷刻江水尽赤,石岸半崩,吼声如雷,昱左手持蛟首,右䉋持刀,奋波而出,州人事为神明。隋末大乱,以隐去,不知所终。太宗时,嘉陵涨溢,水势汹然,蜀人思昱。頷之,见昱青雾中,骑白马,从数猎者,见于波面。眉山太守上章,赐封神勇大将军,庙食灌江口,岁懶民疾病祷之,无不应。上皇幸蜀,加封赤城王,又封显应侯。昱斩蛟时,年二十六。”
杜光庭(850-933),字宾至(一云字宾圣),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曰长安人,或云括苍人),为天台道士应夷节之弟子,唐僖宗曾䏬见之
,赐以紫服象简,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道门领袖。丬和元年((81),随僖䮗入蜀,遂留成都&后事前蜀熋建,封为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王聍立,受道箓于苑中,以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晚年隐居青城山白云溪,《仙鉴》云:“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十一月一日 披法服,作礼辞天,升堂趺坐而化,享年84岁,卒葬青城天国山清都观。”
广成先生学识渊博,精通儒、道经典,平生著述甚多,收入《道藏》的就有20余种,主要有《道德真经广圣义》50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广成集》17卷、《历代崇道记》、《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道教灵验记》15卷、《神仙威遇传》5卷、《墉城集仙录》6卷、《录异记》8卷、《道门科范大全集》87卷、《太上黄箓斋仪》58卷,以及其它斋忏科仪十余种。
徐无极住青城山,莫月鼎曾亲往受教,该文云:“(莫月鼎)入青城山丈人观,见徐无极受五雷之法。”
前蜀王衍于咸康元年(公元925年)偕母太后、太妃同祷青城,……住山中旬日,设醮祈福,太后太妃又谒王先主铸像,已,幸丈人、玄都二观及金华宫。”
五代蜀主孟昶宠信慧妃费氏,青城人,貌美如花蕊故封为“花蕊夫人”。精通诗词,以才貌兼备而得转宠,被蜀主封为慧妃,昶荒淫,信用奸佞,宋太祖赵匡胤知而遣兵征蜀。蜀兵败,夫人请宋勿以臣属相待,孟昶偕夫人入京,受封。宋太祖听说花蕊夫人能写诗,传令吟咏,花蕊夫人写下《口答宋太祖》:“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后昶死,赵匡胤纳夫人为妃,夫人思夫,拟报仇,后谋害不成,面斥匡胤,自尽而死。
据《十国春秋?后蜀本传》称:“唐元(玄)宗之裔也。修道青城山,有奇验,广政(938-965)末,后主颇耽情苑囿,天师辄进红栀子种两粒,其花班红六出,香气袭人,后主甚爱重之,会图写于团扇,绣于衣服。诏赐束帛,天师随手散尽,竟不知其所之。著有《怡神论》若干卷,《服气要诀》一卷。”
据《十国春秋?后蜀本传》:“字秀山,永康(今四川崇州市街子镇)人也,善修炼养生之道,别号真一子,尝輯魏伯阳《参同契》为九十章而注之,以应火候九转,且为图八环,谓之《明镜图》,今有《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三卷行世。”均存《道藏》,所撰《还丹内象金钥匙火龙水虎论》已佚,《云笈七签》卷七十有节录,含《黑铅水虎论》、《红铅火龙论》两部分。这些是研究彭晓内丹思想的重要资料。
据《十国春秋》卷115《拾遗》记:“西蜀道士张素卿,神仙人也,曾于青城丈人观绘画五岳四渎真形,并十二溪女数堵,精彩欲活,实画中之奇绝也。蜀主(孟昶)累遣秘书少监黄筌,令取模样,及下山,终不类。因生日,或有收得素卿所画八仙真形八幅以献,孟昶叹赏久之,且曰:‘非神仙之人,无以写神仙之质也。’赐物甚厚。令伪学士欧阳炯次第赞之,又遣水部郎黄居宝八分题之,亦谓之二绝。”八仙者,李耳、容成、董仲君、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为区别“八仙过海”的八仙,后人称此为“蜀中八仙”。
唐末五代道教学者谭峭,原师事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最后复入青城山。
皇甫士安、古藏用、张随、仇宗正、王文正
两宋时,入青城山的知名道士仍不乏人。民国《灌县志》据《文献通考》《舆地纪胜》诸书及《崇道观道藏记》《五岳真君殿记》等记有多人,其中皇甫士安、古藏用、张随、仇宗正、王文正等,皆一时之秀。
皇甫坦,字履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三),夹江(今属四川夹江县)人。道士。善医术,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治愈显仁太后目疾(《宋史》卷二四三)。高宗曾书“清静”二字以名其庵,且绘其像禁中。《宋史》卷四六二有传。
&“凡四赴召命,灵迹甚著,隆兴中游天台,……至乾道初,方游武当,还青城,拱手垂足,坐绳床而化。”
河北霸州人张宗元,“入青城大面山中峰紫板岭结茅,耿介有守,居山五十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八月二十九日无疾而化。”
朱洞元&&&&
青城通惠真人朱洞元,成都人,二月初一日生,乃神霄玉枢使清微洞卫上卿,隐青城山”。
下传“云山保一真人李少微,房州人。三月初五日生。乃五雷院使清微都元右卿,隐青城山”,
唐末时人,与周朴齐名。後入青城山,访道而去。
陆游(公元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两度在蜀州任职,留下50余首吟咏蜀州的诗篇。
1172年(乾道八年),陆游因奏请西征,被投降派排挤,去参军之职,离开与金人作战的南郑前线,任成都府安抚使参议官。翌年春,调任蜀州通判。是年夏历五月,改调嘉州。1174年(淳熙元年)夏历二月,又调回蜀州,以通判代理知州。
陆游两任蜀州近一年,曾多次游览青城山川名胜。他游青城山香积寺曾写有《龙门洞》一诗
宋隐士,绍定年间隐居于天国山。系明著名理学家程熙后人。有《薛仙洞记》碑留传至今。
天将王灵官之师,青城山人萨守坚著名道士。虞集《灵惠冲虚通妙真君王侍宸记》云:“有萨守坚者,亦酷好道,见侍宸于青城山,而尽得神秘,游东南,祷祈劾治,其神怪有过于侍宸者。”
王小波、李顺
&宋淳化四年(993年)前后,四川西部地区持续大旱,赤地千里,饿殍盈野,官府不仅催税派差急如星火,而且巧立名目垄断茶叶买卖。官府在收购茶叶中“高秤低估,递年减价”,逼得广大茶农无路可走。淳化四年二月,青城(今灌县境)失业茶农王小波带领茶农起义。他号召茶农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拥护,纷纷加入义军。
起义队伍在10天中发展到数万人,杀出山区,很快攻下青城县城。攻打江原县城(今崇庆县境内)时,王小波不幸战死,其妻弟李顺领导起义军继续战斗。义军号令严明,秋毫无犯,川西各州县纷纷大开城门相迎。
青城在今灌县徐渡乡境内,起义军攻克青城县城后,相继攻克崇庆、大邑、郫县、新津、双流、温江等地,并围攻成都。次年一月攻克成都,随后建立了大蜀政权,李顺称大蜀王,改元应运。至道元年(995年)起义失败。
一作张愈,字少愚,益州郫(今属四川)人,祖籍河东(今山西)。史书上说他“隽伟有大志,游学四方,屡举不第”,仁宗宝元初(1039),曾上书朝廷论边防事。因人推荐,经试录用为秘书省校书郎,但他把官职让给父亲,自己却愿在家隐居。益州(今成都)长官文彦博特别优待他,为出资买得青城山自云溪唐人杜光庭故居安置,他因此号称“白云先生”。“喜奕棋,乐山水,遇有兴,虽数千里辄尽室往。遂浮湘、沅,观浙江,升罗浮,入九疑,买石载鹤以归。杜门著书,隐居青城山白云溪(今之青城外山宿仙村),七诏不起,遨游天下山水三十馀年,卒年六十五。有《白云集》,已陕。《东都事略》卷一一八、《宋史》卷四五八有传。
其妻蒲氏名芝,贤而有文,为之诔曰:‘高视往古,哲士实殷,施及秦汉,余烈氛氲。挺生英杰,卓尔逸群,孰谓今世,亦有其人。其人伊何?白云隐君。……’”(《宋史·隐逸传》)
字时斋,崇庆城郊白碾人(公元1761—1837年),其先世为“酒池杨氏”。其出身寒微,少年时曾在青城天国山雪佛庵等地学习青城派武术。杨遇春的启蒙老师刘纯斋系青城派武林高手。杨军营中的骨干亦学习青城派武术。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979年)杨遇春考中武状元,从此开始军旅生涯,成为清代中叶名将。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身经百战,均身行士卒而无大伤,称为“福将”。曾任陕甘总督,一等昭勇候。死后赠太子太傅,谥号“忠武”。他的次子杨国桢,亦著名武将,曾任兵部尚书等职,世袭一等昭勇候,卒后亦归葬青城天国山之母猪洞山林中。
朱洞元、李少微、南毕道
&清微派道士朱洞元、李少微、南毕道:据元初陈采所撰《清微仙谱》载:他们三人分别是南宋时清微派的第七﹑第八和第九代传
人,皆隐居青城山。朱洞元,成都人,号“青城通惠真人”;李少微,房州保峰一水人,号“云山保一真人”;南毕道,本名东南珪,字西滨,眉山人,号“眉山混隐真人”。从他们三人的行迹,表明当时的清微派曾在巴蜀流传,但当时史料中不见记载,说明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不大。后来南毕道的弟子黄舜申,首次将清微法编辑成书,传之于世,于是清微派便走向兴盛。
穆清风﹑陈清觉﹑张清夜﹑张清湖﹑张清云﹑张清仕
,先后有六个龙门派道士入川,在成都﹑青城山等地传教。他们是穆清风﹑陈清觉﹑张清夜﹑张清湖﹑张清云﹑张清仕等,其中以前面三个人对四川道教的影响最大,因此分别对他们简介如下:
穆清风,字玉房,四川忠县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受龙门第九代詹太林之传,为龙门第十代传戒律师。康熙五十三年(1714)始来成都梓潼宫,三次开坛传戒,收取弟子。
陈清觉(),道号寒松,又号烟霞,湖北武昌人,也是詹太林的弟子。康熙八年(1669)入川(一说是康熙二十六年始入川),止杖青城山天师洞,将它整饰一新,即交道友张清湖经理,于康熙二十六年到成都青羊宫养静。三十四年(1695),因得赵良璧的捐助修建二仙庵,并任住持,开堂接众,大阐真风。康熙四十一年(1702)敕封“碧洞真人”,又赐御书“碧洞丹台”匾额。其弟子甚众,多为四川境内各地宫观的主持人。这些弟子又递相传授,逐渐形成了一个有较多徒众的龙门支派,尊陈清觉为开山宗师,以其碧洞真人号之“碧洞”二字名宗,称碧洞宗,成为清代民国时期巴蜀地区很有影响的一个宗派。
张清夜(),字子还,号自牧道人,原名本尊,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市)诸生。溯江入蜀,览峨眉﹑青城诸胜,遂易羽衣,结庐成都武侯祠之西偏。乾隆八年(1743),华阳令安洪德﹑成都令夏绍新,请其主持青羊宫,清夜以老辞,荐其徒汪一萃任之。而他自己则常往来于青羊宫﹑武侯祠之间。为“敷扬道要”,于乾隆十一年(1746)作《玄门戒白》;为阐释《阴符经》之秘,又于乾隆十九年(1754)作《阴符发秘》。乾隆二十八年(1763)卒,享年八十八。
原名文溥,号约斋。都江堰市人(生于公元1794年、卒于公元1875年)。清道光年间进士,学者称其为“城南先生”。
易心莹(年):俗名良德,字宗乾,道号理轮,四川遂宁人。1913年出家为道士,拜青城山道士魏至龄(松霞)为师,为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二十二代。1955年,选任青城山天师洞住持。1957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又任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与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有交往,著有《道学源流考》、《道教三字经》等。
罗元黼,字云裳,味江街子乡人。咸丰六年
(公元1856年)生。父亲以医为业,设肆售药。罗元黼自幼读书聪慧,年未满20岁,就以文童出名。不久入州学,补廪生。后入成都尊经书院,擅长于史,与长于经学的廖平、宋育仁,长于词赋的张子苾、刘子雄齐名。
1894年(光绪甲午)
罗元黼举优贡,朝考得教谕。后在四川岳池、丰都等县县学任教。清末废书院,改尊经书院为高等学堂,罗元黼曾任舍监。到民国初年,谢无量主持存古学堂,罗元黼为学堂教习,并以学监之职主持书局,校刻蜀中文献,注疏经史要籍。
1923年,经过3年努力,罗元辅带一干人撰崇庆县志,于1926年出版。
罗元黼一生从事考据,注重经学,尤擅长于史。曾对彭洵所辑《青城山记》重新纂辑,又对彭所著《彝军纪略》进行补订。著有《蜀画史稿》《蜀中名画记续集》等书。还整理和圈注县中古寺所藏佛经。亦善于书法,今青城山天师洞尚存其1927年撰书的楹联:“眺高台宝室仙都,真日月分精,蹑屐快寻三岛石;读琳崖玉霄好句,信云霞难画,扪萝欲觅五幢符。”
罗骏声(1873年~1950年),号伯济,晚以“静远”命斋,故别号“静远”。崇义乡人,有诗集遗世。
罗骏声以教书终其身。先后在灌县高等小学、成都城南小学、成都府中学堂、成都联立中学、四川女子实业高中、涪陵中学、宁雅邛联立中学、灌县中学、四川大学任教40余年。其一生尽瘁教育,垂老不渝。他在涪陵中学任教时,曾有“烟花千里春三月,教术多方力万钧”句,由衷地流露出对教学生活的热爱。
晚年主编《灌县志》,远法龙门,近师实斋,采宝山、宝海、富顺、井研诸志,斟酌损益,立县志、文征、掌故三书,成民国《灌县志》10余册。时海内学人陈衍、金天翮来游青城,得此书,贻书先生,盛称先生“有史识,所编《灌县志》有义法,文笔雅瞻,不减通甫之邳湘绮之桂阳也。”
遗集有《说文部首训诂》、《国学综述》、《雄风集》、《北征集》、《青城集》、《春秋释义》、《中国法制史》、《教育箴言》、《静远斋文钞》《静远斋诗钞》、《静远斋骈文钞》等。
青城派武术传人周烈光
曾任都江堰市大观镇卫生院医师的周烈光,是青城派武术洪拳的传人。他原藉本市两河乡,十六岁时拜赵云成为师,成为龙门第十七代武术传人。
周烈光大师事迹已载入《四川武术大全》。他姓周,名炯亮,字烈光,号青城山人。清同治十八年(1892年)生于灌县圆通寺,(今大观镇红梅村),后随家人搬到雪伏庵居住,幼时聪惠,秉性豪侠喜文爱武。16岁被子庵中老武师赵云成看中,传授武艺。后进灌县师范学习,毕业后投笔从戎,在辛亥革命中参加保路同志军,以博学多才入重庆陆军西医班,历任二十四军军医官,因厌恶军阀混战,弃官回雪伏庵从医,以济世活人为已任。
乡里人都有说他早年拜蟠龙真人学武,得真人真传,在庵旁的燕子洞中练功。1949年被土匪所逼,离开雪伏庵到灌县城居住。1952年进玉堂镇卫生院,1962年转到大观镇卫生院,1978年退休一直居住在大观镇。文革时期,大师历经磨难。1984年, 91岁的他参加了成都市老拳师武术表演赛,被《四川日报》、《成都晚报》载颂。1986年参加“四川武术拳械技术录相”。张元明慕名前来学武。周烈光一生心血,著书立说交门徒张明远发扬光大。一生英名留《中国武术人名辞典》。烈光不幸于1988年1月3日去逝。享年96岁。归葬大观镇大观村。
周烈光一生留下诗文很多,今择其徒张明远刻碑诗一首:
张仪从师非等闲,元世志立凌云间。
明韬觉略月知发,练武习文光于前。
武德人和并地利,由来此处渴玉禅。
青山坐看长平世,城郊丰隆人若仙。
此是一首藏头诗,诗头为:张元明练武由青城。
这样各代弟子的不断充实创新,使有名的青城派武术后继有人。
周烈光大师的徒弟,元明武术气功家张元明应美国有关人士的邀请,于1991年赴美传授中华气功的秘法奥义,深受美国人民的欢迎。1992年9月9日,他应邀在联合国作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专题演讲关传授真功绝技秘法,受到50多位联合国官员和各族裔武术气功爱好者的热烈欢迎。他首先介绍了中国武术气功的发展历史及其对强身健体,祛病除疾的作用,并身着功夫服当场表演气功绝技,现场观众夫不为中国武术气功的神奇效应感到惊讶。会上,联合国气功协会宣布聘请张明远先生为顾问并颁发感谢状。《世界日报》、《亚美时报》、《侨报》等报纸和美国新闻机构争相报道,均给予高度评价。
1993年7月17日至23日,由世界气功武术生命科学院、国际元明功联合总会倡导发起的“中美国际气功交流会暨世界气功大同修大法会”在四川温江县召开,通过交流,表演展示了中华武术。
泥塑巧匠汤华山
汤华山,大观镇欣禾村人(公元1890——1962年)。系泥塑名匠,誉满河西坝子。幼年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十三岁随叔父学泥工。随着技术的成熟,以捶泥和棉花,塑造人物战场,以传达室统历史题材为一生塑造题材。行艺由近及远。典型作品有:刘丹久家照壁上的“一轮红日出沧海”,以及两河河坪刘家祠堂的花脊上的“安安送米”、“白蛇传”。曾先后在普照寺、古寺等处塑“三清像”、“三婆娘娘”等。
建国后,在茂县、威州、大邑县等处从事泥塑。在历史悠久的都江堰南桥桥房顶上塑“大象飞田”、“八仙过海”、“白蛇传”、“螯鱼插剑”、“二郎捉孽龙”等,都有是由他设计并塑。花、鸟、虫、兽作品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汤华山于1962年去逝。
现代画师陈星南
今大观镇欣禾村六组在民国年间出了一位有名的画匠,名叫程星南,他与中兴镇的杨殿成齐名。
程星南生于清同治年间,民国末年去逝。程星南的壁画遍布青城山各观道、寺院。民国年间程星南曾在青城山画壁画数年,与在青城山潜心修养的张大千交游较深,并互赠画稿。陈星南画山水人物故事很好,特工于画历史故事,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隆中高卧、单刀会”等。去逝时,画稿盈数箱。程的造型艺术同中心镇杨殿成、柳街詹石君(稍晚)有异曲同工之处,大像高数米不失规度比例。
陈星南画稿及张大千画稿在世纪“破四旧”时,大部分烧毁。
石刻大师杨星佑
杨星佑于清咸丰七年(1875年)生于大观镇艳景村,其父辈皆是以石雕技艺远近闻名。普照寺藏经楼楼石刻即为其父辈掌墨。他自幼耳濡目染,学得一手石雕本领。普照寺于清道光初年改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竣工。青年杨星佑随父辈在普照寺石雕藏经楼石柱、石础、石浮雕。
杨星佑善长于以石雕刻宗教神佛像。在家中排行老四,故普照寺僧人及香客称之为“杨四菩萨”。杨星佑多年在普照寺、街子镇古寺等川西大寺院雕刻。
公元1923年,66岁的杨四菩萨受青城山天师洞当家彭椿仙礼聘,担任新建三清大殿石工掌墨。在他的主持下,与陈星南一道设计施工,将天师洞三清大殿的石撑弓花鸟人物、石兽柱础雕刻得妙趣横生。天师洞的“天籁婴灵”、海漫“十二生肖”即出自杨星佑之手。该组石雕像造型生动、刀法娴熟,是石刻艺术的经典之作。杨星佑卒于1923年。是都江堰市近现代著名的石雕匠人。其外孙高吉廷也是著名石匠。
现代石雕奇人钟子清
钟子清生于1911年,小名钟明明。大观镇宿仙村石城寺人。其高祖辈即为石雕界很有名的艺人。
钟子清幼时在家攻书,10岁时已通读《诗经》。后随其父学习石雕工艺。不几年就学会了雕刻碑帖、人物、花卉、虫兽。16岁时已小有名气,为石羊场易官廷打了一通技艺精湛的五叶朝天碑。上刻有狮子、人物、战场等,路人叫绝。18岁时,泉水庵(崇州市何家场境内)需要三尊菩萨(地母、雷阵子、广承子),钟子清应允代造,并到街子场下的上元寺临摩了三尊菩萨原型。回家后,三天雕刻一尊。第九天将三尊菩萨送至何家场泉水庵。观者如市。人皆称奇。迷信观念认为技精绝后,因钟子清未曾婚娶,其父坚决不允他再行石雕手艺。
此后,钟子清便没有从事石雕技艺,靠烧木炭为生。30岁时去当背夫,他加入了袍哥组织,到松茂、成都贩卖鸦片。后又加入了中统特务,并任成都稽查处中队长,直至解放。一九五一年,成渝铁路招工,钟子清应招入队。修路期间,曾获“南五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仅修一座桥,经他苦心设计修改图纸,报国家铁道部批准实施,就为国家节约了二万多元。
1952年土改时,因中统特务身份被判处徒刑20年。押送宝成铁路劳改。在广元劳改时,曾受公安厅奖,减刑十年,刑满后,仍在劳改队就业,1970年,回原籍两河。1971年,钟子清参加修建石板滩大桥,为护栏设计工艺雕刻。
钟子清回两河后,一直手不离錾,其石雕作品遍及青城山各庙宇及都江堰鱼嘴等处。
石雕名家高吉廷
高吉廷,大观镇滨江村仰天窝人。自幼聪明好学,记忆力极佳,能过目不忘。自幼随外公著名雕刻艺人杨星佑学习雕刻技艺。学习了数年,功底相当深厚。
成都修省展览馆时,塑造毛主席像。四川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毛主席塑像。施工单位皆不能完美地表现主席的面部表情,展现伟人风采。经数易其稿,乃广征名家指导。高吉廷被选中,担任雕刻总工程师。
经高吉廷精心操作和指点。伟大领袖塑像屹立在今成都市人民南路天府广场。为世界各界人士瞻仰。
民间文学艺人杨蕤林
杨蕤林,生于1926年,2006年6月去世,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四川省史志学会会员、都江堰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都江堰市大观镇丽江村人。居家于普照寺南山计家庵旧址,对于青城山地方掌故,青城外山普照寺历史沿革、民间风物知之甚多。早年被国民党抓壮丁,流浪于云南边境,有过曲折的人生经历。解放初后在省交通厅下属机构工作过,回乡后在本乡作过教师。
杨蕤林自学古文,于古文学功底较深。毕生从事于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曾参与编写《民间文学集成——故事卷》、《青城山志》、《大观乡志》等诸多志书,并历经八年撰写《青峰山记》一书。自1951年以来,有几百篇民间文学作品发表于国内各种刊物。笔名有高桐、塞翁、蕤生及老农、笑神等等二十余种。其书法自成一格,留迹甚多。
方志 原创 草稿 山民 谟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爱你藏头诗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