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下全部讲解上关于以利讲章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
智慧的母亲 基督教母亲节讲道-主日讲章
时间: 8:26:24 点击:1714
  核心提示:
弟兄姊妹,今天是5月11日母亲节。我们一生会经历很多的事情,与很多的人相处,但是对每个人而言,母亲是我们从来不会忘记的。每到母亲节的时候,有些儿女会买些鲜花或送些自己做的小礼物等给母亲。这时我们会更多地想起母亲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对我们的引导和教诲。圣经中也有对母亲的描写,比如《创世记...
弟兄姊妹,今天是5月11日&母亲节&。我们一生会经历很多的事情,与很多的人相处,但是对每个人而言,母亲是我们从来不会忘记的。每到母亲节的时候,有些儿女会买些鲜花或送些自己做的小礼物等给母亲。这时我们会更多地想起母亲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对我们的引导和教诲。圣经中也有对母亲的描写,比如《创世记》里的夏娃、利百加、拉结等等;在新约里有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等等。我们刚才所读的启应经文《箴言》三十一章也是在描述一位贤妻良母,她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得非常好,儿女称她有福,丈夫称赞她:&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独你超过一切!&
在历世历代的教会里,妇女所占的比例比男性要大,今天在我们中间也是一样,姊妹比较多,姊妹中母亲可能占的比例又更大一些。那么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母亲节里,藉着刚才所读的《撒母耳记上》的经文,我们要分享的是&&智慧的母亲。
一、智慧的母亲有着坚定的信仰,并且全身心地投入
在《撒母耳记上》一开篇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故事。有个人叫以利加拿,他有两个妻子,一个叫毗尼拿,一个叫哈拿。哈拿不生育,没有孩子,于是毗尼拿经常激动哈拿,说一些讥讽嘲笑她的话,因为犹太人认为儿女是耶和华赐给人的产业,甚至认为没有儿女是上帝的咒诅。在这样的情况下哈拿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虽然以利加拿安慰她说:&有我不比十个儿子还好吗?&意思是说:你不用忧愁了,因为我很爱你,我愿意照顾你。但是哈拿仍然在神的面前倾心吐意,陈明自己的苦情。
我们每个人也会经历不同的苦楚,可能有的人是婚姻问题,有的人是工作问题,有的人是另外一些问题。当我们遇到这些苦楚的时候,有时别人会安慰你:&唉呀,你不用去想那件事情了,你可以从别的方面得到解脱或者得到安慰。& 我们的做法是什么呢?圣经中说,哈拿遇到苦情时就切切地为自己祈求,而且上帝应允了她,赐给了她一个儿子。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母亲。18节那里告诉我们,当哈拿祷告完以后,&于是妇人走去吃饭,面上再不带愁容了。&她刚刚祷告的时候还是泪流满面,心里很难受,但是祷告完之后,她心里就得到安慰了。她对上帝有这样坚定的信仰,她相信把自己的苦情陈列在上帝的面前时,神一定会顾念自己的苦情。所以,虽然此时此刻她还没有得着这个孩子,但是和以前那个经常哭泣、吃不下去饭的女性相比,已是判若两人。
当哈拿祷告完以后,她的面上就不带愁容了,这是一个信心的表现。当她祷告的时候,哈拿还在耶和华神面前许愿说:如果赐给我这个孩子,我将使他终身归给耶和华。在《撒母耳记上》一章21-28节说,以利加拿和他全家都上示罗向耶和华献年祭并还所许的愿,哈拿却没有上去。她对自己的丈夫以利加拿说:&等孩子断了奶,我便带他上去朝见耶和华,使他永远住在那里。&到断奶以后,她就把孩子带到示罗耶和华的殿中,让小撒母耳站在耶和华神的殿中侍奉。由此可见她许愿的坚定性。
我不知道大家读到这段经文的时候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可能作了母亲的,感受会深一些。对于哈拿而言,这是一个她蒙受多年羞辱以后所得的第一个孩子,在她的心里会有太多的舍不得,但是她许愿说要将这个孩子归给耶和华,所以她就非常坚定地归给了耶和华。今天有很多的时候我们会在神的面前说:&主啊,你给我什么,我就怎么怎么样。&我们也许愿,我们高兴的时候就把自己奉献在主面前,说愿意为主而活,但不高兴的时候或者觉得上帝没有应允我们的祈求时,我们就把自己拿下来不愿奉献了。但是在这里,我们看到哈拿这位母亲,她有着坚定的信仰,而且她是全身心地投入,她在神的面前许下这个愿,她许愿之后就非常坚定地去行。
很多人都知道圣经对撒母耳的描述。撒母耳非常特殊,集祭司、先知和士师为一身,可以说是非常伟大的人。在撒母耳的一生中,凡他所说的话没有一句落空的,上帝总是听他的话语,上帝总是听他的祷告,上帝总是给撒母耳启示。而这样的伟人,他的出生是他母亲不住祈求的结果。如果没有哈拿的祈求就没有撒母耳,而且如果没有哈拿坚定的奉献,坚定的信仰,坚定的教诲,撒母耳也不可能在他刚刚断奶后就被带到神的圣殿中,并且一直在神的殿中侍奉神。
这个时候我们又会想起新约圣经中的马利亚,我们可以想一想,在耶稣短短三十多年的经历中,马利亚这位母亲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她一直在心里承受很多的压力。因为圣经上告诉我们,当耶稣小时候被抱到圣殿的时候,西面就向她预言了:&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路二35)也就是说,当你在抚养这个孩子的时候,当你一直跟着耶稣的时候,你会经历很多的苦难。当时耶稣所宣讲的信息和耶稣本人所作的工作、所传的福音都是和当时犹太人的观念不相符的,因为他敢称自己是神的儿子,而且他行了很多的神迹奇事等等。在这个过程当中,当耶稣到自己家乡的时候,家乡的人都不愿意认他,甚至把他赶出去。但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在这个过程中一直默默地支持着耶稣,而且圣经上告诉我们说,每当她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她就把这些事情存到心里反复思想。这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母亲,她一直都在以自己的信仰顺服神的带领,她用母亲的爱和关怀支持着自己儿子的侍奉。
可以说,一个母亲的信仰的榜样,与自己孩子的成长和信仰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无论是哈拿还是马利亚都为我们全世界跟随耶稣基督的信徒树立了美好的母亲的榜样。
当我准备讲章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资料:有一个福音机构曾经研究过青少年离开教会的原因,结果发现是父母亲在教会中给孩子的错误榜样。
第一,主日崇拜的时间或教会活动的时候,父母出去旅游。结果孩子以为守主日并不是很重要的事。
第二,在崇拜中父母常常看手表,让孩子心里也无法看重教会的崇拜。如果你领着自己的孩子来了,孩子坐在你的旁边,你自己非常不安,一会儿看表,一会儿说话或是随意走动,那么孩子也会认为崇拜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三,父母在子女、孩子的面前谈论传道人、牧师的缺点或者讲一些对教会不满的事情。当孩子听多了父母的这种言论以后,就会不太相信传道人、牧师和教会了。
第四,父母去教会崇拜常常迟到,也就是说可能去看电影或者去旅游都很准时,因为晚了以后电影院的门就不让进了,但是崇拜的时候,习惯性地迟到,总是踏着点或是习惯迟到几分钟再来。这样会误导小孩子,忽视聚会的重要性。
第五,父母没有固定的祷告生活。如果父母平常没有固定的祷告生活,只是有事情的时候才祷告,那么,小孩子看在眼里,他可能会认为基督教的信仰和其他的信仰没有什么区别。
第六,父母在教会没有参与侍奉。如果父母在教会没有参与侍奉,只是到这里来听,来得到,然后就走了,那么孩子会认为到教会是为了得到!而不是付出!
当我看到这个资料的时候,我的心里非常震惊,我就想我们教会的事情,可能有很多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存在着这些问题。总的来说,如果父母不重视教会,孩子自然也不会看重教会。那么,可能我们自己也要在神面前反省:自己的信仰是怎样的?是不是有一个榜样的作用?
如果基督徒父母没有坚定的信仰生活,那么孩子就很难相信耶稣基督的救恩,如果我们自己半信半疑,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有坚定的信仰,能够到神的殿中来敬拜他。有一个统计数字说,大约80%的信徒认识基督耶稣是在20岁以前,也就是说,他们大部分是在20岁以前信主的,这和他们的父母有很大的关系。
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很多青少年的问题,比如说上网成瘾,吸毒,犯罪等等。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太空虚了,不知道要做什么,不认识创造自己的神。现在的妈妈都很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但是,一个有信仰、有信心的妈妈不但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孩子属灵的需要。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敬虔的基督徒,那么你自己就要成为一个有丰富灵命供养的人。孩子的信仰不仅需要传道人的供应,还需要你在生活中给他做榜样。你每天和他相处的时间,都是言传身教的机会。比如说,当你对你的老人非常孝顺时,就算你不说教,你的孩子也会像你一样。如果你对老人的态度恶劣,那么,可以想象,你的孩子可能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所以,想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敬虔的人,你自己必须在神面前有一颗追求的心,要有坚定的信仰。
二、智慧的母亲知道自己的职责,将信种植在孩子的里面
母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哈拿从小在孩子心里种下信仰的种子,她将孩子带到神的殿里,使小撒母耳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华面前,耶和华也向他说话。可以说撒母耳的母亲把儿子在神面前全然摆上,带来了对儿子生命的祝福。
我想,当哈拿把撒母耳送到圣殿的时候,可能撒母耳会问,妈妈,为什么要让我离开你呢?可能哈拿会告诉孩子说,当我还没有你的时候,我已经向神许愿了,今天我要按照我许的愿而行,让你在圣殿里侍奉耶和华。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撒母耳从小就成为神所重用的仆人。
在《撒母耳记上》二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比撒母耳早一些在耶和华殿中长大的孩子还有老以利的两个孩子何弗尼和非尼哈,他们常常在别人正在献祭的时候,就从锅里取肉,甚至要抢,圣经上告诉我们,别人甚至因为这两个人的侍奉,厌弃给耶和华献祭。撒母耳是常被耶和华的话引导,他的话没有落空的;而以利的两个孩子却在战场上被杀。为什么在神殿中长大的孩子有如此不同的区别?
在《撒母耳记上》三章13节神说:&因他知道儿子作孽,自招咒诅,却不禁止他们。&在这儿我们可以知道,以利这个做父亲的没有及时教导劝诫自己的孩子。所以,弟兄姊妹,父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从小把信和敬畏放在孩子的心里,那么有一天你会看到,孩子做这样或那样让你很伤心的事情,而你却已经无能为力了。
在圣经中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摩西。摩西出生不久就被埃及法老的女儿抱去抚养。按道理,他所接受的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全都是埃及文化和精灵信仰,但他偏偏把自己从这群人中分离出来,看自己是一个以色列人,并被神拣选成就那么重大的使命,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一定和摩西的乳母,也就是他的亲生母亲有很大关系。他母亲在乳养他的时候,也会时时教导他,告诉他,你是一个希伯来人,你心中要知道你是什么身份,要知道你该怎么做。所以,当摩西长大之后,他就为着自己信仰的缘故,离开了王宫。在经过旷野的操练之后,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
《提摩太后书》一章3-6节说&我感谢神,就是我接续祖先用清洁的良心所侍奉的神。祈祷的时候,不住地想念你,记念你的眼泪,昼夜切切地想要见你,好叫我满心快乐。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里。为此我提醒你,使你将神藉我按手所给你的恩赐,再如火挑旺起来。&
这段话是保罗写给提摩太的,提摩太被称为保罗的真儿子。大家可以这样来想一下,就是神在拣选提摩太之前,先拣选了他的外祖母,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提摩太。当他的外祖母罗以信主以后,她把自己的信仰传承给女儿,当她的女儿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就把心里的这种信教导给提摩太,她们的无伪之信培养或影响了主的一位好仆人。从外祖母那里就开始的这种无伪之信,一直传承到提摩太,提摩太也成为了一位被主重用的人。这个家庭三代都是基督徒。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因着她们在社会和家庭当中特殊的作用,她们的信仰会在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影响。今天,在你的家庭里,有可能你的父母或奶奶等是基督徒,但很多人走了很多的弯路才回来,有的人甚至自己的父母是信徒,他始终没有转回来。为什么呢?可能和家庭的教导有很大的关系。提摩太的外祖母和母亲的这种信仰成为了子孙信仰的基石。那么弟兄姊妹,我们是怎么样的呢?
在我母亲怀我几个月的时候,我父母接受了信仰,所以从我出生以后,父母做礼拜的时候就会带上我,但那时我自己并不懂得信仰的真义,去做礼拜的时候只想玩,并不想去。但是父母教导我周日的时候一定要去教堂,不能耽误敬拜神。那个教会是十点钟开始礼拜,有时我就在家里坐着看电视,不想去教堂,但是越快到十点钟的时候我越是担心,越是不安,最后自己磨蹭到十点半还是去了教会,为什么呢?因为从我出生以后父母一直对我这样教导,如果我今天没有去教堂,我心里会一直不安的。虽然我在很多年以后才自己从心里真正地承认上帝,但是我父母从小对我这种信仰的造就,对我以后认识神,真正去信神有非常大的帮助。
希望我们中间做父母的,当你去教导你孩子的时候,将这样的&信&种植在孩子心里,使他到老也不偏离。
三、要充满爱心地对待孩子,并且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圣经《以弗所书》六章1-4节说:&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在这里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人子女,最终可能也为人父母。作儿女的要听从父母,可能中国人更强调要尊敬父母,但是圣经《箴言》二十三章25节告诉我们说,你要使你的父母欢喜,就是说你要听从你的父母,让他能够因你而自豪,因你而心里欢喜,不要一想到你就非常发愁,非常难过。一个智慧的母亲虽然爱自己的孩子,却不是溺爱,乃是将他引到神的面前。今日有些母亲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却只在神面前为孩子求平安,求福气,而没有为他们的生命状况祷告。我们周六有一个祷告会,每次很多人会为孩子写代祷条,求主给他预备一个伴侣吧,预备一个好工作吧,或者让他考上研究生吧,很多的代祷条都是这样的。但是有多少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教导他,一直关心他的灵命呢?
哈拿很爱自己的这个孩子,看得甚至比今天的独生子女还要宝贵,让我们设身处地地想想她的感受和情感的付出吧。撒母耳的母亲忍受了多年的羞辱以后,得到了第一个孩子,当她将这个孩子送到神殿的时候,她是多么不舍得。撒母耳的母亲哈拿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母亲,她虽然将孩子从小放在神的殿中,但她并不是不关心、不爱自己的孩子。让我非常感动的是圣经中的一处细节描写。哈拿每年都要做一个小外袍,她每次和丈夫到示罗去敬拜的时候,就把这件小外袍给撒母耳。我们可以想象,哈拿可能在这一年当中见不到自己的孩子,她把自己无尽的母爱都一针一线织在这个外袍里,当每年一度见到自己的孩子时就把外袍披在孩子身上。可能撒母耳在这一年当中有很多的委屈,很多的不明白,但是当他披上母亲给他织的外袍的时候,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今天可能有很多人不再给孩子织毛衣了,但是你对孩子的劝勉、叮嘱也可以说是在编织这个小外袍。
弟兄姊妹,我们今天是怎样做的呢?在主里作儿女的要孝敬父母,作父母的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来养育他们。撒母耳的母亲虽然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她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她让撒母耳到了神的殿中。今天我们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孩子奉献出来,在神的家里做事,但是很重要的事情是,圣经告诉我们:&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二十二6)你按照主的教训教导他,无论他以后在教会侍奉,还是在工作单位做工作,他都不会偏离那条最基本的道路。
圣经《创世记》二十七章里讲到了一个失败的母亲利百加。以撒和利百加有两个孩子,一个叫以扫,一个叫雅各。做父亲的以撒爱大儿子以扫,因为以扫会打猎,可以做美味让他吃。等到他年老时,他对以扫说,你去打些野味来让我吃,然后我给你祝福。利百加却爱小儿子雅各,她一听见丈夫对大儿子说这样的话,就赶紧把羊羔皮包在雅各的手上和颈项上,然后她做了美味,让雅各端给以撒,用欺骗的方式从神那里得到了祝福。
后来当以扫回来让父亲为自己祝福的时候,以撒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以撒说我已经没办法再给你祝福了,因为奉神名的祝福不能随便更改。在这种情况下,以扫就非常生气,要杀自己的弟弟雅各,这时利百加就让小儿子赶快逃到自己娘家去了。我们看到,利百加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的方式不对。所以很多年后,当雅各带着妻儿和牲畜从外边回来的时候,利百加已经不在人世了,她再也没有看到自己喜欢的孩子。对比前面提到的母亲,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在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作为父母要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能溺爱,而是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来养育他们。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总结一下:智慧的母亲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在圣经当中我们看到这些母亲是非常坚强的,很有智慧的,而且她们能传承美好,蒙神赐福。她们有坚定的信仰,她们将信仰从小种植在孩子的心中,而且她们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来养育自己的孩子。
我们要感谢主,在我们的信仰历史中有这样的母亲,在我们的教会当中我相信也有这样的母亲,这些母亲默默地侍奉,有奉献的心志。我们要在主的面前为这些母亲而感恩,因为她们不单单在主里得了帮助、恩典和荣耀,也为子女做了榜样,使我们可以去效法她们,去学习她们。在这里我们要说,所有作儿女的要让我们的父母亲欢乐,所以等你回家以后,你可以跟你的父母亲说一些让他们高兴的话语,或者用你自己做的礼物表示你的祝福;远离家乡的人可以给父母打一个电话,让他们知道你在挂念他们。
在此我们要祝愿母亲们节日快乐,也愿神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让母亲们都成为智慧的母亲!祝所有的母亲&母亲节&快乐!
作者:贺永花 来源:网络整理
上一篇:下一篇:
发表我的评论
基督教阿们网书籍() & 200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verved.
Email: 站长QQ:[转载]撒母耳记上24章讲章
讲章:撒母耳记上24章
24:1扫罗追赶非利士人回来,有人告诉他说:“大卫在隐基底的旷野。”
24:2扫罗就从以色列人中挑选三千精兵,率领他们往野羊的磐石去,寻索大卫和跟随他的人。
24:3到了路旁的羊圈,在那里有洞,扫罗进去大解。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正藏在洞里的深处。
24:4跟随的人对大卫说:“耶和华曾应许你说:‘我要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时候到了。”大卫就起来,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
2:5随后大卫心中自责,因为割下扫罗的衣襟。
24:6对跟随他的人说:“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
24:7大卫用这话拦住跟随他的人,不容他们起来害扫罗。扫罗起来,从洞里出去行路。
24:8随后大卫也起来,从洞里出去,呼叫扫罗说:“我主,我王!”扫罗回头观看,大卫就屈身脸伏于地下拜。
24:9大卫对扫罗说:“你为何听信人的谗言说,大卫想要害你呢?
24:10今日你亲眼看见在洞中耶和华将你交在我手里,有人叫我杀你,我却爱惜你,说:‘我不敢伸手害我的主,因为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
24:11我父啊!看看你外袍的衣襟在我手中。我割下你的衣襟,没有杀你,你由此可以知道我没有恶意叛逆你。你虽然猎取我的命,我却没有得罪你。
24:12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判断是非,在你身上为我伸冤,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
24:13古人有句俗语说:‘恶事出于恶人。’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
24:14以色列王出来要寻找谁呢?追赶谁呢?不过追赶一条死狗,一个虼蚤就是了。
24:15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施行审判,断定是非,并且鉴察,为我伸冤,救我脱离你的手。”
24:16大卫向扫罗说完这话,扫罗说:“我儿大卫,这是你的声音吗?”就放声大哭,
24:17对大卫说:“你比我公义,因为你以善待我,我却以恶待你。
24:18你今日显明是以善待我,因为耶和华将我交在你手里,你却没有杀我。
24:19人若遇见仇敌,岂肯放他平安无事地去呢?愿耶和华因你今日向我所行的,以善报你。
24:20我也知道你必要作王,以色列的国必坚立在你手里。
24:21现在你要指著耶和华向我起誓,不剪除我的后裔,在我父家不灭没我的名。”
24:22于是大卫向扫罗起誓,扫罗就回家去;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上山寨去了。
祷告:慈爱的天父,感谢您赞美您,父啊,今天我在这里传讲您的话语,就求您膏抹孩子的口,让孩子所讲的话,都是您所喜悦的,主啊,我盼望透过这章的讲道,能建造弟兄姊妹的灵命,让他们知道大卫对扫罗的宽容,是因着您的拣选,他不审判人,而把主权交给您,主啊,今天我们来学您的话语,我们就可以从中知道大卫是您忠心的仆人,主啊!谢谢您用圣经的话来开启我们,让我们也在这个世上宽容人,不僭越自己的位分。感谢主。以上祷告奉耶稣的名祷告。
24章是讲大卫在隐基底的旷野不害扫罗。扫罗一直在追杀大卫,大卫曾逃到迦特王亚吉那里,后来又逃到亚杜兰洞,大卫常住在西弗的旷野山地里,扫罗天天来寻索大卫的命,后来大卫逃到玛云旷野南边的亚拉巴,扫罗就在玛云的旷野追赶大卫,,扫罗在这边山追,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在山那边走,大卫差不多都无处可逃的时候,神保守他,使扫罗因非利士人犯境而回去对付非利士人,于是大卫得以逃脱住在隐基底的山寨里。这个24章就是写在隐基底发生的故事。
24:1——2讲扫罗打完非利士人后仍然不放过大卫,在以色列人中,挑选三千精兵,寻索大卫和跟随的人,3节是故事的高潮,“到了路旁的羊圈,在那里有洞,扫罗进去大解。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正藏在洞里的深处。”我们知道明处看暗处是看不见的,但暗处看明处的人是看得清清楚楚的。这里我们要了解一个背景: 大卫和跟随他的六百人发现隐基底是藏匿的好地方,因为在那里有许多山洞。当地人使用这些山洞作为住宅,也作坟地,对跟随大卫之人来说,这是避难佳所。今日仍可以见到这些山洞,其中有些大到可容数千人。所以4节说“跟随的人对大卫说:“耶和华曾应许你说:‘我要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时候到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神将扫罗交给大卫,大卫可以就在此刻杀死扫罗,而且,大卫手下的人说神应许你的话就在现在就可以实现。4节的后半部分很有意思,“大卫就起来,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大卫并没有割下扫罗的头,而是悄悄地割下衣襟,为什么要悄悄地,这是一个警告,同时提醒扫罗,你看我是有机会割下你的头,但我没有这样作,我没有计较你想要害我的心思意念。5节说“随后大卫心中自责,因为割下扫罗的衣襟。”他的自责是感觉他伤害了神膏立的君王,是无视君王的地位,这是犯上之罪啊!所以他自责。
我们来看故事是怎样发展的,6节“对跟随他的人说:‘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经文在这里给我们讲清楚了,他自责的原因。罗马书13章1至7节告诉我们,神设立执政掌权的人。我们可能不领会他们当权的原因,但是要像大卫一样,服从神所赐给他们的权威。我们要记住:神才是最高的权威,我们不应当违背神的律法,以致得罪神。
第二个部分是7节开始到15节,7节“大卫用这话拦住跟随他的人,不容他们起来害扫罗。扫罗起来,从洞里出去行路。”显然大卫手下的人是带着杀扫罗的心态以除此祸患,他们不清楚大卫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机会都不杀死对手,他们认为既然神把他交在你的手上,你不杀他,将来我们还要遭遇逃匿的动荡生活。而对于扫罗来说,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大解完就起身走了,当他走远的时候,8节说“随后大卫也起来,从洞里出去,呼叫扫罗说:“我主,我王!”扫罗回头观看,大卫就屈身脸伏于地下拜。”我们要注意这里的“呼叫”,这是一个比较远的距离,为什么要有一个较远的距离呢?因为扫罗并没有不杀大卫的念头,大卫因此防了一手,宁可远一点呼叫,也不可近距离放松警惕,当扫罗回头观看的时候,“大卫就屈身脸伏于地下拜”这是对君王的尊敬,大卫并没有认为扫罗要杀他,就不尊敬扫罗,而是“屈身脸伏于地下拜。”我们在这里看到大卫虽然也是神所膏立的仆人,但大卫并不因此而藐视扫罗,而是一如既往尊敬扫罗。9节大卫对扫罗说:“你为何听信人的谗言说,大卫想要害你呢?10节今日你亲眼看见在洞中耶和华将你交在我手里,有人叫我杀你,我却爱惜你,说:‘我不敢伸手害我的主,因为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11节是对扫罗说的“我父啊!看看你外袍的衣襟在我手中。我割下你的衣襟,没有杀你,你由此可以知道我没有恶意叛逆你。你虽然猎取我的命,我却没有得罪你。”
12节到15节是大卫的祷告词:
12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判断是非,在你身上为我伸冤,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
13古人有句俗语说:‘恶事出于恶人。’我却不亲手加害于你。
14以色列王出来要寻找谁呢?追赶谁呢?不过追赶一条死狗,一个虼蚤就是了。
15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施行审判,断定是非,并且鉴察,为我伸冤,救我脱离你的手。”
这段祷告词是大卫在神面前的陈述,也是把扫罗的所作所为交在父神的手中,由父神施行公义的审判。
下面进入第三个部分
16节,大卫向扫罗说完这话,扫罗说:“我儿大卫,这是你的声音吗?”就放声大哭,扫罗为什么哭,而且是放声大哭,他是悔罪的哭吗?他的哭第一表明他的难过,难过什么?难过他没有逮住大卫,反而差一点让大卫杀掉,第二,表明他再一次失去抓住大卫的机会。
17节,“对大卫说:‘你比我公义,因为你以善待我,我却以恶待你。
18你今日显明是以善待我,因为耶和华将我交在你手里,你却没有杀我。
19人若遇见仇敌,岂肯放他平安无事地去呢?愿耶和华因你今日向我所行的,以善报你。
20我也知道你必要作王,以色列的国必坚立在你手里。
21现在你要指著耶和华向我起誓,不剪除我的后裔,在我父家不灭没我的名。’”
我们看到扫罗还是有一些感恩的表示,这种感恩是因为扫罗知道大卫必要作王,所以他怕将来大卫剪除他的后裔,要大卫向神起誓“不剪除我的后裔,在我父家不灭没我的名。”这个条件是很大的条件,也就是他说的感恩是因着他的后裔,要不然,他也许就不会这样说了,因为我们从26章来看,他仍然在寻索大卫的命。22节
于是大卫向扫罗起誓,扫罗就回家去;大卫和跟随他的人上山寨去了。大卫并不因为顺服群众的压力,就作神所不悦纳的事。
扫罗得到了大卫的起誓,扫罗才回家,随后,大卫也“和跟随他的人上山寨去了。”
从故事的发展来看,大卫始终信守诺言,从来没有对扫罗家族或他的后裔施行报复。扫罗大多数的儿子是与非利士人作战时阵亡的(31:2),有些是因基遍人报仇而杀死的(参撒下21:1-14)。他应许要恩待扫罗之子约拿单的后裔(20:14-15),他把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接到王宫里,就是照著承诺去行(参撒下9)。
整个24章是大卫在隐基底不杀扫罗的故事。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大卫是敬畏神的人,他不杀神所膏立的扫罗。新约耶稣来赦免了我们的罪,我们也要赦免人的罪,大卫赦免扫罗暗含了新约中耶稣也赦免了一切过犯的罪人,只要你信靠祂,就可以得到救恩,就可以罪得赦免。
我们从大卫宽阔的胸怀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得到的启示是对神的敬畏,对君王的顺服。诗37:1“(大卫的诗)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
从扫罗身上我们也看到一个人嫉妒会做出什么样不可思议的事情来。这章的经文使我想起另一个人物就是约押,这个约押也是因为嫉妒而杀人至死,导致所罗门王一上台就把他除灭了。
嫉妒是我们基督徒一定要克服的一个罪性,嫉妒可以生出杀机,可以生出仇恨,嫉妒也让我们心胸狭窄。箴言3:31“不可嫉妒强暴的人,也不可选择他所行的路。”在教会里,我们如果有嫉妒,就会打压比我们强的人,怎么看也看不到对方的优点,而且,人家有一点什么成绩就讽刺别人,尽量让他抬不起头,甚至巴不得别人离开这个教会,免得碍手碍脚的,怕别人挡住自己的出路。我们要警醒。箴言14:30“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
箴言23:17“你心中不要嫉妒罪人。只要终日敬畏耶和华。”圣经在许多经文里都可以读到让我们不要嫉妒的心思意念。我认识一个姊妹,就是嫉妒,毁了她和朋友的关系,她新认识了两位好朋友,人家也对她很好,后来她感觉那两个朋友都有比她长的优点,她开始嫉妒,在A面前说B,在B面前说A,后来A和B也因着她而生出误会,但再后来,她们发现其实她们之间没有什么隔阂,是有些事情的误会导致的,后来她们发现原来是她们新认识的朋友在中间生乱,后来,她们只好远离了那位姊妹,这不是说没有爱心,而是她们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彼此猜忌导致的许多不愉快。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电影、文学作品谈到嫉妒带给人的纷争是何等可怕。我们在遇到这种人的时候,要像大卫一样有宽阔的胸怀,不要自己去向嫉妒的人行一点不义,所以箴言中三次提到嫉妒时,都告诫我们不要嫉妒强暴人、罪人,神会施行祂公义的审判的。扫罗的结局我们清楚的知道最后是死在战场上的。大卫没有害扫罗,没有流神所膏立的君王的血。
好,我们做一个结束的祷告:慈爱的天父,我们感谢您,赞美您。神啊,您透过大卫在隐基底的故事告诉我们嫉妒是人心中的弱点,我们要借着您给我们的警戒来克服我们的罪性,要像大卫那样敬畏神,把作恶的人交在神的手中,由神去惩罚,而不要我们自己行义过分,导致神的不悦纳。主啊!求您更新我们,每天每时都更新我们,使我们成为您的好仆人,您忠心的管家,管理好您交给我们的羊群。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撒母耳记下21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