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熹宗你知不知道道魏忠贤害皇后

明熹宗的皇后_百度知道
明熹宗的皇后
明熹宗皇后张嫣,谁有她的旦定测剐爻溉诧税超粳详细资料?整理好的。回答好的,送分灌水的,送--------一脚!先谢谢大家
1L的谢谢啦,如果没有更旦定测剐爻溉诧税超粳好的就用你的。呵呵,我会追加悬赏分的!我的另一个问题也是关于这个的,不妨看看把“谁能帮我ps一张书的封面?感激不尽!”
提问者采纳
  孝哀悊皇后  生平  孝哀悊皇后张氏(?-1644年),名嫣,字祖娥,小名宝珠,明熹宗皇后,天启元年四月册为皇后,祥符人,其父张国纪以女贵封太康伯。  张嫣个性严正,很有皇后风范,是位能母仪天下的女性,她非常不齿宦官魏忠贤,和熹宗乳母—奉圣夫人客氏两人联手为非作歹的行径,经常数次在熹宗面前提起两人的过失,更曾以身为皇后的地位处置客氏,因此造成魏忠贤和客氏对她恨之入骨,但因为张嫣是皇后,不同于其他嫔妃一般容易对付,因此两人在背地里造谣说,张嫣非张国纪之亲生女儿,以混淆熹宗的视听。  明熹宗天启三年。皇后怀有身孕,虽不知是男是女,却被客氏与魏忠贤暗中陷害而流产,此后张嫣一生未曾再生育。  除去旦定测剐爻溉诧税超粳痛恨客氏与魏忠贤两人的行径外,皇后张嫣还经常不动声色的劝谏明熹宗,期望熹宗能“远小人,近贤人”。明熹宗有次见皇后正手握书卷在读,便问是读何书,没想到张嫣回说:“赵高传”,明熹宗默然不应。  有一次,宫门上有人投书,信中写满了魏忠贤的罪状,魏忠贤怀疑是皇后张嫣之父—张国纪和其朋党;邵辅忠、孙杰等人在幕后指挥,因而下令大杀东林党臣,希望借此动摇张嫣皇后的地位,同时她也希望能将张嫣赶下皇后的位子,好让自己的侄孙女—魏良卿之女成为皇后。当魏忠贤在大杀东林党臣时,朝中开始有几位大臣察觉到魏忠贤的心意,因而纷纷上奏弹劾张国纪等人。  之后明熹宗病危,遗命传位自己的五弟信王、日后的明思宗朱由检。而明思宗之所以能够登基为帝,其中张嫣出了很大的力,因此在思宗登基后,上尊号曰懿安皇后。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都城,眼见明朝亡国在即,明思宗命自己的周皇后和袁贵妃自尽殉国,又挥剑砍断了自己的长女—十五岁的长平公主之左臂,同时也挥剑刺死了自己年仅六岁的么女—昭仁公主,至于懿安皇后张嫣,则在自己的寝宫中上吊自杀身亡,殉国明节。  清世祖顺治元年,顺治帝命人将张嫣和明熹宗合葬德陵。  弘光元年三月甲申朔己亥十六日,明安宗上懿安皇后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明熹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明熹宗知不知道魏忠贤害皇后-中国学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
> 明熹宗知不知道魏忠贤害皇后
明熹宗知不知道魏忠贤害皇后
转载 编辑:李强
为了帮助网友解决“明熹宗知不知道魏忠贤害皇后”相关的问题,中国学网通过互联网对“明熹宗知不知道魏忠贤害皇后”相关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整理,用户详细问题包括:RT,我想知道:明熹宗知不知道魏忠贤害皇后,具体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天启皇帝受制于客氏,宫廷内外的事都是他两说了算,魏忠贤是客氏的情夫,但不知什么原因可能知道通过对数据库的索引,我们还为您准备了:答:可能知道,但不知什么原因,天启皇帝受制于客氏,魏忠贤是客氏的情夫,宫廷内外的事都是他两说了算,皇帝也无力对他们制约===========================================问:明熹宗皇后张嫣,谁有她的详细资料?整理好的。 回答好的,送分 灌水的...答:孝哀悊皇后 生平 孝哀悊皇后张氏(?-1644年),名嫣,字祖娥,小名宝珠,明熹宗皇后,天启元年四月册为皇后,祥符人,其父张国纪以女贵封太康伯。 张嫣个性严正,很有皇后风范,是位能母仪天下的女性,她非常不齿宦官魏忠贤,和熹宗乳母—奉圣...===========================================问:明熹宗皇后张嫣,谁有她的详细资料?整理好的。 回答好的,送分 灌水的...答:是的. 明熹宗的乳母客氏。客氏在明熹宗时期,仪仗熹宗宠信,与大太监魏忠贤勾结,对平日不能相容的宫中女人开始大肆残害。明光宗选侍赵氏,与客氏素有嫌隙,客氏便矫旨赐其自荆裕妃得罪了客氏,客氏便在熹宗面前进谗言,说张氏所怀骨血非皇帝亲...===========================================问:明熹宗皇后张嫣,谁有她的详细资料?整理好的。 回答好的,送分 灌水的...答:朱由校小档案 姓名:朱由校出生: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一月 属相:蛇卒年:天启七年(1627) 享年:23岁在位:7年 年号:天启谥号:皇帝 庙号:熹宗陵寝:德陵 父亲:朱常洛母亲:王选侍 初婚:16岁配偶:张皇后 子女:3子,2女继位人:朱由检...===========================================问:明熹宗皇后张嫣,谁有她的详细资料?整理好的。 回答好的,送分 灌水的...答:我只看了两个关于魏忠贤的电视剧 一个是明珠游龙 一个是碧血剑===========================================问:明熹宗皇后张嫣,谁有她的详细资料?整理好的。 回答好的,送分 灌水的...答:明熹宗 朱由校,即明熹宗。明朝皇帝()。光宗长子。光宗即位不及一月,服“红丸”而死。 明熹宗朱由校泰昌元年(1620)九月,继立为帝,次年改元天启。神宗晚年,因继嗣问题政治风波频起,已有"梃击案"在前。光宗死,"红丸案"又起,继...===========================================问:明熹宗皇后张嫣,谁有她的详细资料?整理好的。 回答好的,送分 灌水的...答:张嫣,无记载她的祖父跟外公,基本可以肯定是无名小卒.家世平凡.其父也是父凭女贵才被封伯. 她能当上皇后应该是由当时把持宫内外的客氏和魏忠贤为了不失宠故意选一个无后台的人当皇后.===========================================其实她是知道也看见的,但是她养母之前和她说过要她无论什么时候都得护着她额娘也就是甄嬛。=========================================== 没有出,不过蜜糖姐姐很快就会出的 ,=========================================== 寂寞的滋味 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你知不知道 痛苦的滋味 痛苦是因为想忘记谁 你知不知道 你知不知道 你知不知道 寂寞的滋味 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你知不知道 思念...===========================================不闻不问,不干不净,不明不白,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离不弃,不依不饶,不卑不亢,不伦不类... ,不人不鬼 ,不多不少 ,不增不减 ,不蔓不枝 ,不折不扣 ,不哭不闹 ,不早不晚 ,不知不觉、不...===========================================会否等你就似这歌 而飘飘忽忽的你 到真的决定别离后 留低空空虚虚的我 估不到结局是这歌 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 我等到花儿也谢了 你知不知道你知不知道 我等到花儿也谢...===========================================知道,小龙女说了:小龙女向他凝望片刻,但见他道袍上鲜血淋漓,脸上全无血色,不由得万念俱灰,颤声道:"过儿,我的清白已为此人玷污,纵然伤愈,也不能和你长相□守。但他……但他...===========================================这种感觉不曾有过 我只求一次,你会转身看到我 就好 只要一个眼神告诉我 你怎么看待这份感情 不奢望我们能在一起,只是要你明白 只是想让你知道 你是心中的...===========================================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知道===========================================毕恭毕敬 悖入悖出 暴饮暴食 不偏不倚 不屈不挠 不三不四 不明不白 不痛不痒 不理不睬... 敢作敢为 H :活灵活现 绘声绘色 诲盗诲淫 忽明忽暗 忽隐忽现 患得患失 害人害己 J :将...===========================================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学网: []
用户还关注
可能有帮助  @孤独寻凝  王熙凤隐射de 是魏大人??????
  @日月河山
12:12:00  @流浪滴癞格宝 95楼
10:48:38   呵呵~早上起来居然发现这么一篇奇异的帖子—“一代英雄” 朱由校与魏忠贤   我早餐都喷出来哦!   对明朝中后期的 历史 有了一个评论—叫“别瞎折腾!”   为啥?且听道来!   明初“胡惟庸案”后(其实这只是个由头,根源在于老朱同志对朝臣天生缺乏信任。这一传统朱氏子孙一脉相承,明朝著名的“厂卫”就根源于此。)朱元璋  —————————————————  说的致理,天下几人明?  
  @小鱼悠游楼
10:18:00  @日月河山 126楼
18:06   @tianwang82 124楼
10:47:28   路过顶贴,我也认为天启朝政策不会亡国,可惜天启太短命了,不然有可能成为嘉靖万历那样的君主,崇祯气节无可挑剔,但是治国才能不行。   -----------------------------   天启帝的聪明和执政能力强于嘉靖和万历,若活到他们的年纪  —————————————————  天启绝对是个天才!  
  @日月河山
19:47:00  历史上的人物原型明熹宗睿智俊朗,魏忠贤仪表堂堂,他们的多彩人生和非凡业绩,可以拍摄成很吸引人的正派历史人物影视剧,我相信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得到。   —————————————————  无线期待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11:10:00  @孤独寻凝   王熙凤隐射de 是魏大人??????   —————————————————  确实是  
  @孤独寻凝 204楼
14:23:07  @日月河山
19:47:00  历史
上的人物原型明熹宗睿智俊朗,魏忠贤仪表堂堂,他们的多彩人生和非凡业绩,可以拍摄成很吸引人的正派
人物影视剧,我相信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得到。  —————————————————  无线期待  -----------------------------  不太可能
  怎么就感觉楼主老师的说辞像易中天老师一样,让人醍醐灌顶呀,任何人物都有三个形象,楼主老师更关心的是历史形象。
  @huixingaoxing 198楼
09:51:00  一个连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的奏章都看不懂的皇帝,我难以想象他对辽东战局和朝廷党争有多少掌控能力,而且明朝也正是在天启这7年使得局势完全失控,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  道听途说而已,《酌中志》中已经告诉后世人们,明熹宗是有文化,能批阅奏章的,在谕旨中有很多内容看得出是他的本意,别人是不会说也不敢说的。  在天启后期,明军士气旺盛,敢和后金军野战,打得他们狼狈逃窜,若假以时日,平定辽东、中兴大明是完全可能的。
  @日月河山
12:29:00  拙文的核心之处就是破译了明熹宗和“阉党”班子每天处理国家大事的细节,使被蒙蔽、歪曲了三百多年的历史真相大白于天下。明熹宗从来没有荒废国政,魏忠贤也并不是擅做主张。所谓“帝之庸懦,妇寺窃柄”,完全是清朝统治者编造的无耻谰言。   —————————————————  楼主为何有些人你只要颠覆他们的传统认识他们就要跳起来骂人,而不管之前的认识是否正确?这就是人性吗?  
  @孤独寻凝 209楼
20:20:45  @日月河山
12:29:00  拙文的核心之处就是破译了明熹宗和“阉党”班子每天处理国家大事的细节,使被蒙蔽、歪曲了三百多年的
真相大白于天下。明熹宗从来没有荒废国政,魏忠贤也并不是擅做主张。所谓“帝之庸懦,妇寺窃柄”,完全是清朝统治者编造的无耻谰言。  —————————————————  楼主为何有些人你只要颠覆他们的传统认识他们就要跳起来骂人......  -----------------------------  且由他。历史迷雾正在散去,为明熹宗和魏忠贤平反昭雪只是时间问题。
  @孤独寻凝
14:23:07  @日月河山
19:47:00  历史
上的人物原型明熹宗睿智俊朗,魏忠贤仪表堂堂,他们的多彩人生和非凡业绩,可以拍摄成很吸引人的正派
人物影视剧,我相信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得到。  —————————————————  无线期待  -----------------------------  @淡紫花瓣深紫的心 206楼
14:45:48  不太可能  -----------------------------  完全可能,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构思正面描写他们的历史小说了。
  @日月河山 208楼
18:22  @huixingaoxing 198楼
09:51:00  一个连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的奏章都看不懂的皇帝,我难以想象他对辽东战局和朝廷党争有多少掌控能力,而且明朝也正是在天启这7年使得局势完全失控,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  道听途说而已,《酌中志》中已经告诉后世人们,明熹宗是有文化,能批阅奏章的,在谕旨中有很多内容看得出是他的本意,别人是不会说也不敢说的。  在天启后期,明军士气旺盛,敢和后金军野战,打得……  -----------------------------  如果天启帝真的如楼主所说对政治把握很厉害的话,为什么宁远大捷的最大功臣既不是组建了关宁锦防线的孙承宗,也不是直接指挥了宁远之战的袁崇焕,反到落到魏忠贤这个和辽东前线八竿子打不到的人头上?再者,这个时候明军除了那么点关宁铁骑谁能和后金军野战?即便辽东能挡住后金,西北愈演愈烈的民变要怎么办,最后还是像崇祯一样要面临两线作战直到把自己累死。  
  @日月河山 191楼
07:19  东林党罗列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施加压力要明熹宗斩他,实际是“清君侧”,彻底架空皇帝,在当时损害的是国家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  同意!立场多由利益决定,魏忠贤竟然收矿税,可是捅了东林的老虎菊花,难免要不共戴天了!以崇祯之刚愎,收拾的了魏忠贤,可也不敢在东林身上拔毛,只好拔小民的毛,于是乎贼盗蜂起,可以说明亡于东林!
  @日月河山
18:22  @huixingaoxing
09:51:00  一个连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的奏章都看不懂的皇帝,我难以想象他对辽东战局和朝廷党争有多少掌控能力,而且明朝也正是在天启这7年使得局势完全失控,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  道听途说而已,《酌中志》中已经告诉后世人们,明熹宗是有文化,能批阅奏章的,在谕旨中有很多内容看得出是他的本意,别人是不会说也不敢说的。  在天启后期,明军士气旺盛,敢和后金军野战,打得……  -----------------------------  @huixingaoxing 212楼
00:07:34  如果天启帝真的如楼主所说对政治把握很厉害的话,为什么宁远大捷的最大功臣既不是组建了关宁锦防线的孙承宗,也不是直接指挥了宁远之战的袁崇焕,反到落到魏忠贤这个和辽东前线八竿子打不到的人头上?再者,这个时候明军除了那么点关宁铁骑谁能和后金军野战?即便辽东能挡住后金,西北愈演愈烈的民变要怎么办,最后还是像崇祯一样要面临两线作战直到把自己累死。  -----------------------------  天启帝经常命东厂遣人诣山海关门,具事状奏报,名曰“较事”,直接掌握辽东前线的动态和情报,请问东厂的总督是谁?魏忠贤指派得力的东厂太监在明军各部出任监军,激励士气,监督和评估将领的表现,很有成效;而且他还带头捐资助办军需、捐献战马等等,怎么就和辽东前线八竿子打不到呢?魏忠贤“身任辽事”,是运筹帷幄的统帅,其他人的贡献没法和他比。西北民变是在崇祯朝才激化了的,按天启朝的施政到不了那一步。
  @zyb楼
15:50:31  怎么就感觉楼主老师的说辞像易中天老师一样,让人醍醐灌顶呀,任何人物都有三个形象,楼主老师更关心的是
形象。  -----------------------------  谢谢!易老师的讲座很精彩。我认为,如果看不到历史事件的本质,即使把二十五史背得滚瓜烂熟,也称不上真正的历史学家。
  @日月河山
07:19  东林党罗列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施加压力要明熹宗斩他,实际是“清君侧”,彻底架空皇帝,在当时损害的是国家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  @敬听微密 213楼
00:15:06  同意!立场多由利益决定,魏忠贤竟然收矿税,可是捅了东林的老虎菊花,难免要不共戴天了!以崇祯之刚愎,收拾的了魏忠贤,可也不敢在东林身上拔毛,只好拔小民的毛,于是乎贼盗蜂起,可以说明亡于东林!  -----------------------------  资本主义出现和发展以后,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利益再分配,国家肯定要出现动乱和崩溃,崇祯主要就是昏在这里。
  @日月河山
18:22  @huixingaoxing
09:51:00  一个连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的奏章都看不懂的皇帝,我难以想象他对辽东战局和朝廷党争有多少掌控能力,而且明朝也正是在天启这7年使得局势完全失控,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  道听途说而已,《酌中志》中已经告诉后世人们,明熹宗是有文化,能批阅奏章的,在谕旨中有很多内容看得出是他的本意,别人是不会说也不敢说的。  在天启后期,明军士气旺盛,敢和后金军野战,打得……  -----------------------------  @huixingaoxing
00:07:34  如果天启帝真的如楼主所说对政治把握很厉害的话,为什么宁远大捷的最大功臣既不是组建了关宁锦防线的孙承宗,也不是直接指挥了宁远之战的袁崇焕,反到落到魏忠贤这个和辽东前线八竿子打不到的人头上?再者,这个时候明军除了那么点关宁铁骑谁能和后金军野战?即便辽东能挡住后金,西北愈演愈烈的民变要怎么办,最后还是像崇祯一样要面临两线作战直到把自己累死。  -----------------------------  @日月河山 214楼
04:24:37  天启帝经常命东厂遣人诣山海关门,具事状奏报,名曰“较事”,直接掌握辽东前线的动态和情报,请问东厂的总督是谁?魏忠贤指派得力的东厂太监在明军各部出任监军,激励士气,监督和评估将领的表现,很有成效;而且他还带头捐资助办军需、捐献战马等等,怎么就和辽东前线八竿子打不到呢?魏忠贤“身任辽事”,是运筹帷幄的统帅,其他人的贡献没法和他比。西北民变是在崇祯朝才激化了的,按天启朝的施政到不了那一步。  -----------------------------  西北民变最主要问题就是国家需要的钱,不是由富有的江南地区出,而是从农业税那出.不给农民活路,农民只能以死求活了.这是因,非要选择性失明,那也没办法.
  @日月河山
18:22  @huixingaoxing
09:51:00  一个连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的奏章都看不懂的皇帝,我难以想象他对辽东战局和朝廷党争有多少掌控能力,而且明朝也正是在天启这7年使得局势完全失控,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  道听途说而已,《酌中志》中已经告诉后世人们,明熹宗是有文化,能批阅奏章的,在谕旨中有很多内容看得出是他的本意,别人是不会说也不敢说的。  在天启后期,明军士气旺盛,敢和后金军野战,打得……  -----------------------------  @huixingaoxing
00:07:34  如果天启帝真的如楼主所说对政治把握很厉害的话,为什么宁远大捷的最大功臣既不是组建了关宁锦防线的孙承宗,也不是直接指挥了宁远之战的袁崇焕,反到落到魏忠贤这个和辽东前线八竿子打不到的人头上?再者,这个时候明军除了那么点关宁铁骑谁能和后金军野战?即便辽东能挡住后金,西北愈演愈烈的民变要怎么办,最后还是像崇祯一样要面临两线作战直到把自己累死。  -----------------------------  @日月河山
04:24:37  天启帝经常命东厂遣人诣山海关门,具事状奏报,名曰“较事”,直接掌握辽东前线的动态和情报,请问东厂的总督是谁?魏忠贤指派得力的东厂太监在明军各部出任监军,激励士气,监督和评估将领的表现,很有成效;而且他还带头捐资助办军需、捐献战马等等,怎么就和辽东前线八竿子打不到呢?魏忠贤“身任辽事”,是运筹帷幄的统帅,其他人的贡献没法和他比。西北民变是在崇祯朝才激化了的,按天启朝的施政到不了那一步。  -----------------------------  @岭南陈氏 217楼
16:00:06  西北民变最主要问题就是国家需要的钱,不是由富有的江南地区出,而是从农业税那出.不给农民活路,农民只能以死求活了.这是因,非要选择性失明,那也没办法.  -----------------------------  魏忠贤的根底是北方农民,了解他们的疾苦,知道应该跟谁多要钱,崇祯帝是个王子皇孙,哪里懂得这其中的因果和厉害。
  @日月河山 218楼
18:53  @日月河山
18:22  @huixingaoxing
09:51:00  一个连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的奏章都看不懂的皇帝,我难以想象他对辽东战局和朝廷党争有多少掌控能力,而且明朝也正是在天启这7年使得局势完全失控,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  道听途说而已,《酌中志》中已经告诉后世人们,明熹宗是有文化,能批阅奏章的,在谕旨中有很多内容看得出是他的本意,别人……  -----------------------------  崇祯不懂得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啊,亏得他祖宗那么崇道  
  在天启后期,明军士气旺盛,敢和后金军野战,打得他们狼狈逃窜,若假以时日,平定辽东、中兴大明是完全可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问楼主,天启后期为何会出现这种气象?又是何人造就了这种气象?
  @日月河山
18:53  @日月河山
18:22  @huixingaoxing
09:51:00  一个连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的奏章都看不懂的皇帝,我难以想象他对辽东战局和朝廷党争有多少掌控能力,而且明朝也正是在天启这7年使得局势完全失控,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  道听途说而已,《酌中志》中已经告诉后世人们,明熹宗是有文化,能批阅奏章的,在谕旨中有很多内容看得出是他的本意,别人……  -----------------------------  @敬听微密 219楼
19:45:19  崇祯不懂得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啊,亏得他祖宗那么崇道  -----------------------------  有人认为崇祯是生错了年代,若生在明中期,会是个好皇帝。我认为不尽其然,志大才疏的人往往会瞎折腾,生出变故来又不会处理,其实他即位的时候明朝的形势很好,至少要比万历末年强。
  @坐望长空 220楼
20:35:50  在天启后期,明军士气旺盛,敢和后金军野战,打得他们狼狈逃窜,若假以时日,平定辽东、中兴大明是完全可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问楼主,天启后期为何会出现这种气象?又是何人造就了这种气象?  -----------------------------  扫除了无益的党争,稳定了民心和军心,明朝政权由一个团结、高效的“统帅部”运作,这在国家处于兴衰存亡的危急关头是必要的举措,造就这种气象的人是明熹宗和魏忠贤。
  楼主是搞文物修复的吗?您有QQ吗?加我  
  @日月河山
12:43:00  @zyb楼
15:50:31   怎么就感觉楼主老师的说辞像易中天老师一样,让人醍醐灌顶呀,任何人物都有三个形象,楼主老师更关心的是 历史 形象。   -----------------------------   谢谢!易老师的讲座很精彩。我认为,如果看不到历史事件的本质,即使把二十五史背得滚瓜烂熟,也称不上真正的历史学家。  —————————————————  同意!  
  @日月河山
14:57:00  @日月河山 191楼
07:19   东林党罗列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施加压力要明熹宗斩他,实际是“清君侧”,彻底架空皇帝,在当时损害的是国家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   @敬听微密 213楼
00:15:06   同意!立场多由利益决定,魏忠贤竟然收矿税,可是捅了东林的老虎菊花,难免要  —————————————————  大明不到,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当与世界同步,也不可能出现近代愚蒙之极的状况吧?楼主以为?  
  @坐望长空
20:35:50  在天启后期,明军士气旺盛,敢和后金军野战,打得他们狼狈逃窜,若假以时日,平定辽东、中兴大明是完全可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问楼主,天启后期为何会出现这种气象?又是何人造就了这种气象?  -----------------------------  @日月河山 222楼
03:29:09  扫除了无益的党争,稳定了民心和军心,明朝政权由一个团结、高效的“统帅部”运作,这在国家处于兴衰存亡的危急关头是必要的举措,造就这种气象的人是明熹宗和魏忠贤。  -----------------------------  哈哈!!!  人嘴两张皮,翻云复成雨。  千秋功与过,是非有天心。  弹评历史?你还是省省吧。
  @我有一颗不羁的心 223楼
04:29:11  楼主是搞文物修复的吗?您有QQ吗?加我  -----------------------------  谢谢!我是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朱由校的N传弟子,已经退休了,现在主要从事学术理论研究。
  @日月河山
14:57:00  @日月河山
07:19  东林党罗列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施加压力要明熹宗斩他,实际是“清君侧”,彻底架空皇帝,在当时损害的是国家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  @孤独寻凝 225楼
08:31:59  @敬听微密
00:15:06  同意!立场多由利益决定,魏忠贤竟然收矿税,可是捅了东林的老虎菊花,难免要  —————————————————  大明不到,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当与世界同步,也不可能出现近代愚蒙之极的状况吧?楼主以为?  -----------------------------  明朝后期海关开放,统治者很重视西方的科学技术,不断引进和学习制造先进的装备。海盗郑芝龙归顺之后,明朝的海军实力也得以增强。如果能够延长一、二百年的国祚,明朝有可能发展融入到世界先进的潮流中去,成为首批列强之国。
  我也是这样估计的,楼主据理推出扫我疑云  
  楼主大才,能够从木作之中得出与正史完全迥异的结论。  其实,任何正史都是胜利者写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乃人性使然。  然而任何矫饰都不可能瞒尽天下之人。  总有露出马脚的地方。  楼主能从家具这个跟历史相差几条街的领域,得以管中窥豹,  推演出可能真实的历史。(我目前只能说是可能,至少也是一家之言),  是真正的大才。  对木作能够研究出如此硕果,足见用心之至也!  可以想见,楼主对家具的感悟和研究,也一定非凡。
  @孤独寻凝 229楼
21:04:19  我也是这样估计的,楼主据理推出扫我疑云  -----------------------------  明朝灭亡的时候正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前夜,神州却不幸进入了历史上空前严厉的闭关锁国和思想禁锢时期。
  精彩  
  @黄钟大吕楼
22:43:57  楼主大才,能够从木作之中得出与正史完全迥异的结论。  其实,任何正史都是胜利者写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乃人性使然。  然而任何矫饰都不可能瞒尽天下之人。  总有露出马脚的地方。  楼主能从家具这个跟
相差几条街的领域,得以管中窥豹,  推演出可能真实的
。(我目前只能说是可能,至少也是一家之言),  是真正的大才。  对木作能够研究出......  -----------------------------  谢谢!研究明清家具,特别是宫廷家具,必须结合历史背景进行研究,才能看得透彻。本周六下午在皇城艺术馆有我一场知识讲座,如果您身在北京又对明清家具感兴趣,欢迎免费旁听。  
  @日月河山
08:30:00  @黄钟大吕楼
22:43:57  楼主大才,能够从木作之中得出与正史完全迥异的结论。  其实,任何正史都是胜利者写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乃人性使然。  然而任何矫饰都不可能瞒尽天下之人。  总有露出马脚的地方。  楼主能从家具这个跟 历史 相差几条街的领域,得以管中窥豹,  推演出可能真实的 历史 。(我目前只能说是可能,至少也是一家...  —————————————————  楼主大才!你的新研究意义重大,我华夏比要回归正道,不可糊涂做辫子奴才  
  华夏文明的根便是智慧理性开放自由民主的,不要怕承认两次文明的沦陷,如此才能复兴  
  @孤独寻凝 234楼
10:36:44  @日月河山
08:30:00  @黄钟大吕1644
22:43:57  楼主大才,能够从木作之中得出与正史完全迥异的结论。  其实,任何正史都是胜利者写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乃人性使然。  然而任何矫饰都不可能瞒尽天下之人。  总有露出马脚的地方。  楼主能从家具这个跟
相差几条街的领域,得以管中窥豹,  推演出可能真实......  -----------------------------  谢谢!  我认为,如果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选一个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朝代,那就是明朝,选一个辉煌盛世,那就是隆万盛世。
  @shenmeihan楼
23:54:45  精彩  -----------------------------  谢谢夸奖!
  明朝的隆庆、万历年间(1567——1620)长达五十四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一段开明、开放、繁荣、稳定的辉煌时期,堪称“隆万盛世”。
  明代后期中国的人口虽然达到了约1.2亿,但当时生产力很高,南方的水稻等农作物普遍两熟或三熟,米价和其他食品的价格低廉,海关贸易也是开放的,又引进了玉米和番薯等高产农作物,中国大陆的人口承载能力远远没有达到“人口陷阱”的程度。若非崇祯帝的倒行逆施,就不会出现文明大倒退的局面,他是民族的千古罪人。
  谢谢楼主,学习
  @ygfljh 241楼
06:18:47  谢谢楼主,学习  -----------------------------  谢谢支持!
  忠魂蒙冤,英雄气结,应该还明熹宗、魏忠贤一个历史公道了。
  回复第233楼,@日月河山  @黄钟大吕楼
22:43:57   楼主大才,能够从木作之中得出与正史完全迥异的结论。   其实,任何正史都是胜利者写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乃人性使然。   然而任何矫饰都不可能瞒尽天下之人。   总有露出马脚的地方。   楼主能从家具这个跟 历史 相差几条街的领域,得以管中窥豹,   推演出可能真实的 历史 。(我目前只能说是可能,至少也是一家之言),   是真正的大才。   对木作能够研究出......   -----------------------------   谢谢!研究明清家具,特别是宫廷家具,必须结合历史背景进行研究,才能看得透彻。本周六下午在皇城艺术馆有我一场知识讲座,如果您身在北京又对明清家具感兴趣,欢迎免费旁听。     --------------------------  请问楼主是大明皇室后人吗?  
  回复第233楼,
@日月河山  @黄钟大吕1644
22:43:57  楼主大才,能够从木作之中得出与正史完全迥异的结论。  其实,任何正史都是胜利者写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乃人性使然。  然而任何矫饰都不可能瞒尽天下之人。  总有露出马脚的地方。  楼主能从家具这个跟
相差几条街的领域,得以管中窥豹,  推演出可能真实的
。(我目前只能说是可能,至少也是一家之言),  是真正的大才。  对木作能够研究出......  -----------------------------  谢谢!研究明清家具,特别是宫廷家具,必须结合
背景进行研究,才能看得透彻。本周六下午在皇城艺术馆有我一场知识讲座,如果您身在北京又对明清家具感兴趣,欢迎免费旁听。    --------------------------  @白马虎哥 244楼
14:09:37  请问楼主是大明皇室后人吗?  -----------------------------  我的祖籍虽是江苏,但没有证据和明朝皇室有血缘关系。
  天启皇后张嫣(一名张宝珠)是个悲剧人物,但称不上贤后。明熹宗去世后,她为了个人恩怨,不顾丈夫的遗嘱,在崇祯帝面前挑拨是非,造谣中伤,她并不是贤德的妻子,最后被逼自缢是咎由自取。
  明熹宗落水染病后,对身后事曾做了安排,赐魏忠贤和客氏各一颗金印,由魏忠贤执掌朝政,并作为首席顾命大臣辅佐皇子;由客氏执掌后宫,保护容妃任氏母子。不过皇子因为王恭厂灾而夭折,而信王已经成年,这一安排便化为泡影,徒增了张嫣的嫉恨。可谓是一场灾害改变了神州的命运和历史走向。
  容妃任氏是魏忠贤的侄外孙女,进宫后很受明熹宗宠爱,她的肚皮也争气,产下明熹宗唯一存活的皇子,被册封为皇贵妃,地位仅下皇后一等,具备了日后两宫太后并立的资格。
  @日月河山 170楼
03:05  @日月河山 古代的皇帝是统治阶级的代表,抹黑明朝必先抹黑皇帝,颂扬清朝也必先颂扬皇帝。记得我小时候,清朝皇帝的社会形象并不怎么好,雍正尤其差,连官窑瓷器都卖不上价,没想到现在变得这么正面阳光;明朝皇帝却被骂得一塌糊涂,天启尤其不堪,成为昏庸皇帝的代表人物。  ------------------------------  对,即使在1980年代,清朝仍是反面形象,到了1990年代,清朝突然变成了正面,个中原因,只可意会
  历史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中国历史中从不缺乏伪君子。以东林党,浙党那帮人,即使有个别以身殉国的所谓忠臣。但结党的性质是无可改变的,一旦涉及政见之争,是有亲疏,没是非的。什么为国为民?扯淡。几乎没一个不是结党营私的。因为不这样不可能到那个位置,这是中国最本色,牢固的关系学。与皇帝对着干都没关系。死了还有人帮你照顾家人。但一旦脱离帮派......  别仅仅说什么皇帝英明还是昏聩。明朝的皇帝几乎都是平衡党争的棋子。或许只有朱元璋例外点。万历新政本是有些起色的,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算得上是近代商品经济的雏形。短期内似乎对国家财政大有裨益,但这需要强力的监督和平衡力量才能较好的执行。张居正自己就是个贪官,所以有管理贪官的法子。而一旦监督不力,也不能平衡地域差别。则造成明朝后期数十年的国弱民贫,明后期商品贸易的极大顺差,不仅没有成为国家经济转型的助力,反而成为以东林党为主的贪官的盛宴。以至于逼得以皇上之尊都亲自下场分一杯羹。也成为那些伪君子口诛笔伐的靶子。  而大量白银的涌入,又事实上造成了通货膨胀和西北的贫困潦倒。而东南因为贸易土地兼并,农民减少,粮食即使增产,但价格上涨。反导致内地经济极度失衡。获利都饱了官商的私囊和江南人,而中原、西北饿殍遍野。为啥起西北,淮北的匪军最憎恨南人,动不动就屠城。老子赚不过你,抢得过杀得过你。  万历为啥后来要立皇太孙?为啥几十年不上朝?心里明白呗。太子是难指望了,早被那帮伪君子洗脑了,又有拥立之功。当了皇上也动弹不了那些位。只有指望这个没读太多书的孙子,还有希望收拾下残局。法子就是用太监反腐,否则一个十五岁的皇帝,毛都没长齐,即使以今天的青少年发育程度,十五岁也还是初中的毛孩子,不糊涂算勉强了,远谈不上英明。真正的幕后操纵者更可能是那个窝在后宫想了几十年法子的万历。  万历驾崩后,天启即使还只十几岁,一桩移宫大案也让他明白了东林党的清流是什么货色。这才倚重魏忠贤。头几年魏忠贤还只是釜底抽薪,没摆开架势。但东林党把为安定内政,抵御后金的一些国策决断,整成了二十四条大罪,不杀不罢休。结果就是阉党,东林党摆开架势打。阉党先胜后输,输了个干干净净。最后东林党执政,结果都知道了。明亡可以把脏水都泼在崇祯头上,可南明一年就亡了。又怪弘历,种种传闻不堪入目。可信度在智商五十以下。就算弘历真是个猪,不也是东林党人立的么?崇祯管得多了成亡国之君,弘历不管也是亡国之君。难怪江浙多师爷,反而满人看得明白,连让那些所谓东林清流当奴才的资格都不给,就没那么多扯淡的了。
  @日月河山 248楼
06:18:18  容妃任氏是魏忠贤的侄外孙女,进宫后很受明熹宗宠爱,她的肚皮也争气,产下明熹宗唯一存活的皇子,被册封为皇贵妃,地位仅下皇后一等,具备了日后两宫太后并立的资格。  -----------------------------  如果皇子能存活,明朝将重现万历初年的政治格局,魏忠贤的“军机处”也将继续高效运作,即使不能彻底平定辽东,也绝不会发生冤杀毛文龙、后金军破关和北方糜烂等灾难性的后果。
  为了确保京师万无一失,并且提高外派监军太监的军事素质,魏忠贤奏请恢复了内操制度,拣选青壮年太监约万人,在北海五龙亭西北的内教场(今名校场胡同)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这种训练可不是摆样子的花拳绣腿,而是模拟实战。太监们个个披甲裹巾,除了演习刀枪剑戟、滚木擂石外,还有火铳等,连运往宁远、皮岛的红夷大炮也在这里试放。
  经过培训派到前线监军的太监也都是文武全才,而不是炮一响就尿裤子,能和将士们并肩战斗,代表皇上和“九千岁”和他们沟通,激励士气,加上奖罚公平,明军一扫过去的畏敌怯战心理,敢于野战获胜,夺回了战场主动权。
  由于明熹宗的“东顾之忧”,魏忠贤针对喜峰诸隘口加强了修筑和防御。天启六年十一月  ,巡历喜峰口等处太监陶文以喜峰诸隘口修筑告竣,疏颂魏忠贤兼叙文武道将,得(明熹宗)旨:览奏。喜峰诸隘口修筑设防告竣,保障既严,金汤足倚,朕甚嘉焉!厂臣魏忠贤沉几策虏励志,筹边营扼要而指授了然,戒戎器而捐赀罔恡,功在岩疆,劳深帷幄。“
  由于明熹宗的“东顾之忧”,魏忠贤针对喜峰诸隘口加强了修筑和防御。天启六年十一月,巡历喜峰口等处太监陶文以喜峰诸隘口修筑告竣,疏颂魏忠贤兼叙文武道将,得(明熹宗)旨:“览奏。喜峰诸隘口修筑设防告竣,保障既严,金汤足倚,朕甚嘉焉!厂臣魏忠贤沉几策虏励志,筹边营扼要而指授了然,戒戎器而捐赀罔恡,功在岩疆,劳深帷幄。”
  楼主文章解答了困惑我多年的疑问!  皇帝弹压文官集团,重用宦官集团,就是要维持平衡。作为死对头,文官集团投降满清后,还是做他们的官老爷,而且还是由他们写历史!一部《明史》,由汉奸写的历史,对明熹帝和魏忠贤可能有一句好话吗?魏忠贤不是好人,文官集团更加不是什么好鸟  
  MAKE 一下
魏忠贤 , 。
  @拓跋龙九 257楼
20:01:42  楼主文章解答了困惑我多年的疑问!  皇帝弹压文官集团,重用宦官集团,就是要维持平衡。作为死对头,文官集团投降满清后,还是做他们的官老爷,而且还是由他们写
!一部《明史》,由汉奸写的
,对明熹帝和魏忠贤可能有一句好话吗?魏忠贤不是好人,文官集团更加不是什么好鸟  -----------------------------  您思维还没有完全放开。对一个执政者来说,是不是好人,要看他对国家和黎民百姓做了些什么。魏忠贤在短短四年执政生涯中所做的非凡贡献,不仅是个好人,而且堪称国士无双。
  @流浪滴癞格宝 95楼
10:48:38  呵呵~早上起来居然发现这么一篇奇异的帖子—“一代英雄” 朱由校与魏忠贤  我早餐都喷出来哦!  对明朝中后期的
有了一个评论—叫“别瞎折腾!”  为啥?且听道来!  明初“胡惟庸案”后(其实这只是个由头,根源在于老朱同志对朝臣天生缺乏信任。这一传统朱氏子孙一脉相承,明朝著名的“厂卫”就根源于此。)朱元璋取消了宰相总领政务的执政方式。采用内阁票拟贴黄的政务流程,将外廷的大部权限收回......  -----------------------------  顶,这段评论的伙计是高人。  楼主写的也不错。  明熹宗+魏忠贤这个组合在的话,明朝还真不会这么窝囊地灭亡。  明朝如果挺过了蛮族入侵,即使再差劲应该也和沙俄差不多。
  @流浪滴癞格宝
10:48:38  呵呵~早上起来居然发现这么一篇奇异的帖子—“一代英雄” 朱由校与魏忠贤  我早餐都喷出来哦!  对明朝中后期的
有了一个评论—叫“别瞎折腾!”  为啥?且听道来!  明初“胡惟庸案”后(其实这只是个由头,根源在于老朱同志对朝臣天生缺乏信任。这一传统朱氏子孙一脉相承,明朝著名的“厂卫”就根源于此。)朱元璋取消了宰相总领政务的执政方式。采用内阁票拟贴黄的政务流程,将外廷的大部权限收回......  -----------------------------  @猪是主板 260楼
21:26:34  顶,这段评论的伙计是高人。  楼主写的也不错。  明熹宗+魏忠贤这个组合在的话,明朝还真不会这么窝囊地灭亡。  明朝如果挺过了蛮族入侵,即使再差劲应该也和沙俄差不多。  -----------------------------  当时地球上未开发的区域还很多,只要国家能进步,人口和疆域不是问题。
  天启六年秋,魏忠贤亲自巡视、检查边关隘口的防御情况,明熹宗传旨褒奖:“据奏,秋防巡历,亲履岩疆,厂臣魏忠贤忠义廑绸缪之防,帷幄制忧惕之胜,重价以增上驷,捐赀以制悬帘,以至盔甲器械,络绎载涂,驿递不烦,军器咸济,图回重镇,可谓周详,朕心嘉悦。着赐奖励,以示优异。”
  明熹宗先后共赏赐魏忠贤白银五万四千一万二百八十五两七分,用于给他营建府宅。魏忠贤只用了不到两万两,节省下三万五千二百八十两缴还给朝廷,建议拨给前线修葺城堡。明熹宗下诏褒奖曰:“尔节省原赐盖造府第银共三万五千二百八十两,准如议差官解到山海(关),转发宁远镇抚衙门,照数查收,以备修葺城堡。惟尔忠贤深谋歼虏,锐志恢复,节已赐之余赀,绸缪紫塞;虑未完之多垒,计葺金汤。信急公以忘家,能竭忠而体国,功愈弘茂,朕心嘉悦。”
  魏忠贤克己奉公,带头捐资,把明朝的边关要塞打造得铁桶一般,从而为宁远、宁锦大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zbautohk
21:02:00  本人认为文革没有错,太祖是让社会更公平,  —————————————————  文革的原旨没错,但是做法错了,一,太祖不能看到实际情况,得不到原始数据,二好大喜力,个人膨胀,三没有读懂知行合一,知对了,行错了  
  明王朝是一个伟大的王朝,是我们汉人最后一个帝国。忠贤从社会的低层走到帝国的中枢,所以对帝国的实际情况有清醒的认识。天启有多少智慧,从木工上我们就已经知道了,难道他的智慧仅仅只用在木工上吗?当时的厂卫制度还是健全的,还能全方位的掌握实际情况,以帝之智慧乃忠贤之实干,必不至亡国!  
  明朝亡于东林党!  
  历史真是人写的  要怎么颠覆就怎么颠覆  看看闪闪红星照中国,和看历史是两回事情  哎,悲剧
  @真的想起来了 29楼
15:27  @真的想起来了
12:47:55  不知道楼主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还是说反话  明熹宗朱由校对政治军事经济一点都不感兴趣,最喜欢的做木活,以此为乐,乐此不疲  国家大事基本交给太监魏忠贤去办理  大权在握的魏忠贤如果是一个象张居正一般的有才华有抱负的能人志士,皇帝不管事倒也是一件对国家大大有益的好事  可惜目不识丁.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穷凶极恶的魏忠贤跟秦朝的赵高一路货色,国家好坏与他没有关系,只想到自身利......  ------------……  -----------------------------  浮夸风、新闻联播和大字报不是一回事,要是58年就有大字报,那就不会有浮夸风!  
  自魏忠贤主持辽事至天启后期,明军东西策应,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复疆数百里,招集流民,屯垦土地,使后金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形势一片大好。明熹宗在上谕中说:“据奏,内臣抚镇,越数百里,阅城略地,所议招集饥民,安插屯种,渐复疆土,功劳可嘉。厂臣魏忠贤,体国赤心,筹边壮志,鼓忠义以励镇守,捐资财而济军需,致令将士协和,兵威丕振。数载逋逃之寇,已受天诛;三韩榛莽之臣,尽出人力。今将有破格之典,以酬非常之勋。”
  @思来东去 268楼
21:50:44  明朝亡于东林党!  -----------------------------  是的,但祸首是崇祯皇帝。
  @日月河山
07:15:00  @思来东去 268楼
21:50:44   明朝亡于东林党!   -----------------------------   是的,但祸首是崇祯皇帝。  —————————————————  恩,赞同!不能因为他自杀就同情他。崇祯虽然勤,却庸。  
  魏忠贤是有才华的,崇祯在他死后,还给予了重新厚葬,开了追悼会,历史总是那样的荒诞
  @日月河山
07:15:00  @思来东去
21:50:44  明朝亡于东林党!  -----------------------------  @思来东去 273楼
07:42:53  是的,但祸首是崇祯皇帝。  —————————————————  恩,赞同!不能因为他自杀就同情他。崇祯虽然勤,却庸。  -----------------------------  明朝皇帝虽然有的个性特别一点,有的懒惰一点,但都不愚蠢。惟有崇祯帝既愚蠢又自负,每个历史关头都做出最差的选项,生生断送了大明江山。
  @日月至伟 267楼
21:43:28  明王朝是一个伟大的王朝,是我们汉人最后一个帝国。忠贤从社会的低层走到帝国的中枢,所以对帝国的实际情况有清醒的认识。天启有多少智慧,从木工上我们就已经知道了,难道他的智慧仅仅只用在木工上吗?当时的厂卫制度还是健全的,还能全方位的掌握实际情况,以帝之智慧乃忠贤之实干,必不至亡国!  -----------------------------  魏忠贤执掌的东厂屡破经济大案,狠狠打击了一批蛀虫,为国家挽回了不少经济和信誉的损失。
  附楼主议!小时候挺同情崇祯,到现在只是惋惜。这位只能做个平平的言官科臣、锦衣卫千户,能不能称职都说不好。就像别的亡国之君,他坐上了他不该坐的位置。高中生的年纪就错打一大批人、信错一大批人。东林党固然可恶,由检才是祸首。  虽然华夏沉沦了400年,不过大家要有信心。他犬清可以愚弄一些人一辈子,也能愚弄所有人一阵子,但它不能愚弄所有人到永远。希望大家都能博学多闻楼主这种文章,且学且思,古为今用,从大明的废墟上爬起来,把失去的400年再找回来!
  其实东林党在近几年当中,形象一落千丈,都是拜jy所赐。
  魏忠贤执掌的东厂屡破经济大案,狠狠打击了一批蛀虫,为国家挽回了不少经济和信誉的损失,例如他主持破获的“铸币案”。明朝自从嘉靖朝重铸铜钱以来,规定成分为铜六铅四,每枚制钱重一钱二分。而泰昌、天启初年东林党把持南京铸币司以后,制钱的质量每况愈下,到天启二年,南京铸造的铜钱已经下降到了铜三铅七,重八分,比民间私铸钱的质量还差,到了天启三年,南京新出炉的一批铜钱竟然已经是铜一铅九,重量也破天荒降低到了四分一枚。贪官们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而苏州等地的百姓则自发兴起了抵制天启铜钱的运动,风潮长达八个月之久,给国家信誉和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
  @流浪滴癞格宝 103楼
12:54:23  朱由校、魏忠贤 英雄论?  英雄是主观概念,一般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  朱由校大师与魏公公都是超越普通人超卓人士。朱大师是卓越的土木工程师,结构力学专家。这点是没错的,但是朱大师并没有引领大家开创物理学的新时代,是比较遗憾的。  魏忠贤同志也是超卓人士,敢于挥刀自宫的人都非常人......  -----------------------------  你看到的熹宗 你所知道的熹宗是在哪本史书上看到的?楼主说魏忠贤是英雄我也不敢苟同
  @日月河山
07:19  东林党罗列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施加压力要明熹宗斩他,实际是“清君侧”,彻底架空皇帝,在当时损害的是国家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  @敬听微密
00:15:06  同意!立场多由利益决定,魏忠贤竟然收矿税,可是捅了东林的老虎菊花,难免要不共戴天了!以崇祯之刚愎,收拾的了魏忠贤,可也不敢在东林身上拔毛,只好拔小民的毛,于是乎贼盗蜂起,可以说明亡于东林!  -----------------------------  @日月河山 216楼
14:57:54  资本主义出现和发展以后,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利益再分配,国家肯定要出现动乱和崩溃,崇祯主要就是昏在这里。  -----------------------------  问题是崇祯懂吗?
  @明月照大江楼
08:44:36  历史
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中国
中从不缺乏伪君子。以东林党,浙党那帮人,即使有个别以身殉国的所谓忠臣。但结党的性质是无可改变的,一旦涉及政见之争,是有亲疏,没是非的。什么为国为民?扯淡。几乎没一个不是结党营私的。因为不这样不可能到那个位置,这是中国最本色,牢固的关系学。与皇帝对着干都没关系。死了还有人帮你照顾家人。但一旦脱离帮派......  别仅仅说什么皇帝英明还是昏聩......  -----------------------------  你打错多少字??
  @总宪 277楼
14:39:23  附楼主议!小时候挺同情崇祯,到现在只是惋惜。这位只能做个平平的言官科臣、锦衣卫千户,能不能称职都说不好。就像别的亡国之君,他坐上了他不该坐的位置。高中生的年纪就错打一大批人、信错一大批人。东林党固然可恶,由检才是祸首。  虽然华夏沉沦了400年,不过大家要有信心。他犬清可以愚弄一些人一辈子,也能愚弄所有人一阵子,但它不能愚弄所有人到永远。希望大家都能博学多闻楼主这种文章,且学且思,古......  -----------------------------  是的,过去相信《明史》,迷信专家,以为明朝的家底都被万历、天启败光了,崇祯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还真同情他。
  天启六年,魏忠贤缉获徽州犯人吴养春等,命付诏狱镇抚司打问。题参言:“养春之祖守礼霸占黄山木植及山场地亩,积年擅利并隐匿山地总计赃银六十余万两,程梦庚等赃银十三万六千两,俱质对明白。”这一案就追缴了赃银七、八十万两。
  @日月河山
07:19  东林党罗列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施加压力要明熹宗斩他,实际是“清君侧”,彻底架空皇帝,在当时损害的是国家和广大农民的利益。  ------------------------------  @敬听微密
00:15:06  同意!立场多由利益决定,魏忠贤竟然收矿税,可是捅了东林的老虎菊花,难免要不共戴天了!以崇祯之刚愎,收拾的了魏忠贤,可也不敢在东林身上拔毛,只好拔小民的毛,于是乎贼盗蜂起,可以说明亡于东林!  -----------------------------  @日月河山
14:57:54  资本主义出现和发展以后,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利益再分配,国家肯定要出现动乱和崩溃,崇祯主要就是昏在这里。  -----------------------------  @国军中将杨立仁 282楼
16:23:04  问题是崇祯懂吗?  -----------------------------  所以他是地道的昏君,万历和天启都明白这一点,开始调整税收政策了。
  崇祯帝的复辽计划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而且成为明朝灭亡的导火索。
  复辽是一个战略性的任务,却交给了一个只配当地方守将的人负责,能胜才怪。
  “袁崇焕出关时领有480万辽饷,其中米180万石,另发内帑120万、铠甲40万具,红夷大炮10门,其他弓箭军械无数。到任后,他立即加强防守,准备收复失地,安抚流亡平民。同时裁汰军队,试图练出一支精兵,并将蓟州精锐部队充实到辽东防线。”
  这另发的内帑120万两白银主要来源是农业以外的税收,也就是前几任皇帝攒下的私房老本,就这么轻易地搭上了,以后有急难时怎么办?崇祯皇帝真是个败家子。
  内帑不是不可动 ,而是由于崇祯皇帝的税收政策变了,这内库旧藏的帑银就格外宝贵,当时西北大灾,这些机动钱应该用于赈济灾民,以备不时之需,还可以笼络民心。
  辽东战场是一盘大棋,而袁崇焕却只关心自己的局部利益,把蓟州精锐部队充实到辽东防线就是昏着,致使蓟州的防御成了不堪一击的 软肋。
  而对东江毛文龙部更是百般刁难乃至经济封锁,使明军各部互相憎恨和防备,形不成合力。
  关宁军坐拥巨饷,又没有监督,腐败成风,毫无战斗意志。袁崇焕自知根本无力复辽,为了塞责,便打起了与后金和谈的主意。
  袁崇焕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后金的社会生产力很低,必须南下进行掳掠;而崇祯帝化了那么大的血本不能恢复失地,死好面子的他也绝不会答应。
  袁督师虽然是广东老乡,但看史实说话,他能力真不怎么样。  袁督师主政辽东时,确实没什么实在贡献。  银子花不少,关宁军养肥了。仗没打多少。东江镇被搞乱了。朝鲜,蒙古也降金了。  之后满奴掠京,还间接导致损失赵率教,满桂等猛将。  袁督师也就是相对敢打敢拼的愣头青的将才素质。最突出贡献,也就是一炮而红,击毙了奴酋长野猪皮。并非运筹帷幄的帅才。
  @猪是主板 295楼
22:42:11  袁督师虽然是广东老乡,但看史实说话,他能力真不怎么样。  袁督师主政辽东时,确实没什么实在贡献。  银子花不少,关宁军养肥了。仗没打多少。东江镇被搞乱了。朝鲜,蒙古也降金了。  之后满奴掠京,还间接导致损失赵率教,满桂等猛将。  袁督师也就是相对敢打敢拼的愣头青的将才素质。最突出贡献,也就是一炮而红,击毙了奴酋长野猪皮。并非运筹帷幄的帅才。  -----------------------------  袁崇焕是个投机分子,博出位成功以后,便经营自己的私家实力,全然不顾国家大局,带坏了关宁军,其影响恶劣久远,后来的吴三桂也是个投机分子。
  明熹宗、魏忠贤看穿了他这一套,果断罢免了他,重奖顾全大局的满桂和赵率教等猛将,崇祯帝太幼稚了。
  己巳之变就是袁崇焕个人山头私欲膨胀造成的严重后果。
  被明熹宗誉为“复辽之基”的东江镇,其战略地位怎么评价也不过分。天启六年,后金天聪汗皇太极在继位后说:“父王不听我计,临终方悔……我气不过是东江,只因山险谷深,前埋后伏,且他奸细甚巧,我动静言语霎间便知,可恨,可恨!”皇太极为了摆脱战略上的困境,调整了策略,“吩咐先抢东江,次犯宁远山海关诸城”。皇太极明里遣使与袁崇焕和谈,暗里将矛头指向东江镇,以解后顾之忧。袁崇焕却因为嫉恨,有意无意地给友军使绊子,落井下石。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知不知道歌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