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龙应台的第二任丈夫写作手法

热销排行榜
1.2.3.4.5.6.7.8.9.10.
最近浏览的其他商品
浏览更多同类商品
【 】??????????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龙应台)
978-7-108-03291-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读者对象:
¥28.10&&&
立刻节省:¥10.90
所属分类:
唐诗三百首全解
人生不较劲
智慧旅行-行走40国旅..
觉醒的力量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彷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
  《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难以言尽的时候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最强新作
  花枝春满,悲欣交集
  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
  二十一世纪的《背影》
  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繁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整理卧房抽屉的时候,突然发现最里头的角落里有个东西,摸出来一看,是个红色的盒子。????这一只抽屉,塞满了细软的内衣、手绢、丝袜,在看不见的地方却躲着一个盒子,显然是有心的密藏,当然是自己放的,但是,藏着什么呢?
代序 / 你来看此花时(1)
代序 / 你来看此花时(2)
代序 / 你来看此花时(3)
2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
母亲节(1)
母亲节(2)
3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香港仔是&我村&。&我村&的意思就是,在这一个小村里,走路就可以把所有的生活必需事务办完。  早上十点,先去银行。知道提款机在哪个角落,而且算得出要等多久。两三个月一次,你进到银行里面去和专门照顾你的财务经理人谈话。坐在一个玻璃方块内,他把你的财务
狼来了(1)
狼来了(2)
  龙应台& 近年来常驻三个地址:香港沙湾径二十五号滨于海,台北仰德大道白云山庄藏于山,金华街月涵堂隐于市。写作教书兼成立基金会推动全球意识之余,最流连爱做之事,就是怀着相机走山走水走大街小巷,上一个人的摄影课。
  [代序】你来看此花时
  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十七岁
  (不)相信
  跌倒--寄K
  俱乐部
  五百里
  母亲节
  两本存折
  最后的下午茶
  Ⅱ 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薄扶林
  江湖台北
  四千三百年
  阿拉伯芥
  普通人
  Sophistication
  雪白的布
  卡夫卡
  狼来了
  新移民
  Ⅲ 满山遍野茶树开花
  年轻过
  同学会
  关山难越
  冬,一九一八
《目送》版本之比较 [已注销]&&&&&日10月9日一上班,就收到了在卓越订购的龙应台《目送》三联版一书,喜出望外,赶紧与香港天地版比较。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里面《卡夫卡》、《常识》...我还读不懂龙应台 jiaon买书破产&&&&&日焦建/文 参加过两次半三联二楼的活动。第半次是去年张大春和莫言的对谈,买书的时候发现有,听了半场。之后是朋友的杂志办的公民讲座,算是第一次看到了...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Mr.村&&&&&日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这悲怆的人生 贾直&&&&&日龙应台的《目送》是本难得的好书。在你看完前几篇,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忍心读下去,读完了,就没得读了。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的是她个人的情感。写...读《目送》 aaa111a1&&&&&日  朋友推荐龙应台的《目送》,因为我告诉他最近正在读《亲爱的安德烈》,于是那天特意为了《目送》专门跑了一趟书店,对我来说是近年罕见的,我已经不认...目送:虚火的水货 拔刀诀&&&&&日以前没看过龙应台的书,倒是拉拉杂杂从其他渠道知道了她的一些事,印象尚好,后来从网上看了2006年那篇以文明为题的文章,觉得铮铮有金石之音,肃然起...目送,@段人生路 [已注销]&&&&&日@本呛芫弥熬妥x^的了,如今才u,多少有些不知如何下P了。
知道@本例ǎ是@一赡甑氖虑椤段疫@ν饨绮簧蹶P心...有些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 刘一涵&&&&&日已经很久看不进书,可是只有她的书能让我专程跑到枫林晚,就只是买她一本书而已。那是两周前了,坐在很俗气的KFC里,便开始看起来。
之前...无法体会,害怕面对,只好永远亏欠 小鸡啊&&&&&日那天妈妈的电话打过来,我终于可以向她抱怨一下爸爸了。因为平时主要是爸爸跟我联系,通过电话、短信、QQ等各种形式。
我跟妈妈说:爸爸很讨厌,...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suzie&&&&&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
客服专线:010- 客服邮箱:
Copyright & 北发图书网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北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龙应台:中国崛起应以文明作为核心基础_新闻中心_新浪网
龙应台:中国崛起应以文明作为核心基础
  “文学有用吗?”
  正如她那篇广为传诵的《不相信》一样,龙应台“永远是那个站在边缘看主流的人”。
  记者/贺莉丹
  日下午3点半,当今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龙应台应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和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的共同邀请,在港大―复旦IMBA项目上发表演讲。当天演讲的主题是“文学有用吗”,龙应台一袭白色衬衣搭配黑色长裤,声音温柔,淡定从容。
  生于台湾,学成于美国,嫁给德国人,曾做过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现在香港大学做教授的龙应台,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皆有巨大影响力。这样一位女性,堪称传奇。
  “不管是读医、读商,不管是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都离开不对于人性的最深刻的认识,这样才可能让自己的事情做得最好,也才知道自己存在的位置。文学用美,用想象,用文字的魔幻的撞击力,最能够使我们在平庸、忙碌、无暇思索的生活之中抢下一个慎思明辨的空间。我觉得,更准确地说,文学是一个最能帮助我们得到在夜深人静时跟自己的灵魂素面相对的能力,你有没有能力在每天的奔忙之中保持这个能量?很多人做不到,但是,透过文学,有可能!”在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中,龙应台如此诠释文学对于心灵的强大指引力。
  “《目送》是我最残酷的书”
  “您25岁的时候所认识到的文学对人生的作用跟现在所认识的相比,有什么样的差异和转变?是什么导致了这个转变?”一位女学生向龙应台发问。
  “我25岁的时候,就只是在读文学,我没有去思考文学能为我做什么。今天讲文学能够有什么用,是我走了很多路之后回头去想:我前面的路是怎么回事?25岁的时候,我不会去想,一头钻进去就是了”,龙应台答。
  1983年,在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学位后,龙应台回到台湾执教。1984年,她在《中国时报》撰写“野火集”专栏,呐喊“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猛烈抨击国民党威权统治,倡导公民意识,开始刮起席卷台湾全岛的“龙卷风”。次年结集出版的《野火集》,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本在不到1个月内再版24次的书,创下了台湾出版界的纪录,从那时开始,龙应台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公共知识分子,也有人将她比作“女鲁迅”。
  而龙应台2009年的新著《目送》,不再似《野火集》那样金刚怒目,而是一种柔中带刚、直抵肺腑的震撼力,悠长亘久。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龙应台说,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坎只能一个人过。
  这种温情脉脉,延续了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的风格,安安与飞飞的故事,让人看到了身为母亲的龙应台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的状态,曾在欧洲度过相夫教子13年光阴的龙应台,笔底有深情万丈。而《亲爱的安德烈》中《给河马刷牙》,一度成为大陆最为风靡的文章。但读者的疑问是:从过去的写大是大非的文章转到现在写像《目送》这类温馨的儿女情长,龙应台文风转变了吗?这是缘于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抑或是对于当下的某种妥协?
  但龙应台的回答是清晰的。“第一,大陆读者比较熟悉的是当年的《野火集》,是一把野火、慷慨激昂的文章,可是大陆读者不知道《孩子你慢慢来》是跟《野火集》是同时的作品,它是温柔如水的,可跟金戈铁马、怒目相视的文章是同时的。人的情感是有多面的,负责任的对象也是不同的,而不见得是一个风格的改变。另外是一个根本观念的问题,台湾有一个很有名而且批判性非常强的导演,叫做王小棣,他曾经对《目送》说过一个评论,他说出这个评论的时候,我心里吓一跳,在任何公共场合我是不谈论这本书的,因为我觉得它不可谈,但是这个导演评论,‘《目送》是应台写过的最残酷的一本书’,我觉得他完全说对了!”
  在龙应台看来,台湾导演王小棣认为,以残酷而言,以刀光剑影而言,以最深切的面对而言,《目送》远远超过《野火集》,是因为立足点的不同,二者并不矛盾,“在某一个立足点,你会说,只有《野火集》这样的文章才是对社会有撞击的、才是有影响力的,因为它是面对一个全身生了病了、各种病症都发作出来的社会所写的,你会觉得它痛快,你从这个角度看,你觉得所谓‘有用的’就是这种东西。而凡是进入人性的幽微的、黑跟白之间有数不清的灰色层次的东西,有一些读者就会觉得看不懂或者觉得这个不重要”,“看你是面对眼前的社会还是面对生命的本质,这是两个不同的价值观”。
  思辨的能力
  七十年前,湖南衡山,一个16岁的少年,离开山沟沟里的家乡。那天下午,“爱己”(湖南话,指他的母亲)要他挑着两个箩筐到市场卖菜。市场里刚好有人在招少年兵,他放下扁担,就跟着走了。这个名叫龙槐生的少年兵,后来带领着一支国军宪兵队,驻守天河机场,再后来,他随着战败的国民党军队来到了台湾。
  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因为人生中一个小小的偶然的抉择而改变,。这个从大陆来的少年兵,在那个时代,成为200万的台湾“外省人”之一,后来,槐生和来自浙江淳安的妻子应美君,在台湾生下了他们的女儿,名叫“应台”。七十年的岁月如江水漂月,槐生唱了一辈子的《四郎探母》。在台湾南部的渔村长大的龙应台,一个祖籍湖南的台湾“外省人”,她的个人与家族,就处在这样一部大江大海的历史之中。
  在2009年,龙应台的另一本新著《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融合了《野火集》与《目送》的张力与内敛,气势如火山喷薄,将一个时代与人性中的创伤与惨烈,赤裸裸地暴露于世人。槐生和美君这样一个个淌过时代河流的卒子的故事,在龙应台笔下,震撼了无数人。
  在这本著作中,龙应台选择的是“庶民”视觉,如她所言,她将笔墨锁住的并非“一将功成”,而是“万骨枯”。写作一开始,她关注的是1949年前后流离来到台湾的那200万“外省人”,但是,后来她发现她对于台湾这块土地上原来已经存在的被日本殖民数十年的600万“本省人”,所知更少,他们甚至比外省老兵更弱势无声,因此她也进入到台湾“本省人”的故事,因为,在她眼中,“所有创痛都应该被温柔治疗”。
  文学怎么呈现?从文学去看,小小的个人处于什么状态?龙应台以她在这本书中访问的台湾知名诗人管管为例说明。“管管你不要哭”,曾经让许多人潸然泪下。
  “管管今年80岁,他是山东青岛人,在19岁离家以后,一辈子没有再见过他的父母亲,他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子弟”,龙应台介绍,到1949年6月,国民党已经溃不成军,在山东那一块只剩下青岛、海上列岛等是国民党的势力范围,所以从1949年6月,国民党10万人开始秘密撤军,而当年19岁的管管被国民党抓兵到台湾,正是发生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之下。
  她想要说明的是,“你可以有一种主流叙述描绘战争的伟大或光荣的胜利,但是,你通过文学可以看到,那个大的树林里的一棵树、一棵树里的一片叶子是怎么回事,一片叶子可以从正面看、反面看、上面看、下面看,从阳光照着的时候以及下雨的时候看……从各种不同的细微的角度去看,只有文学做得到”。
  并且,在龙应台看来,文学可以帮助我们对于自己存在的处境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说文学使得你有一种力量,你用一种俯视的角度去看自己的生存处境,你就会清楚你的处境跟你的时代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时候你如果深入文学,可能会有更多不同的收获跟发现”。
  她举了德国的浪漫抒情诗人海涅的例子。早在1821年,海涅就如预言家般说过,“今天你会焚书,明天你就会焚人”,他当时就认为德国这种强烈、狂热的爱国主义有排外的基础。而纳粹在柏林的大焚书发生在1933年,后来开始的大焚人就在几年之后。“海涅为什么会预言呢?并不因为他是多么了不起的历史学家,而是他有一颗文学深刻的心灵,文学最深的本质就是它用文字的魅力促使你思、去辨。当你有这种最深刻的思跟辨的能力的时候,你才可能去透视历史”,龙应台总结。
  一些学生期望龙应台能够为他们解答学科知识与人文精神核心之间衔接的困惑。一个商学院的女学生问道:每一个学科应该都它的精神,比如,“医者父母心”是每个医学院的新生甫进校就被灌输的精神理念,法学院的学生在入学时会被灌输一个维护“正义”的理念,而这些学科的人文精神核心是什么?
  “我如果是医学系的老师,我根本不会说出(医者父母心)这个话来,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如果天天看着200个病人,你怎么对病人如父母呢?我反而会说,还是回到人文之本,你如果对于人性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你面对你的病人时,会有不同的拿捏。尤其是法律系的学生,他将来会做法官,会定人的生死;他会做律师,去从事所谓的正义。但是我如果是法律系的老师,我绝对不敢教我的学生说,把正义当作最核心的东西,为什么呢?有多少假的正义?有多少伪装的正义?有多少正义跟不正义之间的那么多的灰色、不知道它是正义或者不正义?有多少的正义跟不正义之间的对峙,其实是两种不正义?在黑跟白之间有那么多的灰色!所以,如果是法律系的学生,你教他是为了正义,那正义不变成很可怕的东西吗?我反而对于法律系学生说,你如何去避免所谓绝对主义,你如何去看到黑跟白之间的灰色,那是一个最重大的核心的学习……核心的东西是,不管你是哪个学院的,都是一样的,你有了思跟辨(的能力)之后,你自己会决定在你的领域里,如何拿捏你的判断以及你自己的安身立命,不会在夜深人静时有不敢看自己灵魂的一刻”,龙应台说。
  挑战自我
  身为作家,在面对跟自己不同观点的时候,会做出怎样的调整?“不必说我自己,应该说,不管是文学家、政治的领导人或者是一个CEO,当你碰到跟你意见不同的人时,你是如何自处的?每一个人不一样。鲁迅跟胡适之,他们在面对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的时候,完全不一样。我自己说了不算数,因为我自己会说,我用最开阔的心灵,最能够接受不同的意见……你如果去看《野火集》的话,25年前《野火集》在台湾写出来的时候,它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东西,想要打击一个作者,不只是政府或党派,还有很多相信政府跟党派的学者跟作家,这本书我当时处理方式是,把所有赞成我的跟攻击我的(文章)全部收集起来放在一个本子里,希望让读者自己去做是非的判断”,龙应台说,“对于一个思考和写作的人,最大的挑战是,你是否永远保持着挑战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最难的事情,这是经常要提醒的。但是我自己是否做得很成功?我不敢说”。
  香港大学在复旦大学委培的一个女生问出了一个颇具时代特色的问题,这个从小看金庸的小说长大的香港女孩,被郭靖那种为国为民的精神感动,可让她很矛盾的是,理想可能被现实捆绑,“中国社会体制不像西方社会体制那样有很完美的保障制度,在中国,你活下来不可能单纯作为个体去为了你的理想奉献,你做很多事情时,要顾虑到你的家庭……”
  龙应台的回答是,“你仔细地去检验一下你用‘西方’这两个字时,到底包含的是什么概念?你会发现,问题很多。譬如,美国确实是在民主体制上走在非常前面,可是同时你会看到,就一个‘9?11’,还有一个伊拉克战争,就把它已经很成熟的体制里非常多的脆弱跟问题以及它使用国家暴力的可能性都暴露了,这个西方运行得非常好的制度问题也很多。你再看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他也有非常多的问题。所以它这个民主体制是一个要不断检验的体制,在不断地变化中,要检验它的很多细微之处。你如果讲为国家为民族牺牲,我就会觉得,且慢,你先把书读得透一点,想好要为之去牺牲的那些民族、国家、主义的概念,你先去搞清楚那是个什么东东,是谁在教你这些东西,你先怀疑一下,再决定要不要去牺牲”。
  现在大家在谈中国崛起的时候,龙应台比较愿意听到中国的文明崛起,她对此抱以期待和希望,“唯一能够维系我中国梦的是以文明作为核心基础的”,“我觉得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能把期待放在政治人物身上,势必到最终,这个期待是要放在每一个个人身上。我从来不认为,你所有的指控的手指可以很容易地对着掌权者,因为掌权者权力的来源其实是每一个个人。在这种层面来说,当然我非常期待台湾跟香港在不同于中国大陆过去60年的经验之中所累积出来的不同的能量、不同的风气和不同的心态,跟原来其实传统非常厚重的中国大陆之间,彼此学习、彼此互通、彼此在文明领域中共同成长――这是我们最希望见到的”。
  正如她那篇广为传诵的《不相信》一样,龙应台“永远是那个站在边缘看主流的人”。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征文]吕亚东: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字体:|】
1949:龙应台的探索
――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3577&&&&更新时间:
&&&&“所有的颠沛流离,最后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龙应台的最新作品《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经出版,便在两岸四地华人社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本书为龙应台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同时却也带来了不小的争议。面对本书极高的销量,赞誉与批评的众说纷纭,我们自然会很好奇,一本只有十几万字的小书为何竟有着如此强大的魅力。限于个人阅历和知识的有限,我愿与诸君共同分享我读此书的感受,一起探讨本书的意义与它的价值之所在。文中如有遗漏和错误,还望多多指教。
&&&&名字背后的故事
&&&&作为当代华人世界中最出名的一位文化人和公共知识分子之一,龙应台这三个字,或许已经没有多少人没有听说过了。说到这个名字的含义,其实非常简单:龙应台的父亲姓龙,她的母亲姓应,她在台湾出生,所以被叫做龙应台。不过这名字中的“台”字,不仅暴露了她的身世,也暗示了当年她的父亲母亲究竟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岁月。
&&&&一个人的名字里隐含着自己或者是双亲身世遭遇的情况并不少见。就像当年父母流落至香港,生下来的孩子大多都叫做“港生”,而随国军流离到台湾之后生下来的孩子也大多叫做“台生”或者是“台利”、“利台”,女孩叫做“丽台”或者是“台丽”等等。而这个情况在大陆也非常多见:名叫“建国”、“建军”的人随处可见,未见其人只闻其名,便已对其身世年龄猜出大半。我们说一个人的名字可以作为记录一家人当年生活遭遇的真实写照,也可以作为父母亲对儿女或者是未来生活的一种寄托。“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人,是没有必要在自己的名字里留下这样一个特殊的记号的。如果要记下这样的一种记号,必然代表着这是一件超出原来轨道、非同寻常的事情。”(页165)龙应台中的台字,正是此意,而这也正是她有资格写作这本讲述我们中国人在1949年前前后后所经历的诸多苦难与悲恸的原因。果不其然,开篇第一部,就是讲述她的母亲“美君”和父亲“槐生”颠沛流离的故事。
&&&&龙应台是谁?
&&&&虽然看过她很多部作品,但是我却发现很难给这位号称“华人世界一支笔”的名人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位。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可以说她是一位学者,但是却鲜有看到她发表的任何学术著作。你可以说她是一位文学作家,但是她纯粹抒情的文章却不多,而且她是那么地关注整个华人社会,关心这里的政治、社会和国家,甚至还有过从政的经历,因此你很难将她看作是一个普通的作家。或许是因为所谓的知性散文在文学中处境尴尬,龙应台的诸多文章大多被归类为社会评论或文化评论,尽管这其中的大多数,是那么的温柔细腻、文采华美抑或是言辞犀利、凌冽刺骨。
&&&&如果说当年的《野火集》是一场龙卷风,成功席卷了近乎所有的华人社会,唤醒了我们每个人的正义、公平之感和良知,那么《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则是一场更大的龙氏风暴,不仅再次席卷整个华人世界,唤醒了我们所有人对于那个充满苦难的年代记忆,更揭开了那个时代的伤疤,让伤口重新暴露在阳光之下,隐隐作痛,不断地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和悲剧。是的,龙应台唤醒了那种痛。虽然她的文字依旧是那么的温柔和细腻,却令身为读者的我们,仿佛经受了一次火烙酷刑一般,疼痛难忍!
&&&&我们不会忘记读这本书时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们更要感谢龙应台,是她让我们重新认识那段历史,那段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感到陌生的历史。
&&&&一本承载着时代重负和剧痛的书
&&&&我想先谈谈这本书的封面:左半部份是一片蓝色,右半部份是一片红色,中间夹杂着一条白色的类似裂缝一样的线。有人说,蓝色代表国民党,红色代表共产党,中间夹着的则是香港。两党的激烈碰撞撕裂了整个中国,造成了封面上这两种颜色的些许错位,而中间的香港,或许是那个年代,所有处在不断流亡途中的人们唯一可以让身心得到暂时宁静的弹丸之地。
&&&&从这本书封面的寓意中可以看出,龙应台似乎试图要凭借着自己的一人之力,去构建当年那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时代,去刻画那个充满着无数中国人悲欢离合年代的历史画卷。我们暂且不谈龙应台写作本书是否要达成这样的一个目标以及她是否实现了这个目标,(下文会提及这个话题)至少,她试图用宽广的普世价值之关怀去拥抱那个年代所有被时代所践踏、侮辱和伤害的人们,这一点,从她出版这本书之后收到的无数写满感想的信、许多老人的陈情信和自传以及我个人的读书感受中,我认为她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这本书所描绘的年代,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万大陆人民匆忙渡海来到台湾,到二战时期的德、俄战场和南太平洋战场;从国民党政府的白色恐怖对外省人的残酷迫害,本省人与外省人的艰难认同及融合,到本省人对祖国军队的期盼和失望,再到亚细亚孤儿的悲情。在这本书中,龙应台以个人和家族的巨大的变迁和多舛的命运,折射出那个时代和国家的趋势走向对个人和一个个普通家庭命运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地采访、查阅史料,用着她那特有的极好文笔,以充满人文关怀的态度和人道主义的情怀,穿透被简单宏大的政治语言所诠释的历史,从中还原出一个个被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和一条条真实的人生轨迹,进而寻求其中的意义和价值。令我感到惊讶的是,龙应台虽然以作为成长于台湾的外省第二代人的立场出发,却并没有完全受限于对于自身的身份认同,而是有着跳出族群意识与国家意识的观念和想法。我想,也许是因为受到80年代台湾的民间本土运动的影响以及多年在国外生活的经历,让她有了足够的时间浸淫在普世价值的理念之中,让她能够以一种超脱的国族意识,以一种感性、不带过多批评和责难的语调,含蓄地将国民党以及共产党在那个年代的丑恶血淋淋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种不加掩饰和逃避历史事实,以及摈弃掉过去那种对意识形态,对敌我关系,对民族意识,对国家意识的盲目坚守和认同的,这样的对历史的态度,正是我们现在所应当认同和学习的。
&&&&正如她在谈到国共内战的时候所说过的那样:“国共内战的部份,都是胜利的那一方去讲故事,失败的那一方默默无语。胜利的那一方,它还是把它当做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史。但到了六十年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有一种不同的省思出现。就是说那种内战,它的意义是什么,它的价值是什么,它牺牲的东西是什么。而且,你每一次给一个歼灭,多少多少万人的时候,你要知道那些人是谁,全部是你同乡的子弟。那如果说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而且过去是不可能重写的,那可是以一种新的态度,总是可以出现了吧。”(节选自纪录片:《目送1949:龙应台的个人探索》)
&&&&如果我们总是简单地用一句战争就是这么残酷来掩盖所有当年在国共交战的战火中被迫颠沛流离,流亡大半个中国最后辗转到达香港和台湾的人的苦难和悲伤,用一个冷酷无情的汉奸词汇去诠释当年那些毅然加入日军队伍,踊跃报名参军的台籍年轻人最后战死或被判刑或流落异乡的悲恸和苦楚,是否过于简单和武断,是否过于的冷酷和无情?龙应台所强调的,就是身为人的价值。战争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争论战争中的对与错对于一般的普罗大众来说似乎已经没有了太大的意义,而且你也很难将这一切归罪于某一个人,某一个政党或者是某一只军队。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抛弃意识形态和敌我意识的偏见,去拥抱普世价值,去用一种充满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的眼光去看待那一场或那个年代的战争,去重新看待处在战争中的每一个无助个悲伤的个体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发自内心地问一句,他们为什么要经受如此多的苦难,为什么要忍受这么大的痛苦,他们失去了什么,他们为何牺牲,最后又得到了些什么呢?
&&&&其实龙应台想要做的,并不是还原和告诫人们什么所谓的历史真相,她只是希望在她讲出这些故事的时候,在她深刻地揭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的时候,突显出那些受到战火无情扫荡和压迫的人们,是如何的无助、脆弱、无奈与悲伤。从而让我们对战争进行反思,对历史进行反思,从而最终得出并找到身为人的最终价值之所在。
&&&&一般一个民族描写战争都有着三个不同的阶段: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就是歌颂胜者,谴责败者。因为从政治上来考虑,虽然在战场上胜负已定了,但是人心未定啊,所以还是要不断地来强调胜者王败者寇,胜者的光荣伟大,败者的黑暗腐朽。但是等过去一段岁月之后,描写战争的语调和感情就会稍微地平和下来,就不会像以前一样一味地去贬低败者,因为如果把败者描绘得非常愚蠢和弱小,是没有办法突出胜者的光荣和强大的。如果败者是一帮蠢蛋的话,那不就说明了你作为胜者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吗?要知道,你的强大是取决于敌人是否强大的。就好像早年又拍过那种比如《举起手来》之类的搞笑电影,但是到了近代,也有了诸如《集结号》这样的比较真实地刻画战争残酷的电影。但等到了第三个阶段的时候,它甚至不会去仔细分析和研究总结这些战争胜负的原因,而是以一种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态度和观念去看待过去发生的一场场战争。我们可以从美国人拍的两部关于硫磺岛的电影中看出这一点。第一部它讲那个美国国旗是怎么插到岛上的以及其中的种种政治内幕等等,第二部讲的则是一个日本军官的故事。没有什么美国人会傻到因为这样的电影而去指责那个导演,事实上那个导演后来一样拿到了大奖。其实对战争的这种处理,是一种不仅仅是文学上,更是观念上的一种“进”。(这段文字原为许子东语)
&&&&历史不仅仅是由领导者的指点江山,指挥官的指挥若定,军队的行军路线和作战方式以及战争的胜败等等所决定的,它更是由无数个身处其中的一个个卑微渺小的普通人的个人命运和人生经历所组成的。这是一种从宏观上或者是微观上,不同的角度来诠释的历史。这本书中的每一个龙应台的访谈对象,都是亲身经历和见证历史,饱受战火洗礼的人。他们每一个人的口述历史,都是那个错综复杂的时代的缩影和珍贵的历史碎片。每一个人的苦难和哀伤,都是对那个时代的暴行,残酷的政治逻辑的最有力的控诉。
&&&&“一将功成万骨枯”,当你面对漫山遍野堆积如山的尸体的时候,当你面对无数生命的消逝,也许他们生前还有着等待着他们回家的父母和亲人,你怎么会不悲天悯人,痛哭流涕?
&&&&秦代灭齐国,白起埋四十万将领,两句话在史书上便写完了,而这当中又有着多少的悲欢离合呢?
&&&&龙应台所做的,就是去填补这些历史空白,去抚慰每一个在战争年代中受伤的心灵。
&&&&也许正如书的扉页上所写的“向所有被时代践踏、污辱、伤害的人致敬”,就是对这本书最好的诠释吧!
&&&&你不一定知道的历史
&&&&我对中国的近现代历史算不上熟悉,而这本书,正如封底所说的那样,“这是一本你从来没认识过的一九四九”。看过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历史事实我闻所未闻,原来我的祖父辈那一代人是如此艰难地度过那个年代的。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更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当二次大战刚刚结束,各国的军队和人民都在美美地享受着战争结束所带来的和平的时候,中国的军人和百姓们却得不到丝毫的喘息机会。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紧接着就是三年内战。人民得不到该有的歇息,只能忍着饥饿、背离家乡,继续流浪,逃避战火。军人们继续拿起沾满血腥的枪枝,去参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战事。不同的是,这次的枪口不是对着外人,而是对着自己的同胞。你的敌人可能是你昔日的玩伴和同乡弟兄,只因为被不同路的人给抓兵抓走了,今日就只得在战场上生死相争。今日在战场上被共军俘掳的国民党军人,把帽子上的党徽立马一换,就再度被推上战场,和昔日战友互相厮杀。
&&&&战争就像是一个大熔炉,而年轻人则是这个熔炉最好的原料。它就像一个无底洞,源源不断地消耗着他们的生命,永无止尽。
&&&&多少中原的少年就这样因为被抓去当壮丁而和自己的父母生生分离,离别前的最后一面,竟就是此生的诀别。而更多的少年甚至连一面都见不上。他们无处诉说,因为绑架他们的是这个名叫国家的这个机器。家乡永远是心头的一个梦,异乡反而成了生长最久的地方。再回首,昔日的房屋也许还在,也许已经消逝,他们的父母,则变成了一个个凸起的坟头,有些随着时代的变迁,甚至再也找不到当年丝毫的痕迹。失去了亲人的家乡,还能叫做家乡吗?坟前一炷香,涕泗横流的哀嚎与痛苦,怎能满足得了他们的日思夜想的牵挂?一九四九年,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太痛太痛了。
&&&&你真的知道书的封底上所写的“上了船,就是一生”的含义吗?
&&&&时代的巨轮一直在不停地转动,存在于中国大陆上的生死离别每天都在发生。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1949年所发生的一切,在中国历史上竟然并不特殊。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哪一年,哪一天中国不是处在无穷无尽的动荡之中?水灾、旱灾、疾病、饥荒和兵灾,无时无刻不在屠杀着我们的同胞,威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
&&&&三年内战期间,一些老派不相信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和认清共产党土改本质的老师和校长们,带领着大批的流亡学生一边逃难,一边上课。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走,竟是诀别。当时很多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前来送吃的穿的还觉得丢人现眼,头也不回地跟着队伍走了出去,没有想到,他们今生今世,竟再也无法相见……
&&&&五千多个流亡学生,一路上不断有人掉队和失踪,最后辗转到达越南的竟只剩下三百多人。好不容易来到澎湖,才发觉已然上当,国家根本不会给他们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带领着他们一路走来的七位校长被当作是共产党的匪谍全部枪决,他们中的大多数又被迫去当兵回到大陆作战。战死、被俘虏,或者辗转去香港和台湾。他们跋山涉水,走过多少艰难险阻,最后的命运竟是如此。他们别无选择,因为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压著名为国家的重担。
&&&&长春围困战,现在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或者记得这场发生在一九四八年的惨烈战争了。一九四八年五月三十日,林彪召集东北局、东北军区负责人会议,会议决定对长春采取围困方针,并决定了围困及严密封锁长春之部署。六月一日,在林彪签发东总电中,明令严禁粮食、燃料进入城区,严禁城内百姓出城,更清楚地说出“要使长春成为死城”这样的话。(页217)而国军同样不愿就此束手投降,不仅大肆搜刮民众仅剩的一点粮食,还打劫女色。最后城破国军投降之时,驻守的新七军和六十军竟还有可供数月食用的粮食!(维基百科)
&&&&长春城有五十万人,算上逃难过来的难民乡亲,大约八十到一百多万人。而战后,据共军统计,仅剩下十七万人。饿死的人数从十万到六十五万不等,取其中,差不多三十万,刚好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被引用的数字。在此我不想评价这两场战争的性质,我只想问,仅从死亡民众的数量上来看,它们的区别大吗?“为什么长春围城不像南京大屠杀一样有无数发表的学术报告,广为流传的口述历史,一年一度的媒体报导,大大小小纪念碑的竖立,庞大宏伟的纪念馆的落成,以及各方政治领袖的不断献花,小学生列队的敬礼,镁光灯下的市民默哀或纪念钟声的年年敲响?”(页214)
&&&&同样是生命的不幸逝去,为什么有的就能被如此地重视,有的就被忘得一乾二净,仿佛从未发生过一样?难道当年那些身处战争漩涡的普通老百姓,死前还得祈祷希望将来还能有人记得他们,还得希望自己是死在“对”的人的手里吗?
&&&&原来,重要的从来就不是死了多少人,而是人是怎么死的,是谁杀了他们,是否能够被政治所用,可不可以融入到那个被诸多简单宏大的政治语言所诠释的官方历史之中。
&&&&六十多年过去了,龙应台前去这个城市采访当年的见证者。这城市来来往往的路人,竟无人知晓曾经有数十万人活活饿死在这里!讽刺的是,长春市里没有竖立起纪念这场惨烈的战役和那么多饿死饥民的纪念碑,却竖立着几座纪念苏军进入东北抗击日军的纪念雕塑。我想不明白,就因为苏联跟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相近,当年这帮俄国佬在中国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罄竹难书的斑斑劣迹就可以不必再谈了吗?当年在沈阳车站前的广场上,七八个苏军士兵围住一个带着四个小孩的妇女,先将其轮奸,再暴打孩子们,最后命他们躺成一列,用机关枪扫射。(页209)这件事就跟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吗?我不知道政府为什么还要去竖立起纪念他们进军东北的雕塑,他们进入东北,跟当年日本侵占东三省又能有多大区别呢?
&&&&还记得索尔仁尼琴的那首写的比较烂的长诗吗?“小小女孩儿躺在床上,多少人上过她----一个排?一个连?小小女孩突然变成女人,然后女人变成尸体……”(页210)如果当年俄国佬是这么对待德国小女孩的,你认为他们会怎么对待中国东北的妇女和儿童?
&&&&请让我们牢牢记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对中国最残暴最狠毒的国家,一个叫做日本,还有一个就是苏联(或者叫俄国)。
&&&&崇礼血案,是我未曾了解过的历史。那是发生在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九日的事情。当时共军的聂荣臻部趁国军恪遵停战协议停火期间,攻陷了距离张家口以北九十里的崇礼县。由于崇礼居民大部份信仰天主教,抗战内战时期支持国民政府,共军因而深以为恨。占据崇礼后共军立刻进行了有计划的破坏和屠杀。祟礼全县被掠一空,天主教中心被焚烧,近千余教民平民遭到了残忍地杀戮。消息传遍国内外各地,被称为“崇礼血案”。而国军来到此处之后,却将现场保护起来,不准他们的亲属前去哭丧,而是等到所有的记者媒体都赶到之后,才仿佛像拉开闸门一样,让这些死去家人的人们涌出门外,抱着自己亲人残缺的尸体哭得死去活来。我不知道所谓的人民的军队是什么,我只知道作为一个党的军队在面对祖国人民的时候同样可以肆无忌惮地大开杀戒。我不知道人民的大量死亡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有多大意义,除去政治上的意义,或许就只有数字上的意义。台湾的二二八是如此,中国大陆的肃反、反右、三年大饥荒、文革……哪一场人类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浩劫不是如此?
&&&&太多太多了,历史是讲不完的,哪怕它仅仅就发生在几十年前。不读历史,你不会知道1949年不仅仅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有着巨大的意义,它对新加坡,对马来西亚,对吉隆坡、曼谷、纽约、旧金山……都有这和我们一样的痛和伤。你不会了解到现任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先生的身世和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年轻时期的从军历程。你不会理解当年处在日本统治之下的台湾,为什么会有几十万的台籍热血青年,踊跃报名参加日军,去奋力争取那一千多个名额,更有甚者因为没有成功参军而自杀。你不会明白在拉包尔,我们的同文同种的台湾兄弟们,是怎么对待我们的国军兄弟的。你更不会想到,当年那些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六百万人,有一天突然面对仿佛空降下来的两百万人的时候,他们的所念所想。
&&&&历史太复杂了,我们大概永远也无法拼出那个时代的一副完整的历史画卷,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地收集好我们所能收集到的历史碎片,认真地将他们整理好,然后告诉给我们的下一代听。但是,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是某一个群体的时候,在面对任何一个历史事实的时候,请先不要急着下结论。因为,你真的理解那个年代吗?谁是谁非,真的就那么清晰明了,爱憎分明吗?
&&&&是向“失败者”致敬吗?
&&&&龙应台在本书的扉页中说:“我,以身为‘失败者’的下一代为荣。”我当然知道她口中的失败者是指谁,我当然也清楚她所讲的失败者,仅仅是指军事上的失败,并不代表其他。因为我们都知道,任何一场战争,对于所有饱受其苦的人民来说,是没有所谓胜利者的。
&&&&但是,我依然不敢苟同龙应台的这个观点。因为,每一个处在战争漩涡中的人,都是身不由己的,都是被命运操弄着的无奈、悲伤着的灵魂。他们被迫跟亲人别离,无法选择自己人生的命运和轨迹。只能顺着时代的大流盲目地前进,或者消逝在时代的夹缝中,或者就那样,被孤零零地放置在异乡,终其一生都难以与家人再次团聚。那么所谓失败者的称谓,所谓军事上的成与败,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总结他们的人生,概括他们所受到过的巨大伤害呢?
&&&&龙应台身为“失败者“的下一代,她说为此而荣。我想,她或许是想借此去特指,去抚慰那些当年遭到时代唾弃和伤害的人们的心灵。但是,身为共产党军队中的一分子,身为解放军中的一员,他们就一定是胜利的吗?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不是也就因此而消散在茫茫天际中,直至今日仍不为人所记忆呢?他们或许有幸逃过了内战,甚至是之后韩战的战火,但是又能有多少人能够逃过建国之后一次又一次野蛮和无情的政治运动呢?他们的功劳和付出是否得到了国家的认同,晚年都得到了较好的生活,可以安度晚年了呢?
&&&&所以,与其说是失败者,我更愿意称他们为大时代之下的小人物。我想向当年那个时代的所有普通的小人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以身为小人物的第二代为荣。
&&&&这是一本成功的书吗?
&&&&用成功这个词汇来形容龙应台的这本书似乎不太合适,但我一时也想不到什么更好的辞藻,因此就暂且这么使用吧。
&&&&从商业价值上看,这本书无疑是获得了巨大成功的。封面上套着的封皮广告上说:
&&&&香港:八万册&&&&台湾:三十万册&&&&大陆:零册
&&&&从香港和台湾的人口来算持有该书的人的比例的话,可以发现那是相当高的。只可惜大陆不能出版,如果可以出版的话想必获得数百万的销量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事实上,在现在这个时代,即使一本书不能够获准出版,如果你真的迫切想要得到这本书,也并不是多难的事情。君不见网上满天飞的各种有心人制作的本书电子版,以及遍及全国的各类盗版书,还有离中国内地并不遥远的香港和澳门,无论你选择哪一种方式,你都不会费太多的周折去得到这本书。
&&&&一本书的销量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用一支笔,你可以写出十本安妮宝贝,也可以写出一本《旧制度与大革命》,前者的销量必定远远超过后者,但是你不能就此说明前者的价值比后者高。事实上,我本人对于畅销书总是有着一种近乎天生的偏见,但是,因为作者是龙应台,因为她所讲述的是那段我非常感兴趣的历史,因为本书的价值我已经在前文中反复提到过了。这本书作为一本畅销书,仍不会埋没它本身的价值。换句话说,这本书的销量,或许就是对这本书的价值所作的一个小小的注解吧。
&&&&我想要谈谈这本书的定位。确实,这本书的定位是有些混乱和模糊的。它自然算不上是一部历史著作,但是也不是一部传统的文学作品。龙应台为了写作这本书跑遍了全球,翻阅了无数历史资料和学术著作,采访了很多当年的老兵和平民老百姓,但是本书并不是一部分析那个年代的书,更不是单纯的一部诸多人物回忆录和采访集的简单杂糅和堆砌。它不够严谨,也不是纯文学,充满文采的语句中处处渗透着各类史料、采访以及写作这本书的人的功力。说了这么多,或许我们已经很难搞清这本书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了,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按照书中龙应台自己所说的,这是一本一个母亲对她十九岁马上要征召入伍的儿子所说的故事。
&&&&龙应台用着散文的写作形式、浅白而感性的语言来向她的儿子缓缓道来她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和认识。或许这其中有很多错误,或许这其中有着太多的以偏概全,或许这本书所体现的史观不够清晰和完整,但是,这些并不能就此说明这是一本失败的书,更不能说清楚为何这本书的销量如此巨大,为何有那么多的人边流泪边阅读本书。让我们暂且抛开脑海中所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意识,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去看待这本书,你会发现这本书,不过是一本讲述历史的文学作品而已,是一个以偏概全的历史印象,是一个母亲对一个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儿子的爱的责任,是对于那个年代的失败者(好吧,请允许我暂且继续使用这个词汇)的一种心灵抚慰。她并不是要凭借着自己的一人之力,去构建当年那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时代,去刻画那个充满着无数中国人悲欢离合年代的历史画卷。因为她做不到,事实上她也没有必要那么做。这是一本简单的书,是一个母亲给自己儿子的疑问所交的答卷。因此,诸君在批评这本书的诸多缺点的时候,请先想一想,自己对这本书的诸多评价和意见,是否符合上述所说的这本书的定义呢?
&&&&当然,这本书本身的问题也不少,而这也正是这本书在赢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却也受到诸多争议的原因。
&&&&我们必须承认,这确实是一本格局非常大的书,但或许是由于写作者受限于时间和精力,或许也受限于学术界和出版界要求的截稿压力,甚或是写作者自身对于题材取舍读特殊考虑,故而写作者似乎为此做出了某些妥协和让步,以便让这本书顺利上市。
&&&&首先,书中有关历史的叙述主要是来自众多微观和写实的视角,来试图去拼凑一幅当年的历史图像。然而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未能对当年的历史做出一个成功的陈述架构,使得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感到有些支离破碎。或许这种支离破碎能够更好地表述当年的那种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情形,但是这无疑会削弱她所应有的陈述历史的力道和能力,因为这样的历史呈现是破碎的,那么贯穿于那个年代的历史脉络就是松散的,断开的。因此仅凭这本书,很多对于那个年代的关键性历史问题,我们几乎得不到任何答案。比如说赢得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国民党,为什么后来却败给了共产党而被迫撤离到了台湾?阅读本书的人,如果事先自己对历史没有一个清晰地认识的话,那么即使读完这本书,他依旧无法明白那段历史的许多方面。当然了,如果这个人妄图通过这本书来一下子对那个年代有一个充分的了解,那么想必在他看完本书之前,就应该能够明白这一点是不可能做得到得了。
&&&&另外,本书虽然难得地从多角度去看待,去分析当年的那段历史,(这非常难得!)但是难免的,龙应台还是会不自觉地局限于某一种意识和立场。很多方面,很多角度,并不像另外某些或某一个角度地那么深入,因而所占全书的份量也是不成比例的。而这,无疑也是这本书的一大遗憾。具体来说,本书中的大多数篇幅,仍然是站在国民党统治下在台湾的外省族群之视野来看待历史,虽然已经迈向普世关怀,(或者说至少有这种意识)但却鲜有去谈论那过去百年来发生在台湾这块土地上最沉痛的族群伤痕。虽然龙应台在不少场合说过,很多人都只去注意当年来台的那两百万人,但是当时一直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六百万人呢?有没有去关注过他们?但是在我看完本书之后,我认为在这一点上,龙应台依旧做得不够。比如说本书在写到国军第七十军的故事时,详细地交代了七十军于接管台湾前后的来龙去脉,而之后的章节讲的却是大量着墨于二战时期台籍日本兵虐待盟军战俘的历史;那么我想问了,当年那件严重伤害台湾本土人感情,并且造成直至今日仍然时有发生的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的矛盾的二二八事件,为何竟只是寥寥数语带过?难道是因为龙应台认为这件事已经被很多历史学家研究的很透彻了,自己毋须多谈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本书的一个严重败笔,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本书的一大缺憾。因此,怪不得彭明敏之流在这本书出版不久便撰文怒骂龙应台,看上去简直是要搞起再一次的全台湾的族群冲突。
&&&&这些问题,龙应台并非完全没有意识到。事实上,在本书前面的序文以及后面附着的访谈录上,龙应台都有提到自己在面对这段大历史的时候的无力。她在写作的时候发现,这样沉重的历史,根本不是她这样的一个如此感性而脆弱的人所能够承受得了的。太多太多没有交代清楚的故事和缘由,她也只能向读者说句抱歉了。她不是历史学家,她没有受到过完整和严谨的史学训练,她只是一个有心人,试图用个人之力去找回那些关于那个年代的破碎记忆,她只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希望自己能够认真地、好好地为她的儿子讲述发生在那个年代的诸多事情。太多的是非,太多人物的功与过,太多观念、立场和认识的纠缠和碰撞,真的不是一个十九岁孩子母亲的人所能够负担得起的。
&&&&有人批评她史观空洞,称这本书为快餐史学的代表。更有人认为一个没有受过史学基本训练的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去写历史。他们的话或许没有错,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写那段历史的人,龙应台不是第一人,更不会是最后一人。那么在龙应台写这本书之前,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黑匣子存在。当这些人在大谈当年国民党如何如何,共产党如何如何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当年那些老兵们呢?有没有去坐在他们面前,认真耐心地听他们讲当年的故事呢?我无意将历史研究和人文关怀二者混在一起。我只想说,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去搞历史研究的人,是不是也需要那些有着普世价值之关怀的人,去认真地聆听那些老兵讲述自己当年的故事,去向他们表达自己最诚挚的敬意呢?
&&&&历史的人文价值,正是龙应台所要寻找的,而不是拘泥于所谓的历史真相。因为这不是她需要去做的事情,不是她作为一个母亲在完成其对其儿子承诺的时候需要做到的事情,更不是她写作本书的目的之所在。
&&&&不久之前,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其中的内容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句一句地看下去,脑海中也不断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有交战正酣的惨烈,也有战后可怕的荒芜。有怀抱亲人尸体的痛苦,也有孤苦伶仃的绝望。无数的痛与伤,就这样随风而去,仿佛从未发生过一样,有的只是老兵颤颤巍巍的身影,满脸的皱纹以及在冷风中吹拂过的缕缕白发。时过境迁,现在已经全然找不到当年激战和血泪的影子,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看了非常多的评论和感想,综合自己在看书时所作的笔记以及他们的观点,才有了现在的这篇长文。
&&&&我不会说愿世界不再有战争这样煽情的话,我只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能够记住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能够理解和明白发生在那些老兵身上的事,理解他们当年的痛与伤,苦与泪。也许这样,战争的数量会减少许多。
&&&&最后,请允许我讲一个在本书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事情吧。
&&&&台北的剧院上演《四郎探母》,龙应台带着她的父亲槐生去听这出戏。令她感到奇怪的是,自己的父亲根本就是五音不全,满口湖南腔,跟京剧的发音实在相去太远,但是他嘴里认真唱着,手认真地打着拍子,连过门的锣鼓声,他都可以空锵空锵跟着哼。(页93)
&&&&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这出戏的第一句刚响起,龙应台便发现自己的父亲已经老泪纵横,哽咽出声。她还发现在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父亲在哭,很多老人的眼睛中也噙着泪花,身边的儿女们频繁地递过纸巾,轻拍着他们的肩膀。
&&&&戏散了,人们开始离开。但是仿佛有一种心灵感应一般,每一个人,都走得很慢,很慢……
&&&&征战了半生却再也见不到自己母亲的老兵们啊……
&&&&老兵们哭了,我也哭了。
&&&&&&&&(吕亚东,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2010级本科生)
文章录入:文江才&&&&责任编辑:文江才&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华中法律书院
卓越法律人讲堂
Copyright &
华中大法律网中国 武汉 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 东四楼 法学院院办:86-27-维护:法学院网络服务中心 鄂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应台的儿子菲利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