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长权力运行内控制度登记表

廉政风险防控知识
当前位置: &
廉政风险防控知识
发布人:李智
点击数:1623
发布日期:
字体大小:【&&&&&&小】
第一,廉政风险的基本常识
第一个概念:风险。指遭受损失、伤害、不利或毁灭的可能性及概率。通俗地讲,风险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也可以说,风险是指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希望的后果的可能性。如自然灾害、安全、股票等等,风险无处不在。
第二个概念:廉政风险。指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廉政风险是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当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也指不廉政方面的风险,或不廉政的可能性。主要是指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可能产生不廉政行为的风险。
这里我们理解:权力是廉政风险发生的核心要素,权力的不当行使会引发廉政风险。只要有权力就存在着滥用权力的可能性,就存在着不作为、乱作为的可能,任何掌握公共权力的部门和个人都客观存在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每个权力岗位都存在廉政风险。
第三个概念:廉政风险防控。查找廉政风险,制定防控措施。
廉政风险的三个特征
廉政风险是危害廉政的。廉政风险不是明确的腐败行为,而是腐败行为发生的条件,是廉政的隐患。
廉政风险是可描述的。廉政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具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查找廉政风险点不能脱离于工作实际。
廉政风险是可防范的。针对廉政风险制定的防范措施应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从而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只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可以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防控措施,去防止风险的发生,或通过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要从三个方面正确认识廉政风险
首先,要认识到风险不等于问题。风险是一种可能性,只是可能发生的危险,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因此,查找风险是找可能性,不是找现实问题。
其次,要认识到廉政风险不等于腐败。腐败是已经发生的为谋取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职位的行为,而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如果防控得好就不会发生,如果防控得不好就可能会发生。
第三,要认识到查风险不是找问题。查风险是查找权力行使、制度机制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廉政风险,不是某个干部或单位已经存在的问题;是针对岗位的、单位的,是静态的;不管谁在这个岗位上、在这个单位里,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
廉政风险的种类(业务流程和外部环境)
廉政风险的种类较多。兵团将需要查找和防控的廉政风险确定为三种类型: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1、思想道德风险:是指由于放松学习,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或不作为的风险。思想道德偏误是导致“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的主观诱因 。 2、岗位职责风险:是指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风险。3、制度机制风险:是指由于工作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制约、权力被滥用的风险。制度机制缺陷是导致“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的必要条件。
二、为什么要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一)廉政风险防控的产生与发展
早在2007年,当时的北京市崇文区以“大预防”为主线,运用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提出并实施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初步形成了廉政风险防控的“崇文经验”。此后,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的高度重视下,北京市大力推广了这一做法。同时,一些部门和地区也开始学习和推行这一做法,并逐步引入了内部控制的理念和方法。后来,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央和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的高度关注。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入手,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建制度防线,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开展调研、听取汇报,要求认真跟踪了解和总结推广北京市在廉政风险防控方面的经验做法。2010年5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经验交流会上,进一步介绍了一些地方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经验。2011年1月,中央纪委六次会全又提出:“要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2011年8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北京市召开全国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现场会,总结推广部分地区、部门和单位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的经验。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通报了一组数字:当时据统计,31个省(区、市)开始部署这项工作的有21个、试点的有10个;55个中央纪委、监察部派驻机构驻在部门中,在机关开始部署的有15个、试点的有12个,在系统开始部署的有17个、试点的有8个;同时,部分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校等企事业单位也启动了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工作。2011年12月,中央纪委正式印发《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中纪发〔2011〕42号),标志着廉政风险防控由最初的基层实践探索,到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如今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廉政风险防控的目的与意义
大家都应该听过“扁鹊三兄弟”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天,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三兄弟都精通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说:“大哥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二哥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限于乡里。所以也没有名气。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一些大手术,都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其实呢很惭愧,我也只能让病入膏肓的人多活几日罢了。
因为“扁鹊三兄弟”的故事说明了“良医治未病”的一个道理。就是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反腐败如同治病,最有效的就是要加大预防力度,像扁鹊的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及早发现一些有苗头性问题,要像扁鹊二哥那样,治病于初起之时,与人为善,早打招呼,知错就改,改了就好;对腐败分子,要像扁鹊那样,动手术,下猛药,严肃查处。不要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往往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我们惩治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现象,预防则可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发生,因而也减少了惩治。我们学习廉政风险知识和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就是要将风险管理的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针对国家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中的腐败问题,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综合措施,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系统管理的一个过程。
意义: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高度来看,廉政风险防控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开展防控工作,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党的纯洁性同一切腐败现象是根本对立的。保持党的纯洁性,就必须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因为,只要有价值产生,就会有权力的存在,而权力得不到监控,就一定会有产生腐败的可能。价值越大,权力越大,产生腐败的机率也就越大。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的过程,就是权力大清理、思想再教育的过程,就是流程再优化、效能再提高的过程,就是制约再强化、监督再严格的过程,从而达到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目的。
从预防腐败的角度来看,廉政风险防控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开展防控工作,能够从源头和机制上有效防治腐败。中央纪委《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年工作规划》提出,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把防治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并明确要求建立预防腐败信息共享机制和腐败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有利于加大治本力度,是“釜底抽薪”、“良医治未病”的有效举措,是探索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新路子。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找准、找全、找实廉政风险点,制定并落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加强日常动态防控管理,建立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使廉政风险防范于未发之前、处置于初起之时,从而达到有效防治腐败。
从关心保护干部的角度来看,廉政风险防控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开展防控工作,能够从根本上关爱和保护干部。反腐倡廉建设既要惩处,又要预防,预防腐败的意义更为重大和深远。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注重干部队伍能干事、干成事的同时,如何使干部不出事,是各级组织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组织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特别是长期工作在领导岗位的干部,受到的诱惑较多。如果在他们刚刚出现错误萌芽的时候,给他们拉一把、提个醒,让轻微违规违纪的干部迷途知返,就可以减少腐败、减少损失,甚至可以说减少被处理干部对家庭和亲人造成的痛苦。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就是为了预防和控制腐败现象,为了降低腐败发生的概率,为了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腐败行为,为了让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从而达到犯错误的干部越少越好、所犯的错误越小越好的目的。这是组织对干部最大的关心、最有力的保护。
三、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步骤和主要内容?
查找和防控,是整个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核心。兵团出台的两份文件,一份是《工作规程》,一份是《工作安排》,市纪委出台的《实施意见》实行,都对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方法步骤、主要任务等都作了具体明确。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下面,我就如何防控廉政风险,重点说一下实施步骤和主要内容。
廉政风险防控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部署培训(2012年6月至7月)。分级成立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动员、组织学习培训等。
1.各单位、各部门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或内设机构为成员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纪委(纪检组)、监察局(处)。
2.结合实际或行业要求,制定易于操作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3.召开动员大会,宣布实施方案,领导小组组长对此项工作提出要求。
4.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召开座谈会,赴内地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指导。
5.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标语、图版、文件、简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浓厚社会氛围。
1、成立领导、健全组织2、制定方案、明确任务3、动员部署、广泛宣传4、加强指导、培训骨干。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通过厘清权力责任、排查廉政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完善制度机制等,建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基本操作规范。
(一)依法规范职权(2012年8月至9月)
按照《规程》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职权清理、编制职权目录和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图工作。
1.从8月初开始,以内设机构为单位按照要求开始清理职权。
2.内设机构将清权确权的初步意见和有关资料报领导小组进行初审,领导小组提出初审意见后,报单位(部门)党委(党组)审核确认。
3.领导小组根据党委(党组)审核确认的结果,编制本单位职权目录。
4.在编制职权目录的同时,以内设机构为单位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图。
5.将制作完成的权力运行流程图报领导小组进行初审,领导小组提出初审意见后,报党委(党组)审核确认。
6.9月上旬,将经党委(党组)审核确认后的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书面文件各1份并电子版光盘,报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
7.9月中下旬,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上报的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进行审核,并将修改意见及时反馈各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各部门按照要求及时修改完善后,将修改完善后的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报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8.通过政府网站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开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
(二)查找廉政风险(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
各单位、各部门按照“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的基本方法,依次查找个人岗位、内设机构和单位(部门)廉政风险。
1.从10月初开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个人、内设机构、单位(部门)查找廉政风险,层层把关。
2.领导小组对已排查的廉政风险进行初审后报党委(党组),党委(党组)认真分析研究,对没有查找到的或查找不全的,及时进行提示和补充;待廉政风险找准找全修改完善后,党委(党组)再次研究确认后,由主要领导签字报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
3.上一级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反馈各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各部门按照要求修改确认排查的廉政风险。
(三)评定风险等级(2013年3月至4月)
廉政风险的等级,要按照自查申报和组织审定的程序确定。
1.成立专门风险等级评定机构,或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评定风险等级工作。
2.评定机构研究确定风险等级评定标准,并及时公布。
3.个人、内设机构根据评定标准,初步确定各风险等级并报评定机构审定;单位(部门)风险等级直接由评定机构确定。
4.评定机构审定个人、内设机构自查申报的风险等级。
5.评定机构负责编制《单位(部门)廉政风险等级目录》,经党委(党组)审核后,报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经领导小组修改审定反馈后,将修改后的等级目录再报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6.通过单位(部门)内网等形式及时将等级目录公开。
(四)制定防控措施(2013年5月至10月)
按照岗位定措施、内设机构定流程、单位定制度的基本方法制定防控措施。
1.组织个人制定岗位防控措施,完善填写《××单位(部门)个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经内设机构负责人审定签字。
2.组织内设机构完善工作流程,完善填写《××单位(部门)××处室(科)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经分管领导审定签字。
3.组织专门人员负责单位部门的制度建设工作,完善填写《××单位(部门)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经主要领导审定签字后,报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经修改确定后,再报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4.通过单位(部门)内网信息公开等形式及时将个人岗位、内设机构、单位(部门)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公开。
1、梳理职权、排查风险2、明确职责、评定等级
3、强化措施、构筑防线
第三阶段:12月上旬至12月底为检查总结阶段。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总结,适时组织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检查考核、结果运用
1.收集、整理、归档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资料,制作单位(部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资料汇编。
2.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开展廉政风险工作情况进行自查和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报告,经党委(党组)审定后报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
3.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检查考核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中,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价和任免的重要依据。
(四)廉政风险防控的主要内容(8项内容、6张表格)
核心内容:有效防范、及时化解
第一步:清理明确职权
主要任务:摸清职权底数,编制职权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
工作方法:各部门、各单位对照法律法规和“三定” (定岗,定员,定责)方案,按照 “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对岗位、部门和单位的各类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梳理界定职权,明确职权责任,摸清职权底数。对单位行使的各类职权,编制“职权目录”,明确职权名称、内容、行使主体和法律依据等;对单位内部行使的管理职权,编制“行政管理权目录”,明确内部管理职权行使的岗位、权限、程序和时限等。同时,根据“职权目录”和“行政管理权目录”,针对每一项职权,按照现行的权力行使主体和程序分别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
注意事项:1、必须对照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比如,组干上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安检的《安全法》低保的《低保工作条例》的等等。2、必须利用现有的外部职权清权确权结果。近年来,单位对外行使的行政职权(即外部行政职权或执法权)已进行过相关的清权确权工作。比如,规范性文件,各部门、各单位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清权确权工作。3、必须全面梳理内部行使的行政职权(即内部行政职权或行政管理权)。借鉴外部行政职权清理、目录编制、流程图绘制等相关做法,以及参考系统内外有关单位的做法,认真编制《本部门职权目录》、绘制《本部门权力运行流程图》。摸清职权底数:全面清理和确定对管理及服务对象行使的各类职权,重点是行政许可、处罚、征收、强制、监管、审批、裁决、给付等职权
1.清权确权。各单位各部门要依照法律法规和机构职能“三定”方案,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全面清理和明确对管理和服务对象行使的各类职权。职权既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本单位本部门“三定”方案以及上级文件规定的权力,也包括本单位本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自行设定的权力,还包括本单位本部门事务管理等内部行为职权。要按照改革的精神,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转变管理方式的转变管理方式。
2.编制单位(部门)职权目录表(见附件1)。各单位各部门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编制本单位本部门职权目录。职权目录要明确职权名称,内容、行使主体和相关依据等。职权目录要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修、改、废、立情况,及时进行更新。
3.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图”(见附件2)。各单位各部门依据职权目录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图。该流程图要明确办理主体、程序、期限和监督方式等,对每一项职权运行流程进行优化,形成不同权力之间,运行不同环节之间的有效制衡和相互协调机制。同时,也要对单位内部的人、财、物管理等职权进行清理、规范,明确内部职权行使的岗位、权限、程序和时限等。
4.审核上报。各单位各部门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单位本部门“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的初步审查,报本单位本部门领导班子审核确认后,报上一级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上一级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认真审核并将结果反馈各单位各部门,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要求修改完善后,再将上述图表报上一级廉政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二步:排查廉政风险
主要任务:查找岗位、部门、单位廉政风险点。
如何理解和描述“风险点”?第一,“风险点”不是“风险人”。廉政风险点是指权力行使过程中可能产生廉政风险的某一具体环节或部位,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来查找其可能产生的廉政风险。因此,对于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来说,千万不要有抵触情绪,一定要认识到查风险不是“找茬”、“挑刺”、“找问题”,而是查所在岗位行使权力可能产生的廉政风险、查可能产生廉政风险的某一具体环节或部位。换句话说,不是因为你在这个岗位上就查廉政风险,谁在这个岗位上行使权力都一样要查找廉政风险。第二,“风险面”不是“风险点”。查找的风险不能笼统、抽象,必须明确、具体,只有这样,才能便于下一步制定防控措施。比如,系统内有些单位所列的“风险点”其实是“风险面”,没有表明风险产生的具体的岗位、环节或部位,这样制定出的防控措施也容易流于形式。第三,描述“风险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风险点本身,必须指向明确、定位准确、表述精确。指向明确,就是能从该风险点看出其存在的某个领域或某类岗位;定位准确,就是能从该风险点看出其存在的具体环节或部位;表述精确,就是指风险点本身的语言表述要简洁、确切。另一部分是风险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必须对风险点所涉及风险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完整、准确、规范地描述。一个风险点,其风险表现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项的,描述时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注意事项:1、查找廉政风险必须把握好“三个环节”。查找廉政风险的过程,就好比是堆砌“金字塔”的过程。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是“塔基”。无论是领导岗位还是一般干部岗位,无论是税收执法岗位还是行政管理岗位,无论是机关处室岗位还是基层单位岗位,都要做到无一遗漏、不留死角。查找部门廉政风险点是“塔身”,要突出查找重点岗位、重点事项、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点。查找单位廉政风险点是“塔尖”,要突出查找领导班子的廉政风险点。总体上形成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其他重要岗位三个层次的既重点突出又相互联系的廉政风险点体系。2、查找廉政风险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主观风险与客观风险的关系。前面讲过,廉政风险有多种,包括思想道德风险,但其属于主观方面的风险,具体表现形式和风险大小,随着个人的思想意识变化而变化,查找起来难以把握,标准难以统一,实践中,我们把查找和防控风险的重点都放在客观风险方面。二是廉政风险与业务风险的关系。业务风险是指在开展业务工作过程中,发生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工作失误和偏差的可能性。廉政风险大多存在于业务风险之中,但业务风险并不都是廉政风险,两者之间不可画等号。我们防控的重点应放在廉政风险方面。比如,保密管理,存在泄密风险;车辆管理,存在交通安全风险;等等。这些都属于业务风险,不需纳入廉政风险防控的范围。3、查找廉政风险必须利用好“一个基础”。风险细分为x种类型,将风险环节细分为x个具体环节,设置了x个风险岗位,列举了x个风险点,描述了x条执法风险,提出了x条防范措施。我们要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深入排查好税收执法权行使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一方面借鉴其好的做法和经验,排查好行政管理权行使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
1.查找的主要内容。重点围绕思想道德、权力行使、制约机制等方面查找岗位、处室(科)、单位部门存在的廉政风险。思想道德方面,重点查找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工作作风不扎实和职业道德不牢固,以及外部环境对正确行使权力的影响,可能诱发行为失范的风险;权力行使方面,重点查找由于权力过于集中、运行程序不规范和自由裁量幅度过大,可能造成权力滥用的风险;制度机制方面,重点查找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制度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凡属权力行使和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曾经出现过违纪违法问题的部位,以及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部位,均须进行重点排查。
2.查找的主要环节。
(1)查找岗位风险。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组织党员干部对照以往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等多种形式,认真分析并查找个人在思想道德、权力行使、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填写《**单位(部门)个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见附件3),报所在处(室、科)或党组织审核。存在廉政风险岗位的工作人员,要作出廉政承诺在本单位本部门公开。
首先,查找岗位风险点。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各岗位工作人员包括领导干部,都要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通过自已找、群众帮、领导提、集体议和组织审,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内外结合等方式方法,全面查找廉政风险点。
――自己找。每位干部都要对照本部门、本单位“职权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找准自己从事的工作岗位所承担的各项职责,以及行使职权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全面分析查找个人行使权力过程中在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方面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
――群众帮。在自己找的基础上,个人可以邀请一些同事共同分析、共同查找,互帮互助,共同完善。
――领导提。将个人查找的岗位廉政风险点,报请本部门、本单位领导提意见,个人根据领导提的意见及时修改。
――集体议。本部门、本单位召集全体人员,集体评议各岗位工作人员查找的廉政风险点。个人根据集体评议的情况进一步完善。
――组织审。各部门、各单位将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集中上报防控办,由防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审核、审定。
这里着重讲一讲“自己找”:
比如,在岗位职责方面:大宗物品采购中,有没有利用职务便利,徇私舞弊、收受回扣、索贿受贿、谋取私利等问题。
又如,在业务流程方面:基本建设过程中,有没有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等问题。
再如,在制度机制方面:有没有制度空白或漏洞,存在“无章可循”、“打擦边球”、“钻空子”等问题;有没有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的地方,导致隐患较多、腐败易发等问题。
(2)查找处(室、科)风险。针对人、财、物管理和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重要岗位,组织处(室、科)所有成员对照职责定位等情况,分别查找出权力行使和执行制度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认真分析风险内容,认真细化表现形式,填写《**单位(部门)**处室(科)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见附件4),报本单位本部门廉政风险领导小组初步审查后,报所在单位本部门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审核。
(3)查找单位部门风险。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特点,重点查找在贯彻执行“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内容和表现形式,填写《**单位(部门)廉政风险防控登记表》(见附件5),报上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备案。
查找单位风险点。单位风险点也不是个人风险点、部门风险点的简单累加。查找单位风险点,是在查找个人、部门风险点的基础上,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再进行分类汇总、列出纲目。单位层面的风险点中,领导班子的风险点是重点。领导班子的廉政风险点也不能由领导班子成员廉政风险点的简单累加。要着重围绕“三重一大”(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分析查找领导班子的廉政风险点。
查找部门风险点。部门风险点不是个人风险点的简单累加。查找部门风险点,是在将本部门所有个人岗位廉政风险点进行分类汇总的基础上,按照对口业务链条,全面梳理本部门每个岗位、每个环节上的潜在风险,明确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上的高危风险点
风险排查中要注意把握几个方面:
明确两类主体
风险排查的主体责任对象有两类:一类是个人,是指履行岗位职责的所有在职党员干部或者说所有财政供养的国家公职人员;一类是集体,包括部门(单位)以及各处(科)室。
分清不同内容
个人查找的廉政风险主要是个人存在或潜在的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的内容、形式及危害。
集体查找的廉政风险主要是单位工作职能特殊性(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三重一大”决策)风险、处(科)室职责特殊性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方面的内容、形式及危害。
规范风险点的构成和表述方式
每个风险点的查找应有风险源、风险点、危害性三个要素组成。廉政风险点是指公共权力运行流程中可能产生廉政风险的具体环节或岗位。它与其相对应的廉政风险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着权力运行的变化或岗位职能职权的调整,而相应发生变化。比如说科室与科室之间,职能不同,副科长与科长之间,职位不同,连队的书记和连长职责不同,他们的廉政风险点那也不同。
表述方式如:由于财经制度不完善和法规意识淡薄(风险源),致使财务管理不规范,尤其是大额度资金审批使用不能科学民主决策(风险点),造成决策失误、资金使用不正确、不应该、不合理(危害性)。
突出排查重点:
(1)权力行使方面,重点查找由于权力过于集中、运行程序不规范和自由裁量幅度过大,可能造成权力滥用的风险。
(2)制度机制方面,重点查找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可能导致权力失控的风险。
(3)思想道德方面,重点查找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工作作风不扎实和职业道德不牢固,以及外部环境对正确行使权力的影响,可能诱发行为失范的风险。
凡属权力行使的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曾经出现过违纪违法问题的部位,以及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部位,均须进行重点排查。
风险排查五步法:
(1)岗位职权界定法。对岗位、部门的职责进行认真梳理、科学界定,以职权法定为原则,明确职权范围和权力边际。
(2)业务流程梳理法。查找因程序不严密、过程不公开、决策不民主、论证不充分、监管不到位而导致的廉政风险。
(3)制度建设评估法。对现有制度建立情况进行评估,看制度是否健全,查找因制度空白、制度缺失造成的廉政风险;
(4)工作方式分析法。对工作方式公开程度进行分析,查找因公开不够、权力运行透明度不高存在的廉政风险;对工作方式现代化程度进行分析,查找因监管不到位存在的廉政风险;对工作方式的市场化程度进行分析,查找市场竞争机制运用不够存在的廉政风险。
(5)典型案例分析法。在查找廉政风险点中,要注重从一些案例中发现问题,找出潜在的廉政风险。
第三步:评定风险等级
各单位各部门要组织专门评定机构依据存在以下风险种类的多少来评定风险等级。其中,存在以下一到两种风险的,应当评定为低级;存在以下三到四种风险的,应当评定为中级;存在以下五种以上风险的,应当评定为高级;存在第一、第四、第十种风险之一的,一律评定为高级。
风险种类有:第一,不正确行使权力产生重大影响;第二,没有按规定对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进行分离;第三,权力的行使对相对人权益具有重要影响;第四,对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没有合理限制;第五,工作制度不够清晰明确;第六,工作程序不够规范严密;第七,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完备;第八,权力行使不够公开透明;第九,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不及时到位;第十,曾经发生过不廉洁行为;第十一,影响廉洁履行职责的其他因素。
各单位各部门要对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对廉政风险等级较高的权力,在单位部门分管领导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单位部门主要领导负责监督管理;对廉政风险等级一般的权力,在处(室、科)领导直接管理的基础上,由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监督管理;对廉政风险较低的权力,由处(室、科)领导直接监督管理和负责。各单位各部门要编制《**单位(部门)廉政风险等级目录》(附件6),包括权力行使的依据、界限和责任,存在的廉政风险,风险等级以及负责人等内容。廉政风险等级目录要经本单位本部门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后,报上一级领导机关和有管辖权的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备案。
主要任务:分别评定高、中、低三个等级的廉政风险。
评定程序:个人自评、集体互评、领导点评、组织审定。
――个人自评。在自己找风险点的同时,由个人对照标准对自己查找的廉政风险点进行风险等级自我评定。
――集体互评。在“群众帮”、“集体议”的环节,对个人自评的廉政风险等级进行再分析、再评议。
――领导点评。在“领导提”的同时,对廉政风险等级一并进行把关。
――组织审定。在审定廉政风险点的同时,一并审定廉政风险等级。
基本方法:综合参照权力的重要性、自由裁量权大小、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腐败问题的危害程度及影响大小等依据要素,分别设定廉政风险等级评定标准。省局将尽快研究制定具体的评定办法。初步考虑为:
――高等级风险:职权涉及重要的税收征收权、许可权、审批权、检查权、处罚权和重大项目建设、重要人事任免、重要财务收支、大宗物品采购等事项,自由裁量权大,腐败发生几率高、危害严重、影响恶劣。
――中等级风险:职权涉及一般的税收执法、项目管理及人、财、物等事项,自由裁量权较大,腐败发生几率较高、危害较重,影响较大。
――低等级风险:职权基本未涉及税收执法、项目管理及人、财、物管理等事项,自由裁量权较小,腐败发生几率较低、危害较轻、影响较小。
注意事项:1、个人在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的同时,就要自行评估对应的廉政风险等级。2、个人、部门(单位)廉政风险点查找及廉政风险等级评定后,要分别按要求填写《岗位(个人)廉政风险自查情况登记表》、《部门(单位)廉政风险自查情况登记表》,并按时报防控办。3、经防控领导小组审定后,由防控办编制单位廉政风险点汇总表,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公示,接受内外监督。
考虑因素:
一是风险存在的部位,凡是具有“三重一大”决策权,执法权、审批权、处罚权、物资管理权等重要岗位查找出的廉政风险,一般应视为高等级或较高等级的风险;
二是转化的几率,虽然已有一些防控管理措施,但仍有随时转化为不廉洁和腐败问题的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防控,应视为高等级或较高等级的风险;
三是自由裁量权的大小。
四是社会关注程度。
五是造成的危害,就是对廉政风险一旦演变为腐败的严重程度,造成的危害进行预判,造成经济损失、社会危害和不良政治影响较大的,一般应视为高等级或较高等级的风险。
第四步:制定防控措施
主要任务:逐“点”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防控措施,规范权力运行。
基本思路:针对确定的廉政风险点和风险等级,各部门、各单位应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廉政要求等,及时研究制定具体管用和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属于岗位职责方面的,通过分权、示权、控权等制衡措施,规范权力行使;属于业务流程方面的,按照法治、廉洁、高效、便民的原则,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属于制度机制缺失或不完善方面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并抓好落实。
注意事项:1、确保逐“点”定“措”。对查找出的所有廉政风险点,都要制定防控措施,确保“一对一”、“全覆盖”。2、推进科技防控。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固化防控措施,减少人为因素和随意性。3、规范权力运行。各部门、各单位在制定防控措施的同时,应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修订完善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将防控措施和修订后的流程图报防控办。
1、防控措施的主要内容。针对廉政风险和风险等级,依据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廉政要求、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具体管用和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特别要突出对高级风险的防控,着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属于权力行使方面的,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程序规定,探索完善分权、控权的有效监督制约办法,规范权力行使;属于制度机制方面的,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抓好落实;属于思想道德方面的,通过开展专题党课、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等形式,增强党员干部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廉洁从政的自觉性。
2.制定防控措施的主要环节。
(1)针对岗位风险,由本人对照发行职责情况和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报所在处室(科室)或党组织备案。(2)针对处(室、科)、单位部门风险,由处室(科)或单位部门领导班子围绕决策、执行过程和监督、检查、考核等关键环节,对照相关法规制度,研究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一项全员找风险、时时预防、事事防范的长期性工作,我们都要积极主动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兵师纪委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下一条:& 上一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权力运行内控监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