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干部待遇国家工程开中介可以吗

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3.00
&&¥2.00
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
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模式之初探&&&
----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探讨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模式
中共白云区委老干部局
摘要:老龄问题现在已经是世界难题,作为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中国老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老年人管理服务领域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地社会化管理与服务。老龄问题除面临的经济压力外,管理服务模式也是关系社会和谐、幸福晚年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阐述了目前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现状,浅析了老年人服务管理模式、老年人政府机构、社会管理机构及老年人群众组织建设,摸索有助于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老年人管理服务新模式,让老年人发挥余热、安度晚年。
关键词:离退休人员& 管理服务模式
1982年中央颁布实施《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下简称《决定》),不仅解决了领导职务终身制带来的弊端,并成立老干部局,建立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干部大学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各级组织,使离退下来的老同志能发挥余热,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决定》颁布30年来,随着各项离退休待遇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离休干部“三个保障机制”得以巩固与完善,退休人员各项待遇得以保障与落实,离退休干部普遍得以安享晚年。
一、《决定》颁布30年来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
《决定》颁布30年来,离休干部进入双高期,服务管理责任重大;退休人员低龄化数量大,管理服务难度大。以白云区为例,离退休人员队伍比较庞大,仅离退休干部就达6400多人,在广州市十区二市中位于前列,主要原因是:一是白云区前身是郊区,管辖的范围比较大(曾辖现在的白云、天河、芳村、黄埔等区的全境及海珠区的官洲、华洲等地),因工作需要造成干部人数比较多;二是在1985年郊区区域划分时,新划分的新区基本上不接收45岁以上的干部,这批干部到目前为止都在我区退休;三是历年从教育、卫生系统退休的干部比较多,占了全区离退休干部总和的一半。而企业退休人员就更多了,仅区人力资源老劳动保障局退管办管理的就22000多人(不含未移交企业退休人员、自行到社保中心办理退休人员)。以广州市人均预期寿命77岁为例,这样庞大的群体在离开工作岗位近20年的时间里,如何做到六个老有,在建设和谐社会中起到积极作用,与其管理服务模式息息相关。
二、目前离退休人员的主要管理模式。
(一)、离休干部的管理模式
以白云区为例,离休干部按照“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的原则、“共享改革成果” “特殊群体,特殊照顾”的精神、“政府供养,单位管理”的模式、“发挥作用,量力而行”的要求进行服务管理,使老干部能安享幸福晚年。
对于企业离休干部,按照《关于做好我省国有企业改制或退出市场后离休干部安置管理工作的通知》(粤委办〔2003〕36号)中有关“各地改制和退出市场企业的离休干部由当地市、县老干部局统一管理和服务”、“非改制和非退出市场的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集体所有企业原则上维持原有对离休干部的管理方式,有条件的也可逐步交由当地老干部局管理”的精神,于2003年11月经区委同意成立区属企业离退休干部管理中心,由区属企业离退休干部管理中心对企业离休干部进行直接管理。并制定《实施办法》,分四批将所有50多名企业离休干部进行接收管理。除社保发放的基本养老金外,其余离休费均由财政发放,并建立与机关事业单位离休费同步增长机制(由财政支出),建立医疗统筹、财政保障机制等。
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管理由区委老干部局宏观管理、单位直接管理、财政供养的办法。全区离休干部“三个保障”机制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已完善,政治待遇在多年的实践中也形成了制度,并根据实际进行补充与创新。另外,白云区除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省、市的政策外,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离休干部在患重大疾病时给予一定比例的自费医疗费用补助;离休干部超目录用药可以申请一定范围内的公费记账等。
(二)退休人员管理模式
退休人员管理模式,以白云区为例,一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约6000人以老干部局宏观管理,单位直接管理为主(财政发放退休金);二是企业移交或社会申办退休人员2万多人以区人力资源保障局退管中心直接管理为主(社保发放退休金);三是部分未移交企业退休人员仍由企业自行管理(社保发放退休金);四是区民政局老龄委负责老年人各项社会政策与福利的管理(如长寿金、老年优待办法等)。并在社区开展了老年人四就近服务管理工作,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内容丰富、实用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区委老干部局主要承担起区离退休老领导政治待遇的具体落实、区机关事业单位处级以上退休干部政治待遇的宏观指导、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的宏观指导。广州市及各区(除越秀区)退休干部的管理基本按照上述模式。越秀区委老干部局直接接收管理了区处以上退休干部。
(三)离退休人员学习活动的管理服务模式
1、办好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大学等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
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大学是党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阵地,是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支部建设的重要平台,是满足老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以白云区为例:一是将大力发展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二是将大力发展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内容。三是将大力发展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对策。白云区老年干部大学成立于1996年,是广州市十区二市中建校较早的老年干部大学之一,并办了同和、京溪两个分校,如今全年在校人数升至6000多人次。老干部活动中心1993年3月成立以来,已累计投入1000多万进行软硬件建设,活动中心一次可容纳近600人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各队伍(艺术团、书画摄影协会、乒乓球队、棋牌等)几百人均有了活动和排练的场所,中心设有白云区人民医院门诊、理发室和食堂,进行一条龙服务。
2、建设好人力资源保障局退管中心的工人活动场所。
如白云区,除退管中心开设的工人活动馆外,镇街也开设了退休工人活动的场所,如江高镇将退管服务和公园休闲相结合:在公园里配备办公室、医务室,开设了书画长廊、花鸟虫鱼长廊、曲艺社等共7200多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场地等,凡是江高镇社会化管理的退休老人,凭证可以免费出入江高公园,并免费使用里面的游泳池、乒乓球台等娱乐设施,还可办理各项业务等。
3、做好离退休人员社区四就近管理服务。
随着社会发展,社区服务、养老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方式。在社区,老干部不脱离家庭,享受到各种如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体活动、精神慰籍等服务。以白云区为例,社区四就近主要以如下形式体现:一是区委老干部老年干部大学开办的社区分校,镇街开办的老干部活动室;二是区民政局开设的星光老人之家。三是<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年区供销联社成立的非营利社会工作组织机构----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先后发展了嘉禾、京溪、金沙等8个服务网点,营业面积共计6500多平方米。服务内容以社区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企业及外来务工者服务、志愿者服务等为主;四是各镇街退管办开设的退休工人活动场所。
(四)离退休人员发挥作用的管理服务
老年人是社会主体的一部分,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老干部,他们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有自己的政治经验和智能优势。据有关资料介绍,从近40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者看,他们获奖时的平均年龄为66.9岁,且大多数在退休以后。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创立“新华夏构造体系”和发现大庆、胜利油田时也是在古稀之年。老同志需要而且应该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占有一席位置。发挥老干部作用,以白云区为例,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一是依托老干部大学和活动中心各团队,利用自己的专长,进行教书育人、慈善筹款、教育演出,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为。二是依托社区,担当志愿者,发挥余热。三是参加关心下一代组织,进行捐资助学等“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关心下一代活动,充分2001,已在全区各镇街、社区建立关工网络(600多个关工组织),凝聚了老同志(含村、社老人)上万人,通过典型示范,深入开展各具特色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模式初探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老龄化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我们已经未富先老,我们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也滞后,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老龄社会,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挑战的紧迫性和自觉性,把应对老龄社会的挑战列入未来发展战略之一,老年人过去的劳动,为社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财富,老年人应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安置好老年人,加强并逐步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管理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家的发展战略发展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社会建设和管理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领域,今后一个时期政府管理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将成为今后国家政府职能转变的重中之重。社会管理包括“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老年人社会管理服务,就是政府有关工作机构通过制定实施老龄政策法规,规范老年组织、管理老年社会事务,回应老年群体的诉求、化解涉老纠纷、培育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其中,老年社会事务是老年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老年人口流动、老年教育文化、老年体育、老年再就业与社会参与、老年福利等领域。加强老年人社会管理服务的目,一是增强政府对老年人的掌控力;二是获得来自老年人对政务的参与和支持。老年人社会管理的重点是有关工作机构对老年人群众组织的管理与服务。下面,本文从离退休人员这一老年人群体社会管理的重点领域着手,初步探析老年人服务管理的模式。
(一)、加强各级老干部局功能,由各级老干部局接收管理机关事业离退休人员。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各级党委老干部局因管理服务离休干部而成立,随着离休干部的逐年减少,机关退休人员的逐年增加,老龄社会问题的日益严峻,老年工作机构必须逐步加强。现在绝大部分企业退休人员已由区人力资源老劳动保障局退管办统一管理,将来的趋势是将所有企业退休人员和社会申办退休人员集中统一管理。企业离休干部以广州市各区为例,也基本由各区老干部局接收管理,如白云区接收管理企业离休干部后,企业离休干部普遍归属感、组织性都很强,白云区也逐步完善制定了适合企业离休干部的各项管理服务制度,成效显著。故建议适当增加各级老干部局编制,接收管理机关事业离退休人员。理由如下:一是可以整合人力,财力。目前各单位管理离退休人员的模式使得每个单位须配置一到多名的兼职或专职的老干部工作人员,造成人员浪费。二是解决各单位各自为阵的服务、文体活动、发挥余热、发放福利等不平衡的情况,且集中服务、活动等比各单位自行组织更能节约成本。三是便于整体掌握离退休干部情况,为研究制定离退休干部各项政策提供有利的依据。四是便于收集离退休干部意见与建议,更好地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
(二)、健全老年人社会群体,成立老年人协会。
根据国际上的发展经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过社会组织(老年人协会)这一中介可解决下列问题:一是政府直接面对分散的个人而造成的管理成本过高现象。由于老年工作机构―老年人协会―老年人个体这一管理链条比较完备,老年工作机构可以直接面向老年人协会而非面向老年人个体实施管理,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老年人个体可以通过老年人群众组织这一共同利益代言人向老年工作机构反映老年人的信息、诉求,参与决策,整体上降低了老年人个体参与决策的成本。同时,由于老年工作机构在决策过程中不用面向分散的老年人个体征求意见,可以降低老年工作机构的决策信息收集成本。二是比较强势的老年人协会形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民间监督力量,对老年工作机构的政策制定实施过程可以实行有效监督,客观上能够促使老年工作机构出台的政策措施更贴近老年人的意愿和心声,也有利于促进老年工作机构决策的民主化。三是老年人协会起到沟通政府和老年人的桥梁纽带作用,老年人的利益诉求可以有组织、有序的进行,一些矛盾和冲突,可以直接在老年工作机构和老年人协会之间获得解决,不至于形成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危机社会稳定。老年工作机构同老年人协会形成良好的合作和协同关系,即可以实现对老年群体的有效管控,防止老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老干部工作机构,成立老年人工作领导小组。
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老年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分管老年人、老干部工作的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区委老干部局局长,区民政局局长,区人力资源保障局局长。老年工作的决策权、监管权相对集中,老年工作的责任主体更为明确,有利于避免各个部门分散决策导致的决策成本累加,有利于在政府层面形成协调一致的政策和行动,避免公共资源投入在老年事业领域出现“浪费”和“短缺”并存的现象,也有利于克服 “多头负责,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的责任分散效应。
&&&& (四)、完善社区建设,做好老年人四就近服务管理工作。
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将面临日益严重的社会老龄化趋势。以广州市2010年为例,60岁以上老年人口116.3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4.5%,而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四二一家庭模式成为社会家庭的主要要形态,家庭已不能适应老年人的需求,使老年人过上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是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核心问题,因而老年社区呼之欲出。老年社区是为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依据老年人的需求特点设计、建造的,能够使老年人享受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的社区。
建议在老年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领导下,整合老年人学习、活动场所,规范老年人学习、活动的管理服务,加强老年社区建设。目前公益或半公益性的老年人活动场所有:老干部局直属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干部大学,民政局直属的星光老年之家、老人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直属的工人活动中心,政府购买的社区服务等。大力整合上述活动和学习的场所,理顺主管单位,逐步实现政府主管部门指导管理或社区老年机构自治或政府购买服务。这样可节约管理成本、丰富服务项目,社区管理服务要以老年人追求健康、便利、情感、精神等需求,提供各类便利服务,如建立老年购物中心、适应老年人物资需求;建立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机构(可利用社区医院)、建立老年人医疗保健体系;建立家政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服务需要;建立社区呼叫系统(如广州市的平安钟)、满足行动不便老年人需求;建立老年活动中心、提供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和项目;开办社区老年大学分校、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建立老年人才市场、提供再就业机遇、实现老有所为;健全社区老年人组织机构,实现老有所属;设立沙龙、协会等各类组织、设立老年婚介所等,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
(五)、拓宽渠道,提高老年大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规模。
我国老年终身学习基本上属于休闲性学习。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国的老年教育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办学模式、体制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但目前相对于急剧增长的老年人和需求尚存在很大差距。<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 FONT-FAMILY: 仿宋_GB年,老年大学在山东首创,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老年工作部门与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些老年教育政策, 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2006-2010)》将“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指导思想,特别指出要“办好老年大学”。正式将老年教育纳入国家的教育规划。国际上老年教育有三种办学模式:一是普通大学让老年人参加教学活动,或者直接办老年大学。二是老年人自己(多是社会上的老年团体)办老年大学。三是社会为老年人办的老年大学。我国老年大学的体制:一种是党政主导、财政供给。由各级组织部门主管,老干部局主办。一种是军队主办,自主管理。第三种是部门主办、经费自筹。第四种是社会办学、自主管理。社会力量联合办学,自筹办学经费。
作为一项新兴事业,我国老年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于急剧增长的老年人和学习需求尚存在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有:1.覆盖率不高,发展不平衡。2.教学不规范,经费短缺。3.老年教育的长期性、多样性和全面性问题。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充分运用现有场地,能招有学员11600人科,但仍有大量退休人员由于学位爆满、抽签不中而无法入学,如2011学年第一学期就有570多人因抽签不中被迫退费,办学场地的严重不足。又如白云区老年干部大学,前来报名学习老年人也很多,尽管近年来区委老干部局向区政府争取了部分场地,并:一是理顺老年大学体制,加强老年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政策支持力度。二是大力推动基层和农村的老年教育工作,适当发展正规老年教育,建成多体制、多层次、多学科、社会化的老年教育体系。三是打破条框分割,整合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如将老年干部大学办成老年大学,扩大办学招生对象(所有社会上的老人),在政策层面建立老年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合并各行业、各部门开办的小型老年大学,扩大办学规模。加大老年教育经费的投入,鼓励多方办学,探索市场化道路,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学术研究和教学质量。
(六)、依托机构,做好老年人发挥余热的服务管理工作。
“老有所为”是老年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要求,它与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积极创造条件,实现“老有所为”的工作目标,是进一步提升针对老年群体的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提高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现有的关心下一代机构、老年大学、活动中心、社区等都是老有所为很好的平台,如果机关事业退休人员能由各级老干部局统一集中管理,老干部局和退管办联合,建立老年人信息库,就是一支很好的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老年人人才队伍,将在政务参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管理(如青少年教育、法制宣传、技术革新等)大有作为。
这种建立强有力政府机构、成立老年人强有力组织的管理模式集中了其它管理形式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管理模式。可能存在的缺点是:由于强有力的老年协会存在,客观上对老年工作机构的民主管理能力和工作方式方法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老年工作机构处理不好同老年协会的关系,可能会造成老年人协会对立于老年工作机构,从而削弱政府权威,影响社会稳定。但随着政府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协调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能力的提高,政府工作技巧和信心的提升,全社会公民意识的形成,这种管理模式(除随着养老体制与医疗体制的改革而适当调整外)应是老年人社会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热门搜索:
热门专题:
我想问一下,离休干部的住房问题
提问者:| 浏览次数:13次 |问题来自:昆山
我家爷爷是离休的,现在跟儿子住在农村老房子,单位分给住房吗
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您还可以输入
验证码错误
回答 共2条
房天下网友
17:24|来自:昆山
法律没有这个规定;
17:13|来自:昆山
你好,要看单位是不是有相关的政策。焕廷法律服务团队许瑞霞为你解答
您可能对以下关键字也有兴趣:
相关资讯:
登录并提交回答
登录回答可获积分奖励
还没有账号?
如果您发现不正当的内容或行为,请及时联系我们!
举报内容:
举报原因:
(可多选)
含有反动的内容
含有人身攻击的内容
含有广告性质的内容
涉及违法犯罪的内容
含有违背伦理道德的内容
含色情、暴力、恐怖的内容
含有恶意无聊灌水的内容
Copyright &
Soufun Holding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举报电话:010- 举报邮箱:院领导集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
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科学与天...
《科学通报》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自然科学各领域...
庆祝2015国际光年,讲述光学科技改变人类社会的背后故事。
量子通信的问世,重新点燃了建造“绝对安全”通信系统的...
它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天文望远镜,它就是嫦娥三号的有效载...
摩擦起电是众所周知的物理现象,那么有可能利用摩擦产生...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介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的工作方案》
我要分享 &
文章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字号:&&&&&&】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介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的工作方案》,部署从改革创新制度入手,精简前置审批,规范中介服务,实行更加便捷、透明的投资项目核准制。&  《工作方案》指出,2013年和2014年,国务院两次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大幅缩减核准范围,下放核准权限,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但是,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仍然存在前置审批手续繁杂、效率低下,依附于前置审批的中介服务行为不规范、收费不合理等问题,根本原因是政府管理理念转变仍然滞后,职能转变不到位。深化改革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度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工作方案》明确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度改革的6项重点任务。一是清理。按照“五个一律”的原则,抓紧对正在实施的前置审批及其中介服务进行一次彻底清理,更大程度方便企业投资。对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一律不再作为前置条件;对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为前置条件的,一律不再作为前置审批;对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前置条件,除确有必要保留的外,通过修法一律取消前置;核准机关能够用征求部门意见或者后续监管解决的事项,一律不再作为前置审批;除特殊需要并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外,一律不得设定前置性中介服务和指定中介机构。  二是确认。在摸清底数之后,该减的一定减到位、该归并的一定要坚决归并,除确需保留极少数前置外,其他审批事项与项目核准“并联”办理,最大限度地给市场放权和提高效率,最大程度地让企业受益。  三是修法。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依法推进改革,对项目核准制度改革涉及的法规制度进行修订调整,为改革顺利推进提供法制保障。  四是公布。统一公布保留的行政审批和中介服务目录,凡未列入目录的审批事项,自公布之日起一律不得实施。  五是立法。推动出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形式巩固改革成果,确立新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度。  六是建网。加快建设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既要实现中央层面“横向联通”,也要做到全国范围“纵向贯通”,实现网上办理、审批和监管,用“制度+技术”使权力运行处处“留痕”,铲除滋生权力腐败的土壤。  《工作方案》明确,2014年底,要初步完成事项清理工作,公布取消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前置手续;2015年6月底,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平台建设实现中央部门横向联通;2015年底,全面完成改革工作,实现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新机制,同时构建起纵横联动协同监管新机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离休干部护理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