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早的文明因什么推动了人类最早的文明文明建设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试卷 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含答案与解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学而思网校是好未来教育集团旗下中小学在线...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4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试卷 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含答案与解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类四百多年来的近现代文明,经..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类四百多年来的近现代文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每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都极大地推进了社会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材料一&30多年前,在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国开展了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这场大讨论,对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对重大历史关头实现伟大转折,对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极化背景下,促进文化繁荣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有专家认为“文化如人,有了性格就变得鲜活起来。一个人如果没有主见,只能是别人的影子受人摆布,文化亦如此。没有性格的文化就没了脾气,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自信可言.如何让文化有性格呢,一是要传承,不忌本,传统文化最经典的东西继承下来;二是要吸收,只要有营养,对中华文化有益,尽管拿来;三是要创新,时代总是不断更迭,再优秀的文化都有属于它的时代,辉煌过后,总要重头来过,因此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用最美的音符奏出中国丈化最强音。”(1)当前我国改革进人深水区,重温30多年前的这场大讨论仍有现实意义,结合材料一,说明其对我们当前的改革有哪些哲学启示。(12分)(2)结合材料二,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10分)(3)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广大青少年的参与,试为广大青少年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题型:论述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①发挥哲学在社会变革中的先导作用,推动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3分)②坚持实践标准。在改革的实践中检验,发展认识。(3分)③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3分)。④用科学理论动员和武装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3分)。(2)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坚定自身文化生命力,彰显中华文化特色。(3分)②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分)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文化创新。(2分)④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2分)。(该题如果答出发展中华文化的其他措施也可酌情给分)(3)①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②大胆吸收外来文化中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③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④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答出任意两条均可得4分)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这场大讨论,对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对重大历史关头实现伟大转折,对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可知这一讨论对我们当前的改革有哲学启示,我们可以从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2)本题的设问指向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根据本题的材料中的“一是要传承,不忌本,传统文化最经典的东西继承下来;二是要吸收,只要有营养,对中华文化有益,尽管拿来;三是要创新”的信息分别从继承好传统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角度分析说明,在说明该点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再次可以从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角度分析说明要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最后我们还还可以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角度分析说明。(1)对于如何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我们可以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的角度说明,也可以从借鉴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角度分析说明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可以从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最后还可以从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的角度分析说明。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类四百多年来的近现代文明,经..”主要考查你对&&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3)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提醒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中,科学技术、思想运动、教育是从文化自身角度讲的,属于内部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则属于外部因素。在回答有关促进文化发展的措施时,可以变通地从这几个角度提出,还可以从文化继承、传播、创新等角度分析。
教育的重要性: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5)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1)含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特点:
提示: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3)具体表现形式:
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
传统文化的继承:
发现相似题
与“(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类四百多年来的近现代文明,经..”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83627222457277515218950113318251131(1)体制:总统制共和政体。(2分)特点: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相互制衡。(2分)
(2)不同:中国清朝政治体制是封建君主专制,皇权空前强化,皇帝独断专行;而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力受到法律制约,最终“统而不治”,形成了议会制、责任内阁制和政党制度,发展方向完全不同。(6分)
(3)道路:召开了制宪会议,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实现了三权分立和制衡;美国政府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三个部门组成,分别执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并确立了总统制和联邦制,还逐步形成了两党制,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总统制共和国体制,保障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10分)
(1)明确1787年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及其最大特点(三权分立)。
(2)主要从当时中英两国政治体制的性质及运行机制方面答出不同点。
(3)重点突出1787年宪法的性质、核心和影响;美国政府架构、政体、党派政治及其影响等。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17分)众所周知,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制度的建设则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其实现主要有两个途径,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它与革命交相更替,互为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右图为乔治·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讲话
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
——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美国)解说词
【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  
——摘自《东华录》(清)
【材料三】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及其突出特点。(4分)&&&&&&&& &&&&&&&&&&&&
(2)根据材料指出在18世纪时,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各有什么明显不同?(6分)
(3)美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最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7分)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众所周知,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制度的建设则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其实现主要有两个途径,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它与革命交相更替,互为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图为乔治?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讲话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美国)解说词材料二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摘自《东华录》(清)材料三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及其突出特点。(4分)(2)根据材料指出在18世纪时,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各有什么明显不同?(6分)(3)美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最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7分)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众所周知,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制度的建设则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其实现主要有两个途径:改革和革命,其中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它与革命交相更替,互为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制宪会议上讲话,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
——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美国)解说词
材料二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
——摘自《东华录》(清)
材料三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2)及其突出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在18世纪时,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各有什么明显不同?(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最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10分)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汕头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二 儒家思想以传统封建社会为物质承担者,而传统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精神承担者,传统社会的瓦解,致使孔子权威丧失。当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国门时,近代便开始了反孔运动,经历了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思潮、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思潮以及达到高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众所周知,在五四运动发起后至今,其间又遭“文化大革命”最后一劫,这场充满强烈政治目的色彩的“儒法斗争”“批林批孔”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使儒学历经空前的厄运。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大全》
材料三 在世界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是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又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材料四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中西对比500年》
(1)据材料一提炼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4分)
(2)结合材料二,概述曾有哪些因素冲击了中国儒家传统文化。(6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中学西传”有哪些具体表现。(4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4分)科学技术在西欧和中国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2分)当前位置: &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战略任务——延续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
&&延续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
人类的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史。人类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探索,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开始诞生。
2007年,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大使命,承担着光荣任务。只有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内涵,充分认识林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作用,大力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新选择
人类社会经历了数万年的原始文明、5000多年的农业文明、300多年的工业文明。在原始文明阶段,人类处在一个依附自然、完全受自然生态控制的阶段,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开始脱离自然生态的控制,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使人类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物质财富,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破坏了局部生态平衡,开始引发了局部生态问题。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水平受到限制,人类有着不自觉的生态保护意识,强调的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是如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尚处于基本和谐的状态。在工业文明阶段,18世纪60年代,随着英国蒸汽机的发明、应用,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化时代,并迅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灿烂的科技文化,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文明的出现,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类从臣服自然、亲近自然、利用自然,异化为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一)生态文明产生的历史背景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在&人类中心主义&主导思想和&人定胜天&幻想理念的支配下,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得人类在获得社会财富急剧增长的同时,导致了人口膨胀、资源能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生态危机,把人类引向了不可持续的发展歧途。
人口急剧膨胀。据联合国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世界人口已达到67亿,预计2050年将达到90亿,逼近地球的载荷极限。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长,加剧了人口与粮食和其他基本需求的矛盾,带来了饥饿、贫穷、疾病和死亡的恶果。
能源资源危机。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由于大量开采,已所剩无几。铁及多数有色金属将在100年左右开采光,煤炭也将在300年内开采光。现在全世界每年损失森林1000万~1500万公顷,已损失全球森林近一半。现在世界有80个国家约20亿人口缺水,常年处在干旱的边缘。
环境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臭氧层的耗竭与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人居环境污染等。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气候变暖,引发温室气体效应。臭氧层破坏引发和传染大量的疾病,导致生物物种变异。以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物的空气污染,引发大量对人体、植物和气候的灾害。水污染引发一系列疾病和生物灾害,并使得宝贵的淡水资源更加短缺。人居环境污染,大大降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生态持续恶化。森林减少、湿地退化、土地沙化、物种灭绝、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等一系列生态灾难持续发生,已从局部和区域的生态恶化及蜕变演变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
当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总量巨大,经济快速发展,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已严重不足。特别是耕地、淡水、森林、能源和主要矿产资源等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资源不足、消耗过大,污染严重、生态退化,已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生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生态危机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进行近乎&竭泽而渔&的掠夺、粗放性的开发和无节制的高排放、高污染造成的,也是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一种报复行为。早在19世纪,恩格斯就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
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总体危机的显著标志,人类不得不反思工业文明下的人类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人类在饱尝了违背自然规律的苦果和灾难后得到警示:必须抛弃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支配下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选择一条既能保持经济增长,又能保证生态平衡、资源永续利用的科学发展道路。选择这样一种新的发展道路取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产生。
(二)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生态文明是人类反思工业文明出现的生态危机,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一次进步,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跃进和变革。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形态一样,也是人类在不断处理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理性、科学认识社会行为与自然界运动变化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
20世纪60年代,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已进入工业社会的鼎盛时期。这种以资本为第一生产要素的社会化生产,使科学技术高度进步,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同时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和危机也在加剧。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可回避的矛盾,以及怎样才能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自人类诞生以来从未深入思考过的问题摆在了人类的面前。
1972年6月,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首次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将&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确立为人类治理生态环境的准则,把对生态文明的理论思考上升到了实际行动。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全人类共同发展的战略。2002年8月,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产生了《行动计划》和《政治宣言》两项重要成果。会议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以确保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繁荣。这次会议标志着人类向生态文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201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我们憧憬的未来》大会成果文件,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敦促发达国家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友好型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把通过绿色发展来消除贫困,并提高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上了议程。
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到&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大支柱,再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一系列新理念,又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利于人类社会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文明进程。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中国政府先后参加了1972年至2012年召开的四次重要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积极发表意见,广泛参与进程,主动开展行动。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我国发布了《中国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十大对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并于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成为我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指导性文件。1996年,《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颁布,林业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纽带,率先在中国实施行动。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加快了林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并提出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意味着,生态文明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2012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更加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决心。
二、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发展,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绿色科技和生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人、自然和社会共生共荣作为人类认知决策和行为实践的理论指南,以人对自然的亲切关怀和强烈的道德感、自觉的使命感为其内在约束机制,以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社会制度作为其坚强有力的物质、制度保障,以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协调共生与同步进化为其理想目标。具体内涵包括: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
自然界的任何物种,在生存竞争中都实现着自身的生存价值,同时也创造着其他物种和生命个体生存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物种和生命个体对其他物种和生命个体都有价值,对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完善也具有价值。在地球生物圈的生态系统中,整体系统具有自我维护、自我调整、自我组织的功能,使系统呈现出稳定、平衡与协调性。人类只有在这种良性的生态环境中,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的价值,维护自然的秩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良性循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工业文明造成的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威胁,催生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出现。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发展和环境同样重要,两者不可分割。&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地方,要求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发展&是生存环境中的人类进一步谋求改善自己生存状态的行为,同样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保持和维护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是生态文明观念的理论基础,人类保护自然的实践是人类文明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类在推进文明发展的同时,必须合理控制人口的增长,防止人口膨胀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必须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资源,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必须控制废弃物排放,全面治理城乡环境。只有形成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良性循环,才能保持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才能为后代人留下健康的环境和足够的财富,使后代人更好地发展。
(三)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
过度的消费,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甚至是难以弥补的危害。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消费不再是以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求得生活上的舒适,而是在求得舒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人们的消费心理必须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理性的状态转变。健康理性的消费,赋予了消费以全新的含义。首先,要求人们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是与生产力水平、发展阶段、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消费方式。它既不是过量消费,也不是被迫消费不足,而是要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上简朴生活。其次,要求人们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指消费的内容和方式要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要有利于保护生态,有利于消费者的健康。绿色消费是一种现代消费的新趋势,它可推动对生态技术的需求以及绿色生产的发展,并向有利于保护生态的经济转变。再次,要求人们崇尚社会、心理和精神生活需求。这是超越物质消费更高层次的目标。
(四)树立生态伦理的道德观
传统的伦理道德,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伦理道德既注意到了人对社会的依赖,又关注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是对人类生存的社会性和对自然的依赖性的双重照顾。生态伦理的构建,就是要促进人与人之间(包括代内人和代际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使人在行为时会发自内心地自觉考虑和顾忌自己行为对他人、社会、后人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相互的和谐和互惠共生。生态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原则包括:平等公正原则,指人与人代内之间在利用自然资源及满足自身利益上要达到的机会的均等,以及人类世代之间对利益的享有也要达到机会均等;科学的原则,指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既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地利用自然资源,又要求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以生态平衡的原则制约生产活动;节约的原则,指把节约作为一种社会美德和行为规范,贯穿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生态文明以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当物质的增长与人的生存发展相矛盾的时候,应当首先关注人的生存发展,不但要注重当代人的生存发展,也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土地、矿产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加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尽快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迫切需要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我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作出的科学决策,顺应了时代潮流。
以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已逐渐成为全球共识。世界性的生态现代化正在形成。如果从1972年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大会算起,世界生态现代化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西欧、北欧等发达国家的生态现代化取得明显进步,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了实质性进展。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党中央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主张。我国政府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实施林业生态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及取得巨大成就和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行动,彰显了我国是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昭示了我国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国家意志。同时,各地也适应生态现代化的新趋势,相继作出建设生态省、森林城市等的决定,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如果继续沿用原有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当前,我国发展中最突出问题,是能源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生态的严重破坏。走建设生态文明之路,正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提高幸福生活水平的共同愿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群众提高自身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愿望更加强烈。必须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用在为人民群众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上,不断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四、发展现代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肩负着重大使命。
(一)林业在推进绿色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绿色发展是21世纪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向科学发展模式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绿色发展将推动中国率先实现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林业将在推进中国绿色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良好的生态条件保证绿色发展。林业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能够有效保护人类生存的基础,构建生态良好的发展空间。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支撑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决定着地球的生态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条件。森林和湿地是地球上最主要的两大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和&地球之肾&,它们以70%以上的程度参与和影响着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发挥着中枢和杠杆作用。森林还维护了全球陆地90%的生物物种,我国湿地维持了全国可利用淡水总量的96%。人类如果失去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就会遭到彻底破坏,人类就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解决我国生态问题、实现生态良好的进程中,林业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使命。要解决我国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提高我国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现代林业,构建良好的国土生态安全屏障,为绿色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林业是重要的资源库和能源库。森林资源可生产木材及制品、工业原料、木本粮油、食品药材等数以万计的绿色产品。森林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能源资源,已成为人类能源替代的重要选择。林业有潜力巨大的生态产业、生物产业,是最大的绿色经济体。林业产业是缓解资源能源困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绿色产业。国家实施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发展绿色经济等重大战略,为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也为林业产业提供了用武之地。要全面提升林业产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林产品供给能力,为壮大绿色经济、推动绿色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绿色发展。林业为改善人居环境、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效途径。我国山区占国土总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民生问题更为突出。我国现有林地面积46亿亩,是耕地面积的2.3倍。依托山区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可以加快山区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森林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1.27%,居民生活和人居环境对生态的需求日益迫切。据科学研究,人视野中的绿色达到25%以上时,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释放人的精神和心理压力。要发挥林业的这些社会功能,必须发展民生林业,在兴林富民惠民、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林业在推进循环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经过复杂多变的演替,形成了一个完美和谐的循环圈。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可再生的资源库和可循环的能源复合体。森林是绿色的原材料资源。木材是世界公认的四大材料中唯一的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原材料,是支持经济发展用之不竭的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各国民众和政府的青睐,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有3.8亿公顷林地和沙地资源,有8000多种木本植物、24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30000多种野生植物和1000多个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资源等丰富的物种资源,充分利用好这些森林和物种资源,完全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和林产品的巨大需求。森林是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林木生物质能源正在逐渐成为各国新能源开发的重点。目前,我国已发现果实含油量超过40%的树种有150多个,开发生物柴油的潜力巨大。生物燃油不含硫,不会造成酸雨,是一种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每燃烧1吨柴油要排放2.15吨二氧化碳,如果用生物燃油替代2亿吨石油,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亿吨。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必须加快培育森林资源,发展林木等生物质能源,积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三)林业在推进低碳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5000亿吨储存在湿地生态系统中。《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了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两个途径。专家测算,如果将我国煤的使用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0.74%,而GDP会下降0.64%,居民福利将降低0.6%,就业岗位将减少470万个。到2030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将达到128亿吨碳当量,占世界排放总量的30.5%,承担的减排压力将会越来越大。直接减排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必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间接减排具有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等优点,能为我国争取宝贵的发展权。近年来我国森林资源不断增长,1980~2005年,我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30.6亿吨二氧化碳,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吨二氧化碳,减少毁林排放4.3亿吨二氧化碳。目前,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到78.11亿吨。因此,发展碳汇林业,积极植树造林,减少毁林,防止森林退化,是我国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林业在引领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节约能源资源,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森林孕育的文化内涵,集中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实践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森林是一部科学的教科书,吸引人们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森林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其独特的森林景观美和森林人文精神,对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可以引领全社会认识和热爱自然,倡导生态伦理道德,树立生态价值观念,形成生态行为规范,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可以引导政府部门的决策行为更加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可以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力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建设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承担着繁荣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先锋任务,可以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栏1 全球十大生态危机
1.森林锐减。据推算,史前时期的地球森林占陆地面积的60%以上。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森林面积逐渐缩小。目前,世界上每年减少的森林面积达1000万~1500万公顷,平均每2秒钟就有1个足球场大小面积的森林消失。全球现有森林面积39.52亿公顷,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3。中国现有森林面积1.95亿公顷,人均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森林覆盖率20.36%,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3;森林蓄积量137.21亿立方米,人均10.15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
2.湿地退化。由于人类对湿地重要性认识的偏差,全球湿地遭受了严重破坏。最早受到破坏的湿地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沼泽(位于伊拉克南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面积从10世纪50年代的15000~20000平方公里减少到今天的不足400平方公里。到现在,美国丧失湿地54%,法国丧失湿地67%,德国丧失湿地57%。近40年来,我国有50%的滨海滩涂湿地不复存在,约13%的湖泊已经消失,长江流域的湖泊从20世纪50年代的1066个减少到90年代的182个,黑龙江三江平原78%的天然沼泽湿地丧失。洪湖水生植物种类减少24种、鱼类减少约50种,七大水系63.1%的河段因污染失去了饮用水功能,有近40%具有全球意义的湿地正受到中度或重度污染威胁。
3.土地沙漠化。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沙漠化土地36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4,而且还在以每年5万~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空间。同时,每年还有2700万公顷土地退化为荒漠化土地。危及世界粮食安全,目前世界饥民已增至9.25亿。土地沙化还导致人类文明转移。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以及古黄河文明的发祥地,都曾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盛之地。后来,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导致了文明衰落和转移。我国是受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荒漠化土地262.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3%;有沙化土地173.1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03%。
4.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和人类未来的财富。据科学报告,40%以上的全球经济和全世界80%以上的贫困人口的生活需要来源于生物多样性。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物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灭绝。20世纪70年代,地球上每周丧失1个植物种,80年代达到每天至少有1个物种灭绝,90年代几乎1小时就有1种生物灭绝,许多物种在人类还未认识之前,就携带着它们特有的基因从地球上消失了,对人类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一项在189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表明,有31万~42万植物种类濒临灭绝的危险,约占这些国家和地区植物种类的22%~47%。近50年来,我国约有200种植物灭绝,有4600多种高等植物、400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和受到威胁。
5.水土流失。在自然力作用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400年的时间。由于生态的破坏,肥沃表土不断流失。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600亿吨肥沃的表土流失,地力衰退和养分缺乏的耕地已达29.9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23%。据统计,黄河、恒河、雅鲁藏布江、长江、印度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红河、尼罗河等16条河流,每年流失土壤表层肥土75亿多吨,相当于冲走了90万公顷农田耕作层的全部土壤。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每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80%来自这一地区。
6.干旱缺水。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自20世纪以来增加了6~7倍,比人口增长高出2倍,特别是由于对生态的破坏,水资源的缺乏愈加严重。据统计,全球60%的陆地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20年后全球将有65个国家必须依靠其他国家的淡水才能生存。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2700立方米,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由于频繁干旱,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耕地每年减少灌溉面积47万~53万公顷,6000万农村人口和数以千万计的牲畜缺乏饮水。全国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已形成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江河径流量减少甚至断流,长江、黄河、珠江等七大流域年径流整体呈减少趋势,黄河在1972~1998年间,21年出现断流现象,断流天数累计达1050天。
7.洪涝灾害。在各种自然灾难中,洪水造成死亡的人口占75%,经济损失占40%。统计表明,1971~1995年,洪水影响了全球15亿以上人口,约32万人因洪水而死亡,8100多万人无家可归。20世纪死亡人数超过10万的水灾多数发生在中国。1931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殃及7省205县,受灾人口达2860万,死亡14.5万人,随之而来的饥饿、瘟疫致使300万人惨死。黄河曾在历史上决口1500次,重大改道26次,淹死数百万人。1998年长江流域和松辽流域的特大洪水涉及29个省(区、市)受灾,受灾农田3.34亿亩,倒塌房屋685间,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
8.水污染。水污染是世界性的环境治理难题。早在18世纪,英国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倾入江河,造成泰晤士河污染,经过百余年治理,直到20世纪70年代泰晤士河水质才得到改善。19世纪初,德国莱茵河也发生严重污染,德国政府经过数十年不懈努力,并在莱茵河流经的国家及欧盟共同合作治理下,才使莱茵河碧水畅流。我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2001~2007年,全国废水年排放总量在400亿吨以上,并逐年增加。主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的年排放量都大于1300万吨,氨氮的排放量也在120万吨以上。2008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为中度污染,七大水系劣Ⅴ水质比例为23.1%,总体呈中度污染,其中黄河支流、海河干流和支流均为重度污染。
9.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可超越国界,危害全球。第一,臭氧层破坏。科学家发现,在地球南、北两极上空的臭氧减少,天空坍塌了一个空洞&&&臭氧洞&。紫外线通过&臭氧洞&进入大气,危害人类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臭氧洞&的出现,同广泛使用氟里昂作制冷剂有关。第二,酸雨腐蚀。酸雨导致水质恶化和土壤污染,危害动植物及人类健康。据估计,酸雨每年夺走7500~12000人的生命。酸雨危害遍及欧洲和北美洲,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2003~2007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000吨以上,2007年有281个城市出现酸雨。第三,粉尘污染。2003~2007年,我国烟尘年排放量超过1000万吨,工业粉尘也超过700万吨以上,还有沙尘暴造成的沙尘污染,导致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和生活。
10.气候变暖。已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两大因素导致气候变暖:一是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二是森林大面积毁灭,原来贮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被释放出来。据科学家计算,19世纪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30%以上,达到15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20世纪全球气温比19世纪平均上升0.6摄氏度。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一,近100年来,北极地区的冰盖减少了42%。我国喜马拉雅山、祁连山雪线在加速上升。若不控制碳排放,预计到2050年新疆天山、阿尔泰山的冰川将消失,西藏高原的冰川在本世纪末也将基本消融。其二,由于全球冰川大面积消融,海洋面上升了50厘米,对沿海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如果按照现在的气候变化规律,马尔代夫的所有小岛在10年后将被完全淹没。其三,极端气候频发。2008年5月缅甸发生的热带气旋,还有希腊、莫斯科、美国加州发生的森林大火等,均为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气候灾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我也说两句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如果您不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发表评论。)*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发表须知:一、用户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包括但不限于、等规定,审慎、合法地利用伊妃(E-file)平台发表言论、作品。二、用户的言论、行为若涉嫌违法或侵权,用户可能被强制承担因该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全部法律责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伊妃(E-file)运营方有义务提供用户资料,有义务和权利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各种必要措施。三、伊妃(E-file)中心授权网络法律专业研究服务机构“”为用户及客户提供包括免费咨询在内的全方位的法律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文明发展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