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的作用中的十提昌

农民上楼 村规民约“水土不服”
第03版:新闻调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农民上楼 村规民约“水土不服”
&&&&回迁小区村民在绿化带内私辟小菜园。&&&&宋佳音&摄
&&&&新社区配电室被村民当成了杂物间。&赵语涵&摄
&&&&本报记者&赵语涵&&&&在农村,街坊四邻闹了矛盾、环境卫生需要整治、日常小事出现争议……一本村规民约小册子往往能发挥调解和管理的大作用。相比各项专业法律,村规民约作为村民之间约定俗成的规范,更接地气地成为乡村规范管理的好帮手。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新型城镇化在京郊的推进,农民上楼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老的村规民约在新社区里遭遇“水土不服”,而上楼农民对物业公司的规范管理又一时难以适应,这已成为农村新型社区管理亟需破解的难题。&&&&上楼之后&&&&村规民约“不好使”&&&&眼下,正是春季防火关键期。这段时间,房山区窦店镇窦店村党委书记仉锁忠,召集村干部开会研究一个新课题:加强上楼农民的规范管理,特别是针对楼道堆放杂物现象,要进行劝阻和整治。&&&&说起楼道堆放杂物问题,仉锁忠叹了口气:“过去农民住自家宅院,堆放杂物有的是地方。如今搬进社区,住上了楼房,谁也不愿意把杂物往家里堆,楼道里就堆积了不少杂物,既阻碍通行,又成了安全隐患。”&&&&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窦店村有约三分之二的村民上楼,住进了新社区。然而,目前整个村庄还是由村委会负责管理,在管理上楼农民时,仉锁忠渐渐发现了问题。“过去,村里有村规民约,这是大伙儿基本都认可的。谁家出了什么问题,会按照村规民约去处理。”但村民上楼后,老仉却发现,村规民约不好使了。&&&&“上楼之后,很多情况都变化了,村规民约的内容显然已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仉锁忠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街坊四邻很少因为噪音闹矛盾。为啥?因为农村院子大,两家屋子隔着远。可如今住楼房,对门或楼上邻居稍微大声点,都可能骚扰到邻居。“刚搬楼房那段时间,这种矛盾不少,可你没法用老的村规民约去调解。”&&&&记者在京郊农村新社区调查发现,农村变社区后,矛盾纠纷也“城市化”了,包括电梯使用、社区绿地管理、健身活动扰民等诸多问题。&&&&物业管理&&&&上楼农民“不买账”&&&&村规民约不好使了,物业管理协议应及时跟上。但现实中,部分回迁社区由于村庄并未完全搬迁,尚无物业管理;还有的回迁社区,虽然有物业公司入驻,可上楼农民也对其管理不太买账。&&&&在昌平区回龙观地区的某个回迁小区内,记者看到,小区的花坛里被回迁村民种上了大葱、白菜等蔬菜。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由于村民以前都有种菜的习惯,现在没有了专属菜地,不少人就瞄上了小区的绿地花坛。尽管物业人员对此进行了多次劝阻,与村民签订的物业协议上也明确规定不能在小区绿化地上私自种植,但还是有很多村民照种。“物业也尝试着清理过,可种菜的人就不干了,常有人闹到物业,最后还是村干部帮着调解的。”&&&&张先生是大兴区某回迁小区的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他坦言,管理回迁社区难度不小。“虽说村民的身份转变成了居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可部分农民的思维中仍带有‘小农意识’和‘自我意识’,很难在短时间内转变,即便与物业公司签了协议,协议也常常不被遵守。”今年春节期间,张先生就为了不在小区内燃放烟花爆竹的事儿,着了不少急。“你劝导他们不要随意燃放烟花爆竹,可很多人还是照放。按他们的话说,过去在村里,比这个放得还要凶。”无奈之下,物业公司只能靠加强安保措施,增派保安24小时在小区巡逻,来防止燃放烟花爆竹而引起的火灾等情况。张先生所在的物业公司里,也有不少回迁村民在此就业。对于他们来说,管理本村村民,既有优势,也有尴尬。一位在物业公司上班的回迁村民坦言:“虽说大家原来都住同一个村,彼此认识好说话。可一旦遇到纠纷,都是乡里乡亲的,反而更不好管理。”&&&&过渡时期&&&&解纠纷靠“老干部”&&&&从农村到社区,从村民到居民,从村规民约到物业协议,新社区的规范化管理无疑存在着一个尴尬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中,老村委会或者以过去村委会为主要班底形成的新居委会,比物业承担了更多社区管理职能,原来村里的老干部在新社区管理和邻里纠纷调解中仍在担当重要角色。&&&&何志刚过去曾是密云县檀营满族蒙古族乡四村的村党支部委员,随着檀营乡四个村逐步实现拆迁上楼,原一村和四村合并为第一社区,老何通过选举成为第一社区的居委会主任。&&&&由于是过去村里的老干部,老何在村民中很有威望,很多时候,物业公司在管理回迁社区时碰到棘手问题,都请老何去帮忙调解。前段时间,小区物业公司的负责人找到何志刚,向他反映有一户回迁村民,总是将捡拾的废品堆放在小区车库,物业管理人员多次劝阻,都不管用。“这是一对老夫妻,原来在村里就捡拾废品。但那会儿家里有院子,有地方放。如今搬了楼房,就盯上了车库。”老何找到这对夫妻进行劝导:“咱现在搬了新楼房,身份也转变了,过去的习惯也得跟着变。你看咱小区多漂亮、环境多好,咱可不能破坏。”经过老何的一番调解,这对夫妻主动把废品清理走了。&&&&过去,农村盖房,建筑材料常常往家门口一堆。村民刚刚回迁的时候,大多要装修房子,于是不少建筑材料被堆放在小区绿地或车库里。老何带着居委会干部挨家挨户地宣传劝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小区里2000多套房子装修,再也没人乱堆建筑材料了。”老何笑着说。&&&&农民转居&&&&思维需转“新方式”&&&&过渡时期,老村委会成了管理回迁社区的助推者。但长远来看,随着农民转变为居民,要引导他们转变思维方式,把乡风文明带上楼,改变农村陋习,学会遵守社区管理规则,配合物业公司的管理,这样才能更深层地实现新型城镇化。&&&&在何志刚看来,村民的思想意识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来看,比起冷冰冰、硬邦邦的管理规定,村民更容易接受一些简单的温馨提示。”这段时间,老何正忙着给社区内制作一批宣传栏,放在每个楼道门口。“宣传栏里既有一些便民电话信息,还有一些温馨提示,倡导回迁村民行为更规范,维护社区环境,减少矛盾纠纷。”&&&&&老何认为,目前仅仅依靠居委会或物业管理社区,还是力所不及的。“未来,随着社区管理逐步规范,成立业主委员会等,会有一些管理规章由居民自行制定,并投票通过。这样形成的居民公约,就好像过去的村规民约一样,会被绝大多数的人认可,社区管理也会因此更规范。”&&&&在大兴区瀛海镇,为引导回迁村民逐步适应新身份,镇里针对多个回迁社区倡导“六无”,包括楼外栏杆无外挂、婚丧嫁娶无搭棚、烟花爆竹无燃放、小区车辆无乱停等。“这种简单易记的宣传倡导,更容易被回迁村民接受。随着思想的逐步转变,他们未来可能就会像城市居民一样,很自然地认同物业管理的规章制度。”据瀛海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六无”倡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回迁之初,不少村民仍按照过去村里的老习俗,遇到喜事、丧事,要在小区内搭棚子、搞仪式,但随着宣传倡导,渐渐地,这种情况在回迁小区内‘绝迹’了。”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技术支持:郧西村村修订“村规民约”推行依法治村
村规民约“接地气” 依法治村“有底气”
09:09:57郧西在线
免费服务热线:400 转分机100
微信号:shifangwang0719微信一扫 掌握楼市最新动态
更多新闻请关注十房网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官方微博:
千人购房群: 1群群群
的相关资讯
匿名发表 或
验证码:以上评论内容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
壹周资讯排行
热门楼盘排行
1茅箭区1101122
2茅箭区928819
3茅箭区876253
4张湾区813471
5茅箭区747886
6茅箭区681515
7茅箭区559331
8茅箭区541795
9茅箭区536129
10茅箭区502970
第七十期:十堰在售楼盘400电话一览表
走进售楼部第二期 公园里的洋房
第六十九期:有房有车 青年之家 2015十堰春季房车展!
十堰人才网招聘信息
广告业务: & 免费服务热线:400 转分机100 买房咨询QQ:
Copyright &2015 .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十房网 版权所有 ICP 增值业务许可证号:村规民约树文明新风
发布时间:日 10:49 | 来源:安徽日报
  ■ 本报见习记者 殷骁
  在“三线三边”环境整治中,黄山市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引导作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当地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村规民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农村讲文明树新风正蔚然成风。
  甘棠镇庄里村位于黄山区西郊,最近,村里制定了“庄里村八荣八耻”:“以珍惜庄里环境为荣,以破坏庄里环境为耻;以赡养孝顺老人为荣,以不孝虐待老人为耻……”走在整洁的村道上,看不到丢弃的塑料垃圾、纸屑,连烟头也没有。在村口,胡传林老人告诉记者:“我们村‘八荣八耻’第一条就是不能破坏环境,现在村子越来越干净了,想随手扔垃圾自己都觉得丑。 ”
  看得到的环境变美了,看不见的环境也在悄然改变。 “以前赡养老人的问题,村里时常有纠纷,光十甲村民组就好几起。定了村规民约,村干部调解矛盾顺手多了,夫妻吵架、邻里不和的情况也越来越少。 ”庄里村的村支书周毅祥说。
  徽州区潜口镇坤沙村刚刚通过省美好乡村标准考评验收。广大干部群众集思广益,以“三字经”的形式制定了坤沙村“村规民约”:“坤沙人,要牢记:爱环境、护公物,村美丽,人顺心;学法律、守法规、不闹事、要团结。村风正,生活美。 ”“三字经”通俗易懂,有的村民还把村规民约改成快板在农闲时表演。
  “要爱村爱家,不要自毁形象;要勤劳致富,不要消极懈怠;要维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休宁县兰田镇磻村的村规民约“十要十不要”在村民中广泛流传。村支书吴旺生说:“现在村规民约已经人人皆知,有时候放学的孩子们看到大人做得不对,就随口背一遍‘十要十不要’,娃娃们都知道对错,大人还好意思不改吗? ”
责任编辑:刘佳华十八里镇孙口村清洁工程村规民约
孙口村先锋网
您当前位置:&&
十八里镇孙口村清洁工程村规民约
】&&&【时间:】&&&【稿源:孙口村先锋网】
&&& 为加强和提升全村清洁工程工作质量,创建整洁、文明的村容村貌,保障村民身心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经孙口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特制定孙口村清洁工程村规民约:
一、推行村民以家庭户为单位设置垃圾桶(箱),垃圾桶(箱)为数户公用,任何人不得私自带回家中占为己有。
二、各农户门前屋旁要做到生活垃圾不乱倒,柴草不乱堆,污水不乱泼,小垃圾不乱扔,农户必须将垃圾倒入指定的垃圾桶内。&&&&&&&&
三、建房户的建筑垃圾与渣土不得堆放在建筑施工工地以外,更不得将渣土与垃圾倒入设置的固定垃圾箱内;建筑竣工时,应拆除各种临时设施,将场地清理干净,渣土倒入村指定设置的垃圾填埋场。&&
四、禁止在交通路段堆放杂物、摆摊、设点,临路商店不得倚门设置门外站,乱放乱丢污染废弃物。&
五、禁止在田地中焚烧柴草秸秆等,全面提倡秸秆还田,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
六、各农户必须自觉维护道路畅通,水利设施的贯通,不得将垃圾、农药瓶和柴草秸秆倒入村道和各大、小沟渠,一律堆放在指定地点。&
七、不得在村道、主干道边搭建违章建筑(如屋棚等),不得堆放废土、柴草、杂物,不得在路道上乱挖排水沟,不得在道路上晾晒农作物等,不得侵占路面。&
八、村民应共同遵守,互相监督,自觉执行,如有违反者,村委会将酌情收取200元以上的卫生清洁费用于保洁,如果情节严重的将给予严肃处理,本公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 &&&&&&&&&2015年2月1日
&&&& 主办单位:中共亳州市谯城区委组织部
&&&&&&&&承办单位:谯城区十八里镇孙口村党支部
&&&&&&&&联系电话: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十七房村一诺千金兑现计生村规民约
8位新录取大学生喜获5000元及以上奖金
  镇海新闻网讯(记者王 磊 通讯员方莉莉 戴旭光)近日,刚被宁波工程学院录取的势终蚴叻看宕迕衽说つ盏搅舜謇锵路⒌5000元奖励金。“去年村里出台了新的计生政策,今年女儿一考上大学,村里就发了奖励金,是实行计划生育让我们得到了实惠!”潘丹宁父亲说。
  去年12月,十七房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期间,修订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并首次出台《十七房村计划生育村规民约》(以下简称《村规民约》),规定每年从村可支配资金中提取5%作为计划生育奖励经费。
  《村规民约》规定,对计划生育家庭孩子被正规大学录取的给予5000元以上的奖励,目前已有8位新录取的大学生获得此笔奖励金。《村规民约》规定,给予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老年人月养老金和年终慰问金,月养老金标准为6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60元,8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80元。今年,村里将为625名老人发放总计达40余万元的养老金。
  同时,村里还对违法生育、不按时到站查体、私自流引产等情况,都制定了相应处罚措施。另外,该村还通过增加男女平等条款,把控制违法生育与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结合起来,保护女性合法权益。
  “虽然村里经济条件有限,但出台的政策措施一定要及时兑现。目的就是让《村规民约》真正成为破解计划生育难题的‘助推剂’。同时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十七房村党总支书记郑平龙说。
镇海新闻网
  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规民约的制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