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等级上下级见面有什么讲究

大清:与胥吏共天下
  郭嵩焘曾有一段名言:“汉唐以来,虽号为君主,然权力实不足,不能不有所分寄。故西汉与宰相外戚共天下,东汉与太监名士共天下,唐与后妃藩镇共天下,北宋与奸臣共天下,南宋与外国共天下,元与奸臣番僧共天下,明与宰相太监共天下,本朝则与胥吏共天下耳。”〔1〕这番话一言中的,指出了清朝统治的一大特色。所以有清一代,原来朝代有过的宰相专权、大臣朋党、军阀割据、宗室干政、外戚夺权、宦官横行等现象,都基本没有发生,“与胥吏共天下”也是一个原因。胥吏(包括幕宾)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雍正的上谕里就曾经说过:“今之幕客,即古之参谋记室。”参谋记室的名称在汉唐就散见于各类文字,主要是帮助各级主管官员做文字工作,有时也能参与机密决策。实际上再往上推,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以及“门客”、“舍人”等,也可算作它的历史渊源。清代的胥吏、幕宾和以前不同,以前的都算是国家正式官员,都有秩禄,清代则不算官员,不入流品,也没有秩禄。胥吏、幕宾的业务范围大致是一样的。胥吏是“庶人在官者”,和士人属同一阶层,在社会上身份地位比普通百姓高一些,而且有机会考官。但即使考上官职也不高。幕宾则是熟悉刑名钱谷、典章律例的人。清代从督抚到州县,都聘有幕宾。幕宾的身份地位比胥吏要高得多,胥吏是下人,而幕宾是师友,因为幕宾不仅熟悉吏事,而且有较高的文字修养,因为清代是以奏折为上下公文联系的主要方式,这给幕宾舞文弄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果幕宾再擅长运筹帷幄,就更能得到主官的尊敬,甚至能够实际掌握地方上理事治人的大权。如左宗棠当年给湖南巡抚骆秉章做幕宾就是一个例子,当时左只是一个举人,但当时二品武官见他不请安,他就敢大骂:“王八蛋,滚出去。”可见地位的崇高。清代的政治运作机制使得各级政府长官离不开胥吏、幕宾,是大清必须“与胥吏共天下”的原因。清朝各级政府主管人员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种:满族亲贵;立有战功者;捐纳得官;当然最多的是凭借科举考试“正途出身”的人。分析一下这四种人,一开始都缺乏从政所需要的实际能力,对于法令条例更是茫然无知,即便科考出身的士子也不例外。因为清代制度规定,除了吏之外,一般人不准读律条,否则算犯罪;生员读书期间也不准过问地方政治,否则就要“黜革治罪”。这是清代各地学堂的规矩。所以士人在做官之前根本不知道政务实际运作的基本规则,不请胥吏、幕宾帮忙,简直连锅都揭不开;而且清代地方官业务繁忙,举凡行政、民刑、钱谷、文件、书启、征比等,还有临时性的上司官员的过境、临时事务的摊派以及水旱灾荒、民变盗寇等等,都得管,但政府在编人员却非常少,即便主官吏事样样精通,也不可能样样过问,这一大摊子没有胥吏、幕宾给撑着就玩不转。中央六部官员也离不开胥吏。因为到任的司员对业务并不熟悉,如果没有胥吏教给他一些东西,他可能连基本业务常识都不懂,所以官员一般只管签字画押,实际的公文写作、业务操办大都是由胥吏完成的。如光绪时的帝师、尚书兼协办大学士翁同和,自己都承认每天上班只是坐着“画诺”而已,所以胡林翼就曾经感叹道:“六部之胥,无疑宰相之柄。”另外,清代政治运作有一大特色,就是一切行政措施都要按律例办理,君臣常常提及的“祖宗成法”、“率由旧章”,指的就是律例。“律”就是标准,清代的律共有七类: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共有四百三十六目,每一目下再附有很多“例”。“例”就是“历年钦奉谕旨更定及奏准通行事例”,简直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清代律文是不能修改的,随时权变而做损益处理、由皇帝认可的就属例,这两样合在一起就是地方政府处理具体事物的标准和样板。律例都是经上谕或六部行文下达到各级州县衙门的,搁置在档案卷宗里面,如果要处理具体事务,就要找相应的律例来获取合法的依据,没有这种依据或引用失误,就算是“违例”,汇报的公文在上司那里通不过不说,还要受到训责。所以找寻律例就成为一门学问,胥吏、幕宾历代相传的便有一套秘诀,就是“找签”。因为清代下行公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格式,如对于某事应怎样办理,公文总是前面叙述具体事由,然后用“嗣后应如何如何”结语,“嗣后”的一番话就是以后地方可以遵循办理此类事务的准则,就是例。师爷遇到这样的字样,马上抄录下来,再注明是某年某月的上谕或某部某号的公文,然后把这签贴在有关的律条上,以后遇到类似的事务需要办理时,就查这种例条。所以这种贴签比律要多得多,怎样在卷帙浩繁的卷宗档案中迅速查找出来,幕宾、胥吏各有秘诀,他们一般都有秘本。梁章钜在《浪迹续谈》中说:“刑名钱谷之学,本非人人皆擅绝技,而竟以此横行各直省,恰似真有秘传。”这一套“吏学”、“幕道”,如果没有人教,是入不了行的,所以入门要拜师,还要分别行辈。老师传授徒弟,除了讲明白一般的公文写作的格式之外,首先是要他抄写旧的抄签和秘本,同时每天再抄写新到公文里的“嗣后”,在实践中边干边学。这样上下级公文的流通都掌控在各级政府中这些互有帮派、师承的幕宾、胥吏手中,他们就可以互通声气,招呼便利。地方行政如此,中央六部也不例外。当时各部办事的程序是“每办一案,堂官委之司官,司官委之书吏,书吏检阅成案比照律例,呈之司官,司官略加润色,呈之堂官,堂官若不驳斥,则此案定矣”〔2〕。中央政府的六部、地方政府的六房,就是清政府实际办事的六根支柱,这样看在这些部门工作的胥吏、幕宾,虽然不是国家正式官员,但他们是真正在办事的人,而且很多时候是在指挥着官办事。例如嘉庆九年就曾经有上谕说:“诸臣全身保位者多,为国除弊者少,苟且塞责者多,直言陈事者少;甚至问一事,惟推诿于属员,自言堂官不如司官,司官不如书吏,实不能除弊去害。且大学士、尚书、侍郎以及百司等,唯诺成风,皆听命于书吏,举一例牢不可破,出一言唯令是从。”〔3〕这种“依例办事”的作风与清朝相始终,并一直延续到国民党时期,形成所谓的“书办政治”。高级幕宾,特别是地方行政高级长官的幕友,有时对当时的政治走向都会起到某些作用。他们中间也不乏名人,如赵翼、包世臣、李善兰、汪世铎、华衡芳等人都曾做过幕宾,林则徐在未科考中的之前,也曾经做过西江都督百龄的幕宾。而在太平天国战争中后,幕宾的地位更是直线上升,如曾国藩当时的幕府人员多达八九十人,李鸿章就曾经是其中的一员。幕宾工作的地方一般叫“馆”,主人对他的礼数是很隆厚的,当时各省官员见面,下级要向上级行跪拜礼或请安,但宾主相见,一揖可矣。而最富传奇色彩的幕宾当属雍正朝河南巡抚田文镜幕下邬先生的事迹。据说邬先生是绍兴人。一天他向田文镜说:“公想不想做天下的名督抚?”田文镜说:“必为名督抚。”邬先生说:“那么这几天就任我为之,不要管我。”田文镜答应了他。几天后,邬先生上了一道奏折,田文镜连看都没捞着看。田问邬先生奏折内容,邬答:“弹劾隆科多,奏折一上,您的大名就成了。”田文镜大惊失色,后悔莫及,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在惴惴不安中等待着。但不久就传来隆科多获罪下狱的消息。原来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在雍正登基中立有汗马功劳,也因此骄恣不法,雍正早就想除掉他,但没有人弹劾,邬先生的奏折正好是一个审查隆科多的借口。田文镜以后在雍正朝宠遇日隆,邬先生功不可没。后来邬先生与田文镜发生了矛盾,邬大愤辞去。田文镜开始也不以为意,但从此写上去的奏折屡不合上意,数被斥责,才意识到自己真的离不开邬先生,只好卑辞厚礼请他回来。雍正也知道田文镜的奏折是邬写的,所以很多次批阅田文镜的请安奏折时,就写“朕安,邬先生安否?”〔4〕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里面那位屡屡帮四太子出谋划策而腿有残疾的邬先生,历史上是实有其人的,只不过他始终是田文镜的幕宾,而非雍亲王的高参而已。“千里求官只为财”,做胥吏也罢,当幕宾也好,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他们都不在国家的编制,没有薪俸,也没有办公费用,主官用他们当差,是要给他们发薪水的。幕宾的“脩金”还算可以。汪辉祖在《病榻梦痕录》里说,他初做幕宾(乾隆十七年)时,办理刑名的幕宾,“岁脩”为二百六十两白银,办理钱谷的为二百二十白银;而十年之后,渐次增加,到了乾隆五十年,就达到年薪八百两白银了。当然白银的购买力也下降得很厉害,但怎么说待遇也算优厚。这些钱都由主官在自己的薪俸和养廉银子里面支出,有时候会弄得主官入不敷出,只好去贪污受贿,盘剥百姓。胥吏没有幕宾这样多的“年脩”,从主官那里所得是很少的。但他们都是做实际工作的,钱谷、刑名都要经过他们办理,其中大有油水可捞。例如钱谷,就有平余、折耗(鼠耗、雀耗)、火耗等名目,盘剥下来的,给上司一部分,剩余的就是自己的了;对于送上门来的官司,更是可以大肆敲诈,发一笔财。章学诚在《与执政论时务书》中说:“州县有千金之通融,则胥吏得乘而牟万金之利;督抚有万金之通融,州县得乘而牟十万之利。”“官取其十,吏取其百”,最低也是“官取其一,民出其三”。所以有清一代,官场的贪污腐败超过以往任何朝代,就是这套制度造成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方上的胥吏吃老百姓的,中央六部各衙门的胥吏则吃下面大小官员的。地方官员的“炭敬”、“冰敬”之类的贿赂是砸不到他们头上的,他们就向各地方官员索贿。六部书吏各有各的道儿。《清稗类钞》记载,户部索贿最容易,其次是吏部、兵部。户部因为是管报销的,地方的各项开支要报销,必须到户部核准,如果不给当事的书办打点厚礼,有时候跑两三年也报销不了,比如你要报销一百万,起码也要拿出五万到十万来打点、疏通各级胥吏。另外还有发饷、拨款等,都需要打点。即便是像福康安、左宗棠这样的封疆大吏,也都吃过户部书吏的亏,你礼不到,他拖着不给办,看是你急还是他急,反正他们有的是律例方面的借口。当然这笔钱胥吏也不可能独吞,司官、堂官也要分一块去,但捞到大油水的还是胥吏们。所以清代户部的大小官员、胥吏是六部中最肥的,甚至有人称,户部书吏之富,不让王侯。《清稗类钞》中有“东富西贵”之谚,因为户部的胥吏大多居住在正阳门东和崇文门外,是当时京城的高档住宅区,而司官则大多居住在宣武门之外,比自己的下级差了好几个档次呢。吏部、兵部就吃那些官吏升迁、补缺的,比如外省有一个位置空缺了,在京候补的人知道信息后,必须马上到吏部或兵部打点行贿,书吏看这个空缺位置油水的大小来索贿,真正按照年资来得官的百不及一。工部、礼部、刑部相比就是清水衙门了,他们只好等待像国家有大工程、皇族有大婚、大丧、重大礼仪事件、重大刑事案件时再狠捞一把了。这些都是沿袭已久、积弊难返的事情。传说当年阎敬铭掌管户部时,就想清除这种弊端,但最后被书吏们联手整得很惨,最后灰溜溜地离开了户部。最后说一下“绍兴师爷”的事情。一般认为师爷大多出自绍兴,这种说法有夸张之处。嘉庆朝的绍兴人梁章钜在《浪迹续谈》中说:“绍兴三流行,皆名过其实。”“绍兴三流行”指的是绍兴师爷、绍兴话、绍兴酒。实际上绍兴之外的各省都有不少学幕的,绍兴的师爷相比较而言多一些倒是真的,于是人们就把师爷概称为“绍兴师爷”了。胥吏与大清相始终,更与大清共天下,此言不虚。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相关阅读:········
··········
··········清朝的巡抚、总督等官职相当于今天的什么职务,具体负责哪些事情?
最近在读高阳的《胡雪岩》,被里面的官名搞的糊里糊涂,求高人指点,最好能把清朝的官名和现在的省长市长类比起来,感激不尽。 比如一个省里有巡抚、抚台,还有一个一般由旗人担任的岗位,都是怎样一种关系?还有漕运的粮食为啥都要运到北京去?北京当时人口不是很多啊?
按投票排序
抚台和巡抚是一回事,只是一种敬称。清朝的总督巡抚等官职详情,@珠帘寨主 @郑骥 @黑色菠萝 已经说得比较详细了,补充发言专门说说各种“台”。制台:总督,全国9名,最高级别封疆大吏。权限 ≈(地方局第一书记 + 大军区司令)*50%品级:从一品 ≈ 政治局常委或政治局委员河台:河道总督,1名。权限 ≈ 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品级:正二品 ≈ 政治局委员或中央委员漕台:漕运总督,1名。权限 ≈ 北京、济南、上海铁路局局长( + 青帮保护神?)品级:正二品 ≈ 政治局委员或中央委员抚台:巡抚,全国16名。权限 ≈(省委书记 + 省长 + 省军区第一书记)*70%品级:从二品 ≈ 政治局委员或中央委员藩台:布政使,巡抚第一副手。权限 = 省长品级:从二品 ≈ 中央委员或中央候补委员臬台:按察使,巡抚第二副手。权限 = 省政法委书记品级:正三品 ≈ 中央候补委员或省委常委学台:学政,巡抚副手之一。权限 = 省教育厅厅长品级:不加品 ≈ 省委委员道台:道员,全国百来个,地区行政主官。每个行省分为三五不等的道,比现在的地级市要大得多,类似于49年前后的苏北行署区、皖南行署区等。权限 ≈ 市委书记*5品级:正四品 ≈ 省委委员提台:提督,全国15名,地方最高军事主官。权限 = 省军区司令/舰队司令品级:从一品 ≈ 少将 ≈ 中央候补委员镇台:总兵,全国83名,提督下属军事主官。权限 = 师长品级:正二品 ≈ 大校
总督巡抚都是起源于明朝的地方官职,最初是中央政府临时性委派管理某一个或者几个行政区域内的军政事务的高级官员,后来逐步成为有比较固定辖区,比如明朝的三边总督、蓟辽总督等等。清朝入关以后沿袭明代制度,巡抚为一省最高的行政长官,兼管军务,而总督则是为数省最高的军政长官,但是早期总督辖区不固定,比如浙江早年单独有总督,到乾隆后才设立浙闽总督,又如洪承畴曾经担任过湖广、广西、广东、云、贵五省总督,以后再也没有过如此大的总督辖区。一般来说清朝的总督辖区在乾隆年间才算正式固定下来。总督的全称是“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某某等地事务”,巡抚则是“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某地事务”加兵部尚书、侍郎头衔是为了可以管理军官(清制提督以下带兵武官见兵部尚书侍郎用堂参礼,也就是武职从一品的提督见文职正二品兵部侍郎也要按属下见直辖上司的礼节)加都察院都御使、副都御使的头衔则是赋予督抚一监察大权,因为御史可以望风言事,直接参奏各级官员。总之督抚基本上是军政司法大权一把抓的封疆大吏,相对来说本意上总督是以军务为主,兼管行政;而巡抚则反之,但是清乾隆、嘉庆以后则这种区别基本上湮灭了。理论上来说督抚之间只是品级有差异,并没有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但实际上巡抚的行政施法,尤其是军务的处理上是要听直辖总督的“主裁”的。顺便说一下,清朝河南、山东、山西三省是没有直辖总督的。
关于这个,我还有些发言权,最近就在读大量晚清史研究的书。按清朝定制,总督统辖一省或数省事物,职能是综治军民,统辖文武,管辖官吏,修饬封疆;巡抚掌握一省军政与民政。从上面来看,他们的工作其实或有交叉重叠,职权分别不大,名义上的权限则总督(多省)〉巡抚(一省),实际上互不隶属干涉,往往还出现相倾轧的情况。然而事实上,1851年太平军兴之前,督抚权力并不很大,@黑色菠萝所说的情况只适合于这之后。督抚之下有专管财政和考核的布政使,有专管司法和弹劾的按察使,分别隶属中央六部中的吏部、户部、刑部,而不向督抚负责,实际上存在三宪分立的情况。胡雪岩的崛起在太平天国之后,那时候为剿太平军,原属中央政府的权力下移,逐渐转到地方督抚手里。最先下移的是军权和财权,后来大部分人事权力也下移。也就是说在胡雪岩发迹的时候,巡抚权力相当于省委书记省长和小军区司令一体,而总督是大区的一把手加大军区司令。漕运则是在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运河运输财政收入,有专人负责,称为漕运使。运到北京是宫廷需要,也供百官及维持。在军事上,险要之地由八旗驻防,归八旗将军统辖,各省则有绿营,属提督节制,亦非督抚下级。出处:《晚晴社会与文化》
给题主一个小小的建议:高阳的《胡雪岩》和唐浩明的《曾国藩》、《张之洞》、《杨度》可以放在一起读。《胡雪岩》应该放在最后,因为高阳的语言与唐浩明的语言是不同的,高阳更诗意化,唐浩明更平白,所以读唐的三部曲能够对晚清官场有一个简单的了解,而后再读《胡雪岩》,就可以充分品味高阳小说的文字之美。接下来解答问题,抚台是巡抚的尊称,巡抚头衔类似于今天的省长,但权力比省长要大很多。现在的省长仅仅负责“政”的一部分责任,而我们目前的社会是党大于政的,所以省长如果不进常委,那么基本可以说只是个空架子。巡抚不同,巡抚统筹地方行政、军师、司法权力,所以说,巡抚更像“省长兼省委书记”。另外还有一些title,这四本小说里面会涉及到。总督:总督的全称是“都察院左右都御史”,而巡抚是“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前者是从一品,后者是正三品。所以一般来说,总督是比巡抚要大的。但实际上却经常出现吊诡的情况,因为总督通常是负责相邻数省事务的,也就是说,由总督来协调两省事务,可是总督和巡抚之间是没有隶属关系的,只有官位的大小。(也有一些省是只设立总督或者巡抚,如直隶总督,山东巡抚)所以到了红毛子大乱中华的时候,晚清在军事上的协同作战就显得很被动,两江总督(江苏、安徽、江西)、两广总督(广东、广西)、湖广总督(湖北、湖南),七个省的,设置了十个权职上相互监督但互不隶属的职位,这种架构,怎能抵挡得住上下一气的太平天国,所以南方的半个中国尽数“沦陷”,与这种官位设置不能说没有关系。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类似于今天的军区司令员,是从一品。提督分陆路提督和水师提督,清朝一共设立了12个陆路提督和3个水师提督。提督要受到总督或者巡抚的节制的,这种情况可以以今天“党政军”这种顺序的优先级来理解。到了晚清,八旗羸弱,汉人担任军中高官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九门提督除外。九门提督,比较特殊一点,因为事关京城防务,所以都主要由旗人担任。布政司:全称“承宣布政使司”,从二品,负责民政、田赋、户籍。直白点,就是搞钱。和平盛世的时候,顶多出现些贪贿之事,到了闹腾的时候,布政司的作用就很明显了。打仗需要钱,所以在几本小说里,总可以看到总督、巡抚这些官阶比布政司还大,反而求着布政司。这其中,《胡雪岩》中布政司出现得最多,因为胡是负责给钱的,布政司是负责收钱的。这几个官阶应该是出现最多的,其他类别的量十分大,在此不迭叙。具体可以参考以下链接:
对原来的回答做一些补充和纠错。在清朝总督的全称是“总督某某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有几个地方的总督,因管辖范围称呼会有区别,比如直隶总督全称“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两江总督的全称是“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统辖事务”。一般提到地方总督都是八大总督,第九总督东三省总督是光绪末年才设立,历史非常短,在这之前,东北是将军辖区。巡抚的全称是“巡抚某某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各镇、兼理粮饷”,具体到某个省,因管辖事务不同叫法也会有区别。先期总督是正二品、巡抚是从二品,但总督巡抚都有加衔,实际品秩要看加衔,一般总督加尚书衔,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巡抚加侍郎衔,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具体是挂在哪个部,惯例总督是兵部,巡抚则不一定,实际情况要看当时管辖事务的重点。加衔后总督是从一品,巡抚是正二品。到乾隆后,加衔成为定例,总督加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巡抚加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这个加衔的原因,一是遵循明朝时的惯例,而在明朝,总督、巡抚是临时性的官员,都是从六部、或者都察院特派到地方的专务钦差大臣,二是扩大权限,便宜行事。另注意,加的这个都御史,都是右,不是左。右都是加衔,而带左的,才是都察院的正式馆员,都察院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长官为左都御史,尊称为总宪,相当于中纪委书记,左副都御史尊称为副宪,都察院的御史是言官、也是京官,在都察院,左右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我很久以前曾自娱自乐过这种古今职官对照,刚才花了好些时间总算找出来了。现在回过头看感觉有些地方不太妥当,不过权当娱乐,我就放出来吧,不要太当真就好:文职:正一品:殿阁大学士:政治局常委太师、太傅、太保:中顾委主任从一品:协办大学士:政治局委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中顾委副主任吏部尚书:中组部长户部尚书:民政部长礼部尚书:都育部长兵部尚书:国防部长刑部尚书:司法部长工部尚书:建设部长理藩院尚书:国家民委主任左都御史:监察部长正二品:总督:大区第一书记、大军区司令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内务府总管:中央办公厅主任河道总督:水利部长漕运总督:交通部长、粮食部长从二品:内阁学士:国务委员侍郎:副部长翰林院掌院学士:中央党校校长巡抚:省委书记布政使:省长正三品:宗人府丞:中纪委书记左副都御史:监察部副部长通政使:国务院秘书长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詹事府詹事:团中央第一书记太常寺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顺天府尹:北京市长奉天府尹:上海市长按察使:省政法委书记从三品:光禄寺卿:中央警卫局后勤部部长太仆寺卿:中直机关管理局局长盐运使:省盐务局局长正四品:通政使司副使:国务院副秘书长大理寺少卿:最高法院副院长詹事府少詹事: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太常寺少卿: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鸿胪寺卿: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顺天府丞:北京市副市长奉天府丞:上海市副市长道员:副省长武职: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中央警卫局局长掌銮仪卫事大臣:三军仪仗队队长从一品:内大臣:中央警卫团团长驻防将军:大军区司令都统:大军区司令提督:省军区司令九门提督:北京卫戍区司令正二品:副都统、总兵:军长、军分区司令銮仪使:三军仪仗队副队长从二品:副将:副军长
说的挺全面的,有几个很小的细节再补充一下。巡抚负责一省的一切,所以不仅对应“省长兼省委书记”,还有该省“卫戍区总司令” (这个比喻不太恰当)这样的职责。《胡雪岩》里面的王有龄之所以自焚,就是因为封疆大吏“地在人在,地失人亡”。反例则是何桂清,身为两江总督,弃城失地,在上海洋场躲了两年,洪杨乱平之后解往京师枭首弃市。山东和山西有巡抚而无总督,但是因为这两个省地理上的原因,在实际情况中受“疆臣之首”的直隶总督影响很大。反倒是河南巡抚号称巡抚首缺,盖因没有婆婆管。四川是唯一一个有总督而无巡抚的省份。督抚虽然没有隶属关系,但是如 所说,总督所挂都察院衔高过巡抚,所以督抚同城是很尴尬的事情。如果再加上驻防将军,互相倾轧的情况对谁都是个不小的挑战,如广州,福州。满清的目的正在于此,希望督,抚,与满缺的驻防将军互不统属,以利分而治之。
大体是省长级别,具体职责和履职方式差异很大
竟然把我党类比为晚清王朝,此乃知乎最腹黑的一个问题: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清朝官员结构,譬如,六部有哪些大理寺正卿官员,官居何品。简而言之就是,清朝官员上下级的分类。
内务府 六部(吏部掌人事、户部掌财政、礼部掌礼仪、兵部掌军政、刑部掌司法、工部掌建设)正二品:尚书(吏部1人、户部1人、礼部1人、兵部1人、刑部1人、工部1人)正三品:侍郎(吏部2人、户部2人、礼部2人、兵部2人、刑部2人、工部2人) 翰林院(皇帝伴读、拟写圣谕、皇子讲师等)正五品:翰林学士(1)从五品:侍读学士 (2人)、侍讲学士(2人)正六品:侍读(2人)、讲侍(2人)从六品:修撰(状元所授予)正七品:编修(榜眼、探花) 太医院(管理宫廷以及贵族诊断、制药)正五品:院使(1人)正六品:院判(2人)正八品:御医(4人)从九品:吏目
网友回答:
你上面写的不是很清楚吗?为什么还要问啊,只不过在清朝六部的尚书皆是从一品的官职,而侍郎则是正二品,同明朝有点区别。基本中央的官僚机构和官员的品级设置都同明朝差不多,因为清朝是承袭明朝的制度。而地方上则有点不同,每一省设一巡抚(从二品,一般会加个兵部侍郎衔什么的),作为每个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并设布政使(从二品)和按察使(正三品)作为巡抚的副手。一省或多省设一总督(从一品,一般回),比如闽浙总督,直隶总督。这个督抚制在明朝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另外在边疆地区设置将军,例如盛京将军,伊犁将军等。
清代官员的品级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帖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帖式、县主薄。(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侍诏、邢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县典史、驿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历史上的今天:
引用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官员服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