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步轻悄舞蹈教学分解青悄中雪炫玩的是什么游戏

  今天,无意中听到了一首至少是二十五年前的流行歌曲——《路灯下的小姑娘》,至今依然耳熟能详的旋律倏然间唤起了我一段尘封的回忆,回想起了那段始终被流行音乐陪伴长大的青春。  85年吧,这段青春回忆应该是从85年开始,从1985年我上初一开始。之前在贸易街二医院的家属院里住,住的都是平房,邻居苑涛家有一台9寸的黑白电视,白天到他家里玩,常常看到它被一条大个的手绢盖着。要不是苑涛向我炫耀,我曾经一度认为那就是一部收音机而已。当我确认那的确是一部电视机的时候,惊讶的不得了,接下来就是羡慕的不得了。从那之后,一到晚上我就成了苑涛家的常客,吃完晚饭就跑到人家去看电视,印象最深的是《加里森敢死队》什么的,当时最讨厌电视里播放歌曲,全是美声唱法或者是民族唱法之类的,依依呀呀呀的,让我这个十一二岁的孩子非常难以接受,一到播放歌曲的时候就盼着赶紧播过去,盼着赶快演电视剧。  一直到有一年开始演《霍元甲》,那首主题歌叫《万里长城永不倒》,粤语的,这首歌是我对流行歌曲记忆的起点,觉得电视好看歌更好听!一到电视剧播完,我和苑涛就跟着电视唱“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呵呵,虽然五音不全而且也听不懂歌词到底是什么,就是觉得好听,跟着瞎哼哼。但是,这种享受从我的一泡尿开始结束。那一天,演完了一集《霍元甲》,自己跟着电视唱完了主题歌,才发现自己看电视看得没顾上去厕所,早被一泡尿憋半天了,趁着第二集演序幕的时候赶紧跑到门口撒尿。刚把裤子脱下来,过来几个院里的孩子,大概有三四个吧,我清楚的记得带头的孩子的是张卫青的哥哥。张卫青和我是小哥们,他的哥哥好像是叫张海清。总之是卫青的哥哥见我正在撒尿,就问我今天怎么没去他们家找卫青玩。我说我才不去类,我还看《霍元甲》类。卫青的哥哥就问我在哪看电视,我说就在这儿呀,苑涛家呀。这时我才知道院里的孩子除了我,谁都不知道苑涛家还有台9寸的黑白电视。结果,从那天开始,也就是从那泡尿结束之后,卫青的哥哥还有一起的那几个孩子就和我一起走进了苑涛家。再往后,孩子们一传十、十传百,每晚到苑涛家里看电视的孩子越来越多,络绎不绝,他们家一到晚上就总是一屋子孩子,叽叽喳喳、闹闹哄哄……再往后,呵呵,一到晚上苑涛家就插门了,包括我在内,谁都不让进屋了,以至于我很久一段时间都特别后悔自己当时真不该去撒那一泡尿,如果不去撒那泡尿我就依然能看《霍元甲》了。因为我们两家是门挨门的邻居,虽然不让进门了,但是我经常能够在家里隐约的听到隔壁每晚总是准时的唱响那首《万里长城永不倒》……后来,一到那首主题歌该响起的时候,我就提前跑到我家门外,把耳朵贴在人家门口,不厌其烦的听完再回家。现在想想,这大概就是流行歌曲的魅力吧。  现在我再回来继续说85年的事。我记得85年我们家搬到了罗城头家属院,住上了楼房,我开始在二中上初一。那时候初一开始有英语课了,学校发了英语磁带,要求平时在家要不断的用听磁带的方式练听力学口语。我兄弟姐妹一共4个,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是属于比较拮据的。但是,父亲为了让我的英语成绩不落在别人后面,前思后想还是决定为我买一部录音机。我印象很清,买回的录音机是燕舞牌的,单卡的,当时燕舞可是名牌,父亲说是90多元钱买的,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这是专门为你学英语买的,你可得好好的学英语啊之类的……实际上,我当时对这部录音机并不感兴趣,因为它是用来学习的。但是我没想到后来这部录音机成了我的密友,英语是没有学好,但是它却让我与流行歌曲结下了不解之缘。  其实当时真正对这部录音机感兴趣的是和我在一个房间里住的二哥。二哥比我大十岁,当时应该是都参加工作了吧。父亲买录音机的时候是二哥陪着一起去的,牌子也是二哥选的。录音机买回来之后二哥很兴奋,我记得二哥从自己的抽屉里拿了钱,很兴奋的跑到罗城头小铁路旁边的一家百货商店里买回了一盘磁带。但是,磁带买回来后二哥很神秘的把磁带藏到屋里写字台的抽屉里不让我看。然后二哥就经常趁我上学的时间或是出去玩的时候听这盘磁带,我一旦回来二哥就会赶紧把录音机关掉然后继续把磁带再藏到抽屉里。时间久了,我感觉到了二哥总是趁我不在时听这盘磁带,我开始对这盘磁带产生了好奇心。有一天下学回来,二哥还没下班。我突然想起了这件事,于是我拉开当时是属于二哥专用的那个抽屉,当时二哥的抽屉根本就连个锁也没有。所以我很容易的就从一堆本啊书啊的下面翻出了这盘磁带,那是我终于知道那是一盘邓丽君的《小城故事》。  我把磁带放到录音机里,录音机里飘出了邓丽君温柔的歌声……可是在我当时的岁数,我真的没有觉得邓丽君的歌声有什么好听的,就觉得软软绵绵的没意思,远不像《万里长城永不倒》那样令人激动,也许正是因为对邓丽君的这第一印象,导致了我一直到现在对邓丽君的歌也没有那么崇尚,以至于经常为此遭到我觉得我后面一定会提到的,对我迷恋听歌有重要影响的初中同学郭华栋的严厉批判,说我根本听不懂邓丽君,说我没素质。当时,我一边放着邓丽君的歌曲,一边做家庭作业的时候,二哥下班回来了。二哥推门进来,看到我正在听邓丽君的歌,他楞了一下,然后迅速的关掉录音机,取出磁带,又把磁带装回盒里,拉开抽屉把磁带放回了书本下面。完成了这一系列动作之后,二哥开始冲我大发脾气,责怪我偷听他的磁带,并警告我说以后要是再敢偷听这盘磁带就对我不客气,他说这不是小孩子能听的东西。当时我被二哥吵懵了,我不知道二哥为什么会发这么大的脾气,二哥也不对我说。从那之后我记住了二哥对我的教训,再也不敢偷听那盘邓丽君的磁带了。一直到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在“四人帮”时期,邓丽君的歌被定为靡靡之音,是不健康的黄色歌曲,是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抵触的资本主义毒草。也是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到了85年,就是二哥买那盘磁带的时候,国家对邓丽君的歌曲已经基本放开了,虽然不是大力提倡,但是也并不需要再偷偷摸摸的才能听了,但是二哥是经历过文革的人,我猜想二哥对这些带有政治色彩的东西一定是心有余悸,他是害怕我没有抵抗力,怕邓丽君的歌把我给教坏了……
楼主发言:16次 发图:0张
  直播?沙发  
  终究还是会回归到最原始的音乐之本
  邓丽君事件之后,我很久都没有再用那台录音机听歌,因为家里除了英语磁带和那盘邓丽君磁带以外,也没有别的歌曲磁带了。学习以外的生活是很单调的,每天做完作业,我要么是蜷缩在屋里看自己喜欢的故事书,要么就是下楼到家属院对面的罗城头电影院的广场上玩耍。有一天,罗城头电影院广场上突然聚集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人,大家手里攥着电影票在广场前焦急的等待着进场,那一天,不知是哪里来了一个歌舞团,劲爆的大型广告牌就竖在售票口的旁边。我被夹杂在人群之中,很好奇的想,这些人都是来看歌舞的吗?我还没有想明白的时候,突然开始检票进场了,人群开始骚动起来,秩序一片混乱。我想挣扎出人群,但是我的力量太弱小了。我直接被人群从电影院的广场上涌到台阶上面,又从平台上被涌进了电影院里面,我进到电影院里面的终于感到不在拥挤的时候,回头看看了看门口,人们还在继续往里面涌进……人越进越多,电影院里楼上楼下的排椅很快便座无虚席。我根本没有票,我是被挤进来的,我没敢坐在排椅上,我站在了排椅之间的过道上。但是,所有的过道也很快就被挤满了,我当时在脑海里条件反射性地造了一个句:我看歌舞晚会的时候,电影院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电影院里的灯终于熄灭了。当震耳欲聋的劲爆音乐突然响起,舞台上的幕布被缓缓拉开的时候我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舞台上出现了好多留着长发,戴着墨镜,穿着黑色跨栏背心或时尚体恤衫的乐手们,有敲架子鼓的,有弹贝斯的,有摇晃着沙锤的,个个神情振奋,摇头晃脑,甩着长发……灯光在五彩地变换,六七个穿着短裤和蝙蝠衫的美女随着音乐在舞台上扭动着屁股,摇摆着胳膊,伴随着音乐激情地舞蹈着,台下观众顿时就又躁动起来,呐喊声、口哨声夹杂在音乐里此起彼伏……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劲爆的演出,而且是一开场就如此劲爆,和大人们一样,我的情绪立刻就被调动起来,我在人群中挤啊挤啊,从无数大人的胳膊下终于挤到了前排。演出过程中我更是大开眼界,男歌手挎着电吉他捶胸顿足的嘶喊着“长长的站台,孤独的等待……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还有什么“玛丽玛丽,我多么爱你,想我能够和你一起……”;女歌手拿着无线的麦克风,也在舞台上蹦来跳去,表情投入地演唱着“噢噢耶耶,爱你在心口难开……我不知该说些什么,爱你在心口难开……”当然,也有温柔的曲目,比如“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军港的夜啊,静悄悄……”、“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风吹,海浪涌……”等等,总之每一首歌曲都比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依依呀呀的美声唱法让我感到新鲜、振奋和渴望,我的内心从来没有那样的被震撼过,从那一刻起,我觉得歌曲这东西太美妙了……
  站台的确震撼,几十年过去了依然能感觉到它原始的激情  
  现在,我已经知道,当时的那种演出的形式叫做“走穴”,那些歌舞团大多也就是一些水平很低的“野台班子”。但是,那是八十年代啊,被文革思想束缚了十几年的人们,在那个文化生活极度贫瘠的年代,能够见到那样的演出场面,也难怪会那样的疯狂。从那次看过演出以后,基本上每个周末罗城头电影院都会有歌舞团的表演。我当然是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每次来了歌舞团的时候,我都会提前等在电影院的入场口前,期待着再次被涌进剧场。后来,真的又被涌进去几次,满足了我对流行歌曲的渴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表演已经相对普遍的多了,看过的人多了,也就没有像刚开始看演出那样狂热了,电影院的入场秩序逐渐被维持地越来越好,我再想不买票被观众入场时“涌”入电影院的机会基本上也没有了。  当欲望膨胀的时候,思想就会随之改变。一旦看过几次演出之后,突然被剥夺了这种权利,心中的难受劲儿自是不用言表。买票看演出对于我一个孩子来说是不可能的。我开始在罗城头电影院周围转悠,不断地转悠,我试图寻找一种其他看演出的方法。终于,我发现电影院里的厕所挨着电影院的后墙,而且这截后墙位置非常背,附近也没有灯,更让我兴奋的是,后墙上正好有一块砖被掏空了,应该是早就有人经常从这里翻越进去,否则我一个小孩子不可能正好踩着这个墙洞,非常便捷的就能跳到墙的那边去。看演出的问题又被我解决了,我再次开始继续享受流行歌舞带给我的快感。在某个夏季的一天,我刚从这堵后墙跳到电影院里,突然发现从电影院通往厕所的太平门那边有几道手电光晃了过来。我当即意识到是查票的过来了,我迅速的闪进了旁边的男厕所。当我确定查票人应该是走远之后,我探头探脑地从厕所里走出来,当然心里还是很紧张的。可是,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刚刚走出厕所,立刻就从旁边的黑影里闪出两条人影,两束刺眼的手电光射向我的双眼……我被带到了电影院的一个办公室里。两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骂骂咧咧的嘟囔着:小毛孩还敢跳墙头进来看演出,看我不去找你家长,再通知你老师……我当然害怕了,我低着头不敢吭声,问我话我也默不作声。最后,两个年轻人看我被吓的差不多了,说不如这样吧,我们不去找你家长了,你回家去拿两块钱过来交了罚款就算没事了。我终于轻松很多,我知道我快可以走了,但是我没钱,我当时想我就是回去了也不会拿钱回来的。可是,我毕竟没有算计过这两个成年人。正准备放我走的时候,其中一个家伙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上下打量了我一眼,说你要是走了不拿钱回来怎么办?你得押点儿东西在这。我的身上什么都没有,而且我只穿了一双凉鞋、一条短裤和一个跨栏背心,我能押什么呢?这时,另一个家伙坏坏的笑着说,是啊,是得押点东西,让他把背心和裤衩脱下来押这儿再走。但是我只穿了一条裤衩,呵呵,要是把裤衩和背心都留下我就只能光屁股回去了。最终,他们扣下了我的跨栏背心。我只穿着一条裤衩一路沮丧的往家走,心里盘算着,背心没有了我该怎么给父母解释。我甚至已经做好了全盘老实交代的思想准备。巧的是,当我开门进屋的时候,父母正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电视,没有发现我的囧样。于是我喊了一声我回来了,就迅速躲回了我的房间。第二天早起,我找了另一个背心自己换上了。后来有好几次老妈给我找衣服换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听老妈叨叨着说,你那个跨栏背心我怎么就想不起来给你放哪了呢,怎么就找不着了呢?呵呵,其实我知道那个背心在哪里,可是我不能说啊……
  哈哈,够疯狂啊,向你致敬  
  很熟悉的青春记忆!话说那些年我也曾不懂过邓丽君,可是随着阅历和年纪的增长,蓦然回首才发现当年是多么的幼稚,大浪淘沙,三十年后只有君音依旧。喜欢楼主那些年的记忆,坐等更新。
  有了这次教训,我再也不敢跳墙头去看歌舞了,我怕再碰上那两个逮住我的家伙。可是从那之后,我对流行歌曲的迷恋却再也没有停止过。我开始从收音机里听这些当时所谓的流行歌曲,常常是一个台唱完了再搜另外一个有歌听的台,不厌其烦的听。那时,我开始知道很多歌手的名字:周峰、张行、吴涤清、张蔷等等……也是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歌舞团里演唱的那些歌曲都是模仿这些歌手的,而这些歌手又都是翻唱的港台歌曲。但是无论怎样,都不能否认这些最早活跃在中国流行歌坛的歌手们,在那个中国流行歌曲正处于启蒙阶段的年代,凭借着并不算雄厚的音乐功底为我们带来了听觉上的满足。《与我同行》、《莫妮卡》、《迟到》、《一条路》、《阿里巴巴》、《梅兰梅兰我爱你》、《走过咖啡屋》、《好好爱我》、《月光下的迪斯科》等等一系列的流行歌曲,就像一阵又一阵的狂风,粗暴的吹开了家家户户的门窗,它们的流行速度不亚于流行感冒的传播,在年轻人里几乎达到了人人都会哼唱几句的地步。而这些歌手们也常常是趁热打铁,一旦走红,就会连续不断的出版专辑,专辑一旦出版就会迅即流行。   有一天放学,刚出校门我就看见同班同学王立彬急匆匆的从身边走过。王立彬当时也算是我们班上的时尚青年了,穿着当时最流行的服装:绿色的军装上衣,蓝色的大裆裤,一双白塑料底的黑色布鞋(当时这种鞋被我们称为“片儿鞋”)背着一只绿色的军用挎包。他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冲我礼节性的招了一下手,算是打了个招呼吧。我也礼节性的喊了一句“走那么快干啥啊,急着回家写作业啊?”“不是写作业,是听磁带……”王立彬的回答吸引了我,我快跑几步赶上他,问他听啥磁带啊?这时候,他才停下来,神秘的从书包里掏出一盒磁带说“看见没?成吉思汗!刚出的……”我急忙伸手就抢说“让我看看”,王立彬赶紧把磁带装回书包说“不行不行,我刚借到的,等我录完了让你也录录……”然后拔腿向家的方向跑走了。匆忙之间我只看到磁带皮上印了一个我觉得很丑的一个女歌星,再具体的内容也没看清……过了没几天,这首歌就迅速的流行了起来,在收音机里和大街上总是可以听到一个很野性的声音在反复地嘶喊着“有一个东方古老故事让我来告诉你,有一个中国古代皇帝太伟大了不起……啊成啊成啊成吉思汗……不知道有多少美丽的少女们都想嫁给他啊,呼呼哈哈,都想做他新娘,呼呼哈哈……”当我终于借到这盘磁带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个女歌星叫张蝶,专辑的名字叫《冰与火》。张蝶在当时翻唱了诸如《迪斯科女王》、《摩托车》、《热情的沙漠》等大量的港台歌曲,很快就被誉为“迪斯科皇后”,还与张蔷、张行并成为“京津沪三张”,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流行歌星。但是张蝶的专辑发行的并不多,远不如张蔷,在我模糊的印象里张蔷凭借她那嗲里嗲气的嗓音,在很短的时间里专辑推出了一张又一张,至少也得有二十张以上,我觉得她是看准了那几年的商机,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以出专辑就像母鸡下蛋一样地不知疲倦……
  无论专辑出的多少,张蔷和张蝶等等这批靠翻唱走红的歌手终究在演唱技巧上还是有些粗造的,他们的歌曲从整体上看是缺少艺术层次感的,所以也注定不会流行的太久。大陆歌坛真正出现创作型的歌曲,我觉得应该得从刮起“西北风”的时候开始算起。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走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没错,这首《黄土高坡》就是“西北风”的典型代表作品,那时候一听到这首歌,我的脑海里立马就会浮出一个画面:在黄沙漫漫的陕北山区里,女歌手杭天琪带着草帽,穿着碎花花的连衣裙,身后牵着一头老黄牛,在炎炎烈日下艰难的行进,路边有位骨瘦嶙峋、头裹白毛巾的陕北老汉坐在石头上吧嗒吧嗒地抽着长长的旱烟袋……呵呵,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这么一副滑稽的画面浮现出来,可它的确就常常的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可能是我把在电视上看到的杭天琪的样子和歌曲带来的想象结合在一起的缘故吧。除了杭天琪以外,一批真正有代表性作品的实力派歌手开始涌现:胡月、范琳琳、孙国庆、田震、程琳等等,这些都是当年西北风的代表歌手,甚至连现在著名的歌唱家刘欢都是西北风开始起步,《雪城》和《便衣警察》两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让他一举成名。西北风的代表作品太多了,《走西口》、《我热恋的故乡》、《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酒神曲》、《磨刀老头》、《信天游》、《山沟沟》……这些歌曲名称我到现在想也不用想,张嘴就能说出来。这些都是优秀的作品,在我看来,这些作品多采用陕北民间音调,以信天游苍凉、刚劲的曲风为主,不仅汲取了北方民间音乐的一些元素,还明显地引入了欧美摇滚风格,应该说在中国通俗音乐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突破,为推动大陆的原创音乐创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沧浪之水屋
21:52:00  今天,无意中听到了一首至少是二十五年前的流行歌曲——《路灯下的小姑娘》,至今依然耳熟能详的旋律倏然间唤起了我一段尘封的回忆,回想起了那段始终被流行音乐陪伴长大的青春。  85年吧,这段青春回忆应该是从85年开始,从1985年我上初一开始。之前在贸易街二医院的家属院里住,住的都是平房,邻居苑涛家有一台9寸的黑白电视,白天到他家里玩,常常看到它被一条大个的手绢盖着。要不是苑涛向我炫耀,我曾经一...........  -----------------------------  初一,爸爸也给我买了个六喇叭的收录机,单卡的,也说是为我学英语的.
  继续,期待中
  “西北风”来势汹汹,霸道地占据了当时的流行歌坛。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当西北风势头正猛的时候,歌坛上突然又窜出了一把火,这把火的势头比狂风更猛。那是在中央电视台1987年的春节晚会上,从台湾过来了一个叫做费翔的混血儿歌手:俊朗的身材、黄色的卷发、深邃的眼窝、淡蓝色的眼睛、迷人的笑容,还有让无数青春少女为之尖叫的舞姿……他是第一个来到大陆的台湾歌手,他在那一年的春晚上演唱了两首歌:《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他用《故乡的云》倾诉了无数天涯游子归来的情怀,令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潸然泪下;他用《冬天里的一把火》为我们演绎了一种别具内涵的青春与时尚,以至于这一把火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一下子就燃成了熊熊烈火!这是我至今为止见到的真真正正的一夜爆红!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我所见到的任何一个同学,包括我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听到满大街陌生人谈论的话题都是昨天晚上的费翔和《冬天里的一把火》。一夜之间,费翔像一个神话般的在大江南北铺天盖地的就走红了,直到现在为止,我觉得我用这样的说法来形容费翔的走红一点都不为过。更为巧合的是,那一年大兴安岭真的燃起了熊熊大火,我们近10万军民一直持续围剿了20多个昼夜才将大火扑灭。我清晰的记得,费翔参加了第二年的元宵晚会,并在晚会上风趣地说“都说去年我为大兴安岭带来了一场大火,那现在我就为大家演唱《小雨来得正是时候》……”其实,费翔当年所唱过的歌大部分也是翻唱其他港台歌星的,但是他和大陆歌手对港台歌曲的翻唱不一样,他是有扎实的基本功的,他把很多港台歌手没有唱红的原创歌曲翻唱红了。这就是运气,没办法,运气一旦找上了你想躲都躲不开。费翔是第一位从台湾过来歌手,而且他选对了成名的曲目,加上他还具备魁伟帅气的外形和充满磁性的嗓音!当时我们哪见过真正的港台歌手啊?其实,春晚每年都会邀请一位港台歌手参加。那几年,只要是有幸参加了春晚的每一位港台歌手都会很快成名,只不过再也没有费翔那么猛烈罢了。所以,对于费翔的成名,我觉得其实是一种现象,客观的讲应该叫做“春晚与港台歌星成名现象”。那届春晚之后没几天,费翔在大陆的第一张专辑就发行了,《恼人的秋风》、《我怎么哭了》、《昨夜星辰》、《读你》……专辑里几乎每一首歌曲都开始走红,我们班几乎有一多半的同学都加入了迷恋听歌的队伍。我们用空白磁带疯狂的转录着费翔的歌曲,疯狂的传唱……我看到我们班上女同学们都专门买一个塑料皮的笔记本,用来抄写费翔专辑里的歌词,那个本子里还贴满了费翔的粘贴画,大家不厌其烦的哼唱着费翔的每一首歌曲,谈论着费翔的每一个眼神和舞姿……就这样,费翔被公认为大陆歌坛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偶像派歌手和天皇巨星,在那个年代,费翔是无数少女心目中的标准的白马王子形象,费翔成了偶像的代名词……
  80后表示不懂要飘过~
  你说的这些深有同感,记忆犹新。
  90后表示有一点点懂
  似懂非懂
  88年,我12岁,从同学的随身听(就是装磁带的那种)第一次听到粤语歌,记忆犹新啊,她说“很好听”,随后一直纳闷为什么会好听呢?我却是什么也听不懂。可是她是我们班最时尚的女孩,当时怎么也不敢反驳的,呵呵,估计是当时听的是《水中花》。  再大两岁就听到隔壁的男孩,和我一样大,在听粤语歌,是陈百强的《孤雁》,很感伤;还有一首什么“你是你吧,我是我吧,这是爱吧”的歌,粤语唱成“泥细泥巴,饿细饿吧,街细哀吧”,大逗啊,很具冲击力。  之后听的歌就多了,但缺少了象小时候初听粤语歌时的那种“打鸡血”的状态。
  呵呵!好多新生代都不喜欢听老歌,都说老掉牙。其实从欣赏音乐的角度来讲,我们不只欣赏音乐的旋律,更应该欣赏音乐人的唱功以及她所注入的情感,以及乐器的编排等等。。。  音乐好不好,不是因某个人的个人喜好与否来决定,现在的孩子们心都太浮躁了,放一首《小城故事》他一定说好老不好听,放一首《伤不起》他就觉得好好听喔!你怎么说?  ------------------------------------------------------  宝龙师霸 【bolod 亚太宝龙国际】  微智电脑 放在钱包里的电脑 【http://www.bolod.net】  
  80后飘过,虽然听到这些歌比70后晚,但是这些歌在很多80后心中都有很大分量的,说实话,咱小时候经常听的也是这些歌,只不过多了BEYOND,魔岩三杰,唐朝这些人。
  @雨落前檐
16:21:35  88年,我12岁,从同学的随身听(就是装磁带的那种)第一次听到粤语歌,记忆犹新啊,她说“很好听”,随后一直纳闷为什么会好听呢?我却是什么也听不懂。可是她是我们班最时尚的女孩,当时怎么也不敢反驳的,呵呵,估计是当时听的是《水中花》。  再大两岁就听到隔壁的男孩,和我一样大,在听粤语歌,是陈百强的《孤雁》,很感伤;还有一首什么“你是你吧,我是我吧,这是爱吧”的歌,粤语唱成“泥细泥巴,饿细饿吧,街.....  -----------------------------  88年我15岁,呵呵,我们是同龄人,谭咏麟的《水中花》也曾带给过我同样的感受
  @宝龙师霸
17:25:23  呵呵!好多新生代都不喜欢听老歌,都说老掉牙。其实从欣赏音乐的角度来讲,我们不只欣赏音乐的旋律,更应该欣赏音乐人的唱功以及她所注入的情感,以及乐器的编排等等。。。  音乐好不好,不是因某个人的个人喜好与否来决定,现在的孩子们心都太浮躁了,放一首《小城故事》他一定说好老不好听,放一首《伤不起》他就觉得好好听喔!你怎么说?  -----------------------------------...........  -----------------------------  是的,音乐应该是用心创作,听众也应该是用心欣赏。能经得起用心欣赏的音乐才是好音乐……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已于6月28日正式出台,欢迎大家关注哦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前夕正式出台。  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有着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918万赣南苏区人民,再一次迎来历史性时刻。
  80后表示深有感触
  直到工作之前,都表示没有音乐细胞。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我们住同个单位,她家有南风窗,是我们那最早有录相机和电视机的家庭。每次陪她看张国荣的演唱会录相,她疯狂的大喊大叫,我则在一旁昏昏欲睡。初一到初三,都这样。那时的我,是真的看不懂。。。
  70后支持一下子
  黑格尔把不法分为非故意的不法、欺诈、犯罪。非故意的不法是主观上承认法而做出不法行为,一般不予处罚;欺诈是把法当成一种假象,无视法的存在而做不法之事,应予以处罚;犯罪则是不承认有法,视法律不存在。前两者都肯定法的存在,而犯罪从根本上否定了法律,是真正的不法。黑格尔认为,仅用温和手段来对抗犯罪是没有任何效力的,只有采用强制手段,即运用刑罚才能维护人们的自由。
  流行歌曲,我印象中是什么金梭和银梭,相恋,祝酒歌什么的开始的吧,然后是军港之夜等等,胡月西北风开始算是大发展了。
  可以说,费翔是真正的港台歌星走进大陆歌坛的开始。当时的大陆歌手几乎全是靠模仿港台歌曲混饭吃,只有“西北风”属于原创,但是和真正的港台歌曲一比就土的掉渣了,所以,大陆歌坛很快被港台歌星占据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在大陆歌坛的大姐大那英,当初也是靠模仿苏芮起家的,那英对于苏芮在大陆的走红是功不可没的。我记得当时大家并没有怎么接触过苏芮,突然在音像店里就出现了很多的苏芮专辑,但是这些磁带都是被大陆歌手仿唱而录成的,磁带的封皮上往往用大字标明:苏芮原唱,然后在很不起眼的地方用很小很小的字标明:演唱苏丙或是苏苒等等,而这个所谓的苏丙或苏苒就是今天的那英,可以说当年大多数人所听到并接受的苏芮其实就是那英。没办法,那个时候那英可以唱红苏芮却唱不红自己,因为她生在了大陆,她没有伯乐也不会包装。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那英还有这样一段经历吧,可这是真的,是千真万确的,我就是第一见证人。前一段时间,我无意中看到了那英的访谈一个节目,她竟然自己还在节目中大方的调侃了一下这段历史,这让我很佩服,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大姐大,她丝毫没有刻意去掩饰自己这段似乎不太光彩的过去,只有这样的大性情才能成就大舞台,才能堪称大明星!她后来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94年的时候我正在部队当兵,有一次回来探家去找昝伟英玩儿,那时他已经参加工作在邯山商场卖冰箱了。当我们从音像柜台经过的时候,我习惯性地在柜台前停留了一下,看看了磁带。他说,哥们儿现在挣工资了,送你盒磁带吧当见面礼吧。我说,算了吧,没什么新专辑。我不知道当时邯郸正在流行那英的《雾里看花》。他对我说,咋没有?你别老是崇洋媚外就知道听港台啊。他用手指了指那英说,你也扶植一下内地歌手呗,看见那英没?现在也是巨星了。然后,他随手买下了那盘那英的精选专辑送给了我。听过之后我才感觉到,那英真的已经从当年的丑小鸭变成今天的白天鹅了。这就是真金不怕火炼!经过歌坛一二十年的风云变幻,曾经走过西北风路线的歌手们,到今天可以真正称之为实力派巨星的在我看来也只有那英和田震两人。
  可以说,费翔是真正的港台歌星走进大陆歌坛的开始。当时的大陆歌手几乎全是靠模仿港台歌曲混饭吃,只有“西北风”属于原创,但是和真正的港台歌曲一比就土的掉渣了,所以,大陆歌坛很快被港台歌星占据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在大陆歌坛的大姐大那英,当初也是靠模仿苏芮起家的,那英对于苏芮在大陆的走红是功不可没的。我记得当时大家并没有怎么接触过苏芮,突然在音像店里就出现了很多的苏芮专辑,但是这些磁带都是被大陆歌手仿唱而录成的,磁带的封皮上往往用大字标明:苏芮原唱,然后在很不起眼的地方用很小很小的字标明:演唱苏丙或是苏苒等等,而这个所谓的苏丙或苏苒就是今天的那英,可以说当年大多数人所听到并接受的苏芮其实就是那英。没办法,那个时候那英可以唱红苏芮却唱不红自己,因为她生在了大陆,她没有伯乐也不会包装。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那英还有这样一段经历吧,可这是真的,是千真万确的,我就是第一见证人。前一段时间,我无意中看到了那英的访谈一个节目,她竟然自己还在节目中大方的调侃了一下这段历史,这让我很佩服,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大姐大,她丝毫没有刻意去掩饰自己这段似乎不太光彩的过去,只有这样的大性情才能成就大舞台,才能堪称大明星!她后来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94年的时候我正在部队当兵,有一次回来探家去找一哥们儿玩儿,那时他已经参加工作在商场卖冰箱了。当我们从音像柜台经过的时候,我习惯性地在柜台前停留了一下,看看了磁带。他说,哥们儿现在挣工资了,送你盒磁带吧当见面礼吧。我说,算了吧,没什么新专辑。我不知道当时邯郸正在流行那英的《雾里看花》。他对我说,咋没有?你别老是崇洋媚外就知道听港台啊。他用手指了指那英说,你也扶植一下内地歌手呗,看见那英没?现在也是巨星了。然后,他随手买下了那盘那英的精选专辑送给了我。听过之后我才感觉到,那英真的已经从当年的丑小鸭变成今天的白天鹅了。这就是真金不怕火炼!经过歌坛一二十年的风云变幻,曾经走过西北风路线的歌手们,到今天可以真正称之为实力派巨星的在我看来也只有那英和田震两人。
  现今“神曲”遍地,随时都在“强奸”我的耳朵。真。。。。。能说句脏话吗?
  @雨落前檐
16:21:35  88年,我12岁,从同学的随身听(就是装磁带的那种)第一次听到粤语歌,记忆犹新啊,她说“很好听”,随后一直纳闷为什么会好听呢?我却是什么也听不懂。可是她是我们班最时尚的女孩,当时怎么也不敢反驳的,呵呵,估计是当时听的是《水中花》。  再大两岁就听到隔壁的男孩,和我一样大,在听粤语歌,是陈百强的《孤雁》,很感伤;还有一首什么“你是你吧,我是我吧,这是爱吧”的歌,粤语唱成“泥细泥巴,饿细饿吧,街.....  -----------------------------  哈哈哈,哥哥的侧面被唱得太逗了吧
  70后感概的支持下
  呵呵!想起了很多、、、  
  身为一90后,我也常听老歌的,《小城故事》很好听的!!!
  @沧浪之水屋
19:23:59  现在,我已经知道,当时的那种演出的形式叫做“走穴”,那些歌舞团大多也就是一些水平很低的“野台班子”。但是,那是八十年代啊,被文革思想束缚了十几年的人们,在那个文化生活极度贫瘠的年代,能够见到那样的演出场面,也难怪会那样的疯狂。从那次看过演出以后,基本上每个周末罗城头电影院都会有歌舞团的表演。我当然是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每次来了歌舞团的时候,我都会提前等在电影院的入场口前,期待着再次被涌进剧场。后.....  -----------------------------  蛮有意思的
  清蒸你就熟了
  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才是经典。
这是一个盛产文化垃圾的时代
  85后飘过··
  哈哈,估计跟LZ同龄  跟LZ同样的经历,对流行歌曲的见解也大致相同  只是,LZ总结得比我好  要是我,还真写不出这些东西来
  1985年,我16岁,高二,春节过后到了教室里同学们都是在传唱着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和奚秀兰的《阿里山的姑娘》,其实《阿里山的姑娘》同学们早已传唱了,但是从奚秀兰的演唱里看到了不同的韵味。同年秋天,我考上了一所中专(那时的中专毕业远比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受尊敬的多),到了学校,传唱的有周峰(梨花又开放、莫妮卡)、吴涤清(太多了不好数了)、吴念祖(翻唱港台的三月里的小雨、春风她吻上了我的脸)的歌曲,还有台湾的刘文正的《秋蝉》等,那时的罗大佑还没有刘文正红。转眼到了冬天的时候,崔健的《一无所有》风靡大陆,紧接着郭峰的《让世界充满》三部曲席卷全国,1986年春节晚会是在北京的首体举行的,这个干了三届春晚导演的黄一鹤导演最终因为这场春晚的失败而退出,其实这场春晚在我的眼里是很成功的,起码没有假唱,有汪明荃的《家乡》、《问候你朋友》,还有罗文,至此,港台音乐在大陆正式开始流行,以前的只能算是台湾的流行音乐,不涉及香港的流行音乐。
  随着进入大陆的港台歌星逐渐增多,港台歌曲的流行程度也开始由加速向蔓延发展。这时候,我身边的同学们也开始形成了一个歌迷的圈子,就类似于今天的发烧友群体一样。但是我们和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人家真正的发烧友讲究器材和唱片,烧的是音乐的品质,而我们只是热衷于听流行歌曲。那时候,这个圈子里和我关系最好的主要成员有郭华栋、高老三和康小辫儿。当时,康小辫儿家里的经济条件最好,所以康小辫儿是我们“发烧”的坚强经济后盾。说到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当时的音响市场行情了。凡是在那个年代有过我们这样所谓“发烧”经历的朋友应该都懂得,当时港台歌星发行的原装正版引进的磁带只有两个标志:一是“广录进字××号”一是“文音进字××号”,就类似于我们现在购买商品的条形码一样。如果没有这其中一个标志,那你买到的磁带就是山寨货,比如买了苏芮的磁带,结果是那英唱的,这就很正常了。能碰上那英唱的是你的运气,那时大多数都是由一些下三滥的歌手来仿唱的。当时这种正版的原本引进带的价格最初是6块5毛钱一盒,后来涨到7块、7块5,最后涨到8块,特别流行的大歌星的磁带可以卖到8块5一盒。这样的价格对于我们这些穷学生来说,是不可能经常问津的。所以只要一发行新的引进版磁带,我们就撺掇着康小辫儿去买,而康小辫儿也是“烧友”,倒也乐此不疲,正所谓皆大欢喜。高老三是性格比较内向的一个人,我觉得他当时还有些小资的倾向。高老三的家庭条件也算不错,也经常会买一些正版的磁带,但是他不像康小辫儿那么听话,总是以个人的意志选择自己喜爱的歌星专辑购买。我记得他自作主张买过一盘罗大佑的磁带,当时我们都还欣赏不了罗大佑的歌,觉得没啥好听的,自然少不了对他进行抨击,说他瞎花钱了之类的。然后高老三就和我们争辩,当他争辩不过我们的时候,就开始皱起眉头用一种非常轻蔑的眼神盯着我们质问 “你们懂不懂?你们懂不懂?不懂就别瞎掰!”然后就一言不发,再也不屑与我们争论了。在我们这些哥们儿里面,郭华栋得多介绍几句。因为郭华栋当时算是非常狂热的发烧友,到今天,我们这几个人当中也只有郭华栋成了真正的发烧友,在邯郸市烧友的圈子里颇具名气。我觉着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这个家伙当年就一直引领者我们所谓“发烧”的方向,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的。印象中,郭华栋在上学的时候人缘挺好,狐朋狗友特别多,他的兴趣爱好也特别广泛。除了大家普遍爱好的打台球、看录像和滑旱冰以外,他比较突出的爱好是健身。他家住在贸易街太平沟家属院的平房里,因为他家离学校最近,所以他家自然成了我们的最常去的聚点。一到他们家,你就能看到摆的到处都是健身器材,各重量级的哑铃啊、臂力棒啊、拉力器啊等等。那时,他每天都用这些器材坚持锻炼两个小时以上,而且带动了身边的不少人都玩儿健身。他常常光着膀子向我们炫耀自己胳膊上的肌肉和漂亮的腹肌,并经常吹牛说自己一旦打起架来四五个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等等。但我们只是经常听到他这样吹牛而已,从来没见他打过一次架,即使是别人打群架也没见他在帮忙的那拨人里出现过。后来,好像是演过一场电影叫《霹雳舞》,老郭又爱上了霹雳舞,经常带着墨镜和没有手指的那种黑色的霹雳手套,穿着黑色的紧身跨栏背心,时而不时的就在地上翻滚几下,或是像木偶一样滑上一段太空步,或者是曲动着胳膊和手指关节来一段像是触了电似的表演,俨然一个霹雳青年。我感觉老郭当年发烧的起点还是比较高的,在我印象中他似乎对大陆的歌手是不屑一顾的,只听港台歌手的专辑。而且经常能够发烧在时尚的前沿。我记得当时流行西北风的时候,我曾经问老郭有没有西北风的专辑,他根本就不感兴趣,他对我说“谁听那个啊,现在都听《猛士》、《荷东》!”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两种专辑的名称,《猛士》和《荷东》都是当时是由太平洋影音公司和中国唱片总公司引进的欧洲的士高舞曲系列,曾经就像西北风一样劲爆了大陆好几年的时间,让许多年轻人为之癫狂,一度发行了二十多盒专辑。但是,若不是老郭对我的反复灌输和引导,我根本对它们不感兴趣,我觉得舞曲又不是唱歌有很么好听的?一直到我反复听过几遍之后才被折服了,我不得不承认能够欣赏这样的舞曲,在当年也代表了一种层次和境界。这些舞曲一直到今天再重新听过,我依然觉得都是经典。尤其是每一盒《猛士》磁带,都是带有魔幻色彩的封面,那些不同的长着翅膀的怪兽形象至今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里。除此以外,老郭在听歌的时候也比较专注。我们只要一到他家,老郭必然要把最流行的磁带放进录音机里让我们共享,然后开始讲自己对歌曲的看法。老郭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所以他还有三个都在十岁以下的侄女和外甥女们经常在他们家出没。当我们正在听歌或老郭正在给我们发表看法的时候,小家伙们会经常推门就闯了进来,每逢这个时候老郭总是穷凶极恶的挥舞着他的臂力棒或用手指着小家伙们怒吼:出去,赶快出去!统统出去!小家伙们一看老郭的架势,常常被吓的抱头鼠窜。但是时间长了就不管用了,因为老郭怒吼的次数太多了,后来小家伙们总是一边看着他怒吼, 一边吐吐舌头或做个鬼脸,接下来就旁若无人的继续玩耍,而每逢这个时候老郭就一个一个的把小家伙们亲自提溜出门外,总之是绝对不允许小家伙影响我们欣赏“艺术”的……
  哈,记忆里看的第一部电视剧是梁朝伟版的绝代双骄,第一个广告是燕舞录音机那个
  西北风流行的岁月里,很多大陆的歌手都改行唱起了西北风,比如文章中提到的刘欢,还有程琳、成方圆、孙国庆、柳培德、张伟进、胡晓晴、朱桦等,当时的杭天琪那可是走的偶像派路线啊,如日中天啊,都被这西北风给刮得东倒西歪的。  我记得1986年夏天的时候还有一个女歌手钱贝妮的也很流行。  到了1987年春晚有个香港的电视演员陈美玲演唱的《归来的燕子》,很是流行。
  王杰。
  这么好的沙发必定得坐一个,第一次买磁带听的是任贤齐的成名作《心太软》。
  必须留个记号
  当时,我们已经从种种渠道买到了很多港台实力唱将的正版录音带,比如张国荣、谭咏麟、梅艳芳、苏芮等。那时候邯郸市最著名的音像商店就是位于邯山街上的“四方音像”,这家音像店规模越做越大,后来还在和平路上开了两家分店。当时邯郸的歌迷没有不知道“四方音像”的,对于我们来说“四方音像”在邯郸简直就是港台歌星成名的摇篮,或者说是港台流行歌曲的前沿阵地。那里的引进版磁带总是最全,上市的时间也总是最早。我们每周最少要有两次一到放学后就骑上自行车去那里去转一圈,看看有没有新到的磁带。其实,经常是连门都不用进,因为只要一到新的专辑,“四方音像”就会一天不停的用门口的那对大音箱一遍又一遍的播放,我们只要一听到有新的歌曲播放就知道又有新货到了。我们一直认为 “四方音像”就是最能够满足我们渴望和需求的地方,没想到有一天,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次特别的音乐节目之后,撼动了“四方音像”在我们心中的位置。  那是1989年,中央电视台为了推动海峡两岸的文艺交流与合作,突然在《旋转舞台》节目中播出了两集特别制作的专题音乐节目《潮——来自台湾的歌》,这成为大陆流行音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潮》收录了大概不到二十首歌曲,全部是由台湾歌星原唱并用MTV的形式拍摄的。节目播出之后,我们彻底被震撼了,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音乐MTV,我们以前接触的都是歌星在舞台上的表演,根本就不知道歌曲竟然还能像这样和演电影一样被“演”出来,这种方式让所有的大陆歌迷都感到耳目一新!而且节目中所有的歌曲抒情动听,歌词取材生活化,表现方式直达内心,在大陆也是第一次出现这样与众不同的曲风。就像两年前费翔来到大陆的阵势一样,一夜之间王杰《一场游戏一场梦》,张雨生《我的未来不是梦》,姜育恒《再回首》,小虎队《青苹果乐园》……像龙卷风一样席卷了大江南北和千家万户,让狂热的年轻歌迷们感到猝不及防。
  我没有经历那个年代,但能感觉楼主的激情  
  楼主这确实写出了这一代的心声  76年的握手
  发现楼主一直走在流行时尚的前沿啊  我真正开始接触音乐的时候已经是高中了,当时攒钱买随身听、充电电池、充电器....  说起那个时候真的也是有很多关于围绕流行歌曲的故事发生,如果念叨起来真的是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特别记得有次听姐们的一盘SHE磁带,后来不小心弄丢了,小姐们说没事,我过意不去又去买了盘类似的,后来姐们在她的包里找到了,姐们又过去不去,非要请我吃饭....  两个傻傻的小妞....  现在我已为人母,她也即将升级做母亲,感慨无限啊
  @如梦ling
13:12:51   发现楼主一直走在流行时尚的前沿啊  我真正开始接触音乐的时候已经是高中了,当时攒钱买随身听、充电电池、充电器....  说起那个时候真的也是有很多关于围绕流行歌曲的故事发生,如果念叨起来真的是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特别记得有次听姐们的一盘SHE磁带,后来不小心弄丢了,小姐们说没事,我过意不去又去买了盘类似的,后来姐们在她的包里找到了,姐们又过去不去,非要请我吃饭....  两......  -----------------------------  补充一下 饿是86
  @如梦ling
13:13:43  @如梦ling
13:12:51  发现楼主一直走在流行时尚的前沿啊  我真正开始接触音乐的时候已经是高中了,当时攒钱买随身听、充电电池、充电器....  说起那个时候真的也是有很多关于围绕流行歌曲的故事发生,如果念叨起来真的是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特别记得有次听姐们的一盘SHE磁带,后来不小心弄丢了,小姐们说没事,我过意不去又去买了盘类似的,后来姐们在她的包里...........  -----------------------------  你也是邯郸的啊,很高兴遇到你
  节目播出之后,不仅是我们,满邯郸市的歌迷都开始四处寻找这些歌星的专辑,可能这就是大陆第一批“追星族”的开始。我们一家一家的音像店挨着询问,一趟又一趟地寄希望于“四方”,然而每次都是失望而归。“四方音像”终于无法再满足我们的欲望,“四方”号称音像最前沿的光辉形象一下子在我们心目中变得黯然无光。但是,我们不可能善罢甘休的,尤其是王杰,当时被誉为“悲情王子”,《一场游戏一场梦》凄楚的旋律、感人的歌词、爱情的故事、动情的画面和王杰沧桑悲怆的眼神让我们这帮家伙找寻到几近疯狂的地步……
  “四方”的老板每次都会拿出一盒不同的山寨版王杰专辑,就是大陆歌手仿唱的那种,对我们说“兄弟,先听着先听着,引进版马上就到,马上就到!不错了,就这带子也是马上就卖空……”真的是那样,即使是这些山寨版的王杰专辑也会很快就被抢空。我们不甘心只听这些山寨货,我们开始留意各自的父母是否出差,只要一有父母去外地出差,我们就央求他们给带回几盘王杰的专辑。然而,要么是父母们根本没把我们的要求当回事,要么就是带回来的仍然是山寨版。我们当然不会放弃。终于有一天,同学大雁兴奋的告诉我们说“我爸要去深圳开会,我让他给咱们买王杰的磁带回来……”这一次我们终于梦想成真了,大雁老爸从深圳回来的时候竟然给我们带回来了十几盘王杰和赵传的专辑,而且全部是原声原唱!甚至其中有一盘《故事的角色》是真正在台湾发行的那种原版专辑,直到一年多以后在内地才看到这种版本被引进,而且被卖到18块钱一盒,对我们来说基本上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当时那种兴奋,我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文字来表达,反正我们是兴奋的炸了锅……十几盘磁带在大雁的手里被我们一抢而空!尤其是老郭,仰仗着自己练过几天“块儿”,膀大腰圆的抢到手最多,害的我们几乎隔一天就得往他家跑一次,说不少好话才能从他手里换到一盘。大雁真够哥们儿,当时他一盘王杰的磁带都没留到自己手里,他说他喜欢赵传,他要先听赵传的。当时我还想,大雁什么欣赏水平啊,王杰和赵传之间他竟然喜欢的是赵传,尽管赵传也是实力派的歌手,但我还是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
  @tanchea
14:32:01  西北风流行的岁月里,很多大陆的歌手都改行唱起了西北风,比如文章中提到的刘欢,还有程琳、成方圆、孙国庆、柳培德、张伟进、胡晓晴、朱桦等,当时的杭天琪那可是走的偶像派路线啊,如日中天啊,都被这西北风给刮得东倒西歪的。  我记得1986年夏天的时候还有一个女歌手钱贝妮的也很流行。  到了1987年春晚有个香港的电视演员陈美玲演唱的《归来的燕子》,很是流行。  -----------------------------  是的,钱贝妮《一把小雨伞》《不必太在意》
  作者:沧浪之水屋 回复日期: 14:30:54  当时,我们已经从种种渠道买到了很多港台实力唱将的正版录音带,比如张国荣、谭咏麟、梅艳芳、苏芮等。  ======================================================================  在《潮——来自台湾的歌》之前能够买到苏芮的正版带么?
  LZ提到参加春晚的歌手怎么能忘了张明敏呢?《潮-来自台湾的歌声》真正捧得大红大紫的是小虎队。另外那个成吉思汗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好恶俗啊,绝对不输那一夜、伤不起这些神曲  
  从那时起,我们算是彻底的沉溺在了王杰的世界里。我常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闭上双眼静静的倾听并感受王杰带给我的每一丝感动,从白天听到夜晚,从夜晚又听到凌晨……《她的北影》、《安妮》、《谁明浪子心》、《忘了你忘了我》、《是你是你是你》、《上帝也哭泣》、《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孤星》……听王杰的每一首歌都像是听一个感人的故事,听一段沧桑的倾诉。之所以迷恋王杰,还因为王杰大量的歌曲都是自己作词或作曲的,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王杰是出现在大陆歌坛的第一个真正实力派的原创型歌手,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倾诉了对爱情的追求、无奈以及对成功的渴望,他把那种压抑在心底的细腻情感刻划到了极致,常常让我们从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为之震颤!当时,我的同桌方凯,是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人,平时沉默寡言,我们之间的沟通也并不算多。有一次,他无意之间从我这里借走了一盘王杰的磁带。第二天,他竟然用了很少有的那种渴求的眼神问我能不能把我所有的王杰的磁带都借给他复录一遍。他感觉出了我的惊讶,他不好意思地解释说,告诉你实话你别笑话我啊,我还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感人的歌,我昨天听哭了好几次……后来,方凯从我这里复制了一盘又一盘王杰的磁带,我觉得他对王杰的迷恋和崇拜已经超越了我,因为我后来惊奇的发现,他甚至能够一字不错的背出每一首王杰的歌词!
  那时候,王杰的名字和他的歌已经开始在各种媒体上流行开来,电视、收音机和各种音乐杂志。我们对王杰的迷恋已经不仅仅限于他的歌曲,我们关注着和王杰每一个有关的动态。那一年,投影厅里上映了一部由王杰和张雨生主演的录像名字叫《七匹狼》,我们先后几次凑钱跑到投影厅里去看,每人至少看过三遍以上;当时,忘了是在一本什么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关于王杰的人物传记,题目叫《他,一个人》,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全面介绍了王杰的扑朔迷离的生活经历,那本书让我们如获至宝,立刻被争相传阅。王杰在大陆发行的第一张专辑在邯郸上市的时候,仅有两天时间各大音像店就断货了,那张专辑的封皮上印着 “昨日的浪子,今日的巨星,明日的传奇”,我觉得这三句话非常经典的概述了王杰。虽然里面的歌曲对于我们这帮来说早就已经提前听过了,但是我们还是每人都买了一盒。这种情况在我们之间是很少有的,往常一旦发行新专辑我们大多会委派一个人买一盒原版带,然后其他人开始复录。但这次不同,因为这次是王杰,我们之所以每人都买一盒是因为每人都想把这盒磁带留作珍藏。
  @左手可以踢足球
00:28:29  LZ提到参加春晚的歌手怎么能忘了张明敏呢?《潮-来自台湾的歌声》真正捧得大红大紫的是小虎队。另外那个成吉思汗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好恶俗啊,绝对不输那一夜、伤不起这些神曲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呵呵,我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叙述了一些回忆,的确有很多疏漏。张明敏、汪明荃、罗文、崔健还有郭峰《让世界充满爱》三部曲当时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我没有提到。看来我们是同龄人啊。
  @哪怕天愈来愈黑
21:54:36  作者:沧浪之水屋 回复日期: 14:30:54  当时,我们已经从种种渠道买到了很多港台实力唱将的正版录音带,比如张国荣、谭咏麟、梅艳芳、苏芮等。  ======================================================================  在《潮——来自台湾的歌》之前能够买到苏芮的正版带么?  -----------------------------  当时真的能。苏芮《台北东京——跟着感觉走》是1988年发行的。播放《来自台湾的歌》之前已经可以买到正版了。我印象中《搭错车》走红的较早,但是一直买不到正版的。
  偶77的,最先感受到流行歌曲的冲击是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  最中意的歌就是王杰的,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闪亮的日子-07 18:15:12  偶77的,最先感受到流行歌曲的冲击是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  最中意的歌就是王杰的,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  我也是,喜欢流行歌曲从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开始的
  楼主,快点更新吧^-^
  @沧浪之水屋
19:09:59  @tanchea
14:32:01  西北风流行的岁月里,很多大陆的歌手都改行唱起了西北风,比如文章中提到的刘欢,还有程琳、成方圆、孙国庆、柳培德、张伟进、胡晓晴、朱桦等,当时的杭天琪那可是走的偶像派路线啊,如日中天啊,都被这西北风给刮得东倒西歪的。  我记得1986年夏天的时候还有一个女歌手钱贝妮的也很流行。  到了1987年春晚有个香港的电视演员陈美玲演唱的《归...........  -----------------------------  是的,很正确!应该长你两岁。这首歌你听过吗?——《就让它象一支歌》!当年非常迷恋这盘磁带,就是不喜欢这首歌!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两年前吧,脑海中总是时不时地突然地泛起这首歌的旋律。。。。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现在经常听、、
  @duote-07 22:58:19  @沧浪之水屋
19:09:59  @tanchea
14:32:01  西北风流行的岁月里,很多大陆的歌手都改行唱起了西北风,比如文章中提到的刘欢,还有程琳、成方圆、孙国庆、柳培德、张伟进、胡晓晴、朱桦等,当时的杭天琪那可是走的偶像派路线啊,如日中天啊,都被这西北风给刮得东倒西歪的。  我记得1986年夏天的时候还有一个女歌手钱贝妮的也很流行。...........  -----------------------------  是侯德健创作,郑绪岚演唱的那首吗?
  @沧浪之水屋
23:27:17  @duote-07 22:58:19  @沧浪之水屋
19:09:59  @tanchea
14:32:01  西北风流行的岁月里,很多大陆的歌手都改行唱起了西北风,比如文章中提到的刘欢,还有程琳、成方圆、孙国庆、柳培德、张伟进、胡晓晴、朱桦等,当时的杭天琪那可是走的偶像派路线啊,如日中天啊,都被这西北风给刮得东倒西歪的...........  -----------------------------  嗯@@好如今很难在网络上搜到的,你应该懂的
  楼主快来更新!等王杰!!!
  王杰的歌很容易让人沉醉于其中的感情  迷恋于漂泊中的孤寂哀伤
  快点发啊,我也要看王杰...啊 啊 啊   坐等更新
  @沧浪之水屋 72楼   是侯德健创作,郑绪岚演唱的那首吗?  -----------------------------  《归来的燕子》当时有很多大陆的歌手都演绎过,还都是在陈美玲之后演绎的,我当时记得有沈小岑等,郑绪岚也很有可能演唱过。
  在那时的华语乐坛可谓是百花齐放啊,但最让我最爱还是--王杰!
  《来自台湾的歌》播出不久,中央电视台开始不断推出港台歌手的MTV作品,这种歌曲表达方式开始普及,一批实力派的港台歌星开始迅速走红。除王杰之外,姜育恒、张雨生、小虎队等在那个时代同样赢得了无数狂热的歌迷。但是,他们和王杰相比还是逊色了许多。直到齐秦和童安格杀入大陆歌坛,王杰一统天下的局面才开始改为三足鼎立。  齐秦也是从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首MTV《大约在冬季》开始走红的。那部MTV在当时来讲应该算是拍摄的非常精美了,我记得齐秦一头整齐的长发,一件看上去虽旧但却时尚的夹克衫,还有一双深情的眼睛。故事里有两个白发苍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幸福地摇着摇椅,片中还不断的出现两个背着胳膊、彼此弯着腰接吻的青花小瓷人……MTV播出后,齐秦接着推出了《狼1》和《狼2》两张个人专辑,这两张专辑里收录的二十首歌可以是称得上是首首经典。一夜之间“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走进了千家万户,齐秦以其青春帅气的形象和歌曲深情动人的旋律迅速成为继费翔之后无数青春少女心目中无可替代的新偶像。
  童安格的走红,一直被我认为是最具实力的。因为童安格走红之前没有任何的媒体对他进行推介,也没有王杰和齐秦那样的MTV做铺垫。他的专辑《跟我来》和《新歌精选》一上市就得到了歌迷的高度认可,尤其是《扑克先生》、《借我一点爱》、《耶利亚女郎》、《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等歌曲一上市就被迅速地传播。到发行《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专辑的时候,在大陆歌坛竞争无比激烈的那个年代,童安格已经可以轻松地和王杰、齐秦三分天下了。
  呵呵,我原先还以为在潮来之前内地的朋友“极”少能接触过台歌呢。(大概是的,不过比我想象中的似乎要好些)
  74年的飘过,共同与楼主经历。
  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感受
  唤起了美好的回忆  
  就这样,港台歌星在大陆开始了硝烟弥漫、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这对我们歌迷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我们拥有了更加自由的选择空间。但是,“发烧”是需要成本的。当时,各种专辑出版的速度应接不暇,给我们这帮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就连康小辫和高老三也感到了压力。所以,我们当时形成共识,凡是实力派歌手的专辑尽量保证我们当中有一个人买一盘。其余杂牌歌手的专辑虽然也想先听为快,但是限于经费问题也就不再强求了。我们班有个女同学叫张丽丽,有一次我到她家里去玩,发现她家竟然有整整两大抽屉的磁带,而且全部都是大牌歌手的专辑。我当然很兴奋也很震惊。我问她你们家怎么这么多的磁带啊?她说全是我爸的,我爸最喜欢听歌了。我说那你喜欢听吗?她说喜欢啊,可我不知道听谁的。不过我爸说了,只要我喜欢他就给我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后来的日子里她因为这句话被我忽悠地损失了不少人民币。我当时赶紧接着她的话茬说,那以后我给你推荐吧。她说好啊,早就知道你喜欢听歌,你给我推荐的准没错!从那以后,我和张丽丽就成了好朋友,一是我可以不断的让她从她老爸那里为我们借到想听的原版磁带,二是当我们碰上杂牌歌星出了磁带想先听为快的时候我就游说张丽丽去买。我猜想张丽丽家的经济条件一定特别好,要么就是在家特别受宠,反正只要我说让她买什么磁带她从未打过磕绊,第二天保证买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至少买了有十几盘。当然,这些磁带都是一些杂牌歌手的,不能否认其中也有过一两盘不错的,但绝大多数都没有什么收藏价值。正好张丽丽也不是什么认真听歌的人,我估计她买磁带也就是图个一时高兴。有一天,我忘记了是谁,反正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杂牌歌手又出了专辑,我从音像店一回来就对她说:谁谁谁刚出了盘专辑,肯定不错,你再买一盘呗……张丽丽当时正在写作业,这次她没有立即吱声。她抬起头,用嘴咬着手里的圆珠笔,面无表情地盯着我看了我半天之后,语气坚定地说:不——买!以后你推荐的磁带全都不买!看着我一脸疑惑的表情,她接着说,我爸昨天说了,让你买磁带的这个同学水平太洼了!你让我买的都是垃圾货,你是个骗子!张丽丽话音还未落,我想我的脸就已经红到了脖子根儿了,我当时觉得脸火辣辣的烧,恨不得马上就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倒不是因为张丽丽以后不买磁带了,主要是她爸说我水平太洼,她说我是个骗子,让我觉得真是丢不起这个人啊……
  可是无巧不成书。我们班还有个叫陈丽丽的女同学,就坐在我后排。陈丽丽私下对我说,我觉得你的水平不洼啊,你前几天借给我的磁带特别好听,以后我还想让你帮我选磁带买呢。看到没?这才是伯乐啊!当时感动的我直想拥抱她,但是没敢。从那之后,我当然义不容辞地做了陈丽丽的磁带顾问。为了挽回我的名誉损失并报答陈丽丽同学的知遇之恩,我每次给陈丽丽推荐磁带的时候都很慎重,而且推荐的全是市面上最流行的专辑。但是,我感觉她的欣赏水平实在是有限,有好几次她皱着眉头对我说,你刚让我买的那个磁带不好听啊。我就对她说,那是你还没听出味道,你回家再多听几遍试试……就这样,很快到了毕业的日子。那时,我们都写毕业留言。当陈丽丽把我的毕业留言册还给我的时候,我打开一看,她在留言里写到:“两年的同窗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在这两年的时间最让我痛恨的就是你总是怂恿我买磁带,讨厌!”呵呵,当时差点没把我鼻子气歪,你说这算什么人啊?合着我这儿用心付出,她那一点儿情也没领。不领情就不领情吧,可明明是你让我帮着选的磁带,怎么就成了我怂恿的呢?我觉得我比窦娥还冤……
  @水瓶楚狗狗
01:31:50  @雨落前檐
16:21:35  88年,我12岁,从同学的随身听(就是装磁带的那种)第一次听到粤语歌,记忆犹新啊,她说“很好听”,随后一直纳闷为什么会好听呢?我却是什么也听不懂。可是她是我们班最时尚的女孩,当时怎么也不敢反驳的,呵呵,估计是当时听的是《水中花》。  再大两岁就听到隔壁的男孩,和我一样大,在听粤语歌,是陈百强的《孤雁》,很感伤;还有一首什么“你是你吧,我是我吧,这是爱吧”..........  -----------------------------  “你是你吧,我是我吧,这是爱吧”..........这首歌曲就是张国荣的歌曲《侧面》,我读书的时候有个男同学模仿的极像
  可以说,从90年代初期开始,港台歌星在大陆开始进入了一个大繁荣和大发展的时代,各种水平的歌手纷纷粉墨登场,歌迷们见得多了,听的多了,也就平静了许多。这时的大陆歌坛和歌迷都已经非常理性了,只有具备相当实力和一定机遇的歌手才能挣得一席之地,比如罗大佑、陈百强、林忆莲、赵传、庾澄庆……有些歌手虽然很有实力,但是却未必能够大红大紫,很多作品是需要受众具备一定的层次才能够品出味道的,比如蔡琴、达明一派、周治平……还有更多的歌手只能匆匆的留下一个身影,随即就被冲没的无影无踪。我不知道和我同龄的歌迷们是否还有人记得,当年有个叫马兆骏的胖子,他唱红过《我要的不多》;有个叫杨庆煌的,他唱红过《会有那么一天》;还有个叫林良乐的女歌手,她唱红了《会哭的人不一定流泪》和《温柔的慈悲》……
  至于后来又出现的“四大天王”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和黎明,他们真正开始走红的时候我都已经高中毕业当兵到部队了。记得那是在新兵连刚刚结束不久,一个关系不错的女同学把长途电话打到了部队,那时打长途可不像现在的直播这么方便,必须得使用一个可以计费的长途账号,经过话务台中转后才能通话。当时接到那个电话很意外,也很激动。她用的是一个单位里的由公家付费的账号,所以那次我们的通话时间很长,印象中至少得有半个小时。聊了一会儿家长里短儿之后,她说,你好久没听歌儿了吧,我给你唱首歌吧,邯郸这边可流行了,你肯定没听过。我说好啊,然后我听到电话那端响起她婉转的歌声“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一刻,偎着烛光让我们静静的度过……”或许是因为刚刚离家不久,或许是因为那歌词与旋律谱写得深情,听着她的歌,我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流出了眼泪。她问我:好听吗?我说好听,特别好听!然后她告诉我这首歌是张学友演唱的,歌名叫《祝福》……
  楼主不要断阿
  70年代的支持下!
  呵呵,谢谢支持啊,因为我写的不是纯音乐的东西,我还以为没人喜欢看呢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猫步轻悄舞蹈镜面教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