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面林黛玉与薛宝钗是假玉还是薛宝钗是假玉

「《红楼梦》人物中,大多女性喜欢林黛玉,男性喜欢薛宝钗多一点」真实情况是如此吗?
按投票排序
谢邀。先直接回答问题:真实情况不是如此。先不谈“我喜欢黛玉还是宝钗”以及“我周围的人喜欢黛玉还是宝钗”,我们先来看点别的~红楼梦的早期读者里,喜欢黛玉的基本占了压倒多数。比如明义的题红二十首,咏黛玉的几首极尽温柔怜惜:潇湘别院晚沉沉,闻道多情复病心;悄向花阴寻侍女,问他曾否泪沾襟。侍儿枉自费疑猜,泪未全收笑又开;三尺玉罗为手帕,无端掷去又抛来。 病容愈觉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犹恐意中人看出,慰言今日较差些。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而咏宝钗的则只停留在审美和感慨上:追随小蝶过墙来,忽见丛花无数开;尽力一头还两把,扇纨遗却在苍苔。 莫问金姻与玉缘,聚如春梦散如烟; 石归山下无灵气,总使能言亦枉然。明义偏爱谁简直一目了然。同时代的题红诗词里,题咏黛玉的数量远远超过宝钗,文字中说不尽的伤恸哀婉(尽管大部分写作水平很一般),而对宝钗除了扑蝶以外,好像大家都没太大兴趣题咏。这些作者大部分是男人(这是废话,清代识字的大部分都是男人……)。——以上属于比较有节操的黛玉粉。比较没节操的有个典型,在戚序本上拼命灌水冒充脂砚斋的回前回后总批的作者。这位最先提出“金是人造的,玉是天然的,金玉根本就是西贝货”这一理论,并被后世的宝钗黑大量引用~当然他的言论远不止于此,对宝钗的各种不满溢于言表。这位批语作者应该也是男性。那么当时有没有宝钗粉呢?——有的。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脂,砚,斋,大人。脂砚斋拥钗的经典言论是(非原话,只存个大意)“宝黛是近中远,金玉是远中近”,“宝钗端庄,宝玉小时候只顾和黛玉这样随便的姑娘亲近,不晓得金玉这样的才是真爱真姻缘”。脂砚斋黑起黛玉来也毫不留情,直斥黛玉小心眼,性格差,并且认为曹公敢把第一女主写成这副德行是颠覆级的大手笔。当然脂砚斋大人还是有节操的,没有过度展开。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位天字第一号宝钗粉,很大可能是个女的……为什么当时的读者会有这样的倾向?个人理解是,对那个时代的人(尤其是读得起书,学得起诗词,还有钱有闲到平时没事传抄小说写小诗的社会上层阶级男性)来说,宝钗这样的女性很易得,黛玉这样的女性太难得。宝钗的招牌是贤淑懂事会做人,而那个时代的贵族男性的老婆们绝大多数都符合这样的标准。——当然,宝钗可能比他们的老婆更漂亮一点,认字多一点,为人处世更稳妥一些……但她们终归是一样的女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现在的一个男人身边可交往的对象全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你跑去跟他说,喂,我认识个哈佛的姑娘!……你觉得这个男人有多大可能会屁颠屁颠问你“真的吗?求交往!”在教育水平已经充分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其他东西才是稀缺品,比如兴趣相投,比如相貌,比如会做饭。在红楼梦成书的年代,对小说读者们来说,最稀缺的稀缺品是自由恋爱,是soul mate,是唯有你愿意懂得我的知遇,是对着旧手帕灵犀相通的默契。那个年代的读者们纷纷唏嘘哀悼的,不是颦儿,而是宝黛之间慢慢滋生出来的真诚和依恋——这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极端罕见的一起reasonable的自由恋爱,相比那些墙头看了一眼就抽风的,做梦梦到一次就送命的,根本不知道咋好上了只好赖给前世注定的,打架打输了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这才叫爱情吖,在这样的稀缺真爱面前,什么长得好会说话讨长辈喜欢都靠边站去吧!所以啊,现代很多人读了宝黛恋之后觉得稀松平常,其实是好事,说明我们这个时代的true love已经显著增多了,为理解和相知而执着的女孩子也不罕见了。当然,对某些抱着“娶老婆娶谁比较划算”的思路来对薛林二人评头论足的男人,我还是忍不住想讽刺一句:说得好像你能娶着似的!对于女读者喜欢谁,抱歉我就不讨论了,推荐一篇果壳介绍“Slut shame”的文章。女人评价女人有时候真的是很复杂的事情呢,尤其是你不知道她们到底是喜欢某一个,还是为了讨厌另一个而喜欢这一个的时候……
我是女生,我确实非常喜欢林黛玉,但原因也许和题主所认为的不同。不知道题主觉得男生喜欢宝钗比黛玉更多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认为黛玉的情商、气度不如宝钗,清高自傲,不会持家,那么只能说这是对黛玉极大的误解。说到林黛玉小气,可能能举出一千个理由,如送宫花、剪香囊、和湘云、宝钗置气等。但如果追根溯源,你会发现这些事情大多数发生在宝玉诉衷情(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钗)之前。
(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黛玉听了,怔了半天,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你这个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然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黛玉道:“我真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你真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白用了心,且连你素日待我的心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了。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了!”
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出,只管怔怔的瞅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词,不知一时从那一句说起,却也怔怔的瞅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黛玉只咳了一声,眼中泪直流下来,回身便走。宝玉忙上前拉住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都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宝玉这里说“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了。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了”,这是在说:我知道你担心自己的心意得不到的回应,故而焦虑;而告诉黛玉“你放心”,这是在表示自己对黛玉的感情,请她信任自己。到这里,两个人的感情算是过了明路,现在的话讲就是“表白”啊~~~所以,黛玉之前种种所谓“小气”的举动得到了明确的解释:这只不过是女孩子没安全感吃小醋罢了~至于送宫花一节,应该是刚刚来到贾家,还比较敏感吧。在之后的情节中,黛玉和宝玉有了默契,和宝钗、湘云的关系也得到修复,这是终于“放心了”的缘故。而如果说诉衷情之后黛玉还有什么担心的话,那应该是害怕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而非担心自己和宝玉的感情。在红楼梦中,人物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情也变得成熟,人物是有血有肉的,这也是我爱这本书的原因之一。至于理家才能,黛玉并不输宝钗。书中虽没有明写,但有暗示。一个是惜春理家一节,黛玉曾对宝玉提到自己平时没事也会替他家计算,发现入不敷出,反而是宝玉没心没肺不当一回事。再一个是凤姐曾对贾家几个孩子的管家才能做过评价,黛玉和宝钗被认为是不相上下的,只不过是身体不好而已。而为人处世方面,宝钗曾派一老婆子为黛玉送燕窝,还有一个地位很低的小丫头给黛玉送钱,这两件事上黛玉的表现都非常得体,完全不是清高自傲的样子。在我心中,宝钗是个完美的贵族小姐,她也几乎是个完美的妻子候选人,但好像一座雕像,总让人觉得冷冰冰。黛玉则具有叛逆精神。她会奋不顾身地去爱自己所爱之人,去追求精神契合、去追寻灵魂伴侣,她几乎是为爱而生,也终将为爱而亡。这就是我非常喜欢黛玉的原因。必须回应一下居然有人说我用阶级的观点看红楼。。。我可以说我对87版最大的意见就在于感觉拍得太“阶级”了么~~~~~也许是“封建淑女”这个词用得不当,我的意思只是说她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因为现代社会的女孩子们是不会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非要觉得写了“封建”两个字就是阶级眼光,那我改成“贵族小姐”好了,说她是完美的贵族小姐,也无非是觉得她几乎遵守了那个时代一个贵族小姐应该遵守的一切,相反黛玉就“不完美”。至于怎么就能从“冷冰冰”三个字联想到“功利无趣,庸俗恶毒”,这个我真的不知道,反正我是怎么都联想不到那里去的。我喜欢黛玉,但并不讨厌宝钗啊。所谓千红一哭,万艳齐悲,红楼梦里的哪个女孩子不让人哀叹呢,想来绣肚兜那里,宝钗也有情不自禁吧,只是她终于还是隐忍了,劝宝玉走仕途经济,劝黛玉做女孩子本该做的事。至少在我眼中,这是让人扼腕的悲剧。
许多说着“爱宝钗”的男人,恐怕都没有真正了解薛宝钗。对他们来说,宝钗只是个端庄艳丽、大方周全、家境优渥、学识渊博、不会惹事的好女友、好老婆、好母亲,带出去脸上有光,放家里也不会后院起火。倘若湘云成熟稳重一点儿,或者袭人投胎在富贵之家做小姐,他们也一样爱得停不下来。但他们中有几个知道少女宝钗住着雪洞一样的屋子?有几个知道宝钗也有过偷看《元人百种》,淘气叛逆不下黛玉的童年?有几人忖度过,这么个小姑娘,小学没毕业的年纪,就经历过父亲早逝、母亲软弱、哥哥背了人命案子,全家人借住亲戚家,不得不早早成熟,周全应对一切——即使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又有谁真正读懂,这个姑娘十六七岁的时候写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志在入宫事主、婚配贵家,还是有更高远、甚至超越生活的梦想和抱负?爱黛玉的人,无论男女,应该都为黛玉心疼过,感叹过;而宣称“爱宝钗”的男人们,你们对宝钗的“心疼”程度,只怕连我一个根本谈不上喜欢宝钗的妹纸都远远不如吧——至少青春期的时候我是曾经为宝钗哭过的,不是因为多喜欢,只是可怜她这么美好、却偏偏被压抑被束缚被无形之手困住的青春。那些宣称“爱宝钗”,却对她谈不上了解,更从未怜惜过的男人,我想他们爱的,也许根本不是书中那个活生生的、复杂而深邃到让人看不透让人猜疑的宝钗,他们爱的只是一个“好用的女人",仅此而已。
只是来纠正一下“刻板印象”。第一,林黛玉是一个情商很高,很会做人的女生。第二,她和宝玉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俩的相处方式绝对不能嫁接在其他男女关系上。第三,之所以认为林黛玉小气啊什么的,是因为书中某些段落描写太过经典和深入人心,常常被单拎出来讲,久而久之形成“黛玉爱哭“、”宝钗贤惠“、”王熙凤泼辣“等等。事实上,每一个人物都是非常立体的,薛宝钗有嫉妒和生气的时候,王熙凤有文艺青年的时候,贾宝玉有俗不可耐的时候,贾政有老不正经的时候,连贾琏、薛蟠都有情操高尚的时候……而林黛玉,大家没发现林黛玉其实是个逗比吗?
你们太高洁了,我竟然喜欢秦可卿!“可卿救我……”
80回本和陈乙本都读过,表示非常喜欢林妹妹。第一,个人觉得林妹妹是情商很高的一个人,这方面从她在贾宝玉"表白"后的黛釵义结金兰、和湘云等可以看出。第二,林妹妹是非常活泼的女孩子,并不是刻板的忧郁的形象,她非常喜欢开玩笑,敢爱敢恨。从母蝗虫、海棠诗社和探春打闹等可见之一二。此外,文采自然不必说了,她还会为贾府入不敷出忧心,打开门帘让燕子喂食等,既有全局眼光,又活得非常自然。
不是男性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吗?没人反对我就自顾自的回答了。根据我的统计,所谓的“男性爱宝钗,女性爱黛玉”是一个刻板印象。首先,要搞清楚阅读红楼梦的人群,搞文学研究的男性,绝大多数热爱林黛玉和王熙凤热爱得要死要活(还有一部分爱史湘云爱得信口开河),而题主所说的,男人都爱薛宝钗,多半是“雇中国厨子,娶日本太太”的另一种说法,正如喜欢日本太太的男人其实并不了解日本女郎一样,根据择偶标准喜欢宝钗的男性也并不了解宝姑娘或者林妹妹,说实在的,这些人只有在被问“你喜欢黛玉还是宝钗”的时候才会想这个问题,他们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不是薛林二人,还真要打个问号。而女孩子普遍喜欢黛玉,这是毫无疑问的。这种姑娘多半读过好多遍红楼梦,她们热爱林妹妹,就像热爱心中的真善美,她们中的一部分将红楼梦前八十回掰开了揉碎了读了个百八十遍,力求还原一个出身高贵(却沦落贾府)、家财万贯(却被小人贪污)、见识卓越(却懒理俗务)的仙女,当然,只要别走火入魔,这些都没错。但是我不喜欢有些女孩子对宝钗的片面认识,她们的观念居然还停留在五十年代,居然还在用阶级观来评价文学,仿佛那么美好的宝姑娘真的只是一个“封建淑女”而已,仿佛她真的功利无趣,仿佛她真的庸俗恶毒,这很幼稚,很不公平,很可惜。
我都讨厌。
这个问题细论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不知道这话是谁说的。。虽然看红楼梦是私人化的体验,但我觉得这么说也有点道理。男人看女人和女人看女人,向来是不一样的。我私心看来,男人看女人,多半是以择偶的审美去看;女人看女人,则是以梦想的审美去看。所以说得恶俗一点,既然在原书中本来就有黛与钗的“灵”与“肉”之别,大家自然会有相对的选择倾向吧。一来,黛玉美得抽象,宝钗美得具象。林妹妹是“似蹙非蹙罥烟眉,似泣非泣含露目”,就这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地勾勒一下眉眼姿态,就算完了;宝姐姐则直接是一段雪白香酥的胳膊,优雅地不经意地搁在你面前,连和林妹妹天生一对的宝哥哥都会被她吸引魂不守舍,我等寻常男读者还有什么抵抗力。黛玉瘦弱,宝钗丰腴。但丰腴如果美,绝不是什么坏事。身上堆了一小圈肉的姑娘们笑去吧。说得夸张点,没有哪个男生愿意抱着一堆随时可能倒下来的病殃殃的骨头,“温香软玉抱满怀”才是他们的本质需求。(所以声称自己爱黛玉的男人那都是真爱啊。)二来,黛玉是难以把握的,而宝钗是安全的。全书里面再没有第二个少女比宝钗更有大家闺秀的正室风范。对于大部分平凡的男生来说,宝钗足够稳妥和优秀,与她之间的关系,是接地气的,是可以彼此满足和驾驭的。她不给你脸色,不让你失望。可是黛玉不能。她的感情表现就像所有刚开始恋爱的单纯小姑娘一样,只有真的作为恋人,享受了她的甜蜜,才会觉得那些打闹也是好的,在旁人看来那都是傻气。而又有几个男人能当上她的恋人呢?本来就是世外仙姝,北静王那样根正苗红的超级无敌高富帅在她面前都是臭男人。薛蟠够俗吧,对她一见钟情吧,可是也不敢有任何越矩之举,就连心中有点非分之想,也只能通过妹妹宝钗的开玩笑在女神面前略显露一点点。总而言之一句话:在她面前,唯一合格的男性人选只是那个神瑛侍者,就连贾宝玉本身也不过是个皮囊而已。凡夫俗子做不来神瑛侍者,这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你在大街上抓一把男人,有几个又真的愿意特地去一本古典小说里,找自己的女神呢?现实中的女神都已经叫他们无福消受,应付不来了。精疲力尽折腾一圈回来,红楼梦纵使没写完大家也看出是个悲剧。大家叹一口气,别折腾了,还是和宝钗过过安稳日子吧。宝钗在很多女生眼里不讨好,其实也正是因为这种安全和具象。她并不如黛玉,更能折射女孩子们,甚至是作者那样的男人,对于绝对爱情和美好生命的终极理想。当然黛玉是整本《石头记》第一女主这就不用说了。就像《小王子》,哪怕小狐狸的角色再智慧、懂事、讨好,终究他的初恋是玫瑰花。对女孩子而言,被爱当然比爱更重要。哦,所以还有第三点呢。什么样的男生会喜欢黛玉呢?其实我身边认识的许多男生都是黛玉粉,甚至宝钗黑。。。难道我认识的都不是真男人?哈哈开玩笑。综上所述,我只是觉得那些多多少少有颗玻璃心的男同学——有艺术情怀的男生,非常理想主义的男生,感情观天真直接的男生,还有不接地气的高富帅和在现实中爱上黛玉型女神的男孩子,他们当中很大很大一部分,其实会是黛玉的拥护者。可是男人这么说,你会不会又冷笑一声:“都多大了还指望林妹妹的童话?这样的男生真不靠谱。”so,最后一点只是调侃,希望之前提到喜欢黛玉的男同学们不要喷我。我是站在你们这边的。
我身边的男同胞比较喜欢黛玉的多一些,不过他们大多数对红楼梦都不是很了解,大概凭印象喜欢吧。作为女性,我是用看身边朋友的眼光来看钗黛的,黛玉属于可以凑在一起玩玩,是否可以交心要看个人喜好的姑娘,但宝姐姐,毫不夸张的说,我不愿意和她做朋友。不喜欢她辅导员一般的说教,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冒出来的冷漠和利己主义……
其实我觉得,认真看过红楼梦的人其实不是特别多,特别男生,就更少了。在大多数人心里,黛玉就是个薄命爱哭事儿多,尖酸刻薄小心眼,还身娇体弱,但是事实并不如此,仔细看红楼梦的人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简单说一句,黛玉吃药,难道宝钗就不需要吃药了,唉唉唉,冷香丸要配起来也不容易啊,黛玉吃的不过是寻常药呢。撇开这个不谈,就“作”与不“作”这个特征来说,男性选择作女远远多过不作女,会来事儿的女孩子其实比不会来事儿的女孩子受欢迎多了,要是再加个美貌,加个情趣,那真是,追求者不要太多,别忘了林妹妹可是风流婉转,连薛蟠这样的人都能看一眼就酥倒在地。说个低级配置版的林妹妹吧,绿茶型的女孩子,不知道多受欢迎。宝钗的存在感相对比较低,太端着了,像念书时候正儿八经管纪律的班长或者团支书。但是这个是感性上的选择,而当被问到问题的时候,理智会出来做回答,因为这时候他们想到的是老婆人选,而不是“喜欢”的人,老婆不需要情趣,只需要省心,有大笔嫁妆就更好。女朋友才需要情趣。反正美貌度也不相上下么……唔,宝钗当然也有情趣,不过做针线活才是正经事,劝男人上进才是正经事儿,所以闺房之中,是很难得到情趣的~就算有雪白膀子,大红麝珠,但是出来打呆头雁的,还是林妹妹。八面玲珑的老婆对事业是有帮助的,但是~你需要的到底是一个知情知趣的爱人,还是助理秘书呢?大多数男人也就娶得起老婆罢了~。这里就不说黛玉其实也是会做人的了~那个话题太长。反正无论黛玉还是宝钗,都不是一般男人高攀得起的,就算拼了身家性命能够踮起脚来靠近一点,也养不起。也无论是黛玉还是宝钗,都不是一般女孩子搭得上话的~所以喜欢不喜欢的,也就占了那一句“我喜欢你,与你无关”罢了。至于现实生活中,如果真有黛玉宝钗,她们都会过得很好的,毕竟已经是现代了,在现代,宝钗不用藏拙,她本来就是精明能干的人,黛玉也不必悲苦,就算没爹没妈,有钱有家世有才情有美貌,够了,大家都有一双手,犯不着指望男人。倒是宝玉的优势会被抵消一些~当然咯,也不是全无优势,至少青梅竹马、知根知底这个优势还在嘛。居然有回答说喜欢蠢蠢的湘云,我擦了个去,同场竞技,湘云能让大多数人哭着走。看到评论里有人说代入感太强,我就关闭掉评论了,我觉得那些在薛林之间挑挑拣拣的才叫代入感太强吧,反正我这辈子是不指望能碰上这样的人了,最好也不用碰上,有才有身世还长得漂亮,这是不给我这种凡人活路的节奏。
男.黛玉脑残粉.但并不因此就是宝钗的脑残黑.相反觉得,园子里的女孩子们各有各的好.只是都不能及黛玉而已.另,据我观察我身边那些持楼主观点的男生大多是从未完整读过或认真读过这本书的,多是人云亦云…
我真的不认为男性会喜欢薛宝钗多一点。这样认为的人无非是觉得黛玉小心眼儿、爱哭、身体又不好,宝钗贤惠、识大体。其实这不过是很多人眼中的刻板印象,把人物过于简单化了。我倒认为现实中,喜欢林黛玉型女孩的男性要远远多于喜欢薛宝钗型女孩的男性。首先说明一个小问题,实际上薛宝钗的身体也不好,从胎里带一股热毒,不然怎么要吃冷香丸呢?这冷香丸一吃不要紧,连心也吃冷了。薛宝钗是个冷美人,不光表面上不像林黛玉那样爱闹情绪,心里也是没什么情绪的。她待人接物自然没话说,可待宝玉也未异于别人。比如贾环见她和莺儿等“赶围棋作耍”,也要玩,“宝钗素习看他亦如宝玉”,就让贾环来玩了。这里是明写宝钗待各位兄弟一视同仁,并未对宝玉另眼看待。另外因“金玉良缘”的说法,宝钗是有意与宝玉保持距离的,因此她看黛玉与宝玉的纠缠,并未不自在,反倒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样就不大有人议论她和宝玉了。这样一看,你明白宝钗为什么“识大体”了吧,她根本心中对宝玉并无什么特别的情谊,就算有也不愿像黛玉一样外露而让人议论。相比之下,黛玉虽然爱发小脾气,但确实真心看重宝玉(事实上,她也只在宝玉的事情上才使小性)。两个女孩,在看脸不分胜负的情况下,一个视你如珍宝,生怕别人抢了去,你就是她的一切,一个根本对你没什么心思,有你没你无所谓,跟你走得近了还怕别人说闲话,你会喜欢谁?再说宝钗是事故些,更得人心,但她不光比黛玉更会做人,也比你更会做人,这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啊,你从小被女班长欺负得还不够吗?那些小女孩比你更聪明,比你更听话懂事,老师家长都喜欢她,你确定你喜欢这一型的吗?你当初不是在心里骂装什么装吗?而且,林黛玉和你有着共同的爱好,小说里贾宝玉看的那些“淫词艳曲”,不敢给别人看,倒是拿给黛玉看,黛玉偏偏也好这口。宝钗呢,自己也偷摸看过,可是在你面前,还要劝你多学些经济仕途才是。这就好比一个女孩能陪你打DOTA看球赛撸毛片,另一个一看见你“不务正业”就一本正经地教育你还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多加会儿班多好啊,你要说你喜欢第二个那绝对是真爱妥妥的。最后,林妹妹知情识趣,宝姐姐简直就是个禁欲主义者,没什么情绪,不喜欢戴花,连闺房都太过萧疏,这么一比林妹妹才是个软妹子啊,宝姐姐再漂亮可她不性感啊喂~所以我觉得以大部分直男的偏爱,绝对选林妹妹的要多过宝姐姐吧,当然林妹妹作是作了点,但那基本上还是在宝黛二人为互解心意、相互试探的阶段。再说,你要是像贾宝玉,跟那个姐姐妹妹都都亲厚得很,估计哪个姑娘都得往死里作。
本人男性。非常喜爱林黛玉,无法理解喜欢薛宝钗的男人。
喜欢林黛玉。因为有灵气的女子不多见,而通世俗的女人太多了。
将钗黛脸谱化然后武断的下定论,真的就那么理直气壮吗?
女性对女性的欣赏和男性不同,女性一般会倾向于喜欢跟自己相似的或者代表了理想中的自己的女性形象。我所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对红楼梦这本书非常着迷的女性朋友,大体都是喜欢黛玉的。为什么呢?因为其实这相当于是在问,如果黛玉和宝钗能看到红楼这本书的话,你觉得哪一位会喜欢这本书?我个人认为如果宝钗能生在现代社会,她大体会读过红楼,但是说沉溺其中热衷分析讨论这本书是不会的,她应该会更喜欢看时政商业等等其他书籍。而黛玉,会热烈的喜欢红楼是很可能的。所以说,更有可能喜欢宝钗的女性,会很喜欢红楼进而热衷跟人热烈讨论这本书的可能是很低的,而更喜欢黛玉的女性,恰好会是这本书粉丝的主体。
广大男性朋友们表示,没看过红楼梦
现实中真实情况可能不是这么明显跟简单。黛玉说白了就是很真诚直率真性情的那种人,很有个性,很自我,所以这种人一般都是主角,总是处在中心位置,备受宠遇,当然也会招人不待见。而宝钗呢,追求的是一种适宜的感觉,所以有意无意的隐藏自我,刻意的压制自己内心,这就是冷香丸,实际生活中就是做人比较和缓,周到,没有那么锋芒毕露,说穿了就是圆滑世故些,不会轻易跟人相争,一般都是最佳配角的位置吧。
看来只有我喜欢袭人啊><看了两遍觉得袭人是小宝钗,晴雯是小黛玉《红楼梦》中,宝玉发现林黛玉和薛宝钗和好,是在哪一章?_百度知道
《红楼梦》中,宝玉发现林黛玉和薛宝钗和好,是在哪一章?
,忽然和睦起来了,宝玉还引用《西厢记》来打趣黛玉的!急!,那是哪一章因为薛林二人总是处于对手的角色?请大家帮忙了!
提问者采纳
当宝玉看到薛林二人忽而那么亲密时,宝钗的一番坦诚话语:“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是黛玉改变了对宝钗一贯的看法)。参考资料,打动了黛玉?”其实你要想了解得更清楚,宝钗便在第四十二回中,于是便去找了黛玉,众人吃酒行令,黛玉不防说出了《西厢记》中的句子,戏问她,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具体是在第四十九章《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就疑惑了,说要“审”黛玉,史太君带刘姥姥游赏大观园时。因前面第四十回中,二人从此打开了心结(准确地说。因此在第四十九回中,最好去仔细看看这几章内容
提问者评价
前因后果都说清楚了,谢谢!
其他类似问题
薛宝钗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不太清楚,五十多章?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四十九章宝玉便找了黛玉来,笑道:“我虽看了《西厢记》,也曾有明白的几句说了取笑,你还曾恼过。如今想来,竟有一句不解,我念出来,你讲讲我听。”黛玉听了,便知有文章,因笑道:“你念出来我听听。”宝玉笑道:“那《闹简》上有一句说的最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五个字不过是现成的典,难为他‘是几时’三个虚字,问的有趣。是几时接了?你说说我听听。”黛玉听了,禁不住也笑起来,因笑道:“这原问的好。他也问的好,你也问的好。”宝玉道:“先时你只疑我,如今你也没的说了。”黛玉笑道:“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因把说错了酒令,宝钗怎样说他,连送燕窝,病中所谈之事,细细的告诉宝玉,宝玉方知原故。因笑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家口没遮拦’上就接了案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是姑表兄妹,薛宝钗和贾宝玉是姨表姐弟,从遗传学的角度解释,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是贾宝玉的理想配偶?为什么?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是姑表兄妹,薛宝钗和贾宝玉是姨表姐弟,从遗传学的角度解释,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是贾宝玉的理想配偶?为什么?
《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是姑表兄妹,薛宝钗和贾宝玉是姨表姐弟,从遗传学的角度解释,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是贾宝玉的理想配偶?为什么?
都不是.不仅他们是近亲,而且从遗传学上来说,不管是姑表兄妹还是姨表姐弟,他们获得的遗传物质是一样多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黛玉薛宝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