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会不会发展潜射导弹?建一个大型水池来模拟如何保护海洋环境境,进行试验?

日本会不会发展潜射弹道导弹?建一个大型水池来模拟海洋环境,进行试验?,偷偷试验潜射弹道导弹技术。_百度知道
日本会不会发展潜射弹道导弹?建一个大型水池来模拟海洋环境,进行试验?,偷偷试验潜射弹道导弹技术。
不会,日本在这方面被监视的很压。不太可能在美国不允许的情况下试验不被发现。
日本通过打擦边球的方法,掌握军事技术,比发展固体火箭,还有F2战机,心神战机,日本为什么要费那么劲生产F2,试验心神战机,就是为了掌握技术,使其在战机设计生产,人才方面不落,它看重不是战机本身?
其他类似问题
弹道导弹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2841|回复: 24
点评一下朝鲜那个潜射导弹试验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飞扬,来一发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好几年前美帝的情报就在说朝鲜在研制潜地导弹,当时大家还将信将疑,后来维基解密的电报出来,美帝说朝鲜搞到了报废的SS-N-6。德国媒体则说,朝鲜与伊朗共同在SS-N-6的基础上研制中程导弹,称作BM-25。2010年10月,被称作“舞水端”导弹(又称“芦洞B”)的山寨SS-N-6首次亮相朝鲜劳动党成立65周年阅兵式,随后又多次出现在阅兵式上。但根据美国的情报,该导弹从未飞行试验过。
2014年,韩国声称朝鲜正在研制潜地导弹和一种新潜艇。开始大家认为是朝鲜山寨的高尔夫级或者从俄罗斯买的二手高尔夫级(SS-N-6就是用高尔夫发射的),但是后来有人说,从未在卫星照片上发现朝鲜有高尔夫级。2014年7月,朝鲜东海岸的新浦船厂出现了一种潜艇,被称为“新浦级”,从外形尺寸看应该是南斯拉夫Sava级的改进型,长约65米,排水量吨。而且在“新浦级”的围壳顶端有开口,这与高尔夫级类似。但是高尔夫可以携带2~3枚导弹,而“新浦级”只能携带1枚导弹,毕竟“新浦级”的排水量只是高尔夫的1/3~1/2。卫星照片还发现,新浦船厂内新建了导弹筒射试验装置。
根据美国的情报,2014年10月底,朝鲜在新浦船厂进行了山寨SS-N-6(美国称为KN-11导弹)的首次弹射试验。日,进行了第二次试验,从海基平台发射,但没说是不是水下发射。4月22日第三次试验,美国说是“水下平台”的“弹射试验”,而朝鲜声称是从“战略潜艇”发射。这可能是该导弹的首次水下发射,但不像是全程试验,仅仅是验证点火出水过程(后面再细说)。从朝鲜发布的照片看,导弹的正式名称是“北极星-1”,符合朝鲜以天体为导弹武器命名的传统,如“火星”系列陆基弹道导弹、“银河”系列运载火箭、“光明星”系列卫星。巧合的是,“北极星”正好是美国第一种潜地导弹的名字(Polaris),朝鲜人还真是美帝的真爱粉。
注意,此次试验是4月22日进行的,美国媒体于5月5日报道,而朝鲜官方是5月9日报道的,但却放在《劳动新闻》第二版,第一版报道的是相对不重要的“视察新浦远洋水产联合企业”。朝鲜以前类似的重大武器试验,几乎都是第一时间报道,这次却在半个多月后才公开,时间正好是俄罗斯大阅兵的日子。此前金正恩已经说了不去莫斯科,据说是朝鲜想要4个营的S300导弹,俄罗斯没答应。朝鲜现在公开潜地导弹试验,显然是一种政治姿态:你不给我,我也能自己发展。为了表示不甘寂寞,今天下午朝鲜又试射了3枚舰对舰导弹。
从技术上说,仅仅进行1次陆上试验和1次水上试验,就进行水下试验,是不符合正常的潜地弹道导弹武器发展规律的。美苏中法包括印度,在发展潜地弹道导弹时都进行过数十次陆上、水面和水下发射试验,而且都是先用模型弹充分试验过再使用遥测弹。虽然我们不知道朝鲜此次试验的详情,虽然“北极星-1”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导弹,但是仅仅3次试验显然是远不足以掌握潜地导弹技术的。投机取巧必然导致补课,各国都有惨痛的教训。至于导弹所使用的弹头,先不论朝鲜是否掌握了原子弹的小型化技术,仅就再入飞行器(RV)而言,就需要充分试验。而SS-N-6的弹头外形与朝鲜此前的飞毛腿和芦洞导弹弹头完全不同,且从未进行过试验。
从朝鲜发布的照片看,首先从导弹外形可以确认这就是山寨SS-N-6,单级液体。SS-N-6直径约1.5米,长约9米,塞到“新浦级”的围壳内还是可以的。SS-N-6采用的是水下点火的发射方法,朝鲜这个山寨版应该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新浦级”的排水量太小,水下发射潜地导弹技术风险很大,尤其当发射失败时,容易导致潜艇姿态失稳或导弹砸艇事故。水下点火的潜地导弹,由于出水过程可控,导弹出水后的姿态一般都是垂直上升的。而无控弹射水上点火的导弹(如美国的三叉戟),出水后姿态往往偏大,点火后会有一个调姿纠偏的动作。但从朝鲜发布的照片看,该导弹出水后姿态较大,不像是水下点火的。朝鲜媒体的报道也只是说导弹“冲出海面,腾空升起”,没说点火。那么可能有两种解释:1,这是如美国媒体所说的弹射试验;2,导弹工作不正常,导致出水后姿态较大。而且,从照片看,有明显的ps痕迹,尤其是导弹的尾焰和水面烟雾,这说明朝鲜人在试图掩盖或者欺骗什么。更何况,从朝鲜官方发布的照片看,金正恩视察的船离导弹发射地点非常近,可能也就1公里左右,这是不要命了吗?只能说ps的人缺乏常识。
总之,朝鲜这次试验离掌握真正的潜地导弹技术还差的很远。作为一个参照,印度已经有了射程5000公里的陆基导弹烈火5,而近程潜地导弹K-15还没进行过潜艇试射,中程潜地导弹K-4第一次试验就不成功。朝鲜如此大肆吹嘘,无非是做给中国美国俄罗斯看,——当然,对于搞过几十年潜地弹道导弹的中美俄三国来说,80后的这点小把戏实在太幼稚。
ZT& & KKTT的博客:http://liuqiankktt./blog/static//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这个潜艇, 这个潜射导弹对朝鲜有意义吗?
就算加上核弹头, 朝鲜凭这个能赢得多少话语权? 会改变朝鲜的处 ...
朝鲜的潜艇跟潜射导弹一样不靠谱,朝鲜这样做只是打肿脸充胖子,在国际社会面前装出一副强硬姿态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而已,就像一个胆小的小孩走夜路,大声喊着“我不怕我不怕”,其实心里怕得很。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这个潜艇, 这个潜射导弹对朝鲜有意义吗?
就算加上核弹头, 朝鲜凭这个能赢得多少话语权? 会改变朝鲜的处境吗?
觉得朝鲜是走进死胡同了.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有话就一口气说完,分成几段占几楼有意思吗?没想到有人还是三胖的粉丝!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我的看法是,这次发射是存在的,否则即使诋毁朝鲜最起劲的西梅貌似也都认可了这次发射,显然各国都观测到了 ...
不管怎么说,要是这事情已经被认定为真的,那么至少朝鲜水下发射的能力是具备了。及时是沉箱发射,技术也是存在的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看了上面的网友的发言真的感到好奇怪呀。朝鲜确实是个封闭国家,可是我们不要认为这样的国家就在科技上一无 ...
你也提到要领导人坚持,国家投入。可是如果国家贫穷,拿什么投入?就算是集全国之力,那也是有限度的啊。
所以说,朝鲜再努力,客观规律也是不可违的。
我们不也是,努力赶超西方,但是还是无法短期内全面突破啊。
你太年轻,没有从那个年代走过来过,多去看看书吧。&
科技水平是全方面的,除了钱,还有信息交流,人才培养,试验设备,制造设备,&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皇帝的新装 明明知道许多靠PS 但乐此不疲 长此以往 那就只能看天了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我怎么老觉得这次朝鲜潜地导弹发射技术近似兔子,真的要好好查一查是不是存在内鬼。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我的判断是朝鲜这次潜地导弹的发射,对西方乃至世界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对韩国和日本更是震惊。至少他们心理打击是巨大的。当然他们也不会束手待毙,所以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在东亚掀起不可避免。对我们来说,还是那句话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所谓机遇就是朝鲜的这一闹,让日本和韩国要花更大的精力对付朝鲜,对中国的压力减轻。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朝鲜方面,他们可能根本不和中国交易(政治经济),一味强硬(可能性小,其实金三胖子有一套!),那样就搞成僵局。另一方面,韩国必将更加靠近美国,美日韩同盟走得更近。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看了上面的网友的发言真的感到好奇怪呀。朝鲜确实是个封闭国家,可是我们不要认为这样的国家就在科技上一无是处,特别是在军事科技不能这样认定。对经济落后,科技就不行的论调是西方主流媒体惯用的诋毁朝鲜等所谓他们认为独裁国家或非民主国家(包括中国)舆论的惯用伎俩,我们不要人云亦云,失去本来应有的判断力。也不要纠结朝鲜这次发射潜地弹道导弹的图片真假这样的细枝末节,就退一步说,哪怕朝鲜这次潜地导弹发射就是潜艇在水面上发射的,也是朝鲜军事科技实力的巨大进步。至少所谓民主国家的韩国和印度还难说达到这样的高度。从这个角度看,科技进步并不是民主国家就怎么了不起,一些重大科技发展,在一些三流国家,甚至一直被技术封锁的国家,只要象朝鲜一样,领导坚定,国家投入,一样能取得惊人的成就。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这个推测真相了!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分析为水下10米出发射。射程500-800.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我的看法是,这次发射是存在的,否则即使诋毁朝鲜最起劲的西梅貌似也都认可了这次发射,显然各国都观测到了这次水下发射。
但是是否从潜艇上发射是个疑问,因为这艘撑死只有1500吨级的潜艇(实际上没判断错只有1000吨出头),要发射一枚个头比巨浪-1更大的导弹,实在是难以想象。
导弹从发射筒到出水,这个阶段姿态控制也是很难的。中国还在长江大桥上做了几次试验呢。&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朝鲜就是一无赖盲流,对谁都是~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思想的胜利,向金正恩同志表示祝贺!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要是有说不定是水下沉箱发射的
呵呵~~十有八九就是从水下沉箱发射的。&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图片被认定ps了?有视频为证就好多了。这个不会又像当年朝鲜发射卫星一样,朝鲜说发射成功了,美帝说发射失败了,各执一词吧
在卫星问题上,美国说失败了就是失败了。美国这点能力还是具备的&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金钱 飞扬币
在线时间 小时
图片太假了
旭日出东方,精彩在飞扬。飞扬军事()欢迎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代理律师之一李仲伟,昨天通过微博公布一封提交给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民事起诉状。
在起诉状上,徐纯合的81岁母亲权玉顺和妻子李秀
广告联系Q: |  |  | 飞扬二群: | 
Powered by Discuz! X3.1&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Powered by Discuz! X3.1 Design by许多日本少女会提前一年为自己的成人仪式预约做头发、换和服。这一天,美容院也会通宵营业。20岁是成年的开始,也是日本参加选举、饮酒和吸烟的最低法定年龄。
  094级战略核潜艇,北约代号:晋级。它是中国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潜艇。中国核潜艇
虽然有些学校有正式招生的权利,也能授予学位,但这只是有正式的法律认证形式,和教育
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个中国本土的环境组织,致力于推动中国环境保护。
庞格尔节的正日子是1月14日,家家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煮甜牛奶米粥。早上日出之时,泰米尔人家家户户在门...
军报曝新型潜射导弹试验出现重大故障20多次
  一级军士长娄飞&蓝鲸龙骨&技艺不凡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解放军报8月21日报道,某码头,潜艇解缆起航,发电机组电压频率突然下降,供电不稳!
  情况危急。取消任务已不可能,&带病&出航?万一故障不能排除,后果不堪设想。
  &按计划出航,故障能排除!&正当任务指挥员犹豫之际,一名士官自信地说。
  抢修旋即展开。他提出了&分阶段对电缆终端进行原位热塑处理&的修理方案,现场多名专家参与讨论,争得面红耳赤,大多不赞成他的观点。于是,他一次次论证、查找、试验,带领电工班成员,在潜艇舱室高温下,争分夺秒,挥汗抢修。
  没过多久,故障排除,发电机电压频率稳定下来。专家们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
  从机舱出来,他衣袖油迹斑斑,擦擦额上的汗水,脸上露出笑容。这个皮肤黝黑的一级军士长,就是海军长城200号潜艇电工区队长娄飞,被誉为&蓝鲸龙骨&。
  娄飞很执着。一年冬天,遇到一个技术难题,娄飞专程跑到教员家里请教,结果他站在教员家门外等了一个多小时,教员才从外面赶回来。看到娄飞冻得跟个雪人似的,教员感叹:&你是我所见过的最执着的学生&。正是这股好学的劲头,成就了他过硬的技能。
  娄飞爱钻研。娄飞平时随身携带小记录本,遇有需积累的技巧和实践经验就记下来。他经常钻舱底、摸线路,上艇后反复琢磨分析,绘制了33张电气设备网络图纸,编写了《某型潜艇电气设备网络图》等20份教材。正是这些雄厚的积累成就了他&一摸准&的精湛技术。
  娄飞善琢磨。面对独特的艇型、独特的电路,娄飞满脑子装的是装备故障原因和维修措施。他研制的&对主干电缆泄漏电流和温升监测系统&,提高了线路使用寿命和安全程度。
  10多年来,娄飞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发射试验,把所有追求融于导弹腾飞事业,顽强拼搏,不甘落后。每次任务,他对全艇所有控制箱、上万个电气接头都要检查一遍。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他连续22次全程参加某新型导弹试验任务,组织抢修排除重大故障20余起,完成自修400多项。
  日前,海军给娄飞记一等功。北海舰队某基地党委专门召开庆功会,并作出向娄飞学习的决定。之前,他曾荣立二、三等功各1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多次被评为&技术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精武成才标兵&。
责编:刘昆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环球兵器库为天下军迷,倾力打造环球第一兵器数据引擎!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贴排行朝鲜潜射导弹试验让美韩狂猜&心理战效果已达到
&&&&来源:&&&&
&&&&&&字号
原标题:朝鲜潜射导弹试验让美韩狂猜 心理战效果已达到
朝鲜近日进行的潜射弹道导弹试验令世界震惊,不过美韩媒体最近的报道认为,朝鲜此次发射并非真正的潜射弹道导弹全程试验,而是从水下平台进行的弹射试验。中国军事专家认为,潜射弹道导弹的试验要经历从陆上到水上,从水面到水下等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目前有限的信息很难判断朝鲜是否进行了完整的潜射弹道导弹试验,不过,朝鲜想要借此进行心理战的效果已经达到。
美韩质疑朝鲜潜射导弹
美国彭博社12日报道称,两名美国官员称,朝鲜并非从潜艇上发射弹道导弹。美国情报机构认为,朝鲜或许在测试从水下平台发射导弹所需要的压缩空气弹射系统。朝鲜披露的消息并没有透露导弹的尺寸和射程,以及什么时候在哪里试射等具体细节。报道称,因为和这次测试有关的朝鲜潜艇相对较新,在试图进行实际的导弹发射之前,军方进行大量的系统测试才是较为符合逻辑的。除了测试弹射系统外,还包括导弹发射管以及覆盖导弹发射管的水密门。 报道称,华盛顿的武器控制协会高级研究员、前国务院情报办公室负责跟踪朝鲜导弹发展的官员克雷格?狄尔曼称,他不能确定朝鲜是否进行了真正的导弹发射。
韩联社12日报道称, 由美国专门分析朝鲜动向的网站“38North”主办的视频会议12日在华盛顿举行,美国一名朝鲜军事问题专家在会上表示,根据本月10日拍摄的卫星照片推测,朝鲜近日试射的“潜射导弹”并非从潜艇射出,很可能是用水下驳船发射。该人士指出,朝鲜此次进行的可能是利用驳船的弹射试验。这表明,朝鲜的潜射导弹研发水平仍处于初期阶段。此外,韩国一些官员称,导弹在飞出水面后仅飞行了100多米。
潜射弹道导弹的三大试验阶段
据专家介绍,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制试验一般是按照先陆上后水上,先水面后水下,先弹射试验后全程飞行试验的规律。但各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试验程序。陆上发射试验通常用来证明导弹发射和总体的可行性。苏联在第一枚潜射弹道导弹进行海上试射前,还专门在卡普斯丁亚尔靶场第4 发射台上建造了一个特制试验平台,模拟在5~6级海浪中颠簸不定的舰船上发射导弹。通常在陆上发射试验成功后,才会海上试验。在海上试射,也往往遵循先水面,再水下潜射的规律。俄罗斯最新型的“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就是先进行一次水上发射试验,紧接着进行两次水下发射,在发现两次水下发射未获完全成功后,又进行了一次水上发射。潜艇在水下发射,首先由高压气体推到水面以上,导弹再点火。在这个过程中导弹的受力复杂,因此在进行全程飞行试验前,导弹还必须进行弹射试验,以验证发射系统的性能和导弹的适应性。
由于水下发射的复杂性,并且可能涉及对潜艇改装。因此,一些国家在利用潜艇进行真正的水下发射前,先用一个相对简单的固定水下发射平台进行测试。印度的潜射弹道导弹就是先通过水下发射平台发射的。正是由于潜射导弹的复杂性,各国通常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试验方案,上述几个阶段未必都要尝试,但总体上遵循循序渐进的顺序,特别是在研制初期。
美韩推测靠谱吗?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13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从朝鲜公布的信息有限的图片,还很难分析这种导弹是从潜艇还是水下平台发射的。通常而言,水下平台的平稳度要好于潜艇,更有利于导弹保持较好的出筒和出水状态,而且成本低、风险小。不过这对于导弹本身的影响并非决定性的。
这名专家称,通常情况下,潜射弹道导弹弹射出水面点火之前的姿态是不可控的,所以在出水并点火后,要进行姿态调整,把导弹的姿态和射向调整好。而朝鲜的导弹试验,导弹出水的一刹那姿态处于并不理想的倾斜状态,而在点火并上升的过程中导弹姿态的调整并不明显,基本保持了出水时的状态。潜射弹道导弹采用大推力、大比冲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速度、尾焰喷射速度都很快,也伴有很多固体颗粒物。
这名中国专家表示,潜射弹道导弹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试验,而长期关注朝鲜重大武器项目的西方国家,之前却没有任何有关朝鲜进行这次潜射弹道导弹试验的报道,这是让外界感觉非常突兀的重要原因。其次,从公开的影像资料来看,金正恩视察时所乘船只距离导弹出水的位置非常近,这可能是国际社会对于这次试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的另一个原因。一般想要证明试验成功,落点和发射点一样重要,不过朝鲜并未公开导弹发射的连续视频,更令外界生疑。这名专家认为,在美国强大的侦察卫星高强度过顶侦察的情况下,朝鲜试验潜射弹道导弹这么重大的项目想要完全不被外界发现,基本上不太可能。不过,无论试验的是否是潜射弹道导弹,朝鲜的心理战效果已经达到。
(责编:马晶、任丽虹)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门资讯|图说中国
热点栏目|环球博览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战术导弹潜射ABC
  美苏冷战时期,苏联为对抗美国航母编队对其领土纵深的威胁,始终重视潜射反舰导弹的发展,并于上世纪60年代研制出世界上第一种从潜艇发射的战术导弹SS-N-7反舰导弹。美国则是在“埃拉特”事件之后才开始重视潜射战术导弹的研制,并于1969年提出“鱼叉”导弹潜艇鱼雷管发射方案,该型号于1979年服役。后来,在潜射“鱼叉”导弹的技术基础上,很快实现了“战斧”导弹潜艇鱼雷管发射。这样,美国在战术导弹水下发射技术领域迅速追赶上苏联。继美国和苏联之后,1985年法国实现“飞鱼”反舰导弹水下发射。英国则先后引进了美国的潜射“鱼叉”导弹和“战斧”对陆攻击导弹。瑞典目前正在进行RBS-15反舰导弹从潜艇上发射的研制。
  战术导弹水下发射技术非常复杂,潜射导弹要经过发射管发射、水下航行和出水三个重要阶段。由于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因此导弹在水下航行时,需要考虑到许多重要因素,如附加质量力和浮力的影响;导弹水下点火产生的高温、高速燃气喷射在不可压缩的水介质中,将引起流态和压力场的变化;导弹穿越水面的一刹那,将受到高海情下波浪的冲击;当导弹冲入空中时,由于飞行介质的突变,将引起整个动力环境的急剧变化,其特点是在水/气交界处时间短、变化快、变化因素多,动力环境复杂。这些因素将对导弹的运动产生影响,往往引起剧烈的冲击和振动,甚至导致弹体结构的破坏和控制系统的失灵。因此,要实现战术导弹的水下发射,需要考虑导弹的出管(鱼雷管或专用发射管)速度、导弹在发射管内的弹道、水中弹道和出水弹道等重要问题。目前,战术导弹水下发射技术尚未形成很成熟的理论,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试验来解决。因此,在研制各种潜射战术导弹时,应首先研究和解决试验技术和试验设备问题。目前,各国的水下发射试验通常经历小比例模型弹水池静态发射试验、全尺寸模型弹水下静态发射试验、全尺寸导弹水下静态发射试验这一试验过程。
  潜射方式浅谈
  潜射导弹的发射装置主要为标准鱼雷管水平发射装置和专用垂直发射装置。按照导弹的封装形式可分为“干”发射和“湿”发射。“湿”发射不采用密封的运载器,导弹以裸弹的形式在水中航行,只进行局部防水处理和装设必要的约束卡(套)。“干”发射将导弹装在运载器内,运载器从潜艇中射出并在水中航行,一直将导弹送至水面。运载器可分为有动力和无动力两种类型,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在水中航行有无动力推进,弹道有无控制。
  标准鱼雷管水平发射,采用无动力运载器 导弹装在无动力运载器中(“干”发射),从标准鱼雷管发射,水中弹道靠运载器的尾翼控制,以一定角度浮出水面后助推器点火。美国“鱼叉” (UGM-84)和“海长矛”导弹采用这一方案。
  标准鱼雷管水平发射,采用有动力运载器 导弹装在有动力运载器中,从鱼雷管发射,靠运载器的火箭发动机推出水面,水中弹道有制导。法国的“飞鱼”SM-39和俄罗斯的SS-N-21反舰导弹采用这种方案。
  标准鱼雷管发射,无运载器 采用标准鱼雷管发射,无运载器(“湿”发射),导弹靠弹上助推器推进和进行水下制导。美国“战斧”导弹采用这一方案。
  垂直发射或大倾角发射 采用专用垂直发射管,依靠发射管内的弹射动力装置将导弹弹射出发射管,而后弹上助推器把导弹推出水面(“湿”发射)。美国垂直发射的“战斧”导弹和俄罗斯的SS-N-19导弹采用这种方案。
  典型型号解说
  潜射“鱼叉”反舰导弹和“海长矛”反潜导弹
  潜射“鱼叉”反舰导弹采用无动力运载器的“干”发射方式。运载器射出鱼雷管后,水平向前运动,同时释放尼龙绳,当尼龙绳张紧时就会将约束卡拉脱,折叠尾冀展开,运载器便在浮力和尾翼的综合控制之下以450仰角爬升至水面。运载器出水时,顶端的出水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抛掉头盖,同时导弹助推器点火,导弹以10g的加速度从运载器中飞出。随后,导弹展开弹翼和尾翼,继续爬升,在最高点抛掉助推器,启动涡喷发动机,弹上控制系统开始工作,控制导弹按预定程序飞向目标。
  “海长矛”反潜导弹也采用无动力运载器。该运载器与“鱼叉”导弹运载器最显著的区别是,为达到高强度、低密度要求,采用了复合材料和六层蜂窝夹层结构。运载器与导弹的质量比达到1:4,大大增加了浮力,提高了运载器的出水速度,并稳定了出水姿态。运载器从鱼雷管发射出来后可以从水平状态变为基本垂直姿态升至水面。出水后,头罩与运载器分离,导弹发动机点火实现弹器分离。为防止冲击,运载器的各支撑点上都有冲击减震衬垫。
  潜射“飞鱼”反舰导弹和SS-N-21巡航导弹
  为使“飞鱼”导弹适应现有的鱼雷发射管发射,其弹上计算机增加了一片存储器,用于提供运载器水下运行弹道、运行姿态和空中飞行弹道、飞行姿态的控制指令。同时弹翼、尾翼均采用折叠翼。
  “飞鱼”导弹发射时,启动鱼雷管内的气压投射系统将运载器加速投射出鱼雷管。在离发射潜艇10~12米处,运载器发动机点火,运载器进入有控运行状态,以450仰角向水面爬升。出水时,弹上控制系统根据出水传感器的信息,通过燃气舵操纵运载器向水平方向转弯。出水后约1.5秒,运载器离水面高度已达20米,与水平面的角度为120时,运载器抛掉头盖,弹射装置启动,将导弹加速推出运载器。导弹离开运载器后,弹翼、尾翼展开,弹上发动机点火,导弹继续爬升,弹上控制系统控制导弹按程序飞向目标。
  SS-N-21导弹运载器的水中姿态靠发动机的喷管进行矢量控制。运载器出水后,头罩在距水面约30米的高度上靠爆炸螺栓起爆与主体分离,同时弹载主发动机点火,导弹进入空中弹道,运载器落入水中。
  无运载器、鱼雷管水平发射“战斧”导弹
  “战斧”导弹的战技术指标决定了“战斧”导弹的尺寸比“鱼叉”导弹要大,如果采用运载器发射,鱼雷发射管的有效容积不够。因而“战斧”导弹没有采用运载器,而是将“鱼叉”导弹的无动力运载器简化为结构简单得多的钢制密封保护筒。该方案有几个设计目的。首先,这种密封容器为导弹提供防震保护,使其免受水下近距爆炸所产生的震动影响。同时还可提供运输、储存、装填和装卸时的保护。另外,还可以使导弹适用于其它发射平台,提高通用性。但是这样一来,运载器的一些功能就要由导弹本身来完成。如导弹要进行防水设计,要能够承受发射深度上的破坏性压力,以及由于不具有正浮力还要有水下助推装置等。为将“战斧”导弹装入保护筒,并尽量减小容器的直径,导弹的进气口也设计成可隐藏进弹体内,进气口的外面用可抛掉的水密盖加以密封,以便导弹保持适于水下航行的流体动力学外形。导弹出水后,这个密封盖与折叠翼槽盖一起抛掉,进气口由弹簧机构弹出。在导弹后部从折叠尾翼到助推器尾部也装有一个可抛的密封套筒,其外径与弹体外径相近。它一方面对折叠的尾冀起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又对助推器起密封作用,以防海水进入发动机,同时保持弹体良好的水力学外形。导弹出水时,一个起爆装置在压力传感器的作用下起爆,将导弹尾部的水密套筒抛掉,不再受约束的折叠尾翼靠弹簧机构打开。
  发射时,将保护筒和导弹一起装入鱼雷发射管,待导弹在鱼雷管中与保护筒分离并发射出鱼雷管后,再将保护筒从鱼雷管中抛出。这样一来发射后留下的保护筒既不占据潜艇宝贵的空间,而且还回避了弹器分离的难题。
  钢制保护筒由筒体、头罩、底板、套筒和滑道等部分组成。保护筒总重410千克,里面有薄弹性衬垫。弹体与弹性衬垫之间有微小的晃动空间,间隙中填充0.07MPa干燥的氮气。导弹通过一个拉索与保护筒相连,拉索长12.2米。
  潜艇标准鱼雷管发射“战斧”导弹的过程大致如下:发射前先将导弹装在保护筒中,然后装进鱼雷发射管,再由MK117 射击指挥仪对导弹进行检查,调整制导设备。发射时,切断把导弹固定在保护筒上的两个紧固螺栓,解除对导弹的束缚。之后打开活门,让海水从保护筒后注入,接着利用液压投射系统将导弹从保护筒中推出。导弹冲破保护筒前盖离开鱼雷发射管时,后边拖着的拉索受拉时,助推器上的拉索开关解除保险,使助推器点火。导弹在水中的运动由助推器上的燃气舵推力矢量控制系统控制。导弹出水后,抛掉发动机进气口和折叠翼槽上的盖及导弹与助推器间的水密罩。四个尾翼展开后,助推器随之熄火,涡轮喷气发动机进气口从腹部伸出,发动机开始工作。
  专用垂直发射装置发射“战斧”导弹
  美国“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原来只能用鱼雷管发射带核弹头的“战斧”对陆攻击导弹,后来“战斧”增加常规弹头后,使用量增加,于是在艇首耐压舱内加装了能够容纳12枚“战斧”导弹的MK45垂直发射装置,使每艘潜艇装弹量从8枚增加到20枚。MK45由12个垂直发射管组成,每个发射管由筒体、前盖、后盖、垂直支撑装置、侧向支撑垫、发射密封装置和气体发生器组成。导弹靠发射管中燃气发生器产生的推力弹射出发射管,而后靠自身助推器射出水面。出水后,由弹上微处理机控制装在助推器喷管后面的燃气舵进行推力矢量控制,使导弹迅速转弯并按预定弹道飞行。在水中,“战斧”导弹是裸弹,因而在其折叠翼槽处和主发动机进气口处均装有水密盖;在折叠翼前部至助推器尾部装有水密整流罩.以保持良好的水力外形和防止海水侵入,并起到约束作用。这些装置在导弹出水后按预定程序抛掉。
  大倾角发射装置发射SS-N19导弹
  从第一个潜射战术导弹SS-N-7的发射装置到目前装备“奥斯卡”级攻击核潜艇的SS-N-19导弹发射装置,俄罗斯研制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潜艇大倾角导弹发射装置。“奥斯卡”级攻击核潜艇上装备有24枚SS-N-19导弹,分两列配置,每列12枚导弹。导弹发射筒布置在潜艇两侧的耐压壳体与非耐压壳体之间,以400角倾斜布置。每两个发射筒共用一个发射井舱口。井孔呈长方形,长约6米,宽3米,并盖可以向外翻折,也可以是水平导轨滑动式的。
  发射方案的“正反面”
  标准鱼雷管发射,采用运载器方案
  采用运载器发射战术导弹的优点是:发射深度上的水压及水密问题由运载器解决要比由导弹解决容易一些;密封防水的运载器为导弹提供了干燥的良好环境,并且可抗冲击。但采用标准鱼雷管发射战术导弹会受鱼雷管尺寸的限制,而且需要解决好弹器分离问题。
  无动力运载器 其优点是:能够寂静发射,因而可提高攻击潜艇的隐蔽性;运载器无动力、无尾翼、无舵面,因而流体动力外形简单,容易设计。但无动力运载器主要靠正浮力滑行至水面,因而出水速度较低,稳定性较差。美国“海长矛”导弹运载器采用复合材料、蜂窝结构就是为了提高运载器的正浮力和出水速度,从而提高运载器出水姿态和导弹初始姿态的稳定性。
  有动力运载器 其优点是:上浮靠的是本身所带发动机的动力,因此,运载器在水中的机动能力比较强,提高了对敌舰的突袭能力;运载器与导弹在距海面20~30米高度分离,从而避开了分离时的波浪干扰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有动力运载器的出水速度大,约为无动力运载器出水速度的2~3倍,因此弹的姿态相对稳定;发射深度范围较宽,可从潜望镜深度到潜艇最大下潜深度,但不能在海底发射,因为运载器没有正浮力,离开发射管后先下沉后拉高。其缺点是发动机在水下的噪音比较大,不利于潜艇的隐蔽。
  标准鱼雷管发射,无运载器方案
  采用“湿”发射,导弹水下航行由助推器提供动力,增加了导弹的出水速度和抗海浪干扰能力,提高了导弹出水姿态的稳定性,特别是避开了采用运载器方案的水面弹器分离这一难题。但是,无运载器方案使导弹结构复杂,导弹要进行防水设计,要能承受发射深度上的破坏性压力,以及由于不具有正浮力还要有水下助推装置等,而且水下助推器的噪音破坏了潜艇发射导弹时的隐蔽性。
  垂直发射方案
  该方案的优点是:能够使潜艇存储更多的导弹,以配置潜潜、潜舰、潜空和对陆攻击多种武器;能使潜艇在作战时不受导弹发射角的限制,不用进行占位机动就能发射,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不仅能对目标进行全方位攻击,而且能对多目标同时进行导弹多方位攻击;可以提高导弹的出筒速度,使导弹以最短的路径冲出水面,出水稳定性好,抗海浪干扰能力强;导弹离艇之后可以直接爬升至水面,不需要像鱼雷管发射那样由水平转到倾斜爬升弹道的过程,弹道简单,可靠性高。不足之处是,导弹助推器在水下的噪音大,不利于潜艇的隐蔽。而且需要在潜艇有限的容积内设计和配置专用垂直发射管,这就需要建造新潜艇或改造旧潜艇。垂直发射的导弹还要具有出水后向目标方向转弯的能力。
  倾斜发射方案
  采用该方案有利于大型战术导弹超长发射装置在潜艇上的布置。而且导弹发射时容易加速,更有利于起飞,同等条件下,推力亦可小些。此外,导弹以一定角度发射,直接爬出水面,无需再进行由水平转到倾斜爬升弹道的控制,而且一旦导弹点火失败,还可以避免导弹回落砸艇的危险。
  技术问题不容忽视
  导弹离开发射管的速度 导弹能安全离管和离艇,必须有足够的离管速度。如果离管速度过低,由于艇艏扰流和平台侧壁的影响,可能会使导弹或运载器与发射管口,甚至艇艏外壳碰撞。特别是无动力运载器,低速发射不仅会严重影响整个水弹道性能,还有可能造成其主要依靠流体动力展开的尾翼无法按设计要求迅速展开。但离管速度又不能过高,否则导弹或运载器在发射瞬间及出管后可能会因所受载荷太大,使尾部结构(如舵面、尾翼)和部分元器件(如压力出水传感器)受损。美/俄等国一般选择比鱼雷高一些,约15米/秒,如“鱼叉”导弹运载器的离管速度约为15.24米/秒。
  水下耐压与密封技术 由于水的密度约为空气的800倍,因而增大了导弹在水下航行时所承受的压力,而且随着发射深度的增加,导弹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因此,水下发射的导弹要具有耐水压能力和防止海水浸入其内部。对于有运载器的方案,耐压和密封容易解决。对于裸弹潜航的导弹,在结构设计时就需认真考虑耐压和密封问题。“战斧”导弹采用的堵盖和整流罩,除了能约束进气口、弹翼和尾冀外,还起密封作用。据报道,“战斧”曾有三次潜艇发射试验均因水密性问题而导致失败。
  水中弹道的控制 潜射战术导弹与潜射弹道导弹的不同之处是前者水中弹道可以控制。采用无动力运载器的“鱼叉”导弹是通过操纵运载器尾部的一对鳍使运载器从水平方向转为450仰角向上爬行,爬行过程靠自身的浮力上升,不改变航向。英国在引进潜射“鱼叉”导弹之后,对其运载器进行了改进,尾鳍用氮气瓶的氮气进行气动操纵,由定时机构执行舵的偏转,可实现三维空间弹道向水面爬行,转到与射向呈900 的方向上,增加了潜艇发射时的隐蔽性。
  采用有动力运载器的“飞鱼”SM39导弹则是通过水下助推器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来实现水中弹道控制的。因运载器本身有动力,弹道更为灵活。水下发射时可不对准目标,导弹从鱼雷管射出后,可向艇的任一侧以100米的转弯半径转过900,然后再以450的出水角爬升到水面,在距潜艇150~200米处出水,因此潜艇隐蔽性更好。
  出水转换与弹器分离 导弹/运载器由水中潜航进入空中之后,原来水力操纵装置已不再适于在空气环境中使用,特别是导弹离开运载器后必须立即展开弹冀,改用气动力操纵控制飞行,这一过程称为出水转换。“鱼叉”运载器靠浮力升至水面时,出水速度只有7.6~10.7米/秒,因此运载器头部一露出水面,助推器马上点火,抛掉头盖,导弹靠尾部助推发动机的推力从运载器中飞出,折叠弹翼也随之展开,然后靠气动力控制飞行。而“飞鱼”SM39导弹靠有动力的运载器爬升至水面,运载器的出水速度高达20米/秒,导弹出水后靠运载器中的弹射装置从运载器中弹出。随之折叠弹翼展开,助推发动机点火,导弹开始靠气动力控制飞行。
  “战斧”导弹采用“湿”发射,其助推器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既适合于水中环境,也适合于在大气环境中使用,因此导弹出水转换有一个较长的过程(0.6秒)。其顺序是:导弹出水后,抛掉发动机进气口盖、折叠弹翼的翼槽盖和导弹与助推器之间约束尾翼的整流罩。先使四个控制尾翼展开,以取代燃气舵控制导弹,转入水平飞行。助推器熄火后,进气道打开,主发动机点火,弹翼随之像折刀一样展开,完全转变成由气动力控制弹翼操纵导弹飞行。
  减振系统设计 潜射导弹发射筒一般是在筒壁的内表面和弹体的外表面之间采用减振垫或者是密封垫来进行减振。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横向支撑导弹;发射箱受到冲击或振动时对导弹起到减振作用;导弹发射时起到导向作用;还能对导弹燃气流起到密封作用。减振垫安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装在发射筒的内表面,导弹发射时,留在发射筒内;另一种是安装在导弹的外表面上,可与导弹一起从发射筒内射出。
  垂直发射技术 目前,国外水下垂直发射的战术导弹均采用“湿”发射方式。裸露的导弹在水中弹道的控制、导弹的承压和水密设计,弹翼的折叠和展开等技术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此外,还需要解决导弹的发射动力。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燃气发生器作为弹射动力源,这种方式可以避开燃气流在艇上排导的难题。垂直发射还需要解决导弹出水后向目标方向的转弯问题,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惯性制导和燃气流推力矢量控制技术。
  目标探测 要使潜射导弹具有摧毁目标的实战能力,还必须配备与导弹射程相适应的目标探测手段。对于水下发射的近程导弹,主要靠潜艇上的声呐设备进行目标探测。例如,装有“鱼叉”导弹的潜艇均装备了MK113或更先进的MK117火控系统。MK113主要包括多种主、被动声呐设备,另外还有雷达、潜望镜等。主动声呐的定向探测距离可达65千米,全向探测距离达15千米,被动声呐的全向探测距离可达176千米。目标的数据和潜艇的运动数据经MK-130数字计算机处理或直接传送至“鱼叉”导弹数据处理机。对于远程导弹,仅靠潜艇本身现有的声呐探测设备不能满足要求,这就需要提高声呐的探测距离,或采用艇外探测措施。例如潜射“战斧”导弹,当目标离发射潜艇的距离超过100千米时,就采用现有的区域搜索雷达、预警机和海洋监视卫星组成的综合探测系统探测目标。探测的目标数据传送给地面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再经过卫星传送至潜艇。
  俄罗斯SS-N-19远程反舰导弹的射程可达550千米,采用的目标探测方式与潜射“战斧”导弹相似。它采用网络传感器技术获取目标信息,并对导弹飞行实施自主控制。潜艇将侦察机、直升机、陆基与海基探测器联合组网,甚至将卫星获取的目标信息进行融合,解算目标数据,进行多路径的任务规划,控制导弹进行攻击。   
来源: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洋环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