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门巴民族头饰手工制作怎么做

原创共享素材
编号:&&&&上传时间:&&&&大小:0.253 M
分辨率:200dpi&&&&
尺寸:05像素 &&&&格式:JPG &&&&颜色:RGB
关&键&词:少数民族门巴族 手绘 56个民族 生活人物 人物图库 设计 200DPI JPG
图片描述:
&昵图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商用正版图片多一点常识,多一份幸福
您现在的位置: &
& 门巴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门巴族的来历习俗
门巴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门巴族的来历习俗
  门巴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门隅和上珞渝的墨脱及与之毗连的东北边缘。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门巴语,但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藏文。门巴族人主要信仰苯教(一种原始的巫教)和喇嘛教。门巴族有丰富的民间文学,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歌最为奔放动人。门巴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也兼营畜牧业和狩猎,擅长竹藤器的编织和制作各种木碗。门巴族人民与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通婚,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
  门巴族的民族历史
  门巴族居住的地方均属西藏边陲地区。十七世纪,门巴族社会已进入封建农奴制社会,成为西藏地方政府统治下的全西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是门巴族社会土地制度的基本形式。门巴族地区的土地、森林和草场等生产资料皆属西藏地方政府所占有。西藏地方政府向门巴族地区派遣官吏,设置行政机构,向寺院和世俗贵族封赠土地和农奴,形成了官家,寺院和贵族三大领主对门巴族地区生产资料的绝对占有和对门巴族农奴人身的不完全占有关系。
  以门隅地区为例,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藏地方政府就授予错那宗政府对门隅的管辖权,门隅北部的勒布4错,离宗政府最接近,成为政府官员统治和管理最为严密的地区。
  以宗政府为首的三大领主把占有的土地分割成若干块份地,分给有劳动力的门巴族农奴耕种,同时向门巴农奴收取以实物和徭役为主的地租。在门巴族社会中,封建农奴主是利用原始村社组织形式来推行封建农奴制的,封建农奴制与门巴族的原始村社结合形成了一种复合社会形成形态。这是门巴族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
  由于人们在土地所有制关系中的处的地位不同,在门巴族社会里,存在着农奴主和农奴两种人。农奴主多数是藏族,农奴几科全部是门巴族,农奴主包括宗本、&粗巴&、上层喇嘛和世俗贵族,他们人数极少,但权力很大,掌握着社会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具有多种的封建特权,是门巴族社会的统治者。
  同广大藏族农奴一样,门巴族农奴按其经济地位高低划分,可分为&差巴&、&堆穷&、约布&等三个等极。&差巴&在墨脱地区,意为交纳租税的人。他们在农奴中占很大比便例,按规矩领种领主的份地。为领主支应繁重的乌拉差役,还要向领主缴酥油、木材、染料、木炭等实物和藏币。&堆穷&,人数比&差巴&少。地位低于差巴,租种大差巴的小片土地,或作帮工、干杂活,从事副业、手工为生产。&约布&,即家庭佣人,人数很少,只存在于墨脱地区。他们无独立经济,多是单身一人在主人家干活,依附于主人。
  门巴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牧业。直到民主改革前,农业耕作方式还停留在刀耕火种和锄耕、木犁犁耕阶段。生产工具是铁木器并用,以木制工具为主。木犁是农业的主要农具,形状因地而异。
  门巴族对农田的管理是粗放的。农作物的种耕锄草一般进行一到两次,作物大多任其生长。无水利灌溉设施,施肥也较少,因为土地肥力恢复较慢,加上虫灾、兽害、水灾侵害,农用物产量一般都很低。
  牧业和采集野生植物是弥补粮食不足的重要手段。放牧和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牦牛、犏牛和黄牛,马和羊的数量较少,牦牛、犏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牲畜,给门巴族提供牛奶、酥油、奶渣、肉食、牛毛用于纺织、牛与外民族进行交换的物资,而公犏牛和公牦牛则是承担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
  狩猎活动一年四季都在进行。男子出门多随身携带弓箭长刀。门巴人利用弓箭、弓和下绳套等方法捕获野兽。获得的兽皮、兽角、兽骨是与外民族进行交换和向领主交纳的实物。兽肉将割成肉条烤干,分给参加的狩猎者和同村的好友亲邻。
  门巴族世世代代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民族。手工业门类仅是农业生产的副业,与相邻民族虽已发生了交换贸易关系,但自给自足的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农奴制度国一直是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使门巴族落后的生产水平年复一年地在原有基础上重复,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直到民主改革结束了封建农奴制度,社会生产才得到了解放。
  门巴族的婚姻
  门巴族的婚姻恋爱自由,多为一夫一妻制,成婚仪式颇具戏剧性,饶有兴趣。结婚之日,清晨新娘梳妆打扮好,由父母、兄弟姐妹及姑舅等亲属押着前往夫家,行前新娘依恋不舍地对父母表白,二老把我养大却要离开双亲,实在对不起。娘家一般要送女儿手镯、戒指、头饰、腰带等作为陪嫁,有时还带上一两件劳动工具。新郎一方则早已请媒人带上几个机灵善说的人在路上等候迎亲,他们拿着竹筒酒,途中请新娘喝三次。到达新郎家进屋坐定,摆上酒肉、油饼盛情待客。新娘的舅舅最受尊重,他代表父方说话,这时他挑起毛病来,酒酿得不好啦,肉薄厚大小不匀啦,并质问:是我女儿哪点长得不好吗&&每讲一句就用拳头使劲击一下桌子,装作气急败坏的样子。于是新郎家连连陪礼,赶紧献上哈达,重新添酒加菜,直到新娘的舅舅点头满意。其实这种戏剧性的挑剔,目的是考验男方的诚意。酒至半酣,众人即兴唱歌起舞,尽情欢乐,通宵达旦。富裕一些的人家婚礼往往持续三、四天。这对于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来说,也是互相交往和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门巴族的节日
  门巴族的节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宗教节日,一类是岁时年节。宗教节日主要在曲科节、萨嘎达瓦节、主巴大法会、达旺大法会,岁时年节主要有门巴族新年。
  曲科节:在每年的六月庄稼成熟时举行。过节时人们聚集起来,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然后在喇嘛和扎巴的带领下,背经书举经幡,围绕村庄和庄稼地转一周,祈求神灵保佑,人丁兴旺,庄稼丰收。群众自备酒饭,在地头田间载歌载舞,整个活动进行2&3天。
  萨嘎达瓦节: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到时每家都要拿出一定数量的糌粑、酥油和青稞酒,交给寺庙,寺庙的喇嘛再把糌粑做成&措&分给大家吃,众人互相敬酒吃喝,到晚上,每家房前屋后还要点酥油灯,以示庆祝,并把这一天作为进入农时的标志,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就要开始做农活了。
  主巴大法会:是墨脱宗全宗性的大法会,在丰收年的十一月至十二月间举行,历时3&18天不等,歉收之年不举行。主要活动有念经、跳神、演出宗教戏剧等。人们自备酒肉、食物,欢聚一起,白天饮酒观看跳神表演,夜晚在野外点燃篝火,载歌载舞,欢度节日。
  达旺大法会:在每年的藏历十一月二十九日举行,历时三天。节日里,人们除了观看跳神表演、传统戏剧《卓娃桑姆》、跳牦牛舞等,还要举行一些自娱活动,如赛马、拔河、射箭等。
  新年:藏历元旦是门巴族最重要的节日,门巴语称为&洛萨&,错那门巴族过新年是从藏历的元月一日开始,到元月十五日结束,与藏族人过新年基本上没什么区别,而墨脱地区门巴族的新年则不同,他们一年中有两个新年,一个是元月新年,从藏历的元月一日开始,历时2&3天;另一个是十二月新年。十二月新年是墨脱门巴族最富特色的年节,从藏历的十二月一日开始,历时10&15天,节前,家家户户要打扫房屋,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节日期间人们穿着盛装,互相拜访庆贺,载歌载舞,饮酒狂欢。另外还要举行各种游艺活动,如拔河、角力、抱石头、射箭等。
  门巴族的食俗
  世界之颠的喜马拉雅山脉,曾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整个山系山势高峻,群峰林立,绵延2400多公里,横亘在西藏的南缘,成为雪域高原的天然屏障。在喜马拉雅山南坡的东端是珞渝地区,西毗门隅,在这广阔的地域居住着数万门巴族人。
  珞渝地区沟深谷狭,雨量充沛,气候炎热,刀耕火种耕地适宜种植玉米,因此,玉米和鸡爪谷成了墨脱门巴族的主食。玉米一般和大米渗和煮成混合饭,玉米细粉煮成面团。玉米也是酿制白酒的主要原料,另加部分玉米渣和鸡爪谷。
  鸡爪谷是热带作物,我国海南省有种植,大小颜色和油菜籽相似,它是酿造&邦强&(甜酒)的主要原料,人们也喜欢吃鸡爪谷粉煮成的面团。水田多的地方,以吃大米饭为多。
  西部门巴多以荞麦饼和青稞为当家粮食。常见的蔬菜有木耳、香菇、竹笋、茄类、瓜类、辣椒、豆类、萝卜类。灶具主要是皂石锅、铁锅等,人们喜欢用石锅煮饭煮菜,石锅传热和散热慢,炖出的饭菜鲜美可口,这是金属锅所不能媲美的。
  门隅地区的门巴族食荞麦饼,饼是用一块圆形薄石板,放在火塘三角架上,然后把荞麦粉调成糊状,摊在石板上翻烙烤成。吃的方法是在烤好的麦饼上抹上奶渣、盐、辣椒糊、趁热卷着吃。门巴族别具特色的酱菜。豆酱,是门巴族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料。酱是煮熟的黄豆加工、发酵而成。待豆子冷却到不烫手时,约摄氏25度左右,将食盐、辣椒粉、胡椒粉、蒜泥,茴香等调味品均匀拌和,然后装入直径30厘米、长50厘米左右的竹桶里,顶部塞一把蕉叶,糊泥封顶,置于灶台的后部,保持一定温度,一般一个月即可食用,但置放时间越久,色泽鲜艳,略呈紫黑色,超过一年的变成了黑色。
  此酱味道辛辣,口感浓香,细细品味,不咸不淡,香辣适口,特别能增强食欲,辣味中透出浓郁的清香,青辣椒沾之,清香可口,别具一番味道,真是越吃越想吃,能多吃一碗饭。家家户户都备有几桶豆酱备用。
  门巴人烹饪简单,汤菜是主菜,汤汤水水,和单调的米饭相配,食用方便可口,颇受人们青睐。汤菜中的主要佐料是豆酱,一般五口之家的半锅汤菜中要投放80克左右的豆酱。经过发酵的豆酱成了酱泥,投入锅中后自行分解。毫不夸张地说,门巴族烹饪技术中,远远不能离开豆酱的。
  酥油茶每天必备,夏天还饮一种自制的酸奶。男女老少普遍嗜好饮酒。自制的青稞、大米酒多装入大葫芦、大竹筒里,客人将至,男的做菜陪客,女的敬客,客人喝一口,女主人便在一旁随时添加,客人醉,被视为看得起主人,主人才高兴。
&&&热点阅读
希财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号【云南少数民族娃娃批发 公仔 手工布艺工艺品 门巴族小号L0546-31】云南少数民族娃娃批发 公仔 手工布艺工艺品 门巴族小号L0546-31价格 - 中国供应商
您好,欢迎回来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供应商!
当前位置:
&云南少数民族娃娃批发 公仔 手工布艺工艺品 门巴族小号L0546-31
云南少数民族娃娃批发 公仔 手工布艺工艺品 门巴族小号L0546-31
订货量(个)
发 &货&期:不限
供货总量:0个(个)
最小起订量:
联系人:程红军先生
经营模式:
中国 云南 昆明市 五华区景星花鸟珠宝世界三楼C区
主营产品:
供应信息分类
联系人:程红军
职 位 :经理
电 话 :1950
传 真 :086-1950
地 址 :中国 云南 昆明市 五华区景星花鸟珠宝世界三楼C区
价格:¥9.50
价格:¥7.50
价格:¥35.50
价格:¥9.50
价格:¥20.80
价格:¥6.30
价格:¥9.50
造型是否卡通、动漫:是
规格:高12CM
是否电动:否
包装方式:彩盒
产地:云南
是否外贸:是
外贸类型:出口
云南少数民族娃娃批发 公仔 手工布艺工艺品 门巴族小号L0546-31
产品名称:七彩民族精品娃娃产品材料:白杨木、民族土布、民族花边、木珠、丝线等。产品规格:高12cm*宽左右产品简介:娃娃做工和布料都要求最好,做的很形象,很精细,以&弘扬中华传统工艺文化,展现民间手工艺术精髓&为理念,产品设计具有很强的个性民族文化,结合了浓厚的民族、时尚风格,款式新颖大方,民族风味浓厚,用途多样,可为摆设,礼品等。配货说明:因产品都是全手工制作,设计随时更新,不同批次产品,娃娃头饰和服饰等因素影响会产生一定差异,规格和颜色有很多种,发货时随机发货,样式和规格会有细微差别,数量多款式混装,具体要以实物为准,规格只供参考。温馨提示:本产品结合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设计,神态逼真可爱;本手工艺品是少数民族婆婆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所有产品图片均为100%实物拍摄,由于拍摄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因为光线或电脑屏幕显示的问题,加上纯手工绘制,部分商品可能会存在轻微的色差,产品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具体请以实物为准,请大家理解。本公司产品种类太多,每天产品的进出量比较大,由于库存的关系,可能有些少数产品无法按照您订单中的产品图片一模一样的进行配货,发货时少量的产品应以实物为准,此时您所指定的产品图片我们将作为配货时的参考,我们将会为您选购同种风格、同种材质、同种价格的同类畅销产品,希望您能给予谅解,本公司不另行通知。
&&&彩云寨是一家专门从事民族工艺品生产和销售的厂家,本厂于日正式注册,所生产的产品畅销国内和国外,现在在云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台湾、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黑龙江、四川、成都、重庆、江西等城市都有稳定的客源。国外销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公司现在经营的产品有:云南民族手工艺品,云南东巴文列、云南精品木雕、云南牛角梳、云南民族娃娃、手工绣花鞋垫、手工绣花布鞋、民族首饰、云南东巴皮画、蜡染、扎染、家居饰品、特色手工艺品等。
&&&我们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本、信誉至上的经营原则,坚持质优价优、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产品系列多元化、质量过硬是我们对产品的永恒追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在未来的发展里,我公司仍会坚持“诚信为本、求实为真”的原则,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本、以优质服务为保障,更好的整合各种资源优势,以更高品质、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服务于广大客户。
&&&欢迎您的光临、垂询,期待与您的真诚合作!&
主营产品或服务:
主营行业:
经营模式:
注册资本:
公司所在地:
中国 云南 昆明市 五华区景星花鸟珠宝世界三楼C区
企业类型:
中国 云南 昆明市 五华区景星花鸟珠宝世界三楼C区
价格:¥26.80
价格:¥7.50
价格:¥9.50
价格:¥38.50
价格:¥26.80
价格:¥14.70
价格:¥36.00
价格:¥35.50
价格:¥14.00
价格:¥6.30
价格:¥6.30
价格:¥6.30
日-20日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日-22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日-7日保利世贸博览馆
日-21日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
日-21日深圳会展中心
免责声明:
本商铺内所展现的云南少数民族娃娃批发 公仔 手工布艺工艺品 门巴族小号L0546-31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由商铺所属企业自行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中国供应商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
地址:中国 云南 昆明市 五华区景星花鸟珠宝世界三楼C区&&
电话:1950&&
按拼音检索:
技术支持:沈阳化工大学 我国的少数民族 门巴族
门巴族 门巴族menba zu Moinba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为8923人。 民族概况 我国的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地区。19世纪中叶,有部分门巴族因不堪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压迫与剥削,东迁至墨脱。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门巴族人
门巴族&menba zu&
Moinba ethnic minority group
  人口为8923人。
  民族概况
  我国的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门隅地区。19世纪中叶,有部分门巴族因不堪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压迫与剥削,东迁至墨脱。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门巴族人口数为8923。使用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多通晓藏语。无本民族文字,通用藏文。
  823年设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前的甥舅和盟碑记载:&孟族&等族向吐蕃王朝&争相朝贡,俯首听命&。这个孟族,即包括门巴族。元至正六年(1346)的藏文史籍《红史》载,早在松赞干布时代&南自珞与门&&等均置于吐蕃统治之下&。此后吐蕃和门巴等族人民的交往不断发展。吐蕃王朝的疆界南方包括门隅地区,门巴族是王朝的属民。当时门巴族地区由吐蕃王朝派藏族官员统治,由没卢氏、努氏及年氏等所谓&古、久等部&在此为官。
  13世纪,门隅作为西藏的一部分正式归入中国的版图。14世纪中叶到15世纪初叶,藏族帕竹地方势力统治西藏以后,门隅地区成为竹巴噶举派的世袭领地。17世纪中叶,达赖五世统一了西藏,派他的弟子梅惹喇嘛洛卓嘉措和错那宗官员朗喀主札前往门隅,建立绛喀溪宗康(宗本衙门),扩建达旺寺,开始了政教合一的统治。其后,西藏地方政府把门隅地区划分32个&错&(个别的称为&定&,相当于区)。并在这里实行&僧差&制度,征收赋税,支派&乌拉&。19世纪,清朝驻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为加强对门隅的统治,在门隅的首府达旺,建立了叫做&达旺细哲&的全区性行政委员会(由达旺&喇章&的代表一人、&聂仓&两人和&扎仓&的代表组成)和叫做&达旺住哲&的高一级非常设行政会议(由&达旺细哲&的组成人员加上错那宗两个宗本组成),负责处理重大的行政、宗教、边境事务。西藏地方政府每年派专人到门隅征收征购大米,专管该区盐米等经济贸易。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英帝国主义不断侵犯中国西南边疆。1914年,英帝国主义在&西姆拉会议&期间,背着中国中央政府的代表,在会外,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用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企图将门隅、洛渝和下察隅等共9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英属印度。对此,历届中国中央政府从未予以承认。
  社会经济
  自14世纪竹巴噶举派确立了对门巴地区的统治后,封建农奴制度的生产方式逐渐渗入门巴族社会。藏族统治者对门巴族人民实行长期的封建统治。门巴族人民在封建农奴制度的统治下,生活贫困,生产力水平一直很低,直到解放前,尚保留着大量的原始公社制的残余。门巴族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狩猎和采集。手工业还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者本身大多从事于农业生产,手工业中有竹编、木碗制作,工艺精巧,畅销藏区。门巴族使用的生产工具十分简陋,铁制农具很少,约有70%的土地实行刀耕火种,墨脱的稻田还使用二牛抬杠的木犁耕种。
  门巴族社会同藏区一样,西藏地方政府、贵族和寺院三大领主占有门巴族地区的绝大部分土地、山林、草场等,门巴族人民大部分是他们的农奴和奴隶。门巴族的农奴同藏族农奴一样,也分为&差巴&和&堆穷&两个等级。大&差巴&对&小差巴&和&堆穷&也进行剥削。门巴族人民不堪忍受三大领主的压榨,曾多次以破坏运输、拒支&乌拉&、抗捐逃亡等方式,进行反抗。在一些尚保留着原始社会残余的村庄,都有一部分集体公有的土地、牧场和山林,经本村头人允许可以垦荒种植、砍伐竹木,归个人使用,不付报酬。
  1951年,西藏获得了和平解放,党和人民政府派工作队深入门巴族地区访贫问苦,帮助发展生产。1959年,门巴族人民和藏族人民一道,支援人民解放军平息了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发动的叛乱,实行了民主改革。民主改革的胜利,大大激发了门巴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他们发展生产,建设家园,走互助合作道路;同时开山筑渠,改良土壤,逐步实行科学种田,改变了过去那种&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法,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门巴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住上了新房,安装了电灯。各地修筑了公路,江河上架起了刚索吊桥。乡、村建立了医疗卫生机构,并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医生和卫生员,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门巴族地区还普遍办起了小学和夜校。门巴族的干部、教师队伍正在成长。
  文化艺术
  门巴族是一个口头文学十分丰富的民族,尤其擅长诗歌的创作。在形式多样的口头文学中,有反映本民族生活、习俗、心理、意志和愿望的酒歌,称作&萨玛&,有反映男女之间纯真爱情的情歌,称作&加鲁&,还有叫做&东三巴&的喜歌。情歌作品极富有特色,多歌唱男女双方的思慕,追恋的炽热感情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情歌大部分是四行一首,曲调固定,歌词大部分押韵,而且运用大量的比喻借喻,使情歌的感情更加鲜明。门巴族的戏剧是由民间舞蹈演变而来的,受到藏传佛教不小的影响,在内容上有不少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的成分。门巴族人民能歌善舞,舞蹈朴素粗犷,用四孔笛伴奏。
  风俗习惯
  门隅地区的门巴人,男女都穿氆氇长袍,戴褐顶桔黄边、前部留有缺口的小帽或黑牦毡帽;脚穿牛皮软底筒靴,由红黑两种氆氇镶配缝制。妇女腰束白围裙,喜戴手镯、红白绿色串珠、耳环、戒指等装饰品。墨脱地区的门巴族,男女一般穿长短两种上衣。妇女喜穿长条花色裙子,戴耳环、戒指。门巴族以大米、玉米、荞麦为主食,喜吃酥油、糌粑、辣椒,嗜烟、酒。门巴族房屋多为木顶、竹顶或草顶的两三层小楼,屋顶为人字形,上层住人,下层关圈牲畜。
  门巴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1951年以前,有一妻多夫、姐妹共夫等原始群婚残余。通婚范围,除本民族外还和藏族、珞巴族、汉族有通婚关系。在父系血缘亲属中不能婚配,普遍认为姑舅表婚为最好。青年男女婚前的恋爱和交往比较自由,父母最后帮助择定。门巴族家庭中,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有的家庭女子掌握经济大权,地位甚至高于男子,男娶女的家庭占大多数,但男到女家上门入赘的也不少。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广博的文化...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
序号 姓名 职务 负责工作 办公电话 手机 1 唐占华 党委副书记 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
序号 姓名 导师 就业单位 1 欧仁侠 代燕 昆山龙腾光电 2 李罡 秦永左 华为技术有限公...
一、 拟接收调剂专业和人数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模...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和控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侧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数民族头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