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的意义提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重要意义

第十讲 坚定理想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以及由此确立的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信念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由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特性决定的。人的生命存在并不仅仅是自然肉体的存在,它还有其更为重要的方面,即生命意义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更能深刻体现人的生命存在的内涵。人非动物,其存在与活动并不是本能的,他不会把自己的自然存在当作自己生命存在的全部,而总是要在维持自己自然生存的前提下有所思想、有所追求,力求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使自己的
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提出和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苦难。中华儿女最大的梦想,就是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这个目标。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逐步由发展中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我们离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但必须清醒看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离这个目标近,越不能松懈,越需要加倍地努力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顽强奋斗。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中国力量,就是要团结凝聚中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共同奋斗。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中国人民素有珍爱和平、崇尚和谐、开放包容的传统。中国人民懂得,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意味着世界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增强,有利于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需要党员干部在具体工作中、在人生道路上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第一,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理想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对物质文化生活以及事业等方面的追求。但在追求个人理想时,既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兴趣和愿望,更要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理想之中,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系。只有关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这一大目标,使个人理想顺应社会发展要求,才能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事业。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具体工作,不论我们的职务高低,只要是与这一伟大事业相联系,就值得我们去做。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大河没水小河干。”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唯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能成真。中国梦的不断实现,同时也给个人梦提供了广阔空间,使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就此而言,国家梦也就是每个人的梦。当然,如果说“大河没水小河干”,那么,“小河有水大河满”。大河的水是靠涓涓细流汇集起来的。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个人梦想的实现,正是国家梦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第二,理想信念与党性修养的关系。古人讲,“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对于党员干部来讲,要带领群众实现中国梦和远大理想,必须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靠什么样的力量才能走在时代前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一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二靠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三靠广大党员干部人格的力量。这种人格的力量,主要来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鲜明的政治立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公道正派的正直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等,重要的是解决好理想信念、思想作风、道德情操、清正廉洁等问题。理想信念与党性修养是相互影响的,人格力量的培养必须解决好这二者的关系。在党性修养方面,党员干部特别应当增强这样几股“气”:一是志气。立志当高远。有志者,事竟成。但是,光有志向是不行的,还要有志气。志气,是一种信念、一种理想、一种支柱。志气决定志向,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志气,就会引领其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当年像钱学森等人克服重重险阻、毅然回国奉献自己毕生的才学,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党员干部要树立这种爱国之志,把为国效劳、为民效力作为人生价值的重要目标,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二是勇气。“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困难面前,如果没有巨大的勇气,没有积极向上的毅力,就会丧失动力,甚至打“退堂鼓”、走“回头路”。同志在讲到改革开放时曾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在成绩和胜利面前,尤其要坚决克服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增强居安思危、奋发图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决克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想,增强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克服惧怕困难、畏首畏尾的思想,增强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信心和决心。三是静气。这就是要静下心来多学习、多思考。为政者需要学与思。今日世界,一日千里,不学无从适应,不思无以应对。领导干部要善于安排时间,加强学习,少一点酒酣耳热,多一点伏案而思,做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为此,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能把浮躁之气仅仅看作是一种情绪、一种心理状态,更重要的是看作为官从政的一种不良作风和修养。四是正气。一些干部出问题主要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的,加强道德修养至关重要。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要培养这种浩然正气,必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友,“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认真改造主观世界。第三,理想信念与实际行动的关系。漫长的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工作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和中国梦,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干起。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纸上谈兵,坐而论道,再好的理想也只是空想。现在,我们的目标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关键是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此,必须做好当前的事,做好自己的事。应当充分发扬苦干实干的精神,踏踏实实做工作,一心一意干事业,有恒心、有韧劲,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今天,衡量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习近平同志说:“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应当自觉按照这种标准来照照镜子,时时处处检查自己、要求自己,振奋精神、扎实工作,真正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思考题:1、如何把握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2、如何理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怎样在实际工作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延伸阅读: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2、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5、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99681
播放数:189852
播放数:101123
播放数:204002
48小时点击排行& & & &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民族复兴中国梦
核心提示:民族复兴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精神追求的最大公约数。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考验面前,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把这条道路推向了21世纪。
这一阶段的关健词是坚持和推进。当时,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1991年,7、8月份长江发大水,我们向联合国请求了援助。1991年只是长江发大水,不像1998年三江都发大水那么严重,但那时候亚洲金融危机刚刚爆发,我们国内经济还是比较困难的。我们是联合国的成员国,我们有义务支援联合国其他成员国家,同时,当我们遇到灾害的时候,也有向联合国请求援助的权利。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确实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美国也给我们援助了,给了多少呢?一万美元。这里有个背景,虽然苏联还没垮台,但东欧已经垮了,美国政府认为中共也没几天了,他们在等待中国的新政权上台。因此,那时候我们面临的形势是很艰难的。江泽民同志曾用&黑云压城城欲催&来形容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党和国家遇到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的形势。首先要顶住,坚持住才谈得上推进。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高举起邓小平理论旗帜。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上,我们鲜明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继续解放思想,实现理论创新。最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四)胡锦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阶段的关健词是坚持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科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党的文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概括有两次:第一次是2007年的十七大,第二次是2012年的十八大,两次概括都包含了四个要点: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二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四是发展目标。第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分为总道路和具体道路。总道路就是刚才讲到的四个要素:党的领导、基本路线、总体布局、发展目标。在总道路之下还有许多具体道路。具体道路与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十分明显,这对我们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二、十八大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创新
(一)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概括是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伟大成果
对比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这条道路的论述实现了丰富和发展,体现在一个&扩展&、两个&增加&。
第一,扩展了总体布局,增加了建设生态文明,从原来&四位一体&变成&五位一体&。
第二,增加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十八大报告提到发展,既讲了国家层面的发展,又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入发展目标中。大家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同于共产主义社会。但是,我们今天离共产主义社会很远,如果我们把共产主义目标拿到今天来,显得有点操之过急。党中央接受的理论界的意见,把&自由&这两个字去掉。很多不了解具体情况的人认为中共害怕自由,把马克思、恩格斯讲的&自由&弄没了。实际上,他们不了解马克思、恩格斯讲的人自由全面发展是有前提的,那是特指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还做不到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是一定要把它作为我们的目标。所以党的十六大在论述社会主义目标的时候,就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这个观点很重要。
第三,增加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容。到了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时候,我们有了十年中西部发展的经验,实施中西部区域发展战略,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中西部老百姓像东部沿海一样逐步富裕起来。
(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特点
我们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位一体的,首先是道路,其次是理论体系,第三是制度。在三位一体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道路。分析总书记对十八大以来对道路的论述要把握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极端重要性以及这条道路的本质属性。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习近平指出,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之后多次讲到,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第二个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以后在论述这条道路的时候,把它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进行90多年的奋斗历史上来考察。这个特点,我将在第三部分下面进一步讲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厚重的历史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厚重的历史底蕴。2013年两会结束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厚重历史底蕴的&四个判断&,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厚重的历史底蕴,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又讲到&四个判断&。
(一)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这个判断是回答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创的。邓小平在开创这条道路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错误和挫折的教训也是财富。邓小平曾经讲过,没有文化大革命,也就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从总结错误和挫折的教训的角度说的。有些同志片面理解邓小平这句话,认为文化大革命还是对的,这明显是狡辩。
(二)这条道路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这个判断是回答这条道路与毛泽东艰辛探索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两个不能否定&,也就是不能用改革开放前30年否定改革开放后30年,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30年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实际上也就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艰辛探索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里面有一段很重要的论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这段话有5个关键词: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宝贵经验(包括正确的和错误的、挫折的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四个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在毛泽东时代打下基础。毛主席在年写的两篇文章:《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毛主席1957年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在今天依然是我们国家社会建设和政治建设的一个主题。今天回头看《论十大关系》,有些关系我们处理得好,有些关系没有处理好。什么是物质基础?邓小平对这个问题很有体会。他在20世纪80年代多次说过,没有当年毛主席领导我们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搞出&两弹一星&,就没有今天我们大国的地位。日,习近平总书记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讲得既充满感情,同时又有很多新的观点。把握住这五个关键词,就能弄清两个阶段的关系,不会出现用改革开放前30年否定改革开放后30年,也不会出现用改革开放后30年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
(三)这条道路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这个判断是说这条道路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意愿和根本利益。我把中国近现代中国先进分子的心路历程作为切入点,从这个角度来介绍。中国先进分子是毛主席在文章中讲到的,特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的一些志士仁人,他们忧国忧民,为了中华民族振兴前赴后继。从人口数量、粮食产量和国库里白银存量来看,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世界上还名列前茅,貌似强大,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自尊心受到很大挫伤,他们开始反思。他们首先得出一个结论是武器不行,中国也要生产坚船利炮,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就是在这时候兴起的,有一句口号叫&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战争,经历半个世纪中国又一次遭到惨败,中国先进分子认为当时的制度不行,因此他们就提出要变法&&戊戌变法。刚开始的时候,清政府支持戊戌变法,一旦改革阶级制度本身的时候,清政府就不干了,一些先进分子血染北京菜市口,戊戌变法失败了。中国先进分子非常郁闷,中国到底往哪个方向走?历史发展有必然性和偶然性,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了,给我们传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通过比较找到了这个主义。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当时的先进分子很多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领导人。
从中国先进分子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意愿和根本利益。
本文关键词: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李贤博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2013”发言摘登
发布时间:日 06:25 | 来源:光明日报
  编者按
  6月19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以&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2013&。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崔耀中,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出席论坛并致辞。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韩凯主持论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韩庆祥、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唐洲雁、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张士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教学与研究》主编秦宣、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作主题发言,分别围绕中国梦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实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实现中国梦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筑好教育梦 助力中国梦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刘川生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真理,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提出和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这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是制胜法宝。
  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在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着先导和基石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在实现中国梦与教育梦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梦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题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 顾海良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特别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五四&与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精神。中国梦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题。
  中国梦的实现在于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年轻人谈到中国梦时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中国梦将在青年一代的未来发展中成为现实。
  中国梦的实现要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习近平总书记讲道,&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要教育青年大学生永远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在投身社会实践中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广大青年要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深入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青年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关心、关爱大学生,要倾听大学生心声、鼓励大学生成长,支持大学生成才。
  实现中国梦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之路。我们要坚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坚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就一定会出大师、出更多大师。
  中国梦的实现要靠青年的努力奋斗、艰苦奋斗。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中国梦有着十分贴近于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实际的主题教育内容。通过这一主题教育,一定会激励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实现青年成长成才的愿望。
  中国梦是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的&宣言书&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崔耀中
  民族复兴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也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
  中国梦是加快发展,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宣言书&。实现现代化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也是整个世界的主题。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步伐绝不能放慢,要牢记并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目标不懈奋斗。中国梦的提出是新时期加快推进实现现代化的&宣言书&,体现着共产党的历史担当。
  中国梦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的&宣言书&。能否把握历史机遇,应对时代挑战是一个党能否执政,并且长期执政、执好政的关键。这个机遇和挑战与重大的历史转折以及新的发展阶段和历史任务联系在一起。不能抓住机遇,不能在历史的关节点上把握时代主题、明确方向任务,中国梦就不能实现。中国梦在当下的体现就是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学发展。
  中国梦是解放思想,呼唤理论实践创新的&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实践品格的要求和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什么时候我们坚持贯彻了这一路线,体现了这一品质和要求,我们的理论就能不断创新,我们的事业就能不断前进,这是历史的结论。
  中国梦是坚定走中国道路,促进世界文明多样发展的&宣言书&。中国梦的实现是对世界文明多样发展的推动和贡献。实现中国梦,不仅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而且一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实践标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中国梦:时代背景、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 韩庆祥
  实现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这一命题与时俱进、恰逢其时,可以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战略框架中的一个总体性命题。现在的问题是,对这一命题如何作出精准的学理阐释。可以从三个基本方面对此加以阐释:
  从历史时间来阐释提出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从古代到近代,中国由辉煌到没落、由强大到屈辱,这种巨大的历史反差,转化为中国人坚定的民族性格与宏大的历史梦想。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我们不仅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日趋接近,而且也具备了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未来的中国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从现实空间来阐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及其精神实质。从中国来看,阐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把中国梦置于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两个基本方面。对世界而言,中国梦就是和平合作之梦、共生共赢之梦。中国追求强大绝不是为了霸权,而是为了不被侮辱、宰割、挨打,与世界各国平等、和平相处。
  从本质特征来阐释中国梦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中国梦的本质特征,就是目标凝聚、共生共进、外圆内方和人民主体,其蕴含的思维方式是战略思维、和合思维、功能思维和人本思维。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 唐洲雁
  用中国梦来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目标和前景,是一个纯粹中国式的表述方式。它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中国梦是一个面向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中国梦承接前人的奋斗和梦想,回答历史遗留的现实问题,体现现代化的时代最强音。中国梦在本质上就是要实现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因为这些都是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
  中国梦是一个面向人民大众的话语体系。中国梦不仅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且表现为人民幸福。中国梦把人民幸福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与党的根本宗旨的有机统一。
  中国梦是一个面向现实的话语体系。中国梦着眼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人们思想中的种种疑虑困惑,注意调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积极性,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凝心聚力,共同奋斗。共建共享中国梦,必将焕发出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事业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
  中国梦是一个面向世界的话语体系。中国梦提出,借鉴了美国梦乃至世界梦的某些合理、积极因素。中国梦和美国梦,体现了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两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内涵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只有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环境中,梦想才能够实现。
  道路与梦想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张士义
  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得不再遥远。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救亡和复兴两大历史任务。为了救亡,先进的中国人努力学习西方,但总是难以实现理想。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社会主义成为了历史的趋势和人民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第一个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继续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前进,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从1956年起,党和人民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历经坎坷与挫折,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新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成就。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就,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要实现这个梦想,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炳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这要通过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来得以实现。民族复兴有两个标准:一是我们的文化要处在世界先进文化的前列,民族的文明素质有很大提高;另一个是我们的民族要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梦也是人民的幸福之梦,是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期待。人民幸福也有两个标准,即经济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丰富。
  中国梦的时代价值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中国梦是对我国近代以来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精神的一种继承与弘扬,它与中国近代以来的奋斗精神和思想一脉相承,更是对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的继承与弘扬;中国梦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信提升的体现,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果给予我们的自信的深度表达;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政党,都需要有精神支柱与共同追求,才能够发展强大,中国梦正是从凝聚共同理想,推动全面发展这个角度来讲的;中国梦是话语体系与世界文明接轨的表现,中国梦语言简洁,便于世界了解中国,也易于被世界所认知和接受。
  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郭建宁
  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我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推进改革开放,加强文化引领。
  要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切实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在新时期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人民至上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把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具体落实到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工作中。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地、有机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实现中国梦需要思想与文化的引领。美丽中国既是生态文明的概念,也是道德文明的概念,没有美德中国就没有美丽中国。因此,我们既要呼唤&民主&的德先生,也要呼唤&道德&的德先生。大国崛起既是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实现中国梦需要思想与文化的引领,需要道德作为基石。只有在经济崛起的同时实现文化复兴,中国梦才会真正实现。
  实现中国梦必须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艾四林
  中国梦为了谁?实现中国梦依靠谁?这是事关中国梦实现的核心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切实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
  在造福人民中实现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前提和保障,人民幸福是方向和目标。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要让人民更加富裕、更有尊严,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使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在依靠人民中实现中国梦。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和根本动力。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要紧紧依靠全体人民。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主体。
  坚持、发展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革命、建设和改革就会胜利,反之就会遭到挫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毫不动摇地继承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实现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教学与研究》主编 秦 宣
  实现中国梦,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更需要以中国制度为保障。如果说中国道路决定中国梦的方向,中国精神提供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中国力量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实现中国梦需要制度保障。实现中国梦,需要通过健全的制度安排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通过完善的规则为实现梦想提供保障。中国梦只有依托制度、信赖制度、恪守制度,才能真正实现。
  实现中国梦需要制度自信。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必须坚定这样的制度自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根本制度保障,并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实现中国梦需要制度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是中国梦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中国梦,需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我们必须把实现中国梦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
  中国梦的由来、意义与实践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王树荫
  中国梦是古代中国辉煌文明的传承,也是近代中国不懈奋斗的延续,更是当代中国理想目标的升华。中国梦的提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方略,展现了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在实现进程中需明确长远目标、中期计划和当前任务,坚持长远目标和行动方案相衔接的原则;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的高度统一,要把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同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坚持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人民富裕相协调的原则;不同群体对中国梦会有不同的愿景和诉求,中国梦宣传教育要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教育结合起来,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甚至容许解决实际问题后再解决思想问题。
责任编辑:白世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主义中国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