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三位风华正茂 出类拔萃萃的巾帼英雄

谁能详细解说一下水浒传中所有女主角的人物性格和形象?_百度知道
谁能详细解说一下水浒传中所有女主角的人物性格和形象?
谁能详细解说一下水浒传中所有女主角的人物性格和形象?谢谢
所有女性人物,不只是主角呢
提问者采纳
&#61472,绰号母夜叉,最后又死于非命,不管《水浒传》写扈三娘英雄了得:二潘,恐怕都是要法律追究的,英武,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成三类,被财主报复嫁了“三寸丁”:孙二娘、阎婆惜。在她那里是没有道德观念的,“好一块羊肉倒落在了狗嘴里”(也就是现在说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卢俊义之妻贾氏,当然一个使女出身,嫁给王矮虎已经是她的人生大不幸,是江湖上的前辈绿林中是有名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女性的一种轻蔑态度。说到底,而姓孙,没有性格可言,梁上吊了几条人腿”,擦一脸胭脂铅粉;  读者对梁山上三位女英雄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扈三娘?是农民起义吗,用了如何重笔浓彩、阎婆惜以及卢俊义的贾氏夫人,她本来可以弄一个小妾的名分,又经了外人的挑唆,还是有一些独立的想法、顾大嫂?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第二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四个淫妇,所以走向了毁灭,而且这个店不是姓张、潘巧云  李师师  白秀英 李瑞兰,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书中提到但未出场的人物还有一百零二个。其实这是不公平的,美貌,露出桃红纱主腰,可能是自然属性高于她的社会属性。她这个“母夜叉”形象是“系一条鲜红生绢裙。”而且母夜叉跟她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扈三娘。潘金莲本来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想过平安日子的女人。此外还有一些人物形象,一步一步走向深渊,遭到了武松的拒绝。加之后来有了《金瓶梅》、代名词,还是现代。这个符号就是,大概也不识几个字;  2,眼露凶光:能征惯战。&#61472。  潘金莲是小说中塑造得很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为什么呢,但她却是一个非常不成功的文学形象、王婆。她只是一个概念,她不干。最初她还是有追求的,本能压倒了理智、阎婆  刘高之妻,孙二娘就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中间还描写她有一个追求,一个是面目不太清楚的阎婆惜的母亲阎婆,但是作为人物形象;  3,比如说有两个老太婆。是一个有追求的女人。这个形象以及她的作为,上面一色金钮”,一个符号。因为扈三娘漂亮、《水浒传》里面描写了一个贞节娘子,敞开胸脯。  潘金莲有一个逐步堕落的过程,“眉横杀气、上附天罡地煞之数的梁山三位“女英雄”,一个是面目可憎的王婆:林娘子,孟州道十字坡开人肉包子铺的。心中不满意,共七百八十七个人物”,作为艺术形象是单薄的。在潘金莲那里。而全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有五百七十七个;&#61472。丈夫武艺没她高强,我们大概很难接受。张大户垂涎她,有姓无名的有九十九个,于是“潘金莲”就成了“淫妇”的典型,从她和武大的和睦相处到最后的毒杀亲夫,这样也算好汉吗?任何一个朝代不管是古代,共写了六百八十五个人物。一个哑美人,没有什么见识,美貌佳人。  《水浒传》百二十回本中出现过的女性大约有七十六位,有名无姓的九个、“谷树皮”的武大郎,看到了武松,应该说是她欲望膨胀大于道德,其中略为提及不作具体描写的有47人。  母夜叉 孙二娘  母大虫 顾大嫂  一丈青 扈三娘  潘金莲:  1;  孙二娘 黑店老板娘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她是整个登州力量的联合者,没想到这老头子厉害啊。后来登州集团也成为征方腊后生还比例最大的一个集团,我比较喜欢的一名女将,武艺高强!一下子就把张青给打倒了。水浒后期,估摸着在家里也没啥地位。孙二娘,幸亏林教头出现这个。可是宋江竟然把扈三娘指给了王英,丈夫孙新是登州兵马提辖孙立的弟弟。顾大嫂与前面两名女将不同的一点是,丈夫的武艺不及他,最后还把女儿嫁给了他)。美貌大方,可见驭夫有道。实在是……不过这三个女将有个共同的特点,对108将中仅有的三名女将,在全家几乎满门被梁山所灭(只逃了一个哥哥)。然后也不知道看上他哪点。顾大嫂辞官跟随夫君及夫哥重回登州,起名极其简单。顾大嫂。后来扈三娘在全书几乎没什么性格表现,武艺与胆色兼备的巾帼英雄、乐和。扈三娘。下面就从三到一的说说吧!这也不说了,大嫂,和祝家庄有婚约,将领阵亡时很少有别人为之大哭的描写(世态炎凉啊)。不过对她应该是真不错,又被当作一件商品配给人品极差相貌猥琐的王英之后、孙立,不幸——也不知道是不是算幸运——抢到了二娘她爹!她的丈夫张青是被她爹一棒子打来的(张青以前在路上剪径!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上,典型的野蛮女友啊,二娘,被扈三娘追得狼狈逃窜,三娘、解宝、邹润叔侄,活捉了扈三娘:武功都比丈夫厉害,被迫认仇人之父为父(宋太公),算是个不错的结局,在之后的篇幅中几乎失语,却被她管的服服帖帖。原为大户小姐。一出场就活捉了好色的矮脚虎王英,张青战死后孙二娘的大哭令人心酸。后来宋江打祝家庄时,都是因为她联系在一起,就留给读者自己体会了。这个美貌与智慧并存,会有怎样的性格,水浒108将里就三名女将吧~施耐庵其实很明显的重男轻女。解珍,就把他带回去调教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人物性格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楔子:梁山好汉的座次究竟是怎样排定的?  提起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座次,不少人认为那是宋江和吴用暗箱操作的结果,充满了宋江的私心和权术,实际上按照施耐庵的本意,镌有座次表的石碣是从天上掉下来落入土中的,好汉们的座次是上天的安排,因为一百单八将原是被贬下凡界的星辰。  《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是这样描写发现石碣之过程的:是夜三更时候,只听得天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众人看时,直竖金盘,两头尖,中间阔,又唤做“天门开”,又唤做“天眼开”;里面毫光,射人眼目,云彩缭绕,从中间卷出一块火来,如栲栳之形,直滚下虚皇坛来。那团火滚了一遭,竟钻入正南地下去了。此时天眼已合,众道士下坛来。宋江随即叫人将铁锹铁锄头,掘开泥土,跟寻火块。那地下掘不到三尺深浅,只见一个石碣,正面两侧,各有天书文字。  关于一百单八将的来历,《水浒传》前两回已有明确表述,第一回的回目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在此回末尾,不信邪的太尉洪信闯入伏魔殿,掘起石龟,掀动石板,于是一道黑气从板下万丈地穴直冲半空,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而去。  在第二回开头,作者借住持真人之口表明洪太尉放走的乃是一百单八个魔君,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座地煞,并且预言“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他日必为后患”。  再往前,在“引首”(相当于楔子或前言)中,作者也暗示一百单八将乃是天神下凡,而且他还认为宋太祖赵匡胤是天上的霹雳大仙,宋仁宗是赤脚大仙,而辅佐他的包拯(也就是包公包大人)与狄青则分别是玉帝差遣下凡的文曲星和武曲星。  很明显,作者想告诉我们梁山好汉的座次是上天的旨意,而不是宋江个人意志的体现。  说到底,排定水泊梁山英雄座次的既不是玉皇大帝,也不是宋公明,而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先生,这个座次表充分表现了他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一、武而优则仕  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曾经做过朝廷将领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大多排在天罡地煞阵营的前列,前者如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花荣等,后者如黄信、孙立、宣赞、郝思文等,这样的安排显而易见地反映了作者“武而优则仕”的思想,通俗地讲,就是评书中常说的“习得好武艺,卖与帝王家”。  从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制以来,“学而优则仕”一直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圣经,作为文人的施耐庵自然也不例外。在《水浒传》一书中,他将这个思想加工改造为“武而优则仕”并且多次通过宋江之口表达出来,宋江在劝朝廷将领投诚,宣传接受招安有理时所做的演讲都是对这一精神的深刻领会,也正因为“武而优则仕”的精神深深扎根于施耐庵心中,他才会对曾经的朝廷将领们格外高看一眼。  二、男尊女卑  在比《水浒传》略早的《三国演义》中,冲锋陷阵,上马杀敌的除了戏份极少的南中少数民族的祝融夫人(就是那位孟获先生的太太)之外,清一色的都是男人,孙夫人虽然不爱红妆爱武妆,但她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战阵。  施耐庵先生在其巨著中创造性地以浓墨重彩(相对于《三国》而言)塑造了三位女英雄: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她三人功夫都不在其丈夫之下,绝对巾帼不让须眉,但在排座次时,她们却无一例外地紧随在自己的男人之后,作者男尊女卑的思想在此暴露无遗。  最委屈最冤枉的当属扈三娘,论相貌,一枝花似的佳人,论武功,进入位居前36名的天罡星阵营也不为过,可惜娇滴滴的鲜花插在了臭哄哄的牛粪上,结果连座次也给耽误了,不得不跟在矮丈夫王英后面屈居第59位。
楼主发言:18次 发图:0张
  三、长幼有序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百单八将中虽无父子,兄弟却颇多,比如宋江宋清,张横张顺,解珍解宝,穆弘穆春,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等。排座次时,每对弟兄之中,都是哥哥在前,弟弟在后,虽然有的紧紧相随,如解珍解宝,有的相隔甚远,如孙立孙新,阮氏三雄的座次也是毫无例外地从大到小,由长及幼。  这样的安排表明施耐庵同志是非常重视长幼有序这一伦理原则的,既然《水浒传》的作者主张“兄兄弟弟”,那么,他自然会支持“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因此,梁山好汉最终接受朝廷招安为皇帝服务是早已注定的结局。  四、弟子不必不如师  我们都知道,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但他的《三国演义》却比老师的《水浒传》问世早,施老师因此深感韩愈所言“弟子不必不如师”是个真理,于是将其在《水浒传》中发扬光大起来。  在一百单八将中,有不少师徒关系,其中三位师傅不幸沦落到徒弟之后去了,比如:李忠排在86位,而曾为其徒弟的史进远远排在前面,位居第23位;薛永排在84位,他的徒弟候健却排在71位,李云排在97位,曾拜他为师的朱富则排在93位。不知作此安排时,施老先生是在欣喜于“青出于蓝”还是在感叹着“后生可畏”。  五、尊崇“武圣”关羽  施耐庵对于关羽是非常崇拜的,一百单八将中与关羽有关的两个人物的座次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大刀关胜是关羽的后人,武功指数与林冲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但他在梁山的资历远不如后者,可是却排在了林冲之前,这完全是沾了老祖宗的光,要知道关羽在民间可是战神义神兼财神的多栖明星啊!  沾了关羽光的还有一个人——美髯公朱仝。窃以为,施耐庵在塑造朱仝雷横两个人物时,对《三国》是有所借鉴的,朱仝赤面长髯,好似关羽,雷横环眼虎须,恰如张飞,而且他二人在郓城县(就是宋江的老家)一个是马弓手,一个是步弓手,恰好是刘备坐平原时关羽张飞所担任的职位。因为外貌和已故明星关羽相似,朱仝最终得以排在武功高超功勋卓著的鲁智深和武松之前,坐了第12把金交椅。  六、劫可谅,窃不可谅  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浒传》是一首强盗的赞美诗(这也是封建统治者说他“晦盗”的原因所在),所以,施耐庵对于杀人越货,抢劫财物是颇为宽容的,就连林冲这样的精英人物都被安排了拦路抢劫的经历,但是,施耐庵先生对小偷小摸的盗窃是极为看不上眼的,这一点在排座次上也有明显体现。  一百单八将中三个曾有盗窃经历的人都排在英雄座次表的最后,分别是白日鼠白胜(106位),鼓上蚤时迁(107位),金毛犬段景住(108位),时迁偷鸡是妇孺皆知的故事,自不用说;段景住名为贩马客,实为盗马贼;白胜的外号则已经把他的老底都抖搂出来了。  按理说,鼓上蚤时迁对梁山事业的发展是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夜盗雁翎甲,火烧翠云楼都是他的杰作,但因为曾经是上不了桌面的“三只手”,最终只混了个几乎垫底。
  楼主对排位很有研究,以后会议座位都由你来排了,必定万无一失!  
  没有新意  
  1.宋江凭什么做一把手?  魁者,首也,“天魁”二字意味着宋江乃是天罡星之首,一百单八将的龙头老大,水泊梁山的一把手。  虽然宋江“面黑身矮”,武艺平常(甚至连平常都算不上,一部《水浒》洋洋洒洒近百万字,何曾见宋老大动过拳脚),还真就他能够拿捏得住梁山上这帮英雄豪杰绿林好汉,换了别人,还真就当不了这个家。  提起宋江,不少人会想到身材矮小,相貌猥琐,其实这存在相当大程度上的误解,而这种误解大概来自于人们对宋江的讨厌。  先说说身材。宋江个头固然不高,但应该比王英高一些,估计和潘长江差不多,否则,他听到王英的绰号“矮脚虎”时,肯定会自卑得要找个地缝钻进去,而《水浒》中好像没有这样的描写。另外还有具体数据,施耐庵给宋江定的身高是六尺,拿到现在来看,应该是一米五五左右(古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六寸九,另外,古人普遍比现代人矮);王英呢,是五短身材,也就是说身高五尺,明显比宋江矮一头。  至于相貌,除了皮肤黑之外,宋江没有明显的缺点,书中的描写可以为证:  眼如龙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有此等容貌气质之人,怎堪猥琐二字?窃以为,鲁版《水浒》中鲍国安同志饰演的宋江颇有原著神韵,非央视版李雪健所能及也。  宋江其实也没有那么令人讨厌,至少在施耐庵眼中是这样的,他用一阕《临江仙》来道宋江为人处事的好处:  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自然是好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宋江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天性使然,还是别有用心呢?答案大概是二者兼而有之。  《水浒》一书中得到过宋江之恩惠的人按出场顺序有:闲汉唐牛儿、阎婆惜母女、武松、花荣、李逵等。这些人之中阎婆惜是个美女,武松是个气宇轩昂的英雄,花荣是个气质高贵的帅哥,宋江救助之结交之可能是出于天性,而对于和他既不沾亲也不带故的小混混唐牛儿、大粗人李逵,深为知识分子的宋江为什么会屈就呢?原因只能是他觉得这样的人将来可以为他所用,也就是说,宋江这时是在有意为善。
  不管人家宋江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栽花,反正“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的招牌是打出去了,而且取得了相当好的广告效应:好像大宋王朝的每寸土地,角角落落都有人知道他的大名,他成了和最高领袖赵佶,大作家苏东坡,大美女李师师等不相上下的一线名人了。  宋江的名号在江湖上是如此之响,以至于人们见了他倒头便拜,以至于他几次籍此和死神擦肩而过,以至于众好汉甘心放弃自由快活跟随他接受招安,以至于李逵、吴用、花荣甘愿与他同死。  水泊梁山的革命事业也是在宋江名号的号召之下发展壮大起来的。  宋江第一次决定上梁山(就是在拿下清风镇后)之前,偌大的水泊梁山只有晁盖派、林冲和元老派等十二个头领,这说明晁盖这个县级名人威望不够高,名头不够响,号召力不够大。而国家级名人宋江先是推荐清风山派的花荣、秦明等八人上山,后又带来了江州派的戴宗、李逵、李俊、张顺等十二人和黄门山派的四个好汉,使梁山的人气和实力以火箭般的速度迅速上升。另外,以孙立率领的登州派(共八人),鲁智深、武松、杨志打头的青州派(包括二龙山派、白虎山派、桃花山派,共十一人)和史进朱武为首的少华山派(共四人)也是冲着宋江才上的梁山。而关胜、呼延灼为首的朝廷军官派(共十五人)和芒砀山派的三个好汉也是在征战中被宋江收服的。  显而易见,宋江的人脉从他上山的那刻起就超过了老大哥晁盖,而且之后继续以不可遏制的势头迅猛发展,直到山寨上的大半头领都归入了他的势力范围,直到有了危机感的晁大哥亲自出马却以悲剧收场。  宋江也许无意架空晁盖,但他客观上的优势却已将当家人晁盖逼上了绝路,即使晁盖不因曾头市中箭而殒命,他最后的结局应该也不会很妙。  老当家的死了,按老当家的遗嘱该当一把手的卢俊义是山上的新人,几乎没有任何威望和人脉,他不想也不敢坐在第一把金交椅上,那么,宋江就毫无疑义地成了水泊梁山的新一任领导核心。  毛主席说:党内无派,千奇百怪,那么,宋江是怎么拿捏各派人士,搞好安定团结,创造和谐山寨的呢?  清风山派、江州派是宋江的嫡系,惟宋江之命是从,管理控制起来自然不成问题,李逵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朝廷军官派和宋江同声相求,同气相投,是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一个战壕的亲密战友,交流上应该也没有困难;关于晁盖派,早已倾心于宋江的吴军师会替他拿捏;而青州派中则有武松和孔氏兄弟助宋江一臂之力,比如,鲁智深虽对宋江不甚满意,却不得不卖好兄弟武松一个面子。这些主要派系只要能安顿好,其他的派系和那些散兵游勇性质的头领就绝对各守本分,相安无事了。  把宋江定义为英雄,有些拔高,他应该是个乱世枭雄,这样的人,在他之前有刘邦,有曹操,有刘备,在他之后有朱元璋,有袁世凯,有蒋介石。也只有像他这样的枭雄,才当得了水泊梁山的一把手。
  卢俊义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麒麟乃是传说中的瑞兽,与龙、凤、龟并成为四灵,只可惜它并没有给江湖人称“玉麒麟”的卢俊义带来好运。  在石碣中将卢俊义,而不是宋江,列为天罡星,应该意味着作为一把手的宋江和卢俊义以下的天罡星是有所不同的,二把手虽然和一把手只有一个数的差距,但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宋江是一语定乾坤的主儿,而卢俊义只有随声附和或保持沉默的份儿。  卢俊义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俗话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为什么隐于野的却是小隐呢,那是因为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是想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比如终南捷径的始作俑者卢藏用(后来做了宰相)。  但是,卢俊义却是个隐于市的小隐,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们这位卢员外有着极强的功名之心,《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九回中当看透世事眼睛雪亮的浪子燕青劝老主人卢俊义一同“纳还原受官诰,私去隐迹埋名,寻个僻净去处,以终天年”时,他的回答是这样的:“自从梁山泊归顺宋朝已来,俺弟兄们身经百战,勤劳不易,边塞苦楚,弟兄损折,幸存我一家二人性命。正要衣锦还乡,图个封妻荫子,你如何却寻这等没结果?”结果怎样呢?被认为没结果的得以“洒脱潇洒过此生”;自认为有结果的却枉送了卿卿性命。  既然卢俊义有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之念,却为何不努力将这一身好武艺卖于帝王家呢?  这是个问题,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卢俊义首次出场亮相时,施耐庵先生用一阕《满庭芳》来赞美于他:  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惯使一条棍棒,  护身龙、绝技无伦。京城内、家传清白,积祖富豪门。    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慷慨疏财仗义,论英名、播满乾坤。卢员外双名俊义,绰号玉麒麟。  我们可以想象,像卢俊义这样一个身高九尺(相当于现在的两米多,和姚明有得一拼),气质高贵,资财万贯,家传清白的富家公子,是绝不肯低三下四,卑躬屈膝的,这就注定了他不可能想岳飞那样投身行伍,从一个小兵子干起,也不可能像西门庆那样花大把银子买个武官当当,那么,他就只能把自己的功名之心暂且束之高阁,每日里在经商之余喝喝酒,练练武,打打牌,看看书。  卢俊义有相貌,有身材,有品质,有武艺,有抱负,确实算得上“北京大名府第一等人物”,但在为人处世上,他却相当弱智,简直是一塌糊涂,结果不但让自己从万人景仰的大富豪沦落成了被人不齿的强盗头子(还是个副的),而且经历了酷刑之惨,牢狱之灾,解差之虐,断头之险等一系列人生之痛。  在上梁山之前,卢俊义做了一连串的糊涂事:  不了解自己的老婆贾氏是个难耐寂寞的女人,只顾自己“打熬力气,不近女色”,搞得贾氏红杏出墙,和管家李固玩起了婚外恋。  轻信吴用的三寸不烂之舌,被忽悠得找不着北,贸然南下,最终陷入了梁山设下的可怕陷阱。  明知梁山对己不怀好意,却在山上待了一个多月。  回到大名府后,他不信心腹人燕青之言,执意进城回家。  对李固和贾氏产生怀疑,却犹豫不决,结果又陷入了奸夫淫妇的圈套。  吴学究的毒计,当权者的昏暴和自己的糊涂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很快,他遇到了一个新挑战——排位问题,顺便说一下,中国人好像很难避开这个问题,就连十大元帅还有个先后顺序呢。
  按照已故寨主晁天王的遗志,杀死了史文恭的卢俊义应该坐上第一把金交椅,但绝大多数梁山好汉不买卢员外的帐,站在宋江一边,弄得卢俊义真的非常没有面子,弄得宋公明好像相当尴尬。实际上,刚刚逃出了深牢大狱,躲过了血光之灾的卢俊义根本没心思要和宋江为了头把交椅争风吃醋,他有自知之明,他没有什么野心,可他肯定觉得特丢面子,肯定为此郁闷了不少的日子。  令卢俊义暗喜的是,很快他觉得自己是上错花轿嫁对郎了。  当初卢俊义在被迫在梁山做客时,宋江应该给他上过思想政治课,大谈自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等待受招安,那时候,卢俊义是不相信的,宋江的洗脑运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他肯定也为此抑郁过。  等到卢俊义真的上了梁山,他才发现宋江真的是在一门心思钻营招安事业,他甚至怀疑宋江是潜伏在梁山的高级特工,是为宋朝皇帝服务的,但他并不感到害怕,而是心中窃喜,因为他是一个有事业心的人,他是一个功名心极强的人。  他觉得自己被逼上的这条贼船越来越像一艘官船了。  后来,贼船真地摇身一变成了官船,而且他也实现了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梦想,可叹的是衣锦还乡,封妻荫子的愿望却沦为一场毒酒入腹落水而死的噩梦。  卢俊义固然武艺超群,人品高尚,抱负远大,但他有时候会犯糊涂,而且一旦犯起来就一发而不可收,他实在是不适合当一把手的。不过,如果有宋江担任“梁山市”的书记,人样子不错的卢俊义还是很适合的市长人选。
  没了??  
  吴用为什么背叛晁盖  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吴学究可是梁山好汉中响当当的人物,虽排名第三,实是山寨上的二当家的。大家可能以为吴学究是他的另一个绰号,实则不然,他是姓吴名用字学究,就像他的宋大哥姓宋名江字公明一样,至于他为什么以学究为字(古人的字是自己起的,而非父母所给),那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其实他的名字也挺可乐,一个姓吴的,干吗要叫“用”呢?吴用——无用,多不吉利啊!  为什么施耐庵只说宋江和吴用有字,而没提晁盖字什么呢?因为晁盖不是个文化人,很可能没有字。既然吴用和宋江都是文化人,为什么书中根本没提他们俩和科举的关系呢?  文化人中当然有不热衷功名的,但从宋江吴用后来的行迹来看,他俩绝对不是视功名如粪土之人,他们绝口不提科举是有自己的苦衷的。  我们知道,宋江是会写诗的,浔阳楼上所题“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还是屁股上挂暖壶——有一定的水平的,重阳节山寨大联欢时填的那阙《满江红》词,虽然政治色彩浓了些,也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但是,宋朝的科举考试考的是文章而不是诗词,而前者可能正是宋江的软肋,就像现在的某个中学生语文英语学得好数理化却一塌糊涂一样。有人会说,宋江不是“刀笔精通”吗?但写状子和写文章可不是一回事,否则,律师们都可以当作家了。  和他的宋大哥比起来,吴用就更不堪,我们的这位吴军师既写不了文章,也填不了诗词,  他忽悠卢俊义时写的那首蹩脚诗就已经把他的文字功底全揭出来了,那样的诗真得还不如阮氏兄弟唱的民谣来的地道。因此,吴用绝口不提“科举”二字,这倒正好对了宋江的胃口。  说到底,宋江和吴用都是精明但不够聪明的人。  开始时,吴用心中的大哥是晁盖,但后来他慢慢地背叛晁天王,成了宋江的嫡系。这一点,施耐庵虽没有明说,但他交代的很清楚。
  明天请看吴用怎样背叛晁盖
  mark一下
  没了  
  好。。。
  宋江上梁山之后遇到的第一场硬战就是攻打祝家庄。首次攻打时,吴用并没有随军前往,而是和七星聚义中的晁盖、刘唐、三阮看守山寨。“一打”失利后,吴用来到了宋江身边,很快就拜倒在了宋江的“大哥魅力”和忠义思想之下,而宋江也被吴用的足智多谋所折服,“宋不离吴,吴不离宋”的时代从此开始。  之后,只要宋江出马,吴用必定跟在他的身边,无论是打高唐州,破连环马,还是打华州,打青州,破芒砀山,无一例外。等到晁盖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大哥好多年”,不停宋江劝阻要亲自下山攻打曾头市时,吴用却不出山了,他又一次选择了跟在宋江身边。  一切证明,晁盖在吴用心中已经从当初的绩优股变成了如今的垃圾股,所以,他义无反顾地抛弃了晁盖,跟定了宋江这支潜力股。  后来,晁盖走了,永远地走了;卢俊义来了,无奈地来了,而且活捉了射死晁天王的凶手史文恭。按照晁盖的遗愿,卢俊义应该被推上梁山的第一把金交椅,但卢同志知道自己是初来乍到的新人,知道自己在山寨上的分量,他不想也不敢贸然就职,而大家心目中的接班人宋江好像也不愿意在晁盖尸骨未寒之际就违背他生前的最后指示,最终决定宋卢两位同志PK一下统兵作战的能力,分头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谁先攻破城池,谁胜出;谁胜出,谁就走上一把手的光荣岗位。  为了显示自己的胸怀宽广,诚心让贤,宋江特意把他的亲密战友无用安排到卢俊义麾下。宋江没费多大劲就拿下了东平府,收服了双枪将董平,而卢俊义却遇到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善打飞石的没羽箭张清,吴用也不没给他出什么主意,真地像他的名字一样无用了。当胜券在握的宋江来帮助卢俊义时,吴用才开始发力,他出谋划策生擒了张清,攻破了东昌府。吴用就这样以“不该出手不出手,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心机帮宋江赢得了寨主大选,绝对对得住玉皇大帝后来授予他的天机星的荣誉称号。  再后来,吴用跟着宋江这面光辉旗帜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摇身一变成了国家军队的参谋长,终于实现了“曲线入仕(就是当官)”的远大理想。北破辽国,南平方腊虽然失去了很多兄弟,但毕竟死去的得了封号,活着的有了官职。  正当幸存的梁山好汉为被分派到各地,不能朝夕相处而不快时,一个更狠毒的阴谋正在向他们扑来,先是卢俊义被毒身亡,接着宋江又收到了所谓的御赐毒酒。  当吴用得知宋江被害的噩耗时,他无比景仰的宋大哥已经带着李铁牛同志到另一个世界革命去了,作为宋江最亲密的战友,吴用在大哥的墓前悲痛得不能自持,最终和宋江最喜欢的帅哥花荣一道自缢而死。  对于吴用而言,正是成也宋江,败也宋江,宋江这支潜力股主宰了他的后半生。
  公孙胜背后有什么不可泄露的仙机?  叶江南  在三十六名天罡星中,有一位拥有特异功能的人士,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会撒豆成兵,驱魔除邪,他就是坐定第四把金交椅的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第一次露面是在智取生辰纲之前,是以典型的道士形象出场的,这就有了问题:作为一个方外人士,公孙胜为什么要趟劫取生辰纲这道混水呢?  那是因为,就像《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如来佛弟子金蝉子转世一样,公孙胜是他的师父罗真人派来拿下生辰纲这笔不义之财的使者。  公孙胜的这位师父那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不但道行远远高于公孙胜,而且能够洞察天命,预知未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  细心的读者应该会记得公孙胜出场时的模样,书中是这样描写的:  头绾两枚松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腰系杂色彩丝绦,背上松纹古铜剑。白肉脚衬着多耳麻鞋,绵囊手拿着鳖壳扇子。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口,一部落腮胡。  公孙胜的装束中,有一点非常奇怪,也非常好笑,那就是一个一把胡子的成年人偏偏打扮成道童的模样,扎着两个小鬏鬏,活脱脱一个喷饭般的小哪吒,如果您领略过长胡子的蒙娜丽莎那副恶搞画,就可以想象出公孙胜当时的喜剧造型(好像鲁版《水浒》忠实地呈现了这个形象)。  窃以为,公孙胜的这般装束表明虽然在晁盖等人看来,他已接近中年,但在他们那个道教体制里面,他仍然是一个少年,因为他们的人比体制外人士要长寿的多,这和《西游记》五庄观里的清风明月都已一千多岁了(吴承恩同志明确说了: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一千二百岁)却依旧一幅小童模样是一个道理。当然罗真人和镇远大仙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前者是地球上土生土长的神仙,而后者却来自天上,是元始天尊(他可比太上老君还要厉害)潜伏在人间的门人弟子。  虽然罗真人是个地仙,但他和天上的神仙集团是有联系的,他和公孙胜及戴宗的两段谈话向我们透露了这一本来不可泄露的仙机。  《水浒传》第五十三回李逵触犯罗真人后,戴宗代其赔罪时,罗真人笑道:“贫道已知这人是上界天杀星之数。为是下土众生作业太重,故罚他下来杀戮。吾亦安肯逆天,坏了此人? 只是磨他一会,我叫取来还你。”  在下一回中,罗真人送别公孙胜时嘱咐徒弟说:……你的老母,我自使人早晚看视,勿得忧念。汝应上界天闲星,以此容汝去助宋公明。吾有八个字,汝当记取,休得临期有误。”  显而易见,罗真人知道李逵是天杀星,公孙胜是天闲星,这与后来天降石碣大排座次时的档案材料是完全相符的,所以,罗真人应该也知道梁山上的其他好汉分别是天上的什么星星,也就是说玉皇大帝的即将颁下的诏书他是过过目的,由此可见公孙胜的这位师父是个很牛的牛鼻子老道。  罗真人的牛劲还不仅止于此。  上文提到公孙胜下山前罗真人送给他八个字,要他牢记,那八个字呢?——逢幽而止,遇汴而还。根据后面的情节发展来看,这八个字表达了一个爱国的智者的美好情怀。  “逢幽而止”意味着罗真人支持公孙胜参加保家卫国的破辽之役,收复被辽国侵占的幽云十六州等地,包括他们师徒修炼所在的蓟州,这表现了老先生的一片爱国心,令人不由想起陆游的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忘王师又一年;“遇汴而还”意味着罗真人不愿让公孙胜陷入自相残杀的平方腊之战,虽然他不能阻止这场战争,但他可以让徒弟避开“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惨烈,老先生后来也向宋江提出了这个要求,好像在警示他: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从“逢幽而止,遇汴而还”的深层含义来看,罗真人是不会让公孙胜参与农民军之间的互相攻伐的,所以打河北田虎,平淮西王庆那些情节都是后人加上去的,而非施耐庵的原意。  罗真人还应宋江的请求给他写了四句法语:  忠心者少,义气者稀。幽燕功毕,明月虚辉。  始逢冬暮,鸿雁分飞。吴头楚尾,官禄同归。  并告诫宋江要功成身退,莫要留恋富贵。可惜宋江没有参透其中味道,最后仍然落得个饮鸩而死,命短异乡。  公孙胜在师傅的安排下安全回到了蓟州九宫县二仙山继续他的修道事业,后来又收了神机军师朱武和混世魔王樊瑞为徒,可以说是不负师命,功德圆满。  因为公孙胜有神仙使者的特殊身份,所以他一直属于水泊梁山的领导核心,同时他的威望不是很高,功劳也不是很大,因此一直在四个常委中垫底,晁盖掌权时这样,宋江当政时亦然。
  明天贴完整版“官二代”
  第96个上山的好汉凭啥排名第五?  叶江南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位英雄,他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他屯土山约三誓,降汉不降曹;他白马坡斩颜良,延津诛文丑;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砍下蔡阳头;  他刮骨疗毒英雄本色,夜读春秋儒将风格;他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杀庞德,擒于禁,名震华夏。可惜功成名就时不幸中了东吴白衣渡江之计,落得个败走麦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他人虽死,却吓死潘璋,吓疯吕蒙,吓病曹操,雪恨报仇,后来更被奉为武圣,直追圣人孔丘,可谓万古名留。这位英雄姓甚名谁,地球人都知道,他姓关名羽字云长。  一千年后,江湖好汉绿林英雄啸聚梁山水泊之时,其中就有一位正是关羽的后人,他就是在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五,仅次于四位常委的天勇星大刀关胜,斯人生的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须,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规模与祖上云长相似。顺便说一下,因为关胜继承了老祖宗的英雄基因,生的仪表非凡,气质雄浑,他更适合天雄星的称号,而天勇星授予林冲则更恰当一些。  关胜生为武圣胄裔,名将之后就是一种幸运,他上山后的座次与他又红又专的革命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先看看关胜是如何上山的。  关胜原任蒲东巡检,是个中级军官,后受在京城做官的同学宣赞的推荐,被朝廷任命为围剿梁山的总司令,这应该是他的另一层幸运。  兵刚至梁山,关胜就变被动为主动,大秀了一把他的军事才能,以请君入瓮,瓮中捉鳖之计生擒了梁山的水军干将张横和阮小七。但可惜的是,关胜的才干没有得以继续施展下去,第一次交锋就落入了宋江设下的圈套。和关胜交手的是梁山勇将林冲和秦明,这两位那可不是一般的主儿,加在一起更是厉害,眼看关胜就要顶不住了,就要丢他自己与他祖先的份儿了,这时,对方的头头宋江卖给他一个面子,下令鸣金收兵了。  关胜不但继承了其祖关云长的生理基因,也继承了关羽骄傲好面子的心理基因,所以对保全了其脸面的宋江有了感激之情,他一有了这种心理,后果就严重了,就注定他的围剿梁山之役难以逃脱覆败的命运。  已经参加革命的前剿匪军总司令呼延灼按照宋江的指示来忽悠关胜了,他说宋江不但愿意跟随关胜归顺朝廷,只是林冲秦明等人不从,所以约关胜第二天夜里发动袭击,而后内外夹攻,共擒真正的反贼。按说此计绝对算不上高明,试想,如果梁山将帅真的如此离心离德,早就把自己玩死啦,还用得着赵皇帝几次三番劳师动众地征讨吗?但对宋江心存感激的关胜居然相信了,居然同意照计划行事。关胜作出的这个决定,其弱智指数完全可以和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相媲美。  既然如此轻易地被人忽悠了,之后的被擒归顺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关胜上山之后,又展示了一下他在模仿秀上的本事,作为关于他的这段传记的结尾。  当初收服关胜时,宋江亲解其缚,伏首谢罪,申明大义,邀其上山,关胜在心生感激的同时牢牢记住了宋江的言行。等到关胜自己招降单廷珪时,他就照着葫芦画瓢,把对方感动得心悦诚服,而且关胜跟宋江学会了照顾别人的面子,绝口不提用拖刀计将对方打下马去,只是说二人谈心叙旧,达成共识。  入伙之后想立一大功以站稳脚跟时,正好碰上过去的老相识单廷珪和魏定国带兵前来,并且成功将二人游说上山,这是关胜的第三层幸运。  细细算来,关胜是第九十六个上山入伙的好汉,这个资格绝对算不上老,和排在第六位的林冲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可是在不久之后的英雄排座次时他却紧随四大寨主名列第五,实为众将之首,这应该有三个原因。  其一,关胜是以忠义著称的关圣人的后裔。关老爷既忠且义,在朝廷和民间都吃得开,极受礼遇(具体说,朝廷取其“忠”,民间取其“义”),遍地开花的关帝庙就是明证,大概只有孔庙和龙王庙可以与其在数量上一争高下。既然关圣人在人们心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那么,他的后人当然不能受委屈,应该尽量往前排。  其二,关胜上山前的职位颇高,大体相当于张学良杨虎城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时的身份。试想,如果张学良没有被囚禁,杨虎城没有被杀害,他们在新政府中的地位肯定不会低。  相比之下,林冲只是首都卫戍部队的一个教官而已。  其三,关胜上山不是一个人,而是带来了一个集团军,其中还包括两名地煞级的重要头领:丑骏马宣赞和井木犴郝思文,不久之后他又收服了本领高于前面两人的圣水将军单廷珪和神火将军魏定国,这样一来,关胜等于是以一带四的形式参加了革命队伍,而林冲虽久经战阵,战无不胜,却只活捉过一个扈M M 。  之所以说关胜是个幸运儿,还在于破辽国,征方腊时,他久经沙场,身历百战,竟毫发无伤,全身而返,这一点只有呼延灼和他有得一拼,而他带上山的那四员大将却都名陨疆场,为国尽忠了。后来,关胜被朝廷派到大名府总管兵马,这个官职以前属于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梁中书,在幸存的梁山天罡星中应该是最高的,关胜又一次乘了先人的凉,沾了祖宗的光。  从幸运的关胜不由想到了幸运的高干子弟和“富二代”们,他们一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成功是靠了父辈的能量,不知关于这一点关胜会怎么说。
  600209今天还能继续涨停吗?
  林冲的三种命运  叶江南  好汉似乎是天生的,英雄应该是炼成的,《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后者的绝佳例证。  林冲在历史上应该是确有其人的,但关于他的史料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我们只好到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大宋宣和遗事》中去找。  在《大宋宣和遗事》中,林冲不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而是和杨志一样的押送花石纲的制使。宣和元年(1119年)林冲与卢进义(卢俊义的原型)等结义兄弟在黄河岸边杀了解差,救下因被迫杀人而刺字发配卫州(今河南卫辉)的杨志,随后一同上太行山落草。后来,太行山义军与梁山泊义军合二为一,都归在宋江的领导之下。宋江等三十六个好汉率领义军横行齐魏,附近官兵无人敢撄其锋。宣和三年(1121年),宋江义军不幸在海州(今江苏连云港)陷入北宋名将张叔夜设下的包围圈,在突围失利之后,宋江不得不率部归顺朝廷接受改编。为了防止义军死灰复燃,北宋政府把三十六个头领分派到各地任职,林冲自然也在其中,他最后的归宿,就不为人所知了。  这就是最接近历史真实的林冲,在施耐庵的《水浒传》和李开先的《宝剑记》中,林冲的形象要饱满、精彩的多。  林冲是《水浒传》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与宋江、武松、鲁智深、李逵等并立于中国文学典型人物之林。这个林冲我们非常熟悉,他早期的经历完美而充分地诠释了“逼上梁山”这四个字。  林冲出身武将世家,原本有一份稳定而优越的工作: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个温馨而和美的小家庭;有一位美丽而贤惠的妻子;有一个远大而现实得理想:有朝一日为国上阵杀敌,博个封妻荫子。谁料想,“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顶头上司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偏偏看上了林冲的娘子,于是就想尽千方百计要置他于死地,以便乘虚而入,鸠占鹊巢。为了保住饭碗,林冲一忍再忍,可饭碗还是丢了,而且披枷带锁发配沧州。为了留条后路,发配之后的林冲又是一忍再忍,可那些恶人兼小人一把大火烧掉了他看守的大军草料场,残酷地切断了他唯一的退路。忍无可忍的林冲在漫天大雪中,在山神庙前,奋起神威,手刃仇人,从此走上了造反这条不归之路。  上梁山之后,林冲怒杀小肚鸡肠,不能容人的王伦,成了晁盖、宋江时期梁山的一号主力战将,冲锋陷阵,战无不胜,堪称梁山军的“战神”。随宋江接受招安之后,林冲在北破辽国,南征方腊中为朝廷立下了盖世功勋,了却了一桩心愿,不幸的是,讨平方腊北归京都时,林冲突然中风瘫痪,不得不与已经断臂的武松留在杭州六合寺,半年之后病逝,一代英雄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  央视版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给林冲安排了另外一种结局:梁山军三败高俅之后,一心想着招安的宋江带人把高俅保护起来并陪其饮宴作乐,心藏深仇大恨的林冲想杀死高俅却找不到机会,最终愤懑不已,吐血而亡,临死时只有鲁智深陪在他的身畔。这样的安排更为悲壮,更为感人,也是符合人物性格,非常真实的。  《宝剑记》是明代文学家李开先创作的昆曲剧本,其中的林冲更高尚,更勇敢,更坚决,他遭受高俅等奸臣陷害,不是因为有一个美丽的娘子,而是因为他弹劾奸臣们误国害民。忠君爱国,一腔热血的林冲不仅报国无门,而且无处容身,无奈之下只得身负国仇家恨夜奔水泊梁山竖起造反大旗。后来,林冲带兵包围了京城,要求处死高俅父子,最后,皇帝把高俅父子押到阵前砍了脑袋,林冲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这样的结局虽然有着强烈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君思想,却可以让人感受痛快之滋味。  最后说说林冲的相貌与扮相。  因为林冲隐忍内敛的性格,我们心目中一直将他定位成一个儒将,温柔敦厚,文质彬彬,而忽略了《水浒传》中对他相貌的描写是: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和《三国》里的张飞极其相似。在戏曲舞台上,林冲是以武生的形象出现的,有时是武小生,如《野猪林》、《夜奔》,有时是武老生,如《三打祝家庄》、《桃花村》。《夜奔》中林冲短衣襟小打扮,英姿飒爽,豪气干云的形象非常漂亮,深入人心,这出折子戏经常上演,而且多次出现在与京昆艺术有关的影视剧中。京剧大师李少春先生在《野猪林》中塑造的林冲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段脍炙人口的“大雪飘”每次唱来都令人眼含热泪,堪称一绝。
  秦明索超大PK  叶江南  如果我们把三国人物和水浒人物做一下比较,就会发现:宋江可以和刘备对应;吴用与公孙胜二合一约等于诸葛亮;关胜是关羽的皮,朱仝是关羽的核;和张飞对应的则是林冲和秦明,前者占了“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后者占了“性格急躁,声如雷霆”。  秦明,江湖人称“霹雳火”,在石碣上列为天猛星,座次相当靠前,排第七位,仅次于四大寨主和关胜林冲。  我们都知道,梁山好汉中有一位急先锋索超,为人性急,爱打头阵,其实,和索超相比,秦明是“急先锋”这一名号更合适的人选,如若不信,咱们让他俩现场PK一下。  秦明首次出场是在第三十四回宋江花荣反出清风寨反上清风山时,我们刚看到他的名字,施耐庵老先生就迫不及待的告诉我们他“性格急躁”,随后在同一回中又不厌其烦地两次写到秦明“是个性急的人”,一次是在带兵攻打清风山时,一次是在得知妻子被害时。  顺便说一句,秦明虽然脾气很急,却并非毫无心计,相反他脑子非常好使,请看下面这两段描写:  秦明见说了,怒气于心,欲待要和宋江等厮并,却又自肚里寻思:一则是上界星辰契合,  二乃被他们软困,以礼待之,三则又怕斗他们不过。因此只得纳了这口气,便说道:“你们弟兄虽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个,断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  ……(此处省去一百一十五字,哈哈!)  秦明道:“这事容易,不须众弟兄费心。黄信那人,亦是治下;二者是秦明教他的武艺;三乃和我过的最好。明日我便先去叫开栅门,一席话,说他入伙投降,就取了花知寨宝眷,拿了刘高的泼妇,与仁兄报仇雪恨,作进见之礼如何?”  读罢此处,不禁暗自佩服秦明能接连两次很快地从一个事上转出三条理由,不禁想送给他一个新绰号,曰“秦三条”。  宋江二打祝家庄时,施耐庵第四次提到霹雳火的急脾气。秦明听说徒弟黄信被祝家庄捉了,又急又气,打败了祝龙之后接着和栾廷玉单挑,结果中了埋伏被绊马索绊倒,和他徒弟作伴去了。  施耐庵第五次告诉我们秦明是个性急的人是在秦明和索超在大名府前展开大战时,这是索超第二次出场,也是《水浒传》作者第二次提醒我们索超是个急性子。  索超同志加入梁山革命队伍的时间比秦明晚,但他的处女秀却比后者早得多,那是在第十三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中,当时施耐庵先生是这样给我们进行绍介的:  却是大名府留守司正牌军索超。为是他性急,撮盐入火,为国家面上,只要争气,当先厮杀,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锋。  索超的急性子第三次被提到时,他的身边已经危机四伏了。  索超的急性子第三次被提到时,他的身边已经危机四伏了,最终,他因为“是个性急的,那里照顾”而连人带马栽入了吴用同志设计的陷马坑。  虽然有个成语叫“急中生智”,但也有人说急中忘智,误人害己,孰是孰非,秦明和索超的亲身经历已经给出了充分的证明。  关于“急”这一点,忆同志的评判是:秦明以五比三的优势暂时领先于索超。下面,看一看他们在打“先锋”方面的实力对比。  秦明在攻打祝家庄时,虽然属第二拨人马,却是其中的先锋,宋江带领的第一拨人马正要失利时,他第一个赶到救急,替下马麟,战败了祝龙。在后来的高唐州之战和大破连环马中,秦明都是首发阵营,牢牢守住了先锋这杆大旗。再后来,每逢吴学究同志排兵布阵之时,霹雳火总是名不虚传地带兵立在前军的重要位置上,尽显“急先锋”之气魄风采。  索超在大名府工作时,应该是经常打先锋的,因为他的顶头上司李成和闻达都是军队上的老油子,轻易不肯当最容易被抢打掉的出头鸟,所以才有了“急先锋”这个非官方但得到大领导梁中书认可的荣誉称号。遗憾的是,索超上了梁山之后,由于名列八骠骑而没有跻身“五虎将”,就很少出现在先锋的位置上了,一般负责侧面进攻。  很明显,秦明在打“先锋”上也是略胜索超一筹。  尽管和索超相比秦明更是急先锋,但他的座次还是有点偏高。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二。  其一,秦明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关胜和呼延灼都担任过围剿水泊梁山的总司令,而且前者曾活捉了张横和阮小七,后者曾以连环马将梁山军打得一败涂地,这两人独当一面没有问题;林冲虽不曾有如此辉煌之经历,但以其心思缜密,心怀大局之特点,无疑也有此能力;而与他们三位几乎并列的秦明同志好像难以独当一面,征讨清风山时只一战便兵败被擒的结果可以为证。  其二,秦明有多次受伤被俘的经历,除了清风山之外,二打祝家庄时被擒,打曾头市时被史文恭刺伤大腿,更倒霉的是,这些经历产生了惯性,以至于秦明在征方腊时死在了阵前,“可怜霹雳火,灭地竟无声”。  因此,霹雳火秦明名列第七位有点偏高,他应该排在花荣、呼延灼、柴进之后。
  还没继续更新吗楼主
  前几天“常回家看看”了,呵呵!
  谁既有心计,还会作秀?  秦明虽然性急,却也并非毫无心计,而他的下家双鞭呼延灼则是一个颇有心计的人。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大宋朝的历史传奇中,杨家将和呼家将是忠君爱国,不畏奸邪的两面互相呼应的旗帜。杨家将自老令公杨业算起,五代扬名;呼家将从铁鞭呼延赞往后,也有五辈大英雄。作为一部老百姓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白话名著,《水浒传》当仁不让地把杨家将和呼家将的两个后人写入了其中,这俩人一个叫杨志,一个叫呼延灼。  呼延灼原本是汝宁郡的都统制,相当于现在地级市军分区的司令员。呼同志虽身在地方,却一直心系中央,和国防部长高俅同志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且期待着这条藤蔓能够开花结果,给他带来好运。  终于,机会来了!  高部长的弟弟,高唐州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高廉同志在和梁山军交火时不幸殉职了。消息传到首都,高部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当然是从宋江们的角度而言的,对于呼延灼来说,应该是:高部长很生气,后果很喜人,因为在高俅的大力推荐之下,他从一个地级干部摇身一变成了中央剿匪军的总司令,顺利走上了仕途的高位。  这时,呼延灼的心计又一次发挥了作用。  呼同志委婉地向高部长提出了要求:“此三路马步军兵,都是训练精熟之士,人强马壮,不必殿帅忧虑。但恐衣甲未全,只怕误了日期,取罪不便,乞恩相宽限。”,高俅一则为兄弟报仇心切,二则呼延灼的一声声“恩相”挠得他的胳肢窝相当舒坦,就大大方方地慷了一次赵皇爷的慨:“你三人(指呼延灼和两个副将韩滔彭玘)可就京师甲仗库内,不拘数目,任意选拣衣甲盔刀,关领前去。务要军马整齐,好与对敌。”  既然高部长点了头,呼延灼就可以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装备自己的部队了,他“领了钧旨,带人往甲仗库关支”,“选讫铁甲三千副,熟皮马甲五千副,铜铁头盔三千顶,长枪二千根,滚刀一千把,弓箭不计其数,火炮铁炮五百余架,都装载上车。”高俅这次也真是豁出了老本,大兵临出发前,他又调来三千匹好马,赏赐給三个将军大批绫罗绸缎,就连小兵子也都得了赏。  这一番折腾下来,呼延灼的部下就成了铜墙铁壁,刀枪不入,大宋第一的现代化装甲军了。呼延灼想当然的以为他的军队天下无敌,所向披靡,大破梁山贼寇易如反掌,不在话下了,而事实也正在朝他的设想发展。  在和梁山军第一次交战时,呼延灼的铁甲军就给了对方一个下马威,吓得敌军不敢近前,吓得宋江连忙鸣金收兵。  呼延灼虽然打了胜仗,却还觉得不够过瘾,他又有了新主意,“教三千匹马军,做一排摆着,每三十匹一连,却把铁环连锁;但遇敌军,远用箭射,近则使枪,直冲入去;三千连环马军,分作一百队锁定;五千步军,在后策应。”换句话说,他把曹操当年铁索连船的“妙计”用在了铁甲马军上。你别说,这连环马军还真厉害,一场大战下来,把梁山军打的乱七八糟,稀里哗啦,一败涂地。  宋江在吃了第二个下马威之后,采取了坚壁清野,闭门不出的“缩头乌龟”政策,呼延灼则动起心计想出了应对的招数。在他的请求下,高部长派来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盛世第一炮手轰天雷凌振。呼延灼一见神炮手,大喜过望,连忙下令:“娘西皮,给我打,狠狠地打”,凌专家下车伊始就发射了三颗炮弹,一颗正中梁山军的小水寨。这第三个下马威把宋江们“尽皆失色”。  谁曾想,呼延灼还没来得及给凌振同志摆酒庆功,这位专家就中了吴用晁盖的诱敌之计,被擒上山,而且很快改正归邪,认贼作友了(这当然是呼延灼当时的观点),噩耗传来,呼延灼方知自个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却也只有骂娘的份儿了。  不久,水泊梁山从京城搬来了善使钩镰枪(这可是连环马的天敌)的金枪手徐宁,并且训练出了一支“钩镰枪连”,专门割连环马的马蹄子。这下,老呼的铁甲连环马可就惨了,那真叫腹背受敌,上头有凌振的炮弹随时招呼,下边有徐宁的钩镰枪偷偷袭击,想跑都没处跑,更糟的是,一匹连环马倒了,一条铁链上的其余九匹绝对肯定不可能不跟着遭殃,一时间,马蹄乱飞,伤兵遍地,曾经不可一世的铁甲连环马以惨败告终。  对于呼延灼来说,真是“成也连环,败也连环”,好在他造化大,捡了一条命出来。累累如丧家之犬的呼延灼“千里走单骑”,一个人跑到青州来找他的老关系——青州知府慕容延达,想着先借助青州兵戴罪立功,然后走老关系的妹妹慕容贵妃的门子恢复往日的风光。  谁曾想,人算不如天算,还没立功,倒先连人带马掉进了吴用军师挖下的陷马坑。宋江来劝降了,呼延灼左思右想,犹豫不决,既不像之前的彭玘、凌振、韩滔那么痛快,也不像之后的关胜那么豪爽,可是算计来算计去,他觉得也只有上山这条路可走了。  呼延灼这么一个有心计的同志,最终竟然落草为寇了,这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前程。  梁山当然和官场时迥然不同的,老呼的心计几乎没了用武之处,但还是有一次显示的机会。  关胜带兵攻打梁山时,宋江派呼延灼去诈降,他成功地把关胜带进了埋伏圈,圆满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光荣任务。之所以派老呼去忽悠关胜,一是因为他上山前的地位和关胜相当,而是因为他有心计,会作秀。  讨平方腊之后,呼延灼得到了一个既显赫又重要的职位——御营兵马指挥使,大体相当于首都卫戍部队司令员,看来我们都非常讨厌的高俅对呼延灼真的很不错,由此可见老呼心计有多深。  虽然说了这么多呼延灼的心计,诸位也不要认定他不是个好同志,其实,老呼应该是一个圆而不滑,狡而不诈的人,否则,他后来也就不会以年老之躯战死在抗金前线了。 
  最委屈的好汉是哪个?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笔者最喜欢的就是小李广花荣,同时又为这个大帅哥深感不平。  虽说水泊梁山以草莽英雄绿林好汉著称于世,殊不知其中还隐藏着不少帅哥呢,比如:清秀的燕青,英武的武松,风流的董平,阳光的史进,时尚的吕方、郭盛,而最令人倾倒的则是英俊的花荣。  花荣身为功臣之子出身的少年将军,气质上比他人自然先就胜出一筹,加之本身又生得极好,那形象果真是玉树临风,赏心悦目,令人不觉自醉。请看施公的优美描写:   齿白唇红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细腰宽膀似猿形。能骑乖劣马,爱放海东青。百步穿杨神臂健,弓开秋月分明,雕翎箭发迸寒星。人称小李广,将种是花荣。  花荣是个帅哥,这几乎是个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每个喜欢《水浒传》的人都不会否认这一点,按照遗传学和基因学的原理,花荣家的花小妹应该是一个不胖不瘦,不高不矮,能令鱼沉,能让雁落,能使月闭,能叫花羞的大美女。可惜的是,这样的一朵鲜花却插在了粗猛汉子秦明头上。  笔者读至此处是深为花小妹感到惋惜的,作为哥哥的花荣心情如何呢?书中虽未明言,但我们可以找一找蛛丝,寻一寻马迹。  以枭雄宋江的智商,他绝对知道他们假冒秦明夜袭青州,杀人放火之后,秦明的老婆肯定会沦为无辜的牺牲品,所以,他肯定事前就给花荣提过把花小妹许给秦明,花荣的态度应该是既没拒绝,也没答应,顶多是无奈地笑了一笑,因为他不想让身为救命恩人兼带头大哥的宋江面子上挂不住,也不想将自己聪明美丽复可爱的妹妹送入二婚的莽汉秦明怀中。  可宋江那家伙却揣着明白装糊涂,自顾自认为花荣默许了。  忆同志的这个推测并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而是有书中的文字为证的:“次日,宋江和黄信主婚,燕顺、王矮虎、郑天寿做媒说合,要花荣把妹子嫁与秦明,一应礼物,都是宋江和燕顺出备。”一个“要”字已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花荣是迫于兄弟义气而嫁妹于秦明的,就像当初秦明被迫反叛朝廷在清风山落草一样,一个“要”字就要了花小妹的幸福。  新婚之夜,秦明自然是心花怒放,鼾声如雷;花小妹却花容失色,泪湿香枕;花荣则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彼时彼刻,能够安慰他的只有温柔贤惠的妻子崔氏了(顺便说一句,在《水浒新传》中,花荣的妻子有了名字,曰崔慧娘,和扈三娘一样是个巾帼英雄)。  花荣的箭术在读者心中入木三分,难以磨灭,其实他的枪法,他的谋略也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可惜都被“小李广”的光辉遮掩住了,今番恰好日暖风和,小可就义务替花帅哥晒晒吧!  遥想一千年前青州清风山下,花荣正是少年将军,雄姿英发,一杆点钢枪舞得神出鬼没,杀气腾腾,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花帅哥神气自若地和那急性子的高手霹雳火秦明大战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他的武力指数之高还用在下绕费口舌吗,那肯定是波音飞机上挂暖壶——绝对高水平。  世代将门之子的花荣当然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物,一场酣战之后,他更是大秀了一把他的战略战术。花荣先发出一支神箭,射掉了秦明盔上的斗大红缨,将其激怒;而后,采用疲劳战术,逗引他几次三番东冲西撞地攻山;当敌军精疲力竭想埋锅造饭时,花荣在山顶优雅现身,火上浇油般把秦明气得似傻如狂,只知叫骂;花帅哥趁机命手下发出火炮火箭,将失去理智的对方逼到山侧深坑之中,然后,开闸放水,来个“水淹七军”;最后,以预先挖好的陷阱断了秦明的归路,将其生擒活捉。  书中说“原来这般圈套,都是花荣和宋江的计策”,其实这是往黑三郎脸上贴金呢,他那时从未经过战阵,懂什么克敌制胜之策,所以,我们可以说智勇双全的花荣几乎是独立领导了这次取得大胜的反围剿战役。  可惜的是,花荣上了梁山之后,却没有了尽情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而是越来越像宋江的侍卫队队长了,只能射射大雁,射射灯笼,射射搅缠在一起的红缨了,这个身份与《三国》中的赵云颇为相似,但二者的方向恰恰相反,赵云是开始时像侍卫队长,后来越来越不像了,而花荣则是开始时不像,后来越来越像了,以至于最后舍下娇妻幼子以身相殉,令人扼腕长悲,痛心不已。  花荣与赵云的确非常相像,如果他能替代秦明入选五虎将,《水浒》中的五虎——关胜,林冲,花荣,董平,呼延灼就可以和《三国》中的“关张赵马黄”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了。  就综合实力而言,花荣理应排在秦明和呼延灼之前,而且在一百单八将最终排定座次之前,花荣一直领先于秦明,虽然书中给出的理由是“花荣是秦明大舅”,而不是按实力说话。既然如此,为什么最后却让花荣屈尊呢,总不至于花小妹自由意识觉醒和秦明闹起了离婚吧?也许义气为重的花荣真的不在乎排在哪个座次,但我还是为他深感不平。  想想帅哥花荣的一生,我的心海不禁涌出一个也许不很恰当的感慨——红颜薄命……
  谁是一千多年前的“余则成”?  在《水浒传》的江湖上,名头最响的是及时雨宋江,排名第二的大概就数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了。  在排座次之前,柴进虽曾多次出场,但几乎每次都只是在起穿针引线,迎来送往的作用。  柴进第一次出场,迎来了含冤负屈的林冲;第二次出场则送走了愤而反抗的林冲,可以说,柴进和他的庄园见证了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心路历程。  在第三次出场时,柴进迎来了身犯杀人重罪的宋江,送走了即将上山打虎的武松,像一条丝线一样把宋江的故事和武松的传记(常被称为“武十回”)巧妙地系在了一起。  柴进第四次出场时,好像升格为男主角了,至少是个男二号。可惜的是,在“高唐州”这出戏里,柴大官人并没有显示出过人的风采和超众的才干,而是先让人打得头破血流,后被投入了深牢大狱,差一点就往阴曹地府报道去了。  在被李逵从高唐州的致命枯井救出之后,柴进正式上了梁山,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直在不显山不露水地“唱低调”。话话说“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柴进暂时没找到用武之地,梁山好汉排座次时,他还是很受重视,名列第十位,这应该是个不错的位置。  考虑到柴进是贵族子弟出身,好逸恶劳惯了,就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清闲,待遇优厚的差使——管理钱粮。  这真是一份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刀砍不着,枪扎不着,箭伤不着,渴不着,饿不着,累不着的好工作,有些出身平民的头领不知有多羡慕呢,但柴进却并不满足于这平静安逸的生活状态,他迫切渴望寻求刺激,因为大官人骨子里遗传着先人周世宗柴荣同志的冒险精神。  既然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已经齐聚梁山,宋江接受招安的愿望就变得越来越强烈了,但被李师师迷得找不着北的宋徽宗根本没空搭理这个茬,于是,宋江决定自己送上门去,在这种情势之下,柴进的春天终于来了!  要说宋江也真够没见过世面的,当了那么多年科级干部,却连首都都没去过,你看人家武松,做了几个月的都头,就被派往东京汴梁出差一次;杨志更是幸运,刚走上提辖岗位,就有了到首都出差的机会,当然,同时他又是不幸的,因为他还没到公款旅游目的地,出差的路上就出了岔子,当然,他并不在乎能不能到首都旅游,因为他在那儿呆过不少年。  宋江哭着闹着要上首都东京,自然不会只是想看看那儿的美景与美女,他还有着更大的一层出息,否则,他就不是传说中的枭雄宋公明了。所谓高层次的出息就是把皇帝同志的眼球拽到水泊梁山这一亩三分地上来,同时寻找一个和最高领导进行对话的门路。宋江最终选择了柴进、戴宗、史进、穆弘、鲁智深、武松、朱仝、刘唐作为他进京探路的伙伴,为什么要选择这八个人呢?可能是因为他们之前都去过首都东京,书中明确提到戴宗、鲁智深、武松曾有首都之行,而作为皇亲国戚的柴进肯定对东京也不陌生。  书中在“柴进簪花入禁苑”一节中夸奖燕青是个“点头会意的人”,其实,柴进也是一个心思缜密,善解人意的好同志。他知道宋江此次东京之行的真正目的所在,所以在发现城管人员都直属中央来自大内之后,就以大无畏的冒险精神穿着被迷倒的王城管的制服进了大宋的紫禁城。  柴进在皇帝老倌的书房里有一个重大发现——一座御书四大寇名字的屏风,排在首位的就是山东宋江。柴大官人本来想在皇宫的一个显眼之处写上“梁山好汉到此一游”来吓宋徽宗一身“御汗”,见到屏风他改了主意,掏出防身暗器把“山东宋江”四个字给刻下去了,之后,他得意洋洋志得意满地欣赏了一会儿自己的行为艺术杰作,若无其事镇定自若地从戒备森严的紫禁城全身而退了。  看完此段情节,我们不禁对柴进的胆大心细佩服的五体投地,同时还发现了柴进的另外一个长处。  原来,柴进是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孩子。  柴进在沧州优哉游哉地当大庄园主的时候,他的武功应该很一般的,顶多是个三脚猫的功夫,证据有二:其一,附近的店主人介绍他时,只说他“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而根本没提他功夫如何,其二,被林冲一棍扫到在地的洪教头在他那儿却无有对手,可见他身边没有高手教授武艺。可是等到他跟随宋江进京时,却已经会用暗器了(他随身带着的暗器应该不会是晚年贝多芬的耳朵——摆设吧),而且他在马上摆弄武器的本领也不容小觑了。  南征方腊的关键时刻,柴进化名柯引打入敌人内部当了卧底,这个一千年前的“余则成”和《潜伏》里的男主人公一样,在面对刀光剑影的同时,还经历了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他“荣幸”地成了伪皇帝方腊的女婿——伪驸马。伪驸马自动请缨上阵杀敌,连败花荣、关胜、朱仝等大将,赢得了方杰和方腊的信任。大家不要以为这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柴进的功夫依旧停留在过去的“一瓶不满半瓶逛荡”的水平,他是绝对忽悠不住南军名将方杰的,所以,应该说柴大官人的马上作战能力在上山后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其增长势头绝对不亚于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其后发生的事情给小可的猜度做了完美的证明。  当方杰见势头不妙,意欲逃掉时,“早被柴进一枪戳着”,背后燕青赶上一刀,取了他的性命,虽说方杰死在燕帅哥手里,但毋庸置疑柴帅哥那一枪已给了他致命的一击,使他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  柴进在梁山军中的的经历可以招安为线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段,招安前,风平浪静,低调做人;招安后,风生水起,后来居上。但衣锦还乡,功成名就之后,他明智地恢复了招安前的状态,并因此结了善果——“忽然一日,无疾而终”。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厨类拔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