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板桥水库溃坝曾经有龙

1975年河南板桥水库垮坝(真实事件)_河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0,706贴子:
1975年河南板桥水库垮坝(真实事件)收藏
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河南驻马店:驻马店位于河南中南部,北接漯河,南临信阳,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位于北纬32°18' -- 33°35 ' ,东经113°10' -- 115°12'之间。古为历代官道,因设驿站而得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是秦丞相李斯,中国志怪小说创始人干宝,唯物主义思想家范缜等历史名人的故乡;蔡氏、金氏、江氏家族的发祥地;重阳节的发源地和中国“四大传奇”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盘古开天地”美丽神话传说的发祥地;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在1975年发生了位列20世纪十大科技灾难之首的溃坝事件;详细内容见下:日,该年度中国内地第3号台风(“7503号”台风),穿越台湾岛后在福建晋江登陆。此时,恰遇澳大利亚附近南半球空气向北半球爆发,西太平洋热带幅合线发生北跃‘致使这个登陆台风没有像通常那样在陆地上迅速消失,却转化为台风低压,以罕见的强力,越江西,穿湖南,在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中原腹地。8月5日,行径诡秘的“7503号”台风突然从中央气象台的雷达监视屏上消失——由于北半球西风带大形势的调整,“7503号”台风在北上途中不能转向东行,于是“在河南境内停滞少动”,灾祸由此引发。 “停滞少动”的具体区域是在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之间的大弧形地带,这里有大量三面环山的马蹄形山谷和两山夹峙的峡谷。南来气流在这里发生剧烈的垂直运动,并在其他天气尺度系统的参与下,造成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 这个最易产生特大暴雨的地区,又恰是兴建水库的最佳区域——上百个山区水库,在这里星罗棋布。 这场特大暴雨,是水库设计者们未曾预计的。从8月4日至8月8日,暴雨中心最大过程雨量达1631毫米,3天(8月5日至7日)最大降雨量为1605.3毫米。最强大的雨带,位于伏牛山脉的迎风面,4日至8日,超过400毫米的降雨面积达19410平方公里。大于1000毫米的降水区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到方城一带。暴雨的降水强度,在暴雨中心位于板桥水库的林庄,最大6小时雨量为830毫米,超过了当时世界最高记录(美国宾州密士港)的782毫米;最大24小时雨量为1060毫米,也创造了我国同类指标的最高记录。 目击者称:暴雨到来的数日内,白天如同黑夜;雨水像从消防水龙中射出;从屋内端出脸盆,眨眼间水满;暴雨如矢,雨后山间遍地死雀。 暴雨区形成特大洪水,量大、峰高、势猛。洪汝河在班台以上的产水量为57.3亿立方米,沙颍河在周口以上的产水量为49.4亿立方米。滚滚而至的洪水,对暴雨区内的水库群造成严重的威胁。 板桥水库设计最大库容为4.92亿立方米,设计最大泄量为1720立方米每秒。而它在这次洪水中承受的洪水总量为7.012亿立方米,洪峰流量1.7万立方米每秒。8月5日晨,板桥水库水位开始上涨,到8日1时涨至最高水位117.94米、防浪墙顶过水深0.3米时,大坝在主河槽段溃决,6亿立方米库水骤然倾下,如山崩地裂,声震数十里,最大出库瞬间流量为7.9万立方米每秒,在6小时内向下游倾泄7.01亿立方米洪水。溃坝洪水进入河道后,又以平均每秒6米的速度冲向下游,在大坝至京广铁路直线距离45公里之间形成一股水头高达5-9米、水流宽为12-15公里的洪流。 石漫滩水库5日20时水位开始上涨,至8日0时30分涨至最高水位111.40米、防浪墙顶过水深0.4米时,大坝漫决。库内1.2亿立方米的水量以2.5万到3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在5个半小时内全部泄完。下游田岗水库随之漫决。 洪河下游泥河洼、老王坡两座滞洪区,最大蓄水量为8.3亿立方米,此时超蓄4.04亿立方米,蓄洪堤多处漫溢决口,失去控制作用。 驻马店地区的主要河流全部溃堤漫溢。全区东西300公里,南北150公里,60亿立方米洪水疯狂漫流,汪洋一片。因老王坡滞洪区干河河堤在8月8日漫决,约有10亿立方米洪水蹿入汾泉河流域。9日晚,洪水进入安徽阜阳地区境内,泉河多处溃堤,临泉县城被淹。
有档案记载数百万灾民泡在水里,发病率迅速上升,据不完全统计,病人有113.3万…… 板桥、石漫滩诸水库失事当日,驻地距灾区最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军某师及其他部队的近万名官兵便已奉令赶到驻马店地区抗洪救灾。自8月9日起,武汉军区的大批救援部队也昼夜兼程陆续抵达灾区。灾害之惨重远远超出预料。8月8日1时板桥水库垮坝时,正值深夜,洪峰所到之处,墙倒屋塌,数万人员在睡梦中被吞噬,一座座村庄瞬间荡然无存;200多户人家的沙河店被夷为平地,诸市镇化为乌有,遂平县城洪水没顶。千年古树根拔起,京广铁路拧成“麻花”;60吨的油罐车被冲到40公里外的宿鸭湖;黎明时分,当河干流水面上,人畜尸体随波逐流;8日8时,洪水渐落,树上、房顶上,高土堆上挤满人群,许多男女被洪水冲的赤身**,人们来不及哭泣,顾不上“男女有别”设法救助水中的难友,寻找身边的亲人……,沙河两岸10公里宽,40公里长的泥沼里到处裸露着胀膨的尸体,惨不忍睹。 同时,数百万灾民被浸泡在久久不退的积水之中,而头上暴晒着三伏天火辣辣的骄阳。 据驻马店地区的档案资料中查到一部分残缺不全的电话记录、情况通报,这一份份逐日灾情的原始记录,披露了驻马店各县群众在板桥、石漫滩水库垮坝后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真实景况。 8月13日——— 新蔡、平舆东部水仍上涨,1小时2公分,全区200万人在 水中。 汝南:10万人被淹(指尚飘浮在水中),已救4万,还有6万人困在树上,要求急救;全县20万人脸肿腿肿,拉肚子,无药。 新蔡:30万人尚在堤上、房上、筏上,20个公社全被水围住,许多群众5夜没有饭吃。 上蔡:60万人尚被水包围。华陂公社刘连玉大队4000人已把树叶吃光;黄铺公社张桥大队水闸上有300人6天7夜没有吃饭,仍在吃死猪死畜。 宿鸭湖水库:大坝上5万人四五天没吃东西了。 平舆:还有40万人在水里,肠炎、脑炎流行。医疗队下去了,但没药物,很多地方出现了灾民有病哭、医生看了病没药也哭的情况。 8月14日——— 全地区尚有177.3万人泡在水里。其中上蔡64万,新蔡45万,汝南25万,平舆40万。 汝南提出口号,保证每人1天1斤红薯干。 8月15日——— 全地区尚有140余万人浸泡在水中,其中上蔡55万,新蔡40万,汝南25万,平舆30万。 8月16日——— 全地区120万人还在水里,其中上蔡52万,新蔡20万,汝南4万,平舆23万。 平舆县射桥大队有3个老头因没吃又无救而上吊自杀。 8月17日——— 全地区泡在水中的人尚有101万。上蔡50万,党店公社堤上7000人,公路上4500人,树上、筏上3.1万人,又有一社员因高烧无药而死。老百姓缺衣,吴宋大队会计宋三意(已死)剩下妻子和6个孩,三个孩仍光身,三个只有裤头。 新蔡:用大锅煮红芋片救济群众。 汝南:确保1人1天3两面、7两红芋干。 全地区发病率迅速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病人113.3万,其中汝南8万;平舆25万,其中王冢公社4.2万人,发病1.7万人,医务人员尽最大力量,一天仅治800人,死7人;西平病人11万;遂平15万;上蔡25万。 8月18日——— 平舆、上蔡、新蔡尚有88万人被水围。 汝南:50万人发病32万。其中痢疾3.3万,伤寒892人,肝炎223人,感冒2.4万,疟疾3072人,肠炎8.1万,高烧1.8万,外伤5.5万,中毒160人,红眼病7.5万,其他2.7万。 上蔡:群众生活极困难,华陂公社5.6万人仍有2.16万人泡在水里。刘连玉村8户围1只破锅做饭,用南瓜挖空做碗,树枝当筷。有的地方仍在堤上吃小虫吃树叶。已病死21人。刘庄大队11岁的刘小群患乙脑连盐水都没,11日死。和店王妮13岁生病无药,17日死。全社脑炎死3人。 8月19日——— 全地区尚在水中的人数44.8万。 上蔡:水中仍有40万,病死15人。新蔡:水中仍有4万,病死20人,要求多送熟食和燃料。 平舆:截止到昨天,已病死113人。 遂平:县里粮食吃完了。 各县纷纷要求速送治疗脑炎的安宫牛黄丸。 8月20日——— 全地区尚有42万人在水中,病死者274人。其中确山病死16人(乙脑10人),汝南病死5人,遂平病死50人,西平病死135人,上蔡病死28人,新蔡病死20人。 8月21日——— 全地区尚有37万人泡在水中。 汝南:得病32万人,190人病死,**不足,用土丹验方。 新蔡:发病人数22.8万,占41%,20人死亡。 上蔡:73人病死。 平舆:和店公社14个大队187个生产队4.3万人已在水中12天,水深处2米,浅处1米,老人和孩子都绑在树上。熟食不足,灾民11天没吃盐。孟庄大队东洼生产队,捞一死驴,灾民乱割食。公社党委书记问县委:几万人生命危险,你们还要不要我们?飞机空投食品50%-60%落在水里,大李大队灾民见水中漂的烂南瓜,乱抢食,37人中毒。 驻马店地区的数百万群众,就这样度过长达半个月的时间……洪水退去的地方,到处可见人畜的尸体。尸体在烈日下腐烂,在洪水曾经肆虐过的地方罩起一层可怕的雾,一位曾经参加救灾的军人后来回忆,在漯河至信阳的公路两旁,沿途所有的大树树枝,都被黑压压的苍蝇压弯了。有关这次水灾的伤亡人数,一直都被中央政府以「国家机密」为理由而禁止对外公布。外界一直都估计死伤惨籍,由于正值文革时期,中国大陆的人民有很多都不知道有这件事情发生。不过现在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的死亡人数大概是23万。其中直接死亡10万,后因救援不足,缺粮缺药传染病等因素死亡14万左右。直到2005年,由于法律经过修订,有关数据才得以公开。但是相关的报道还是很少。河南电视台有过报道,我也看过。但是目前百度视频搜索“驻马店or板桥溃坝”也仅只有凤凰卫视的一段大概30分钟的节目。有关具体资料,可参考百度百科、百度文库以及谷歌等在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的名次,居于印度博怕尔化工厂泄毒事件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之上,而列第一的,是在我们中国:1975年河南板桥水库垮坝,打捞到的尸体10万多具,后续因缺粮、感染、传染引起的死亡14万,共24万多人死亡,与次年的最大自然灾害唐山大地震死人数相仿,比埃及阿斯旺水库垮坝还更祸害人。 请大家帮忙转出去,让更多的人为24万亡魂祁福,现在请默哀三分钟,只为河南…… 1986年板桥水库复建工程被列入国家“七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工程于1986年底开工,日通过国家验收。 并修建有758纪念碑。
比信阳事件还可怕,59年我们县饿死了十万人,75年又淹死几万人,
人工炸开的。目的是让下游成为高产地。国家有人办的。
向那千千万万无辜的罹难者致哀!!!
这可是被美国定位为世界人为灾害的NO.1
妈的记者采访当时救灾负责人说一共才死了两万歾多一点人包括后来得柄死的
我爸爸经历过,那时我姑姑刚满月。
直到八十年代初期,许多讨饭的,都说是驻马店的,遭水灾了。那个时候还小,不知道这些情况,只是觉得, 驻马店怎么遭水灾这么严重。
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唐河淹惨了。垮堤、倒房、死人。往事不堪回首!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龙河口水库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龙河口水库
龙河口水库,建于安徽省舒城县巢湖水系支流上游的龙河口。库区流域面积1111平方公里,占杭埠河流域大潭湾以上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的56.4%。总库容8.2亿立方米,底库容0.53亿立方米。1958年11月开工,初期以县办为主。1961年4月停建,1965年10月复工续建,列入基建工程,1969年10月竣工。[1]水库大坝,被称为世界第一人工土石大坝,被联合国大坝委员会原主席兰希先生赞为“非常了不起的工程”。[2]河口水库,是的水源工程,也是渠首工程。防洪保护面积53万亩。建库后,大大减轻杭埠河的洪水负担。灌溉舒城、庐江、六安三县农田155万亩。龙河口水库库区,作为中国大别山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初,水库所在地舒城县开始利用库区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并命名为“”。入选国家4A级旅游区,被确定为安徽省世博会重点推介的旅游景点之一。建&&&&于安徽省舒城县杭埠河上游的龙河口库区流域面积1111平方公里底库容0.53亿立方米开&&&&工1958年11月竣&&&&工1969年10月
龙河口水库,建于安徽省上游的龙河口。库区流域面积1111平方公里,占杭埠河流域大潭湾以上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的56.4%。总库容8.2亿立方米,底库容0.53亿立方米。[1]水库枢纽由拦河主坝、副坝、溢洪道、临时非常溢洪道和梅岭、牛角冲两座进水闸组成。主坝分东大坝与西大坝,两坝之间隔一小山,位于与牛头山之间的杭埠河龙河口,全长600米,均为粘土心墙砂壳坝,坝顶高程曾多次变动。1958年按50年设计,200年校核,坝顶高程71米(以为零点,下同)。1960年改按100年设计,1000年校核,坝顶高程75米;1965年复改坝顶高程为74.4米;1975年接受河南省林庄教训,1976年将坝顶高程增至75.4米,顶宽5米,并加筑防浪墙,墙顶高程76.5米。东西两坝长分别为320米和280米;最大坝高分别为33.4米和32.4米。副坝自东向西有杜小店、马蹄岗、牛角姥、关口、寺冲、落花冲、磨松冲和大塘埂8处,总长998米,最大坝高9.5米,坝顶高程75米左右。溢洪道位于东大坝东侧一公里的斗笠冲,开敞式,最大泄量3820立方米/秒。凤凰冲和门坎石两座临时非常溢洪道,最大泄量共为3910立方米/秒。[1]龙河口水库既是的水源工程,也是渠首工程。分别从水库龙河口水库灌区渠道工程[3]的牛角冲和梅岭进水闸引水。原计划,杭北干渠的杭淠分干渠通过将军山、打山渡槽与淠杭干渠贯通,南水北调,将杭埠河灌区与淠河灌区连成一体。1981年对和的水资源及灌区面积重新分析平衡后,认为水量不足,难以满足本灌区农业用水需要。因而杭淠灌区已建沟通工程实际发挥效益不大。
渠首工程由龙河口水库的牛角冲、梅岭2座进水闸组成。牛角冲进水闸为舒庐干渠渠首,进口2孔,单孔宽2.3米、高6米,出口合为1孔,宽4.6米,高6米,孔长62米。闸身为钢筋混凝土放水涵结构型式,座落在土石混合坝下。设计灌溉流量55立方米每秒,泄洪流量100立方米每秒。梅岭进水闸为杭北干渠渠首,座落在长58米的浆砌块石重力坝下,设4个城门洞形的引水底涵,单孔宽2米、高3.6米。设计灌溉流量50立方米每秒,泄洪流量100立方米每秒。[4]
梅岭进水闸位于大梅山北侧,牛角冲进水闸位于水库溢洪道东侧,分别是杭北干渠和舒庐干渠和渠首,泄洪流量各为100立方米/秒,灌溉流量梅岭50立方米/秒,牛角冲55立方米/秒。[1]1958年11月开工,初期以县办为主。1961年4月停建,1965年10月复2002年龙河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5]工续建,列入基建工程,1969年10月竣工。
兴修水库工程,舒城县群众做工日1000万个,国家投资2339万元,共做土方137万立方米,石方40万立方米,混凝土2.24万立方米。在施工过程中,舒城全县总动员,最多上工人数达5万余人。1959年6月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视察工地,当即拨给平板车1000辆。后来省长黄岩又拨给胶轮独轮车500辆,以提高工效。1960年2月上旬,在东大坝合垅关键时刻,许芳华、谢大勇、王成英等500多名男女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带头跳入水中,组成三道人墙,使大坝合垅成功。同年3月15日爆破溢洪道时,舒城县水利电力局副局长赵学术和民工汪从高,为保护警戒区民工,不幸以身殉职。1963年5月,西大坝原导流明渠部位,在一次雨后致小股涌水,尔后减少成渗水状,并多次出现。1966年,在东西两座主坝粘土心墙开挖竖井,探槽检查发现心墙内有两条大体平行于坝轴线的袭缝,经粘土帷幕灌浆,抗渗补强,至1971年结束。1969年溢洪闸竣工,当年汛期泄洪流量超过1500立方米/秒,闸下河道发生回流,右岸土坝滑坡,溢洪闸岸墙四角出现裂缝,1970年采用加强板加固。1973年闸下游30米处河槽局部冲深5米,闸上游粘土铺盖也遭破坏。1974年加固后,1976年修建二道坝消能工程,但水库工程隐患未彻底消除,防洪标准、调蓄能力低,泄洪频繁,大坝渗漏,并有白蚁危害。[1]
2002年,对龙河口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工程,将水库防洪标准提高到万年一遇。[5]防洪保护面积53万亩。建库前的日,日雨量118毫米,杭埠河龙河口流量2120立方米/秒,破圩成灾7万亩。建库后的日,日雨量216.5毫米,入库洪峰流量高达10320立方米/秒,仅下泄2150立方米/秒,大大减轻杭埠河的洪水负担。水库设计灌溉舒城、庐江、六安三县农田155万亩,20世纪90年代实灌123万亩,其中61.7万亩,64.3万亩,六安市区(原六安县)10.6万亩[4]。1978年大旱,水库供水5.78亿立方米,105.9万亩农田丰收。养鱼水面4.5万亩,平均捕成鱼9.6万公斤。库内有航道6条,总长30公里,有运输船15只。[1]杭埠河,古称龙舒水,因在东南,亦称南溪,清光绪《舒城县志》称前河。建国后,因经经杭埠改称杭埠河。古籍旧志均称源出岳西县井园(孤井园),实则源出岳西县同安寨西侧石关的猫耳尖。流经、、庐江县,在合肥市三河镇与丰乐河汇合后,注入巢湖。中在舒城县碎石滩进入龙河口水库。全长为145公里,其中境内长86公里,流域面积3064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西河水、查水河、双河、石皂河、救母河、山七里河、滑水河、河棚河(乌沙河)、九井河、龙潭河、南港河、丰乐河。龙河口洪峰流量达6400立方米/秒(民国3年(1914年))。龙河口水库入库流量曾高达10320立方米/秒。[6]
晓天河,原是上游,在境内称姚家河。在境内称晓天河,发源于岳西县南界岭头。自1958年龙河口水库建成以后,即与杭埠河割断。该河从红石嘴进入本县大河乡南岳村,经晓天镇合朱河(发源于小涧冲),至大河沿合天苍水。经小河口乡至山七河镇双桂村碎石滩,注入龙河口水库,河面宽约200米左右,在本县境内,全程20公里。整个流域面积588.9平方公里,通过最大流量3440立方米/秒,属季节性山河。
五显河,原名巴洋(王)河,1958年兴建龙河口水库后,地易地湮,遂以五显命名。该河发源于真龙地,经六安毛坦厂,入本县五显镇,至罗山村入龙河口水库,在境内全长约10公里,河宽30~50米,属季节性山河。为减少水害,五显人民公社于1971年,组织群众进行治理,上从显扬村开始,下至五显公路桥,取直河道,深挖河床,沿河筑堤,河滩造田,收到良好效果。[7]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龙河口水库,是和中国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大坝委员会原主席兰希先生赞为“非常了不起的工程”;拥有国家级Ⅱ类水质。[8]21世纪初,水库所在地舒城县开始利用库区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并命名为“万佛湖”。2006年,成功争创国家4A级旅游区;2007年,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和全省最佳旅游乡镇光荣称号;2010年,被确定为安徽省世博会重点推介的旅游景点之一;2012年,获全省十佳旅游景区称号。到2012年,发展省级“农家乐”示范点,建成四星级“农家乐”2家,三星级“农家乐”8家。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多亿元。[2]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板板桥水库简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0
&&¥3.00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板板桥水库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板桥水库溃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