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而大遗在原文页阅读人数是什么中放弃的是什么

师说中“小学而大遗”的“大”指代什么我只知道“小”指代句读,但不知道“大”是什么_百度作业帮
师说中“小学而大遗”的“大”指代什么我只知道“小”指代句读,但不知道“大”是什么
我只知道“小”指代句读,但不知道“大”是什么
译:小的方面则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小,指不知句读;大,指不解疑难问题.而,转折连词,可是.遗,弃职业高中高一下学期语言课文导读及相应课后练习
  作者文集:&&&& 类型:职教案一 &&&& 加入时间:日12:59合欢树史铁生课文导读本文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怀人散文文章前半部分以时间为线索追忆母亲,后半部分叙写合欢树的由来及其引发的思索,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同时抒发了对亡母的愧疚与作者的内心痛苦文章思绪流荡,笔致灵动,构思自然又不落俗套,语言淡雅、朴素、充分体现了史铁生散文清淡悠远的特点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合欢树,植物名,又名马缨花豆科,落叶乔木,主要生长于中国中部,花和树皮有药效作品对于残疾人的关注课文内容第一段:作文竞赛,与后面遭遇恶运后的家庭做对比,突出命运对母子的摧残以及母亲与恶运做不断抗争的精神第二段:我对治病的绝望,是一位即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描写母亲给我治病用心良苦第三段:母亲为我治病最后:有勇气面对现实合欢树的由来合欢树=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合欢树=亲情,是合家欢乐的象征,合欢树等于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合欢树等于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他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出现的另一种方式练习与思考一、&&&&揣摩下列句子所包含的感情1.&&&&母亲习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答:写出母亲因无意把我烫伤,而内疚的心理2.&&&&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答:&母亲为鼓励我走上写作之路而废尽心血3.&&&&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答:为母亲不能知道我写作获奖消息而遗憾二、&&&&文章在许多地方使用单音节词语从文中找出一些单音节词语,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答:使文章语言生动传神具有日常口语,平易浅近的自然,朴素淡雅的韵味三、&&&&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的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答: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不谒努力直至到过度操劳而早逝,这时他体会到母爱的执着和无私,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知道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与恒久二&善良王蒙课文了导读人性之美,美在求善本文是一篇议论散文作者针对新形势下人们对“善良”的一些错误认识,站在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对“善良”这一古老的道德准则作了精辟的阐发,赋予“善良”许多新的美好而深刻的内涵,热情讴歌了善良的伟大力量,启发人们对人性进行深刻的思考文章运用大量的排比的反问,语言精辟有力,耐人寻味:论证时运用了对比法、因果法、反证法,充分显示出论证的力量学习中要注意揣摩与借鉴作者简介选自散文集《宽容的哲学》王蒙(1934——),当代著名作家电影《青春万岁》《春之声》课文注释恃(shi4):依赖,倚仗圭臬(gui1mie2):比喻准则或法度弘扬:发扬光大超拔:高出一般;出众滥(lan4)用: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滥,过度;没有限制参透:看透;透彻领会(道理、奥秘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qi1):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坦荡荡,形容心里平静,胸襟宽畅戚戚,忧愁、悲哀的样子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凄厉:声音凄凉面尖锐惶惶:恐惧不安滥恶:滥用恶行三&人生的境界冯友兰课文导读人生的境界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作者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个境界由低到高,由自然的产物到精神的创造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提升人生境界的途径文章短小精悍,思路严密,层次清晰,论述深入浅出,语言准确、平实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作者简介节选自《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冯友兰(1895——1990),河南唐河人,著名哲学家有《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等著作课文内容本文是议论性散文作者用递进手法人生的境界是什么?答: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练习与思考一、&&&&作者所说的人生境界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答:根据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解程度来划分的二、根据下面两个语句对“觉解”作出自己的理解1.……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答:道德境界2.……他了解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答:天地境界,这是对觉解做的解释,可以具体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有对自己所作事情的意义的觉解和理解课下注释觉解:了解和自觉正其义不谋其利:语出《汉书&董仲舒传》正,匡正在政治、道德、思想、言论、礼仪等方面,将违反原则、标准或规定的匡正过来,却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天民:明向乎天理,适乎天性的贤者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无明:佛典中指“痴”或“愚昧”,引申为不自觉,没有觉悟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静坐默念为主要修行方法四&父亲的手提箱奥尔罕&帕慕克(土尔其)课文导读本文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于当年12月7日在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受奖演说的节选作者以父亲的手提箱为线索,讲述了父亲对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影响,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文中,帕慕克阐述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主张:“我认为一个作家要做的,就是发现我们心中最大的隐痛,耐心地认识它,充分地揭示它,自觉地使它成为我们文字、我们身心的一部分”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着这一主张也许正因为如此,帕慕克得到了世界文学的最高奖作者简介节选自2007年第2期《译林》,刘钊译有删改奥尔罕&帕慕克(1952——),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土耳其文学家出生于伊斯坦布尔,曾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200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课下注释瓦雷里:(1871——1945),法国象征派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他的诗富于哲理,倾向于内心真实,追求形式的完美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诗人”《雪》:2002年出版是一部神秘、精美、动人的政治小说,显露出“西方化”力量与伊斯兰势力间的冲突2004年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十大好书之一,2005年获法国美第奇奖的外国小说奖《伊斯坦布尔》:这是一部自传性作品书中所写的既是一部个人的历史,更是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忧伤刻书于2005年荣获德国书业和平奖,帕慕克因此书获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我的名字叫红》:怕慕克的代表作它既是一个谋杀推理故事,又是一本哲思小说,也是一则爱情诗篇,一场魔幻的异国美梦这部作品获得了法国文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和都柏林文学奖欧洲三大文学奖项诺贝尔奖授奖词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是:“在寻找城市忧郁灵魂的同时发现了文化冲突和融合的新符号”《黑书》:出版于1990年,是帕慕克融合通俗小说与严肃文学的又一次成功尝试,是帕慕克写作历程中的一里程碑,该书在土耳其引起巨大争议的同时,也谈广受一般读者喜爱,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1995年该法文版获得“法兰西文化奖”《杰夫代特先生和他的儿子们》:小说讲述了居住在伊斯坦布尔尼相塔什街区一家三代人的经历以及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语文学习方法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曾倡导“三到”读书法,他主张读书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眼到,就是眼睛要专注于书本口到,就是朗读心到,就是聚精会神词语的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看,词语可以分为贬义、褒义、中性三种五&科学是美丽的沈致远课文导读科学求真,真中含美;艺术求美,美不离真科学和艺术比邻而居,同样具有艺术的灵动和美感课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事例,阐发了对科学的思考,叙写了物理学之美、天文学之美和数学之美,揭示了科学美的意蕴,展现了科学世界的无穷魅力在写法上,作者先提出观点,再阐述理由,最后强化结论,文章思路清晰明了作者简介选自《科学是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略有修改沈致远,江苏溧阳人,旅美物理学家美国院士,倡导科学文艺科普作家李政道,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课文内容旷世奇美,美不胜收——中心论点科学是美丽的!你同意吗?——照应标题中心论点第三段:分——总式第一层:说明威廉斯传播科学美的原因第二层:引用威廉斯的话称赞宇宙诞生、宇宙流之美第三层:排比中套用反问,作者模仿威廉斯的反问语势,例举科学美的种种形态向读者展示了科学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美从威廉斯的表演引起的不同反响论述人们认识科学美还不错须要走的误区练习与思考一、解释下列成语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胜,尽价值连城:形容物品十分贵重连城,边在一起的许多城池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叹,赞美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弃,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镂刻舍,停止二、&&&&科学之美,美不胜收阅读课文,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神秘美&&朦胧美&&精致美&&活力美)1.&&&&还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更具(朦胧美)?2.&&&&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源叶绿素中的“绿色秘密”更具(神秘美)?3.&&&&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梯”DNA回旋曲折的双螺旋更具(活力美)?4.&&&&还有什么比“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更具(精致美)?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为了阐明“科学是美丽的”,列举了哪些理由,陈述了哪些事实?答:事实,画家用中国画表现科学美,科学家威廉斯用诗歌乐曲、舞蹈来表现科学美,现代塑(雕)家和画家表现了视觉美,云、叶、绿、春、DNA、纳米研究对象也是美丽的天文物理是最美丽的,物理学是美丽的,数学是非常美丽的2.&&&&科学之美的源泉是什么?答:简单、深刻、普遍六&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课文导读本文是一篇介绍荔枝的科学小品,属说明文作者从幼年读《荔枝图序》产生的疑惑写起,详尽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情况,介绍了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有关科学知识,最后展望了荔枝生产的发展前景文章引用了很多古诗文、谚语和文献资料,使它具有科学性的同时,又增添了艺术趣味课文结构严密,语言准确、生动,阅读课文,可以通过编列全文的结构提纲,理清说明的顺序;可以选择取几个段落,仔细揣摩说明的语言,分析其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也可深入作者引用的古诗文、史料、故事中,体味其中蕴涵的理趣美课下注释选自《生物学碎锦》(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有改动贾祖璋()浙江海宁人,著名科普作家“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缯: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绡:生丝织的绸子练习与思考一、&&&&给下列注意填上正确的汉字红缯&&紫绡&&醴酪&&壳面&&贮藏&&宠幸&&焦核电&&祠堂&&记载&&萌蘖二、&&&&结合课文,解释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几个词语所包含的意思然后说说用诗句作题目的好处是什么?答: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文中指荔枝的产地六月:指荔枝的成熟期,此处六月是阴历六月,按阳历算是七月丹:指荔枝的颜色三、&&&&说明事物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说说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2.&&&&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七&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曹智&白瑞雪课文导读日,当“神舟”五号载着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时,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变为现实在举国欢庆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几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报道就回顾了那段历史一部中国人奋斗不息的航天史,让我们深深体味到了中国航天在科学探索之路上不畏艰难的崇高精神选自日、《解放日报》八&中秋月竺可桢同一个事物,从文学和科学两个角度来看,会有这不同的结果中秋明月,在诗词名片之中,往往有着“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明月今宵多”等赞誉之词但从天文学的眼光来看,却并非如此课文从科学的角度的角度,为我们还原了“中秋月”的真实面目阅读课文,可先按照课文的内容,既中秋的日期、中秋月的亮度、中秋月的大小以及中秋月备受中国人钟爱的原因,列出人们对中秋月的看法的认识,并对应地列出作者的科学解释,从而理清课文的脉络课文中运用列图表的方法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不仅醒目、简明,而且能让人们在比较中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征,选自《科学大众》1948年8月,有改动兰可桢(),浙江绍兴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者他的著作多收在《竺可桢文集》里九&边城沈从文课文导读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讲述的是一个哀婉而凄美的爱情故事小说由“题记”和21个章节构成,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第一节本文在湘西边境青山绿水的场景中揭开故事的序幕小说女主人公翠翠,是一位犹如山间清泉般纯净的船家少女,她帮爷爷划船渡人,对爷爷体贴入微在湘西特有的生活背景下,老人、翠翠、黄狗呈现给我们一幅充满乡土气息并洋溢着祖孙亲情的乡村风俗画节选自《边城》沈从文(1902——1988),现代作家十&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课文导读《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里的珍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艺术而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日趋衰落的历史趋势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课文虽然是节选,但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已经得到鲜明的体现黛玉的自尊与多虑,宝玉对功名利禄的蔑视,王熙凤的泼辣与虚伪,都使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人描写贾府这一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物手法多样,绝不雷同,尤其对细节的刻画格外精彩,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曹雪芹(约1715——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红楼梦》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补续十一&士兵突击兰晓龙课文导读军旅作家兰晓龙的长篇小说《士兵突击》,是一部刻画当代中国军人成长轨迹的力作故事情节曲折,场面宏大,感人至深,极富震撼力和感染力课文节选的文字,讲述了许三多,成才和伍六一这三个普通士兵,在严酷的特种兵选拔赛中“不抛弃、不放弃”的动人故事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及饱满的情感,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诸方面都作了生动的刻画节选自长篇小说《士兵突击》,兰晓龙,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编剧十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选读提示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本文一方面写官府对林冲步步紧逼、阴谋设计、撒开罗网,欲置林冲于死地;另一方面写林冲由心存幻想、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直至最后走上反抗道路,有力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社会现象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成功塑造了林冲这一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环境描写,尤其是自然环境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却独具神韵,起到了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深化主题等多方面的作用节选自《水浒传》第10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教头,即林冲林冲原是北宋京城的80万禁军(保卫京城的军队)枪棒教头(教官)十三&荷塘月色朱自清课文导读朱自清写于1927年7月的《荷塘月色》,描写的是月夜观赏荷塘的经过当时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为排遣这种心情而在荷塘边漫步月下的荷塘如画如歌,荷塘上的月色似梦似诗作者描绘这特定时辰特定氛围中的景象,创造了一种清幽、朦胧的境界但良宵美景未能使作者的心情平静本文把复杂的心绪寄寓于荷塘与月色的描写之中,情与景如水乳交融本文语言朴素典雅,比喻贴切生动,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选自《朱自清文集》第1卷朱自清(1898——1948),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文、学者、民主战士十四&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茨威格(奥地利)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一篇游记散文,写的是他瞻仰托尔斯泰墓地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声名卓著但是,他的坟墓却“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上面“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名字也没有这是托尔斯泰本人的遗愿办的文章反复描写了托尔斯泰墓“逼人的朴素”,强调了“在俄国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更宏伟、更感人的了”,它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抒发了对托尔斯泰强烈的敬仰之情,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托尔斯泰品格的高洁与非同凡响全文言简意丰,简洁流畅;议论饱含激情,扣人心弦;描写细腻逼真,形神兼备此外,衬托手法的大量运用,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选自《外国优秀散文选》张厚仁译茨威格(1881——1942),和奥地利著名作家十五&画里阴睛吴冠中课文导读古人主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就是画家用线条、色彩表现心中的诗意本文抒写的就是画家对“阴”与“睛”的独特感受和艺术主张作者喜欢阴雨天的景色,并有自己的创作风格,与他长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但作者并不排斥阳光:“如果阴与睛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作者通过抒发自己的感悟,道出了艺术创作贵在不断创新的真谛本文先从小处切入,再层层铺垫,篇末揭示中心语言上力求平实通俗,少用绘画术语,鲜明不失生动选自《美丑缘》作者吴冠中(1919——&)著名画家,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1950年回国后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等校在国内外已出版画集四五十种,文集近十种十六&洛阳诗韵叶文玲选读提示这是一篇情思悠悠、文意深长的优美散文作者怀着对洛阳“十分偏爱”和“笃诚的崇拜”,用亲身体验表现这个九朝古都“特殊的况味”,抒发了对灿烂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热爱的感情课文从不同的侧面选取典型材料用“洛阳古,她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洛阳绝,她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洛阳奇,更因她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描摹这一古色古得的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美的文化遗产文章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能使读者对洛阳有一个整体的美好印象选自《叶文玲文集》叶文玲(1942——&),作家,长期在河南工作,曾任浙江省作协主席十七&现代诗二首课文精选了两首中国现代诗歌诗人艾青在抗日战争时期,目睹了祖国大好河山惨遭践踏、人民蒙受深重苦难的景象,在《我爱这土地》中,借助一只鸟对土地表达至死不渝的感情,向祖国捧出现一颗赤子之心戴望舒的《雨巷》是一首象征和暗示色彩的比较浓烈的抒情诗全诗通过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冷冷的、哀怨的蒙蒙细雨等环境渲染,以及诗人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期待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彷徨感《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雨巷》选自1928年8月《小说月报》,戴望舒(1905——1950),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代表诗人十八&雷雨曹禺课文导读《雷雨》是曹禺先生的成名作,也不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节选择自《雷雨》第二幕,作者巧妙地将周、鲁两家几十年的爱恨情仇浓缩于发生在周家客厅内的故事之中全剧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简练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潜台词极为丰富选自《曹禺先集》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中国现代剧作家四幕话剧《雷雨》写于1933年,本课文为《雷雨》第二幕的节选十九&窦娥冤关汉卿课文导读《窦娥冤》是我国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写的是青年妇女窦娥的冤案课文选的是剧本的第三折,主要描写窦娥被押赴刑场问斩的经过,也是全剧的高潮课文通过窦娥的不幸遭遇,尤其是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丑恶,同时歌颂了她不畏邪恶、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折戏,语言质朴同,生动感人,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感天动地,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选自《关汉卿戏剧集》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生卒年不详《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这里选的是第三折二十一&唐诗二首课文导读《将进酒》是一首古体诗,向来被视为李白的巅峰之作诗人借饮酒放歌一吐胸中理想难以实现的郁闷,其中所显示的超凡脱俗、鄙薄富贵的精神气质,反映出李白独特的人格魅力全诗感情奔放,气势磅礴,读来令人震撼选自《李太白全集》“将“读QIANG,意思为请,原是汉乐府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李白(701——762)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称为“诗仙”,一杜甫并称为“李杜”《琵琶行(并序)》是一首歌行体的长诗诗人通过对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的描写和悲凉身世的叙述,表达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同时抒发了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苦闷与感慨全诗主题鲜明,脉络清晰,情感真挚,文辞优美,尤其是对音乐的描绘,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选自《白氏长庆集》《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又中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本来是古代一种歌曲的形式,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河南省郑州新郑县)人著有《白氏长庆集》71卷将(qiāng)进酒〖唐〗李白《乐府诗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应当)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注:人教版高中教材也可作“倾耳听”)钟鼓馔(zhuàn)玉何足贵(注:此处也可作“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注:也有版本为但愿长醉不用醒,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课本为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里面的乐也可以读(yuè))主人何为言少钱(注:此处也可作“言钱少”)&?&径(jìng)须沽(gū)取对君酌(zhuó)(径须:直截了当)五花马,千金裘(qiú),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注释青丝:喻指黑发黑如青丝雪:指白发君不见:您看见没有?君,泛指高堂明镜悲白发:在高大的厅堂上,明镜前,因照见白发而悲伤高堂,此指高大的厅堂得意:指快意高兴之时金樽:指金色的酒杯还:读作HUAN会须:正应当岑夫子:指岑勋,李白之友&夫子是尊称丹丘生:元丹丘,李白好友也是当时的隐士&生,是对平辈朋友的称呼倾耳:有版本作“侧耳”,指侧着耳朵倾听杯莫停:又作“君莫停”钟鼓馔玉:泛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zhuàn)玉:精美的饭食但愿:只希望不用醒:有版本作“不复醒”,不愿醒来陈王:曹操第三子曹植,曾被封为陈王平乐:观名,故址在今河南洛阳故城西欢谑:欢乐;调笑高堂:有时可指父母,在此指高高的厅堂沽:通“酤”买销:同“消”恣:纵情任意尔:你皆:都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衣裘,皮衣与尔同销万古愁:和你一起消除无穷无尽的烦恼尔,你;你们销,同“消”,消除译文[泛指]你(或我)没有看到汹涌的黄河之水是从天上倾覆而下,滚滚东去,奔腾至海,永不复还[泛指]你(或我)没有看到正直和邪恶得到公正的对待而慷慨悲愤白了头发,晨曦还恰似青丝,入暮便已如皓然霜雪人生得意之时既需纵情欢乐,莫让金樽空淌一波月色苍天造就我雄才伟略就必有用武之地,千金散尽亦有失而复得之日烹羊宰牛聊以享乐,只一豪饮便应当是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继续喝啊,切莫停下我要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为我倾耳细细听:钟鸣鼎食有何富足,只但愿长久沉醉下去再也不复清醒自古以来圣人贤子皆被世人冷落,唯有寄情于酒的饮者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畅饮名贵好酒,尽情欢乐主人啊,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了呢,那就应当买了酒来让我们恣意畅饮啊!牵来名贵的五花马,取出豪奢的千金裘,叫孩子们拿去统统换了美酒,我要与你们一起借这千杯美酒,消融那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琵琶行(并序)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虾蟆(há&má)陵]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注释〔1〕左迁: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2〕京都声:指唐代京城长安流行的乐曲声调〔3〕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4〕善才:又作“善财”,唐代对乐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5〕委身:托身,这里是嫁的意思〔6〕贾人:商人〔7〕命酒:叫〔手下人〕摆酒〔8〕快:畅快〔9〕悯然:忧伤不语〔10〕漂沦:漂泊沦落〔11〕出官:〔京官〕外调〔12〕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13)为:创作〔14〕长句:指七言诗,唐人的习惯说法〔15〕歌:作歌〔16〕言:字〔17〕命:命名,题名〔18〕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19)主人:诗人自指〔20〕回灯:重新拨亮灯光重:再〔21〕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22〕掩抑:掩蔽,遏抑思:悲,伤(四声)〔23〕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捻:揉弦的动作&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挑:反手回拨的动作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24〕大弦:指最粗的弦小弦:指最细的弦嘈嘈:声音沉重抑扬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25〕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幽咽:遏塞不畅状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凝绝:凝滞〔26〕迸:溅射〔27〕曲终:乐曲结束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28〕舫:船〔29〕敛容:收敛面部表情,显出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30〕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31〕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32〕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33〕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34〕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击节:打拍子〔35〕颜色故:容貌衰老〔36〕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37〕来去:走了以后〔38〕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阑干:形容流泪〔39〕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唧唧:叹声〔40〕呕(音欧)哑(音呀)嘲(音招)哳(音扎):形容声音噪杂〔41〕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42〕却坐:退回到原处促弦:把弦拧得更紧〔43〕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44)掩泣:掩面哭泣〔45〕青衫:唐朝八品、九口文官的服色1、湓(pén)2、铮(zhēng)3、贾(gǔ)4、悯(mǐn)5、徙(xǐ)6、谪(zhé)7、荻(dí)8、思(sì)(古音异读,因为在古诗中不可能出现三个平音或三个仄音连读)9、幽咽(yè)10、虾蟆(há&ma)11、绡(xiāo)12、钿(diàn)13、篦(bì)14、春江花朝(zhāo)15、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译文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下马和客人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管弦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循身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不情愿地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脸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抚拢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清脆如黄莺在花丛下婉转鸣唱;幽咽就像清泉在沙滩底下流淌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她说我原是京城歌女负有盛名;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啼泪纵横污损了粉颜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词类活用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时间名词做状语:在夜里)2、&遂命酒(名词"酒"受助动词"命"修饰,作动词:摆酒席)3、&商人重利轻离别(形容词"重""轻"均带宾语,作动词:看重,轻视)古今异义1、铁骑突出刀枪鸣(突出,古义:突然,发出;今义:1.鼓出来2.超过一般的显露出来3.使超过一般)2、因为长句(因为,古意:因此创作;今义: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3、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意:面容的色泽;今义: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4、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意:刚才的;今义:表方位)二十二&宋词二首课文导读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按其艺术风格,宋词可分为豪放、婉约两大流派《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典型代表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是苏轼贬居黄州游赤壁矶时所作该词以怀古为题,透过历史的烟云,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深沉思索上阕歌咏赤壁,即景抒怀;下阕凭吊周瑜,怀古伤已全词融人、事、景、情、理于一体,大气磅礴,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雨霖铃》是婉约词的典型代表此词是柳永所写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写得缠绵悱恻、凄切动人上阕写一对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重在描写环境与情态;下阕写离别后的痛苦,重在刻画心理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词写景近远相连,虚实结合;写情则极尽渲染,层层推进情随影生,景随情移,情景交融,感人至深选自《苏轼诗词选注》念奴娇,词牌名“赤壁怀古”为词题目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著有《东坡乐府》3卷选自《乐章集校注》雨霖铃,词牌名,又叫《雨霖铃慢》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文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译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诗词原文】大江(1)东去,浪淘(2)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3)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4)赤壁(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7)公瑾当年,小乔(8)初嫁了,雄姿英发(9)羽扇纶巾(10),谈笑间,(11)樯橹灰飞烟灭故国(12)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3),人生如梦,一樽(14)还酹(15)江月【注释】1.大江:长江(古时“江”特指长江,“河”特指黄河)?2.淘:冲洗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4.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5.雪:比喻浪花6遥想:形容想得很远7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周瑜之妻8英发:英俊勃发9羽扇纶(guān)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所谓樯橹,物也;所谓强虏,人也自古便有樯橹与强虏之争,记得上此课时,老师也曾对这两个词进行了分析,出于不同的版本,要看编者的喜好以及个人的理解,并没有所谓的对错,这两个词用于此处皆对,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用,不过考试时最好根据课本鄙人认为,有争论的东西出在考试卷上需要慎重现在人教是用强虏)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12华(huā)发:花白的头发13尊:通“樽”&,酒杯14酹(lèi):(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骤雨③初歇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⑤,兰舟⑥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⑦念去去⑧,千里烟波,暮霭⑨沉沉⑩楚天⑾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⒀,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⒁,更与何人说!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②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③骤雨:阵雨④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⑤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⑥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⑦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即是“凝咽”⑧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⑨暮霭:傍晚的云气⑩沉沉:&深厚的样子⑾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⑿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⒀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⒁千种风情:形容说不尽的相爱、相思之情,风情:情意⒂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⒃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tiáo)作者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二十三&师说韩愈课文导读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以载道,恢复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针对魏晋以来的门第观念和“耻学于师”的坏风气,以非凡的勇气的见识,抨击时弊,弘扬师道,奖掖后辈,发扬新风,其对教师职责和择师原则的论述,至今广为流传本文立论严正,结构严谨,雄辩有力对比法和例证法的运用,使文章极具说服力排比和对偶句式的反复运用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这首【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和知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向老师请教,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凡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道(焉为代词,之&指“道”);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认为向老师学习是羞耻的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众人&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对于他自己,却认为跟从老师学习是羞耻的,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不能解决的疑惑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1]我没有看到他的明智之处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这说法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作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作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从师学习的风气不能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君子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难道值得奇怪吗??&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李家的孩子叫李蟠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他都普遍地研习了,没有被时代的风气所影响[2],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习的正道,写《师说[3]》送给他【注释】[1]学者:求学的人[2]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3]受:通“授”传授[4]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8226;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8226;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6]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7]闻道:语本《论语&8226;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这里作动词用,学习、从师的意思[8]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1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11]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12]出人:超出(一般)人[13]众人:普通人[14]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1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16]惑矣:(真)糊涂啊![17]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18]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19]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20]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21]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8226;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论语&8226;季氏》:“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22]百工:泛指手工业者[23]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24]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25]谀(yú):阿谀、奉承[26]复:恢复[27]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计马岁数,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28]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29]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30]圣人无常师:《论语&8226;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31]&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32]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33]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34]三人行句:语本《论语&8226;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5]不必:不一定[36]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37]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38]六艺经传(zhuàn):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39]不拘于时:不被时俗所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40]生乎吾前:省去“者”[41]夫庸:哪里夫为发语词[42]知:管,过问[43]其皆出于此乎?&其:表推测语气,大概……[44]欤:语气助词,表感叹[45]常(圣人无常师):固定的[46]之徒:这些人[47]通(习之):普遍[48]师(吾师道也):名词活用,学习[49]所以:是用来......的[50]吾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51]贻:赠送[5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管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53]无:无论【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一词多义】(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吾师道也:动词,学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则耻师:v.&动词&拜师(之)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些”、“那些”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示宾语前置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只是指示代词,那些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感叹,多么(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余嘉其能行古道:名词,道路、途径(乎)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于)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词类活用】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 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小学而大遗小学古:小的方面&今:小学生的学校今之众人众人古:一般人&今:表示大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ou四声&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u二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圣人无常师常古:永久的&今:平常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气&今:道理【特殊句式】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惑之不解宾语前置不拘于时被动,介词结构后置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其可怪也欤判断句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判断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判断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则曰省略句二十四&促织蒲松龄选读提示《聊斋志异》是一部借写花妖狐魅来鞭挞贪官污吏,抨击、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促织》是其中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一篇它通过主人公成名的遭遇,深刻揭露了皇帝昏庸、吏治腐败的社会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小说围绕得失促织的线索展开,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描写生动逼真,尤其是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格外细腻传神选自《聊斋志异选》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人原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荆,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跃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顶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螂螳、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臣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年,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译文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里正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己去寻找,也许还有万一找到的希望”成名认为这些话很对就早出晚归,提着竹筒丝笼,在破墙脚下荒草丛里,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最终没有成功即使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合规格县官定了限期,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这时,村里来了个驼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预卜凶吉成名的妻子准备了礼钱去求神只见红颜的少女和白发的老婆婆挤满门口成名的妻子走进巫婆的屋里,只看见暗室拉着帘子,帘外摆着香案求神的人在香炉上上香,拜了两次巫婆在旁边望着空中替他们祷告,嘴唇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一会儿,室内丢一张纸条出来,那上面就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问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案上,像前边的人一样烧香跪拜约一顿饭的工夫,帘子动了,一片纸抛落下来了拾起一看,并不是字,而是一幅画,当中绘着殿阁,就像寺院一样;(殿阁)后面的山脚下,横着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长着一丛丛荆棘,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旁边有一只癞蛤蟆,就好像要跳起来的样子她展开看了一阵,不懂什么意思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正跟自己的心事暗合,就把纸片折叠好装起来,回家后交给成名看成名反复思索,难道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细看图上面的景物,和村东的大佛阁很相像于是他就忍痛爬起来,扶着杖,拿着图来到寺庙的后面,(看到)有一座古坟高高隆起成名沿着古坟向前走,只见一块块石头,好像鱼鳞似的排列着,真像画中的一样他于是在野草中一面侧耳细听一面慢走,好像在找一根针和一株小草似的;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他正用心探索着,突然一只癞蛤蟆跳过去了成名更加惊奇了,急忙去追它,癞蛤蟆(已经)跳入草中他便跟着蛤蟆的踪迹,分开丛草去寻找,只见一只蟋蟀趴在棘根下面,他急忙扑过去捉它,蟋蟀跳进了石洞他用细草撩拨,蟋蟀不出来;又用竹筒取水灌进石洞里,蟋蟀才出来,形状极其俊美健壮他便追赶着抓住了它仔细一看,只见蟋蟀个儿大,尾巴长,青色的脖项,金黄色的翅膀成名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全家庆贺,把它看得比价值连城的宝玉还珍贵,装在盆子里并且用蟹肉栗子粉喂它,爱护得周到极了,只等到了期限,拿它送到县里去缴差成名有个儿子,年九岁,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开盆子来看蟋蟀一下子跳出来了,快得来不及捕捉等抓到手后,(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一会儿就死了孩子害怕了,就哭着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吓得)面色灰白,大惊说:“祸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孩子哭着跑了不多时,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怒气冲冲地去找儿子,儿子无影无踪不知到哪里去了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夫妻二人对着墙角流泪哭泣,茅屋里没有炊烟,面对面坐着不说一句话,再也没有了依靠直到傍晚时,才拿上草席准备把孩子埋葬夫妻走近一摸,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他们高兴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孩子又苏醒过来夫妻二人心里稍稍宽慰一些,但是孩子神气呆呆的,气息微弱,只想睡觉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急得气也吐不出,话也说不上来,也不再把儿子放在心上了,从晚上到天明,连眼睛也没合一下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还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发愁他忽然听到门外有蟋蟀的叫声,吃惊地起来细看时,那只蟋蟀仿佛还在他高兴得动手捉它,那蟋蟀一跳就走了,跳得非常快他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荡荡地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成名急忙追它,转过墙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他东张西望,四下寻找,才看见蟋蟀趴在墙壁上成名仔细看它,个儿短小,黑红色,立刻觉得它不象先前那只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成名)仍不住地来回寻找,找他所追捕的那只(这时)墙壁上的那只小蟋蟀,忽然跳到他的衣袖上了再仔细看它,形状象土狗子,梅花翅膀,方头长腿,觉得好像还不错高兴地收养了它,准备献给官府,但是心里还很不踏实,怕不合县官的心意,他想先试着让它斗一下,看它怎么样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少年,养着一只蟋蟀,自己给它取名叫“蟹壳青”,(他)每日跟其他少年斗(蟋蟀)没有一次不胜的他想留着它居为奇货来牟取暴利,便抬高价格,但是也没有人买(有一天)少年直接上门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只是掩着口笑,接着取出自己的蟋蟀,放进并放着的笼子里成名一看对方那只蟋蟀又长又大,自己越发羞愧,不敢拿自己的小蟋蟀跟少年的“蟹壳青”较量少年坚持要斗,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让它斗一斗,换得一笑了事因而把两个蟋蟀放在一个斗盆里小蟋蟀趴着不动,呆呆地象个木鸡,少年又大笑(接着)试着用猪鬣撩拨小蟋蟀的触须,小蟋蟀仍然不动,少年又大笑了撩拨了它好几次,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冲,于是互相斗起来,腾身举足,彼此相扑,振翅叫唤一会儿,只见小蟋蟀跳起来,张开尾,竖起须,一口直咬着对方的脖颈少年大惊,急忙分开,使它们停止扑斗小蟋蟀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像给主人报捷一样成名大喜,(两人正在观赏)突然来了一只鸡,直向小蟋蟀啄去成名吓得(站在那里)惊叫起来,幸喜没有啄中,小蟋蟀一跳有一尺多远鸡又大步地追逼过去,小蟋蟀已被压在鸡爪下了成名吓得惊慌失措,不知怎么救它,急得直跺脚,脸色都变了忽然又见鸡伸长脖子扭摆着头,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成名越发惊喜,捉下放在笼中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见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讲述了这只蟋蟀的奇特本领,县官不信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于是就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特别喜欢,用金笼装着献给皇帝,并且上了奏本,仔细地叙述了它的本领到了宫里后,凡是全国贡献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及各种稀有的蟋蟀,都与(小蟋蟀)斗过了,没有一只能占它的上风它每逢听到琴瑟的声音,都能按照节拍跳舞,(大家)越发觉得出奇皇帝更加喜欢,便下诏赏给巡抚好马和锦缎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又嘱咐主考官,让成名中了秀才过了一年多,成名的儿子精神复原了他说他变成一只蟋蟀,轻快而善于搏斗现在才苏醒过来巡抚也重赏了成名不到几年,成名就有一百多顷田地,很多高楼殿阁,还有成百上千的牛羊;每次出门,身穿轻裘,骑上高头骏马,比官宦人家还阔气异史氏说:“皇帝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它就忘记了;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赔上妻子卖掉孩子,还是没完没了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只有成名这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老天要用这酬报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就连抚臣、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这话真是一点不假啊!”故事梗概第一部分(第1段),故事的起因第二部分(第2段),故事的开端:写成名因缴不上促织而遭受的痛苦第三部分(第3、4段),故事的发展:写求卜得虫为成名一家带来解脱苦难的希望第四部分(第5至第7段),故事的高潮:写成名得虫、失虫和再得异虫(成子化虫)第五部分(第8段),故事的结局:成名因祸得福第六部分(第9段),作者的评语《促织》文言文知识归纳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3、比:宰严限追比(追征)4、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止)5、造:径造庐访成(到)6、固、强:少年固强之(坚持,一定;迫使)7、庠: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校)8、过:裘马过世家焉(超过)9、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二、通假字1、昂其直(通“值”,价值)2、手裁举(通“才”,刚刚)3、而翁归(通“尔”,你的)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再)6、此物故非西产&(通“固”,本来)7、&如被冰雪&(同“披”,覆盖)三、一词多义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3、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②益奇之(副词,更加)4、逼: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副词,极)5、故:①此物故非西产(副词,本来)②故天子一跬步(连词,所以)6、然:①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②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③成然之(意动用法,以……为然,认为……是对的)7、售:①久不售(动词,考取)②亦无售者(动词,买)8、岁:①后岁余(名词,年)②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四、词类活用1、岁: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2、才:试使斗而才(名作动,有才能)3、笼: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名作状,用笼子)4、倾:辄倾数家之产(使动用法,使……倾尽,用尽)5、然:成然之(形容词意动,认为……是对的)6、笼:大喜,笼归(名作动,用笼子装)7、日: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名作状,每天)8、高: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形容词使动,使……高,抬高)9、力:力叮不释(名作动,用力)10、疏:细疏其能(名作动,陈述)11、奇:益奇之(形容词意动,以……为奇)12、裘马:裘马扬扬(名作动,穿着皮衣,骑着马)13、劣:成以其小,劣之(形容词意动,认为……不好)14、取儿稿葬(名词“稿”作动词“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意为“用草席”)15、日与子弟角(时间名词“日”作动词“角”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意为“每天”)16、民日贴妇卖儿(时间名词“日”做“贴”、“卖”的状语,表示时间、动作的持续性,意为“一天天地”)17、审视(动词“审”作动词“视”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仔细地”)18、啼告母(动词“啼”作动词“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哭着”)19、惊起觇视(动词“觇”作动词“视”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暗暗地,偷偷地”)20、成骇立惊呼(动词“骇”与“惊”分别作动词“立”、“呼”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害怕地;惊讶地”)21、逐逼之(动词“逐”作动词“逼”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为“追赶着”)22、杖至百(名词“杖”带补语“至百”,用作动词,意为“挨打板子”)(这么多够不?不够我再发……)五、古今异义的词1、游侠儿: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2、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②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3&、久不售&售,&古义:考取&今义:买4、天出右者&右,&古义:在上,古代以右为尊&今义:右,与左相对5、户口:①古义:老百姓②今义:户籍六、句式1、此物故非西产(判断句)2、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动句)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定语后置)4、掭以尖草(介词结构后置)5、问者爇香于鼎(介词结构后置)6、既而得其尸于井(介词结构后置)7、令以责之(于)里正(省略句)8、(其妻)折藏之,归以(之)示成(省略句)七、难句翻译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这画)莫非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吗?2、成以其小,劣之译:成名因为它太小,认为不好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译:(成名)一出门,所穿的皮衣和驾车的马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啊4、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译:只有这个成家的人,因为胥吏侵耗而贫穷,又因献上蟋蟀而富有,他穿皮衣,骑骏马,意气扬扬八、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1)俄见小虫跃起&不久,一会儿(2)旋见鸡伸颈摆扑&随即,跟着(3)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一会儿(4)斯须就毙&一会儿(5)未几,成归&没多久(6)无何,宰以卓异闻&没多久(7)既而得尸于井&不久,随后(8)食顷,帘动&吃一顿饭的工夫相关链接作者文集: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子美遗情书原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